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選14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選14篇

讀完一本書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化苦旅》讀後感精選14篇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

《文化苦旅》這本書是餘秋裏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全書共235萬字,有三十七篇。這本書的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是,在那一處處古蹟的的背後卻隱藏着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而作者運其妙筆,給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其中最為感觸的是《道士塔》。

《文化苦旅》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就拿道士塔的第二節來説吧,文章是這樣寫的:真不知道一個堂堂佛教聖地,怎麼會讓一個道士來看管。中國的文官都到哪裏去了,他們滔滔的奏摺怎麼從不提一句敦煌的事由?其時已是20世紀初年,歐美的藝術家正在醖釀着新世紀的突破。

羅丹正在他的工作室裏雕塑,雷諾阿、德加、塞尚已處於創作晚期,馬奈早就展出過他的《草地上的午餐》。他們中有人已向東方藝術家投來羨慕的眼光,而敦煌藝術,正在王道士手上。王道士每天起得很早,喜歡到洞窟裏轉轉,就像一個老農,看看他的宅院。

他對洞窟裏的壁畫有點不滿,暗乎乎的`,看着有點眼花。亮堂一點多好呢,他找了兩個幫手,拎來一桶石灰。草扎的刷子裝上一個長把,在石灰桶裏蘸一蘸,開始他的粉刷。第一遍石灰刷得太薄,五顏六色還隱隱顯現,農民做事就講個認真,他再細細刷上第二遍。這兒空氣乾燥,一會兒石灰已經乾透。什麼也沒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淨白。道士擦了一把汗憨厚地一笑,順便打聽了一下石灰的市價。

他算來算去,覺得暫時沒有必要把更多的洞窟刷白,就刷這幾個吧,他達觀地放下了刷把。當幾面洞壁全都刷白,中座的雕塑就顯得過分惹眼。在一個乾乾淨淨的農舍裏,她們婀娜的體態過於招搖,她們柔柔的淺笑有點尷尬。道士想起了自己的身份,一個道士,何不在這裏搞上幾個天師、靈官菩薩?他吩咐幫手去借幾個鐵錘,讓原先幾座雕塑委曲一下。事情幹得不賴,才幾下,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聽説鄰村有幾個泥匠,請了來,拌點泥,開始堆塑他的天師和靈官。泥匠説從沒幹過這種活計,道士安慰道,不妨,有那點意思就成。於是,像頑童堆造雪人,這裏是鼻子,這裏是手腳,總算也能穩穩坐住。行了,再拿石灰,把他們刷白。畫一雙眼,還有鬍子,像模象樣。道士吐了一口氣,謝過幾個泥匠,再作下一步籌劃。今天我走進這幾個洞窟,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我幾乎不會言動,眼前直晃動着那些刷把和鐵錘。“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見王道士轉過臉來,滿眼迷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閒人何必喧譁?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聲求他:“請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麼呢?我腦中依然一片慘白。

《文化苦旅》讓我領悟到了“苦”字的意義所在,更讓我學會了惋惜,更學會了如何不讓惋惜存在……

看這本書,同時還要慢、要細,裏面的思考,非常人所思,非常人所見。

讀了餘秋雨的《風雨天一閣》、《青雲譜隨想》等又讓我感受倍深,感受到了中國的文化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也讓我深深體驗了“書中自有黃金屋”。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2

中國燦爛的禮貌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裏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向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餘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餘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依仗着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帶給了嶄新的範例。

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歎,但同樣的感歎,出此刻不一樣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説的一樣“我也能夠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因此,餘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着不一樣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禮貌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禮貌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以前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必須的極限還是會被時刻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以前,便永遠無法活着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餘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正因,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沒有廢墟就無所謂昨日,沒有昨日就無所謂這天和明天。廢墟是課本,讓我們把一門地理讀成歷史;廢墟是過程,人生就是從舊的廢墟出發,走向新的廢墟。廢墟是進化的長鏈。”“沒有皺紋的祖母是可怕的,沒有白髮的老者是讓人遺憾的。”在心靈與心靈的撞擊中,發出了“還歷史以真實,還生命以過程”的呼喚。

在這兒,已超過了時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艱難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歷史的漫遊,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讀它,讓我受到了靈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禮,心靈的昇華。

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自己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然而,《文化苦旅》一齊苦苦的悲愴奏響了時代的絕響,警世亦憾人!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餘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3

在這次短暫的節假日裏,我讀完了文化苦旅這本書,閲讀時間雖短,但她卻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中國文化在最高層面上是一種做減法的文化,是一種嚮往簡單和自然的文化。”餘先生在《文化苦旅》一書《魚尾山屋》中如是説。

當我的靈魂跟隨先生的文字從解凍了的鄉村走出,心裏還徘徊着那些被冰封在貞節牌坊裏的女子,偏見在女子身上的烙印終究是越來越淡,只是這種根深蒂固的念頭做出的減法是以眾多的美貌絕倫的東方女子的生命為代價的,但我覺得這似乎只是一種表象,真正改變這種偏見,為文化做“減法”的是一個個敢於站出來,説出來,做出來的女子,甚至是男子,而那些湮沒在《中國曆代失蹤女子》名錄裏的只是僥倖活下來的人罷了。

當我的思緒沉浸在先生《我的山河》中不能自拔,隨着他的文字從中國的地域到天地間的戰爭,再到對中華文化三條天地之線的踩踏,也一起感喟中華文化在海洋領域的缺失,直到先生的最後一句,以陶淵明的“託體同山阿。”畫上句號。先生的這一收筆給我一種戰役激烈,又鳴鑼收兵的失落。

先生的'文字幽默詼諧,引喻更是另闢蹊徑,文中把都江堰比作一位年邁的老祖宗,一批千年的駿馬,文字傳達給我的不只是一座防洪工程,更是道,如此浩大的治水工程,連於山系於人,厚重的中華文化又做了一次減法,正如書中所言“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山與水渾然一體,人與山水天人合一,雖不能盡懂先生所詮釋的中華文化,讀此處也有種觸動心靈之感。

