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紅樹林教學設計

紅樹林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紅樹林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紅樹林教學設計

紅樹林教學設計1

一、導入課題

1、我們學習第二單元的主題是什麼?(奇觀)我們一起領略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神奇與壯麗,也觀賞了浙江潮的雄偉與壯觀。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片樹林,(板書樹林)大家看到樹林,腦海裏浮現什麼畫面呢?現在要介紹給大家的這片樹林生長在我國南疆邊陲的海南島瓊山。那裏有一片海底森林——紅樹林(補充板書)。

2、紅樹林是紅色的嗎?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圖片,欣賞下紅樹林的美景吧!

(出示紅樹林方面的相關的圖片,把大家帶進那片神奇的世界裏。)

3、看了紅樹林,知道了紅樹林並不是紅色的樹林,那為什麼會被取名紅樹林呢?現在老師給大家講講紅樹林名稱的由來。

二、整體感知,進行自學

看了紅樹林的美景,瞭解了紅樹林的由來,那麼我們一起進入作者的世界,看看作者是如何描畫紅樹林的美景的。

1、首先自由讀課文,注意生字詞。並找找紅樹林那些特點最吸引你,寫寫自己的感受。

2、説説自己喜歡紅樹林的原因。文章的哪個部分或者哪個自然段使你有着這樣的感受?指明生説自己喜歡的段落,並把該段讀出來。

(師詢問其他同學,看是否有人喜歡該段,並按生所選的段落精讀講解。)

三、彙報學習,共同感悟

1、彙報第2自然段後指導讀,讀出紅樹林美麗迷人的景象:

(1)那是漲潮的時候——生接讀。——多像那“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少女;

(2)一會兒退潮了,——生接讀。——紅樹林如同含羞姍姍的少女露出海面。好一幅“千呼萬喚始出來”的畫面!剎那間——生接讀。——令人心曠神怡!(解釋詞語:婀娜)一起讀出心中的.喜悦。

這一段寫的是哪裏的紅樹林?(遠處的紅樹林)

板書:遠觀紅樹林

2、彙報第3自然段後問:你想像中的世外桃源是什麼樣的?見過這樣的景象嗎?

陶淵明寫的《桃花源記》那種感覺是豁然開朗,前所未有的欣喜。快往周圍看一看,你看到了什麼?體會出了什麼?

這段作者又是寫哪裏的紅樹林?(紅樹林的深處)

板書:近賞紅樹林

(1)體會紅樹林有特別發達的根部:樹與樹盤根錯節,繞來纏去,形成一座座立體柵欄,牢牢的抓住海底的泥灘,那造型是什麼樣的,你能想像出來嗎?讀出自己的體會!(出示圖片)

(2)體會綠色之網:一顆樹能成網嗎?兩棵?三棵?四棵?那怎樣才能是一張海上的綠色之網呢?就像書中所説的:“一株株?”此時我們就坐着小船,穿行在這張綠色之網中,你驚喜地看到了這樣的奇觀,會怎樣表達呢?找找作者用什麼詞來形容紅樹林的,並畫出來。

3、彙報第4自然段:

(1)這段主要講了紅樹林的什麼特點呢?(胎生繁殖)

板書:胎生繁殖

(2)那現在大家請把自己當做一顆小紅樹苗,用自己的話把自己的繁殖特點介紹給大家聽。從大家的介紹中看出了紅樹的什麼特點呢?(生命力頑強)

4、彙報第5自然段:

這段寫了紅樹林的什麼特點呢?(奉獻精神)

板書:奉獻精神

(1)為什麼説它是具有奉獻精神的衞士呢?

正是由於他們默默奉獻、對大自然毫無索求,數百年來,它給海南人民帶來了幸福和安寧。人民視它們為“保護神”、“風水樹”、“生命之樹”。

(2)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具有像紅樹林一樣的精神,你能説説嗎?此時你有什麼話想對大家説?

