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實用)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實用)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文化苦旅》有感15篇(實用)

讀《文化苦旅》有感1

讀過餘秋雨先生的很多本著作,但令我最深刻的還是這本《文化苦旅》,在老先生筆下的每一個文字都有靈魂,很真實,真實到彷佛你就是文中的人物,在經歷着文中的年代。

第一次打開這本書,就被裏面的文字深深吸引,從敦煌莫高窟走進去,跟着老先生一起感受文化的偉大,感受着歷史給我們留下的氣息,那種莊嚴神聖感盪漾在心中,彷彿在撫摸一個初生的嬰兒,但同時也很傷感,因為我們的私慾、我們的無知,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去破壞這生生不息、吐納百代的獨特秉賦,可惜、悲憤、氣惱的情緒無處安置。莫高窟,它是一千年的層層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這生命裏藴藏了我們所有的信仰,我們要虔誠的接受它的洗禮和薰陶。

從莫高窟開始,跟着老先生一起暢遊了陽關雪、白帝城、都江堰等等歷史著名聖地,感受着那個年代的繁華,聯想着當時文人墨客的集會,你的心中似有龐大的力量推動着你,向前,一直向前,去看,去聽,去感受,那些古詩詞裏面的'場景就這樣呈現在你的眼底,很美,很愜意,一場文化的盛宴在你心中種了蠱,客觀可歎。

一本書,出神入化的講解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探索了千秋百代歷史的更迭,囊括了中華大地的人文山水,在你沒時間出去走走的日子裏,我想你應該去讀讀這本書,給自己心靈上來一次洗禮。

讀《文化苦旅》有感2

匆匆地讀過一遍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心情有些沉重。這書裏寫的,有歷史上的匆匆過客,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有空守着古老文化遺產的範欽的後代們,有淳樸善良但又愚昧無知地剝奪美的人。

日記

深刻地刻畫了一個又一個文化的側面,令人為之汗顏。讓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對於“廢墟文化”的描寫。餘先生似乎對此情有獨鍾。他好多次都寫到了墳,並在敍述中多次插入對墳的描寫。無論什麼墳,都標誌着一個人的死去,這個人的一生也許悽慘黯淡,也許風流千古為萬人景仰,抑或是揹負沉重的情愁在這個世上走上這麼一遭。即使沒有名垂千古,至少也該有“一堆黃土掩風流”吧。或許他認為死亡比活着更美好些吧。

有些東西留有回憶就夠了,至少蝴蝶來過這世界。他説:“只要歷史不阻斷,時間不倒退,一切都會衰老。老了就老了吧,安詳地交給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飾天真是最殘酷的自我糟踐。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這就是人類的大明智。”

沒有周遭的閒言碎語,走向比現實更高的殿堂,繼續新的輪迴。而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佇立上幾分鐘,感歎滄海桑田的`變遷,悟一會兒人生之真諦,因為只有在現代的喧囂中,歷史的寧靜才有力度,只有在現代人的沉思中,過去才能上升為寓言。生死間的事,沒有人説得清。我唯一知道生的途徑是可以改變的。死可以逆轉嗎?若有一智者活過百旬,他會做什麼?若一個庸人活過百旬,他又會做些什麼來?至於一個惡人就更不用説了。推而廣之,人口必會猛增,地球要超載了!若這個世界上,人口不增也不減,就太缺乏趣味了,沒有推陳出新的人,這個地球豈不停止轉動了。

我想那些墳應該有其特殊含義。尤其在墳前一種靜穆的氣氛追憶或沉痛?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縈繞在心頭。古人的墳,秦王陵聞名世界,曹操的七十二疑冢也不失為風流,多少也給旅遊業帶來不少收益。而那些把古代婦女置於水深火熱的貞節牌坊,也不知走過它時應該歎息還是讚歎?“白雲飄過來了,好像是碰了一下牌坊再飄走的。

晚霞升起來了,紅得眼明,晚霞比牌坊低,牌坊比天還高,黑陰陰的,像要壓下來。閉一閉眼睛再看,天更暗了,牌坊的石柱變成長長的腳,有扁長的頭,有狹狹的嘴。一骨碌爬起身來,奔逃回家。”他在書中這樣寫道。從某種程度上,那時人們的封建思想愚昧、守舊,卻不知如今那些不知名的無名牌坊只落得被人踐踏的地步,悲哀啊!好在那個時代已離我們遠去。儘管“生”不算很美,要考慮的事很多,挺辛苦的。而那些像屈原、杜甫、曹雪芹、魯迅的偉人們讓他們的人生終結在那一剎那,淨化了悲劇,同時給人以更深的思索,這樣的離別或許更深刻吧。關於墳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就讓餘先生繼續寫吧。而我依然要愉快地體驗我遠遠還沒有體驗完的人生。

