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農業 >

譯林英語評課稿(精選10篇)

譯林英語評課稿(精選10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評課稿,評課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促進學生髮展,推進教師專業水平提高的重要手段。怎樣寫評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譯林英語評課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譯林英語評課稿(精選10篇)

譯林英語評課稿1

我評説的是李老師上的六年級第三單元第一課時的Story time教學,這節課主要是對國慶假日旅行地點的教學。

聽了李老師的英語課,覺得自己又收穫了一把。課堂很精彩,教學設計安排合理、能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手段,取得了不錯的教學效果。下面,我就具體對李老師這節課説一説我的個人體會,不當之處,請多指教。

一、注重營造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

李老師教態自然、語調親切,並能不斷地鼓勵學生,給學生以勇氣。以無私的愛心包容學生,使學生在和諧融洽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推動了知識的掌握和智力的發展,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注重創設真實貼切的教學情境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都非常注重情境的創設。將學生帶入到真實貼切的情境中,將每個詞組在一定的情境中引出,而不是生硬地把它搬到學生面前。

三、注重形成色彩明朗的視覺刺激

從教師的課件到板書,我們不難發現,李老師是花了一番心思的。在課件中出現的地點單詞時,教師就根據不同特徵,設置不同的顏色,給學生形成明朗的視覺刺激,從而為教學服務。

四、注重培養英語學習的應用能力

教師設計了對話練習,聽力練習題等,要求學生操練所學單詞,運用所學語句。這些活動設計一方面能鞏固所學,培養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能促進生生之間的交流,增進同學之間的情誼。探討之處

1。本課時的知識目標達成較好。通過操練,學生能夠正確聽、説、認讀這幾個單詞,但在實際教學中,老師好像單詞的練習形式過於簡單,主要採取了領讀,,似乎操練不夠,齊讀等,是否可豐富訓練形式,多加些小遊戲?

2。在板書設計中過緊湊,建議:簡化課題,釋放空間,讓重點的句子更加醒目。

總之,李老師的這節英語課上得是成功的,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在以後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學習優秀老師的先進經驗,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譯林英語評課稿2

聆聽了由X老師執教的一節英語課。內容為:譯林版四年級上冊U3 How many?(Story time)第一課時。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有兩個:

1、學生能熟練聽、説、讀、寫13,15,18這3個數詞,並能靈活應用What do you have…?I many…do you have?

2、學生能自己構建文本並熟練運用語言進行交際,也就是達到語言的輸出。

圍繞這樣的教學目標,X老師在課堂上的關注點也就放在了學生對文本的構建及語言的輸出上。

一、注重整體感知

處理文本時採用了總-分-總的步驟,從整體感知全篇課文,再到逐圖細緻講解,最後整體呈現、跟讀並表演,並將課文的重要句型出示在板書上,強化重點,符合國小生的認知習慣。

二、注重綜合性語言輸出

閲讀前,新授單詞時運用了自然拼讀法,學生潛移默化地感知了音標,有效地糾正了發音。閲讀中,運用看、讀、劃、聽等活動,層層遞進,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他們聽説讀寫的能力。閲讀後,及時給學生提供自己設計並展示的機會,練習新知的同時滲透好東西共同分享的情感教育。

建議:

1、語音語調方面,教授新單詞時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靜聽、細看、再模仿的習慣,當學生朗讀單詞時,老師一定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口型,以便及時糾正錯誤讀音。對於語調的培養,可以採用升降符號、手勢語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及模仿。

2、課堂知識的最後總結時,要儘可能少的進行老師説,學生聽,而應多設計老師問,學生答或學生問,學生答。在這個過程中,不光使學生主動投入到本課時的教學內容中,也讓老師再次瞭解學生對本課時教學目標的掌握情況。

譯林英語評課稿3

賈老師執教的《Asking the way》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下面我就具體來談一談我聽這節課的感想。