四、總結學習,結尾昇華

如果説不看看雅魯藏布大峽谷,就不能説看過人世間最壯麗的山河;如果説不看看錢塘江大潮,就不能説看過人世間最壯美雄奇的景象;那麼,我們可以説:不看看紅樹林,就沒有真正的看過奇異壯觀的海。今天我們隨着作者遠觀了紅樹林,近賞了紅樹林,還了解到他那在植物界中獨一無二的胎生繁殖的特點。從中感受到了紅樹林無私奉獻的精神。

板書:

紅樹林

遠觀紅樹林

近賞紅樹林

胎生繁殖

奉獻精神

紅樹林教學設計2

一、教學內容

《紅樹林》是北師版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所選的課文,都從不同角度抒發了作者對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驚歎,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熱愛之情。

二、教材分析:

來自北國的同學們或許對海底森林——紅樹林很感興趣,那裏是另一番絢麗多姿的景象,海風吹來,綠浪翻滾,真是美妙的人間仙境。課文就帶領學生暢遊這神話般的大花園,感受祖國的偉大。《紅樹林》這片課文選編的意圖在於擴大學生的閲讀量,引導學生在閲讀實踐中鞏固精讀的方法。文章從四個方面介紹了紅樹林:遠觀紅樹林,近賞紅樹林,紅樹林的繁殖,紅樹林的精神。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正確、規範地書寫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的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紅樹林的神奇美麗偉大,感受祖國山河的壯麗。

3、培養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三、設計思路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學生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在積極開發課外資源的同時,也充分挖掘、利用“書本知識”及“現代網絡技術”,溝通課堂內外,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紅樹林》正是基於這樣的理念所設計出來的一次由“書本知識”走向“綜合性學習”的典型課例,力求體現綜合性學習的四大特點:開放性、自主性、實踐性和探究性。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設疑導入——初讀感知——精讀感悟——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

(一)設疑導入 ,藉助課件激發興趣,設疑導入新課。

一開課,我就提出:“同學們,你們見過森林嗎?喜歡嗎?那你們見過海底森林嗎?”同時出示課題,開門見山。然後讓學生説一説:“你對紅樹林有哪些瞭解?”

設計意圖:通過多媒體計算機課件出示:壯觀的紅樹林的畫面,並出示介紹紅樹林的字幕,再提出“那麼,課文是怎樣向我們介紹紅樹林的呢?” 激發學生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使整堂課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二)初讀感知 ,藉助課件鞏固字詞,感知全文。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然後,在預習的基礎上,小組內互相檢查學生掌握字詞的情況,然後藉助課件出示讀一讀、寫一寫等形式檢查學生對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從而鞏固了新知。接着讓學生思考“課文是從哪些方面描寫紅樹林的?”

設計意圖:自己寫出課文的提綱,組內交流彙報。在師生的共同梳理下,歸納為三個探究主題。

(三) 精讀感悟 ,藉助課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探究主題一:遠觀紅樹林的美

當學生探究這一主題時,首先讓他們從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文字的獨特體驗,從遠看紅樹林感受到它的宏偉、壯麗引導學生抓住芳馨、婀娜、絢麗多姿理解紅樹林的美。同時課件出示:紅樹林的美麗畫面,喚起學生讚美的情感,使學生自然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再通過品味朗讀體會文章優美的句子。然後課件出示金鑰匙教給學生閲讀方法,明確學習目的。

探究主題二:近賞紅樹林的幽靜、神祕。

運用課件回顧剛才學過的方法自學剩下的部分。先通過小組學習,再全班交流,教學時採用由“教”到“扶”再到“放”的過程,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小組學習,最後自學,滲透了精讀課文的方法,突出重點。

探究主題三:紅樹林“胎生”的繁殖特點。

這部分內容也是課文的一個難點。我注意讓圖文並茂的課件充分發揮它的`作用,播放“紅樹林繁殖”的錄像,讓抽象的文字變得更直觀,從視覺、聽覺等多個角度來刺激學生的感觀,使其積極地參與到學習中來。適時點撥學生紅樹林默默奉獻的品質,使主題四:紅樹林的精神的難點水到渠成,輕鬆的解決了教學的難點。主題四:紅樹林的精神讓學生品讀文章,進一步體會紅樹林的可貴精神,同時學習作者的借物喻人的寫法。