書中的一些人物也讓我記憶猶新。像《道士塔》裏的王圓籙之流,歷史錯付了人,才把自己一層層剝開了給人看,諸如敦煌莫高窟,這些文化的靈魂,被一次次蹂躪,支離,瓦解,後人從這些碎片中聯想,猜測,補充,爭論,我們只能自我慰藉:也許維納斯的斷臂延展了她的美。《杭州宣言》中的錢鏐讓我竟一時屏蔽了“淡粧濃抹總相宜”的西湖美景,為他的形象所折服,他無心青史留名,卻關注着“民眾的福祉、一方的平安、海潮的漲落、湖水的濁清”這又何嘗不是歷史在做着減法,當中國曆史的着眼點從朝廷榮顯轉向民生和環境的時候,人民為他修建的錢王祠才是“歷史良知的一項修復工程”。杭州宣言不是人文的讚美與人間天堂的炫耀,而是“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的宣言,這難道不是文化的減法嗎?

讀罷此書,很多潛意識裏的“我以為”變了模樣,寧古塔不是塔,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的皇帝,道光、咸豐,褪去了光環,首先成為了一個個普通人,有着普通人我擔憂,懼怕,就連我無比崇拜的王國維先生的死也變了樣子,書中提及“他死於一種文化”,他無法把文化與朝代割裂開,讀來由衷喟歎。範氏家族幾代人痴守的天一閣,只能守不能看,這個在藏書樓下生活的家族,把天一閣捆綁成了範氏家族的一個宗教式朝拜的對象,他們誠惶誠恐了幾百年,然而最後天一閣的樓板上留下的不是文人的腳印,而是偷兒吐出的一大堆棗核,竊以為文化是不能束之高閣的,只有一次次的碰撞一次次的毀滅與修繕才是文化該有的模樣。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4

讀《文化苦旅》有感文化,給人一種很深很深的感覺,從過去到現在,漫長的時間沉澱下了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藴。

翻着那本微微泛黃的書《文化苦旅》,我們就會有一種很深刻的感受。餘秋雨走在中華民族的那些廣博的土地上,用其獨特的觀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這古老民族的深層文化,用深思細膩的筆觸,為自己那趟“苦旅”完成本書。它不甘甜!因為裏頭有太多不忍與親身體驗的辛酸,苦澀的味道,為這本紀錄中國千年文化的書,多了一筆風采。剛開始讀着這篇篇文章,我內心真正可以體會到那種“苦”:我痛恨,痛恨掠奪其他文化財產的侵略者,這些財產對我們的意義與對你們的完全不同,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的遺產,你們無權與我們來爭奪它們的所有權;我惋惜,惋惜我們後代沒有好好保存這些精神財富,沒有真正地去領略其價值而讓它們落入別人之手。但是深深思考後,我卻發現或許這種“苦”它的價值更高。在我們讀過這部文學鉅作後,就能夠充分意識到歷史留給我們的一切的重要性。

未看過《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歷史古蹟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因為它們才有了一篇篇讓炎黃子孫驚醒的文章。而在這裏,我就借莫高窟和柳侯祠來淺淺論證一下自己的觀點。 個人認為,苦旅中描寫了許多不完整的美,而這不完整的美其實就是那歷史的寫照,給我們的借鑑,有時或許比美更有價值,這也從老子的思想中有所體現吧,對立的面其實可以相互轉換。書中描寫了的莫高窟的石洞,現在依舊壯觀;實像,壁畫正如以前。我靜靜讀着書中描寫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讀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讓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現在我們看到的許多都是殘缺的壁畫,或許有人會認為這美中不足,但是個人想説:“或許這樣被破壞過才更有價值吧”。因為現在莫高窟卻有着無數參觀的遊客,這應該是我們中的一部分已經意識到了這是歷史留給我們炎黃子孫的一切,深刻的歷史教訓更能讓人成長。 並且苦澀不是隻能讓人消極。

苦旅中的文人的歷史故居成為人格的象徵同時激勵後人,這在柳侯祠這一篇的描寫就可以體現。文中曾描寫祠中了無一人,惟能靜聽作者自己的腳步聲,時斷時續,我覺得這應該是在描寫不合當時世俗的文人退隱的一個體現吧。憤世嫉俗的柳宗元,厭倦了黑暗的社會,無奈的仕途,靜靜地脱離世俗,官場,激情昂揚的他安身於此。文人一種無言的苦澀縈繞於此,讓這兒地方瀰漫着一層灰暗的色彩。但是柳卻依舊有不悔的追求和執着的精神,將自己的人格特性融入到詩中,求真求實,雖然因為心態不是很樂觀而早逝,但至少他也努力過,反抗過。柳侯祠曾經有過多少人的腳步,不知道他們又是以何種心態讀着這些依稀可辨的文集。但是我只認為這座建築,肯定成為過後代壯志未酬的人們一種極大地鼓舞和激勵。因為這不僅僅是建築,這是精神,這是經歷了歷史的風化留下的精華,這是文化的靈魂,一點一點地傳承,我們才在苦難的路途中前進,坎坷卻依舊蹣跚前行。

所以不管何種形式,他們都對我們炎黃子孫極其重要,那深層次的文化精神,值得我們細細品味與咀嚼,縱使煎熬與疼痛,但這更是一種體驗,體驗其“苦澀”。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5

歷史更迭、文化演進,新舊交替的事,總是以嚴肅又謹慎的面目出現在我們面前。似乎,這注定就是一個考驗談話者知識儲備和思考能力的話題。直到讀了這篇文章,我才意識到,要把一個完整的觀點講完,且是用易懂的方式,一個美麗的故事,足矣。

《寺廟》,表達了餘秋雨對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關係的觀點,不過別擔心,這裏並非充斥着晦澀的術語,將心懷好奇的敲門人恐嚇在外,相反,不經心瞄一眼,滿紙盡是“晨鐘暮鼓”“和尚老婦”的清新字句。