讀《文化苦旅》有感3

漂泊旅程,莽蒼大地,行過之後,是苦澀的回味。走走停停,華髮早生,苦到極致,是甜美的昇華。

曾經有位哲學家説過:我們所敬畏的,除了天上的星辰,就只有人類的內心意識。一個漂泊孤旅的行者走遍中國,用良知書寫了一篇篇發人深省的感悟。人生百態,心之所在,處處是花開。——邂逅《文化苦旅》

一路上,餘秋雨先生引領着我踏遍祖國大江南北,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説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再普通不過,細細探索,才知大有玄機。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是正用在阿諛奉承的官場中的中國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加上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是一種恥辱。再乘船去三峽吧。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為了李白和劉備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急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它藴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也許人的良知會被浮華所擾,但有這樣一座千年古城,忠於良知,靜看世俗紛擾。它就是《白髮蘇州》。作者以悽美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將清閒婉約的江南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蘇州的嫻靜,就像一位婷婷裊裊的豆蔻少女,有的只是吳儂軟語,卻可以與你小憩在鬱鬱葱葱的園林。然而歷史待它不公,成王敗寇,一夜之間,彷彿老去。如今的蘇州,已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但在無數小巷中,無數門庭裏,藏匿着無數千百年厚實的靈魂,使蘇州保留了風韻的核心。

“它只是一個藏書閣,但實際上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極端悲愴的文化奇蹟。”在《風雨天一閣》中,作者直接將筆觸指向了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國文人的心路歷程。天下不乏愛書者,可是他們所鍾愛的書,有的葬身火海,有的zou私海外,轉眼就成了過眼雲煙,徒留一聲歎惋。

總覽全書,作者的文字無不在呼喚人們內心深處的良知。這辛苦的遊歷,藴含太多歷史的厚重,我們蒙塵的心需要一聲吶喊。或許多年後。浮沉在忙碌的生活中,許久未讀此書,當日的感動已隨青春逝去褪色。但我永遠記得,它曾觸動我,教會我忠於良知。

讀《文化苦旅》有感4

五千年的歲月滄桑,朝代更迭,註定造就了神州大地上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

隨着時間的推移,統治者換了一批又一批,最長的也不過短短的幾百年,然而他們曾經燦爛的文明,卻或靠書籍,或依名勝建築而永久的保留下來。

當今日的我們再次去祭奠那些先祖的饋贈的時候,心情又是如何呢?我們之中又會有多少人還記得當年的種種呢?又有多少遊人會對着蒼老的墓碑,宏偉的樓閣去做跨越時空的潛心思考?好在,我們之中還是有那麼一些人,正悄悄地指引着我們走進那段曾經燦爛的歲月,體味各地截然不同的風土人情。

如果説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勉強算得上是不經意間搭船的船客吧。

這一路,走得辛苦,走得辛酸,走得心痛。

一路上跟着餘秋雨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然而更多的,是對中國文化及其發展的深思。

思想跟着足跡一起飛翔,從山腳到山頂,從漫漫黃沙到江南水鄉,又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

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夕陽西下,朔風凜冽,那破落的塔羣更顯得悲涼。

其中一座塔的'碑文,分明寫着那個道士王圓籙的名姓。

餘先生不覺憤怒起來,弄得我有些茫然,但當我細細聆聽了餘先生的娓娓道來,卻不得不恨得想打那個道士幾下。

道士塔本是佛教聖地,卻不知為何交由如此一個淺薄勢力的道士看管?看不慣“暗乎乎”、看着有點眼花的壁畫,於是找了兩個幫手,拎來幾桶石灰,開始了它的粉刷。

從此那洞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只剩下一片靜白。

中座的塑雕過分耀眼,於是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了碎片,柔美的淺笑成了泥巴。

取而代之的是道士那粗製濫造的天師和菩薩。

有一天,道士發現了滿滿一洞的古物,於是這些珍貴的物件變成了他阿諛奉承的工具,那些古文物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

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將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運到倫敦,運到巴黎,運到彼得堡,運到東京。

如此輕而易舉。

而王道士呢?傻笑着與外國友人寒暄,唉!傷心欲絕!正如餘先生説的,有時候倒真的希望那些珍奇被運走,畢竟外國那些識貨者們會永久地將它們珍藏,不會在石洞中,行途間被人們摧殘!讀到此處,不禁一陣心酸。