設計意圖:以上是本課的重頭戲,在這個環節中,我成功地駕馭多媒體計算機,合理地運用課件,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

(四) 拓展延伸,藉助課件拓展延伸,實現“綜合化”。

請每位同學利用老師提供的網址,閲讀紅樹林專題中的有關資料,結合網上搜索相關資料,以小組為研究單位,利用網絡進行學習討論。紅樹林這種植物羣落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和維護海灣生態平衡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然而現在紅樹林的生長卻令人擔憂,讓我們點擊下列網頁去看看吧。 設計意圖:學生選擇感興趣的網址,繼續探究。

五、課後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鑑於這樣的理念和思想,在教學《紅樹林》一課時,我由教師教的思路轉向學生學的思路,使整個課堂落實以學為主。課前,鼓勵學生充分查找資料,瞭解紅樹林的相關資料和科學知識。要求學生在課前預習時充分閲讀課文,瞭解文章的內容,為課堂落實列提綱的教學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課堂上,在瞭解了學生的預習情況之後,提出問題:你喜歡紅樹林嗎?喜歡它的什麼?能從課文中找到説服別人的理由嗎?這樣的引導性問題,又為學生提供了閲讀全文的機會,保證了學生閲讀的興趣。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既展示了預習的成果,又暴露了學生對課文讀音、內容、情感等方面理解的問題,更利於教師結合實際問題,適當調控課堂教學的方式方法、引導的方向、教學的進程等,更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紅樹林教學設計3

一、研究背景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閲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本課的閲讀教學旨在由教師教的思路轉向學生學的思路,貫穿以學為主的思想,尊重學生的認識規律和獨特體驗。教學時從文章整體入手,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整體感知課文;分步學習,再回到全文。最後指導學生填空,為習作做準備,使讀寫結合,學生在閲讀實踐中學會閲讀和寫作。並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個體差異,尊重每一個學生,使學生在新課程理念下,立足學生學習的需求,分層教學。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材版本:北師大版語文十冊教材《紅樹林》

2、學生情況:台頭國小的學生屬於海淀區最邊遠的地區,所在的學生基本上是農民的孩子及外地務工人員的子女。他們見是比較少,紅樹林對於他們來説相當陌生,所以可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但理解課文會有一些難度,所以班上有七八名有電腦的學生積極查閲了資料,豐富了課外知識。

3、教學方式:因學生對紅樹林比較陌生,可藉助錄像加深學生的理解,感受美,並以自讀自悟及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學習。

4、教具準備:自制PPT課件

三、教學目標設計

1、知識與能力:

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紅樹林被稱為“奇觀”的原因;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培養學生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從提綱入手整體把握課文,再到四層意思細緻學習,最後迴歸整體,體會作者情感。在方法上通過自學、小組合作學習,通過課件幫助學生更為直觀地理解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紅樹林的壯觀、美麗、與奇特,體會紅樹林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培養民自豪感。

四、教學過程與教學資源設計

(一)整體感知課文,進行自學

1.瀏覽課文,回憶上節課內容:

(1)作者從哪幾方面來介紹紅樹林?(板書)

①遠觀紅樹林。②近賞紅樹林。③紅樹林的繁殖。④紅樹林的精神。

(2)上節課遺留了哪些我們感興趣的問題需要解決?(在學文中加以解決)

整合為:①紅樹林為什麼被稱為海上奇觀?

②最想了解紅樹林的繁殖

③紅樹林為什麼被稱為具有奉獻精神的衞士?

2、在自學的基礎上小組進行交流

出示自學提示:

(1)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批註,你從哪些詞句體會出紅樹林是海上奇觀?