再認真地讀讀,會發現文中開頭已經對於“傳統”“現代”的區分給出多次暗示。坐落西邊的山廟,似日落西山的“傳統”;而建在東邊的學習,則代表着“現代”,如旭日初昇。一開始,這種“傳統”和“現代”的矛盾是刺目而略尖刻的,製造出矛盾的一方是“現代”:女教師們對寺廟和信佛老婦的排斥、對和尚“惜生護生”卻傷害植物的不屑,都隱隱透露着一點對古板“傳統”的嫌棄,對落後“傳統”的責怪。

當然,如果只是站在那個時代,一味粗暴地指責“傳統”,文章也大大減色了。

看似已經走向盡頭的“傳統”,在這片廣闊的土地上依然保有難以撼動的影響力。不是因為人們不思進取,向腐朽“墮落”,而是正如文中所説,山廟裏傳來的誦經聲,“那音調,能把四周的田野穩穩罩住”。“山廟”,是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無聲的守護者,連山匪見了廟裏的和尚,也不敢造次。山廟所代表的“傳統”,總是暗暗牽動着人們的神經,是人們的精神寄託。

“傳統”和“現代”各具特色,看似彼此分離,但是各取其長才是歸途。因此,接下來的`兩件事:和尚的誦經聲驅使土匪轉性、老師們認為“精通現代教育”的李叔同出家,這漸漸地轉變了老師們對寺廟的看法,也是“傳統”與“現代”的一次握手言和。而到文章的結尾,老師在經歷了對“傳統”的看法轉變後,説了一句:“好了,佛在説,動身吧。”則成為這種文化間交流的高潮——底藴深厚的“傳統”推動了“現代”的前進。

在泛黃的書頁上,這是一個美麗的哲理故事,但作為一個立足於中華民族嶄新時代的人,我不能不為這篇文章的遠見折服。放眼現實,在曾經落人一等的時代,我們有過對現代文化的狂熱追求和對外來文化的崇拜。但當昔日的青瓦紅牆被鋼筋水泥替代、當千篇一律的電腦字體取代龍飛鳳舞的手寫書法……我們從盲目改變的浪潮中冷靜下來、從紮根千年的泥土中拔根而出,無所適從的迷茫又令我們疑惑不已。最後我們提出:文化自信。

我們將現代電子音像技術和傳統民間故事結合,於是有了《大聖歸來》《哪吒:魔童轉世》的“國漫崛起”;我們將現代媒體和傳統國寶結合,於是有了《國家寶藏》《如果國寶會説話》的“國寶熱”;我們將現代先進的製衣技術和傳統漢民族服飾結合,於是我們有了“漢服復興”,而那些跳動於街頭巷尾的絢麗的顏色和舒適的面料,是在過去極少有甚至沒有的……

在這個因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交融的節點,我們才終於切身感受到了1+1>2的驚喜與美好。這時我們若想回頭,看看一路我們如何走來,像那些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一樣好奇文化的演進,別忘了翻一翻這個美麗的故事——它其實早就將這一切演繹過。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6

21世紀初,《文化苦旅》高居各大書店排行榜,文化散文大行其道,尤受追捧。

儘管我羞於承認,但我又不得不承認初讀余文恍若發現了新大陸:濃郁的文化氣息,或壯麗、或雋永、或蒼涼、或迤邐的景觀,各路秦漢雄魄,唐宋風範,明清居士,讓我能夠“站在一個或高或低,或遠或近的角度,俯瞰,仰視中國文化,或高屋建瓴,或精雕細刻地談論中國文化”。初出茅廬的我旋即被他身為知識分子的憂患意識、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所打動,被他的見多識廣、博聞強識、旁徵博引所折服,被他奢華的文字,巨大的聞所未聞的詞彙量,汪洋肆意的想象力,或豪邁或柔情或悲涼的筆調以及他所征服,抑或是蠱惑。

後年歲漸長,對余文也有了更理性的認識。相較於文化散文,余文更接近於媚俗文學。“媚俗”這個字眼用於評價散文或許有些刻薄,但不乏其道理。在上海的一次掃黃行動中,公安在一位小姐的`手袋中發現了三件東西,口紅、安全套和《文化苦旅》。當然,每個人都有閲讀的自由,性工作者也不例外。但余文被冠上“文化口紅”,“文化安全套”也是不爭的事實。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所謂的“文化散文”其實質更接近一種速食文化,功用文學。其速食程度之深,功用之大足以讓一名性工作者在上班時依然帶着它。

其實“文化苦旅”最開始是上海《收穫》雜誌上的一個欄目,在受到讀者好評,又經過市場的反覆測試之後才集結出版。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身處在一個“精英不再引領大眾,反而是大眾支配‘精英’”的時代,余文更像是一種充分熟練掌握了大眾口味的快餐,或者説是能夠犀利地洞悉、追蹤大眾趣味和市場走向的獵狗。對餘而言,媚俗不再是一個刺耳的貶義詞,反而是一種文化營銷策略,可以從大眾口袋中賺個盆滿缽溢,贏個德藝雙馨的好名聲。

除此之外《文化苦旅 》的媚俗之處還體現在何處?答曰:過度的煽情。可以説餘是一個合格的文匠,但絕不是一個思想者。過度的渲染誇張讓余文的思想性支離破碎,而生搬硬套的博聞強識讓余文喪失了基本的邏輯性。

如在《蘇東坡突圍》一文他寫道:“貧瘠而愚昧的國土上,繩子捆紮着一個世界級的偉大詩人,一步步行進,蘇東坡在示眾。整個民族在丟臉。”筆者想問這國土怎麼就“貧瘠而愚昧”了,就算是吧,這和蘇東坡被放逐又有什麼關係?僅僅因為蘇東坡被當權者貶職流放了,這國土就“貧瘠”了,就“愚昧”了,整個民族就“丟臉”了?當時到底又是誰站在民族之外看“整個民族在丟臉”?其實蘇東坡的放逐無非是當時政權鬥爭的犧牲品罷了,有必要要提升到國家的高度,動輒民族主義麼?

