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設計 >

設計草原教案15篇

設計草原教案15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草原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設計草原教案15篇

設計草原教案1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着羊羣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

全文共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草原在黎明的鞭聲中醒來。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着羊羣奔向劃原。第三自然段寫牧羊人在遠處放牧的情景。插圖形象地再現了課文內容,可供學生觀察,想像,以加深課文內容的感受。

二、教具安排:

插圖、卡片、生字卡、田字格

三、教時:

3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①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②認識新偏旁(二)重點、難點、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這一學期,我們學過《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後,知道了什麼?

春天來了,農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開,也很美

2、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裏春天的早晨怎麼樣呢?

(板:草原的早晨)領讀:

師:我國的內蒙古及兩部黃土高原,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間或雜有耐早的樹木,適應放牧牛羊。

3、説能説説記住“原”學的辦法。

(教“廠”字頭)

二、初讀指導:

1、引導看課本上的插圖,説説圖上畫了些什麼?

(牧民們騎在馬上,揮舞着鞭子,羊兒蹦跳着向前奔)

另一幅圖上畫了些什麼呢?

(牧民們騎在馬上,照看羊羣;一羣羣羊兒在草地上吃草)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①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②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3、檢查自讀情況

①指讀一節

出示啪、鞭、打破、黎明、寧靜、鋪滿、新綠

這些詞中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交流

小結:

黎明:天快要亮或剛亮的時候

寧靜:安靜

新綠:剛剛出現的綠色。

②指名讀第二小節

出示帶有生字詞的語句: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

交流:“無邊的草原”説明草原怎麼樣?(草原大,看不到邊)

“牧民”是牧區中靠畜養和放牧羊,牛生活的人。

“駿馬”指好馬,走得快的馬。

問:“牧民們跨上駿馬”是什麼意思?

(3)指名讀第三小節

出示生字詞:遠處,飄動。

(4)複習鞏固生字詞

①認讀

②結合認讀生字教新偏旁

三、作業

1、讀讀,寫寫下面的生字詞

草原 打破 新綠 無邊 牧民 遠處 飄動

想想怎樣記住這些生字

2、寫出下列新偏旁的字:“扌”字旁 ( )

“文”折文旁( )

“廠”字頭 ( )

3、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的: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另寫生字

二、教學重點、難點:

背誦課文,另寫生字

三、教學過程:

1、複習檢查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詞語

草原 打破 新綠 無邊 牧民工 遠處 飄動

(2)聽寫,説出“處”“牧”“原”的偏旁

(3)指名朗讀課文

四、精讀訓練:

1、第一自然段

①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季節,什麼時間的事:

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季節:春天 新綠鋪滿草原)

時間 早晨 黎明

②口頭填空:

鞭聲打破 寧靜。 草原醒來了。

(3)自由討論並交流:“草原醒來了”,是什麼意思?

(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醒過來了)

(夜,靜悄悄的,草原也跟着人們一樣睡着了。早晨,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靜到動,就像醒過來了。一樣)

指導:響亮、黎明、新綠。

2、第二自然段:

①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麼?(板書:羊兒牧民)

②再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

羊兒湧出了圈門, 奔向 草原牧民們 ,追趕那 。

③交流:一隻只:羊兒多

蹦跳着:羊兒歡快

無邊:草原大

跨上:牧民懷着歡樂的心情

④這一段寫羊兒多,牧民歡樂,感情朗讀。

3、第三自然段

①只有一句話,誰會誰讀

②寫草原上羊兒多,牧民歡樂

③作者為什麼説“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

(羊、雲都是白色的,並不斷移動,它們有相似的地方)

三、課文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作業: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鞭聲

; ( )草原

( )羊羣觀點 ( )清香

2、照例子填空:

一( )春雷 一( )氣

一( )白鵝 一( )小船

3、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的:

學寫新字詞

完成有關練習

二、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寫好生字

三、教學難點:

認真書寫

四、教學過程:

1、複習檢查

(1)出示生字詞

草原 打破 新綠 無邊 牧民 遠處 飄動

五、部誦指導:

① 的 ,打破了 。 草原醒來了。

② 羊兒 圈門, 奔向 。牧民們 ,追趕那 。

③ 羊兒像 在飄動,藍天下回蕩着 。

練習背誦

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

無 打 處 民 動 牧原新

指名認讀

3、仔細看田字格內的“打、動、牧、新”,比較在結構的安排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據學生髮言、歸納:

打:左高右低

動: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齊平。

牧:左右兩部分一樣高

新:左右兩邊上面齊平,右邊“斤”的豎拍長。

無:獨體字

處:半包圍結構,第三筆平捺

與“外”相區別

七、作業:

練習描紅

各自練習寫生字,難寫的多寫幾遍。

板書:

5、草原的早晨

羊兒 牧民

一隻只 湧出 跨上 追趕

一羣羣 飄動 歌聲

(多) (樂)

教後小記:

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説,草原是陌生的,教學時,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運用錄像展現大草原的美麗,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課上並沒有立即就讓學生看錄像,一面是讓學生充分地讀課文,通過讀書,讓學生有所觸動,有所感受,進行質疑,這時,錄相的加入讓學生的疑問與圖像相聯繫,把觀察讀書和思考結合起來,加強了詞語與事物表示的聯繫,有助於學生對課文內容的體會和理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設計草原教案2

教學內容分析:

這是一篇文字優美、內容新穎的散文。寫的是早晨,草原從睡夢中醒來,牧民們趕羊羣去放牧的情景,展現了草原一片繁榮興旺的新氣象。

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草原在黎明的鞭聲中醒來。第二自然段寫牧民們趕着羊羣奔向草原。第三自然段寫牧羊人在遠處放羊的情景。

學生分析:

1、本次教學對象是一年級學生,他們自控能力較差,需要教師對教學精心設計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2、由於地域、生活經驗等原因,學生對草原缺乏認識,在理解課文時有一定的難度。

3、學生已經在第一課時認識了生字,熟讀了課文。

4、學生初步具備了蒐集信息的能力。

學習目標:

學生將在信息技術創設的草原美麗情境中理解課文,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本課將通過現代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更生動形象的學習內容,擴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感知。

1、學生運用初步具備的蒐集信息的能力,對所蒐集到的資料進行理解和加工處理,在這個過程中學習創造性的運用語文。

2、瞭解有關草原的各種知識,感受草原早晨的美麗風光和牧民們的勤勞、歡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草原音樂)這是一支從遙遠的大草原飄來的牧歌,閉上眼睛,聽一聽馬頭琴的聲音,想一想還帶着露珠的青草,又一個草原的早晨來臨了。回憶上節課所學的內容,誰來説説:你心目中草原的早晨是什麼樣子的?那你帶着自己的感受來讀讀課題吧。

【設計意圖:上課之前先讓學生欣賞一曲草原音樂,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創設了一個美麗意境,而且引發了學生的聯想,自然而然地導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

2、複習詞語

二、學習第一段(靜)

(課件展示圖片:黎明前的草原圖)

師:黎明前的草原像沉睡的孩子,草原上瀰漫着淡淡的霧氣,四周靜悄悄的,聽不到一點聲響,這感覺是多麼的寧靜。沉睡中的草原是寧靜的,是什麼把它叫醒的呢?讀讀文中第一小節。

1、生自讀課文

2、指名説,那你來學一學吧,把這鞭聲帶到文中讀一讀。文中第一句話,誰願意讀給大家聽。

3、師評點: 這是遠處的鞭聲,這是近處的鞭聲。我們一起來甩起這響亮的馬鞭吧!

4、剛剛醒來的草原是什麼樣兒的?讀讀文中第二句話。

冬天裏,草原一片枯萎,春天到了,小草發芽了,草原上又綠了,而且綠色鋪滿一地,所以説是鋪滿新綠。這就鋪滿新綠的草原,這綠色望也望不到邊,覆蓋了整個大地。像什麼?誰願意看着這幅圖再來讀這句話?

5、醒來的草原在寧靜中展示着生機,真是風光無限哪。一起來讀讀文中的第一小節。

【設計意圖:語言文字會帶給人不同的感受,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在低年級語文教學時就應該是學生有這樣的意識,因此,我藉助課文中的第一句話,請學生模仿鞭聲,讓學生明白了同一句話有不同的讀法,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三、學習第二段(熱鬧)

1、醒來的大草原風光美麗,在這美麗的風光裏到處充滿着歡樂,讀讀課文第二段,哪一句話讓你體會到了歡樂?

2、出示:“一隻只羊兒……”

説説理由,帶着快樂的心情來讀讀。

3、比較句子:

羊兒湧出了圈門,奔向草原。

一隻只羊兒湧出了圈門,蹦跳着奔向無邊的草原。

指名讀句子,説説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哪一句好,好在什麼地方?

4、現在,你們就是這些可愛的羊兒,想不想第一個跑到草地上?你這隻羊急着去草原上幹什麼?小羊們,你們的心情激動嗎?開心嗎?把你的心情帶到句子中讀出來。

5、草原的早晨,羊兒們真快樂呀,還有哪句話讓你感受到快樂了?

