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優】讀《文化苦旅》有感

【優】讀《文化苦旅》有感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讀《文化苦旅》有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讀《文化苦旅》有感

讀《文化苦旅》有感1

有光有陰,光而不耀,陰而不沉,是為光陰。

苦,文化之苦旅,思,歷史之長河。一提筆就感受到歲月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句話出自餘秋雨先生的第一本遊記散文《文化苦旅》自序中。全書的主調是憑藉山、水、物以尋找文化靈魂,探索了中國文化的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餘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着我們,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文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有兩處:

一、道士塔

初讀,我彷彿看見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實像,壁畫依然不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第一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敦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鑰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卻任其流落在外人手裏,而中華子孫卻也將之棄而不顧,那一馬車,一馬車的文物輸往外國。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它並非外表炫麗,而是它只是一種儀式,一種人性的,及它深層的藴藏。這裏有美麗的宗教天地,以及它是中國千年的標本,一種美的標本,縱使它曾經殘缺,被人無情的、任意的轉換。

二、風雨天一閣

一個成功的藏書家在人格上至少是一個強健的人。一個家族揹負着堅守一座藏書樓的命運,範欽讓諾大的中國留下了一座藏書樓,保留到現在。別的藏書家有,藏書也有,但沒過幾代,歷史的風塵就將它們掩埋了。但是範氏天一閣留下了,靠的是什麼,是執着,堅定,還是如餘秋雨説的超越意氣,嗜好,才情,甚至時間的意志力。這種意志力是他曾毫不客氣的頂撞過權勢極盛的皇親郭勛,為此遭廷杖,下監獄,他似乎什麼都毫不顧惜,在仕途上耿直不阿,最後連權奸嚴氏都奈何不了他。最終,便為中國文化留下了滄桑的歷史。

也許是我出生的年代比餘秋雨先生要幸福,沒有親眼目睹種種擦肩而過的辛酸與血淚,因而沒有那種刻骨銘心的苦味縈繞心頭,然而餘先生筆下一幕幕清晰可見的中國文化悲劇,已令我的心也不自覺地隨之惆悵。慢慢得,我明白:苦旅,苦在歷史的重壓、苦在歷史的逝去、苦在古人的遠離、更苦在文人心裏的敏感。

有光有陰,光而不耀,陰而不沉,是為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2

近段時間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書,深感此過程不需要疏竹月影、香茗淡酒與伴,只需要一顆懇誠的心和甘願經受洗禮的靈魂足夠。此書記載的是餘秋雨先生從夕陽映照的茫茫黃沙出發,穿過踴躍着喧囂生命的都江堰,又來到温柔小意的江南水鄉的處處行跡;書中處處藴藏着他用最輕柔的筆觸刻出的最沉重的歷史情感。

初讀這本書,我以為是一汪帶人遊歷山水的清潭,卻未曾想到會是一腳踏入便鞭撻心靈的深谷。從第一篇《道士塔》開始,從那一句嘶啞着的“我好恨!”開始,我已進入到這場文化的苦旅中去了;再一步步艱深的邁出,更是進入了一個無時無刻不溢出強烈情感的所在,那濃厚的使人顫慄的情感一點點沉澱在我心裏,這份感情是關乎國家,關乎民族的。我就好像一個蹣跚前進的幼童,懵懂而又惶惶然地與秋雨先生一齊被歷史的洪流裹卷着,又一齊沿着漫漫長路彳亍,只覺身心脱離,伴隨情感的沮喪與靈魂的悸動竟也脱去了一些所謂的.少年英氣。而整顆心都在書中的萬里黃沙歷經浸泡,再回歸現實稚嫩的跳動,平白生出了些許不甘與不適,只得感歎先生筆力之深厚。

對於餘先生來説,這是一場文化的苦旅,於我而言又覺不止於此,且還是一場饕餮盛宴——關於家國情懷的盛宴。你道字裏行間看去,我為何連身心都悸動?畢竟秋雨先生並沒有多少着墨於文筆的華麗,反而頗有些平實的味道。在此借用先生在書中所説的一句話:“它因深厚而沉默。”先生對於文人古蹟朴樹鎮邑的情感表達無疑是激烈勃發的,但有更深厚的存在匍匐其間,是什麼?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的行跡和文人心路,更是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對中華文化的膜拜,是民族情感的流淌!雖然沉默卻又足夠響亮!

多少人只在文章中大談特談“愛國”二字,他們只把愛國當做文章的一個昇華點,卻未曾明白愛國是不可咄嗟離棄的一種價值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又因為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愛國情懷是貫穿於五千年的中華歷史長河中的。所以在我看來以上提到的所謂“愛國者”遠不如先生親手撫上那一方方青磚,親腳踏上那早已荒蕪的古戰場,只有在那些地方,才能身心臣服於歷史所給予你的沉重的家愛國情,那些隱而不密的愛國之情如沉沉的鐘鳴使人幡然醒悟深自震撼。

這份家國情懷迴盪於莫高窟抑揚的色彩洗禮中,徜徉於風雨天一閣的涉水而入中……一處處微小的細節構成了這本書最鮮活的生命力,不是口號式的呼喝,只需屈指輕輕一叩,那濃郁的情感便迫不及待地破門而出湧入我的心頭了。

合上書,環顧這略顯狹窄的四角房間,卻已覺得自己完全暴露於這個不停前進的國家的某個節點中,心靈是開闊的,盈滿了對祖國的認同,對民族的認同。魯迅先生説:“惟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秋雨先生的文字就是一記警鐘進一步敲醒了我的民族魂,身為學生,我唯能抱不虛度光陰、不碌碌而為此情懷,只願能為這個經歷數百年的中華復興獻上綿薄之力。

因為有幸打開了這本書,帶着輕鬆的心靈啟步,以沉重的步履結束,感觸頗多,方有了以上淺薄的感慨,僅以我心底之聲音,期望夜晚入夢能繼續與秋雨先生結伴同沐那歷史山水。

讀《文化苦旅》有感3

第一次讀得這本書時是在大學圖書館的書架上無意間看到,便借回宿舍閲讀,只記得讀完整本書後,被餘秋雨先生嚴肅深沉卻又遼闊邃遠的筆觸深深折服。之後這本書便在腦海中久久揮之不去。再後來,大學畢業前夕逛書店時購得此書,心裏甚為欣喜。如今,我再次翻開此書,又重新帶給了我不一樣的感受。

