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推薦】文化苦旅讀後感

【推薦】文化苦旅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這時候,最關鍵的讀後感怎麼能落下!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推薦】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

首先想到道士的無知。你看,那麼多珍貴的文物的遺失,不就是因為道士的無知嗎?設想,如果道士知道這文物的價值和對國家的意義,他一定會捨命保護它們。可他什麼也不知道啊精美的壁畫在他手下變為白牆,優雅的雕塑在他錘下化為烏有。恨,恨他的無知。

無知的不止道士一人,政府官員們也很無知。由此聯想到中國的文盲。中國的成人識字率和初、中、高等教育入學率低於許多發達國家。試想,一個文化無法得到普及、到處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的國家,怎麼能強大得起來?怎麼能與外界競爭?當然留不住價值連城的經文和畫卷!

又多讀了幾遍,就開始恨起政府了。的確,王道士的疏忽導致了直接的損失,但清政府有更大的責任!

在道士不得不因為落魄不已而無奈用文物換來少得可憐的銀子時,政府哪兒去了?來看看清政府都在幹什麼好事

慈禧依舊每天一百道菜,依舊年年揮金如土地祝壽;頤和園依舊在熱火朝天地修建,這個老女人依舊在愜意地腐敗!

真是天子萬年,百姓掏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呵!

有這麼多閒錢享盛宴,祝大壽,修園林,區區一點運費都出不起?笑話!

清政府腐敗得無藥可救!恨,恨清政府的墮落!

恨,又有什麼用呢?

只能把這次文物的流失當作慘痛的教訓,化作今天研究敦煌文明的動力!

那王道士的圓寂塔,刺痛了愛國人的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2

讀完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有如一支從一千年前射過來的利箭,射中了自己的心,感覺好痛好痛。

莫高窟是以佛教文化為主,卻讓一個不懂佛教的、無知的王圓?來當家?他就象一個老農看護自己的院落一樣,到是“勤快”。自己扎一把草刷蘸上石灰把精美的古代壁畫刷去,大片精妙絕倫的壁畫瞬間灰飛煙滅。再掄起鐵錘把塑像打毀,把一個個洞窟打開。這樣在他晃動着的鐵錘下,藏經洞裏封存着華夏兒女幾千年的燦爛文化和藝術輝煌沒有了。

當時在無能的晚清政府下,藏經洞打開的消息很快傳到了英,法,德,俄等列強國家。他們的所謂考古探險人員紛至踏來。其中有一個叫斯坦因的英國籍的匈牙利人帶着一個叫蔣孝琬的翻譯以考古學家的身份“取”走了敦煌藏經洞的大批經卷和繪畫,打包了整整七天時間,最後打成了29個木箱,在一個黃昏下午,大車,馬車的拉走了,而王圓?站在悽豔的晚霞中,數着那歷歷可數的一點點錢!

如今在遊人如潮的道士塔前,人們看着王圓?這個小人物,不免要發出長長的歎息,心中有的只是綿綿的恨!

文化苦旅讀後感3

木窗、石板路、烏篷船和縱橫交錯的水道的一座座石橋,組成一座平和安靜的江南小鎮。

行走在中華民族多彩的文化形式中,關於“江南”這個話題的有很多,唐詩宋詞讚美它,古代仁人志士政治上失意時歸隱選它,現代影視拍個古裝片的拍攝是它,它似乎成為人們心目中的一塊聖地,一塊遠離喧囂的城市,洗滌浮躁心靈的“世外桃源”。

當你乘船遊覽在小鎮時,你會看到的不是摩天大樓,而是一排排粉牆黛瓦的矮屋,你會看到的不是一輛輛疾馳的汽車,而是一條條冒着炊煙的烏篷船,你會看到的不是喧鬧的城市,而是漁民划着船,妻子在做飯,女兒在看書的淡泊安定。這是一種脱離了急促和浮躁的美,在漾着碧波的水面和清朗的江南小曲中,這種美顯得格外生機盎然。

正如書中所説,江南小鎮沒有河邊吊腳小樓的渾樸奇險,沒有前險灘,後荒漠的氣勢磅礴,沒有朱雀橋、烏衣巷的滄桑,只是他們行走在歷史的長河中,顯得格外平穩、內斂,不張揚,那悠悠的景色令人陶醉、令人流連忘返。