6、出示;“牧民們跨上駿馬……”

牧民們為什麼這麼高興?再來讀讀這句話。我感受到你們的快樂了。

7、草原上快樂的又何止羊羣、牧民,讓我們一起到草原上去尋找歡樂吧。

(課件播放草原羊羣奔跑,牧民放馬,各種動物成羣的圖)

8、草原的早晨到處洋溢着歡樂。讓我們再讀課文,享受草原帶給我們的歡樂吧。

【設計意圖:為了更深刻的體會草原早晨的歡樂、欣欣向榮的景象,我搜集了許多圖片,並讓學生説説自己看完圖片的收穫,既體會了草原上萬物的歡樂,又進行了語言訓練。】

四、學習第三段(美)

1、讀第三段。聽老師讀,你彷彿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那你也照老師的樣子來讀讀課文。

【設計意圖:凡是教師範讀課文時,學生聽得特別認真、專注。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教師範讀能體現教師對課文的理解,體現教師的朗讀技巧。教師範讀時的表情、語氣、語調、體態,學生聽得見,感受得到,這對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意義起了重要作用,同時也能激起學生朗讀課文得願望,第三段是對草原景色美的描述,我就設計了教師範讀得環節,把文章的美讀出來讓學生體會到。】

2、課件出示:羊羣在草原上奔跑。

3、天空多麼明朗,天空下面是一碧千里的綠色,羊羣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他們跟天上的白雲連在一起,讓你分不清哪裏是雲,哪裏是羊羣。請你用讀書聲來表現這美麗的景色?讀給你的同桌聽聽。願意讀的同學一起來讀。

4、(播放牧歌)聽,這是什麼聲音?

這歌聲被風吹到,傳到了很遠很遠的的地方,連天上的白雲都能聽得到呢,書上用了一個詞叫“迴盪”。

5、草原上美麗的風景,悠揚的牧歌,讓我們都陶醉了,把第三小節美美得讀出來吧。

五、總結拓展

1、這就是草原的早晨。它是寧靜的早晨,它是熱鬧的早晨,它是處處洋溢着歡樂的早晨。現在,你一定對草原的早晨又有了新的感受吧!帶着你的感受,再來讀讀課文吧。

2、練習背誦

3、從你的讀書聲中我感受到了你對草原的喜愛。課前老師讓你們蒐集關於草原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我們一起來朗誦吧!

4、語言文字像一個個小精靈,它能把自己同的感受變成一篇篇優美的文章,老師也寫一篇《草原的早晨》。你來讀一讀吧,比比跟今天學的的課文哪個更美。

【設計意圖:一節成功的課會帶給學生一些思考,而不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在這次教學的最後,我展示出一首詩歌,也是草原的早晨,描寫的同樣是草原早晨的情境,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閲讀興趣,我想,他一定會帶給學生一些思考,會讓他們初步體會到語言文字的魅力。】

六、課外延伸

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草原的喜愛之情。

教學反思:

經過本次教學活動,引發了我許多思考,我對語文閲讀教學又有了一些自己的認識。

首先是語文課中重點詞句的理解。這一點應該是教與學共同關注的一點,同時也是一節課容易發光的點。我將重點剛在學生的學上,放在細節問題的處理上,放在字詞句的訓練上,我開始在網上查閲大家之作,我想學習別人是採用哪些方法來進行重點詞語的理解和訓練的,其中有一篇名師竇桂梅的教學設計,讓我受益匪淺,深受啟發,那些巧妙引導學生學習的方法深深吸引着學生,讓人眼前一亮,讓人回味。因此,我也在我的課堂上精心設計了幾處引導學生理解重點詞語的環節。

其次是語文課中的情。許多優質課是文章的情打動了授課老師,授課老師的動情感染了學生,感染了所有聽課的老師,而我在這次講課中沒有動情,因此,也沒有感染我的學生,在這一點上,我認為自己很失敗。

第三點,我覺得自己的課太薄了。語文課上聽、説、讀、寫,而在我這節課讀得不深,也沒有涉及寫的內容。

第四點,也是感觸最深的一點,學生的素養。我認為,自己的學生培養的不到位,學生不會讀書,不會表達,這次活動引發了我一個新想法,那就是如何從一年級入手,有計劃、有目標的提高學生的素養。但我認為這不只是語文老師的問題,是我們各科老師共同面對的問題,學生的養成習慣,課堂學習狀態,都需要我們每位老師共同努力。

設計草原教案3

課 題:《草原上》

年 級:三年級藝術上學期

教學目標:

1、《草原上》、是我國內蒙古的民族民間音調。初步感受這一地區的民族風格。

2、內蒙古地區的音樂往往是歌舞一體的。有感情的唱好《草原上》並進行即興編舞,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3、欣賞《草原放牧》聽音樂編舞蹈,講故事,發揮想象力。

教學課時:三課時

教學內容:

1、用圖片讓學生從視覺上去感受內蒙古人民的風土人情。

2、在悠揚的歌曲中,要求學生根據插圖等資料展開聯想,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3、學習歌曲《草原上》

4、邊唱邊表演舞蹈,表現出對草原的讚美之情。

5、學會了歌曲,情學生用樂器為歌曲伴奏,分組進行評比,看看哪組最入情。

6、聆聽《草原放牧》,教師可講“草原小姐妹”的故事。

7、音樂知識的學習。

創編與表演

請學生分組用樂器為歌曲伴奏,部分學生來表演舞蹈,部分學生來演唱。

設計草原教案4

教學目標:

1、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概括草原的特點,並品味作者筆下草原的獨特魅力

2、體會文中所藴含的感情及人生哲理

3、學習並掌握“對比”的修辭手法。

4、通過本課的學習,並比較《敕勒歌》,嘗試探究散文與詩歌的不同。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對草原的獨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

教學方法:

講讀法提問法。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具:

幻燈片

預習內容和要求:

查詢生字詞。

熟讀課文,以2——5句話來表達自己在閲讀文章時的真實感受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複習舊課:

1、背誦《敕勒歌》

2、提問:《敕勒歌》為我們展示了一副怎樣的草原風景畫?(蒼茫遼闊)

二、檢查預習,同時導入新課:

1、《敕勒歌》用短短的二十七字為我們展示了草原的蒼茫與遼闊,氣勢雄渾奔放。同樣的蒼茫與遼闊,在鮑吉爾·原野的散文《靜默草原》中又是怎樣表現呢?它與《敕勒歌》在風格上有什麼不同?今天我們要通過對《靜默草原》的欣賞,從中感受散文在抒發情感時所散發的別樣風情。

2、提問檢查預習第2項:談談自己在閲讀文章時的體會(按:實際授課時,注重學生的體會,加強互動,總結學生的體會,根據學生的實際體會在講課中或增或刪一些內容。)

(確定:文章總體風格:細膩、柔情、深沉、睿智)

三、學習新課

1、作者介紹:

⑴當們想到蒙古人,給我們的第一個感覺?(豪放爽朗粗獷……)

然而在這篇散文中讓我們感覺到了蒙古人的另一特徵:細膩柔情。在我國當今文藝界就有三個人以他們的細膩柔情征服了很多人。他們就是草原三劍客:歌手騰格爾畫家朝戈以及我們今天要認識的鮑吉爾原野。他們三人在創作中都充滿了細膩與柔情,他們對自己的故鄉和民族念念不忘,他們的個性謙遜低調,本色質樸。

⑵幻燈:鮑爾吉·原野,蒙古族。1958年生。內蒙古赤峯市人。中國作協會員。我國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兒童作家。從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小説、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均多次獲獎,近年以散文創作為主,著有《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燈》等散文集13部,被評為遼寧省優秀青年作家,曾獲人民文學散文獎、文匯報筆會獎、中國新聞獎金獎。(注:鮑吉爾·原野成吉思汗後人,鮑吉爾為蒙古姓,在《元朝祕史》中譯為孛兒只斤,原野為漢文名字,蒙古名為“茫萊巴特”)

⑶以上是對作者的簡單介紹。

除了作家身份,他還是一名人民警察,作為一個生長在蒙古的警察,卻有如此的細膩柔情,在他的成長中,有兩個人對他產生了巨大影響:他的曾祖母——尊貴的台吉父人和他的老師——詩人安謐

幻燈:“與友人交往像花牛犢一樣温順;與親人交往像黑牛犢一樣温順;與兄弟交往像黃牛犢一樣温順。”——要善良,要做老百姓温順的牛犢。

“手握日月之人,才能有春夏。”——要永遠保持一顆純真的心。

“平川之台,告訴我們水源在那裏;

崎嶇之地告訴我們道路在哪裏。”——要尋找智慧

“與敵人對陣要像海青鷹(獵鷹)一樣勇猛”

——《成吉思汗箴言》

“你要愛人民,愛土地,你要聽人民的聲音,你要聽土地的聲音。”——詩人安謐

正是因為他們的影響,原野面對種種環境,始終能保持一顆純真而善良的心,他用這顆心感受世界,感受人間,感受他的草原,這種感受化入文字就形成了他作品的種種特點:優美雅潔細膩豪放睿智等等

2、分析課文

現在讓我們帶着這些認識,走進原野的《靜默草原》

⑴、生字詞

鮑(bˋao)檔(dˋang)簇(cˋu)立迥(jiˇong)然咆哮(pˊaoxiˋao)鬃(zˉong)

頰(jiaˊ)摩挲(suoˉ)處境(chu)

⑵、教師範讀

範讀過程中,學生找出文章描寫草原特點和人(包括牧人、城裏人)對草原感受的句子

⑶、分析草原特點及文章所表達的對草原的感受

①、文中描寫草原特點以及人們對草原感受的句子有?(學生回答)