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當然也會有欣慰。

像天一閣,它只是一個藏書樓,卻已成為一種極端艱難,又及其悲愴的文化奇蹟。

要保存下一座藏書樓是極為不易的,它凝聚了一個家族的人世世代代的努力。

明代嘉靖年間,一個叫做範欽的人開始了他的藏書之路。

從此以後,世世代代,便謹遵先祖的遺命保護着它。

不難想象,天一閣藏書樓對於許多範氏後代來説幾乎成了宗教式的朝拜對象,只知要誠惶誠恐地維護和保存,卻不知為什麼,的確有些可悲,不過也很慶幸,正因為他們,才使得天一閣保留至今。

它的價值,已不再是簡簡單單的藏書,它昭示着一個家族靈魂!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

其實,作為中國人,我們對中華文化的反思和探索應是無休止的,就像不斷探索和反思生命一樣。

正如有智者説“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

”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你做了多少思考,思考多了,靈魂便豐富了。

無意中瞥見了這樣一句話: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5

雖然這本書我讀不太懂,只挑了幾篇感興趣的細細讀了讀。本來我以為是遊記,但細細看,表面是寫美景,其實也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能反映作者的生活、思想。

《莫高窟》讓我更深地瞭解了當時人民的愚昧,王圓祿的滔天罪惡,認為牆上的壁畫很是難看,所以刷了白白的漆,洞窟內終於像一個人住的地方了,但是,莫高窟原本紛繁的內心逐漸走向空洞與蒼白;因貪財,把經書壁畫,賣給外國人。這是國恥,我們永遠不會忘記。

其中我讀的最多的'是《江南小鎮》這篇。文中描寫得很美,但作者好像還是掩蓋不住心中的苦悶。想到這種平靜想到的苦悶。精緻的石橋,依山傍水的房屋,白白的輕盈的炊煙,再看看那水中倒影着的柳樹、房子,一切都顯得格外幽靜,書中的江南小鎮卻給予我一種回到家中那般安閒,那般享受。與世隔離,沒有喧囂,沒有競爭,沒有艱險,如同作者之説,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不屑於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

這讓我想起了我去烏鎮遊玩時看到的。去烏鎮的路上,已是細雨綿綿,煙霧朦朧,並不像無錫那樣灰濛濛。第二天,地上濕濕的,空氣裏夾雜着泥土的芳香,我們去了西柵。來到那,租條小船,漁夫為我們划船。左看看,右看看,黑色的房子襯着碧藍的天空,沒什麼陽光,讓人心曠神怡。再加上沒什麼人,更顯自在。

下了船,走在深青色石板路上,窄窄的小弄堂,周圍的房子都挨在一起,高高的門檻,古色古香。周圍的房子,都是些小鋪子,不管大小,每個裏面都濟濟一堂。這時,陽光也來湊熱鬧,更顯生機。

現在的無錫,已早已不是這樣的,也許餘秋雨描寫的才是最真實的江南小鎮,我雖生於江南小鎮,但現代化的進程早已沖刷去了小鎮原有的古韻,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鎮的模樣。

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心思細膩的筆觸,寫下了這本書。它不是愉悦的遊記,是苦澀與辛酸。

讀《文化苦旅》有感6

人生的偉大建立在廢墟之上,歷史的悠久建立在廢墟之上,文明的初級建立在廢墟之上,文化的開端建立在廢墟之上。 ——題記

對我自己而言,我很喜歡閲讀餘秋雨先生的文字,這位老先生的文字,總有獨特的見解,讓我們,跟着他的思想理解問題。餘秋雨先生的文字十分獨特含義很深刻,每一次甜品它的文字都會讓我深深地震撼。

在書裏作者餘秋雨老先生,將自己踏過每一寸中國的土地寫出了他自己的喜與憂,寫法真摯細膩,總讓我回味無窮,餘秋雨先生的獨特魅力吸引着我,在我心中那是一種十分苦澀的回憶。

餘秋雨先生在書中這樣自序“報紙上説我書寫的很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生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春温秋涼,是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

“我無法不老,但我還可能年輕,我不敢對我們對於龐大的文化有什麼祝祈,卻希望自己筆下的`文章能有一種苦澀後的回味,焦急後的會心”餘秋雨老先生站是以這樣的精神,寫下了這本書,這才是我真正的震撼,也是因為這樣的精神 讓他寫出瞭如此完美的一本書,他使我震撼。