(2)帶着自己的體會讀一讀感受最深的句子,

(3)小組交流:如有新的感受,可以補充説一説,讀一讀。教師巡視

(二)彙報學習,共同感悟邊

(邊彙報邊有感情朗讀 ,談到哪句有感情讀哪句,用運過多種方式讀:分男女生讀、評讀、配樂讀等)

1.彙報第2自然段

遠觀紅樹林:漲潮時,紅樹林在海水中動態的美,並與陸地上的樹比較,顯出神奇;退潮時,紅樹林的芳馨和婀娜、,綠浪翻滾。

板書:絢麗多姿(遠觀)

指名配樂朗誦,其他同學欣賞欣賞遠觀時的景色投影(運用投影印證書中的景色描寫,並使學生直觀感受遠觀紅樹林時的神奇壯麗)。

2.彙報第3自然段

過渡:海風吹來,綠浪翻滾,紅樹林不正是在向我打招呼,歡迎我這來自北國的遠客嗎!快讓我們也跟隨作者乘着小船到紅樹林的深處,細細的欣賞一番吧!

播放錄像:近賞紅樹林

教師解説:我們乘坐着小船,穿行於紅樹林之中,兩旁是鬱鬱葱葱的綠林,舟下是碧翠剔透的海水,眼前是一株株縱橫交錯的紅樹,它們盤根錯節,東扯西拉聯織成了一張海上的綠色之網,抬頭可見海鳥在林間飛翔,側耳可聽羣鳥在林中鳴叫。這真可謂是一個海上的世外桃源啊!

(因學生沒有人見過紅樹林,能查到資料的同學又很少所以對“一株株紅樹縱橫交錯,褐紅色的樹幹彎彎曲曲,盤根錯節,形成一座座立體柵欄,支撐着碩大的樹冠。”這種描寫很難理解,通過錄像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並激發興趣。)

( 結合錄像所見及文章語句共同理解感受深的詞語和句子。通過朗讀加深理解,適時板書。)

板書:幽靜神祕(近賞)

(1)體會“世外桃源”

(2)體會紅樹林有特別發達的根部:樹與樹盤根錯節,繞來纏去,形成一座座立體柵欄,牢牢的抓住海底的泥灘,那造型是什麼樣的,用手勢做出來,讀出自己的!

(3)體會綠色之網:一顆樹能成網嗎?兩棵?三棵?四棵?那怎樣才能是一張海上的綠色之網呢?就像書中所説的:“一株株……”

(4)體會逸出淡淡的幽香:

樹枝上盛開着紅的、白的花朵,微風中逸出淡淡的幽香。

學生思考“逸出”還能換什麼詞?那個詞好?為什麼?(因是,表示清淡的香氣,而“逸出”給人的感受是輕輕的、慢慢的、安閒, 淡雅,與淡淡的'幽香極為配合,)

(5)其它體會:如仙境、神話裏龍宮的大花園等

指名配樂朗誦,其他學生閉目想象,當學生陶醉時,(教師輕輕的聲音過渡引出下一段:)正當我沉醉於這幽靜而神奇的仙境時,突然,樹枝上發出了啪啪的響聲,這是怎麼回事呢?

3.彙報第4自然段:

板書:胎生 頑強

(1)體會奇觀:在大海里,在漲潮與落潮之中,在潮水的湧動中,紅樹靠這種方式來繁殖,而且這種繁殖方式是植物界中獨一無二的! 誰能把你體會到的讀出來嗎?

(2)體會頑強:就是因為他們有頑強的生命力,才有了眼前的海上奇觀!我們一起通過讀來讚頌他們那頑強的生命力吧!讀出頑強的精神。(幾個小時,兩三個月)(看錄像紅樹林的繁殖)

過渡:紅樹林為了適應環境,它們進行胎生繁殖,一顆繁殖成多棵,多顆繁殖成若干棵,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連成一個整體來抵禦狂風惡浪。從第5自然段你又感受到什麼了?

