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熱】《文化苦旅》讀書心得

【熱】《文化苦旅》讀書心得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裏,讓自己銘記於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該怎麼寫?想必這讓大家都很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書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熱】《文化苦旅》讀書心得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

陽關“終成廢墟,終成荒原”。那麼這原因何在呢?作者極其隱晦的表達出這樣一個觀點,即:當權的統治者似乎沒有給藝術家們以足夠的地位和尊重,所以限制了藝術家們的創作,然而藝術家們可是足夠優秀足夠天才足夠好的。

“但是,長安的宮殿,只為藝術家們開了一個狹小的邊門”這句話很有意味,很能夠透視出餘秋雨在拿着古代知識分子暗中自比的同時,他的雙眼始終沒離開過“長安的宮殿”為其所開的“門”,餘秋雨性格中深刻烙印着對“權力”的心理依附,在此文中已有較深隱的體現。他通過對古代文化名人的悲歎、哀痛、傷悼乃至鳴不平,甚至常常要擠出幾滴酸度超強的枯淚來,其實正是欲寄託他自己希望當權者能施捨給像他這樣的文化人以生存的空間甚或重用之的企望,這是典型的中國傳統士人的情結,是沒有或缺乏獨立人格,始終活在權力話語的陰影下謀求自我的定位,餘秋雨藉此將他作為這種知識分子的虛榮表現得淋漓盡致,荒原?千萬別侮辱艾略特的經典大作,那不過是無奈的看着自身終入塵土的壘起的墳而已。

餘秋雨仍沒忘了拿唐代的造像去向文藝復興時的西方藝術大師那裏尋回一點可憐的“驕傲與自豪”,但他卻不願也不肯再繼續追問:為什麼如此輝煌的唐朝藝術卻無法避免走向退步衰落的宿命?而西方的文藝復興為什麼卻偏偏能開出一個史無前例的近現代人類文明呢?

那些至今依然坐在“四大發明”之類國故上高唱凱歌頌謠的孝子賢孫們,自然是想不明白的。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2

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的心靈也從陽關到江南做了一次苦旅。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對它的書名充滿了疑惑:你為什麼這麼辛苦的旅行?既然是旅行,何必突出苦口婆心的話?帶着疑問走進書裏,知道了作者的身世,豁然開朗,不禁感歎。這個苦字是什麼意思?體力勞動。作者的旅行完全是自費的,去的地方大多冷清偏僻,走着走着自然就累了。但在作者的心目中,大概這漫長的旅途,這艱辛的工作,已經變成了和朝覲聖地的朝拜者一樣虔誠的心情,去朝覲幾千年的廢棄古蹟。

看到舊址被毀的痛苦。作者去過的新疆、陽關、敦煌、渤海國、天一閣,都毀於一旦,殘缺不全。面對損毀的遺址,作者自然痛心疾首,痛苦不堪。

攻擊謠言的痛苦。作者在苦不堪言的旅途中以及旅途之後,遭受了謠言、誹謗、謾罵和各種形式的人身攻擊。然而,在這個辱罵的聲音中,沒有媒體,一家報紙為他説了一句公道話。為了躲避襲擊,提交人與妻子從上海搬到了深圳。然而,在這種謾罵和孤獨之中,作者繼續修改這本書,寫出新的作品,是難得的,也是有價值的。

文明衰落的辛酸。作者出國訪問了中東、希臘、埃及等世界文明遺址,然後去歐洲與中國進行比較。反映了中華文明的利與弊,對各地文明的衰落深感痛心。迫切提醒當代文明也是痛苦的。

理解這些“苦澀”,也理解作者的心情,也理解作者深沉的風格,悲涼的風格。毫不誇張地説,這是“痛苦”和“徘徊”。

從陽關到江南,只有苦,不只是苦。這個詞的內涵太豐富了,讓人至今不解,就這樣走完了全程。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3

《文化苦旅》是當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級文化學者餘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全書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他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為這趟巡視華夏文化的“苦旅”,寫本書。寫出了因為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為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寫了一道滋味。

他的筆觸時而奔放,時而靈動,有時像大江奔騰,洋洋灑灑,蕩氣迴腸;有時像小溪宛然,曲徑通幽,砉然流芳。他的氣勢磅礴,凜然睥睨天地,有時好像在放肆地喊着:“我要遨遊九天而天威耐我不得,我要逍遙九地而地塹縛我不得”;而有時卻又好像在苦苦地尋覓,為中國的文化,歷史尋覓一條出路,一條重獲新生的出路。然而,最讓我觸動的卻是他那不羈的文思,見常人所未見,思常人所未思,收放自如,讓人不禁歎服。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將我們帶入文化意識的河流,讓我們思考,讓我們深省。在他的筆下,歷史是那樣的深邃蒼涼,令人扼腕,往往在讀他的散文時總能體味到原來不曾想到的東西……

真正的歷史是沉默而寂靜的,它無言,用沉默傲視人間,傲視人間的斗轉星移,王朝更迭。它任憑人們在他身上居心叵測的塗抹着,不屑與何人爭辯。“大音稀聲,大象無形”,它沉默不是因為他懦弱,它的力量足以拖垮無數的霸業,再強的盛世在他眼中也不過曇花一現。“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這是對他最好的形容。力拔山河的項羽能怎樣,羽扇綸巾的周瑜能怎樣,立馬橫刀的張飛又能怎樣,歷史的一個轉身就讓他們灰飛煙滅,終成一抔黃土。只有歷史以真正的王者身份永存,跨越了空間,穿越了時間,創立下獨屬於它的基業。

