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文化 >

[推薦]文化苦旅讀後感

[推薦]文化苦旅讀後感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文化苦旅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文化苦旅讀後感

文化苦旅讀後感1

我初讀《文化苦旅》這本書時,對這個“苦”字百思不得其解,我隨着一字一句閲讀的深入,彷彿跟隨餘秋雨先生的筆跡在遊歷萬里河山,追尋那些人文變遷,我感覺這個苦並非是身體上勞苦,而是心意的困苦,內心的苦澀。讓我感悟到中華文明的深層內涵和生命的意義。

泰戈爾在《渡》中寫道:“你的負擔將變成禮物,你受的苦將照亮你的路。”本書的作者餘秋雨先生辭去職務,長途跋涉,憑藉山水之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祕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這條路必定是苦的,苦中作樂,憶苦思甜,將“苦”昇華為不屈的意志和樂觀的精神,才是文化能夠超越時空,代代流傳,給人以力量與激勵的原因。所以,那些歷史遺蹟背後所藴藏的文化與精神力量,也能綿延數千年,不斷被後人所懷念,不斷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前來瞻仰和朝拜。

因此,讀了這本書後,我深深地意識到,文化具有非凡的感動人心的力量,文化是新時代的火炬。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要如此重視學習古今文化的重要性。我作為一名現代少年學生,沒有理由不學習,沒有資格不努力,學習文化,瞭解文化,改變我們的也就是這文化,讀書這條路必定是苦的,但我們也最終在文化苦旅中成長起來了。

是啊!曾國藩曾經説過“堅其志,苦其心,勞其力,事無大小,必有所成。”你想出成績,就得腳踏實地努力;你想出成就,就得勤奮和刻苦;你想優秀,就得不斷改變自己的懶惰,不斷錘鍊自己的意志,不斷要求自己學習和進取,不斷朝着比你優秀的人努力,必先“苦其心志。”

文化苦旅讀後感2

從本篇開始,作者開始描寫祖國的文化遺蹟。

秦代四川郡守李冰督造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造就了四川天府之國的美名,使用了兩千多年,至今仍在造福一方百姓。餘秋雨先生以高度的歷史使命感解析了都江堰的始末,運用淵博的歷史知識和深厚的`文學修養向我們詳細剖析了它的人文底藴和政治意義。

作為兩千多年的人工工程,至今仍然發揮這其本值,確實比現在只存在殘值的萬里長城要了不起得多。難怪作者説:“這是一個不大的工程,但我敢説,把它放在全人類文明奇蹟的第一線,也毫無愧色。”,“世人皆知萬里長城,其實細細想來,它比萬里長城更激動人心。”在這一點上可以和隋朝的京杭大運河相媲美。

摘抄:

這一切,首先要歸功於遙遠的李冰。

四川有幸,中國有幸,公元前三世紀出現過一項並不惹人注目的任命:李冰任蜀郡守。

這項任命與秦統一中國的宏圖有關。然而,這項任命到了李冰那裏,卻從一個政治計劃變成了一個生態計劃。

總結出治水三字經(“深淘灘,低作堰”)、八字真言(“遇彎截角,逢正抽心”),直到二十世紀仍是水利工程的圭臬。

都江堰調理自然力的本事,被近旁的青城山作了哲學總結。

青城山是道教聖地,而道教是唯一在中國土生土長的大宗教。道教汲取了老子和莊子的哲學,把水作為教義的象徵。水,看似柔順無骨,卻能變得氣勢滾滾,波湧浪疊,無比強大;

看上去,是人在治水;實際上,卻是人領悟了水,順應了水,聽從了水。只有這樣,才能天人合一,無我無私,長生不老。

這便是道。

道之道,也就是水之道,天之道,生之道。因此,也是李冰之道、都江堰之道。道無處不在,卻在都江堰作了一次集中呈現。

拜水都江堰,問道青城山。

文化苦旅讀後感3

餘秋雨是著名的散文家和大學者,他的作品很多,但真正讓我感興趣和喜歡的卻是《文化苦旅》這本散文集,這是一部書寫文化的書籍,這個主題在創作時十分有難度,因為文化是一個宏大的主題,需要極高的文化底藴和文字功底,而在餘秋雨的筆下,卻巧妙的借用了山川風物來進行探索,值得我們借鑑和思索。