“淺諸波光雲影,小橋流水江村”,我願悠悠江南永葆那一份清靜舒適,傳承中華民族的安然祥和。

文化苦旅讀後感4

一直以來,很嚮往做個自由無拘的行者,像餘老師那樣,將對文化的追問與探索打進簡單的行囊,徒步而行,慢慢欣賞,尋找浩瀚歷史與泱泱文化的鏗鏘足音,瀏覽內心深處絕美恬靜的風景。這種感覺,一定爽歪歪。讀餘老師的《文化苦旅》,給自己的心靈營設一處小橋流水人家的靜謐與水村山郭的悠然。你會陶醉其中,彷彿沿着風景名勝的足跡傾聽到了遙遠浩淼的回想。心境是風景的亮?。喜歡在路上的感覺。珍藏這樣一本書,絕對物超所值……

我開始瞭解《文化苦旅》源於國中時學的一篇課文《信客》,那也是我與餘秋雨老師的第一次接觸。開始讀《信客》,只是把它當作一篇虛構的小説,雖然對故事中的人物充滿了敬佩、感動,甚至有點無奈,但畢竟並不真實,以至於當看到這篇文章選自於《文化苦旅》時,竟對這本書的名字感到有些詫異,似乎這份虛構不應出現在似乎如此真是厚重的書中。然而當我真正真正接觸這部書時,才發現自己當初的感覺是多麼可笑,在這部書中,我們伴隨着作者的足跡,領略的並非只是那一個個令人稱奇的名勝古蹟,還有那一個個飽含滄桑歷史背後的那一份無奈……

文化苦旅讀後感5

提起餘秋雨,可能想説得太多,滿腔話語積壓於心底,隨時都有迸發出去的可能。但我還是願意只打開一個小口,讓那話語如涓涓細流一樣湧出,將自己再次滋潤。

讀餘秋雨的第一篇散文,是他的《文化苦旅》的開篇之作——《道士塔》。當時,我第一遍讀,憤恨;第二遍讀,無奈;第三遍讀,就只有壓抑了。目睹的一個個驚人的流失數字,我的壓抑與它共存。王元祿是個罪人,沒有錯。但是,將敦煌文化的大量流失、出賣之罪完全歸咎於他——那樣一個20世紀國中國隨處可見的猥瑣、短目之人,更像是嘲笑自己。因為,他的卑微,實在不配承受這罪。他意識不到這份文明的偉大與燦爛,他只知道一百卷經卷值一個銅板,一車古畫值三塊大洋;他只知道如果在飛天甜美、神祕的微笑上刷一點白石灰,牆壁就乾淨了;他只知道本以強盜身份來這裏的斯坦因,是西方來東方“取經“的人。他的卑微,承受不起這罪!我的壓抑與這些恥辱共存。正像餘先生喊出的:“我好恨!”

終於,《莫高窟》緊隨其後,讓我稍稍欣慰,餘先生用敦煌壁畫上明快的、油彩一般的語言,從誕生曙光的時候起,描繪到飛天騰空撒花的唐初鼎盛之期。欣慰於畢竟我們厚重的土地,還以它三千年孕育出的魔力,留住、或是説吸引住了一部分文明,就算是文明的碎片,也能使後人從中拾取精華,沐浴靈魂。唐後,風格一次次改變,風沙一次次動搖這裏,但是,風骨從未泯滅過。然後,飛天神祕的微笑朝向了日不落,這微笑後面是憤恨,是壓抑,是無奈……

文化苦旅讀後感6

我,仍舊讀得一頭霧水;我,仍就想要努力迴歸作者的心境;我,仍舊不夠好。好在,我堅持了下來。

就像書中所寫,每當作者遊歷一個地方,總會追溯在此地留下過哪些歷史人物的足跡亦或經歷了怎樣的文化變故。我也總會在網上找尋這些並不熟悉的景點、人物,渴求從這些資料中找到作者情感的出發點,雖然是用這樣的方式。略知背景一二,不免在讀書時各種情思混雜其中,甚至和作者的某個觀點產生歧義,但最終還是會迴歸平靜。交給歷史去判定吧,我還不夠資格。也因此,讀到最後,甚至產生自卑感,這樣也好,人本就是天地間最微小的存在。我想,當作者面對這些“無言”的歷史遺蹟,也會產生自卑感吧!