可不幸的是,每當翻開厚厚的歷史書,總會被蕩起的濃濃灰塵迷住了雙眼。

小時,曾相信歷史,相信史官筆下那一個個稜角分明的人物,後來才漸漸懂得,所謂歷史不過是人之歷史,變成了一些人為了取悦另一些人的工具。那一幕幕,一場場,滌盪着對與錯、善與惡的史實也只是陰謀家的説辭。在歷史之流中,永沒有善惡,存在的只是解釋。浩瀚五千年留下的文明,在一次次刪改中扭曲了原來的模樣,留給我們的只是一個梗概。善惡、對錯有時並非由什麼定義,而區別它們的往往卻是勝敗強弱。一切正如尼采所言“歷史沒有正義,只有利益”,在無窮的利益的驅使下,歷史也淪落成為了工具。追溯過去,不知有多少人在歷史的夾縫中苟延殘喘,他們被歷史所遺忘,被歷史所判定,更可悲的是判定他們功過是非的是那些別有用心之人。若他們地下有知,會不會發出一聲長歎,歎息這民族的哀魂。我無力扭轉歷史的滄桑,更無能評判一個民族的優劣。我只知道,有太多的人未能瞑目,卻又匆匆流逝于濤濤的歷史洪流之中。

然而,我相信,某些史官一杆竹管筆塗劃的文字,哪怕能鐫刻山河,能雕鏤人心,卻又怎能羈絆住歷史的腳步,它放肆奔騰,橫無際涯,一紙丹書又怎能成為它的囚籠;我相信,總有一天它能突破黑暗重回光明,讓世人重新去評判它,還它一坦蕩蕩的模樣。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4

看了餘秋雨的這些散文我感觸頗深,他的每一篇文章都帶給我一次心靈的洗禮,很是震撼,但最讓我喜歡的還是他的《廢墟》這篇文章,它裏面的話深深地影響着我的思想,在極大數的人都認為完整才是美的時代。他卻提出了一個可以説是另類的想法——廢墟也是一種美,也許嫩綠的葉子象徵着希望,可是誰又能否定飄落的秋葉就不是一次生命的輪迴嗎,就不是另一個新的生命的開始,落葉是人們心中“廢墟”的代表,可是它卻賦予着別樣的精彩,難道不是嗎?

圓明園曾代表着皇家高貴的身份和無盡的財富,可是現在當我們再回首過去時,看見的又是些什麼呢?是一幅殘缺破爛不堪的景象,我們已經很難去想象它曾經擁有過的那些光輝歲月。當有人提出修復圓明園的時候,有些人卻站出來否定了,因為即使修復了它原有的容貌又能怎麼樣呢?那些曾經遭受過的屈辱歷史就能消失在歷史的記錄裏嗎?

答案是當然不會了,殘缺的圓明園,一個廢墟一般的存在,也是一種美,另類的一種美,因為這個殘缺般的廢墟的存在才讓我們更加牢記了歷史慘痛的教訓和慘象,廢墟是一種美,殘酷而真實存在的美。它是不會因為它的不完整而被世人所遺棄,相反的,人們只會更加記得它,它將會永遠的被人們珍藏在心中最深的那個角落。

在《文化化苦旅》中我能感受到餘秋雨那深厚的文字功底,在中國悠久的文化發展史上,有許許多多傑出的才子,他的文章並不是最華麗最優美最感人肺腑的,但卻是令我感觸最深的,他的文章教會了我許多的哲理,我也能感受到來自他內心深處的真切想法,看完這本書,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那純樸簡單的文字是我思想上的一次撼動,是我精神上的愉悦,更是我心靈上的一次完美震撼。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5

文明的綻放與枯萎,拉扯着歷史的煙塵。而歷史的時間軸,向來是理性且冷漠的。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沙原隱泉……從遠方來,到遠方去。文化在中原大地奼紫嫣紅地盛開,在時間的淘洗、人類的遺忘、戰爭的風雨……之後,有的荒蕪、單調,價值只有自身審視,有的風采依舊不減當年,名氣的步履走遍大江南北。

失落的文化也好,繁盛的文化也罷,在幾千年的日日夜夜,它們眺望過朝陽與落日,鬧市與曠野,塵埃與星羣,乃至遠古與未來。它們在愚蠢的世人中撕心裂肺的無聲吶喊,幸運的躲過一劫,保留至今;不幸的倒塌,成為廢墟,後人遺忘。

人類總樂衷與在歷史名勝中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卻不去貼耳聆聽它們的故事,對它們的身世也沒有刨根問底的興趣。最後,朝朝暮暮之下,銘記的人越來越少,人類自身的損耗卻越來越多。

狄更斯在《雙城記》裏曾言: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誠如斯言,時代的文明從刀耕火種到機器轟鳴,從茹毛飲血到錦衣玉食,物質文明在不斷地開花,而精神文明卻在凋落。

精神文明的缺失,最明顯的象徵便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逐漸枯萎。而當人類失去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浸潤,一方面容易導致人類文明之光的褪色,另一方面,個體和社會失去了文化敬仰,對整個人類羣體而言,這是一種無力的悲哀。