特點:遼遠而蒼茫

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看不到與看不盡

在單一中呈現豐富

草原沒有邊際,它的每一點都是草原的中心。

可以接觸

善忘者,只在靜默中觀望未來。

感受:人難免為這種遼遠而驚慌。

因而困惑。

遼闊首先給人以自由感,第二個感覺是不自由,也可以説侷促。

而人竟然如此渺小與微不足道。

人的處境感最強烈。

人在這裏揮動雙拳咆哮顯得可笑,蹲下嚶嚶而泣顯得可恥。

②、具體分析草原特點以及人們對草原感受

我們現在來具體的看課文。

A、分析1-2段

第一段只有一句話,是什麼句式(設問句,引起讀者的好奇“什麼經歷呢”,就有了繼續讀下去的慾望)作者接着就告訴我們是什麼經歷。?(為這種遼遠而驚慌。)這一段總括了草原的特點(遼遠而蒼茫)以及你(外來的旅人)對草原的感受(驚慌)。總起全文。板書:特點:遼遠而蒼茫感受:驚慌——(總起)

B、分析3-6段

a為什麼會產生這種感覺呢?現在請大家默讀3——6自然段,思考:作者在這裏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對比)板書:對比

b這一修辭手法具體表現在哪裏?(學生回答)

明確:草原的景觀(一樣的風景)與他處的風景(處處是景,景隨步移)相比

蒙古牧人看草原風景的方式(眯着,想在眼裏裝填一些蒼茫。)與城裏人看草原風景的方式(大睜,因而困惑)

分析:都市人因為習慣了處處是景,景隨步移,所以當他們站在草原上,勉力前眺,或回頭向後眺望,看到的都是一樣的風景時,而這種風景,一樣的風景,打破了他們的日常觀賞習慣,於是一時間無所適從,而他們在觀賞草原時又沒有改變原來的觀景方式,於是,不同於他們經驗的、打破他們觀賞習慣的草原風景與他們固守不變觀景方式產生了錯位,就如同我們常説的“水土不服”。我們在一個地方生活了很久,後來到了另一個地方,這時人總是會產生許多生理心理上的不適應,比如生病,與那裏的人的思維發生衝突等等。這時,就要求這個人作出改變,去適應那裏的習慣……類似的,都市人看草原風景也要改變方式,否則就會陷入困惑。板書:困惑。

這時作者指出,“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設計草原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的神奇而美麗的景象。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3、感受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感受的廣闊美麗,充滿無限生機,產生喜愛這個地方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理解句子的意思,體會草原的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教學方式

集體教學與小組合作學習教具:電腦課件板書:

野草

廣闊美麗:

湖水

野花

16

歡騰的世界: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媒體使用及設計意圖導入: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三、細讀課文(一)一、二自然段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16課,齊讀課題。下面讓我們隨着作者一起到大草原去欣賞那獨特的風光。

自由讀課文:想: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問:草原廣闊美麗和是個歡騰的世界分別在哪幾個自然段介紹的?

1.默讀第二自然段;想:你從哪裏感受到是廣闊美麗的?找出有關的語句畫下來,然後出聲讀一讀。

讀課題

自讀課文初步感知草原是廣闊、美麗、歡騰的世界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關的語句畫下來。2、同桌互讀。找到感受最深的語句。

從整體角度留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印象。

滲透段落教學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媒體使用及設計意圖

(二)學習3、4自然段

2、指名彙報:

3問: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是廣闊美麗的?4.指導背誦:多美的草原啊!那一碧千里的美景,那清澈透亮的湖水,那星星點點的野花。你們想不想把這樣美的景色記在心裏,自己試着背誦第二自然段,願意背哪句就背哪句。

過渡:草原不僅美麗而且是個歡騰的世界.1.問:.是什麼使得這片草原變成了歡騰的世界?2.

出示填空練習:草原上有()、()、()、()、()和()。

3.為什麼有了他們就把草原變成了歡騰的世界?提出自學要求

(1)分組討論;(2)每組同學找到一種或兩種動物或人物,通過有語氣的朗讀感受到草原是個歡騰的世界。(3)同學認真聽,並給予評價。(4)以小組的形式彙報。

4.悠揚的樂曲迴盪在草原上空,咱們看看這首歌完整嗎?(出示歌詞)下面請同學們聯繫上文把這首歌續寫完整。

美麗的草原寬廣無邊,熱鬧的草原充滿生機,讓我們一起來歌唱草原,一起欣賞草原那迷人的美景,跟着歌曲來唱一唱你們續寫的歌詞。

學生彙報自學結果:1、讀句子談體會:第一句:通過看圖片讓學生感受到草原廣闊。第二句: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站起來,體會草有多高。第三句:看圖:想象一下這句話描繪了一種怎樣的景象?第四、五句:師讀第四句,生讀第五句。

學生自由誦讀1、2自然段,親身感悟草原的廣闊美麗

指名回答。

小組學習討論朗讀用不同的形式彙報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學生續寫歌詞

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這首歌,學生跟着唱。

電腦演示遼闊的草原的圖片

湖水圖片

野花圖片

聯繫生活實際

整體感知獨立思考

滲透給段分層

親身感悟草原的廣闊美麗

填空

在同學之間的交流中形成互動,促進對文章的理解。

集體續編歌詞

播放錄象

設計草原教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理解課文內容。

過程與方法:

1. 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課文所描寫的生活情景。

2. 學習作者靜態和動態的描寫。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體會蒙漢情深、民族團結的思想感情。

2. 激發學生熱愛草原,熱愛草原人們的感情。

 重難點分析:

通過閲讀想象,展示語言文字藴涵的豐富形象,進而設身處地地去感受蒙古的美好風光和風土人情,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通過對課文語言的品味,抓住關鍵詞,理解景物特點;通過品讀好語段,説出自己的見解,並帶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掌握作者的寫作手法。

 課前準備:

1. 課前要學生通過資料的蒐集,瞭解草原的基本特點和作家老舍的有關情況。

2. 蒐集有關描繪草原景色的圖片和讚美草原的曲子。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激發學習興趣。

(一)播放歌曲,引導想象。(出示視頻)

(二)教師用讚美的語氣描繪草原美景的歌詞,並讓學生説體會。

(三)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老舍先生的散文《草原》。

(四)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導入: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參觀訪問,記下了沿途的所見所聞所感。今天,就讓我們與老舍先生一起走進草原。(課件出示)

(設計意圖:在優美動聽的歌曲聲中欣賞那一望無際的遼闊大草原,學生會立刻被眼前的景象所打動。教師飽含深情的朗誦會進一步激起學生對草原的嚮往之情。)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一)自讀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二)自己輕聲朗讀課文。

(三)同桌互讀。

(四)檢查朗讀。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一)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作者寫了哪些內容?分別告訴我們什麼?

(二)引導交流,理清條理。課文主要寫草原的景和草原的事,寫草原的景,突出草原景色的美;寫草原的事,突出了蒙漢情誼的深。

(設計意圖:閲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閲讀實踐。針對這篇略讀文章,所以用大量的時間讓學生沉下心來讀書,讓學生對文章有整體的感悟,激發學生閲讀的熱情。)

四、精讀細品,感受草原之美。

(一)自讀想象,還原形象。

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邊讀邊想象:讀了課文,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看到這畫面你有什麼想説?作者又有怎樣的感受?

(設計意圖: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情感,並進入情境去感受,進而藉助朗讀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朗讀想象,再現情景。

再次自由朗讀,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藉助朗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細讀品味,加深感悟。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第一自然段。你認為哪句話最美?在相關的句子旁寫出自己的感受。

2.讀後交流,相機點撥。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課件出示)

“茫茫”什麼意思?同是寫草原,為什麼有的説“天蒼蒼,野茫茫”,老舍先生卻説“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設計意圖:聯繫“天蒼蒼,野茫茫”對比理解,激疑促思,強化學生對草原總的特徵“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的理解。)

“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到哪裏都像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的大花。”(課件出示)

這句話作者採用什麼手法?把什麼比作什麼?想象羊羣在草原上的情景。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欲流,輕輕流入雲際。”(課件出示)

翠色流,為什麼後面又説“輕輕流入雲際”,這不是矛盾嗎?

輕輕讀這句話,看看這“翠欲流,輕輕流入雲際”在你眼前是一幅怎樣的畫面?

(四)配樂朗讀,熟讀成誦。(課件出示音樂)

(設計意圖:藉助課件展示草原圖,並配以輕音樂,讓學生邊看、邊聽、邊讀,最後熟讀成誦,促進積累。)

四、細細品味,感受草原人民之情。

導入:

草原的景色讓人心馳神往,流連忘返,給初到草原的作者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也給我們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那麼草原人民給作者又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呢?

(一)自由朗讀課文2-6自然段,邊讀邊想:讀了課文,在你的眼前出現了哪些畫面,從這些畫面你感受到了什麼?