“我是個文化人,我生命的主幹屬於文化,我活在世上的主要任務就是接受文化和傳遞文化。因此,當我偶爾一個人默默審查自己的生命價值的時候,總會禁不住在心底輕輕呼喚:我的老師!我的學生!我就是你們!”這一段雖不是來自《文化苦旅》,但筆者對它印象實在是太深刻了,初看時雞皮疙瘩掉了一地,實在是余文煽情主義的巔峯之作。其實特別想在文中補充一句話,“我是個文化人,一個成功的文化商人……”。

當然,餘的文也並非一無是處。個人認為餘更適合寫一些鄉情散文、遊蹤散文,如《信客》,《酒公墓》等,這些迷人的又略帶惆悵的鄉村故事有着質樸的表達,如同雨後的新葉,散發淡淡的清香。筆者認為這才該是余文最後的歸宿。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7

暮色四合,華燈初上,攜一縷茶香,沉醉於書卷。

初聞餘秋雨是因為那篇《信客》,久久不能忘懷。於是打開《文化苦旅》,跟隨者餘秋雨的腳步,徜徉山水間,從風景秀麗的江南到大漠孤煙的大西北,從冰天雪地的北國到充滿民族風情西南邊陲。感受最深,也是最大的,就是:“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個世界的生僻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餘秋雨在他的中年時光裏,懷揣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閒,佇立前人佇立過之處,靜靜地品味這一杯歷史的佳釀??

未看之前,大概也不會想到,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在它們的背後會有如此深層的涵義。莫高窟的石洞守護了千年的壯麗,而王道士手中的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黃沙之上馬啼聲聲,唯留下千年的遺憾。眼前不禁浮現王道士送外國學者遠去時虔誠的微笑,想恨他,卻覺得無力,他根本沒有足夠的偉大承載起一個民族的巨大悲哀。這只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罷了。

淺渚波光雲彩,小橋流水江村。江南小鎮給予我們一種寧靜與安適。面對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時,在荒山結廬有着生活上的麻煩,“大隱隱於市”便成了文人來江南隱居的最好推力。。厭倦了官場浮沉,找個地方隱居,讓自己的身心獲得紓解。柳宗元自放于山林水澤之間,將其困厄感傷的心境,完全寄託在遊賞山水之間與文章創作之中,於是“永州八記”成為永恆。這樣的一代士人的氣節與傲氣讓後世學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識及人格,帶着崇敬和疑問來瞻仰這位大文豪。

陽關坍弛了,在一個民族的精神疆域中,它終成廢墟,終成荒原。沙墳座座,誰也不能想象,這兒,一千多年前,驗證過的人生的壯美。羌笛聲聲,音色極美,可惜,後來都成了一個民族的哀音,然後消失在朔風之中了。

天一閣風雨飄搖,一個家族艱守着一座藏書樓。範欽究竟有着怎樣的情懷,留下了這座巨大的寶藏,直到到現在都有它的痕跡。但是歲月的滄桑,歷史的'風塵還是將它掩埋了。也許正是餘教授所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是時間的意志力”。

更多的更多,一切盡在不言中?

大概,每一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都需要一些歷史事件才能得以豐富,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古蹟,陳年的石頭和木塊也才能深深的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

“對歷史的多情總會加重人生的負載,由歷史滄桑感到引發出人生淪桑感。”這是作者的感歎,也是對讀者的啟示。人的一生也是一段歷史,總有這樣或那樣的遺憾。作者在山水之間跋涉,錄求着歷史的足跡,文化的靈魂;我們在生活中跋涉,錄求着生命的意義,人生的真諦。

其實,苦於身無所謂苦,苦於心才實為苦。餘秋雨先生曾感慨:“文人似乎註定要與苦旅連在一起。”我以為,這實是文人最大的財富。苦澀過後總會留下一絲回味——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一次文化文化苦旅,是對那封存久遠的文化內涵的默認。

合上書卷,沿着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走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8

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文化苦旅》就是旅途與文化的相結合。初讀餘秋雨,只是讀出來了他文字的優美。還記得《都江堰》裏那些氣勢磅礴卻又温柔細膩的話:“眼前,急流浩蕩,大地震顫……海水是雍容大度的聚會,聚會得太多太深,茫茫一片,讓人忘記它是切切實實的水,可掬可捧的水……”

文字不多,可是卻將都江堰的水勢浩大呈現在我們面前,透過文字彷彿能看見奔騰不息的水流,能聽見水擊打河岸的聲音。而現在除了那些優雅而具有深意的文字以外,從餘秋雨先生的文字中,又能看見更多的東西。《道士塔》與《莫高窟》是我看的最揪心的兩篇文章,餘秋雨先生文章中的每一個字都帶着血與淚。

對侵略者的那些對質,又何嘗不是我們每一箇中國人想要説出來,卻再沒機會説的。在書中,我們是一羣無家可歸的孩子,在餘秋雨先生的筆下默默跟隨着。看着餘秋雨先生寫下來了莫高窟的變遷。從千年前的第一刀開始,在錘子和鐮刀碰碰的敲擊聲中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已經開始成型。不管如何改朝換代,它始終屹立在俯瞰中國歷史的山頂。

王道士把守着千年的敦煌,卻因為道教與佛教的歧義。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局勢動盪則迫使中華子孫將之棄而不顧,餘秋雨先生説他想要和正在趕車的斯坦因對質,可是最後又不得不放棄。是啊,就算留下了這些文物,又能怎麼辦呢?