周國平在《人與永恆》中言道:文化是生命的花朵,離開生命本原,文化不過是人造花束。理固宜然,生命誠可貴,在人的一生當中,支撐一個人跨遍萬水千山,淌過坎坷泥濘,去追隨所謂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不是金錢、名利、地位等物質,而是根植於心中的敬仰,而敬仰的動力來源則與文化息息相關。實言之,如若敬仰失去了文化的薰陶,那麼它就像是插在精緻花瓶裏乾花,永遠不可能會有鮮花那般充滿馥瑜與生機。

這個世界很浮躁,各種糜爛的物質追求大行其道,浮華充斥着這一代人的心靈,修籬種菊是一種奢侈,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荒蕪與空虛。科技日益發展帶來的弊端越加顯著,全球氣候的異常導致一些文明古蹟遭到破壞、難以保存,但更多的是來自於人類的行為破壞,追蹤溯源,依舊是文明的缺失。此外,理工科學的崛起,人文學科的邊緣化,極其容易導致一代又一代對文化的漠視,他們不瞭解這些文化出現的背景、影響以及文化當中的智慧結晶,他們只知道,這些文化很舊,經歷的歲月很長,卻很少會去思考文化背後的內涵。這,實屬無奈,也是人類之殤。

對於現代功利主義者,絕大部分都是,追憶情懷的同時,卻又將情懷拋之腦後,等到再想拾起來的時候,卻忘記了該從何處尋。而情懷也分真實與虛偽,誠心與造作。跟風情懷並非停留於表面的風花雪月,隨便哼幾句唐詩宋詞,呻吟幾句社會沉浮而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真心實意的情懷則是根植於心中對逐漸消逝的文化執著追求,以及心甘情願地為重振文化之興而赴湯蹈火。

木心先生在《文學回憶錄》提過:人類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傳,高雅的失傳。何為流俗?我想,應該是煙火的狂歡。何為失傳?我想,應該是“彩雲易散琉璃脆”。而這是不是異常地滑稽可笑?就像《娛樂至死》所説的那樣:我們的文化終將成為一場“滑稽戲”。人類的行為滑稽,人類的思想滑稽,人類的本身也滑稽,而這一切終會導致一場空前浩蕩卻極富悲哀的滑稽戲登台上演。

近年來,國家出行了一系列的文化紀錄片,包括《我在故宮修文物》《當盧浮宮遇見紫禁城》《匠人》等等。作為主流媒體,在羣眾當中具有一定的公信力,雖説有些文化被羣眾心間的雲霧朦朧已久,但互聯網時代,依託主流媒體的引導,官方的宣傳推廣,也是可以“守得雲開見月明”的。古老的種子,它的生命的胚芽藴藏在內部,只是需要在新時代裏播種。

勿等到繁華散盡,只看見煙火裏的塵埃。世間萬物的萎靡,從心開始。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6

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訴説着一個個中國古文化,中國文明的盛興、衰落。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跟隨餘秋雨先生踏上游歷中國文化古蹟的旅途,感受歷史名跡歷經千年的風風雨雨所沉澱出的歷史文化底藴。

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生,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而我們人社工作者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下鄉檢查工作過程中,我們與山水、羣眾做着不同的互動,看着匆匆往來的羣眾,不知他們從何而來,又向和而去?我們的腳步只能緊跟着自身的職責,想羣眾之所想,急羣眾之所急,時刻維繫着人民羣眾的安危,此時作為一名人社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工作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機關事業單位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只能夜以繼日的工作在第一線,默默地服務好人民羣眾。

讀着《文化苦旅》,讓我漸漸地明白了很多東西。我想,讀一本書除了能夠獲得理性和知識的收穫之外,最大的享受可能是那種喜悦,有所思有所悟的那種喜悦。讀《文化苦旅》並不是一件舒心的事,因為需要用全部的心去感悟。但是讀着讀着,便會有所收穫。猶如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發現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有其階段性,不能強求一致,更加無法整齊劃一。循着一本紙色泛黃的《文化苦旅》,拂開瀰漫千年的歷史塵埃,我追溯到遠古文明的源頭,掬一捧最清的,感受它帶給我的闃靜之中最沉重的呼吸。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7

今天好無聊啊,無意中看到昨天王葉煒借我的《文化苦旅》心想既然無聊就去看一下吧,沒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我只看了其中一篇叫做沙原隱泉,原以為與其它寫景小説一樣,都是説這個地方怎麼怎麼樣,但是當我讀上這篇小説時,我原有的想法瞬間沒有了,原因是餘秋雨寫的這景象與其他人寫的完全不一樣。

我最喜歡文中的這一句話:不為那山頂,只為這已經劃下得曲線,爬。不管能抵達哪兒,只為已耗下的生命,爬。無論怎麼説,我始終站在已走過路程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沙丘的頂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我喜歡這段話的原因是因為這句話與我現在的情況十分的相近。因為我現在的學習就是在一直向上爬,無論它多麼的高,我還是要繼續向上爬,無論它的高度是多麼的永恆,但我永遠也不會退縮。

我所喜歡的另一段話是: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是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會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技巧,讓人神醉情 馳。這一句話總結了前面的一些事情並加以貫通起來。

今天讀了餘秋雨的小説讓我明白了,原來寫景也可以這樣寫。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8

苦澀的味道給這本記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增添了一份味道。在看《文化苦旅》之前,我大概不會想到,一個引人入勝的景點和歷史,背後估計有這麼深的含義;作者自帶妙筆,結合乾淨優美的散文,使之成為喚醒中國人的文章。