僅是小感,與大家共品。

讀《文化苦旅》有感7

孤雁南飛便是秋,在這深邃的秋,沉寂的秋,悲涼的秋,我在心在為中華文化吶喊着.叫喧者.沸騰着。跟隨者餘秋雨先生走過的苦旅.我將重遊這個偉大的民族所創造的奇蹟。

當我走進《莫高窟》,我的驚歎只是渺小的沙石.在這裏感受到的是千萬年文化的沉澱,一段段歷史的重温,一個個朝代的輪替都盤旅在這裏,這不僅僅是宗教的天堂.更是中華文明的縮影.走進盛唐的繁華.明清的紛亂.餘下的便是近代學者的腳印,我只能用膜拜來形容它,也只有它能襯得上,在敦煌中,孤獨的墳塚.讓我為民族那一種腐朽的記憶而慚愧,讓一車一箱的文物從那昏暗的洞窟中拿走。我看見中華民族在滴血,是的.是那名道士把這把鋒利的刀插走她的胸口.但是腐朽的封建教條化成一條繩.把這把刀牢牢的固定,我也好恨.沒有早早出現在那個年代,我要揮起長劍,把這條繩切斷,我要用畢生的力量,將刀從她胸口拔出。

從《三峽》走過,我沉浸在碧水藍天的景色中,令我沉思的是兩岸的文化.王昭君.屈原.李白……這一位一位歷史名人.記住他們的不僅是歷史,還有這兩岸的山水,嗅一嗅都是他們的氣息,只有這樣的地方才會有這樣的人,走過這樣的山.這樣的水.從這樣的文字中尋找到他們的蹤跡。

在餘秋雨筆下,王維的告別是柔和的.在風雨交加的沙漠中.就算保暖的衣服也會感到刺骨,一句“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夕陽無故人”卻把最暖的情傳遞個貶謪的友人,而今那裏只有尋着王維的馬蹄印才會到達,只有想要體會他的人,想要傳承他的人才會把這一杯薄酒看得如此之重,而餘秋雨正是這樣的人。

來到.古時戰場這裏有無數個光禿禿的墳頭,從他的筆下我看到了身披戰甲,揮劍斬敵的將軍,看見滿地的鮮血慢慢浸透進地表,在這裏沉靜躺着的.是戰爭的犧牲品.在文明的傳承中無數個血的教訓更提醒着我要熱愛和平。

餘秋雨筆下的都江堰是李冰父子的魂,這造福千年的水利建築讓我再次體會到奇蹟的函義,它的靈魂是不屈,是智慧,是果斷,更是勇敢,我甘願屈膝它腳下,它是我國的至寶.更是我的追求,它是我中華民族的脊樑。

通過讀這本書,我學到了很多,更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中華五千年文化中.我連一隻螻蟻都不如。我看到了餘秋雨先生的不鍥追求.他是一個學者,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承者,他的文字總是充滿玄機,但他卻是一個誠實的作家,每個字都是他的經歷.每句話都有他的思想,這些就像清水中的石塊無比清晰,我是從一篇關於辛棄疾的文章開始愛上他的文字,讀他的書就像讀他的精神。因為他的精神存在於他的字裏行間,當他為某位歷史人物感歎時,你的心也沉進谷底,當他為某段文明而驕傲時,你的心中滿滿的全是自豪。

我不僅要感歎.這就是餘秋雨,帶領你追尋華夏文明的餘秋雨,將自己的思想完全解剖在你面前的餘秋雨。

讀《文化苦旅》有感8

讀罷全文,瀏覽目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卻是那《都江堰》。

長城歷來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象徵,作者也承認長城“為我們生存的星球留下了一種人類意志力的驕傲”在景觀上也有不小的觀賞價值。但是他更青睞那個似乎並不起眼的卻默默地永久性地灌溉了中華民族的都江堰。顯然,作者是從整個實際意義的角度比較這兩大工程的。

接下來,作者並沒有直接切入對都江堰的描寫,而是又撇開一筆,寫去之前的心理活動“心緒懶懶的`,腳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看青城山”平平淡淡的,我只好跟着作者這樣了。然而,不經意中,我被帶到了一個全新的天地裏,先是“渾身起一種莫名的緊張”,“終於陡然一驚,我已站在伏龍館前,眼前急流浩蕩,大地震顫”使我有種置身浩蕩水流面前的感覺。從平平淡淡到驚訝不已,作者並沒有故意造勢,只是如實地寫出自己的感受,卻如此令人入勝。

