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的悖論作文

文化的悖論作文

上國小的時候,有個同學老是因為不愛惜公物受到老師的批評,他痛下決心,牢記教訓,把“一定要愛惜公物”幾個字用刀子刻在了他面前的課桌上,結果受了比批評厲害得多的處分。老師又好氣又好笑,順便講了一個故事:古代有個書呆子,寫字老是弄得渾身是墨,髒兮兮的,也就老是挨父母的罵。他於是拿墨筆在絲綢長衫胸前從上到下通體寫上“小心墨跡”。

文化的悖論作文

這笑話和同學的故事我記了一輩子,後來意識到,老師在無意中其實揭示了一種悖論。

類似的悖論後來看到了許多。

我所居的城市附近沒有叫得響的名山大川,為了“打造旅遊名勝”,有一位自認為學富五車、才高八斗、被一幫地方文人簇擁的當地文化耆宿,奮發而起,向地方政府提出:山水平常,可以打文化牌,以文化之,以文化取勝。地方政府接受他的`高見,聽任他把一處稍有些看頭的山巒峽谷到處刻滿了他撰寫並手書的篆、隸、楷、魏碑、行草各種字體的大字小字,從單個的“福”、“祿”、“壽”到“洞天福地”一類陳詞濫調,到俗不可耐的五絕七絕、五律七律、一瀉數千言的駢文長賦,喧囂嘈雜,讓登山的人除非閉緊雙眼,或者仰面朝天,否則隨時隨處都只能首先撞上那位耆宿的拙劣手筆。地方政府花了不知多少銀子,結果把一處原本想“打造”出的風景“打造”成了一本攤開的讓人不堪卒讀的習字帖。那位耆宿沒有因此成為他原以為藉此可以成為的文豪和書法家,那座原本或差強人意、閒時不妨一遊的山景卻因他的“文而化之”而滿目瘡痍,廢在了那裏。

所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以人文點染山川,與自然達成最大的默契,當然可以給山川增色。類似成功的典範所在多有,筆者在福建武夷山、深圳東部華僑城、四川九寨溝、山西臨汾都看到這樣的典範之作。而前述如此粗俗低劣的開發興建,只能是對自然的毀傷。

這讓我從此對那些在媒體上侃侃高談“文化”和“文化保護”的“專家名人”總是充滿了莫名的疑慮——他們拿“文化”去賺高額的顧問費、指導費倒在其次,就不知哪處原本好端端的青山綠水又要橫遭“文化”的蹂躪了。

標籤: 悖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el09o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