莫高窟的意義已經不僅僅在於他巖壁上精美絕倫的壁畫了,司馬遷的《史記》站在他的角度上記錄了他所看到的興衰,而莫高窟在工匠的角度下用畫記錄這一切。若説司馬遷的《史記》尚帶有他本人的思想感情,那麼莫高窟就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了充滿歡聲笑語的唐朝,冷漠貧乏的宋朝。

這是中國歷史的化石。

繼續跟隨餘秋雨先生,從大漠的莫高窟就來到了黃州。

“赭紅色的陡坡直逼浩蕩大江,坡上有險道可供俯瞰,江面有小船可供仰望。”

這裏就是黃州,就是蘇東坡的黃州。題目叫做《黃州突圍》,為何是突圍呢?

在黃州,蘇東坡經歷了精神上的巨大折磨,深陷烏台詩案之中,“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蘇東坡太過於出色,他就像太陽,太陽升起了,哪裏還能看得見羣星。幾乎所有目光都會聚集在他身上,就像舞台劇上的主角。所以有人憤怒了,他們瘋狂攻擊着蘇東坡,説他出身貧寒説他狂妄自大説他徒有虛名。就這樣一代大師在眾人合力下帶上了罪犯的枷鎖。搖搖晃晃的去往了黃州。

在黃州,蘇東坡完成了他人生意義上的突圍,身邊沒有朋友親人,甚至給不了他一個安靜舒適的環境讀書,除了寂靜便是空虛。

寂靜給了他思考的空間,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處在同一個逆境裏時,別人失去了掙扎的鬥志,而偉人選擇改變自己。蘇東坡經歷了這些讓他深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開始沉澱自己改變自己,變的`成熟。或許他的身體和我們在同一片的土地,但是靈魂卻已經鳥瞰世界。

從此開始,他的腳步將變的輕盈,目光將變的明亮,永遠都是淡然而平靜的。

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蘇東坡。

《道士塔》中,毋庸置疑餘秋雨先生寫出了很多人的心聲:莫高窟被損毀是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遺憾。

而《黃州突圍》呢,我覺得他寫的是蘇東坡也是自己,最終窺探的是他自己的內心。

這些的已經落寞的壁畫似利劍似白日似曾經夢裏的哭喊,割裂在心間,愁苦在眉頭。而蘇東坡的輝煌如急湍如深林如絕壁上的枯鬆,屹立於雲端,迴歸於平淡。

餘秋雨先生在這漫漫旅途中,究竟體味到了什麼樣的苦,這苦又為何苦?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9

我慢慢合上書本,心頭滿是震撼。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餘秋雨先生的作品,起初,我認為這是一本講山水,談人情的書,可當我開始閲讀時,才發現並非我所想象的。

於“文化苦旅”四個字,我最先抓住的便是“苦”,我認為,這裏的“苦”,不是旅途艱辛操勞之苦,而是作者內心的苦,為國家的燦爛文化瑰寶流逝而苦,為古往今來的名人遺憾而苦,為佳作無人欣賞而苦。我讀着讀着,竟也感到了苦,可與此同時,我也是快樂無比的,我的眼前展開了一幅又一幅的畫卷,有金碧輝煌的莫高窟,也有天地間一片茫茫的沙漠,有寧靜而優雅的江南小鎮,又有悽清寂寞的天柱山,我彷彿身臨其境,去感受那文化遺留,歲月沉澱帶給我的震撼。

我細細品讀這本書,發現餘先生僅用有限的筆墨描繪景色,但卻靠一個又一個的名人故事,或是自己獨特的想法和見解,將各地景色描繪的飽滿而厚實。塔中的道士,李冰建造的都江堰,,李白蘇東坡嚮往的天柱山,蘇小小一生惦念的西湖,故事動聽,卻又發人深省。

還記得翻開第一頁的《道士塔》,我為王道士發現國家的文化寶藏而感到驚奇萬分,這個土道士對自己擁有的財寶充滿了美好的幻想。

但是,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人們發現了這筆可觀的財富,愚昧的道士伸出了貪婪的爪牙,他用中華的文化瑰寶,換來了一箱又一箱的錢幣,他站在道士塔口微笑着送別一隊又一隊的洋人,然後轉身離去,不帶一絲眷戀,他永遠都不會知道,他丟失瞭如何的一筆文化寶藏。他是多麼可恨,而又可悲啊!

而像這樣的時間,從古到今比比皆是,被強取豪奪後燒燬的圓明園,國內珍寶卻在日本被拍賣,我們想要將屬於我們的瑰寶帶回,竟要高價購買,每當我想到這裏,就忍不住捶胸頓足,也正是因此,我們更要珍視中國的傳統文化,不再讓它白白流失。

再往後看,我便發現整個人的眼界,都更加開闊了,我獨自走在雪地上,感受這陽關雪的潔淨無瑕;我站在白蓮洞裏,感受中國文明的衍生和發展;我站在蘇州古城中,感受這座城的寧靜和別具風情。

我彷彿變成了餘先生,走在這廣闊的天地間,感受中國之美,世界之美,於是,在我的眼中,山便不再是山,水也不僅是水,它們被烙上了“歷史”和“文化”,變得別具風情而又不失純粹,經過歷史的洗滌,它們變得更加可愛了。

餘先生一步步走過的,不僅僅是一幀幀風景,更是見證中華五千餘年風風雨雨的`一本厚重的史書,站在這些美景前,與古人對話,為他們的欣喜而快樂,為他們的悲傷而遺憾,以他們的懲戒來自省,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和富有?