一、充分利用電子白板功能激發學生興趣,構建高效課堂

這節課是運用了目前較為流行的交互式電子白板技術,它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教學中單純運用實物、圖片很難創設出生動的教學情境的困境,非常方便快捷地突破教學難點。在本節課中圍繞“問路”這一話題利用電子白板技術虛擬了Mr White到常州旅遊的大情境,將虛構的人物與實際教學內容有機結合,在課堂上模擬出現實生活的情境,讓學生觸景生情,為學習提供了語言環境和語言實踐的機會。

1、在導入環節,老師通過多媒體課件整體呈現常州旅遊地圖,利用白板的局部放大功能,逐一突顯Mr White將要遊玩的常州景點,這促使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非常強烈,他們帶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新知識的學習。在這一環節學生不僅可以欣賞各景點美麗的圖片,還對它們在整個地圖上的佈局有了一個大致的瞭解。同時在看圖的過程中還帶領學生一起説説看到的景點名稱,可以豐富學生的詞彙量,增加生活常識。

2、在新知呈現環節藉助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各種功能,充分吸引了學生的眼球,使學生繼續保持了濃厚的學習興趣,他們完全沉浸在神奇的白板技術籠罩的英語學習氛圍中,個個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與老師互動,聽、説、讀、寫能力同步提高。同時有效地突破學習難點,幫助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感悟。本課時的語言知識目標中的學習難點和重點是Go along this street,and then turn left/ right at the … crossing。賈老師很好地藉助白板將這一語言項目分解成幾個語言點逐步突破,幫助學生將難點逐個分解、理解並掌握。老師利用白板動畫播放Mr White的行走路線並呈現句式結構,讓學生對“指路”的描述有一個整體感知。接下來,教師分解句型,利用白板批註功能邊操作邊分步呈現。第一步:教師繪出Go along this street。的路線,學生邊看邊理解邊練習句型;第二步:利用批註功能圈出crossing,並按順序呈現the first/ second/ … crossing;第四步:教師繪出在第一個十字路口左轉路線,讓學生嘗試説出句型Turn … at the … crossing。這一環節賈老師利用聚光燈、批註等功能讓抽象的“路線”變得具體、生動,一目瞭然地呈現在大家面前,突出了教學中的重點,也快速突破了難點,使學習效益最大化。

3、在操練鞏固環節,賈老師設計了兩個層面的活動。第一層面是機械操練活動,她設計的是“I draw,you say”遊戲。老師運用白板的批註功能在空白地圖隨意畫出行走路線,組織學生用搶答的形式描述路線。第二層面是意義練習。活動一:老師呈現電影院地圖以及a、b、c、d四位新來常州的旅遊者,並提出問題:They want to watch films in the cinema but they don’t know the way。 Can you help them?先安排學生pair work,嘗試運用完整的“問路”“指路”句型進行交際。接着利用白板的批註功能,請部分學生上台演示,在白板上邊繪製路線邊對話練習。這兩個層次的活動都是在當學生思路不清或表達遇到困難時,老師隨時在圖上批註,引導學生之間適度提醒,以促使不同層面的學生都能積極運用所學語言。

這節課賈老師在導入、新授、鞏固環節將交互白板與互動技術完美結合,化枯燥為有趣、化煩瑣為簡練,設計出各種形式的教學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注意力,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氣氛活躍,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對這節課的幾點建議

這節課通過線索化情境的創設,將學生置身在“連續劇”般一環扣一環的生活情境中,大大激起了學生學習的“潛意識”,促進了師生互動,學習的實效在循序漸進的教學中逐步得以體現。但是在以下幾個方面我覺得還有待商榷。

1、在電子白板上是可以隨意“寫寫畫畫”的,縱觀整節課教師在白板上操作的機會多,學生操作的機會少。

2、在鞏固環節的第二個層面練習的活動二時學生不是很感興趣。在這一環節賈老師繼續利用電子白板創設情境,利用地圖呈現其它多個景點,拋出問題Where does Mr White also want to visit?讓學生自由選擇Mr White可能去的下一個目的地,與同伴編對話、表演對話。在這一環節和第一層面的機械活動是換湯不換藥,看起來好像是讓學生髮揮了想象、運用了本節課所學的對話,但事實上並沒有達到這樣的目的。如果能進一步開發白板的功能,多給學生創設一些信息差,再開放一些,多給學生一些提示,讓學生自由選擇使用,這樣就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更多地發散思維,語言運用空間也會更大。