4.彙報第5自然段: 可結合自己收集的資料談、及第三自然段談。

板書:默默奉獻

正是由於他們默默奉獻、對大自然毫無索求,數百年來,它給海南人民帶來了幸福和安寧。人民稱它們為“海岸衞士”“綠色長城”。

(三)迴歸整體,總結全文,結尾昇華

1、讚美紅樹林,填空

問:你喜愛紅樹林麼?回顧本課進行填空

我喜愛你 ,因為 ,也因為 ,更因為 。

2、學習借物喻人的寫法

作者被海南島瓊山的紅樹林深深吸引,在讚美這一奇觀的同時,更要讚美的是紅樹林的精神,從而進一步讚美具有紅樹林精神的人,這就是借物喻人的寫法。

3、發散思維,思考自己喜歡的一種植物,填空。

生活中你喜歡那種植物,為什麼?自由選擇下列三句中的一句填空。(學生的學習水平、能力存在着差異,為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所以分層填空)

(1)我喜愛 ,因為 。

(2)我喜愛 ,因為 ,也因為 。

(3)我喜愛 , 因為 ,也因為 ,更因為 。

課下也寫一種植物。

(四)總結學習,

今天我們隨着作者觀賞了紅樹林,也深深地愛上了這夢幻般的紅樹林,愛它那絢麗多姿、也愛它那幽靜神祕,還愛它那頑強的生命力,更愛她那無私奉獻的精神。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説一聲:(師)我愛你,(聲)紅樹林!

板書: 遠觀 絢麗多姿

近賞 幽靜神祕

紅樹林 繁殖 胎生頑強 奇觀

精神 無私奉獻

五、學習效果評價設計

通過多媒體課件的運用學生更為深入的瞭解了課文,體會到遠觀紅樹林是絢麗多姿的景象,感受到近賞時的幽靜神祕,奇特的胎生繁殖特點。為學生學好課文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

通過抓住“海上奇觀”這一重點,使學生整體把握了課文,有學生找一找,畫一畫、説一説、讀一讀。感受到了紅樹林的奇、美、頑強、奉獻精神。

紅樹林教學設計4

學校及學生狀況分析

大雁塔國小地處著名的古蹟大雁塔西側,毗鄰陝西省歷史博物館。創辦於1960年。整個校園精心設計規劃,形成了一個綠化、美化、淨化、文化的優雅育人環境。學校現有48個教學班,教工135名,學生3000多名。學校於1978年分別經省、市、區政府批准定為省、市、區三級重點國小和對外開放學校。1991年被確定為國家教育科研八五電化教育實驗學校。1998年分別被國家教育部和陝西省教委確定為首批全國現代化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陝西省現代化技術實驗學校。學校多次獲得多種省、市、區級的先進、優秀等稱號。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的意圖在於擴大學生的閲讀量,引導學生在閲讀實踐中鞏固精讀的方法。文章從四個方面介紹了紅樹林:遠觀紅樹林,近賞紅樹林,紅樹林的繁殖,紅樹林的精神。文章語言優美生動,堪稱寫景佳作,所以在教學時,應引導學生多積累。

教學建議

1.在語言文字方面,教師在教學時,要幫助、引導學生多積累。

2.遠觀和近賞紅樹林部分,在朗讀時側重點有所不同,教師在朗讀時可作適當的引導和示範,當學生出現不同的感悟方式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3.課後可安排一篇習作,寫一種你瞭解的植物,有對這種植物的介紹,並進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從而歌頌身邊具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

教學目標:

1.認識並正確、規範地書寫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紅樹林被稱為奇觀的原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課文內容,進而形成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4.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培養民自豪感。

5.體會紅樹林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1.瞭解紅樹林的壯觀、美麗、奇特,體會紅樹林對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奉獻,造福人類的精神。

2.能繼續獨立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課文內容,形成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3.在閲讀實踐中鞏固精讀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和學習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趣導入。

1.有這樣的一個人,他熱愛森林,長白山的茫茫林海,給他留下了許多綠色的夢,但令他從沒想到的是:在大海里也有着夢幻般的森林。今天,就讓我們走進他,走進他為之陶醉和震撼的海底奇觀紅樹林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認為紅樹林是什麼樣子的?