書中,餘秋雨先生透過中國大陸的自然景物、名勝古蹟,比如都江堰、道士塔、莫高窟等等,寫出了中國人心靈中的糾結,同時這也是有關中國美學的書,深入淺出,用乾淨漂亮的文字,描述了中國深沉的文化,並抒發自我的情感。

他從祖國大西北的甘肅敦煌起步,轉向大西南四川的柳候祠、都江堰,再到東南的吳越春秋,最後寫至境外南洋的疊疊從冢。寫下了《那裏真安靜》、《莫高窟》、《五城記》、《夜航船》、《道士塔》、《酒公墓》、《華語情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也許作為一個文人,杯水車薪,不願去找旅行社寫出一些乏味的旅遊觀感之類文章。由此便決定了他的文化旅行成了種"苦旅",浪跡天涯,行行止止,風塵僕僕,勞筋傷骨,這不可謂之不苦澀,再沒有這般的創作魄力了,也可謂是真正的苦旅了。

然而,真正的苦旅,是思想上的跌宕,是他對文化無休止的追思和探索。特別是其中一些寫景但有藴藏着人生的感悟。比如:"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池。以此推衍、人生、世界、歷史,莫不如此。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實,給粗獷以明麗。惟其這樣,人生才見靈動,世界才顯精緻,歷史才有風韻。";"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述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鬨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一生都在忙碌的所謂公務和事業,很可能不是你對這個世界最主要的貢獻;請密切留意你自己也覺得是不務正業卻又很感興趣的那些小事。"等等,無不盡顯餘秋雨先生的智慧,讀了這些語句,使讀者瞬間對生活大徹大悟,找到人生的目標。

正是餘秋雨先生的.在山水解讀歷史,在歷史中解讀文化,在文化中看透山水,讓我的心靈也受到文化的薰染,精神的洗禮,更加明確了自己的人生規劃,這便是我讀《文化苦旅》獲得的最強烈的感受。或許,我還未完全領悟作者的深意。或許,我還未真正讀透這本書的內涵。但是這對我的人生規劃已足矣,很慶幸自己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

讀《文化苦旅》有感4

曾經聽説過這樣一段話:“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想起這段話時,我想努力揣摩出作者當時的心情 。是愉快還是悲傷?是興奮還是寂寞?

慢慢咀嚼着這些似景非景的文字,慢慢滲入其中,用心聆聽着作者的心聲,用心去理解作者的精神深處,.用心去體會作者的內心感觸。

隻身一人,期望着踏遍那些古人曾走過的.地方,追尋那若隱若現的人文光輝,曾感傷過莫高窟,曾怨恨過道士塔,曾懂得了陽關雪。而更多的卻只是對那些殘破不堪的歷史的無奈與惋惜。

作者也曾迷茫過,也曾像傻瓜一樣木然佇立。他無法在腦中找尋到能更好形容這些景的詞,因為他無法擺脱那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對他的長期薰染。他每走到一個地方便會有一種沉重的歷史氣壓罩住他的全身,使他感動使他喟歎。

作者看到的僅僅是景嗎?我想,人文精神才是他所感受到的最深的東西。文化的靈魂牽動着坐着的靈魂。他看到了一個個古老的物象,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黃河文明的盛衰,炎黃子孫的悲哀和那人文精神的沒落。

他幻想着自己能夠挽回,自己能修補好那千瘡百孔的華夏文明。但是事實卻是殘酷的,作者也只能以此方式來抒發出自己捏性壓抑已久的情感。

踏着前人走過的路,懷揣着與前人截然不同的情感,遊歷着眾多古蹟。也曾感悟,也曾哀傷,也曾釋懷,也曾迷惑。一幅幅景,一點點文明。景中寓着情,心中懷着痛。努力修補着被摧殘的中國文化靈魂,努力找尋着失落的人生真諦。

合上書,腦中勾起了一幅幅充滿着情的景。閉上眼,深深感悟到了我們五千年華夏文明包涵這的那充滿神聖光芒的人文精神。

讀《文化苦旅》有感5

千般荒涼,以此為夢;萬里蹀躞,以此為歸。

——題記

餘秋雨先生認為《文化苦旅》是一位外出的遊子,他出門在外,飽受委屈和非議,歸來時已是疲憊不堪,渾身黑膩,當它再一次回家,回到先生身邊時,先生要做的就是為它“燒水為沐,煮米為食,裁布為衣,整榻為憩”,由此,《新文化苦旅》問世了。

《新文化苦旅》穿着新裝,器宇軒昂,帶着強大的氣場走來。書頁間細細品味,方得以理解“一路傷痕斑斑,而身心猶健”。

作者在行走着,感受着,思考着,被山山水水間濃厚的歷史氣息壓住,不斷感動,不斷謂歎。這種感動謂歎被化作一個個字符,讓讀者也身處濃重的人文氣息,歷史氛圍中,隨着感動,謂歎。

《莫高窟》中有一句話這樣寫到: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標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任何一件偉大的藝術作品,它的背後都反映了一個時代的興衰,它的藝術價值中,很大一部分是源於歷史價值。正如莫高窟,裏面的壁畫最早出自十六國時期,它有着粗獷的線條,氛圍有些血腥恐怖,折射出當時社會的苦難;盛唐時期的輕鬆歡樂更是淋漓盡致的展現在莫高窟的壁畫裏,世間萬物皆是風情萬種,人間天堂相連,美好聖潔;政權紛爭中,帶着些許疲憊的宋代留下來的是壁上的貧乏和荒涼。莫高窟記錄了我們祖先的信仰和悲歡,這一生中,一定要去探望探望它。

《道士塔》一文,讓人感到沉重了些。一百多年前的王道士,無意間將一個藏經洞打開,將西北沙漠中一顆沉默的瑰寶擦亮,它耀眼的光芒甚至照到了西方的土地上,於是結果,當然是掠奪,當時西方學者斯坦丁來到中國甘肅的敦煌,與守着這顆瑰寶的王道士進行了一場極不正當的交易,王道士可不認為這是掠奪,反而因此而暗暗欣喜。