“淺淺者雲照,小橋流水村”的對聯,成就了江南小鎮的魅力。江南古鎮不是自然雕刻的自然景觀,而是屬於中國古代文化的人文景觀。我們以前從未來過這裏,但書中的小鎮給我們一種賓至如歸的感覺。難怪幾千年來,很多文人遇到政治不潔或生活失意的時候,都會隱居起來。而荒山蓋屋,生活上有煩惱,隱於城中,成了文人來江南的最好推力。其實我們對“隱居”既有正面的看法,也有負面的看法。一方面,當中國文化受到一些因素的影響,比如北方遊牧民族入侵中原時,文人會把自己的文學修養帶到這裏隱居,以避免戰爭或政治的迫害。其次,是士人病死、官場沉浮的失意時刻,事事不順。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解除他們的身心,找個地方隱居。缺點是有些人會為了得到一份緊巴巴的工作,在隱居中藏起追求名利的工具。這些舉動讓中國特有的隱性文化開始變質,之前的孤傲和死後的名聲徹底黑暗。儘管如此,我們仍然對隱居持積極的態度,因為中國古代文人發展的空間太窄,迫使他們要麼隱居,要麼死去。我們不會讓他們的雄心壯志落空,而是選擇一沉再沉,等待有朝一日東山再起。在自然人文環境中沉思,考慮人的情感,在留侯寺前,一尊石像追憶柳宗元的一生,從他的文采到他的降職,這是貶謫,劉墉兩州是偏僻之地。所以他把自己置身於山河之中,把自己的苦惱狀態完全寄託在山河之遊和文章的創作上,成就了中國文學的歷史”,這一代文人的氣節和傲氣,使後世文人不得不尊重他的文化自覺和人格,帶着崇敬和懷疑向這位偉大的作家致敬。當我們合上書時,我們忍不住去睡覺。流動的汽車和人們在宣揚另一種文化。這裏是高雄,但是千年文化的故鄉呢?也許我們應該帶着對中國文化的懷疑,親自去廣闊的土地上看書。

餘行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以其獨特的觀察和洞察,對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進行了深刻的思考,用細膩的筆觸寫下了中華文化。《文化苦旅》不甜,因為有太多的苦要承受和經歷。

走進書中的情境和思考,不禁認真起來。就像一羣被流放的孩子,被流放到一個陌生的土地,因為歷史和那個文化,迫使我們前進。我們住在前面的莫高窟裏。洞穴仍然壯觀,石像和壁畫仍然寂靜無聲。我們靜靜的看着光影投射下的石壁的變化,就像他們靜靜的看着千年敦煌的變化。一千年前,開了一千年後雄偉的莫高窟。它遭受了浩劫,王道公手裏的一串鑰匙守護了敦煌一千年,卻把它留在外人手中,而華夏子孫也拋棄了它。那輛馬車和裝載文物的馬車被運到了國外。多年後的今天,這個神祕而有意義的洞穴為什麼能吸引所有人的目光?它的外表並不美麗,只是一種儀式,一種生活,以及它的深層儲藏。我們在這裏看到了美,也看到了宗教世界,它是中國人的標本,一種美麗的標本,同樣美麗的標本,儘管它曾經被畸形和無情地改造過。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9

拿到《文化苦旅》這本書,並沒有立即閲讀,而是盯着封面上四個大字“文化苦旅”思索:書中會講些什麼呢?

稍加思索後開始拜讀,全書是從家鄉的“牌坊”着筆的,這也是作者決定苦旅的起點,特別是文中何老師所説的話“君子懷德,小人懷土。不要太黏着鄉土。只有來來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想想這樣樸素的話語是何其的經典,走出去才能引進來,變才能通,通才能遠,這不正是社會發展的前奏嗎?

有人説要麼讀書,要麼旅行,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要在路上。讀萬卷書和行萬里路,兩者關係如何?而作者卻説,沒有兩者,路,就是書。是的,書就是路,路就是書,哪有人能把它們分的清,又豈能劃分的清楚。在閲覽羣書行走苦旅之後,作者最大的醒悟就在於發現一切文化的終極基準,人間是非的最後衡定,還是要看山河大地。確切的説,是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給予的生存許諾。這種醒悟和當下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是何其相似。

閲讀到“道士塔”和“莫高窟”篇章,給我一種有對民族屈辱歷史的感歎,有對中國古代燦爛文化被毀的悲哀,作者進行了痛苦的反思。他眼中的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佛號、誦經聲、木魚聲、旌旗飄蕩聲,民眾笑語聲,還有石窟外的山風聲、流水聲、馬蹄聲、駝鈴聲。身不由己,踉踉蹌蹌,被人潮所挾,被聲浪所融,被一種千年不滅的信仰所化。

“世人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並且不予餘力的為之奮鬥,但有誰能想過,當你真正登頂後會發現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不能橫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時俯視之樂,怎可駐足久坐?世間美景皆都熨貼着大地,潛伏在深谷。”簡單的絮語,這是何其深的人生感悟駐足高處不勝寒之地才有的至理箴言,對於我們每個人的心境來説又何嘗不是如此。

如飢似渴的拜讀完整本26篇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書名雖有“旅”字,雖然描述的都是作者腳步所能丈量到的所見所思所想所悟,但全本讀完我的心情卻很沉重,很有一種滄桑的'氣概和蒼老的心境。這種滄桑和蒼老是穿越了千百年的歷史,從步子的艱難跋涉到心靈的強烈洗禮,從聽聞到見證到感悟:"每到一個地方,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風聲鳥聲,心想?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

