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班級文化建設制度3篇

班級文化建設制度3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頻率呈上升趨勢,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範圍內統一的、調節人與人之間社會關係的一系列習慣、道德、法律(包括憲法和各種具體法規)、戒律、規章(包括政府制定的條例)等的總和它由社會認可的非正式約束、國家規定的正式約束和實施機制三個部分構成。你所接觸過的制度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班級文化建設制度,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班級文化建設制度3篇

班級文化建設制度1

(1)上好班隊活動課

每週認真上好一節班隊活動課,每課一個相應的主題。讓班隊活動課成為對學生進行思想和行為養成教育的重要陣地之一。

(2)辦好班刊

每月辦好一期班刊,每期一個主題。班級裏應該培養一批自己的小記者、小通訊員、小主持人。從文字編輯、版面設計可全由學生動手。“班級剪報”、“班級快報”、“班級卡通畫報”以及手抄報也是學生施展才華、傾訴心聲、攝取知識的寶庫。

(3)佈置好教室

教室的正面牆上要懸掛國旗,側牆上可設置評比欄等。還可以根據本班的需要設置其他的陣地。

(4)建好圖書角

引導和鼓勵每一個學生把自己最喜愛看的書和報紙拿出來與他人交流,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又是對他們進行集體主義教育的有效突進。充分調動學生的讀書積極性,使圖書角發揮其應該有的.文化源的作用。

(5)設計牆飾

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讓牆壁説話,這需要教師獨具匠心。可以在牆上佈置名人畫像、名言警句、班級獲得的榮譽、學生作品,但是一定不能雜亂無章,要有美感。

班級文化建設可以在教師的帶領下,發動全班同學的參與,增強集體榮譽感、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班級文化建設制度2

長期以來,班主任給人的普遍印象是起早摸黑,事必躬親,終日瑣事纏身、疲憊不堪,國小班主任尤其如此。據説有的組織還做過調查,把教師歸屬於“亞健康”狀態的羣體,更有結論説教師的平均壽命偏低……凡此種種,不得不歸為教育工作的繁重和艱辛。如果説,教育的成敗和學生的進步一定都要以犧牲教師的健康甚至生命來換取的話,我認為這樣的教育方式不足為贊。反之,在魏書生等優秀的教育工作者眼裏,班主任工作卻是一門藝術,是充滿快樂的另一種境界。兩種不同的看法給我們的啟示是,班級管理應該是有方法可循的。結合自己近三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我感覺到加強班級制度建設與培養學生的自主化管理對提高班級的管理效率,促進良好的班風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以下就這兩方面談一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加強班級管理,應以制度為先

先哲朱熹説:“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可見知與行是不可分的。剛升入國中的學生,面對八中的半封閉管理,如果班主任不能及時系統地、有計劃地對他們進行行為規範教育,讓學生知道自己在課堂、在寢室、在餐廳、在與人交往中應做什麼、應怎麼做的話,以後的班主任工作就可能陷入被動局面,被學生牽着走。俗話説得好:“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在學校教育中,也應該“校有校規,班有班規”。所以我認為,在每學期開學時多花一點時間強調校規、制定或修訂班規,使學生一進學校就在頭腦中深深地打下常規、禮儀之烙印是很有必要的。如果班主任對班規監督得力、落實到位,多數學生是能夠在教師的提醒、引導下,逐漸的由“他律”發展為“自律”的。這不僅有利於提高班級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有利培養學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讓我們的學生終身受益。

(二)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自主化管理能力

學生自主管理不僅在於學生管理班級、學生管理學生,更重要的是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前一種能力是工作能力,後一種能力是自我約束能力。許多人説班級難於管理,其原因是讓學生被動地接受管理,使其缺乏主人翁意識。著名教育家斯賓塞説過一句話:“記住你的管教目的應該是養成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人來管理的人。”在管理中,我們應勇於克服“師道尊嚴”傳統思想的束縛,讓學生積極參與班級管理,使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機會。作為班主任要做的是在宏觀上把握住班級動態、制定班級整體目標以及每次活動的分層目標。至於採取什麼方式,如何達成活動目標,我覺得應更多地讓學生去做,關鍵處加以指導就行。在具體工作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