美麗的山水,大好的風光,是自然的慷慨饋贈,更是古人給我們留下的樸實財富。餘先生走過這些山水,將美景與自己的想象和見解巧妙的融合,再以生動的語言文字加以表述,於是就有了《文化苦旅》。

它是中國文學文之壇中眾多璀璨的星星中的一顆,也正是因為這顆明星,讓我想要去走一走那萬水和千山,看一看那風土和人情。

待我親自走過那大江大河,青山綠水,待我親自悟過那多彩豐富的傳承和文化,才更會有深一層的領悟和感觸吧。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0

我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鳥語風聲。

心説,當站在堆積的中華文化前,山嶽的高度,不免覺得過於厚重,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或化作奔瀉的河流流淌着。大地默默無言,江水生生不息,卻終是將文化內涵封存久遠。於是,走慣了遠路的三毛唱到: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沒有人能告訴他,他便悄悄的出發了,用一杆馱着沉重的心的筆,帶我們在大半個中國的美麗中跳躍。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歎息。如同古人之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般在遊歷中洗去了少年英氣,懂得了沉穩厚重的中庸之道。然而沒落的唱着古老歌謠的孤座黃昏的美麗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於是他便欣然往甘肅敦煌出發了,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苦的不是歷史遺留下的璀璨文化,苦的.是研究文化的文人。《道士塔》與《莫高窟》中,餘秋雨不時的歎息,讀敦煌,不是死了幾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幾千的跳動的生命。然而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細細一想,送與沒有赤腸的官僚當做奢華的玩物,倒不如賣給外國學者。雖説洋唐僧骨子裏是赤裸裸的文化剝削,但不也是它們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餘秋雨狠心的説過:比之被官員大量糟踐,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中!然而還是不能舒心的。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這讓人如何悲哀!直到《柳侯祠》前往到《寂寞天柱山》,才敢安心的撫摸那水靈水秀的風光,就在這裏和歷史擁抱,與柳宗元,與謝靈運,與杜甫,與范仲淹,與李白緊緊地,生怕這一處處風光如同海市蜃樓般從眼前湮滅。

他是沿着長江往下走的,起點是都江堰。因為他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不及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説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的佔據了邈遠的時間,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清流。當然,我們已經跟隨他拜見了那遙遠的看不見面影的李冰。

接着他路過了蘇州,抵達了靈動江南。確是洗掉了黃沙漫漫帶來的歷史傷痕,以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當然不會少了半夢中的西湖,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説,在於它是極複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所以不會少了白堤與蘇堤的風采,不過還有蘇小小的風采,她一直用美熨帖着生命。

再順流下一路就到了上海,那氣息就愈發現代化了。不過卻免不了顯示出了人性的不足,一再的對上海人讚揚,又不停的對其惡劣的心裏品性進行批駁,然而上海人卻是不以為然的,習慣般的自我安慰將劣根更加暴露無遺了。當然,這不是對他們的審判,而是文化根底的論析。

水路完了,在大海面前,餘秋雨安心的寫出了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再者,就是準備往下一站遠方而揚帆了。但是,那漂泊的旅途中對於文化的苦澀回味卻剛剛開始。

璀璨的文化,苦澀的旅行。然而剖析開卻是淺淺歎息後的美麗,還好,一切都還存留。

當然,越往遠走,越是生動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1

餘秋雨先生的文章很多,最喜愛的莫過於《文化苦旅》了。也不知是一種什麼樣的力量觸動着我,把它讀了一便又一遍,思考了一天又一天。但卻始終弄不明白,我是在讀餘秋雨的文章呢?還是在讀中國的文化歷史?一個民族,一種文化,似乎在這位深沉的文明人筆下,引發出了種種連篇累牘的思索,是一種渴念?還是一種哀惋?是一種期待?還是一種詮釋?無從知曉。

其實,寫作是一種很跟自己過不去的累活兒,有時一提筆就感覺到年歲的徒隔,心有千言萬語,幾個月累就的思維,在下筆的時候,也總是要平一平心跳,理一理思維,像餘先生説的一樣:“回憶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不知是先生文章帶給我的習慣,還是自己與生俱來的性格,總之,《文化苦旅》讓我找到了寫作的靈魂。

餘先生總是不堪疲憊,習慣從一個地方輾轉到另一個地方,撫慰着中國歷史的文化遺址與殘餘,温存着歷史文化名勝,而自己卻從不疼惜自己的雙腿和體力,跋山涉水,周遊各國。在他心中,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似乎是落在山重水複、茫茫滄原、默默無言的大地上。或許,在別人眼中,本應是個萎靡柔弱的路旅行者,但在歷史文化山水的天地間那麼一站,人、文化、歷史、自然就融為一體了,於是,文章也就應運而生了。

當在疑惑和迷茫中遲遲疑疑的站立起來時,離開案頭,換上束裝,帶着自己那一份深深的渴念,悄悄地出發,“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帶着自己心中累積的`鬱悶和對中華文化的敬仰上路。大漠孤煙,長河落日,西北戈壁,江南水鄉……都留有他深深的腳印,歷史文化文化的腳印。如果説歷史是永遠的過去,那中華大地的遺址是什麼?莫高窟、道士塔、都江堰、洞庭湖,天柱山,天一閣……似乎在向我們文明的現代人展示點什麼呢?

大地無言,卻只是留下廢墟讓我們無限遐思,古道沉默,卻在呼喚我們不忘歷史的滄桑。餘先生在對歷史的滄桑鉅變的感慨中,同時也引發對人生的領悟。在山水跋涉中引發無限的回憶,同時,又將回憶迅速滲透在文化筆墨中,給自己的人生增添了聲色和情致,充實了自己。他拋棄了憂傷和疑慮,去追逐湧來的潮水,那永恆的異鄉人在呼喚他,他在沿着這條路走下去,漂泊旅遊,但每一次都會有新的發現,蒼老的人生帶着一顆年輕的心,讓無限的思索沉重的駐紮在自己苦澀的文字上,讓忙碌而有文明的現代人去思索。

夕陽西下,朔風呼嘯,站在大漠上,勇敢的用自己脆弱的身軀全然不知天高地厚扛起歷史文化的厚漬,道士塔前面的駐足、遐想,甚至落淚、甚至恨,讓他感到這個民族的巨大悲劇,看到古老滄桑的中華民族在痛苦的滴血,而正是他的這種巨大憂憤,在字裏行間,顯得是那麼的沉重。