如夢起點的出發,中國之旅的感歎,世界之旅的尋源,人生之旅的積澱,文人的腳印和人生的苦旅兩種鏡頭和濾光交替輝映,厚重的文化氣息圍繞墨香,縈繞我的心絃。讀着讀着,光與影的歷史畫面就會映入腦海,久久的連貫回放;讀着讀着,我就覺得有種慾望衝破大腦,也想尋着作者的印記走一遍書中所描繪的地方,實地感受一下,無數高貴的生命支撐起的歷史與文化的寬度與厚度。

文化瑰寶,苦旅傳承,這也許就是作者筆下文字的初衷!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0

合上這本書,封面優雅卻滄桑。黑色四個字“文化之旅”中的“苦”字真的吸引了我的目光。我的眼睛一直盯着那個獨特的封面和那個極其刺眼的“苦”字看了很久。我不知道我的眼睛是否長時間遠離它。它殺死了我的靈魂。懷着對它充滿好奇心的肚子,我迫不及待地準備享受這場文化盛宴。

《文化苦旅》是餘的第一部散文集,其中一些文章獲得了各種文學獎項的一等獎。整個節日的主題是尋找文化的靈魂和生命的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人格構成。其中,《文化苦旅》 《道士塔》等。通過古老的實物描述黃河文明在沙漠中的興衰,筆鋒中可見歷史的深刻與蒼涼感。《陽關雪》以美麗寂寞的小橋流水為基礎,展現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人情。

這本書雖然叫《艱難之旅》,但真的很過癮。從模糊的、豐富的、軟性的書籍中領略世界各地的文化風情,真的是一種莫大的享受。

作者走遍了祖國,觸景生情,把自己的感受寫進了文章。字裏行間,他透露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擔憂,以及自己對生活的感受。

這本書裏,有兩本書深深打動了我,一本是《白髮蘇州》。在莫高窟內,有一位名叫王的道士,他註定是莫高窟的所在地,主宰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他從外國冒險家那裏得到的錢很少,要他們用箱子運輸無數敦煌文物。今天,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屈辱地從外國博物館購買敦煌文獻的縮微膠片,然後歎口氣走到放大鏡前。一位年輕的詩人寫道:那天晚上,當冒險家斯坦帶着一隊裝滿箱子的牛車準備出發時,他回頭看了看西部荒涼的夕陽,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正在流血。

還有一個,《道士塔》,當一個人在異鄉,突然聽到同樣的口音,你可以想象那是多麼的開心和刺激!然而,總有一些人去了異國他鄉,很快就忘記了家鄉。這些都是《華語情結》曝光的,真讓人寒心。

享受了一頓文化大餐後,不禁想到歷史與文化的交替與重疊是必然的。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應該保護我們燦爛的文化免受衝擊。總之,無論是文化變遷還是歷史興衰,讓我們繼續走這條漫長的文化之路。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1

我想必每個人對旅程的感覺應該都是美好的,因為我們可以去一個自己不曾生活過的地方。穿過這個陌生地方的每一條街道,領略不一樣的風景和風土人情。同樣,這些也是我對旅程的一個想法。所以當我第一眼看到餘秋雨先生的遊記散文《文化苦旅的》的時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三點疑問。

首先,散文集多是一些優美的抒情文章,比如席慕容和宗璞的散文。當然也有一些敍事性的,比如魯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裏面就重點回憶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一些瑣事。但是這些散文類型多有抒情之意。所以當看到一本以遊記為主題的散文時,我不免眼前一亮,想要看看散文類型的遊記文章有何不同。

其次,旅程應該是享受的、快樂的,餘秋雨先生為何要在“旅”這個字前面放一個“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們的旅程又有別樣的不同。

最後,我們現在的旅遊理念多為拍拍照,買買紀念品之類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華城市,名勝古蹟。這種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們忘了一個地方它那從千古傳遞過來的文化底藴。作者書中的足跡斷不了一些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著名景點,但也不少濃墨着筆於一些不為我們熟知的地方。一種把旅程賦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帶着這些想法和疑問,我慢慢的閲讀了這本散文集。《文化苦旅》這本散文集中在我閲讀過的文章,作者的修辭、語言都較現在流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區別。現在散文多是優美、細膩之詞,讀後讓人聯想到的是嬌柔之美。但是在這本書中的散文,各個旅程的描寫沒有過多華麗的辭藻,多是樸實的文詞。讀起來讓人感覺是那種肅穆的靜謐的美感。

其中最讓我喜歡的就是,作者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古人身處此地當時的心境和生活。比如作者在《三峽》中寫到了漂泊江湖的李白;在《陽關雪》中寫到了送別故人的王維;在《柳侯祠》中寫到了遭到貶謫的柳宗元等等。這些類似的篇目中我不僅閲讀到了青山秀水的壯麗,更讀到了古人的心境與情懷。此時才懂得了文化的傳承對古蹟的重要性。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2

第一次讀得這本書時日已經頗久了,只記得當時讀完其中的一篇便已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了。之後這本書便在腦海裏久久揮之不去。輾轉良久,在一家書店購得此書,心裏甚為歡喜。讀完這本書卻還是很久之後的事了,至於如此,一是正因自己生性懶散,雖喜愛讀書卻極少認真坐下來耐住性子讀書,當時學業也頗為繁重,二是此書實在太過於厚重,整個散落於大江南北山川河流的一代一代的中國文化都被餘秋雨先生拖曳、描摹出來,若匆匆瀏覽此書也罷,要是細細品味的活,不啻於同餘秋雨先生一道在那些隱匿着中華文化的山川河流、塔窟寺廟、湖鎮樓閣走了一遭,原本頗為閒散的心境變得肅然,也會被這些撲面而來的還帶着些山水氣息卻磅礴浩蕩的文化格律壓抑的靈魂一緊,心頭便沒由來的多了幾許沉重之感。便再也簡單不起來了。家訪小結