(二)交流眼前出現的畫面:“迎客——會見——款待——聯歡”,並談感受。

(設計意圖:讓學生説畫面,談感受,並藉助朗讀,再現情境;抓住重點,拓展情境;準確理解,深入感悟。)

(三)自讀第二、三自然段,畫出最能表現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的句子,朗讀、感悟,加深體會。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抓住靜態和動態描寫,體會“蒙漢情深”。

1.課件出示蒙古族同胞款待漢族同胞的畫面。

2.設置情境,激發讀書興趣。蒙古包裏擺上了熱乎乎的奶茶、香噴噴的手抓羊肉……你們想去做客嗎?熟讀課文,瞭解當地的風土人情。

3.分角色表演本段內容。

(五)學習第五自然段。感受蒙漢兩族人民狂歡的歡樂氣氛。

1.看畫面“聯歡”。(課件出示)

2.出示詩句,再次體會含義,加深理解。

3.多媒體出示“碧草斜陽”圖,想象“話別”的場面,兩人一組進行對話練習。

五、拓展延伸,昇華內心感受。

假如你是個導遊,在前往草原的車上,你怎樣向遊客介紹草原的美好景色和風土人情,讓遊客對草原產生嚮往之情。請結合課文和自己瞭解到的有關情況,寫一份解説詞。

 教育反思:

成功之處:

一.藉助媒體,進入美的意境

利用多媒體富有表現力的特殊功能,一下子把“草原風情”——草原上的精華景點場面呈現在學生面前,由於本班學生絕大多數沒見過草原,因此教學時,我採用多媒體教學。導入時,通過用多媒體播放草原風景圖,再配上一首樂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讓學生從視覺和聽覺上感受草原的美。使學生很快陶醉在大自然的景色美和音樂美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品讀課文,抒發美的情懷

上課的過程中,我努力讓自己的情緒感染學生,通過自己投入地誦讀,讓孩子們感受本文的語言美,感受課文中作者描述的內蒙古草原的美麗景色。藉助音樂,以及與文字內容相符的美麗的草原圖片,學生走進語言文字裏了,就如身臨其境一般來到了草原,和作者在交流感受着草原的無限秀美。然後,我抓住重點語句,如“那裏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繡上的白色大花、翠欲流”等,通過學生的朗讀並結合圖片讓學生感悟、理解。學生通過情感體驗,對“文章內容、思想感情、語言文字”產生了自己的讀書見解,對草原的景美、作者的語言美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學生經歷了這一讀書過程,心中自然產生了諸多感受,再安排配樂吟誦這個環節,學生根據自己的感悟,把優美的畫面、真摯的情感朗讀出來,用有聲語言再現美,表達美。多媒體的應用,減少了繁瑣而徒勞無功的講解,獲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三、啟發想象,聯想美的畫面

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再啟發學生根據積累語言文字想象的畫面,喚起學生的直觀表象,教學“小丘”“一碧千里”這是一個從語言到表象的體驗過程,因為美的本身是悟。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把語言美和自然美融為一體。

存在的不足:

1、對課文中詞語的理解過細,以致教學中時間比較倉促,最後有些“草草收兵”的感覺。比如對重點語句中“渲染”和“勾勒”的理解,時間用得過多。

2、由於製作水平有限,不能根據學生回答相機調出圖片,只能按照固定順序出示圖片,教學顯得不夠靈活。

3、反饋時提問的面不夠廣,優等生,中等生提問次數多,沒有照顧到後進生。

設計草原教案7

教學目的:

1、理解內容,感受草原的美;

2、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師:大家很喜歡音樂,那麼,今天老師為大家找來了一首很美很美的歌曲,請大家欣賞後,説説這首歌曲描寫的是什麼地方。

(播放《草原之歌》樂曲)

師:大家説説歌中寫的是什麼地方?

生:(齊)草-----原!

師:大家聽得很認真,也説得很正確,這正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16課。(師板書課題《草原》),在作者老舍先生的筆下,草原有什麼特點,草原上的人們又有什麼特點呢?請大家一起聽一遍《草原》配樂朗讀,再談談你的感受。

生:我感覺草原很大。

生:我感覺草原很美。

生:草原上的人很熱情、好客。

生:草原上的物產很豐富,風俗很獨特。

師:大家説得很好。讓我都很想親自去草原看看,親自感受一下草原的樂趣。你們想去嗎?好,那就讓我們一起去吧!(充滿激情)請同學們自己把心帶到草原中,去朗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吧!看一看,作者筆下的草原是什麼景象?

(生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師:這一段,作者寫出了哪些景物?

生:天空、小丘……

生:羊羣、駿馬和大牛……

師:同學們找得很對,作者寫草原,主要抓住了草原的天空、空氣、大地、小丘、羊羣等景物,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遼闊美麗的草原風光圖。下面,請大家閉上眼,聽老師讀課文這一段,同學們腦海裏想象作者描寫的景物,結合你平時所見的這些景物形象,讓它們在你的腦子裏展開一幅幅畫面,然後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

(讀後,同學們紛紛舉手)

師:現在請同學們説説,作者是怎樣寫草原的天空的?

生:“這裏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

師:為什麼説“這裏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

生:草原上的空氣,非常清新,又沒有污染,不象我們城市,受工廠廢氣濃煙污染,都看不見天空了。(掌聲響起)

生:説明草原上的空氣非常乾淨,草原一帶山清水秀,所以感到清鮮。

師:同學們理解得很深刻,體會説得太形象了,而且説明大家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非常關注生活,老師認為我們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應該積極投身到保護環境中來。好,那作者為什麼要在“清鮮”和“明朗”這些詞前加上“那麼”呢?能否換一個詞語?

師:面對此景,作者的心情怎樣?在文中找出有關語句。

生:“總想高歌一曲,表示自己的愉快。”

師:是啊,作者初入草原,面對草原的明朗天空、清鮮空氣,真是------,看大家能用什麼詞形容作者此時的感受?

生:心情開朗。

生:心曠神怡。

生:神清氣爽。

師:好,非常好!那麼,天底下的草原,在作者眼裏,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

師:你從“一碧千里”這個詞體會到了什麼?

生:大草原都是綠的。

生:大面積都是綠的。

生:“碧”就是青綠色,“一碧千里”是説“整個草原全是青綠色的,一眼望不到邊。”説明草原又綠又大。

師:你們認為誰體會得最好?説得最具體?

生:第三個同學。

師:為什麼又説“而並不茫茫”呢?

生一時接不上來。師引導:我們可以利用剛才這位同學的辦法去試試:他是怎樣理解“一碧千里”這個詞的呢?請剛才這位同學給大家講講吧!

生:老師,我是通過來理解的。

師:對啊!我們也可以學學他嗎?

(學生急不可奈地拿出字典查起來,不一會兒紛紛舉手)

生:“茫茫”是“模糊、朦朧的樣子”那麼這句是説“草原雖然很大很大,但是並不模糊。

生:也可以説站在草原上可以看到很遠,而且又很清楚。

生:與上文的“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氣”連起來,使我想到草原很潔淨,沒有什麼東西遮擋視線,所以作者才看得清,看得遠。(掌聲響起)

師:説得真好!我們就是應該這樣聯繫上下文來體會。那麼作者又是怎樣描寫草原的羊羣、大地和小丘呢?

生:作者把草原的大地比喻成無邊的綠毯,把羊羣比喻成綠毯上繡着的白花。

生:小丘像一幅美麗的中國畫。

師:大家讀得很仔細。請大家看看黑板上的一幅圖畫(師出示圖畫,指認“羊羣”和“小丘”。點撥“綠色渲染”就是“用綠顏色塗畫的”,“墨線勾勒”指“用墨線把物體的輪廓勾畫出來”)依據圖畫及文中內容,請大家談談,“綠色渲染”和“墨線勾勒”分別指什麼?

生:綠色渲染説明草原這幅畫的基本色是綠的。

生:綠色渲染還是説草原上都是綠的。

生:不用墨線勾勒説明草原上的小丘和平地之間沒有明顯的界線。

生:不用墨線勾勒説明小丘和平地連成了一個整體。

師:這幾位同學都説得很好。請大家再讀讀第三句,就會明白。

生:(齊讀)“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

師:草原上可謂“放眼處處皆綠色”。請大家找找,看哪個詞寫出草原這“綠”到底是怎樣的“綠”?

生:“翠色慾流”

師:那是怎樣的“綠”呢?

生:綠得快要流動。

生:是説綠的顏色很濃,好像要流出水來。

生:不僅説它綠得濃,還説它綠得鮮豔,光亮亮的。

生:對,因為草原上很潔淨,草上沒有什麼灰塵和污染物,所以是這樣,綠得鮮豔耀眼。

師:大家一個比一個體會得深刻。面對如此寬廣、美麗的大草原,假若是你來到了它上面,你會產生什麼樣的想法?

生:在草原上痛痛快快地跳上幾圈。

生:在草原上美美地睡上一覺。

生:在草原上無拘無束地縱情高歌。

生:騎上一匹馬,愉快地奔跑。

師:好,這都説明大家在草原上心情愉快、高興。我們還是來看看作者此時的感受是怎樣的吧!

生:很高興,因為他想吟詩。

生:很留戀,捨不得離去,因為他站在那裏“久立四望”。

生:作者還無比陶醉,從“連駿馬和大牛都靜立不動,好像在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看出,他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借駿馬和大牛來寫出自己對草原的感受。

師:這樣寫有什麼好處?

生:説明草原很美,連馬和牛都吸引了。這樣更突出了草原的美。

師:説得真好!現在請大家回顧一下,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什麼?按什麼順序來寫的呢?

生:主要寫草的美麗景色和作者的感受。按從上到下的順序來寫的。

生:我覺得還有從整體到部分的寫法。

師:(鼓勵地)何以見得?