作者以潑墨般的氣勢寫了都江堰的水,是飛奔喧囂的水,是撒野咆哮的水,是充滿生命的活力與激情的水。“水在這裏,吃夠了苦頭,也出足了風頭,就像一大波翻越各種障礙的馬拉松健兒,把最強悍的生命付之於規整,付之於企盼,付之於眾目睽睽。”讀到這裏,我不禁心潮澎湃,眼前作者筆下的彷彿都不是日常生活中我們“可掬可捧”的水了,而是一種充滿生命力的活物,是的,都江堰的水在作者筆下被寫活了!“看雲看霧看日出各有勝地,要看水,萬不可忘了都江堰。”又是淡淡的一句,卻更襯出了都江堰水的生氣。

然而,這樣的水最終被人類馴服而造福人類,我彷彿悟到了作者的意圖,寫水又不止於寫水,而是要寫出背後的人來,寫充滿自信、爽利地馴服自然的人。李冰的政治綱領冰清玉潔,他的學問不那麼宏大卻永遠水氣淋漓。作者在思索為人之道和學問之道,都江堰流瀉出了一個獨特的精神世界,這個世界到底是什麼,作者似乎説了,又似乎沒説,越發引人深思。

讀《文化苦旅》有感9

聽説餘秋雨,是因為他的《文化苦旅》,卻一直沒有拜讀。

看見餘秋雨,是在中央電視台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他作為點評嘉賓。此時的他,已經是家喻户曉的文化名人了。温文爾雅,侃侃而談,知識淵博卻稍顯囉嗦。他總是像個穿越歷史的老人對那些後學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對比那些靠雷人語言和尖鋭批評來譁眾取寵的名人嘉賓,對歷史與文化的探尋,使他顯得厚重些,也厚道些。

拜讀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是女兒上高三後帶回一本《文化苦旅》來,因為驚異女兒已經開始讀這樣的書了,拿來看了看,上面全是女兒的圈圈點點,還有旁批。更是驚異!於是埋頭看起來。

這一埋頭,再難抬頭。不知不覺中,被它強烈的文化氣息所吞噬,被它厚重的歷史氣息所淹沒!

人們常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似乎這樣就可以學富五車。其實未必,關鍵還是如何讀,如何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告訴了我們:讀要用心,行要用情。

他是一個古人,青衣長裳,峨冠博帶;他是一個學者,嚴謹勤勉,博學多思;他是一個詩人,浪漫多情,字字珠璣;他是一個旅者,踏遍千山,尋遍萬里;他更是一個憂患者,一個尋根者,一個思想者!

他輕鬆地穿梭於古代和現代之間,將厚重的歷史疊加在歷經滄桑的古蹟上,人文氣息撲面而來。他以今人的眼光探尋古人,勝負難料;又以古人的眼光審視今人,得失自知。

常常在想,學習語文,必研歷史。“讀史使人明智”,似乎還不在此,它能夠使人的思想變得深邃,情感變得凝重,眼界變得大氣。餘秋雨之為餘秋雨,《文化苦旅》之為《文化苦旅》,與他是個歷史學家是分不開的。歷史學家的底藴,文人的情懷,詩人的氣質成就了餘秋雨,也成就了《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之“苦”,不在“旅”,而在“尋”,他以一個現代文人的身份,穿行於長長的歷史隧道中,追尋着古人的足跡,追尋着中華文明的根,難免會帶着一種滄桑感;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審視着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的碰撞,難免會有一種憂患意識。

真的驚異他豐富的想象力。他與百年前的王道士面對面,發出痛苦的吶喊,進行着無力的控訴;他與千年前的柳宗元夜半晤面,暗自神傷,又暗自慶幸;他與三萬年前的古人類走進白蓮洞,一同走進,又一同走出。

總是被他深厚的`文化底藴折服。儒佛道,信手拈來;古今事,娓娓道出;文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哲學的,如數家珍。

大概這樣的文人也有其勢難負(非“其實難副”)的時候。讀《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柳侯祠》時,總是覺得他在面對眼前所見時有一種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情感在裏面,因而情感深沉,筆墨流暢。可讀到《江南小鎮》《寂寞天柱山》等卻忽然有了種“強説愁”的味道。以為是這些篇目出自同一人之手,自己讀時產生了審美疲勞,再讀,再比較,仍然是這種感覺。於是胡亂猜想起來:名氣大了,約稿的多了?到個地方一定要寫點什麼,自己給自己施壓了?因而有時也勉強為之?可青城山不是也沒寫麼?也許,是我多慮了,也許,是我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高。都可能吧!