(鼓勵學生大膽地想象,培養學生想象能力。然後交流課前查閲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地輕聲讀課文,可以同桌合作,可以小組合作,注意生字的讀音,把不好讀的句子多讀幾遍,讀通順。

2.紅樹林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紅樹林的?試着寫出課文的提綱。

4.根據課文內容,把文章分成三大部分。

三、精讀課文,感悟理解

1.在作者的心目中,紅樹林是一個海上的世外桃源,是神話裏龍宮的大花園,那麼,你喜歡海南島的紅樹林嗎?為什麼?

2.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3.學生自讀自悟做批註。

(這是一個自我學習、自我體悟的過程,學生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做批註,談理解,為下文的合作交流做一個鋪墊。)

4.合作交流學習。

(1)説説自己喜歡紅樹林的原因。

(2)文章的哪個部分或者哪個自然段使你有着這樣的感受?抓住重點的句段,精讀理解。

(出示金鑰匙:有些文章,我們閲讀時不必通篇細讀。在瀏覽之後,可以選擇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興趣的段落,用學過的方法精讀。)

遠觀紅樹林:漲潮時,紅樹林在海水中動態的美;退潮時,紅樹林的芳馨和婀娜、絢麗多姿。

近賞紅樹林:世外桃園。縱橫交錯、盤根錯節、幽靜神奇。

紅樹林的繁殖:胎生的特點,飄落於地,紮根於土。簡單而令人讚歎。

紅樹林的精神:首尾照應。理解為什麼把紅樹林比作具有奉獻精神的海岸衞士。

(對大自然不求索取,但卻默默地奉獻,造福於人類。)點題昇華。

(3)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應該怎樣讀?

練習朗讀。側重點有所不同:

①遠觀部分重點要突出這一海上奇觀的雄偉、壯麗,朗讀時適合用高昂的語調來表現。

②近賞部分重點突出這一世外桃源的幽靜、神祕,朗讀時適合用舒緩的語調來表現。

③教師相機指導,學生出現不同的感悟方式時,尊重每一個學生的獨特感受。

5.全班交流。

四、總結全文

1.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了什麼?

2.學習作者借物喻人的寫作手法:

作者被海南島瓊山的紅樹林深深吸引,在讚美這一奇觀的同時,更要讚美的是紅樹林的精神,從而進一步讚美具有紅樹林精神的人,這就是借物喻人的寫法。

五、佈置作業

學習作者的寫法,觀察一種你瞭解的植物,由對這種植物的介紹,進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從而歌頌身邊具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

課後反思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選編的意圖在於擴大學生的閲讀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鞏固精讀的方法。所以,在具體學習文章內容時,根據金鑰匙的提示(有些文章,不必通篇細讀,可以選擇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用學過的方法精讀。)我嘗試把精讀和略讀相結合,教學的前半段,側重於略讀點撥,後半段側重於精讀指導,目標明確又各有側重。精讀、略讀都是閲讀的基本方法,精讀是略讀的基礎,略讀是精讀的補充。國小閲讀教學應以精讀訓練為主,但也不是把培養閲讀能力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精讀上。只有精讀與略讀互相融合,綜合運用,才能提高學生學生的閲讀能力,在課堂,要引導孩子有目的的略讀,有創意的精讀。對於略讀,我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大致內容,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在學習本課時,學生繼續用《雅魯藏布大峽谷》中學到的列提綱的方法梳理文章內容,整體感知課文。對於精讀,我主要教給孩子讀書的基本方法:有滋有味地讀,抓住關鍵詞語讀,在讀中感悟理解。學生還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交流探究,共同進步,課堂氣氛寬鬆平和,學得有聲有色。

總評:

在本單元的三篇主題課文中,《紅樹林》是一篇略讀文章。略讀課文作為閲讀教學的載體之一,它在一個教學單元中的定位、目標以及閲讀方法等,是有別於精讀課文的。王老師在本課教學中力求體現略讀課文的教學特點:

1.在教學目標確定上,重在從閲讀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根據課標的精神,略讀課文旨在通過閲讀,快速捕捉信息,粗知文本大意,至於文字的訓練,文章的結構、語言修辭等有關知識性方面的,則不是它所要特別關注的,不必作繁鎖的講解和精細的語言文字訓練。本課教學,着重在讓學生從課文中捕捉三類信息:一是課文從哪幾個方面描寫紅樹林的?二是所描繪的每一方面都有着怎樣的特點?三是作者由紅樹林聯想到了什麼?

2.在教學策略運用上,重在自讀為主,略而不簡。略讀課文,必須抓住主要方面,引導學生進行自讀自悟、重點探究以及拓展延伸,做到自讀為主,略而不簡,教略學豐。本課教學,一是注意引導學生憑藉課後兩個問題,自讀自悟。以學生為主,以自讀自悟、合作學習為主,突出學生在閲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切實讓學生自讀自悟;二是注意引導學生憑藉金鑰匙,精略交互。略讀與精讀雖然各不相同,各有側重,但是隻是相對而言的,精讀精到什麼程度,略讀略到什麼程度,並沒有絕對的明確的界限。他們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配合使用,都是閲讀策略、閲讀能力的一個重要構成要素。因此,本課教學注意引導學生憑藉金鑰匙,在自讀自悟、粗知大意、整體感知的基礎上進行,精讀略讀交互進行,相互配合,努力促進學生閲讀策略和閲讀能力的形成和發展。三是注意引導學生憑藉金鑰匙,內引外連。略讀課文的教學,還要注意以一篇帶多篇,以一點帶一片,注意以教材為拓展點,內引外連,進行語文課外拓展性學習與綜合性實踐。本課教學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課後安排的一篇習作,從課內向課外拓展,努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

3.在學法的指導上,根據本組內容和本課金鑰匙,本課教學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訓練,培養學習能力與學習習慣。主要突出二項:①繼續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文章內容,進而形成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②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作點批註的習慣。把最使你感動的地方畫下來,也可以在書旁簡單寫一寫自己的感想。這個要求放在金鑰匙中提出,目的不是寫讀書筆記,而是培養學生邊讀邊想、作點批註的習慣。本課設計注意在自學前提出要求,自學後組織交流,目的在於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除此之外,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文章,在教學時還要體現出人文關懷,文以載道,學生在閲讀的同時,不僅是知識的獲得,更是人生的智慧的提升,是精神的體悟,是生命的湧動和成長。而這一點,也正是本課上竭力在做的。

紅樹林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紅樹林》寫了作者在海南島瓊山看到的海底森林紅樹林如仙境般美麗迷人的景象,不禁陶醉在這幽靜而又神奇的仙境中。文章語言優美、生動,堪稱寫景佳作。文章從幾個方面層層深入的介紹了海上奇觀——紅樹林。1、遠觀紅樹林。2、近賞紅樹林。3、紅樹林的繁殖。4、紅樹林的精神。從而進一步讚美具有紅樹林精神的人,本文的中心在最後一段得到了昇華。

學情分析

紅樹林對於成都的孩子來説比較陌生,紅樹林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岸特殊的森林植物羣落,我國僅在南方少數省區的沿海分佈。學生們沒有條件親眼目睹紅樹林。但是,學生經過了四年的學習已具備一定的信息素養,,初步學會了通過查閲圖書、向他人諮詢或上網等途徑收集和處理信息,瞭解紅樹林的相關資料。但受年齡限制,生活範圍比較小,閲歷淺、時間少,認知水平和能力都非常有限,因而可以在本課的教學中輔之以媒體,及調動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又激發他們的探知慾,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另外,在本單元的第一篇主體課文《雅魯藏布大峽谷》課文的學習中,學生已初步接觸了學寫提綱,本課將進一步學寫提綱。