模塊二的學習在快樂而緊張中過去了,通過這個模塊的學習使我感悟了很多,我將帶着獲得的新的教學理念和優秀的教學方法,指導自己的課堂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

譯林英語評課稿4

評《How many》一課

前不久我校舉辦了高效課堂展示活動。在這次活動中我聽了樂樂老師執教的譯林國小英語4Aunit3 How many?(Story time),讓我記憶猶新,受益匪淺。樂樂老師這節的思路非常清晰,基本功紮實,課前準備得也相當充分,語音語調清晰流利,基本功非常好;另外樂樂老師的形象也很好,孩子們感覺很有親和力。

樂樂老師執教了四年級第三單元How many(part A ),該部分是對話語篇教學,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通過情景對話,着重訓練學生聽、説、讀技能,提高會話能力。本單元的核心內容是談論對方有什麼,有多少。本部分提供了這樣的一個情景,四個孩子在邁克家裏談論邁克和妹妹Helen的物品。

整個單元都以小老鼠Bobby為主線。樂樂老師在導入時,通過學生與Bobby間的交流,由神奇的魔法樹複習Do you have any…? 由神奇的魔法盒導入新句型What do you have? How many …do you have?,揭示出本節課的課題之後組織學生綜合操練新單詞、新句型,並以一首自編的chant加以鞏固。

在導入課文時依然以小老鼠Bobby邀請同學們到他朋友Mike家裏,觀看課文動畫片,直奔主題,引出課文的學習。課文的教學從整體入手,讓學生帶着問題:How many students are there in the dialogue? 開始有目的的觀看課文cartoon,通過看圖、聽錄音,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感知、理解課文。用幾個問題Who are in the dioluge ? What things are mentioned in the dioluge? How many ? 等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感知課文的細節,再一次感知分析文本。以上都是對文本的熟悉、理解,這是對文本的輸入階段。接着學生通過跟讀、自由朗讀、選擇使對話完整、分角色朗讀以及最後環節編對話等不同方式都是學生學習後的輸出階段。在跟讀環節中,即對學生的朗讀作出指導,又在課文的大情景中、在理解故事的基礎上,聯繫上下文猜測Can I have a look? 、Can I have one ? 以及Sure的意思。這一部分的處理是我最欣賞的。

另外在教學中,樂樂老師很是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閲讀習慣和閲讀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閲讀能力。如:在每個Task環節,都設計了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帶着問題、思考去看故事、聽故事。重視語言整體性的同時,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在教學中,為設置儘量真實的語言情景,使學生能夠使用語言做事情,樂樂老師每人發了一張貼紙,貼紙上面印有不同數量的動物或水果,最後一個環節是讓學生拿着手裏的貼紙與同桌進行編對話表演;通過做事情來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讓學生通過閲讀體驗學習的成功,樂樂老師設計了快樂閲讀環節,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閲讀,激發了學生閲讀的興趣,提高了學生閲讀的效果。對於家庭作業的佈置,樂樂老師安排學生課後抄寫四個新單詞;讀背表演stoty,為學生下一節課做好鋪墊。

值得商榷的就是在整個課堂中部分學生的參與度很高,但全體學生參與度還不是太高。

以上是我對樂樂老師這節課的一些看法,有很多可能考慮的還不夠成熟,希望領導、老師們能批評指正。

譯林英語評課稿5

四年級上的是譯林版四年級下冊Unit 7 What’s the matter?的Story time板塊。賽課是以同課異構的形式開展的。

本單元的Story time的教學目標是依託文本情景理解會説單元部分詞彙:thirsty,water, ill, tired,初步運用文本情景表達基本信息:What’s the matter? I’m …Can I have…? Here you are. Come and have… I want to… Good night.