瓦匠,瞄匠,我就是個無事幹!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記得去年夏天老師推薦的書目裏有它,可多日的悶燥讓我無心賞讀。在家收拾舊書,它又一次出現在了我的眼前。又是一年春好時,窗外桃花豔豔地開着,興趣使然,我終於踏上了餘秋雨先生的苦旅。

從遙遠浙江鄉間的牌坊、寺廟到李冰父子世代守候的都江堰,到甘肅的莫高窟、大漠中的道士塔,沙原中的隱隱清泉,再到喀什、到東北荒涼的流放之地“渤海國”,到杭州、黃州,到曾幾何時名震天下的山西,到喜馬拉雅山下的魚尾山屋譜寫《千年一奴》,甚至是在北極,文化一直在行走,從未止步,腳下每一寸土地都是動力的源泉,探索、尋根、追問,馳行不息。

如餘秋雨先生所説:有點意思。

苦旅,重點在於苦。條件苦,不消説,祖國大好山河,世界雄偉奇觀,哪一處會少了奔波與疲勞?視覺與精神的盛宴,但同時也考驗人的毅力,可真正之苦並不止於此,心中對文化迷失離散的失傳惋惜才是真正致命的苦,是顫動心靈的痛苦,無法言語。

夕陽西下的莫高窟,朔風凜冽,風的低吼,這麼多年來,總是重複着一個名字“王圓篆”!

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身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重重的歎息,王圓篆不消説,照片上的他土布棉衣,目光呆滯,畏畏縮縮,只是一位普通的中國平民,悲劇也自此始,餘先生言:世間很多看起來正常的現象,常常掩蓋着一個可怕的黑洞。莫高窟的'驚人廟藏,使王道士這個守護者與守護對象之間產生了文化等級上的巨大落差,這個落差,便是黑洞。

於是,精美的壁畫被草草涮掉,補石灰抹白,最終補繪上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石窟被鐵錘砸開,塑像被打碎,一片慘白,眼前一直晃動着草刷與鐵錘……

藏經洞被打開,一個可以使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耗盡一生的具大寶庫就這麼被粗暴地打開,一次又一次。斯坦因僅用三十英磅便換取了九千多個經卷,五百多幅繪畫,二十九個大木箱。七天打包的時間,每輛得靠三匹馬拉的運輸車,就這樣,世間文物就這樣簡單粗暴地被剝離原生的土地,運到地球的另一端。

這種心痛,痛苦在大漠迴盪不絕。我好恨,恨自己不能出生在那個時代,親身感受文化濃厚的氣息;我好恨,恨王道士的無知;我好恨,恨大漠駝聲和滾滾黃沙,書讀到此,竟心痛得不可言語,我好恨。

踏盡祖國大好河山,從古至今,盛世荒冷皆覽盡。《文化苦旅》真是隻有”苦”字可與情感相配。文化苦旅,不是餘秋雨先生一人之事,應成為中華兒女的共同事業,大漠荒煙、雪峯足跡、江南小鎮都是文化,“苦”,要用心去體驗、要用心去景仰,用一生去追尋,這才是中華兒女對上下五千年文化應有的態度。

書寫至此,心痛不已。

文化苦旅,是責任,知苦方知其可貴。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此此為歸。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文化苦旅》是餘秋雨的一部重要作品,這部書描寫了祖國各地濃郁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麗的自然風景,通過小小的字體來展現深刻的文化的濃厚的風韻。

我拿這這本書,心中湧起無數的感慨,文化苦旅苦在何處呢?是旅行的苦嗎,是對文化細細品位而產生的苦嗎,我想這都有吧。整個書都是作者在旅行中對苦難歷史文化的深思,穿越空間,穿越時間,在思考之中旅行,在體會中旅行。從古代到現代,從風土到人情,緩緩的流入到書中,跨越了時空和空間的界限,通過一幅幅生動的畫面,一行行精彩的文字。描寫了這苦難的民族的苦難歷史,展現了多姿多彩的文化。