生:作者先説“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這是總寫草原給人的印象,而後面寫平地、羊羣、小丘這些都是分寫。

師:説得非常好,我們就應該這樣大膽發表個人的意見。

好,我們之所以對草原有這麼美好而深刻的感受,就是得益於作者的細心觀察和巧妙的表達,請大家在文中找一找,看看作者哪些方法值得我們在今後的寫作中借鑑。

生:句子中運用恰當的比喻、擬人的手法。

生;觀察很有順序。

生:每寫完一處景物,就寫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使人受感染。

生:抓住靜態景物的特點進行細緻描寫,使人印象深刻。

師:是啊,正因為作者注意了這些,所以我們能真實地感受到草原簡直是一幅美麗的圖畫。好,下面讓大家見見真實的草原風光吧!(師放錄像:《草原風光》)學了老舍筆下的草原,也見識了真正的草原風光,面對如此美麗的草原,你心上會湧起一種什麼樣的情感呢?

生:我向往這樣的景色。

生:我想親自去看看它。

生:草原是祖國的一部分,我們的祖國多可愛啊!

師:大家都説出了心裏話,我也有同感。其實,我們的祖國本來就是一幅巨圖,土地遼闊、物產豐富、人民幸福安康。

現在,請同學們用無比喜悦的心情,再自由朗讀這一段,爭取指導它背下來。

第二課時

師:上節課,我們已經領略了草原的遼闊及秀美,那奇麗的景色真是既令人驚歎,又叫人舒服,俗話説:“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家想不想知道草原上的人怎麼樣?

生:想(迫不及待)

師: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2—5自然段,想一想,你想了解那些問題。

生:(自由讀課文,在書上批註)

師:老師看你們學得這麼認真,很想與你們交流一下,怎麼樣?準備好了嗎?

生:準備好了。

師:誰來説一説?

生:學了這部分內容,我們應該知道每個自然段都寫什麼?

師:誰能解答這個問題?

生:寫了迎客、相見、款待、話別。

生:我想,我們應該知道蒙古人民為什麼到幾十裏外來歡迎遠客?

生:這説明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他們之間情誼深重。

師:你説得真棒,誰還能發表自己的見解。

生:通過學習,我覺得我們應該明白蒙族人民有那些風俗習慣。

生:(爭先恐後的彙報蒐集到有關蒙族風俗習慣的資料:喝好茶、吃手抓肉、賽馬、摔跤、住蒙古包……)

師:你們剛才表現得真棒,那麼讀了這部分內容,假如你是遠方的客人,你是興奮、激動還是感動?能談一談你們的感受嗎?可以用你喜歡方式去表達,可以唱一唱、説一説、演一演、還可以跳一跳。

生:(自由組成合作組,進一步體會真實情感)

師:老師已感受到你們的興奮了,誰來彙報一下你自己的感受?

生:我讀迎客這部分時,覺得很興奮。

師:你讀一讀,讓我們也來感受一下。

生:(抓住重點句子,讀“走了許久——快了,快到了”)表現了看到河的驚喜及急切的心情。

師:(適時指導朗讀,引導學生賽讀、自由讀)

生:主客在蒙古包外想見的場面令人激動,我們是用表演的方式體會到的。(生抓住重點句“你説你的——民族團結互助。”表演想見一幕)

師:(引導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創造性的表演。)

生:主人熱情款待,會使客人感動。(學生表演敬酒、吃肉、唱歌)

生:我還感受到了主客分別時依依不捨之情。

師:(指導學生朗讀“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

師:本文描寫的是老舍幾十年前去訪問內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象,那麼今天的草原是什麼樣?未來的草原又會是什麼樣呢?你們大膽的想一想、説一説,寫一寫。

生:(參閲資料,練説、練寫)以詩歌、歌曲等各種形式讚美草原……

設計草原教案8

教學內容:蒙古族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優美、親切的聲音演唱歌曲,突出學生為主體,通過情感體驗和肢體語言的融合互動,培養學生的協調交往能力。

2、拓寬思維,豐富知識,為學生自主發展提供一個開放的空間與平台,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3、藉助多種手段讓學生在培養集體意識的同時,感受集體創作帶來的樂趣,結合教學激發學生民族情感,增進民族團結。

教學重點:能用自然優美的聲音唱歌,會創編協調大方的動作來表現歌曲。

教學難點:讓學生體驗把握蒙古族音樂的風格特點。

教具準備:鋼琴、蒙古族服飾、課件、部分打擊樂器。

教學過程:

一、 感受蒙古風情。

1、導入:

師:今天馬老師要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神奇的地方,想知道去哪裏嗎?(想)我先不告訴大家,一會到了你就知道了!今天我們不坐汽車火車,也不乘飛機,那讓我們一起騎上馬兒出發吧!(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老師帶領學生做起碼的動作。)

2、觀賞課件,瞭解蒙古風情。

師:我們到站了,請看!我們到了什麼地方?(課件展示:藍天、大草原、牛羊羣、蒙古包。。。。。。)生:(內蒙古大草原)

師:你看到這裏有什麼?

生:藍天、白雲、蒙古包。。。。。

師:説得好,這個美麗的地方就是蒙古族人民的居住地。你知道蒙古族嗎?誰來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

生:自由説。

師:蒙古族人民熱情好客,勤勞善良,他們喜歡騎馬射箭,能歌善舞。他們的飲食以牛羊肉和奶為主,他們的服飾也很有特色,(課件展示:蒙族服飾)男女都穿寬大長袖的袍子繫腰帶,長筒靴,平時以紅、黃色布纏頭,女子盛裝時戴漂亮的頭飾。

生:欣賞課件畫面。

師:更值得一提的是蒙古族一年一度的那達慕盛會,非常熱鬧,我們看看他們都幹些什麼?(課件展示:摔跤、騎馬、射箭三幅圖片。)你想參加嗎?

生:想。

3、創編,聲音創編同時進行。

師:誰想來為大家表演摔跤、騎馬、射箭的動作呢?

生:試着表演創編的動作。

師:誰能為這些動作配上聲音呢?

生:創編聲音並上台表演。(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展示:摔跤:嘿—嘿—,騎馬:嗒嗒 嗒嗒 嗒嗒 嗒嗒,射箭:嗖0嗖0)

4、遊戲:找朋友

師:這些動作下面有幾種節奏,這些節奏應該和那個動作交朋友呢?(出示動作名稱、節奏與象聲詞的課件,引導學生找出相應的節奏。

5、課件三幅畫面,師選擇不同畫面,請學生作出相應的表演。(表演是放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設計意圖】1.創設情景是導入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的必須手段。我根據主題內容運用多媒體,創設蒙古族那達慕大會的情景進行教學,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興趣,積極參與,並能產生相關的聯想、想像。2.藉助觀看蒙古族那達慕大會的課件,讓學生在模仿摔跤、擠奶、射箭、賽馬等動作來體驗民俗的同時,進行節奏練習,以及學生的即興創編能力的培養,使之在玩玩跳跳中輕鬆達到教學目標。3.在體驗民俗、節奏練習及即興創編時都採用本課歌曲做為背景音樂,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反覆感受、體驗蒙古民歌《草原就是我的家》的風格特徵,提前熟悉歌曲的旋律,為下面的歌曲教學做準備。

設計草原教案9

教學內容: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教學目的:

1、情感目標:學習並演唱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培養學生具有初步的理解和分析歌曲的能力。

2、知識目標:瞭解內蒙民歌的風格,掌握其民歌特點,力求做到旋律連貫富有彈性

3、能力目標:通過發聲訓練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呼吸方法,體會氣息對聲音的支持,結合歌曲,以自然聲區為基礎,着重中聲區的'訓練,力求做到喉頭穩定發音自然流暢。

教學的重點與難點:

1、引導學生感受內蒙民歌《草原上生起不落的太陽》,體驗民歌的藝術魅力。

2、內蒙民歌的演唱風格和特點,能夠細緻完整表達歌曲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講解、分析、啟發的教學法

教 具:鋼琴 教材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發聲訓練

1、哼鳴訓練

目的與要求:體驗頭腔共鳴和聲音靠前的感覺,使其獲得聲音的高位置。a、身體自然直立,兩肩放鬆,吸進適量氣息並注意深的呼吸支點。b、嘴脣微閉,舌自然平放舌尖輕靠下牙根,下齶放鬆,上下牙稍分開不要咬緊。c、哼唱時感到聲音集中在鼻腔上方,兩眉

之間感到明顯振動,象擤鼻涕時的感覺。d、不論音的高低,都始終保持這種高位置的感覺,這對上下聲區的統一很有益處。

2、U母音帶a母音訓練

目的與要求: 練習打開頭腔共鳴,獲得高位置,打開喉嚨形成管狀,上下一致,聲區統一,較好地帶動a母音的練習,嘴脣微閉成“撮口”,上脣要攏住,脣尖用力,喉嚨打開,上下暢通好似一根管子。

連音訓練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這首歌曲的旋律吸收了內蒙古民歌中的音調進行了再創作。歌詞精煉,寓意深刻與曲調配合得天衣無縫,充滿了詩情畫意,展現出遼闊,寬廣大草原的美麗景色。旋律優美流暢,富於激情,表達了草原牧民對黨和祖國的無比感激之情和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歌曲為兩個樂句的單樂段結構。