或許是天地造化的特意安排,才得以讓這個富有文化底藴的莫高窟座落於中國的西北向,在哪個漫長的封建統治的年代,全國各地優秀的匠工都雲集的這裏,是命運的趨勢還是血與淚的選擇?在鞭影和無數凶神惡煞的表情忙碌着,為中國,為世界訴説着奇蹟。他華美而有矜持,富有而又遠藏,他執意要讓每一個朝拜者,用長途的艱辛來換取報償。

《文化苦旅》不是一本書,而是一種永遠也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文化沉思。座座遺蹟,隱隱豐碑,卻無不在默默的詮釋着中國的歷史文化的足跡,文明的傷痕!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2

泯一口淡淡的茶,合上書本,閉上眼睛,畫面在腦海中若隱若現,夾帶着一絲心痛的感覺。這就是我讀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後的第一感覺。

這是餘秋雨的一本出名的散文集,全文的主題是憑藉山水風物以尋文化靈魂和人生真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之人的人格構成。這是一本關於歷史的回憶著作,一本關於中國的命運書籍。

隨着餘秋雨的筆觸,我仿似瀏覽了祖國的半邊江山。我回到過去,回到那一個人關於這些文人建築的年代,目睹了歷史的滄桑,人性的淪陷。心,似一把錘子般沉重,可卻又忍不住一而再,再而三的徘徊在那些刺疼了我的心的字行間中。從第一篇散文《道士塔》開始,我的心情便是沉重的。

敦煌的文化是敗落在一個貪財如命的道士手中。正如餘秋雨所言,他是敦煌的千古罪人,他為了得到那一丁點的錢,便把我國的文物以低價交易給外國人。那是精華呀!多少年來祖上留下來的寶貝,這些東西凝聚了多少代人的智慧,隱藏了多少不堪或輝煌的過去,然而,卻幾乎被他買給外國人了。在外國的博物館裏看到了祖國幾千年前的文化結晶,心裏的那種痛無法言喻。那一個個刺眼的數字,就像是一把把鋒利的尖刀,刺在我的`身上,我想起了頤和園,想起了巴黎博物館裏的金瓶,想起了北京博物館。但這個博物館相比巴黎博物館的和其他國家的博物館而言,似乎成了一種警惕物。為何他國的博物館會擁有這麼多我國的重要文物?這在説明我們還需努力,努力寶庫我們的文化結晶。

《風雨天一閣》也是講述了文化之路的不看遭遇。天一閣,本是一座藏書樓,它的創始人是範鋇,這座樓一代又一代的傳下去,直到民國初期,有人便開始偷書,把這些寶貴的書賣到上海的各書店,就這樣,天一閣裏的書一大部分都流散了,只是一部悲劇,範鋇想都不會想到他苦苦收藏的2名作書最終換成了一堆書賊吃剩的棗核。悲哀啊!這些古文對今日的我們而言是多麼的重要,然而卻經不起時光的沖刷與歷史的滄桑鉅變,一個個開始走向沉淪。外流的文化書籍雖一部分被官員收藏於涵芬樓,但眾所周知,它最終竟全部被焚燬於日本侵略軍的炸藥之下。我仿乎看到了一個民族正在烈火中焚燒,而我們卻無能為力。

這些不曾被眾人揭露的歷史瘡疤,然而在餘秋雨的遊覽過程中被一一隱現在字裏行間裏,一而再,再而三的述説着歷史文化的歷程,這歷程夾着苦澀與執着,故此書名為《文化苦旅》。

是的,這是一趟艱辛的遊覽,因為每一步的前進都在哭述着文化的遺失與歷史的不堪。仿似回到了那一年日,我們都站在時空的邊緣,目睹着這一些遭遇的發生,而卻無能為力。心苦啊!痛啊!

363頁下來,發現心已沉重到不能再沉的地步,我痛恨那些道士塔的王圓道士,我痛恨拿去用天一塔偷書賣的薜繼渭,我痛恨那炸燬了涵芬樓的日本侵略者。然而,我更痛恨的是那些當時掌朝為官的無能官員。

文化之路的艱辛與文化之發展的路上的遭遇,無疑是我們心口上的一條血淋淋的傷口,雖已被塵埃覆蓋,卻還能隱現出那血跡斑斑的表面。

文化將會延伸到哪裏?我們無從所知。

但文化的歷程發源之哪裏,我們卻可以一一尋找。

走進文化,走進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3

讀《道士塔》《莫高窟》後,我一直無法平靜,我的靈魂深處彷彿被什麼撕扯着,那樣疼痛,疼痛。

——題記

我震撼了,為那個“恨”字。我的眼前彷彿展現了悲涼的莫高窟和無知而愚蠢的王道士。我不知道那是莫高窟的悲哀還是望道士的悲哀。

一個道士,一個敦煌石窟的罪人,把持着中國古代最燦爛的文化,而些文化,在他第一次從外國冒險家手裏接過極少的錢財就註定被破壞被吞噬。“1907年7月,法國人伯西和用少量銀元換取了10大卡車,6000多卷寫本和畫卷:1911年10月,日本人吉川小一郎用難以想象的低價換取了300多卷手寫本和兩尊唐塑;1914年,斯毯因有一次用一點銀元換取了35大箱,6000百多卷經書……”餘秋雨先生在寫這些數字是心是否在淌血?我的嘴裏忍不住咒罵,咒罵那早已死去的罪人,但現在又有什麼用呢?莫高窟外的道士塔啊,你聽到了來自沙漠深處的哭泣聲嗎?無奈和悲哀!也許於秋雨先生的那一句“我好恨!”表達了全中國人民的心聲。

真想去看看被王道士粉刷白了的壁畫,去感受那石灰底下薄弱的呼吸,去聽聽那泣血的聲音。這一夜,註定無眠。

王道士已經逝去,而莫高窟還存在,即使已經破碎不堪,把他依然是一個生命,屹立在風沙之中。

於秋雨想到了千年前的樂樽和尚,他是莫高窟的始主吧!第一個來這片土地上的那個人,他看到了三危金光。他怔怔地站着,眼前是騰燃的金光,背後是五彩的晚霞,他渾身被照得通紅手上的錫杖也變得如水晶般透明。他怔怔地站着,天地間沒有一點聲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籠罩。他有所悟,把錫杖插在地上,莊重地跪下身來,朗聲發願,從今要廣為化緣,在這裏築窟造像,讓他成為真正的勝地……從此這個響起了工匠敲打的聲音。工匠中隱含着真正的藝術家。前代的藝術家有遺留給後代內藝術家以默默的滋養。於是這個沙漠深處陡坡濃濃地吸納了無數才情,空靈靈又脹鼓鼓地站着,變得神祕而又安詳。

就如於先生所説的“莫高窟可以傲視異邦的地方,就在於它是一千年的沉沉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火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而終地活着,血脈暢通,呼吸勻停,這是一個何等壯闊的生命!”