自此,中國文物被撥離了原生土地,與孕育它的.家園隔着茫茫的大海相望,像母親和孩子被剝離,雙方身處異處,各自傷感失落。這是文化的極大損失,如繁星的隕落,讓歷史吐出長長的歎息。

讀《新文化苦旅》,讓人感到這不同於其他遊記,作者沒有花太多語言去描繪景色,而記下的,是人文;追憶的,是歷史。“一落筆卻比以往寫的任何文章都蒼老”正是源於作者思考着歷史的滄桑,從而顯現出人生的滄桑。

合上書頁,體味到了作者文字中苦澀後的回味,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走的多了,想的便也多了。以後的以後,有機會走過這些山山水水,站在古人的站過的位置以同樣目光打量這個世界,定能感受到歷史沉澱中積累的濃厚韻味。

讀《文化苦旅》有感6

俗話説“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最近我又去圖書館借閲了餘秋雨的作品《文化苦旅》,這是一本優秀的散文集,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書中主要講述了一些中國的文化古蹟和人文歷史,給我們展現了在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裏,一代又一代的.文人不懈的奮鬥和心酸歷程,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歷史和文化的發展進程。

書中寫到了敦煌莫高窟,尤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莫高窟的壁畫是能工巧匠花費多少心血才完成的,而在當時,這些壁畫並不能給他們帶來任何經濟上的收益,純粹是出於藝術的追求,讓我們感到驚歎不已。

餘秋雨先生還寫到了江南的風物,讓我們看到了秀麗的江南風景和婉約的江南之美,留念於書中。

讀過這本書,我不僅從中學習到了很多知識,而且也被作者優美的文筆感染了,這對於提升我的散文寫作能力幫助很大,因此,我也推薦給每一位中國小生閲讀。

讀《文化苦旅》有感7

翻開《文化苦旅》這本書,一下子就被《江南小鎮》這個題目吸引住了,一股莫名的親切感從心底油然而生。江南小鎮,在我心目中,就是光滑的青石板路伴着青磚青瓦的古色古香的房子,還有隨處可見的拱橋的身影,在一輪橋的倒影邊,是一級級用青石鋪起來的石階,總有幾個農家姑娘伴着歡聲笑語在石階上洗衣、洗菜。

餘秋雨描寫的江南小鎮似乎比我想象的更好。在他的筆下,小鎮多水多橋,石階是從樓板下一級級伸出來的;姑娘蹲在石階上洗臉打扮,還有從不遠處的烏篷船上裊裊升起的一縷縷的白煙。河岸邊又有石欄相映襯,石欄邊三三兩兩地倚着幾位老人,深邃的目光凝視着河面,彷彿要看穿小鎮悠遠的'歷史。

也許先生描寫的才是最真實的江南小鎮,我雖生於江南小鎮,但現代化的進程早已沖刷去了小鎮原有的古韻,只能在心底一遍遍勾勒小鎮的模樣。

如同先生之説,江南的小鎮沒有雀橋、烏衣巷的滄桑感,僅有的是那一份淡泊。江南的小鎮不屑於榮華,因此沒有磅礴的氣勢,有的只是幽幽的山林,悠悠的水流,自古以來都是這樣,不曾有過升沉榮辱,只默默滋養一方土地,養活一方百姓。

江南的百姓是江南小鎮的代言,誰都不能否定他們的樸實、淳厚,即使他們比喧鬧的都市人多金,也寧願淡泊處世。他們的生活永遠是忙碌而安靜的。伴着清晨的炊煙,小夥子們繫好衣帶,解開系在碼頭上的繩索,踏上一條船,慢慢滑動雙槳,悠閒地哼着江南小調,逢人便裂嘴笑着打招呼。他們駕着輕快的小船,漾起層層水波,駛向遠方。撒網、收網、撈魚,一天的勞動就如此簡單。而婦女們則倚着窗,靜看家人的船駛向遠處,然後洗衣,織布,燒菜……

江南的小鎮,沒有多少道路,河流就成了小鎮的血脈。的確,沒了河流,就不叫多水的江南,柔情的江南。江南的河流縱橫交錯,河裏來來往往穿梭不絕的船隻,把小鎮的各處都連接了起來。而河裏純淨清澈的水則把人世的喧囂、滔滔的名利全部沖洗盪滌,讓心靈得以淨化。

想着餘秋雨筆下的江南,耳畔迴盪起一首童謠:“搖啊搖,搖到外婆橋……我幻想自己坐於船上,穿過一個個橋洞,淺渚波光雲影,撲面而來的空氣帶來的古意滲透全身……江南小鎮的河總給人童年、故鄉的感覺。

讀完了全文,我忽然希望去踩踏青石路,舀舀小鎮水,訪訪江南人,感受江南古鎮的文化,看穿歷史在小鎮留下的倒影。

讀《文化苦旅》有感8

在這篇寄情于山水的散文中,我與作者同道去那歷史的風景中旅行。剛剛高一的我,讀慣了哲理性的小短文,面對文化苦旅這樣一本講述歷史中大道理的書,説實話我的內心很是牴觸,當老師告訴我這是我們現階段的必讀篇目時,我十分擔心,要怎樣去完成那不少於600字的閲讀筆記,但讀後我發現,是我錯了。餘秋雨他是一個偉大的作家,從他的書中我感受到了一種沸騰着的使命感,有人説餘秋雨只是在炫耀罷了,其實不是這樣的,他是在用真理向我們解釋那飽含歷史的風景。他在書中寫道他覺得都江堰是最美的景色,長城也無法與之媲美,在他看來長城雖壯麗,但它的背後卻有着殘暴的歷史,他是有多少人的血淚搭建的,而都江堰不同,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的'歷史是乾淨的。

書中最令我有所感悟的就是道士塔,一個道術不精,對於佛教毫不知情的人,王道士,他連自己的信仰都沒有,卻成為了我國文化的“守護者”,那精妙絕倫的莫高窟,那一卷卷代表着中華歷史的佛卷,在王道士的眼中卻只值一個小洋鏡,歷史的文化被他如此的貶低,在他的意識裏沒有責任,一個矮小的身軀,一臉愚昧的笑容,當讀到他將中華上千年的文化換作一個小洋鏡時,當讀到西方列強將我們的文化運走時,我的心中卻只有憤慨,作者也是一樣,他是多麼的想將車隊攔住啊……就像作者所説,再渺小的身影,只要你“有所作為”,也會在歷史上留下痕跡。

讀着讀着,我的眼前浮現出了一幅殘缺的畫面——被大火燒燬了的圓明園,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一個恥辱,但我卻喜歡這殘缺,正是因為有這殘缺,才讓我們記住,不忘國恥;正是因為有這殘缺,才提醒我們,要讓侵略者血債血償。這殘缺不是代表中華的不完美,而是告訴別人,這就是我中華的歷史,他飽經風霜,卻屹立不倒,這就是我中國發展的見證,我因我歷盡滄桑的祖國而自豪!