教學目標

1、啟發學生髮揮想象,體會紅樹林的美麗景象。讀出自己的感受。

2、培養學生瀏覽課文和精讀課文的能力。

3、應用列提綱的方法梳理文章內容,進而形成整體感知課文的能力。

4、通過學習,體會出紅樹林具有的精神,從而歌頌身邊具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

教學重點

1、啟發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部分和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進行精讀,體會紅樹林的美麗景象,讀出自己的感受。

2、通過學習,體會出紅樹林具有的'精神,從而歌頌身邊具有這種精神的勞動者。

教學難點抓住文章的重點部分和自己感興趣的段落進行精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教學過程

一、主題入手,引入課文

1、我們學習第二單元的主題是什麼?(奇觀)我們一起領略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的神奇與壯麗,也觀賞了浙江潮的雄偉與壯觀。今天我們就一起到我國南疆邊陲的海南島瓊山去看一看。那裏有一片海底森林——紅樹林。(板書課題)

2、大家都預習了課文,並且收集了相關的資料,一定對紅樹林有了自己的瞭解。(彙報收集的材料)

(意圖:學生介紹瞭解到的紅樹林方面的知識並出示相關的圖片,把大家帶進那片神奇的世界裏。)

過渡語:讓我們打開想像的大門,在作者的帶領下一起走進這片神奇的領地———紅樹林。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範讀(播放多媒體)

2、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的紅樹林?試着寫出課文的提綱。

3、按內容不同把課文分成三段。(邊彙報邊板書)

過渡語:作者在海南瓊山看到的海底森林紅樹林,猶如仙境般迷人美麗,老師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走進紅樹林,下面讓我們一起隨着作者的腳步一起去遠觀那絢麗多姿的紅樹林。

三、精讀課文,感悟理解

1、學習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2自然段,思考:遠看紅樹林,給你留下什麼印象?(雄偉壯麗)

(2)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尊重學生的感受)

相機理解:浸沒、露出、浮蕩等詞展現紅樹林的動態美

芳馨、婀娜、絢麗多姿

(3)應該怎樣讀?(突出奇觀的雄偉、壯麗,朗讀適合用高昂的語調)

2、出示“金鑰匙”:有些文章,我們閲讀時不必通篇細讀。在瀏覽之後,可以選擇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用學過的方法精讀。

3、下面我們就運用剛才學習的方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段落自學剩下的部分。

回顧學法:

(1)自讀課文相關段落,想想課文中描寫的紅樹林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通過哪些詞體會到的?(不理解的詞語嘗試用學過的方法理解)

(3)想想該怎樣讀,練習朗讀。

4、小組交流、彙報。

5、全班交流,老師相機指導。

(意圖:教學時採用有“扶”到“放”的過程,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先自學,在小組學習,滲透了精讀課文的方法。)

第3自然段要點:體會近看時紅樹林的幽靜、神祕。相機理解“世外桃源”、“縱橫交錯”、“盤根錯節”等詞語

第4自然段要點:體會紅樹林“胎生”的繁殖特點。

第5自然段要點:與開頭照應。理解為什麼把紅樹林比作具有奉獻精神的海岸戰士。

四、總結學習,結尾昇華

如果説不看看雅魯藏布大峽谷,就不能説看過人世間最壯麗的山河;如果説不看看錢塘江大潮,就不能説看過人世間最壯美雄奇的景象;那麼,我們可以説:不看看紅樹林,就沒有真正的看過奇異壯觀的海。今天我們隨着作者遠觀了紅樹林,近賞了紅樹林,還了解到他那在植物界中獨一無二的胎生繁殖的特點。從中感受到了紅樹林無私奉獻的精神。

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人具有像紅樹林一樣的精神,你能説説嗎?此時你有什麼

話想對大家説?

板書計:

漲潮

遠看

退潮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ged40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