第一樂句旋律以級進為主,伴以四度跳進,形成波浪式進行,句尾逐漸高漲,最後落在高音6上,加上延長,顯得特別舒展,開朗,把富饒遼闊的大草原展現在人們面前。

第二樂句基本保持了第一樂句的主體材料而形成兩個樂句相互對稱的樂段,第二樂句旋律起伏較大,出現了全曲的高音6和最低音3遙相呼應,使歌曲的情緒顯得格外開朗,充滿激情,然後以平穩的旋律進行和肯定的語氣結束全曲。而結束音正是全曲的主音6,它與第一樂句的結尾6音形成八度呼應,一問一答,一唱一和,把兩個樂句緊密地連接起來。歌曲採用民族五聲羽調式,又鮮明的內蒙古民歌音調,遇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2、藝術處理:

歌曲由兩個大的樂句組成,且兩個樂句都具有鮮明的內蒙民歌音調,舒展、開朗、悠長。演唱時可從結合平穩、均勻的氣息,鬆弛自然的聲音出發,充分展現出草原的富饒、優美、遼闊以及草原牧民愛祖國、愛黨、愛家鄉的思想情感。

3、演唱要求:

a、演唱者首先對我國內蒙的地域、風俗、民情、文化、歷史等有一個簡單的瞭解,其次對歌曲的創作時間和背景有所瞭解。b、瞭解內蒙民歌的演唱特點,在歌曲的演唱中保持氣息的連貫、母音的圓潤,採用無聲換氣,一句一口氣,保持歌唱狀態,咬吐字注意柔和,此歌歌詞為“江陽”轍,歌唱的咬字發音時要注意運用橫字豎咬、寬韻母窄唱、穿鼻歸韻等方法。

三、總結新課:

教師進行本課小節,對學生的演唱指出優缺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好地完成作品的演唱。

四、作業:

掌握內蒙民歌的特點和演唱風格,體會民歌的表現形式,感受民歌的藝術魅力,增強對民歌的熱愛,並寫出體會。

設計草原教案10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廠”、“斤”、“牛”、“力”等,能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感受春天早晨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牧民的歡樂。

教學時間: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

1、這一學期,我們學過《小池塘》、《春到梅花山》之後,知道了什麼?(春天來了,農村的池塘美了。梅花山梅花盛開,也很美。)

2、小朋友們,我們今天再到草原去看看,那裏春天的早晨怎麼樣呢?(板書:草原()的早晨)領讀。

3、講述草原:我國的內蒙古及西部黃土高原,有雜草叢生的大片土地,間或雜有耐旱的樹木,適宜放牧牛羊。

4、誰能説説記住“原”字的辦法?(用部件法記“原”:“廠、白、小”)結合教“廠”字頭。

二、初讀指導

1、引導看課本上的插圖,説説圖上畫了些什麼。

(牧民們騎在馬上,揮舞着鞭子;羊兒本跳着向前奔)

教材中的另外一幅圖上畫了些什麼呢?

(牧民們騎在馬上,照看着羊羣;一羣羣羊兒在草地上吃草)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

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畫出生字新詞。

3、檢查自讀情況。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詞:啪鞭打破黎明寧靜鋪滿新綠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指出:“寧、靜”是後鼻音;“鞭、新”是前鼻音。

③哪些詞語的意思已經懂了?請小朋友們互相交流。

(啪,象聲詞;鞭,結合插圖理解)

④教者小結。

黎明:天快要亮或者剛亮的時候。

寧靜:安靜。

新綠:剛剛出現的綠色。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葉露出了新芽。

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①出示帶有生字詞的語句:無邊的草原牧民們跨上駿馬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③交流:“無邊的草原”説明草原怎麼樣?(草原大,看不到邊)

④教師講:“牧民”是牧區中靠畜養和放牧牛、羊生活的人。駿馬指好馬、走得快的馬。

問:“牧民們跨上駿馬”是什麼意思?(牧民們騎上了好馬)

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①出示生字詞:遠處飄動

②指名拼讀生字詞。

③交流對生字詞的理解。(遠處:遠的地方;飄動:聯繫生活實際講)

4、複習鞏固生字詞

出示下列生字詞卡片,指名認讀。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啪鞭黎明寧靜鋪滿跨駿馬

結合認讀生字詞教新的偏旁

5、自由讀課文。

6、指名讀課文。

三、作業

讀讀、寫寫下面的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練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檢查

1、出示卡片,指名認讀詞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2、聽寫:“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説出“處”、“牧”、“原”的偏旁名稱。

3、指名朗讀課文。

二、靜讀訓練

1、第一自然段。

學生自讀,思考:這一自然段寫的是什麼季節、什麼時間的事?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季節:春天——新綠鋪滿草原;時間:早晨——黎明)

口頭填空。鞭聲打破了寧靜。的草原醒來了。

自由討論並交流:“草原醒來了”是什麼意思?

(春天來了,天氣轉暖,草也露出了新芽,就好像草原睡了整整一個冬天,現在醒來了。)

(夜,靜悄悄的,草原也跟人們一樣睡着了。早晨,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草原由靜到動,就像醒過來一樣了。

指名讀全段。(重音:響亮、黎明、新綠)

2、第二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一段寫了什麼?(板書:羊兒牧民)

再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

羊兒湧出了圈門,奔向草原。

牧民們,追趕那。

填空後互相交流對“一隻只”、“蹦跳着”、“無邊”、“跨上”等詞語的理解。(一隻只:羊兒多;蹦跳着羊兒歡快;無邊:草原大;跨上:牧民懷着歡樂的心情)

(板書:一隻只湧出跨上追趕)

這一段寫草原上羊兒和牧民怎麼樣?(羊兒多,牧民歡樂)

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重音:蹦跳無邊歡樂)

3.第三自然段。

輕聲讀全段。這一段只有一句話,誰會讀的?

指名朗讀後提問:這一自然段寫的什麼?(草原上羊兒多,牧民歡樂)

你為什麼這麼説?(“一羣羣”説明羊兒多;“藍天下回蕩着牧羊人的歌聲”説明牧民心裏很歡樂,放聲歌唱)

這一自然段和上一自然段有什麼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地方都是寫草原上的羊兒多,牧民樂)(不同的地方是:第二自然段中是“一隻只羊兒”,這一段是“一羣羣羊兒”羊兒更多了。上一段通過寫牧民跨上駿馬追趕羊羣表示歡樂,這一段用“藍天下回蕩着牧羊人的歌聲”來表現牧民的歡樂)

作者説“一羣羣羊兒像朵朵白雲在飄動”,為什麼這麼大比方?(羊兒是白色的,跟白雲的色彩一個樣;羊兒一邊吃草,一邊活動,白雲在空中也不斷移動。它們有相似的地方。)(板書:一羣羣飄動歌聲)

引讀:遠處,一羣羣羊兒——學生接着讀,師讀:藍天下回蕩着——學生接着讀。

三、課堂練習

1、讀了《草原的早晨》,我們又懂得了什麼?

(草原上的羊兒真多。牧民們的生活很快樂)(板書:多樂)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 )鞭聲 ( )草原

( )羊羣 ( )清香

照例填空

一( )春雷 一( )氣 一( )白鵝

一( )小船 一( )梅花

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複習檢查

出示生字詞:

草原打破新綠無邊牧民遠處飄動

指名認讀,介紹自己是怎麼記住這些生字的。

二、背誦指導

各自朗讀課文,準備口頭填空練習。

(1)的,打破了。的草原醒來了。

(2)羊兒圈門,奔向。牧民們,追趕那。

(3)羊兒像在飄動,藍天下回蕩着。

結合口頭填空練習,理清文章結構。

練習背誦。

三、寫字指導

1.出示生字:無打處民動牧原新

2.指名認讀。

仔細看田字格內的“打、動、牧、新”,比較在結構的安排上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根據學生髮言,老師歸納:

雖然這四個學生字都是左右結構的字,但是在安排上還是有區別的。“打”,左高右低;“動”,左低右高,下面也不齊平。“牧”左右兩部分一樣高。“新”左右兩部分的上面部分齊平,右邊的“斤”字的“豎”稍長。

“無”和“民”都是獨體字。着重指導寫好最後一筆:“無”最後一筆是豎彎鈎,從田字格的中心起筆,沿豎中線往下寫,寫至與撇平時再向右拐,最後向上鈎。“民”的最後一筆是斜鈎,幅度較大。處,複習折文旁,再與“外”做比較。處,半包圍結構,第三筆是平捺,“卜”在平捺上方。“外”是左右結構。

四、作業

練習描紅。

各自練習寫生字,覺得難寫難記的多寫幾遍,直到自己滿意為止。

背誦課文。

板書: 5 草原的早晨

羊兒 牧民

一隻只 湧出 跨上 追趕

一羣羣 飄動 歌聲

(多) (樂)

設計草原教案11

【教學目的】認識草原特點,提高認識和審美能力,滲透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教學要求】

1。學會字詞,瞭解課文內容,認識草原特點。

2。提高認識能力和審美能力,滲透民族團結的愛國主義思想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一段。

【教學重點】認識草原特點,體會民族感情。

【教學難點】

1。體會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2。體會第2—5段文字中所藴含的深刻的思想感情。

3。以情貫穿,保持作者感情的連續性。

【教學安排】兩課時。第一課時教學課文第1段;第二課時教學課文第2—5段。

【課前準備】教學掛圖2幅。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9。草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學生談一下自己閲讀課文後的初步印象與體會。