在這本書中,作者描寫很多名勝古蹟,例如:莫高窟、寧古塔、謝家門孔等,都是歷史著名的文化名勝和古蹟。

莫高窟是中國洞穴壁畫中最出名的古蹟,那些壁畫都是匠人一錘一鑿刻畫出來的,經歷了上千年中文化長河的流淌,保存的十分完好,而其中的技藝之高超令人歎服,也表達了這些匠人執着的.精神。

寧古塔可能很多人沒有聽説過吧,但事實上他十分出名,因為寧古塔並不是十分著名的景點,而是在這個地方,很多人都經歷了封建時代的苦難,讀後感.例如,我們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發配到寧古塔,為披甲人為奴”,沒錯,你一定在一些古裝電視劇裏聽過吧,這裏充滿了困難,也表達了餘秋雨先生對遭受苦難的人的同情。

謝家門孔很多人可能是第一次聽説,但我們都知道謝家指的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大家族謝家,“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其中的“謝”字指的就是謝安這個名門望族,經歷了上千年的風雨,仍然從文化上給我們薰陶。

讀了這本書,讓我深受啟發,感知到中國古代文人門的不凡和努力,推動了中國文明的進程,也豐富了我們優秀的傳統文化。

文化苦旅讀後感4

《文化苦旅》這本書介紹了一處處令人流連忘返的風景名勝與歷史古蹟。但你千萬不要因此認為讀餘先生的書會令人心曠神怡,輕鬆自在。整本書還沒讀完,我就已經被民族意識喚醒後的沉重與悲哀壓的喘不過氣來。在我們欣賞歷史留給我們的有形“著作”——古蹟時,誰又會去潛心探究這一處處古蹟背後到底隱藏了多少不為人知的祕密?而餘先生恰恰做到了。他給我們的心靈寫下了“震撼”兩個大字……這本書在告訴我們中國古代歷史的同時,告訴了我們更深一層的道理。

跟隨作者走到書中,我們不得不因那歷史和文化推引,走上前去——眼前出現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舊壯觀,石像.壁畫依然不言。跟隨作者靜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變化,如同它們靜靜地看着敦煌千年的變遷。千年前的一次刀劃下,開啟了千年後莫高窟的壯麗。它曾遭遇浩劫,多年後的今天,那神祕又充滿意義的洞窟,能引起大家的注目並非外表輝煌而是一種人性的深層的藴藏。

“報紙上説我書寫得輕鬆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苦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温秋涼,是大喜悦大悲憤,最後總是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這是餘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千年之前的那場浩劫,絕不能只是過眼雲煙。我們要吸取教訓,將文化的精神永貯於華夏大地!

合上書卷,走向窗前,看着流動的車潮和人羣,每每,處處不在宣泄着一種文化,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我想我真應該去遼闊的土地上走走,看看,咀嚼,體驗……釋放自己滿心、滿眼、滿腦的渴念……也希望更的人走進《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5

隨着作者的腳步,我的心靈也進行了一次苦旅,從陽關到江南。

初見這本書,我對書名充滿疑惑:為何苦旅?既是旅行,為何突出苦字?帶着疑問進入書中,又瞭解作者的平生,我豁然開朗,有情不自禁,感歎起來。這苦字,有多含義。 身體的勞苦。作者的旅行是完全自費的,而所到之地大多荒原而偏僻,步行之時最多身體自然勞累。但在作者心中,大概這遠行,這勞苦,都成為信徒朝聖聖地而遠行一樣的虔誠的心情,去朝聖千百年的荒廢古址。

眼見古址破敗之痛。作者所去的`新疆,陽關,敦煌,渤海國,天一閣,所去遺址無不敗落,殘缺不堪,面對損毀的遺址,作者自然是痛心疾首,苦不堪言,

對謠言攻擊的痛苦。作者在苦旅中,苦旅後,受盡了謠言,謾罵,及各種形式的人身攻擊。然而,在這謾罵聲中,並無一家媒體,一家報刊為他説一句公道話,為躲避攻擊,作者攜妻從上海遷至深圳。然而在這漫罵與孤獨之中,作者能繼續對此書改版,不斷寫出新的著作,實為難得可貴。

對文明衰落的悽苦。作者遠行出國探訪中東,希臘,埃及等世界文明遺址,又到歐洲,與中國進行對比。體現出中國文明的優勢與不足,對各地的文明衰落深感悲痛。對當代文明提出緊迫提醒,也是痛定思痛。