我聽課的整體感受就是這幾節課都上得非常的紮實、實在,對學生的朗讀訓練到位。通過適當鋪墊、整體感知、理解掌握、嘗試運用這一國小生自然習得的學習規律開展教學活動,在自然創設的情境渲染下,教師與學生的Free talk中幫助學生理解詞彙,避免了刻板的詞彙操練。

凌老師的課流暢自然。第一步:以If you’re happy這首歌開篇,快速收攏了學生的注意力,活躍了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以happy為主旋律,喚醒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如hot, cold, happy, thirsty, hungry等。接下來很自然地過渡到讓學生用已學詞彙預測劉濤的情況。

第二步:快速導入話題後,讓學生根據預測的信息,第一時間親密接觸文本。通過追問How do you know it?進行細讀課文。用聽錄音輸入文本信息的反思引出新語言點Come and have a pie.在情景中知道朗讀和替換練習,在説説學學中習得語言。

基於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讓學生進行母子對話的創編,再揭示文本信息。讓學生用What would you like? Would you like some water? This glass of water is for you.等已有句型,根據情景模擬對話,找到學生學習新知的就近發展區。

圖3包含Ticking time中的兩項目標:I can use What’s the matter? I can talk about feelings.因此教師通過豐富文本的場景,增加語言的輸入量,加入劉濤tired的原因,讓學生在理解和獲得情感體驗的基礎之上朗讀,操練句型。

最後一幅圖故事性地收尾,通過看圖及指導朗讀引導學生體驗一家人相互關愛,其樂融融人的心情。

本節課的理解掌握環節,教師通過朗讀故事、表演故事、總結故事這四個活動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故事的細節,在朗讀中內化詞彙學習,訓練學生跟讀和模仿的習慣,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感和正確的語音、語調,提高了學習的實效性。

譯林英語評課稿6

今天謝老師抱恙堅持上課,聽課的老師們覺得很是捨不得。我的第一印象是她的課堂發生了變化:鮮有中文輔助了,課堂用語是簡短、清晰的全英文指令,看得出來老師在努力改變,學生也在接受、適應和配合。很棒,相信只要我們農村的老師們堅持下去,會在課堂上看到效果的。

關於這節課,我的感受如下:

亮點:

1、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交流比較頻繁有效。

尤其突出在進入文本之前的討論圖畫這個環節,通過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 Are there any...?等問題的提出與解答,引領學生逐步靠近本課話題,初步滲透關於季節的詞彙和短語,學生在識圖過程中初步感知話題的含義。

2、教學輔助手段高效、新穎

初學四季是由欣賞圖片導入的,畫面精美,播放有序,學生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

板書的設計獨具匠心,既歸納了文本知識,梳理了結構,又展示了教師的紮實的繪畫功底,美感十足,栩栩如生。

建議:

這節課的結構是需要調整的,進入文本前的認知和操練活動整整用了20分鐘,學生脱離了情境機械操練對話,教學形式會枯燥,不易於學生對知識的接受和記憶。建議從Free talk直接進入文本,聽或通讀確定本課話題,然後進行一系列的任務型活動了解文本,在語境中感知、學習詞彙和句型。

在輸出階段,學生根據結構説説自己最愛的季節和相關活動,寫就沒有必要了,第一課時的輸出環節難度要適中。

另外,初學課文,對於詞彙的要求主要是關注讀音和意思,字形的講解和操練建議放在後續課時。

聽了由謝老師執教的一節英語課。授課內容為譯林版四下U5 Seasons(story time)。聽後感受如下:

一、緊扣話題,整體教學

Story time板塊,作為第五單元的開篇之作,它極好地保留着語篇的獨立性。在教學中,謝老師緊扣話題,給學生創造了一個完整的情景,教學生學習了完整的語言,成為完整的學習者。帶領學生走進文本,學生們在語篇中感受到四季絢麗多姿的生活畫面。當學生們看到語言的整體,便能認識到語言的本質。