1.健全班級組織機構,堅持自我管理

建立一支責任心強、素質高、工作大膽的班幹部隊伍在班級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因為他們是班集體的核心,是凝聚班集體的紐帶,有了一支強有力的班幹隊伍,班級管理就成功了一半。我班的班幹部任用堅持民主制,實行常任班幹部任期制和班日班長每日輪換制。值日班長負責記錄該天班級的日常事務,受常務班長的監督。這樣一來,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與被管理相結合,大大激發了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責任意識。比如:當他們發現有幾天晚自習紀律不好的話,很快就會有學生主動給我提出好的建議,還有同學毛遂自薦當班幹。本學期我們班上負責晚自習的紀律委員就有三個,其中有兩個就是剛開學時自我推薦的“上崗的”。

2.加強責任心教育,增強學生的自主化管理能力

責任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在班級管理中,我要求班上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對自己的行為過失、對老師交給的任務,以及對自己所處的社會角色,都要相應地承擔起和承擔好自己的責任。在具體的操作中,我重點找尋那些有利於培養責任心的方法。以衞生為例,我在班上實行承包責任制。新生入校時我就全面地對班上的區域進行了劃分,堅持自願的原則,公開承包給同學們,一旦承包定,沒有特殊原因整學期不更換值日內容。這樣一來,在常規檢查中,如果我發現哪一天、哪一個地方沒有清掃或者不夠認真,那我一定就能找到相應的責任人。這種承包制,既加強了對學生的責任心教育,又利於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還讓自己在班級衞生管理這方面省了不少心。就如寒假補課期間,學校雖沒有值日生檢查,但我班教室內外的瓷磚依然很乾淨,不用老師多説,同學們自己知道這是自己的值日範圍,自己會按時的完成。

3.運用激勵機制,深化學生的自主管理

“牽一髮而動全身”,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其學習成績會相繼提高,班級的風氣也會隨之好轉,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須反覆抓,抓反覆。尤其是對那些行為習慣比較差的學生,在管理中,教師應適當地採用多種形式的激勵方式,以表揚為主,注意發現學生的閃光點,用成功的喜悦強化學生的行為,培養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七年級、八年級年級時,我對班上每週操行成績列前三名的同學,都要通過打電話的方式給家長對其進行通報表揚,並叮囑家長,孩子週末回家時,一定要及時地給予肯定,給孩子鼓勵。學生畢竟還是孩子,教師的一丁點兒表揚肯定,對他們來講都是一種榮譽,一份驕傲的資本,是他們向“善”的動力。

4.通過自我反思,指導和監督學生進行自主式管理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想,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明白,作為成長中的學生犯點錯誤應該是不奇怪的,也是應該原諒的。班主任尤其要樹立“允許學生犯錯誤”的教育觀,要學會寬容,要把育人當作一項長期的事業,用發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學生。面對學生的種種失誤或者是錯誤,班主任進行耐心引導和必要的批評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時,教學生學會反思,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我班學生在升入九年級後,我感覺他們中絕大部分在自我管理方面已具備一定的能力,也養成了很多良好的習慣。以前所執行的操行條例在很多方面已沒有必要再過分強調。所以,從九年級第一學期開始,我就及時地“淡化”了操行分,而把主要精力調整在指導升學考試上來。面對少數學生的反覆違紀或是失誤,我採取每週一次的“反思日記”和談心疏導的方式來指導和監督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反思是一種美德,反思讓學生學會做一個勇於承認自己的失誤並改正失誤的人,通過不斷反思,不斷總結,不斷與老師的交流與溝通,更加讓學生體會到“該”與“不該”、“對”與“不對”之別,這對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非常繁重的,但也是饒有興趣的。我們可以通過轉變觀念,轉換自己的角色,淡化“管理者”意識,大膽地讓學生去摸索,讓學生從管理者的角色中學會管理他人,學會自我管理,從而實現自己的班主任工作能輕鬆、有序且高質量地開展。