説得多了,反而成了故事。做的少了,只會讓人覺得浮誇。

讀《文化苦旅》有感9

《文化苦旅》這一書中所寫的每一處景物都藴藏着作者深刻的思考,處處彰顯文化苦旅中的“苦”字,一篇篇散文中飽含着作者對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感慨和歎息,給人以一種滄桑感,更令人覺得這苦澀的味道愈發濃厚。對歷史的感悟,對文化的理解,對人生的思索,全部融在這苦澀後的回味中了。

看着餘秋雨寫愚昧的王道士怎樣將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怎樣將塑雕“婀娜的體態變成碎片,柔美的淺笑變成了泥巴”,怎樣在一筆又一筆的“小買賣”中,將敦煌莫高窟的文化揮霍掉,很輕的筆觸,帶着些嘲笑和諷刺的語調,句句讀來卻痛入骨髓。我的腦中就和作者一樣,一片慘白。

她們究竟有着怎樣的故事,她們的往事是怎樣的一場煙夢?傳説人死前,她一生中經歷的事,都會閃電般回放。不知在死前,她們想起的那個人是誰,在夜靜更深之時,她們的.相思曲又是為誰而彈?

我多想作者能夠寫下去,告訴我她們的故事,告訴我她們的曾經滄海。可惜作者也無從説起。那些動人的故事全都化作了泥土,化作了無邊飄渺的灰,留下的只有一個個石樁,長久地沉默着,彷彿是一場盛景過後,擺出的蒼涼的手勢。

墳地是這樣的安靜,安靜到虛空,“神祕得像寓言,抽像得像夢境”。就像是旅途的終點站,只剩下了“這裏真安靜”的孤獨與餘韻。

這一篇文章是觸動我內心最深的一篇,但感觸僅僅停留在感觸。

讀《文化苦旅》有感10

聽説餘秋雨,是因為他的《文化苦旅》,卻一直沒有拜讀。

看見餘秋雨,是在中央電視台的青年歌手大獎賽上,他作為點評嘉賓。此時的他,已經是家喻户曉的文化名人了。温文爾雅,侃侃而談,知識淵博卻稍顯囉嗦。他總是像個穿越歷史的老人對那些後學不厭其煩的諄諄教誨,對比那些靠雷人語言和尖鋭批評來譁眾取寵的名人嘉賓,對歷史與文化的探尋,使他顯得厚重些,也厚道些。

拜讀餘秋雨和他的《文化苦旅》,是女兒上高三後帶回一本《文化苦旅》來,因為驚異女兒已經開始讀這樣的書了,拿來看了看,上面全是女兒的圈圈點點,還有旁批。更是驚異!於是埋頭看起來。

這一埋頭,再難抬頭。不知不覺中,被它強烈的文化氣息所吞噬,被它厚重的歷史氣息所淹沒!

人們常説: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似乎這樣就可以學富五車。其實未必,關鍵還是如何讀,如何行。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告訴了我們:讀要用心,行要用情。

他是一個古人,青衣長裳,峨冠博帶;他是一個學者,嚴謹勤勉,博學多思;他是一個詩人,浪漫多情,字字珠璣;他是一個旅者,踏遍千山,尋遍萬里;他更是一個憂患者,一個尋根者,一個思想者!

他輕鬆地穿梭於古代和現代之間,將厚重的歷史疊加在歷經滄桑的古蹟上,人文氣息撲面而來。他以今人的眼光探尋古人,勝負難料;又以古人的眼光審視今人,得失自知。

常常在想,學習語文,必研歷史。“讀史使人明智”,似乎還不在此,它能夠使人的思想變得深邃,情感變得凝重,眼界變得大氣。餘秋雨之為餘秋雨,《文化苦旅》之為《文化苦旅》,與他是個歷史學家是分不開的。歷史學家的底藴,文人的情懷,詩人的氣質成就了餘秋雨,也成就了《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之“苦”,不在“旅”,而在“尋”,他以一個現代文人的身份,穿行於長長的歷史隧道中,追尋着古人的足跡,追尋着中華文明的根,難免會帶着一種滄桑感;他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審視着現代文明與傳統文明的碰撞,難免會有一種憂患意識。

真的驚異他豐富的想象力。他與百年前的王道士面對面,發出痛苦的吶喊,進行着無力的控訴;他與千年前的柳宗元夜半晤面,暗自神傷,又暗自慶幸;他與三萬年前的古人類走進白蓮洞,一同走進,又一同走出。

總是被他深厚的文化底藴折服。儒佛道,信手拈來;古今事,娓娓道出;文學的、歷史的、藝術的、哲學的,如數家珍。

大概這樣的文人也有其勢難負(非“其實難副”)的時候。讀《道士塔》《莫高窟》《陽關雪》《柳侯祠》時,總是覺得他在面對眼前所見時有一種如鯁在喉不吐不快的情感在裏面,因而情感深沉,筆墨流暢。可讀到《江南小鎮》《寂寞天柱山》等卻忽然有了種“強説愁”的味道。以為是這些篇目出自同一人之手,自己讀時產生了審美疲勞,再讀,再比較,仍然是這種感覺。於是胡亂猜想起來:名氣大了,約稿的多了?到個地方一定要寫點什麼,自己給自己施壓了?因而有時也勉強為之?可青城山不是也沒寫麼?也許,是我多慮了,也許,是我的欣賞水平層次不高。都可能吧!

瓦匠,瞄匠,我就是個無事幹!

讀《文化苦旅》有感11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我們的時代。一直非常喜歡這句話,我們是時代的一員,但是從前的文化也值得我們的傳承,我們從國小開始就開始學習古詩,美曰其名: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但是,那時的我們又懂得多少這種民族傳統文化,穿越千年的`含義呢?