而我卻沒去莫高窟,我只叢電視上看到過那壯闊的景色。在這裏,我從新感受到一個鮮活的`生命,聽到那跳動在歷史深處,那雄渾的脈搏聲。從古代的工匠藝術家到現在的建築師,從古代的詩人到現在的散文家,攝影師,莫高窟迎來了一批批人,又送走了一批批人,而有着不同程次的景深,讓不同的遊客攝取。於是,於秋雨先生的眼前出現了兩個長廊:藝術的長廊和觀看者心靈的長廊;也出現了兩個景深:歷史的景深和和民族心理的景深。但我有怎麼懂得那深刻的含義呢?我意識到,自己的見識是如此短淺,也只能從文字裏感受到點點莫高窟:

他是一種聚會,一種感召。他把人性神化,他成了民族心底一種彩色的夢幻;

他是一種狂歡,一種釋放。他讓人走進神話,走進寓言,走進宇宙意識的霓紅;

他是一種儀式,一種超越宗教的宗教。佛教理論已被美的火焰蒸餾,剩下儀式應有的玄祕,潔淨和高超。

……

在沙漠深處,一一個偉大的靈魂,等待人們去觀仰,膜拜。

《文化苦旅》讀後感 篇14

我站在古人必須站過的那些方位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靜聽着與千百年前沒有絲毫差異的鳥語風聲。

心説,當站在堆積的中華文化前,山嶽的高度,不免覺得過於厚重,而中國文化的真實步履都落在這山重水複、莽莽蒼蒼的大地上,或化作奔瀉的河流流淌着。大地默默無言,江水生生不息,卻終是將文化內涵封存久遠。於是,走慣了遠路的三毛唱到:“遠方有多遠?請你告訴我!”沒有人能告訴他,他便悄悄的出發了,用一杆馱着沉重的心的筆,帶我們在大半個中國的美麗中跳躍。

我們似乎看到這樣一幅畫面:文弱多情的餘秋雨,在斷垣殘牆或莽莽蒼蒼的人文山水前,一會兒靜靜沉思,一會兒喃喃自語,欲步卻又停留……他驚歎、震憾,他婉惜、歎息。如同古人之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一般在遊歷中洗去了少年英氣,懂得了沉穩厚重的中庸之道。然而沒落的唱着古老歌謠的.孤座黃昏的美麗定然會使他心旌神搖、羨慕不已。於是他便欣然往甘肅敦煌出發了,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終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

苦的不是歷史遺留下的璀璨文化,苦的是研究文化的文人。《道士塔》與《莫高窟》中,餘秋雨不時的歎息,讀敦煌,不是死了幾千年的標本,而是活了幾千的跳動的生命。然而在這朝聖者眾多的聖地,卻偏偏出了個王道士。從此,它蒙了辱,中華民族蒙了辱,但細細一想,送與沒有赤腸的官僚當做奢華的玩物,倒不如賣給外國學者。雖説“洋唐僧”骨子裏是赤裸裸的文化剝削,但不也是它們才使莫高窟文化大放異彩嗎?餘秋雨狠心的説過:“比之被官員很多糟踐,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中!”然而還是不能舒心的。中國文化何其多,卻偏偏忽視了這座文化寶庫,這讓人如何悲哀!直到《柳侯祠》前往到《寂寞天柱山》,才敢安心的撫摸那水靈水秀的風光,就在那裏和歷史擁抱,與柳宗元,與謝靈運,與杜甫,與范仲淹,與李白……緊緊地,生怕這一處處風光如同海市蜃樓般從眼前湮滅。

他是沿着長江往下走的,起點是都江堰。因為他認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它的規模從表面上看不及長城宏大,卻註定要穩穩當當地造福千年。如果説長城佔據了遼闊的空間,那麼,它卻實實在在的佔據了邈遠的時間,它至今還在為無數民眾輸送清流。當然,我們已經跟隨他拜見了那遙遠的看不見面影的李冰。

之後他走過了蘇州,抵達了靈動江南。確是洗掉了黃沙漫漫帶來的歷史傷痕,以柔麗的小橋流水為背景,把清新婉約的江南文化和世態人情表現得形神俱佳。當然不會少了半夢中的西湖,西湖的盛大,歸攏來説,在於它是極複雜的中國文化人格的集合體。所以不會少了白堤與蘇堤的風采,可是還有蘇小小的風采,她一向用美熨帖着生命。

再順流下一路就到了上海,那氣息就愈發現代化了。可是卻免不了顯示出了人性的不足,一再的對上海人讚揚,又不停的對其惡劣的心裏品性進行批駁,然而上海人卻是不以為然的,習慣般的自我安慰將劣根更加暴露無遺了。當然,這不是對他們的審判,而是文化根底的論析。

水路完了,在大海面前,餘秋雨安心的寫出了充滿文化感慨的回憶。再者,就是準備往下一站遠方而揚帆了。可是,那漂泊的旅途中對於文化的苦澀回味卻剛剛開始。

璀璨的文化,苦澀的旅行。然而剖析開卻是淺淺歎息後的美麗,還好,一切都還存留。

當然,越往遠走,越是生動……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精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m74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