班級文化建設制度3

一、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建設要求塑造良好的班級氛圍,構建起和諧班級,以此薰陶、影響、改造學生,形成一種較固定的班級集體模式,產生良好班風、學風。

二、班級文化建設包含的內容:

1、環境文化建設:環境文化是衡量一個班級管理是否到位的一個重要指標,一個垃圾成堆、隨手亂扔垃圾的班級不能夠成為一個優秀班集體。

環境文化建設指標:

①課桌擺放整齊,書籍擺放規範。

②室內張貼有序,不亂塗亂畫。

③衞生工具擺放整齊,拖把和掃帚分類擺放。

④垃圾清掃及時,室內無垃圾。

⑤講桌乾淨,整潔,美觀。

⑥有植物或裝飾物裝點教室。

⑦課桌擺放整齊,橫豎看皆為一條線。

⑧窗簾乾淨,拉放整齊,不打結。

⑨黑板旁的四表齊全、整齊。

⑩玻璃明淨。

2、精神文明建設:精神面貌是班主任將班級的核心理念貫穿全班,使班級形成合力和戰鬥力,團結奮進、積極進取、敢於拼搏,是班主任精神氣質的集中體現,是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部分。

①精神面貌好,上課積極回答問題,課堂氣氛好,上課無瞌睡和閒玩現象。

②跑操步調一致,整齊劃一,口號響亮,口號體現班級特色。

服裝統一,無亂畫現象,無不穿校服現象。

④髮型規範。無不符合中學生身份的髮型

⑤男女正常交往,無談戀愛現象。

⑥能夠正確運用網絡,不瀏覽不健康網頁,不沉迷於遊戲。

⑦教室內有圖書角,學生不看不健康書籍。

⑧班級所獲榮譽能放在恰當的位置,積極引導學生愛班級,維護班級榮譽。

⑨黑板報體現班級特色,定時更新,班級口號能夠集中體現。

⑩班級內有學生作品(書法、繪畫、攝影、作文、手工製作等)。

3、行為規範建設:行為規範是學生將班級精神內化的過程,體現在日常小事上,是自然流露而不矯揉造作。行為規範是精神文化建設的延伸。

①愛祖國,升旗儀式時保持肅靜。

②見到老師主動打招呼問好,積極回答老師問題,善於和老師、長輩交流。

③上下樓梯一律靠右走,不擁擠。

④説話大方得體,舉止文明,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

⑤不追逐打鬧,在樓道內、教室內保持安靜。

⑥不相互之間過生日,贈送禮品,講排場。

⑦做好人好事,有愛心,懂奉獻。

⑧同學友好交往,不打架,不罵人,不起綽號,無敲詐勒索現象。

⑨不買零食,不買三無產品,學會自主合理支配錢物。

⑩進出校園推車走,路隊整齊有序。

4、制度文化建設:制度文化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行為準則,班主任要立足本班實際,制定符合班級特色的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①設計班徽。

②制定班訓、班風、班級誓詞。

③班級制度要徵求全體同學是意見,做到面要廣,合情合理,不搞專制。

④培養一支優秀的'班幹部隊伍。

⑤根據學生特長挖掘學生潛力,讓學生積極參與文體活動。

⑥星級學生評選要公開公平公正,不徇私情。

⑦對違紀學生要及時加以教育,切忌蠻橫粗魯。

⑧寫好班級日誌,記錄班級點滴故事。

⑨善於反思,積極總結個人得失,總結經驗,為下一步開展好工作打好基礎。

⑩積極完成學校各科室佈置的任務,不拖沓,不推諉。

三、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

要讓人文關懷與人文精神滲透在班級的每一個角落。這個美好的計劃實施起來並不容易。班級的環境建設好搞,一切具有文化氣息與人文精神的佈置都是好搞的,但是要讓每一位學生都切切實實從中得到薰陶,得到教益,並且把它作為自己的內在品德的標準來欣賞,卻不是件容易事。要讓人文精神滲透在班級的每一個角落。

標籤: 班級 制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l73md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