理解了這些“苦”,也就明白了作者的心情了,也就理解了作者的深沉的筆調,悲痛的風格了。説這是 “沉痛”,這是“流浪”一點也不為過。

從陽關到江南,只有苦,又不只是苦。這個字的內涵實在是太過豐富,讓人還甚為不解,就走完了全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6

剛看到文化苦旅的封面時,我便想,為什麼“文化”中“旅遊”是?苦的呢?帶着這個疑問,我打開了書,慢慢得閲讀。

看另外前面的三個章節“道士塔”“莫高窯”“陽光雪”後,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真是場文化苦旅,餘秋雨先生通過寫風景名勝,暗處一些不公的歷史事實。當我認為他在寫風景時,他卻寫了社會的敗態。這是很有意思的,但,形散意不散的散文帶給我的是“撲朔迷離”,看完一小章節後,若不回頭再看一遍,就真得覺得鏡花水月;的確看過,但看不懂,記不住……不,起碼記住了散文的風景描寫的美。

第一篇是“道士塔”,我本以為是寫“塔”,但實質是寫和那座塔有光的歷史事件。咋一看,一位離題了,但實質上並沒有。

整本書寫的都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較深腳印的所在,裏面的山水並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種“人文山水”。這是中國歷史文化的悠久魅力所在,餘秋雨先生每到一個地方,總有沉重的歷史氣壓。站在古人一定站過的地方上,用與先輩差不多的眼珠去打量着很少會有變化的自然景觀,那會是中怎樣的心情呢?也許,只有看過這本書的人才會懂!

讀者這本書,就像在山水間跋涉,時不時穿插人生的回憶,這種回憶又滲入了書中的'文字中。讀了幾章後,我想:歷史本身也不會否認一切真切的人生回憶會給它增添聲色和情趣吧。培根説過,歷史使人明智,也就是歷史能告訴我們種種不可能,給每一個人在時間的座標中點處讓人清醒有令人沮喪的一點。引用書中的一句話: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氣是以尚未悟得歷史地位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氣也消了大半。

何謂“苦旅”,那就是在歷史中看清自己的心路歷程!

文化苦旅讀後感7

天寒夜夢颱風來,落霜牆角陰心間。這種歷史風格,不囂張也不冷清,一切都在無聲之中淡漠,在看似平靜中淒涼。伴隨着餘秋雨先生的足跡,我愈書行。不知天一閣,你是否安好。

文化的命運交錯,你曾記得有一個叫範欽的年輕書生,將你充實,將你覆滿筆墨清香。那一刻,你便有了生命,一種來自靈魂深處生命的氣息,跳躍不息。也許,這就是書籍的力量吧,穿越千古而不朽,用看似無情的文字告訴你人世間無數的恩恩怨怨和靈韻成章。縱然世間的一切氣息都隨風飄散了,但文字依然可以永留於世,終可傳千古。

但水火無情,脆弱的文明,被風捲殘雲,支離破碎,散落一地,正如餘秋雨老師在書中那如泣如訴的呼喚:“上天,可憐可憐中國和中國的文化吧!”

你只是單一的,迷離的望着遠方,似乎在等着,等你的主人,等你那些丟失的記憶和沿襲上百年的痕跡。一切的一切,你都默默記着,似乎那時的你,才是真正的你,才是最美的你。一代文化良知在被喚醒,思考着你存在的真諦。

而你,似乎在哭泣。

天一閣!

歷史的.辛酸,伴着淚水,在你空蕩的閣樓中盤旋。時光不能永恆,這裏寫滿了屈辱抗爭,這裏寫滿了悲哀華殤。這裏終是憑藉穿越上百年的風骨靈韻得以留存。且問你存在的憑據是什麼,也許你存在的憑據就在歷史長河中,就在那些不知去向的書籍中,就在範家人世世代代充滿希望的目光中。輕輕腳步,踏上你飽經風霜的樓梯,不知道你,天一閣,是否會想起那個叫範欽的書生呢?