我願意相信,歷史這個老人家不是無言的,每一個經過他認真擦洗的景物,每一個經過他悉心照料的人文景觀都是有生命的。缺少的是認真解讀他的人,更缺少的是迴歸於他的人。就像如今,為了爭奪歷史人物故里而吵的死去活來的開發商,也許連此人生平都不甚瞭解;為了表達自己觀看景物的激動,一些人小刀潦草一揮刻上個“ 如果有這樣一次機會,我願意去踏訪一個個歷史遺蹟,迴歸歷史,迴歸自然,迴歸平靜,慢慢叩開他們的心絃。

文化苦旅讀後感7

一開始,寺廟似乎很容易跟學校搭上邊,連誦經都要説成“做課”。而學校裏的老師態度相反,一聽到誦經聲就會關上窗子,並不喜歡聽到這聲音。但看了國小生的作文,看見土匪在寺廟改過自新的事,老師便開始對寺廟產生敬畏之情。再後來,得知精通現代文化教育的李叔同去投向了佛教,老師們便對佛教非常敬畏了。

整篇文章連在一起,就講了現代文化教育和佛教的相互交融、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看完國小生寫的那個土匪故事,我非常震驚。進了一次寺廟而已,竟能使一個土匪完全變了,説明信仰對人的影響真的很大。

“以前的他,被上林湖的潮水沖走了。”——這個土匪在和尚們的唸經聲中改過自新了。學生們高歌的“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我也會唱,從小唱到現在,直到讀了《寺廟》這篇文章,我才知道它的作者李叔同後來去做了弘一法師。“這是倒退,還是提升?”我覺得是提升。佛教給人那麼大的影響,能讓一個土匪開始做好事,那麼我們就要去學習它的好的地方:教人向善。希望在現代文化教育和佛教相互融合中,讓佛教所提倡的“善”也能融入我們的生活中,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加美好。

能夠流暢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很棒。如果在遣詞用句上可以再“不厭其煩”一些,該展開的地方詳細一些,同時多琢磨原文那種深刻的表達,讓文章在清麗之餘,多一些“成熟”,那就更棒啦。加油!

文化苦旅讀後感8

利用閒暇之餘我便會靜下心來體會翻閲散文集。讓我由衷熱愛的是餘秋雨先生的文篇。對於我來説最耐人尋味的是《文化苦旅之都江堰》那一篇。這篇充素着作者自己對都江堰獨到的見解和評判,並且他淵博的知識,對都江堰的瞭解巧妙的在散文中運用,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餘秋雨先生用細膩的筆觸勾勒出都江堰清晰的輪廓。雖然不及長城宏大雄偉,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儘管都江堰卑處一隅,但是依舊默默地為人類做着貢獻。即使長城被人類瞻仰,也依舊沒有任何被人類利用的價值。都江堰這處屹立千年不倒的宏偉建築不停地運行。

散文中的人物“李冰”一個建造都江堰的偉人。深深打動我的是“李冰父子”一心為民的作為。都江堰有着蜚聲中外的水利建築,造福人民的偉大工程。

餘秋雨先生擁有豐厚的文史知識功底,優美的文辭水平在這篇文中一一體現。

在書中的文字需要一點點的品讀。帶領我們去一個全新意境。

我對在餘秋雨筆下的都江堰不僅十分迷戀,嚮往。還有一種讚歎的情愫。讚歎歷史偉人創造出這麼一項奇蹟。我不經想要一覽都江堰的風采!

文化苦旅讀後感9

看過書的序,對於“苦旅”,我便有些不解,雖沒有太白乘輕舟的飄逸,也沒有放翁騎瘦驢的灑脱,但無須顧慮衣食住行的麻煩,何談“苦”字?