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澀,在這千年的歎息中講訴苦旅。書的封面便寫着餘秋雨老先生送給我們的題記,他追隨着文化的歷程,大漠荒野,江南水鄉,藏書閣天一閣,龍華,他用步伐旅行過大地,用精神旅行過歷史,用文字旅行過文化。這路程是苦的用他自己的話説,這是在千年的歎息中講訴苦旅。

道士塔,無論度過多少次都會讓我覺得悲哀,沒有憤怒,只有悲哀。餘秋雨老先生用步伐踏過時,他深邃的眼眶中,也許會看到幾十年前,那個道士,攥着小小的錢袋,點頭哈腰地送這幾個外國佬拿着無數的中國文物離開這裏。悲哀!但是也許這是當時最好的情況了。如果無數的經文,被四處的地主老財私吞,被各路官員搶劫,那的確還不如讓它躺在外國人的博物館裏。畢竟,那才能顯出它是文物的加之。這是一場悲劇,無論是歷史還是文化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12

路,就是書。以足跡為筆,以學識為墨,以大地為紙,以山河為硯。去做一個行者,一個旅途上的行者,歷史軌跡上的行者,人生路上的行者,還愁無處可達嗎?

——題記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一時火遍大江南北,正是因為它道出了無數人心中的願望。而我此時,在讀了《文化苦旅》之後,真想衝出家門,去看一看這個世界,去尋一尋那沉甸甸的歷史,即便再“苦”,也義無反顧。而現在的我做不到,只能無盡地想象,想象都江堰那“壯麗的馴順”;想象攔下車隊時血色的殘陽,訴盡歷史的淒涼;想象陋室的老尼孤守沙原隱泉,秋雨先生的曲折領悟;想象凌厲荒原,王維温厚傾訴友人的陽關古址;想象荒無人煙的喀什雪峯之上的人煙;想象“廢井的冷眼”;想象疏浚西湖的偉業……我的靈魂在衝撞,在突破,終於它找到了《文化苦旅》,找到了這扇門,它更加激動,攻勢愈發猛烈,想要帶上我的身體,撞破路的桎梏,不顧一切地去往那些地方!門終於被撞開,我的靈魂還在不顧一切地痴痴衝撞,突的沒了阻攔,它以令人咂舌的速度衝了出去,彷彿一道看不見的光,它得償所願,終於在那些地方好一番遊覽,好一番驚歎,卻驚奇地發現,我的身體還在門邊遙遙張望,而我的靈魂只是與秋雨先生一番共視罷了。我這才頓悟,行者無疆,即便只是靈魂。

那個黃昏,無盡的宂長,那抹晚霞,無盡的悽豔,“那裏,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流血”,到底,是怎樣的傷痛,以至於血染天邊,我一眼望去,只剩下觸目驚心。

那個不惑之年的秋雨先生,背對着如血的晚霞,伸出雙臂攔下了他們的車隊,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老長,是那樣的無奈。他苦苦辯論,終於,斯坦因在他的説服下留下了車隊,那一行人離去了,卻一次次的回頭,終於消失在了黛褐色的山丘後面,其實他們也看出了秋雨先生的難處,我不知道那是否帶着一種嘲笑的憐憫,我只知道這一批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這一批象徵民族自信的經文,註定要歷經一場千年後的劫難,它的發現就是一個悲劇。我作為一個行者的“腳步”延伸回溯,彷彿看到了那千年後的人們永遠無緣目睹的場景,玄奘運回經文的途中,部分經文不幸落水,玄奘不分日夜地搶救補抄,終於有了這個藏經洞的一切,然而,卻在千年後被一個愚蠢無知的守護者和兩個連哄帶騙的小偷把這批文物統統拔離了原生的土地,構成一場掠奪。可憐秋雨先生,就連他在希冀中好不容易攔下了偷運經文的車隊,處處混戰的中國也沒有一座城、一個人能夠保留他們,只剩下了覬覦和褻瀆。最後,換來的,只有沙漠裏的痛哭,彷彿受傷的狼最後的掙扎、哀鳴,他在哭訴什麼?是這個民族的傷痛嗎?

我好像在這裏初嚐了“苦”,歷史明晃晃攤在你的眼前,“苦”得理所當然。

秋雨先生的文字何其犀利,他甚至未有言明,卻一語道破了這些行竊者的祕密。全書像這樣對歷史遺留下的深深傷痛而發出的憤懣並不僅僅只這一處。我細細思量,是啊,中國是一片多麼遼闊的土地,它的歷史又是多麼厚重,這裏的苦,豈是輕易便能嘗完的?秋雨先生用他最難放下的筆,腳下永未停息的路,和從未有遺忘的歷史遺留,發出了最犀利的泣訴,句句直指人心,甚至可以説是口無遮攔,但凡是他認定的歷史罪人,便逃不出承受唾罵的結果,他寫到王圓籙,寫到斯因坦,寫到蔣孝琬,它是在一點一點撕破他們千奇百怪卻始終帶着罪惡的嘴臉,甚至不着痕跡的表達了對蔣孝琬所做之事的厭惡,又進而提升到對他本人的不屑;他寫到烏台詩案,更是對其中所涉及的人物愛憎分明,也在其他篇章中多次表達了對蘇東坡的敬仰,就更突出了那一夥告狀的`人是多麼的好笑善妒。

當然,並不僅僅只有歷史的沉痛是苦澀的,那些豐功偉績,那些美麗的文化背後也有着隱隱的苦澀。多少人的放棄與執着才成就馬克·波羅眼中杭州稱甲的美景;被流放的文化人再多麼悲哀煎熬的歲月裏熬盡了希望,苦苦做工,終於發現了歷史遺蹟卻因時日無多而無法深入探究……秋雨先生的筆觸寫到這些偉大的人們,好像替他們抒發了胸中苦悶,這苦悶是我們對於他們的苦而形成的悲傷,其實他們一直豁達開朗,心甘情願,就像白居易、蘇東坡,他們甚至放棄詩文而投身西湖的疏浚,更有錢鏐放棄了政治上的建樹,一心一意造福西湖;而流放的文人心知沒有明日的光芒,此時能找到遺蹟並寫在筆記裏留給後世,便已知足。這便使我們更加感懷。