任思緒在風雨中恣意飛揚吧!也許這才是你今生的解脱。

因為你早已經忘卻,那歷史中沉澱的憂傷。

文化苦旅讀後感8

王道士和我一樣也姓王,但讀了餘秋雨先生所着的《文化苦旅》中的《道士塔》後,我不知是該為他辯還是該罵他,或者説既不辯也不罵。作為原本是湖北麻城的一個農民,他大概小時候因家貧沒有讀過什麼書,或者説是沒有接受過系統而規範的教育,以至於不太明白眼前這些敦煌文物的價值。一個沒有學過什麼知識的農民又能對他苛求多少呢?對於一個貧困的農民來説,眼前這些文物是不能餵飽肚子的,遠沒有那些洋大爺們口袋裏沉甸甸的銀元來得實惠。至少那些銀元可以換來糧食和土地,甚至這一輩子都不敢想有的老婆與孩子。

一個農民又能想得多遠呢?無非是一家人的温飽或者是一個人的温飽罷了,而洋大爺們呢?用幾個小錢就能騙取人家的國寶,當然是非常之樂意與這樣一位中國傳統的農民老道做一筆有賺無賠的划算買賣的。所以罪不在王道士,或者説敦煌文物大面積遺失之罪不能全怪在王道士一人之身上。

外國人能夠如此輕而易舉的從王道士一人手中,用極少的銀元購走大批敦煌莫高窟裏價值連城的文物,這與當時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漠然視之,有直接的關係。一個農民有如此的膽量與權利出賣世界級文物,晚清政府對敦煌文物的輕視程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餘老先生認為不喊一聲我好恨!不足以解心頭之恨的話,那麼我覺得,愚昧無知的'王道士固然是該恨,即使他是筆者的家門,筆者我也絕不會對他有任何的姑息。但簽署喪權辱國條約的清政府就更可恨!因為有這樣無能的政府,才會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民,因為有這樣肆無忌憚的農民才最終導致了敦煌文物的大量流失。這些都不是單個的事件,這是晚清政府的無能和腐敗所必然導致的結果。

文化苦旅讀後感9

看很久,心裏感觸良多,但確實不只這樣表達,所以只能説説我的想法,更準確的來説是拼湊雜亂無章的想法,我喜歡有感而發,不喜歡太過造作,或是漫無目的的寫一些東西。那樣很枯萎。

我以為,中國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工程不是長城,而是都江堰。

提起中國,首先想起的應該是長城,工程浩大,歷盡無數朝代依然屹立在地球的版圖上,站遠看,這個苦難的民族竟用人力在野山荒漠間修一條萬里屏障,所以不能無視他的軍事作用以及人類意志力的表現。每每在電視上看到長城都會感覺到它賦予歷史,賦予民族的厚重感。

但説起都江堰,哪是在秦始皇修建長城錢數十年就已經建成的水利工程,雖説它的氣勢遠不如長城來的浩大,但,他卻穩穩當當的服務於四川人民數千年,滋養着這片沃土,造福人類的作用遠遠大於長城。也是因為有都江堰才有諸葛亮,劉備的雄才偉略。也才有,張飛,關雲長,趙子龍的勇猛善戰。以及李白。杜甫等詩人的文采。

當作者寫到初來都江堰看到水利工程時的情景,他以那樣的一種情懷讚美都江堰的時候,我哭,真的'哭,我看只能寫到這,感動的毫無思緒,也不知道怎樣來敍述,但我很理解作者作為一個當代的中國文人,心中所掛鏈的,對於當今社會所迷茫的。不俱千辛萬苦的苦苦追尋中國真正文化行為。也很感動與驚歎作者描寫古蹟所用的詞句。是那麼平實而又不失大氣。確實寫不下去。

文化苦旅讀後感10

沙源既是沙鳴山,隱泉既是月牙泉,因形如新月,有沙漠第一泉之稱。文中講述的是作者一路攀登沙山而上,尋找月牙泉的旅途經歷和感受。

“夕陽下的綿綿沙山是無與倫比的天下美景”這句話是餘秋雨攀上山頂時發出的感歎。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不美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不美嗎?為什麼一顆平凡的野草在攝影師的`手下變得如此唯美?為什麼一朵枯萎的花朵在美術家的筆下變得如此輝煌?這讓我想起一句話:世界上並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得眼睛“。高淑珍的坑頭課堂,最美女老師張麗莉,託舉生命的最美媽媽,你説她們不美嗎?

美,不是偉大,其實就在身邊。

”連自然之神也粗粗糙糙,懶得細加調配,讓世間大受其累“而月牙泉不就是這樣的產物嗎?黃河以她澎湃的氣勢流傳千古,長江以她的綿延萬里而聞名於世。這讓我不禁的想,那月牙泉呢?給浮囂以寧靜,給躁急以清冽,給高蹈以平時,給粗狂以明麗。”餘秋雨在書裏的這段話實在是再貼切也不過了。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古人以他們的方式讚美着四季的美麗,平靜,實在。或許又會是這樣,當你回到家時飯桌上已經擺好了熱騰騰的飯菜,當你生病時有人在照顧你……

文化苦旅讀後感11

我很喜歡這本書中的一句話:他因深厚而沉默,也許是沉默的原因。這讓我想到一個故事:

在一場人們屏息等待的鋼琴演奏會上,女鋼琴家悄然出場。人們驚訝於她衣着樸素時,她説:“人,要隱於音樂背後。”的確,在很多時候,許多人追求光鮮亮麗的外表,而有些人選擇崇尚樸實無華的內心,這種信念是多麼令人折服啊!