餘秋雨先生也在自序中説,“我本為追回自身的青春活力而出遊,而一落筆卻比過去寫的任何文章都要蒼老。”

中國古代的文人基於傳統文化的定位,大都有“學而優則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報效祖國的理想,世世代代也都揹負着這種宿命。於是,他們十載寒窗苦讀,只為有朝一日能夠入朝為官,既光耀了門第,有為國家盡了些許力量。然而,官場的黑暗卻是他們沒有想到的,帝王的昏庸也是他們沒料到的,奸佞之臣矇蔽着皇帝的眼睛,魅惑着皇帝的心術,整日過着驕奢淫逸的生活。他們無奈了,彷徨了,想要喚醒着腐朽的朝廷,卻觸怒了權貴,被佞臣們視為骨中之刺,於是,幾番讒言便被罷黜貶謫,流放到千里之外。滿腹才華卻遭人妒忌,也罷,這高堂容不下我,便揮揮衣袖,整整衣冠,去那些個山水之間吟詩作對罷。只是這離去的背影,多少有些踉蹌。

他們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便把滿腹衷腸向那裏的山水吐露,滿腹悲哀與無奈也向這山水吐露,醉於山水,歎於人生,他們不想這樣,卻只能這樣。在這種與自然互相傾吐的過程中,生命和自然水融,自己的文化人格深深淺淺也就烙印在這些山山水水裏了。這幽翳的高山綠水之間,藏着多少故事,多少無奈與控訴,可惜,這山常青,水長流,這無聲的歎息與詢問只換來幾聲山澗鳥鳴罷了。

如今,我們在人類禮貌建造的城市裏研究思考着古文化,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卻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而一個有着極其敏鋭的文化視覺和極其敏感的文化良知的人在這片土地上行走,每到一處,那些個亭台樓閣湖光山色中藏匿倒映着的文化脈搏豈能不一一跳出來訴説着自己千百年來的寂寞和無奈,這樣的旅途,豈會簡單。跋山涉水勞累的身體,疾筆思索勞累了靈魂,不正是一場“苦旅”嗎。

歷史總是嚴肅的,維繫着一個民族靈魂發展以及走向的文化也是輕率不了的,當我們從歷史當中尋找文化存留下來的腳印的時候,這無疑會變成最嚴肅枯燥甚至有些沉悶卻又絲毫不敢懈怠的工作了。哪怕他們藏匿於山水之中,帶來了山的靈動與水的柔美,更多的是增添了幾分山的巍峨與水的磅礴。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五千年曆史文化的民族,五千年的積澱凝聚着這個民族的血脈根源。這片土地養育了這個民族,凝練了這股血脈,也鑄就了這種人格。我們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了五千年,早就和這片土地融為了一體,她記載着我們的歷史,藴藏着我們的文化,昭示着我們的人格,每走一步都能找到讓人思索回味的事蹟。這天,物質生活日益滿足,可我們的精神又該向哪個方向走呢?歷史流淌到這天,前路該怎樣走,或許該回頭看看來時的路,看看古人走過的那些山山水水、樓閣棧道。我們的歷史文化藏在於山水之間,腳步太過幽深,不踏破鐵鞋又怎會柳暗花明。我們現代人的人格該如何構建,或許還是該看看古人的人格構建,這是我們的血脈,而這又該去問那些個高山深谷。

歷史在歎息,在訴説着一個古老民族的悲切和深沉。只願那些先知先覺關心着我們精神走向的站在時代之前的人們,多去聽聽這山谷的足音,或許我們就該知道明天該往哪兒走了。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3

之前聽語文老師説過,我們的文筆還太過嫩,像初歷塵世的無知小兒,當時不太肯承認。直到讀完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那一刻才明白,什麼叫滄桑,什麼叫蒼老,才懂得,文化的那一份厚重感。

回過頭來看自己以前認為很成熟的文章,才發現竟顯得如此蒼白。的確,是蒼白,而且是蒼白得無處可躲。曾以為可以意氣風發談蘇東坡,可以大恣讚揚都江堰,可以怒斥清代文字獄。但餘秋雨一篇《黃州突圍》,便是所有對蘇東坡的言談批判黯然失色,《山莊背影》《寧古塔》將知識分子的災難與艱苦寫的一覽無遺。文化苦旅闡述的是一種平實,卻將文化的那種厚重感一一還原。捧着這本書,心裏還有着一種沉甸甸的感覺。

一開始讀,有點讀不下去,因為讀得不是很懂。開篇的兩篇是《牌坊》《寺廟》,講了尼姑庵與吳山廟的故事,故事我看懂了,但老覺得有一種隱含的、難懂的在裏面,我可能還不懂。讓我突然喜歡上這本書的開始,是讀到《信客》這一篇。信客帶給我一種震撼,人性的感悟。簡簡單單的倆字,聯繫着一邊是沒了家的男人,一邊是沒了男人的家。他們承擔着艱辛,生命危險、懷疑、猜忌、污衊,他們本可以不必承受這些,但,為了他人,為了遠行者與遠行者的家,他們義無反顧的當起了信客,接受着多少難以承受的痛苦,但,他們不會後悔。這種人性的無私付出,劇烈的撞擊着我的心靈,我感受到一種厚重,做人的厚重。