二、品悟詩歌,聚焦語用

語言教學應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特點上,謝老師通過圖片、音樂、語言描述的薰陶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詩篇,使他們加強對朗讀語氣的揣摩能力,尋找它韻律的美。學語言的用處不僅是為了可以做語言遊戲,更是為了達到交際的目的。本節課,謝老師設定了學生能根據已有生活經驗和新舊語言知識,描述不同季節的氣候特徵以及人們從事的不同活動,並能通過反覆品讀,初步運用小詩歌的創作技巧進行表達。通過最簡單的方式,帶領學生還原語言在生活中的真實面目,使學生能夠在詩歌的創作中實現真正的語言交流。

譯林英語評課稿7

今天聽了吳老師的一節課,本節課是第三單元Our animal friends第三課時,主要內容有(Sound time, Culture time, Cartoon time)語音部分,文化部分和卡通時間,內容雖多,但是吳老師卻安排的結構緊湊,容量恰當,教學目標清晰明確,能夠圍繞重點、突破難點的設計教學環節。

吳老師教態親切、英語口語流利,給學生創造了良好説的氛圍,使學生能夠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感受英語語音。導入自然,本單元的內容是講動物朋友,吳老師就設計由動物歌曲引入本課的教學內容,一下子就把學生的興趣調動了起來。本節課教學設計思路清晰,活動紮實有效,活動與活動之間都能做到過渡自然、環環相扣,每個版塊銜接絲毫不覺得生硬,值得我學習。

吳老師的教學活動設計的有層次性,從上課開始時學生運用“have、has”的句型來猜一猜、描述動物特徵,到課程末時學生能用“have、has”句型去表演對話,再到深入思考發揮想象給短文加

上自己理想的結尾,挖掘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能力,從教師的語言輸入轉為學生的語言輸出,符合語言的習得規律。特別是設計小短文結尾這一環節,不光學生覺得有興趣,願意去説去思考,連我都覺得很有趣,吳老師達到了她設計目的、教學目的,讓學生享受卡通故事的樂趣,享受運用語言的樂趣。

總之,吳老師的這節課充分發揮了學生的潛能,極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體現出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中用,用中學,達到了學以致用的教學效果,是一堂值得學習的優秀課。

譯林英語評課稿8

張老師這節課能根據四年級學生好奇心濃厚的特點,並根據國小英語中要注意培養學生髮散性思維能力,認真觀察,注意傾聽並能用英語進行簡單交流的目的,聯繫本課特點,從培養的語言能力入手,通過各種方式,運用學生身邊的事物,合理地運用語言材料,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與使用英語的能力。

一開始,張老師用一首歌曲導入,讓孩子們在歌曲中捕捉信息,引出本課新授單詞,並用簡筆畫畫出學生們比較喜愛的一個動畫人物——圖圖,通過觀察圖片,引出了本課新句型。在教授完新句型後張老師及時安排了一個pair work來操練句型,張老師這樣的設計一環扣一環,由易及難,層層遞進,值得我們學習。

國小中低年級的課堂最難開展的是課堂活動,因為它常常易於使孩子們處於混亂的局面而不是開口講英語。但是張老師的課上得從容自如,不慌不忙組織多個活動,讓孩子有秩序的動起來。課堂上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也用起來了。每次活動後張老師把評價的權利充分的放給了學生,讓學生給學生評價,這樣就使評價變得更貼近學生,更體現出了評價的有效性。

張老師的句型教授非常紮實,但是也導致後面的內容在時間上來不及,語篇輸出沒有得到很好地體現。

譯林英語評課稿9

聆聽了由胡老師執教的一節英語課。內容為譯林版六上U6 Keep our city clean(Grammar time &Fun time)。聽後感受如下:

U6 Keep our city clean這個單元的內容非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學習本單元的相關知識,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污染城市的原因,理解並解決保持城市乾淨的一些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

在胡老師的課堂上,領略其風采。

一、倡導體驗與合作

課堂組織形式以小組活動為主,增加了每個學生課堂參與的機會和發揮個性特長的機會,在參與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團隊精神以及相互學習、資源共享的意識。全方位的訓練了學生的聽、説、讀、寫的能力。在活動中引導學生不斷整合已經學過的知識,進一步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即培養學生的記憶、觀察、思維和想象能力。