最令人難忘的怕是這個悲劇的人物了,餘秋雨在《信客》這篇裏道出了信客充滿艱辛的一生,他是一個真正的默默的為人們奉獻自己一生的人。在當時通信極端落後的時代,信客是唯一連通這個小鄉村與外面世界渠道,就是這個小小的`通道聯繫多少期待的心,聯繫多少漂泊的心。他在走南闖北的信客生涯中,遇到多少難言的辛酸,吃最差的飯,坐最差的車箱,甚至用自己的雙腳跋涉千里。作信客這個特殊的行業,人們既需要他,又防備着他,使他倍感人生的無奈。他在作信客時,不忘同虛假與醜惡做鬥爭,同時又以一顆寬懷博大的心原諒他人,他的艱辛贏得人們對他的尊敬。學校需要老師時,他又去了,他以自己的巨大的人格魅力,使一批又一批的學生走進知識的殿堂。而他自己呢?終身一人,同時因做信客而得的疾病摧毀了他的身體,我們在他的艱辛中看到他的偉大。他是我們民族的縮影,我們不是有眾多人們默默的日以繼夜的勞動,為着他人無怨無悔。

還有《都江堰》,作者高度讚揚了她的歷史作用,認為只有她才是真正的造福於這個民族的偉大工程。作者通過她與長城比較,長城、只是這個苦難的民族給地球留下人類意志力的標誌,留下孟姜女哭長城這個悲傷的傳説,留下千萬個支離破碎的家庭,而都江堰呢,給人們帶來的是潺潺的流水,滋養這博大的土地,造福於人民。正是這寂寞的堰,這脈脈的流水,日日夜夜的書寫着這真正的歷史。通篇文章以波瀾不驚的平靜談論着這苦難的民族近千年的大起大落,讚揚了真正造福人類的工程和造福於人類的人。

從個人到社會,從古代到現代,一個又一個曲折宏大艱辛的片段,構成豐富多彩的文化,它是苦的也是幸福的。歷盡滄桑也許是一個艱難的過程,但也是一個造就偉大和美麗的可歌可泣的過程。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每個人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也許面對的會是一段看不到終點也不會有歸途的長路,總覺得通往遠方的終點會有幸福存在,所以就會走,會想去追尋幸福的所在。

身為一介文人的餘秋雨或許已然厭棄了世間浮華,所以他踏上了這趟文化苦旅,於是,在他褪色的青衫裏,才有了《文化苦旅》的出現吧!

我跟隨着他的腳步也在找尋。從輝煌的莫高窟到古老的白蓮洞,從靜若處子的西湖到氣勢磅礴的'都江堰,他走過了很多地方,也被震撼了很多次。

當看到道士塔時,他發出了“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傾斜也只是對牛彈琴,換得一個漠然的表情”的感歎。在看到莫高窟時,他發現“這裏有點冷,有點野,甚至有點殘忍。”“這裏的雕塑,脈搏和呼吸,掛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嬌嗔,”“這裏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於是他被中國古代燦爛輝煌的文明震驚了。

走到陽關後,看透了“嚮往巔峯,嚮往高度,結果巔峯只是一道剛能立足的狹地。世界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貼了大地,潛伏在深谷,君臨萬物的高度到頭來只構成自我嘲弄。”也許就是這樣,我們渴望成功,渴望萬眾矚目,真正得到後卻發現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因而就會後悔,也正是因為這種心態才會構成我們到頭來的自我嘲弄吧!餘秋雨似乎很早就明白這一點,所以他走過了白蓮洞“宏大的世界常變成一個孤島,喧騰的人生有時比洞中還要冷清。”人性是一種沉澱,一種人性的沉澱,平靜的生活才是人本身最原始的生活。就這樣,我跟隨着他一路旅途走過。

從《文化苦旅》中我明白了一點,人要到達彼岸,實現心中的夢想會有喜悦,但挫折也是無可避免的。這是一種過程,一種不會因時間的流逝而消逝的過程,他會在生命中沉澱成一種更為廣博和荒涼的沉默所在,即使需要付出太大的代價,我想我也不會退縮。

因為不會退縮,所以我用心丈量着《文化苦旅》的腳步,並願意追隨它,在路上,走着,一直走下去。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在幾千年以前,在這個地球上形成了,很多文明,他們都十分古老,而到現在,僅存的也只有中華文明瞭。

在很多文明的發祥地,風景都十分優美,草原,雪山,朝霞一切都顯得那麼調和優雅,可是就在那些發祥地,文明卻被一些人糟蹋了。極端組織恐怖組織,肆無忌憚的發展了起來。難道他們不珍惜發展了幾千年的文明嗎?在這些文明之間,互相討伐互相,佔據,互相剝奪,卻沒有互相交流。剩下的,也只有,殘酷的,冰冷的屍體,與滿地狼藉的戰場。而一旁的優美風景,卻矗立在那裏。在搜查了大量資料的時候,發現剩下的文明也只有中華文明瞭。為什麼呢?想想大概有5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賴仗於地理環境的阻隔,避開了古文明之間的互爭互毀,二,賴仗於文明的體量,避免了小體量文明的互相吞噬,也避免了自身的枯窘。三,是賴賬於同一又普及的文字系統避免瞭解讀的分割封閉和中斷。四,是賴賬於實用理性和中庸之道里面了宗教極端主義,五,是賴賬與科舉制度既避免了社會失序,有避免了文化失記。

