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團隊建設 >

初探創新能力培養與創新團隊建設

初探創新能力培養與創新團隊建設

3月26日下午,一個春光明媚的日子,記者踏進了北京科技大學科技樓二層的陽光沙龍咖啡廳。在這裏,科技處的孫冬柏處長、李林同志,第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入選者、北京市優秀教師高永濤教授與記者圍坐一桌。一壺清淡的綠茶,“創新團隊”這個時下流行的話題在清雅、平和中緩緩道出。

初探創新能力培養與創新團隊建設

創新團隊的形成是一個科研思維和行為創新的過程

1990年初,原採礦系(現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簽訂了一項經費為30萬元的科研項目,成立了一個由三個年輕人組成的課題組,並任命當時尚是講師的高永濤為課題組組長。對於年輕的高永濤而言,這是一個機遇,一個可以説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機遇,此後,高永濤帶領這個年輕的課題組在礦山踏踏實實地做了三年科研。

三年後課題組的生存首次面臨着危機:一是當時所從事的課題已接近結束,沒有進一步的接續項目;二是由於沒有掌握真正的實用前沿技術,缺乏進一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技能。如果繼續通過關係到處“跑”課題,按照傳統思路“搞”科研,課題組註定不會有更大的發展。恰在此時,高永濤萌生了一個想法,一個在當時看來是奇異的想法:能否打破以往純搞科研的固有模式,創造出一個將科研、設計和工程承包為一體的新的科研模式。他認為,工科類的科研不能僅限於寫論文、做文章,更重要的是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經由理論上的總結和歸納,將科學技術迅速轉化為生產力,只有這樣,才能在科研市場上立足,而直接參與工程項目是實現這一目標的必由之路。但這種想法説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一無經驗、二無隊伍、三無設備,只憑幾名年輕人的熱情如何能切入工程領地?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們朝着這個目標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1992年,他們工作所在礦山的一條風井在掘進過程中發生了嚴重的淹井事故,礦山先後請了三家隊伍,用了近一年的時間,花了數百萬元,也未能將水堵住,到1993年初整個風井瀕臨完全報廢的邊緣。高永濤以自己所特有的敏感性,意識到這是一個機遇,一個可以讓他們實現理想的機遇。懷着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抱着試試看的心理,高永濤同課題組一商量,決定把工程作為科研項目承包下來。沒有錢買設備,怎麼辦?把剩餘的課題費拿來買設備。沒有技術儲備,怎麼辦?自己查資料、拜老師、畫圖紙。沒有錢僱工人,怎麼辦?高永濤帶領課題組成員親自打鑽、注漿,一切幾乎都是從零開始。就這樣,他們懷着極大的熱情投入了工作。但是做任何工作僅靠熱情是不夠的,由於沒有經驗,他們一連幹了20多天,消耗了20多噸水泥,卻一滴水都沒堵住,課題組籠罩在沉重的氣氛中。高教授形容那時的自己是“經常是兩眼發直,看不到前途,但卻沒有回頭路”。在一次吃飯時,礦上的一名管理人員近似嘲笑的開玩笑説:“高教授技術真高,水沒堵住卻把水溝給加固了。”心力交瘁的高永濤一怒之下竟掀翻了飯桌。

飯桌不能白掀,怒氣不能白髮,高永濤和課題組成員開始認真思考失敗的原因。最後,他們終於發現問題出在漿液流量不夠上,必須對現有設備進行改造。於是他們便現場設計、現場加工,苦戰了幾個晝夜後,製造出了一台後來獲得國家專利被稱為“雙泵雙液多功能混合器”的裝置。1993年4月30日凌晨一點,一個讓高永濤終生難以忘懷的時刻,當這套裝置投入使用十分鐘後,咆哮的湧水瞬間鴉雀無聲。成功了!成功了!高永濤激動地淚流滿面,誰説男兒有淚不輕彈?

此後,他們又經過了兩個多月的奮戰,克服了種種困難,使用在實踐中發明的“反向注漿法”成功地完成了該風井的全部注漿堵水任務,在國內外創造了運用普通注漿法通過黃黏土含水層的成功範例。有關專家在總結他們的經驗時,意味深長地説:“你們能成功就是因為你們不會,會的人是不會這樣乾的。”談到這件事,高教授眼裏始終閃爍着淚花,看的出他內心的激動和不平靜,他説:“如果説今天可稱為成功的話,那麼西風井就是我們的井岡山,一個知識分子最幸福的時刻就是成功的那一剎那!”