豁達背後的苦,“苦”得如泣如訴。

秋雨先生在這場近乎宏偉的旅途中找到了歷史與文化的苦澀,那是作為一個行者的價值實現,秋雨先生腳下的路,心中的路,都匯聚成眼前的這本《文化苦旅》。多久以前,我還是不明白這苦的。

想要明白歷史與文化種種的苦,似乎就只有兩條路。一條,來一場這樣宏偉的文化苦旅,深切體會;一條,讓心靈在文字中頓悟。而秋雨先生是文化苦旅的鼻祖,任何只有行走而沒有慨歎的旅行都不算是真正走上過旅途,而無病呻吟的慨歎是濫竽充數的天馬行空。是他,給予我們靈魂的“文化苦旅”。

我的腳步,穿行於大江南北,穿行於歷史,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一種無疆的境界,就是在秋雨先生的書中,不僅僅侷限於土地的無疆,更是時空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思想的無疆是多麼的豪邁與奔放,是最遙遠、最廣袤的無疆。“未來將屬於兩種人,思想的人和勞動的人。實際上這兩種人是一種人,因為思想也是勞動。”唯有行走,唯有思想,才能帶給你無疆的未來。

土地的無疆讓我們領略時空的更迭變換;時空的無疆帶給我們獨立的思想;而思想的無疆讓我們忘卻了他們只是存在於歷史中的人們,與我們毫無關聯,功臣也罷,罪人也罷。當我們有幸能夠得見那些歷史的遺蹟一眼,就好像來到了他們身邊。

要麼旅行,要麼讀書,身體和心靈,總有一個要在路上,總有一個,要去體悟行者無疆的境界。如果你此時正被年齡禁錮,沒有辦法來一場需要無限學識和勇氣的文化苦旅,那麼,你便放空自己,在侷促的房間也好,遼闊的山野也好,只要你翻開《文化苦旅》,你便成為了行者,能夠領悟無疆之境界。

秋雨先生是真正的行者。他在不惑之年受到了一位美國教授的影響,便毅然決然地辭去官職,走出書齋,踏上了旅途,開始了文化苦旅。最開始的黑白照片裏的秋雨先生,髮絲微亂,眼神中是沉重的嚮往、思索與追尋。我在他的眼裏找到了一枚厚重的靈魂。

行者擁有無疆的靈魂。

讀《文化苦旅》有感13

近日,初讀了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沙原隱泉》是我讀的第一篇。心中的感情就像驚濤拍岸,洶湧澎湃。現在無論如何都覺得有些興奮。見到了真正的行者,立起了標杆,甚至已經有些期待下一次的出遊了。

茫茫沙漠,滔滔流水,於世無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

這不是一篇簡單的寫景文章,每一個看似平凡的景物,經他這麼描述,卻有了情感。每一個細節,都是柔軟的諷刺。字裏行間無不滲透着作者的人生感悟,從上沙山到尋清泉,我在跌宕起伏中感受到了人生的節奏與韻律。

餘秋雨用他細膩而粗獷的筆觸將他的行山走水用不修邊幅、自然隨意的筆觸譜寫了一曲屬於大自然的神奇樂章,用他苦澀而真實的親身經歷宣泄了世間萬物的機緣玄妙,用他平實而優美的文筆完成了一次令人深思的文化之旅。

餘秋雨慢慢地走着,我靜靜地閉上眼睛,跟着他的腳步,感受世界的精緻與歷史的風韻。

然而,他要走的是一條無人踏過的路,但我從來就不大喜歡荒無人煙的地方,何況是在沙漠中。

沙漠的白天,若是沒有狂風,就是被烤得發燙的.金色的沙子與遠處瘦湖的幻象。而風暴更可怕——山丘霎時間就可能變為平地,平地霎時間就可以變作沙丘。在沙漠中,沒有什麼可以立得住腳。

到了晚上,這片酷熱如火爐的大沙漠就會變得奇寒徹骨,再加上那種無邊無際的黑暗,在無聲無息中就能扼殺天地間所有的生命。無邊無際的黑暗,死一般的靜寂,沒有光,沒有聲音,沒有生命。

——天地之威。在茫茫大漠中,所有的凌雲壯志都如同沙粒一般渺小。但這些都是我一個外人的一面之詞。

當大多數人選擇在高山上探求真理,他卻選擇在沙漠中慢慢地走,緩緩地寫。他承擔着看不到成功的煎熬與行走的苦澀,心中卻已容下了大漠的廣闊。他向沙丘的頂峯攀爬,筆下流淌着獨到的文字。當虔誠的教徒來到這裏,終於發現了與他們信仰的宗教同樣純粹的沙漠時,就逗留了下來。

就這樣,他與黃沙廝磨着,步伐愈加沉穩,即使山頂顯得遙不可及,他也能在攀爬中道出了人生的另一種境界,“再不理會那高遠的目標了,何必自己嚇自己。”不錯,山頂總實在的,不看也在。有的人望着高原的目標先憚怕三分,有的人望着高原的目標卻蹉跎於世事,其實目標總是能達到的,當你因為前方的路途遙遠而失去信心時,不妨看看後方綿延不斷的腳印。

“無論怎麼説,我始終站在已走過的路的頂端。永久的頂端,不斷浮動的頂端,自我的頂端,未曾後退的頂端。沙山的頂端是次要的。”因此,當別人享受着唾手可得的成功,請不要為希望渺茫而放棄,不要為時間耗費而惋惜,當你猛然發現前方是萬頃綠洲,當成功的曙光終於呈現在你眼前,你將比別人多一份艱辛跋涉的成熟,你的身後

將多一行深深的印記。

也許你現在無法站在成功的最高點,只要你的旅程沒有因為任何的羈絆與桎梏而停滯,你將永遠奮鬥在戰鬥的前線,戰場的每一次向前推移,腳步的每一次向前推進,都見證着你與成功的距離。

“一咬牙,狠一狠心。一腳,再一腳,整個骨骼都已準備好了一次重重的摔打。然而,奇了,什麼也沒有發生。才兩腳,已嗤溜下去好幾米,又站得十分穩當。再稍用力,只十來下就到了山底。實在驚呆了!想想剛才伸腳時的悲壯決心,啞然失笑。康德所説的滑稽,正恰是這種情景。”其實,任何一個生命都有它生長的艱難和成長的艱難和成長的痛苦,這些磨難彷彿是種子,在日後的生活中成長為堅忍,執着。於是,生命便在這許多的歷練中愈見成熟。生命的成長過程比避免不了掙扎和傷痛,而生命之美就是在痛苦與挫折面前,以最快速度站起來,繼續前行,且行且歌。