三、理清課文層次,劃分段落,瞭解大意。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瞭解草原“天”的特點,理解草原的天為什麼比別處的天“更可愛”,體會作者激動的感情。

2。瞭解草原的特點,抓住“一碧千里”帶動全段的學習。

3。體會作者感情。

4。理解“駿馬”、“大牛”句。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習課文第二段。

1。默讀思考:作者在去牧業公社的途中,初入草原和接近公社時所看到的景色有什麼不同?結合“灑脱”、“怎麼走都可以”及“河”句體會作者感情的變化。

2。理解“歡迎遠客”這層文字,結合“彩虹”“歡呼”句理解。體會主人的熱情好客。

3。結合汽車“飛”與“走”的不同描寫,深入體會作者心情的激動。

二、學習課文第3—5段。

1。第三段:結合“熱乎乎”“你説你的,我説我的”等語句,體會主人的熱情,客人的動情。

2。第四段:結合蒙民的招待物品及人們的表現,體會主人的熱情;結合“會心”等句,體會兩族人民感情的交融。

3。第五段:結合主客表現,理解結尾詩句,深入體會蒙漢人民的深情厚誼。

三、歸納全文,回到整體,揭示“民族大團結”的課文主題,體會寫作方法。

四、佈置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民族感情。

2。寫一篇讀後感,談談學習體會。

【板書設計】:

19。草原

(張偉)

設計草原教案12

草原上

課型:音樂課

教學對象:三年級

教學目的:1.有感情地唱好這首歌,並通過其他的創編活動來初步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

2.通過小組合作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創造音樂美的才能和合作協調能力。

教學重點:通過在小組集體中用各種創編活動來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激發學生對祖國美好河山的熱愛。

教學難點:老師通過聽、唱、吹、奏來掌握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

教材分析:這首歌曲為4/4拍的羽調式內蒙古族歌曲,音樂語言簡練易記,旋律線條起伏較大,基本素材只包含兩個樂句的8小節樂段。節奏舒展,旋律優美,生動地勾畫出一幅風和日麗、綠草如茵的草原風光,就彷彿置身於一望無邊的遼闊草原當中,抒發了牧民舒暢愉快、熱愛家鄉的美好生活,刻畫了內蒙古人民的爽朗豪放、熱情好客的性格。

教具:多媒體、鋼琴、電子琴,錄音機,打擊樂器(碰鈴、鈴鼓、雙響筒、易拉罐)

一、組織教學:

(一)師生問好

愉快的音樂課又開始了,先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做個遊戲——聽音點將。

(二)情境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去看看,你們想不想去呀?

生:想!

師:在看的時候如果你有什麼感受都可以用你的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跟着唱、打拍子

等等(放《美麗的草原我的家》flash給學生看)

1.情境想象,進入主題

(讓學生自由發揮想象,老師作提示:天上有什麼?地上有什麼?草原有什麼顏色?

它們分別是什麼?生:天上有白雲,地上有羊、馬、狗,草原有綠色、藍色、紅色、白色、棕色,綠色是草和山,藍色是天空和河流,白色是雲和綿羊,還有蒙古包是白色紅邊的,棕色是馬和狗)

2.初步掌握歌曲風格:

師:下面再給你們聽一首歌,也是關於草原的。聽的時候要思考這首曲子是什麼速度、情

緒、節奏和旋律是怎樣的?(放《草原上》這首歌,並把有草原圖片的歌譜展示出來)

出示多媒體:

師:所以年年光景好,草原人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生活得很幸福,對嗎?

生:對!

師:好,下面聽着錄音伴奏,看老師手的指揮,一起來草原唱歌。2.有感情地跟老師電子琴伴奏

師:全班同學自己再來唱一次,要求有感情地,就好像我們正在大草原上正享受着美好的風光。

(二)知識點

1.初步感受

師: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在唱這曲子的時候,在同一個小節裏有一些詞唱得短一些,

有的要唱得長一些?比如在哪個小節裏的哪些詞?請同學回答。

生:高、照、跑、跳、壯、肥

師:那他們分別相對唱什麼音呢?

生:“高、跑、壯”唱6,“照、叫、肥”唱6。

師:請一組的同學把這兩個音前的短音唱出來,另一組同學接着用豎笛把長的這兩個音吹出來感受一下。

(一組同學唱短音,另一組用豎笛吹長音,然後輪換)

師:師:我們把這個長音叫做二分音符,短音叫做四分音符,雖然二分比四分還少兩個數,但

二分音符要比四分音符多唱長一點時間,表現二分音符的音後面還拖着一根線,那麼四分音符有沒有?

生:沒有,只有一個音

師:對了,以後看到了音後帶一根線的要唱得怎麼樣啊?

生:唱長一點。

師:師:對,同學們很聰明!

1.實踐活動

師:現在這裏有些打擊樂器,你認為用哪種樂器可以表現出長音?哪種表現短音?(請回答的同學來演示一下,一些同學用碰鈴表現長音,一些用拍鈴鼓表現短音)

師:在草原有什麼動物奔跑?

生:馬!

師:那麼可以再用什麼樂器來表現呢?

生:雙響筒!(讓這位學生來演示)

師:你們看過馬跑嗎?

生:看過!

師:那麼馬跑得怎樣的啊?

生:很快

師:所以我們敲雙響筒時應該要敲得怎麼樣?

生:要快一點!

師:師:而且要按節奏來快,聽老師示範(老師演示一遍馬蹄聲,然後讓同學來表演)另一位學生髮言:生:老師鈴鼓還有一種方法表演,可以搖動它來表現長音(請其演示)師:師:這位同學的想法真好!現在就請這些同學來伴奏表演,請你們用剛剛所創造的演奏方

法來表演,其他同學請你們來給他們唱並討論一下誰表演得好。(學生在歌聲中用自選的打擊樂器表演,並選出了演得較好的一位)

(三)分組創編表演

師:(面向全班)同學們都表演得不錯哦!那麼你們能不能也來表演表演?

生:能!

師:師:好,我們不但可以用這些打擊樂器表演,還可以用身體上發出的聲音來表演,請看老師(帶音高的吹脣、打舌)你們覺得這些聲音可以用來表現草原上什麼聲音?

生:生:前面的動作可以表現長音,後面的可以表現馬蹄聲!

師:師:好的,現在你們分組然後分配好各自用什麼方法來表演,要求能把長短音很好地表現出來,可以自己再創作別的方法來演,看那組的表演方式最有創意,合作得最好。

(老師鼓勵學生在合作討論中分組出來表演各自創編的表演活動,共同評選出最有創意、合作得最好的一組)

師:每一組都表演得很好!希望下一次你們能更好地發揮出你們的創意和合作精神!

(四)進一步掌握風格:

師:師:現在老師放一段朋友跳的蒙古舞蹈給你們看,叫做《我也來當小騎兵》,好不好?生:好!

(看完以後)師:同學們你們感覺到內蒙古舞蹈有什麼特點嗎?

生1:很活潑生2:動作很大生3:有騎馬的動作

師:為什麼會有騎馬的動作呢?

生:因為內蒙古人愛騎馬

師:哪位同學舉手來做幾個內蒙古舞蹈有代表性的動作:騎

(請幾位做得比較好的同學來給學生們示範,然後跟着做)

師:同學們做得非常好,很有天分。

三、課堂總結

1.總結風格

師:師:我們已經唱過了內蒙古歌,跳過內蒙古舞了,那麼你們感覺到內蒙古人的性格應該是

怎麼樣啊?

生:很開朗

師:師:對了,而且很熱情好客,如果你們到內蒙古去做客,他們一定會很熱情地招待你,這就是我們中國眾多少數名組中的內蒙古族,是中華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下課

師:好,現在下課,請同學們騎着馬離開這個美麗的大草原(放《我也來當小騎兵》音樂,學生們做着騎馬狀離開課室)

教學反思

新課標,新理念

——《草原上》教學方式的轉變

我在教授此課中遵循了以下幾點:開展情境教學、主動參與合作學習、尊重學生差異、鼓勵創造性以及簡化理論知識。

一、開展情境教學。為使學生開始對本課感興趣,導入部分利用了多媒體手段讓學生看時下網絡上最流行的flash,這是用多張草原照片做的動畫,先讓學生進入課題的情景中,激發了他們對美麗草原的愛慕之情,從而引起學習的興趣和慾望。接着進入主題,讓學生在欣賞新曲的同時思考音樂的表現基本要素,並且與學過的、風格相差甚遠的曲子作比較,這樣通過對比使學生能在無意中掌握了情境與音樂的關係,不同的音樂表現不同的情境,提高對音樂的審美能力。

二、主動參與,合作學習。能否讓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主動地學習是一節課成功與否的關鍵之一。筆者在情境提示中讓學生主動地去記歌詞,並不是讓學生去硬背歌詞。根據這個班的情況,我用這樣的方法來調動學生用打擊樂器表現長短音。先讓幾個比較積極的學生來表演,以此給其他學生做榜樣,這樣就能調動起全班的表演慾望,在往下的分組創編表演能夠順利地進行。在欣賞舞蹈後讓學生跳舞也是利用學生的這種特點來進行,而且在這個部分之前已試過讓他們表演打擊樂器,在這個部分他們的學習已被調動起來,都顯得很積極主動。在合作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的能力,為小組作努力取得好成績,增強了與人互相協調,互相配合的團體合作精神。