慢慢改變着我的思想的是第二部分《中國之旅》。“沒有兩者。路,就是書。”秋雨的話一直迴盪在腦海,讀完《中國之旅》才品味出這句話的精闢。文化,是都江堰中拜水與問道的互相融合;是王圓籙,蔣孝琬使文化毀滅或歸於他國的那種惋惜;是陳萬里及時救下一些莫高窟文物的那種保衞意識;這是一種思想上的文化,讓我漸漸瞭解。把一切都看倦了的千年冷眼飽含着多少對毀滅的文明的痛惜,杭州的美麗是蘇東坡是錢繆對生態的一種敬重,希望這種敬重,能帶給每個人。“南國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遼陽”,流放,是一種災難,文人的災難。顧貞觀“季子平安否?”“我亦飄零久”是對不公的流放的無聲訴訟,更是一種沉重的友誼,重得壓人心。寧古塔,展現了遠年靈魂在苦難中的高貴,但也在告訴我們“文明可能產生於野蠻,但絕不喜歡野蠻!”

《中國之旅》寫了很多古代的中國文明,但我讀到的,卻是痛惜,對不懂文化,嫉妒文化,摧殘文化的痛惜。我感受到,一種厚重,一種該省視,該尊重文化的厚重。

帶給我最大感觸的是第四部分《人生之旅》,謝晉,巴金,黃佐臨,餘秋雨,這些支撐着文化的高貴生命,在承受着創造之苦,文化之苦,他們,使我深深折服。他們,都各自經歷着折磨人的文革,又恰都是最深的受害者,卻又無怨無悔的將文化創造着,為了文明,也為了文化。巴金在文革災難中受盡屈辱,在造謠者奉迎者中孤影難支,但,他無畏折磨,不懼傷害,一人領頭“斥棍子,講真話”這精神,震動着山河大地。秋雨毅然辭去一切行政職務和高位任命,孤身一人尋訪着中華文明被埋沒的遺址。在鋪天蓋地的誹謗中,那麼多人連續收到傷害他二十幾年,秋雨卻從未回擊一句,他不忍傷害石一歌年邁的成員,也不忍傷害一些無知的羣眾,於是,一人默默承受着痛。秋雨默默闡釋着:“大智不羣,大善無幫,何懼孤步,何懼誹謗”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人生之旅》寫的是令人欽佩的文化名人,但我看到的,是靈魂,是文化是人性是那高貴的靈魂。這種厚重,精神的厚重,是中華五千年文化的繼承與體現,是一種壓人心扉的厚重。

看完這本書,文化被摧毀的心酸,文人被壓迫的悽楚,讓我不禁沉思:“怎樣做人,怎樣傳承和重建這厚重的文化?”這句話,一直鎖在我的心裏,時時拷問着我的靈魂。這一刻起,興許我也不會再膚淺地亂談文化了,因為文化的厚重感,需要我們每個人都變得厚重起來……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4

前些時候輿論對該書及作者爭議頗多,如今看過並粗略的研究一下,覺得議論是理所當然的。總體評價這本書:文化苦旅,不苦很酸,文人的酸腐都體現出來了。

在我看來,一部文學作品是否有文采,關鍵在於詩意,當然,是流淌的詩意,而非憋出來的詩意。詩意也只能證明作者的才氣,不能決定作品的高低。索爾仁尼琴與莎士比亞誰更加富於才氣?無疑是後者。誰的作品更偉大?真的很難説。

其實文學作品是個綜合的東西,一切在於怎樣描述現實,還有現實在內心的感受,才華,是沒才華的人天天掛在嘴上的假牙。説人話,能把人話説到趣味之極的地步,這叫才華。

好作品標準就三個字:説人話。

但《文化苦旅》中説人話的作品很少,大多是用辭藻堆砌出來的空洞文章,或是強加情感的矯情文章。所以我對這本書的評價並不高。

他寫的《三十年的重量》這篇文章中寫到,"記得我那篇得獎作文是在一個夏天的黃昏坐在一個小板凳上一揮而就的,好像是為了應付暑假作業吧,一寫完就飛奔出去玩耍了。待到有一天驚奇萬分地看到它刊登在報紙上,並且後面還印有口氣堂皇的長篇評語,從審題、選材、詳略取捨、辭章修養一一加以讚揚,我立即變得嚴肅起來了。"他被所謂的評委點評給收服了,只是一心陶醉其中,並沒有想評委憑什麼能胡亂扯出文章原本沒有包含的東西,連作者本人都沒有想到的,評委又從何得出這樣的結論呢?也難怪之後他寫文章也是這個樣貌,對所見事物喜歡強加情感,也難怪他眼睛裏常含着淚水。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強加情感的。寫事物來寄託作者的情感,這個沒錯,但當作者的情感過分的寄託,反而使文章顯得矯情(或濫情)。例如《道士塔》。

《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是用辭藻堆砌出來的空洞文章,在一篇文章裏對一個事物用很多辭藻修飾,看似浮華,就因浮華而破壞了事物原本的樣貌。他這樣寫作,證明了他懂得很多修辭手法,很多詞彙,但對文章的破壞是很大的,顯得有點做作,太過於注重修辭,見得不怎樣自然。例如《廢墟》,這個能夠和《荷塘月色》"一較高下"的文章。