書中印象最深刻的應該算是“道士塔”和“莫高窟”了吧,“再小的個子,也能給沙漠留下長長的背影;再小的人物,也能讓歷史吐出沉重的歎息。”你説王圓篆是壞人,也不全是,畢竟他讓那些經文躲避了飽受戰亂的痛苦;但你説他是好人?也不是,畢竟他把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結晶讓那可憎的外國人給奪了去!

“莫高窟”,一個多麼神奇而高深的.地方!千百年來,他沉默着,像一棵樹,一座山,因為他知道未來,人們會撥開歷史的睫毛,透過深沉的瞳孔,來還他一個公正而客觀的判斷。

你看啊,“他們突然變得像個孩子,一路撒野下來,到這裏卻睜大眼睛,希望獲得宗教裁判和時間裁判”。多少赳赳武將、權謀強人止下腳步,呆呆的望着沉默了許多的莫高窟,他們一定想:莫高窟為什麼沉默呢?

我想,人生也是如此,女鋼琴家的魅力在於演奏技藝的高超,與音樂融為一體。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內涵,才能有所作為,從而順利抵達成功的彼岸!

文化苦旅讀後感12

首先想到道士的無知。你看,那麼多珍貴的文物的遺失,不就是因為道士的無知嗎?設想,如果道士知道這文物的價值和對國家的.意義,他一定會捨命保護它們。可他什麼也不知道啊精美的壁畫在他手下變為白牆,優雅的雕塑在他錘下化為烏有。恨,恨他的無知。

無知的不止道士一人,政府官員們也很無知。由此聯想到中國的文盲。中國的成人識字率和初、中、高等教育入學率低於許多發達國家。試想,一個文化無法得到普及、到處是大字不識一個的文盲的國家,怎麼能強大得起來?怎麼能與外界競爭?當然留不住價值連城的經文和畫卷!

又多讀了幾遍,就開始恨起政府了。的確,王道士的疏忽導致了直接的損失,但清政府有更大的責任!

在道士不得不因為落魄不已而無奈用文物換來少得可憐的銀子時,政府哪兒去了?來看看清政府都在幹什麼好事

慈禧依舊每天一百道菜,依舊年年揮金如土地祝壽;頤和園依舊在熱火朝天地修建,這個老女人依舊在愜意地腐敗!

真是天子萬年,百姓掏錢;萬壽無疆,百姓遭殃呵!

有這麼多閒錢享盛宴,祝大壽,修園林,區區一點運費都出不起?笑話!

清政府腐敗得無藥可救!恨,恨清政府的墮落!

恨,又有什麼用呢?

只能把這次文物的流失當作慘痛的教訓,化作今天研究敦煌文明的動力!

那王道士的圓寂塔,刺痛了愛國人的心。

文化苦旅讀後感13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處處都有值得人去思考的地方,如果説中國文化是太平洋的話,那麼餘秋雨就是一個航海家,而我也勉強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隨者。

一路上,餘秋雨引領着我去踏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領略着大自然的美好風光,深思着中國文化的發展。他的探索之旅不像陳景潤那樣在字母的世界中遨遊,可以説是飛翔,從山腳飛向山頂,從江南飛向那更遠的地方。.版權所有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道士塔。青磚黃泥,這再普通不過;細細探探,才知道它大有玄機,可是這也是一種恥辱。道士塔只是個普通的佛教地方,可當那王道士開掘了一門永久性學問的洞穴後,這兒再也不普通。王道士也成了達官貴人寵的“妃”,王道士的.古文物,不,是正用在阿諛逢迎的官場的中國的古文物,它們的清白也漸漸被抹黑,更糟的是:外國友人的不客氣,王道士的傻笑,中國古文物就此一車一車地安全運出國境,王道士與外國友人的寒暄,唉!傷心欲絕!經歷如此難堪的旅途,思的多了,得的也多了。