讀《文化苦旅》有感14

作為本書的書名,最能引發人們思考的就是這個苦字了。那麼文化又有哪些苦需要傾訴呢。細細一讀,這本書寫得如散文一般,但主要更像一篇遊記。可並非只是像描寫美景般那樣簡單,作者更是在傾吐一個事物背後的興衰。

我花比較多的時間品味的是中國之旅這一部分。其中有寫田間鄉下的牌坊的,有寫名揚四海的莫高窟,還有寫婦孺皆知的大文學家蘇東坡的。我隨着作者的步伐,去拜訪中華大地上的文化遺蹟。隨後,我便聽到了它們的歎息,像莫高窟。它經過重重劫難才走到今天。當時的傷口經過多年的自然侵蝕,已無法癒合;她的容貌也已經遭到破壞。誰希望這樣呢,在那內憂外患的`年代,她就像一隻毫無防備的羔羊,任人宰割,而她的母親,也是如此。

但那麼多珍寶,還是堅強的存活了下來。這不是苟且偷生,而是帶着模糊的輝煌和清晰的被侵略的證據走到今天。除了有創傷的文物外,在苦中也是有令我們驕傲的事:作為一座美麗的城市杭州,有許多人在它身上花費了大量力氣。白居易、錢鏐、蘇東坡等人先後處理了洪水,解決了農田灌溉和城市排水問題,取得了惠及後代的成績。更令我們欣慰的是,杭州的後人秉承生態之路,把美麗延續至今。這體現了杭州一條從古至今的宣言:關於自然,關於生態,關於美麗,關於人間。所以作者很自豪地寫道:中華文明是唯一沒有中斷和湮滅的古文明。歷朝歷代的中華兒女擔當中華文明的傳承者,書寫着一頁頁輝煌,雖然內部有過矛盾,外部有過侵略。但它堅強執着地來到今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引以為豪的。

讀《文化苦旅》有感15

這是本書的開篇之作,作者為何以此開篇?是有他的道理嗎?帶着疑問通讀全文,才知作者苦心。用一個最具典型的例子向我們傳達着他的感受,讓讀者體會“一種文化”經歷了怎樣的苦澀歷程。

敦煌莫高窟聞明於世,早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古老中國乃至東方文化的代表之一,窟中繪製精美、豐富、規模宏大的壁畫,以及沙泥塑像,還有大批的經文所開成的敦煌學,是現代研究古代文化與文明的重要文獻,令科學界震驚,就是中華文明的象徵,在歷史長河的歷練中,越發顯現其魅力所在,從此世界關注敦煌這個地方。這是祖先給我們的遺贈。

作者就是為我們翻開了這頁歷史,看着敦煌美,讓我們驚歎的同時,一樣遺憾者由於愚昧與無知,對她的摧殘與破壞。時間會在任何事物上留下痕跡,無論是人的生老,還是事物的變遷,都是自然的規律,可是人為的破壞卻加速事物的惡性循環,造成不可逆轉的錯誤。敦煌匯聚多少能工巧匠的智慧與艱辛,它巧奪天工和浩大的營造工程是現代人不可想象也無法模擬的事情,然而她的神奇與美麗也會在瞬間粉碎,也許這就是歷史吧!作者以莫高窟的罪人王道士為典型,影射出一批這樣的人,在講述敦煌歷史和文化同時讓我們看到某些無知的中國人的所作所為,作者感歎、歎息着“一個古老民族的傷口在滴血。”

無奈的“對着慘白的牆壁,慘白的怪像,腦中也是一片慘白”。作為一個學者,他要怎樣急呼,在他心底又將怎樣痛苦的呼喊!可惜,他不在那個年代,他無法改寫歷史,無法把無知變為有知,他只有這樣面對慘白。我在想中國更可悲的“慘白”不止是敦煌,細數現存的穩中有各處古蹟那一個不是歷經風雨,王道士這樣的人不止一個,更可怕的是個人的行為主導一切,無人問津,無組織、無紀律,更沒有保護意識,很多古蹟多為民間組織保護、崇奉,才得以保留下來。此時,讀者腦海中也許已浮現許多……似乎與作者一同投入拯救文化的急呼中。

如今,英國倫敦博物館,法國盧浮宮,世界各地知名的大博物館都陳列着各種來自東方,來自中國的文物珍品,更甚者祖先給我們留下的這些僅此一件的遺存,卻不在我們手中,也許再無緣一見。前一段中央四台《國寶檔案》連續講述了,追蹤遺失國外的中國國寶級文物,也許就是為了滿足讓國人看一眼的願望吧!這也讓我們認識了歷史,知道外國人從我們手中略奪了多少珍寶,又因無知的人送給他們多少無型的有形的財富。那是打上歷史烙印的珍寶,世上再找不到第二件,再也沒有人能製造給我們。當歷史翻過這一頁頁,我們只能自責為什麼不能保護和擁有屬於我們的“東西”?這就是作者要告訴我們的“苦”吧!我們體會到了。

王道士是中國歷史的罪人,道士塔永遠受到世人的唾棄。當外國人拿着我們的經文,成就他一生事業的`同時,外國人還感到從中國這麼一個蠢人手中搶救了這筆遺產是多麼重要。他們不斷暗示,是他們長途跋涉,使敦煌文獻從黑暗走向光明,文中這樣寫到:“偌大的中國,竟存不了幾卷經文!”比之於被官員大量糟踐的情景,我有時甚至想狠心説一句:“寧肯存放在倫敦博物館裏吧!至少它還存在於這個世界裏。”可是這句話終究説得不太舒心。象作者一樣感概中有多少無奈,為了文化的傳承,與其毀在無知的人與無能的政府手裏,還不如存放於他鄉。現在外國學者都以成就他們一生的敦煌學在中國學者面前炫耀,而我們的學者要向他們買取敦煌文獻的微縮膠捲作以研究。作者在最後發自內心的感概到:“我好恨!”