一連串的成功,造就了一個創新團隊的雛形,使高永濤及課題組的全體成員更加堅信自己所選擇的'科研道路是正確的,他們深刻地領悟到:從事科研工作不但需要思維創新更需要行為創新,創新是一個科研團隊形成和發展的靈魂。

創新團隊的成長是一個不畏艱辛長期磨練的過程

1997年,高永濤教授率領他的團隊完成了科研方向的又一次轉折,他們開始將採礦學科的技術成果創造性地應用於交通與土建領域的工程建設並獲得了成功:他們發明了一項“鑽孔樁擋土隔水連續牆”技術對廣州新寶利大廈深基坑進行了成功加固,1997年被中央電視台“科技博覽”節目拍成專題片。

從1998年開始,先後完成了京滬高速、同三高速棲萊段、洛三高速等12條高速公路的路塹邊坡、古滑坡、高填路基及橋涵加固的科研與設計項目;完成了濱洲黃河大橋、界河立交橋、高峪鋪公鐵立交橋等9座橋樑失穩擋土牆加固的科研與設計項目等。

在談到10年間的科研成果時,高教授的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如數家珍:從1993年至今,他們在山東、山西、廣東、河南等6省市取得推廣應用性成果38項,獲得直接經濟效益17.19億元。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省部級一等獎四項,二等獎

二項,局級特等獎一項,並發表了大量學術論文,為國家的科技進步和經濟發展作出了貢獻。

當被問及取得這些成果的過程時,高教授的眼睛再次濕潤了:“現在許多榮譽都集中到了我的身上,這很不公平,如果沒有課題組全體成員的長期艱苦努力我將一事無成!”他向記者屈指回顧了在這10年間課題組同志所付出的巨大的代價:由於科研與工程結合在一起,在每個科研現場,都要在野外建立生活基地,需要搭帳篷,需要自己擔水、劈柴、做飯;課題組每位成員都要長期出差,最繁忙的2000年到2003年,平均每人年均出差達200天以上,個別同志甚至達到了創記錄的320多天;由於所研究的對象都是塌方類的巖土工程,工作環境十分危險,1996年,在完成本鋼南芬露天礦導水洞特大塌方加固工程時,由於一次意外事故,課題組的主要成員孫金海同志右手斷了三根手指,當時正是嚴冬季節,氣温在零下20攝氏度以下,孫金海同志的右手打着石膏,扎着繃帶,忍受着巨大的痛苦,硬是堅持了三個多月,指揮完成了全部試驗和施工任務。

高教授特別強調地説:“一個科研團隊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須經過一個艱苦漫長的磨合磨練過程,是沒有捷徑可走的!”

創新團隊一定是一個團結的、民主的、向上的集體

歷時10年磨合,一個由高永濤教授為中心、以孫金海、吳順川、馬飛、金愛兵等為骨幹的科研集體形成了,由一個普通課題組逐漸發展成一個以巖土工程災害預防與治理為主攻目標的科研創新團隊。在談到自己的創新團隊時,高教授認真地説:“我這個科研集體是自然形成的,經過了大浪淘沙,大家能夠同甘共苦,志同道合,從成立至今,成員間幾乎沒有紅過一次臉,吵過一次架,大家的精力完全投入到了科研上。”最後,高教授頗有感觸地總結了幾條創新團隊形成的經驗:

——一個優秀的科研團隊需要有一個能服眾、能夠把握科研方向、能夠抓住科研機會的核心,也即團隊負責人,他應有較高的學術水平、良好的人際關係、民主的工作作風、公平公正的處事風格和較高的科研組織能力。

——一個優秀的科研團隊一定是一個團結的、志同道合的集體。科研成果的取得需要團隊每個成員的共同努力。

——創新團隊人員搭配要合理,不必所有成員都是高層次、高水平,個個都是能人。關鍵是能夠彼此互補,在整體上形成強勢,反之,容易造成團隊結構的不穩定,發生內耗。

——一個優秀的科研團隊的成員一定是能夠耐得住寂寞,經得住困苦並具有頑強拼搏的精神。

——創新團隊的形成離不開領導關心和幫助。在談到這一點時,高教授再三誠懇地強調着,這並非是官話和套話。高永濤認為自己和整個團隊的成功與現任院長蔡美峯同志和分黨委書記張文明同志的支持有着重大的關係。當初自己在選擇將科研同工程結合道路的時候,受到了眾多非議,有人認為有損學者的形象,會給北科大丟臉。但兩位領導卻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給予了他們很大的支持。學校近幾年非常重視科研梯隊建設,在課題申請和項目組織方面提供了有力支持,這是創新團隊的成長髮展必不可少的重要外部環境。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tuandui/6klml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