餘秋雨寫《文化苦旅》中很多文章,一邊用辭藻堆砌來描述景物,一邊強加情感,導致文章顯得既空洞而又濫情,雕飾感極其濃重,難道不雕飾就不是文學、文化了麼?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但我並沒見到文化靈魂,而是見到作者滿紙的矯揉做作。

《文化苦旅》中説人話的作品很少,大多屬於他的回憶散文,他的回憶散文,大都是把事情敍述清楚,運用辭藻就很少,很好的表達自我的心路歷程,他不用辭藻堆砌的文章例如《漂泊者們》,給人一種清晰自然的感覺,沒有顯得做作,在《文化苦旅》中顯得極其難得的文章。

《青雲譜隨想》直接把筆觸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現出中國文人艱難的心路歷程。敍事描述都很到位,辭藻運用可是分堆砌,恰當自如,自我也沒有過分強加情感,沒有把自我胡思亂想的故事強加給文章,是一篇很好的文章。這篇文章不足之處在於,為引出朱耷花費過多的筆墨寫中國繪畫史和徐渭,如果把這些資料壓縮,減去一些無關緊要的修辭句子,使文章感覺緊湊些,那樣讀者不會覺得作者扯皮太多,賣弄自我的知識,而產生疲倦。這樣的話,文章就能更近一層了。

我對餘秋雨的旅行,並沒從書中感覺到有多苦,只看到他寫下的眾多空洞矯情文章,盡顯他所謂的文人情懷,可是是酸腐罷了。或許我的觀點有些偏激,因為現實中對餘秋雨評價是當代散文作家的佼佼者,為當代散文領域供給了嶄新的範例。我不明白評價散文的標準是什麼,但我明白朱自清的《背影》比《荷塘月色》好,餘秋雨的《漂泊者們》比《道士塔》好,至少前者都是真情實感的敍述事情,而後者都是辭藻堆砌出來的矯情空洞文章。或許我的偏激源於考試中對餘秋雨文章的賞析,強加的"賞析"毀了文章。

秋雨在《文化苦旅》的後記寫到:"讀者諸君如果不細心碰到了它,那就隨便翻翻。"這些文章真的不適合被強加賞析,出此刻課本和考試中實在是這些文章的悲哀,因為作者本沒想那麼多,無中生有的賞析只能是破壞了文章。餘秋雨如此,如果是餘華的文章被選中,能夠想象到本來一篇説人話的文章,也會被"賞析"到變成説鬼話。,我覺得文章被拿來做考試賞析,是文章莫大的悲哀。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感受,以上就是我的感受,大家就求同存異吧。

《文化苦旅》讀書心得15

“報紙上説我寫書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這樣。這是一種我自己都過不去的辛苦。當我寫鋼筆的時候,我感覺我在變老。無論是春天還是秋天,或者是巨大的喜悦和憤怒,我都要閉上眼睛,平復心情,迴歸歷史。莫莫,理智而嚴厲。”這是餘教授在《文化苦旅》的序言。

難怪讀這本書要慢,要詳細,裏面的思路很有思想,很讓人看得懂。我還記得他的《風雨天一閣》,一個人,沒有!一個家庭揹負着堅守藏書樓的命運。範欽在國內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一直保存到現在。還有其他的藏書家和藏書家,但是幾代之內,歷史的塵埃就把他們埋沒了。但範的天一閣卻留了下來,靠的是堅持和堅定,或者如餘所説的“超越意志力、愛好、才華甚至時間”這種意志力體現在哪裏?他曾毫不客氣地頂撞過權貴皇族郭勛,並因此被判入獄。他似乎對任何事情都沒有憐憫之心,誠實坦率的他不擅長仕途。最後他也沒辦法,被權奸顏。"一個成功的藏書家至少是個性堅強的人."餘在這裏總結道。

看到這個,反思一下。如果我們文人生於那個時代,是藏書家,會不會像範欽一樣?我不這麼認為。範沁的毅力,乍一看是不近人情的。開始吧。很難!我們是老師,教育學生。意志力不能少,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呢?面對挫折,誰站了起來?活着,為了什麼?這不正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嗎?

低頭一看,發現了另一件“怪事”:80歲的範沁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他在分家業的時候,把家業分成了兩部分,要麼是圖書館,要麼是一萬兩銀子。他留給後人選擇。我想,如果讓我選擇,讓大家選擇,我會選擇哪一個?要麼拿兩千銀子開開心心過一輩子,要麼幾代人堅持一個圖書館。老實説,範師傅的舉動是個好辦法,我佩服的是和我相差幾百年的古人。正因為如此,天一閣留了下來。但這是個難題,我在想:如果今天擱置這件事,誰來承擔風險,誰來選擇天一閣,包括我。然而奇蹟般的是,他的大兒子範大沖願意繼承天一閣。這是現實,不是故事。

讀到這裏讓我想起了另一個片段。在希臘的神話,海洋女神對想參加特洛伊戰爭的兒子阿格里斯説:“如果你去打仗,你會死在戰場上,但它會永生;不出去就一輩子安全,死了就從人們的記憶裏抹去。”阿格琉斯最終戰死沙場,但因為他,希臘盟軍取得了勝利。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人,世界才有了燦爛的歷史和文化。

餘的《文化苦旅》讓我感受到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意志力。也給了我“開卷有益”的深刻體會。

標籤: 苦旅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dwlll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