“不止是我在恨,敦煌研究院的專家們,比我恨得還狠。他們不願抒發感情,只是鐵板着臉,一鑽幾十年,研究敦煌文獻。文獻的膠捲可以從外國買來,越是屈辱越是加緊鑽研。”

作者在文中提到,他佩服外國的學者,因為他們也是富有實幹精神的學者,都是為了文化研究,但是他們的論述中遺忘了一些極基本的前提,這前提是什麼呢?我國無數才華橫溢的學者,為此耗盡終生,肩負着中的榮耀與恥辱,我們能找回那遺失的“東西”嗎?答案在文章最後寫到:

“我去時,一次敦煌學國際學術討論會正在莫高窟舉行,幾天會罷,一位日本學者用沉重的聲調作了一個説明:‘我想糾正一個過去的説法。這幾年的成果已經表明,敦煌在中國,敦煌學也在中國!”最後讓我們慶幸的是:敦煌還在中國,沒有人能把歷史搬走,也沒有人能把一個民族的文化略奪或是拱手送人。作者以自己的感概告訴如今的人們,尤其是現代的年輕人,請記住歷史,瞭解歷史,尊重歷史,注重文化,保護我們的文化,使之發揚光大、源遠流長,切莫因無知,無意間就成了歷史的罪人。

西湖的水,太擁擠。

這裏踏過了太多留連的腳步,這裏映出了太多婀娜的舞姿,這裏吟下了太多曠古的絕唱,這裏流傳了太多璨燦的華章。邊疆四起的狼煙,到這兒只剩下了歌舞昇平;戰場揮灑的血淚,到這兒也只剩下了波光粼粼。金錢,慾望,美色,酒香,在湖畔招搖,薰醉了天邊一抹如血的殘陽。

終於,在西湖的亭台樓閣中,在西湖水的碧波盪漾之上,站出了一位林升。他望見宮牆間滲出的點點春風,拂亂了六橋煙柳,似乎看見一個王朝正乘着西湖水偏離了歷史軌道,漸行漸遠。他的筆尖指向了苟且偷生的朝中權貴,他的墨跡染透了碧汪汪的西湖水,他的聲音響徹了整個南宋的天空:

山外青山樓外樓,

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薰得遊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西湖詫異。它嗅了嗅自己還夾帶的林和靖的梅瓣鶴羽,不清楚自己好端端地怎麼就和亡國掛上了鈎。

可是,林升們的聲音卻越來越響,其中有企盼,有無奈,有斥責,有悲哀。這又逐漸上升為社會的感慨,上升為社會的風向。

西湖不是長江,可以盡情地衝着前方咆哮翻騰;也不是大海,可以隨心所欲地捲起千層雪。西湖,只能默默地嚥下所有亡國的寄託,然後,種進了浮在湖水上的千年藻苔。

為何南宋會亡得如此轟轟烈烈?

有人説,是因為宋朝繁極一時的昌盛。可是,論繁榮,無論如何也抵不過唐朝。

有人説,是因為南宋持久的兵荒馬亂。可是,論戰亂,該是元朝當仁不讓。

我認為,南宋的成功,在於它培育了一大批優秀詞人。雖説詩歌以盛唐為先,但是,唐朝李白太多,杜甫太少。因此,人們只能貼近唐的絢麗而難以捉摸透它興衰蜕變的悲涼。

歷史,是由人民所創造的,但是,是由文人書寫的。孕育出文人的王朝,才有力量在歷史的長卷中留下屬於自己的一頁,哪怕是不夠光輝的一頁。

該逝去的還是會逝去,該沉澱的還是會沉澱。光輝、屈辱,沉甸甸地降在了湖底,積成了軟綿綿的淤泥,在清冷的湖水裏,安詳地審視着自己,打量外頭的日新月異。

文化的羅裳,歷史的綢衣,厚厚地裹了一層又一層。西湖由絕代風華的江南女子,走向了雍容華貴的婦人。西湖水,也由真切逐漸邁向了虛幻。坐落於繁華的人世,卻擁有遙不可及的寂寞。

行人換了一批又一批,可是腳步卻一直踏不進西湖喧囂下的寧靜;居民換了一代又一代,可是心靈卻一直融不入西湖美豔下的柔情。

西湖,只能獨自捲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歎息。

每每來到西湖旁,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羣中,我總會失去方向,失去自己對西湖的方向。

這裏有蘇堤春曉,有嶽墓棲霞,有雷峯夕照。可是,這裏已容不下一片空間,留給現在的我們。只有那鐘聲幽幽,湖水泠泠,鳴聲嚶嚶,指引着我,卻又隨了那人流,走向未曾預見的地方。

成羣結隊的不停步的人兒們,他們眼神所專注的前方,又可曾是一個真正的目的地?所有的人,都隨着另一個迷惘的步伐,遺失了自己的步伐。

學者們也混在這一撥撥的遊客中,悄悄地來了。他們在夜晚輕輕地打撈一池曠古的繁華,想要用自己的頭銜、身份,去征服這一汪曼妙的湖水。西湖,也看過太多,她只牽扯下皎潔的月光,點亮了湖畔的燈紅酒綠。

景點,景點,眼裏只剩下風華絕代;

遊客,遊客,心中只剩下吃喝玩樂。

所有的目的,在這裏都失去了目的。所有的意義,在這裏都失去了意義。

西湖的面容,難道只有在泥淖後憔悴?

於是來了位餘秋雨。他放下身段,放下遮蓋,毫無顧忌地跳下了這潭西湖水。他的腳掌,撫弄過西湖的肌膚,掀起層層歷史的漣漪,他的水波被抽象了,但西湖,卻在一個人身上真切起來。

這是西湖的欣慰。

這是中華文化的悲哀。

中國人太過於追求歷史的沉澱。放眼望去,大中華的土地上,哪處風景名勝脱得開文化的底藴?道風,禪語,書生,大將,永遠是最好的宣傳,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遊客。

中國人追求那些所謂的旅遊勝地。可是,一旦追求者多了,那份悠遠與幽靜勢必會被擾亂,而它先前的美,也不復存在了。

於是,中華大地上,一幕幕地上演着悲喜劇。

西湖也成了一位鳳冠霞帔的美人。

微笑着,寂寞着。

等待解脱。

標籤: 苦旅 有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m7d31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