三、尊重學生差異。每個學生各有各不同的特點,在分組創編活動中,我讓學生自選自己喜歡的方式去表演,一些演唱較弱的學生用了豎笛來表達,喜歡唱歌的同學則用歌喉來表現,並且配上打擊樂器進行。筆者還往更廣的方面去提示學生,如果不用打擊樂器能不能也可以表現呢?然後老師示範了兩個,隨後就讓學生自己選擇來做,並且還創造出別的方式如拍手、跺腳、(這是他們曾經有過的課堂體驗)。這樣,學生用不同的方式進行學習,每個人都能根據自己的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表演,這樣更能讓他們發揮自己的作用,更能讓他們能深刻體驗到成功的喜悦。

四、簡化理論知識。根據新課標的理念,不要給孩子灌輸複雜的音樂理論,要簡化其並轉化成有趣、生動的形式,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本課就先通過讓學生聽、唱。

設計草原教案1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生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喜歡地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感受內蒙古草原地自然風光和民族風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草原之美和民族地團結互助

難點:通過課文的描述體會“蒙汗情深”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有關草原的風光、文字資料;其他表現民族團結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師:有關草原的歌曲,蒙古民族風情錄像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播放蒙古族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將學生引入草原高遠遼闊的境界

2.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山川秀麗、風光獨特,今天我們將跟隨老舍先生去領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麗風光和那裏獨特的民族風情。(邊敍述邊播放蒙古族風情錄像)

3.學唱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

二、初讀課文

關於草原,你瞭解多少,能將你收集的資料與大家交流一下嗎?(學生交流資料)

三、精讀課文

1.讀完課文,草原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

2.既然是美景,那我們就一起去參觀這美麗的大草原吧,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學習夥伴組成參觀團,參觀完了再彙報。參觀任務是:(多媒體打出)

你們發現了哪些景物?

你們覺得哪些景物最美?為什麼?

3.教師引導:要完成參觀任務,先怎麼辦?

(先自己讀,自己劃,有了意見、想法再和同學交流)

明白任務後,請同學們帶着自己的任務進入到你最喜歡的草原參觀吧。

4.小組彙報

學生用各種方式表達對課文的理解談體會,彙報感受的美(讀、唱)

5.重點引導

描寫草原靜中有動,動中有靜的變化之美的句子

寫出草原無邊無際的壯觀之美的句子

此時此刻,我們參觀者的心情怎樣?(高興、歡快)。你能將這份喜悦讀出來嗎?

6.學生朗讀課文

四、佈置作業

陳巴爾虎旗草原美,可更美的是我們蒙汗一家的情誼。課後請同學們通過讀書上網查閲有關民族團結互助的資料

設計草原教案14

【本學期總第 課時】

【本單 元 第 課時】

【課 題】:12、草原

【課 型】:新授課

【主 備 人】:好生鎮中心國小杜建民

【教 學 目 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薰陶下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重 難 點關 鍵】: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學會本科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難點: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 具 準 備 】:

教師準備:課件、課文朗誦磁帶。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草原風光和民俗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 學 內 容 】: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課件,將學生帶入草原高原遼闊的境界。

2、同學們在電視中見過草原,可能也收集了不少有關草原的資料少自己瞭解的草原。

下面,我們隨著名作家老舍一起走進內蒙大草原,去領略、感受那美麗的自然風光。

二、自獨自悟

1、學生自讀課文,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以輪讀的形式檢查學生讀課文的情況,教師隨時注意正因及把長句子讀通順。

3、請學生自由結成學習夥伴,去遊覽美麗的草原,注意不要走馬光滑,在美景中要仔細觀賞。遊覽後向大家匯

(1)你們覺得草原那些景物最美?為什麼?

(2)選一種恰當的彙報方式介紹自己的感受,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朗讀、畫畫、唱歌、吟詩等)

三、彙報交流

1、激情:把映入你眼中的美景彙報給大家吧。

2、組織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彙報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和體會。

重點引導:

(1)在天底下,一筆千里,而並不茫茫。(可聯繫《敕勒歌》)

(2)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崔色預留,輕輕流入雲際。(可廚師草原風光圖畫兩幅,一幅為大寫意畫,一幅為工筆畫。請學生辯別那幅畫是隻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

四、品味語言

1、看得出,同學們已被草原美景深深陶醉,請同學們再來讀讀第1段,並把你喜歡的語句畫出來,仔細品味品味。一會兒我們一起來賞讀。

2、學生自由讀,説自己喜歡的語句,教師注意知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

3、多麼優美的景色,多麼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把這優美的景色、生動的語言永遠印記在腦海之中吧!請同學們練習背誦第1段。(指名背齊背)

4、抄寫第1自然段中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

【教 學 反 思 】:

課 時 備 課

【本學期總第 課時】

【本單 元 第 課時】

【課 題】:12、草原

【課 型】:講讀課

【主 備 人】:好生鎮中心國小杜建民

【教 學 目 標 】: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薰陶下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重 難 點關 鍵】:

重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劃出含義深刻的句子。學會本科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

難點: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 具 準 備 】:

教師準備:課件、課文朗誦磁帶。

學生準備:收集有關草原風光和民俗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教 學 內 容 】: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草原的美麗讓我們流連忘返;這節課,我們將近一步瞭解生活在草原上得人們。

二、自主讀書

1、今天的草原,以美麗的自然風光與獨特得民族風情吸引這越來越多的遊客。如果你是一名導遊,該怎樣向遊客們作介紹呢?

2、請同學們認真讀第2-5自然段,可以列列提綱,或摘記一些詞語。

三、小組交流

小組內一人扮演導遊,其他人扮演遊客,到陳巴爾虎旗去遊覽。導遊要主動熱情的向遊客作介紹,回答遊客感興趣的問題。

四、集體交流

1、那位同學願當小導遊,帶領大家到陳巴爾虎旗去遊覽?老師希望你在介紹時儘量用上課文中的詞語。還可以結合你在課外收集到的資料。當遊客的同學,遇到自己感興趣的地方一定要請教導遊啊。

2、在導遊的帶領下去感受草原獨特到的民族風情和草原人民熱情和好客。

五、體會情感

1、在這位小導遊的帶領下,我們結識了新朋友,蒙古族老鄉給人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自由暢談:熱情好客、淳樸、親切大方等。)

2、蒙漢兩族人民儘管語言不同,但心心相通,大家用握手、微笑表達着親熱;用音樂、舞蹈傳遞着真情。請同學們找出最能體現蒙漢兩族人民情深意重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3、知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25自然段。

4、教師小結:老舍先生和我們一樣,留戀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情,草原上得人,所以他動情的寫下了是呀!盟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板書),結合你對全文的理解,試説一下這兩句話得意思。(蒙古族人民和漢族人民情意深厚,怎麼能夠捨得馬上分別呢?雖然已夕陽西下,仍在草地上依依道別。)

5、全班有感情的其讀課文。指導學生抄寫自己喜歡的句子。

六、隨文練筆

盟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如果你是位遊客,也一定會邀請蒙古族老鄉去你的家鄉去做客。該怎樣介紹你家鄉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呢?想一想,然後寫下來。

【教 學 反 思 】:

設計草原教案15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0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勾勒、駿馬、無限、鞭子、疾馳、馬蹄、奶茶、禮貌、拘束、舉杯、摔跤。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

3.讀懂課文,在草原自然美與人情美的薰陶感染下,受到熱愛祖國和民族團結的教育。培養學生愛美的情趣。

4.品味、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裏再現課文所描述的生動情景。

2.體會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達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揭示課題

師:今年暑假,老師到過一個美麗的地方,我還帶回了幾張照片。你們看!這是哪裏呀?(板書:草原)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老舍先生的國小課文《草原》。四十二年前,老舍先生到草原參觀訪問時,記下了沿途的所見所聞。今天,就讓我們與老舍先生共作一次“草原心靈之旅”。

二.自主學文,勾畫圈點

1.整體感知

師: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説説課文是從哪兩個方面來寫草原的?

2.自主研讀

師:草原的景色是怎樣的呢?請大家靜靜地默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勾畫讓你感受很深的關鍵詞句。

3.放聲朗讀

師:自由地、放聲朗讀這一段,讀出你對草原的獨特體驗和感受。一會兒把你感受最深、你認為寫得最美的句子,讀給大家聽!

三.合作研讀,品讀玩味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並不茫茫。”(想象點撥,指導朗讀)

●“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裏的天比別處的更可愛,空氣是那麼清鮮,天空是那麼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分享經驗,指導朗讀)

●“那些小丘的線條是那麼柔美,就像只用綠色渲染不用墨線勾勒的中國畫那樣,到處翠^***流,輕輕流入雲際。”(藉助經驗,喚起想象)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綠的,小丘也是綠的。羊羣一會兒上了小丘,一會兒又下來,走在哪裏都象給無邊的綠毯繡上了白色大花。”(以讀代講)

●“這種境界,既使人驚歎,又叫人舒服,既願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麗的小詩。在這境界裏,連駿馬和大牛都有時候靜立不動,好像回味着草原的無限樂趣。”

四.音樂過渡,讀中悟情

1.音樂過渡,激發想象。

2.自由朗讀,讀中悟情。

3.指名朗讀,以讀代講。

五.個性朗讀,小結全文

“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板書設計

景一碧,千里並不茫茫美麗動人。

草原

人遠迎、款待、話別蒙漢情深。

標籤: 教案 草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ji/lg6o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