確切地感受過,才能夠體味其中一二。苦的並不是旅行本身,而是這路途上所經過的文化,這苦有幾分堅忍,這苦有幾分沉重,這苦更有幾分責任。

魯迅説“失敗是把好的東西毀滅給人看”莫高窟內,千古的文化不幸地落入無知的農人之手,壁畫被毀,塑像被砸,寶物以低價流出華夏大地。難道這不是悲劇?是,這是!是莫高窟的失敗,是中國的失敗。

王道士在這場悲劇的演出中不過是一個醜類,他所代表的不是自己,而是多少年來中華的短處。他們是一個龐大的羣體,沒有文化的浸染,對於民族的歷史榮辱沒有概念,眼裏只有金錢與市井的喜怒哀樂,甚至對於文化的價值沒有概念。他們沒有錯,錯的是千百年來對於他們的忽視,不經受教育,價值觀的形成便有了漏洞。父傳子,子傳孫,對於他們,人生便只有一個目標,吃飽穿暖,有些貪念便是得個小官噹噹。

難道這不苦?苦,這苦中有沉重的文化陋習,這苦中,有太多的不負責任,百姓的不負責任,官員的不負責任,開山鼻祖的不負責任……

曾經孕育了幾代繁華的古老的中華,竟沒有想到,在文人雅士的底層,還有一個對生活,對文化都無能為力的人羣。

於是,中華大地坍塌出一堆廢墟,那是文化的廢墟,是坍塌的中華民族古老的脊樑。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這本書我在很久以前便聽説過,但是並沒有認真的去看過。這次藉着這個暑假的時間,好好的品讀一番,隨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跨遍中國的大江南北,在歷史長河中漫遊。

從滾滾黃沙的沙漠邊塞,到秀麗清澈的江南小鎮,作者把每一個地方描繪的惟妙惟肖,同樣也讓我感受到中國源遠流長的人為文化,每一個地方都散發着他獨特的魅力。從《道士塔》,《陽關雪》中,讓我看到了黃河文明的興衰,寫出了歷史的深邃蒼涼。《江南小鎮》開始的那一段描寫,讓我彷彿看到了那小橋流水的景象。《風雨天一閣》讓我看到了中國文人的艱辛。而《三十年的重量》讓我感受到了一絲温暖,感受到師生之情的美好。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説:“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聯在一起。”我想這或許是這本書叫做《文化苦旅》的原因把。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文深厚的文化底藴和寫作功底,在他筆下,莫高窟,都江堰,藏書閣都是如此的與眾不同,在他筆下,那些過往的歷史,就像是一幅悽美的畫卷。“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悟,每個人的一生對於自己來説也是一段歷史,當我們走過一段路時,停下來回過頭看看自己曾走過的足跡,總會有着這樣或那樣的遺憾,而我們也在這遺憾中,坎坷中尋找這人生的真諦。

靜靜地合上這本書,彷彿也有了一種想要遊歷山水的衝動。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也想在山水之間尋覓着歷史的足跡。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就是:“文人的魅力,竟能把碩大一個世界的光明找不到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我想,每一箇中國人都會有這種感覺,自己特別想去的地方,總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作者餘秋雨先生認為:“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對我的長期薰染造成的,要擺脱也擺脱不了。”我想,這個原因對每一箇中國人來説,同樣適合。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而文人的作用,也就是把古蹟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與人類精神感悟出來。因此,文人也是豐富歷史古蹟的內涵的.要素。沒有了歷史事件與人物,人們對於無論有着任何意義的景觀都只會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與技術多高啊!”之類單純的讚歎,而永遠也不會有更層次的感慨。旅遊的更高層次,就是要領悟我們祖先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傳統精神。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不管你見或不見,我都在那裏。

——題記

悲涼。這是我看到這本書的第一行時,最多的感覺。

道士塔、陽關雪、廢墟……路,你一直在走;心,也一直在飛。看着王道士將一箱箱國寶以廉價易走,欲呼無聲的悲傷。在沙山頂端望着山腳下那一抹清泉,心中是何等之複雜!陽關外飄飛的白雪,你可記得古人的足跡;圓明園啊,你可想念當時的輝煌!

僅僅只有悲涼嗎?不還有那無緒的愁。

新加坡的一片荒涼之地,埋葬着無數生命;青雲譜中,朱耷的恍惚與悽落,哭之,笑之;廬山上,新建的台階與平整的車道奪走了廬山對人的考驗,也奪走了那份無價的意境;都江堰水中三座巨人石雕,微笑地看這滄桑的世界;三峽邊的樹與林吶!你可曾記得李白行船的蹤跡?

