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民族文化廣播稿

民族文化廣播稿

有在學校廣播站鍛鍊的學生都知道,廣播前一般都會提前準備好廣播稿,優秀的廣播稿會帶來更好的節目效果,來參考自己需要的廣播稿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族文化廣播稿,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族文化廣播稿

民族文化廣播稿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中午好,我是六一班的廣播員。

今天中午我要講得是“關於中國的傳統文化”。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在這裏,我想跟大家一起來欣賞一首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⑵,春風送暖入屠蘇⑶。

千門萬户曈曈日⑷,總把新桃換舊符⑸。

此詩作於作者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時。

1067年宋神宗繼位,起用王安石為江寧知府,旋即詔為翰林學士兼侍講,為擺脱宋王朝所面臨的政治、經濟危機以及遼、西夏不斷侵擾的困境,1068年,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對”,王安石即上書主張變法。

次年任參知政事,主持變法。

同年新年,王安石見家家忙着準備過春節,聯想到變法伊始的新氣象,有感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描寫出了春節除舊迎新的景象。

一片爆竹聲送走了舊的'一年,飲着醇美的屠蘇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氣息。

初升的太陽照耀着千家萬户,家家門上的桃符都換成了新的。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至今。

古代風俗,每年正月七年級,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驅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門萬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詩意,是説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陽的光照之中。

結尾一句描述轉發議論。

掛桃符,這也是古代民間的一種習俗。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我的分享完畢,謝謝大家!

民族文化廣播稿2

劉:新仁國小紅領巾廣播站又和大家見面了,我是今天的廣播員劉雪,吉藝鄉,張雲會

劉:今天,我們欄目的主題是《民族文化》和《勵志故事》

合:歡迎大家收聽!

劉:首先為大家帶來是《民族文化》

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紹一個少數民族——維吾爾族。維吾爾族通常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和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周圍,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以及河南開封、鄭州等地。

維吾爾族的民俗習慣可謂多樣化。維吾爾族待客很有講究。如果來客,邀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點心,然後再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端上桌,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飯後,收拾完餐具,客人才能離席。

維吾爾族的飲食習慣以麪食為主,喜歡牛肉和羊肉。主食的種類有數十種。最常吃的是羊肉抓飯、包子、油條等。另外,維吾爾族還喜歡茯茶、奶茶。

瞧,這就是我國的少數民族——維吾爾族!張:我繼續為大家帶來《民族文化》知識

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在五十六個民族中我最喜歡苗族,因為苗族的有許多的美食和服裝漂亮。就讓我來介紹一下苗族吧!

苗族人主要分佈在貴州、湖南、雲南、廣西等地,有自己的語言,文字現用漢字。苗族人以大米為主食,喜歡吃狗肉,素有“苗族的狗,彝族的酒”之説。特色美食主要有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苗族人的歲時節慶很獨特鮮明,按時序分一歲分十二個月,每月都有一個以上的節慶日,較隆重的節日有:召龍節、吃薪節、苗年節等。

苗族人的服飾具有鮮明的民族藝術特色,服飾圖案花團錦簇,溢彩流光。苗族人鍾愛銀飾,頭飾包括銀角、銀圍帕、銀髮簪等,工藝華麗考究,巧奪天工。苗族姑娘盛裝的服飾常常有數公斤重,大多是幾代人積累繼承下來的,素有“花衣銀裝賽天仙”的美稱。這就是苗族了!

吉:我為大家帶來的是勵志故事

《為生命畫一片樹葉》

美國作家歐·亨利在他的小説《最後一片葉子》裏講了個故事:病房裏,一個生命垂危的病人從房間裏看見窗外的一棵樹,葉子在秋風中一片片地掉落下來。病人望着眼前的蕭蕭落葉,身體也隨之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她説:“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後,用彩筆畫了一片葉脈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最後一片葉子始終沒掉下來。只因為生命中的這片綠,病人竟奇蹟般地活了下來。

温馨提示:人生可以沒有很多東西,卻唯獨不能沒有希望。希望是人類生活的一項重要的價值。

劉:光陰似箭

張:日月如梭

吉:時間過得真快,今天的的廣播又要和大家説再見了,下週同一時間,精彩不斷!合:謝謝大家的收聽,再見!

標籤: 廣播稿 民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3emw7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