想想中華文明孔子莊子老子為什麼微笑不語,他們似乎早就預見一切,最後終於開口,把文明和自然一起放在面前,我們只選自然,世人都在熙熙攘攘的'比賽什麼,要講文明之道,唯一的道就是自然。如果願意給文明以新的點位我們踏進好想自然裏邊,人性,也易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以前的對手,自然。

最後我想説的是,文明之間,需要相互交流相互融合,求同存異,而並不是互相征討,打仗,卻讓文明的遺蹟只剩下那些優美而又冰冷的風景罷了。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一直很喜歡餘秋雨先生,喜歡看他的《文化苦旅》、《行者無疆》、《霜冷長河》,而最讓我愛不釋手就是他的《文化苦旅》。讀了《文化苦旅》這本書,我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作為一名教師,在讀完這本書後也從中找出了絲許的感覺。

作者餘秋雨先生從九三年開始從上海戲劇學院辭職後,便慢慢地行走在青史曾經駐足的角角落落。用他獨具的慧眼和感悟纂寫着一段段親身感悟。或許作為我們是沒有這樣的機會去嘗試這樣的一種體會,這種苦行僧般的高尚,我們只是以另一種特殊的方式在傳承着這樣一種精神。

讀《文化苦旅》,是讀行走的哲學。在遊歷山水之間,去感悟出一些人生的真諦。我們去到了某一個地方參觀旅遊,總是會不自覺地回想那裏發生過的一切,曾經在我們所站的這個地方有誰走過,又發生過的什麼樣的歷史事件呢,又是誰在這裏修建的呢,修建的目的又是什麼呢等等。就在這樣的一瞬間裏,那所有的一切都會很自然渾沌地交融在一起,歷史的滄桑感與人生的滄桑感便會油然而升,歷史古蹟所藴藏着的精神與文化重燃而生,使參觀者都好像親身經歷過了一般。那我們的教書育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與學生們做着不同的互動,在同他們的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望,此時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感覺自己是無比的自豪。我們在默默耕耘的同時,看到學生們快樂成長,在知識的海洋中暢快的遊歷着,我感覺到無比欣慰,感覺我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讀《文化苦旅》並不是在欣賞山水風景,而是在對歷史的滄桑的一種回顧,歎息和哀傷,也是對人生的一種激勵。一次次的漂泊旅程,都是在增長我們的智慧,洗滌着我們的心靈。這一次又一次的'跋涉又能讓我們得到一種啟迪,一種精神的寄託。文化的傳承,歷史的見證在這裏留下了最真實的寫照。歲月的流逝,讓歷史的滄桑在人們的記憶中早已經是越磨越淡,漸漸地淡出人們的生活圈子,時間磨損了最值得深藏的記憶,或許也只有當我們身臨其境的那一刻才能將這些詮釋出來。

作為新老師,由於經驗的缺乏和能力的不足,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同樣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難題。教學是一種十年如一日的工作,孜孜不倦,我們看不到吶喊聲,沒有歡呼聲,更加沒有掌聲。我們所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把學生教好,把自己所知道的傳授給學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要立足於學生的成長。因此教書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從大處着眼。更不能因長久以來受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而習慣於只看眼前,不顧將來,以剝奪學生個性為代價換取教師的師道尊嚴,以犧牲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代價,過分苛求學生的成績,換取暫時的高分。教學的工作任重而道遠。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最近我又去圖書館借閲了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這是一本優秀的散文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書中主要講述了一些中國的文化古蹟和人文歷史,給我們展現了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裏,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懈的奮鬥和心酸歷程,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進程。

書中寫到了敦煌莫高窟,尤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的壁畫是能工巧匠花費多少心血才完成的,而在當時,這些壁畫並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經濟上的收益,純粹是出於藝術的追求,讓我們感到驚歎不已。

餘秋雨先生還寫到了江南的風物,讓我們看到了秀麗的江南風景和婉約的江南之美,留念於書中。

讀過這本書,我不僅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且也被作者優美的文筆感染了,這對於提升我的散文寫作能力幫助很大,因此,我也推薦給每一位中國小生閲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e7y7m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