蘇州與江南的小橋與流水,悽異而婉轉;柳公柌的美景盡收眼底;洞庭湖邊,岳陽樓上,古今詩人共詠愁詩;白蓮洞中的古人們,完成了第一次征服,舉起了勝利的手臂;莫高窟中的飛天,微笑看着這世界……

傾聽!為了文化中的祕諦;傾聽!為了文化的復興;傾聽!為了文人的秉性;傾聽!為中華文化為我們所遺留的永恆閃耀。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暮色四合,喧譁的一切復於平靜。靜靜的夜裏,最好莫過於讀書了。一盞孤燈,一杯香茗,擺上餘秋雨的遊記散文集《文化苦旅》,細細品位起來。

讀了這本書,我能感受到在作者的文字背後跳動的是一顆單純、乾淨、坦誠的心,筆端流溢出的是對悠久文化的體察和感悟,對漫長曆史的無窮玄思,既能讓我感知文化的至真至美,體悟散文的至情至性,又能感受到一種濃重的民族責任感。細細密密的文字中席捲一切的磅礴氣勢。那伸張有力的筆法和豪邁中略帶悽苦的哲語使我震撼。是什麼使得作者筆下的文章能夠吞吐千年,博通古今而顯得遊刃有餘?是一種閲歷,一種修養。大江南北,長城內外無處不見證着他那滄桑而深邃的足跡。就是這種閲歷和修養造就了《文化苦旅》的那種獨具風格的藝術特色。我一邊潛心默誦。吟詠。品味。咀嚼。彷彿自己已經加入了旅行隊伍中,又彷彿整個旅行中就只有一人,那就是我。天高地闊,萬事萬物如此真實。餘秋雨就像一個導遊影子,摸不着,卻處處皆在,在指引着我,在牽動着我的思緒,讓我真實去體驗這苦澀的旅行。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這樣一本好書,當我讀到這本書時,便沉醉在了泱泱歷史的方則中,眼前浮現出了種種黑白相間的畫面,大江南北在文字中異彩紛呈。

書很厚,拿到之後頗有充實感。我與文字一齊去閲天地、覽神州。裏面有一篇文章,讓我印象頗深,它講述了一個大清的罪人,他的無知促使他用中國文物換來了幾頭牛,無價之寶只值幾頭牛?想止於此,我是多麼想去阻止他,可惜我回不到從前。無知是多麼可怕啊!它能改變一個國家的命運。再説,若他有愛國之情,哪怕僅有一點點,也會拒絕的。

《文化苦旅》讓我暢遊了一遍中國,明白了一個國家的偉大,感受了一個國家的風情,也懂得了從不一樣角度去看待一切。這樣,即使廢墟也能放射光彩,我們要永遠堅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讓平凡的一天也精彩。想想平時,我總是無味的過日子,自從讀了《文化苦旅》,我學會了用自我的眼睛仔細地觀看世界,發現每一天都與眾不一樣,生活也所以歡樂起來。

《文化苦旅》讓我收益匪淺,我期望大家都讀一讀。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第一次知道餘秋雨這個人時,我才只有一年級,偶爾在《語文新天地》上見過他的名字。而現在,我則在《行者無疆》、《文化苦旅》中,細細地品味他的文章……

《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外國文明的盛興、衰落。餘秋雨將它們講述地栩栩如生,他遊歷四方,將所有的感悟都寫了下來,便有了此書。書中的“苦”並非身體上的辛苦,而是那些不朽的文明經歷過的風霜雨雪,經歷過的不為人知的祕密……

全書的主調是憑藉事物以尋求文化的靈魂,人生的真諦。作者以藝術家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幅慘不忍睹,壯麗,悽慘的畫面:王道士——王圓?他原是湖北麻城的農民,逃荒到甘肅,做了道士。幾經周折,不幸由他當了莫高窟的家,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數的錢財,讓他們把難以計數的敦煌文物一箱箱運走。“飛天”古壁畫被王圓?用石灰刷白:“這樣才幹淨。”陽關古址一片淒涼、荒無人煙,一望無邊的古戰場屍骨遍地……

我深深地感覺,中國五千年的歷史真得很耀眼,很璀璨,但過去很多人都不重視,中華偉大的作品都白白被糟蹋。我真想回到過去,告訴那些人:“求求你們,不要再這樣了!這些都是藝術瑰寶呀!”但在他們眼中,這些東西毫無價值,再大的發泄也是空氣一堆,換來的是他們一臉茫然……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32keq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