再乘船去那個三峽吧,離開道士塔,去找李白和劉備罷了。也許三峽之流正是為了這兩股主流而日夜不息地爭流着。放眼現在,三峽大壩工程的逐步完工,中國人逐漸滿足了自己對能源的需求,這無不是三峽的功勞。無論怎樣,三峽藴藏着無限的能源和智慧。

苦旅,也不算太苦,只是思想上受點兒跌宕而已。對文化的追思和探索是無休止的,那是因為人生也是個無休止的邊界。就正如智者説“不在乎你擁有多少錢,就在乎你花了多少錢。”同樣不在乎你有多聰明的頭腦,就在乎了有多少有內涵的思想,好的思想多了,人就富了。

不管是春温秋肅,還是大喜大悲,最後都是要閉上眼睛,迴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罷了。

文化苦旅讀後感14

第一次接觸餘秋雨的《文化苦旅》是在語文讀本中。是那篇《東坡突圍》,那充滿着委婉的情愫又隱隱夾雜着些許力度的文字。,充斥着一中莫名的力量,吸引着我使我在這委婉的文字前感受作者的無奈、悲憤、期盼和希望。我甚至能從那幾乎沒有什麼感歎號的語氣和平淡的字裏行間聽到作者在呼喚。看到他因惋惜而握緊的雙拳。

而如今,我終於有幸坐在書桌前,用洗的發紅的手輕輕地揭開了它的面紗,開始了我的心靈版“文化苦旅”。

讀這本書的給我的感覺,就像是作為一個孩童。搬上一個小板凳在樹蔭下聽長輩講故事,一個個平淡而深邃卻又不失趣味的'故事,就這樣通過這位長輩的嘴,傳入了我的心中。講故事的過程中,講故事的人一直不急不慌語、重心長地講出講述着每個細節,語氣是那麼平淡,卻充滿了無限的魅力。講故事的人就這樣不動聲色地,把聽故事的人引進了一個又一個問題與思考中去,講故事的人也許並沒什麼情感,而我這個聽故事的人則在自己的思考中幻想中洶湧澎湃。

在這“平淡”的講述中,我又聽到了一些彷彿與那平淡不相符的節點,我一開始並不理解,可當我看到外國傳教士拉走了一車車敦煌經文,而王圓篆卻只握着手中的白銀而竊喜;當我看到被兩個士卒捆綁並謾罵着的落魄的東坡居士在河岸狼狽而行的時候;當我看到奄奄一息的巴金先生這位老人在生命最後的時刻還忍受着誹謗與謾罵的時候。我又聽見了無聲的怒吼和無言的反抗。此時我突然明白這文化苦旅中的“苦”字:一絲憂傷卻又不失希望,在疲於面對種種困境時,卻讓你我又充滿了對文化乃至生活的希望。

我相信,他會伴着我走完我的“人生苦旅“。

文化苦旅讀後感15

得益於農商行的文化薰陶,工作之餘,讀到《文化苦旅》。跟隨餘秋雨老師,以文字為媒介,穿行大半個中國,挖掘古蹟,解讀歷史。

我陶醉於祖國的大好山河,這些遺蹟沉寂千年,感受他們跨越時間依舊氣勢如虹,斷壁殘垣記錄書寫着我們五千年來未曾間斷的歷史。餘秋雨老師把它記錄了下來,供我們拜讀,字裏行間卻透出一股獨屬於文人的苦。

書寫的文字再客觀也免不了沾染表達者的.情感,就像題目所寫——“苦旅”,面對燦爛文化,我不禁問道,何為苦,是衣行簡樸,舟車勞頓之苦?八十年代的苦是那樣轟轟烈烈,真真切切,餘秋雨老師或許還是有更深層的含義。我讀下去。

“如果説人生是一條一劃而成的線,那麼具有留存價值的只能是一些點。”我或許懂了一些“苦”的含義。看過那麼多歷史遺蹟,他們有過最高傲的時光,雕欄玉砌,金磚玉瓦。到頭來一地瓦片,絢麗過的日子抵不過歷史的一瞬,不禁讓人質疑何為永恆,似乎一切都在流浪。格物致知,對事物的思索到頭來歸結到人生的意義,時間推着一切往前行,沒有歸宿,沒有終結,剩下毀滅,一個堅韌的文明歷經滄桑,路過輝煌,餘老師看着他前行留下的足跡,滿眼苦澀。

一個文明是如此,一個人的一生,摸爬滾打,最後又能剩下些什麼呢?

標籤: 讀後感 苦旅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enhua/rwwpo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