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生物 >

檢驗科微生物室室內質量控制流程

檢驗科微生物室室內質量控制流程

一、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性能維護

檢驗科微生物室室內質量控制流程

生物室常用儀器設備主要包括:細菌培養箱、細菌鑑定及藥敏測試儀、顯微鏡、高壓滅菌器、冰箱、水浴箱等。這些儀器設備的質量維護對於檢驗結果的質量保證至關重要。性能維護方法及維護頻率參照製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冊進行。如使用手冊中未詳細註明或實驗室自身無法完成,由生產廠家協助解決,每年至少一次。

二、培養基的質量控制

要求對培養基進行兩方面的質量控制:無菌試驗以及已知菌生長試驗。無菌試驗一般為隨機抽樣3-5%,在35℃條件下培養48h,每批培養基至少進行一次無菌試驗;已知菌生長試驗的前提條件是實驗室有足夠的已知菌儲備,其中包括標準菌株(如ATCC或NCTC標準菌株)及經過準確鑑定的臨牀分離菌。如果條件允許,提倡使用標準菌株。已知菌生長試驗應明確預期結果。每批培養基至少進行一次已知菌生長試驗。

三、細菌染色的質量控制

在臨牀細菌學檢查過程中,革蘭染色和抗酸染色使用頻率最高。

1.革蘭染色IQC要求:利用標準菌株(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及大腸埃希菌ATCC25922)或其他已知的革蘭陽性菌及革蘭陰性菌至少每週進行一次質量驗證。

2.抗酸染色:利用已知的抗酸桿菌(AFB)陽性塗片每週或在更新炭酸復紅染液時至少進行一次質量驗證。

四、細菌鑑定或鑑別常用試驗的質量控制

細菌鑑定或鑑別試驗的'IQC就是利用已知菌或標準菌株(如ATCC或NCTC標準菌株)進行鑑定或鑑別試驗相關影響因素的質量監控。應用頻率較高的試驗IQC每週至少一次,頻率較低的試驗IQC隨標本一同進行。

五、微生物藥物敏感試驗的質量控制

臨牀常用抗微生物藥物敏感試驗包括一般β-內酰胺酶測試、超廣譜β-內酰胺酶(ELBLs)測試、紙片擴散法藥敏試驗以及定量藥敏試驗(即MICs測定法)。

1.一般β-內酰胺酶測試的質量控制:至少每週一次。質控菌株可使用臨牀分離的已知菌株,但最好使用標準菌株,如淋病奈瑟菌ATCC31426(β-內酰胺酶陽性綠膿桿菌ATCC27853)和淋病奈瑟菌ATCC43069(β-內酰胺酶陰性或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2.ESBLs測試的質量控制:美國臨牀實驗室標準化協會(CLSI:原NCCLS)目前僅提供了肺炎克雷伯菌、產酸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和奇異變形桿菌ESBLs的測試標準。其測試標準參照最新的CLSI文件。質量控制隨臨牀測試菌株一同進行。

3.紙片擴散法及MIC測定法藥敏試驗的質量控制:質控試驗條件、質控菌株選擇及質控允許範圍參照最新的CLSI規定。頻率為每週至少一次。

4.某些耐藥菌檢測的質量控制:一些耐藥菌株如高水平氨基糖苷類耐藥的腸球菌、苯唑西林耐藥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以及萬古黴素耐藥的腸球菌等的IQC具體方法、質控菌株及質控預期結果參見最新的CLSI規定。質量控制隨臨牀測試菌株一同進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shengwu/pkm2v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