二、多樣化的評價

本節課胡老師能關注對學生的評價,並以評價促進學生髮展。每個小組努力爭得五角星。以激勵評價為主,側重於學生參與意識、探究意識、合作意識和整合知識的意識,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悦,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自信心。在評價中關注了學生的情感,以及學習策略的調控。

個人建議:

因時間關係,在最後輸出階段,讓學生運用所學寫一段話,What can we do to keep our school/house clean?胡老師通過投影,展示了一位學生的佳作,略顯匆忙。可壓縮語法教學的時間,稍調整,這樣留給學生寫的時間就更充裕。然後以多種形式,讓學生展示與交流自己的佳作。

譯林英語評課稿10

有幸邀請教研員王老師前來講座指導,結合王老師及組內其他教師的評價意見,我對這節課的反思如下:

一、追求科學的理念是高效課堂的基石

1、關於文本再構

備課一直在思索,區內的流行趨勢是文本再構。這個語篇是否需要再構。琢磨了教材後,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並且進行了最淺顯的局部再構。全篇在學歌環節增加了三個表示順序的副詞first henlast.這樣的處理是將舊知和簡單易懂的新知融入到原有文本中使之更完善、飽滿。我想文本再構的初衷和目的也是如此:不是一味的堆砌更不是不負責任的全盤否定而是根據文本內容和學生語用的實際需要做合理化的改動,讓文本在真實情境下具有可讀性。

2、過程銜接注意自然與遞進

大家不約而同肯定了我的環節過渡自然且活動成遞進形式開展。確實,第一課時的語篇教學的宗旨便是整體把握文本大意、初步感知文本意思。如果只是零散地進行詞、句地操練,整節課將會成為一盤散沙。所以,我們需要為這節課設計一根主線:在音樂課上。然後以任務引領設計多樣的活動串聯在主線上。學生學習才會有依附有概念支持。

3、尊重學生體會和語用

文本中有不少功能詞塊和詞條,比如:listen to therlearn…Can you…? What can you do ?...等等。我在處理時,採用了小文本的情景式閲讀和情景式對話操練方式,讓學生在真實自然的語言環境中認知並掌握他們。在輸入的同時,通過回答、選擇、找線索、填空、推理、朗讀、表演等形式讓學生進行有效輸出,及時反饋並評價。

二、鑽研更優的教法是豐滿課堂的保證

1、課型的定位

國小的語篇閲讀教學大多采用的是類似初高中的應用型閲讀模式。學生和教師的用英語的時間該如何分配。這兩年,各級的專家又提出國小課堂的任何一種課型還是以聽説為主打,弱化讀寫。新課標提出: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是主導。導到何種程度,佔多大比重,設計怎樣的活動才能讓學生盡情輸出?這些都是我們亟須解決的問題。

2、語篇閲讀時對單詞句型的處理

本節課的最後一個表演環節學生展示的時間比較緊張、咎其原因在於Pre-reading的環節,我過分操練了Can you…? What can you do ?這兩個功能句型。導致了時間分配不均。王老師再次強調功能句型和詞彙應在文本閲讀的過程中逐步消化,學生輸出時間的比重一定是比輸入大。

3、板書的功能

優秀的板書不僅能完整地、科學地展示知識的發生、發展的過程,有利於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思維與記憶,還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助於學生知識的構建。本節課的板書確實還有需要再加工的地方。幾年前的省級培訓,沈峯老師提出了思維導圖式板書。王老師的建議也是如此:通過對Whenwhowhatwhere等詞的設置在教學過程中生成板書。最後學生要能在板書的輔助下對文本的內容、結構、層次達到複述的要求。反思自己確實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對板書存在很大的隨意性。在今後的實踐中要不斷思索,優化板書美化板書。

俗話説:教無定法。每節課堂的模式都不盡相同。面對農村孩子英語語用的薄弱,我想埋怨於事無補。我們應該在平時教學中以學生的正確、流暢地表達為目標,大膽嘗試各種方法進行指導教學。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nongye/vj46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