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物流管理 >

農村物流構建發展策略因素影響研究論文物流管理論文

農村物流構建發展策略因素影響研究論文物流管理論文

城鎮化背景下農村物流發展現狀

農村物流構建發展策略因素影響研究論文物流管理論文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有將近一半以上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村經濟影響國民經濟整體發展。為了發展農村?濟,首先必須解決農村存在的問題,城鎮化建設是我國為了破除城鄉二元結構矛盾提出的有效措施(平先秉,2015)。城鎮化建設倡導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方針,推動現代化進程和工業化的深入發展。城鎮化是一個逐漸提高非農業活動比重和城鎮人口比重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居民的生活方式也逐步向城鎮化轉變。城鎮化的特點體現在人口城鎮集中化、城鎮地域擴大化、城鄉文明一體化和社會工業化。

現代農村經濟的發展過程離不開發達的物流產業。農村物流有別於農產品物流和農業物流。農村物流除了具有地域性,強調的是物流活動發生的地理範圍在農村,是農村農業生產活動、居民生活以及農產品銷售全過程、實體貨物及信息傳遞的有效保障。基於農村自產自銷的生產模式,導致生產行為和消費行為產生一定程度重合,所以農村物流活動中有一部分是在其內部完成的。農產品具有鮮活的自然屬性,因此對物流活動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更復雜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李德有,2014)。例如,運輸過程中易變質性對温度的要求,易損性對包裝的要求等。農產品的食品安全更是農產品銷售的重要影響因素,而物流過程是對質量安全進行保障的必要環節。農產品的季節性導致其消費市場時而集中時而分散,農村物流因此也呈現出非均衡特性。

近年來,隨着城鎮化建設投資加大,我國農產品市場也進行了升級改造,各批發市場覆蓋率不斷增加。為了適應農產品市場的快速發展,農村物流發展模式也不斷地創新,整體上農村物流流通保持着暢通,能夠滿足居民的生產生活需求。但由於農產品季節性原因,農村物流供給能力有限,因此會造成短期的供應緊張互聯網經濟為城鎮化建設開闢了新的思路,推進信息化是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內容。農產品市場要與外界接軌,離不開信息的傳遞。如今,我國大部分城市的農產品市場已經建立了社會化的信息收集發佈平台,農村電商企業發展也如火如荼。城鎮化建設提高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加了農村消費總額。例如湖北的“新網工程”,解決了農民難買難賣的問題。互聯網快速普及的城鎮化背景下,農民的收入不斷提高,農村物流逐漸成為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丁建勛,2014)。

城鎮化轉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是人口分佈和生活方式逐步轉變的過程,是文明不斷延伸擴散的過程,是經濟結構不斷調整的過程。因此,農村物流產業的.發展也是一個漸變過程,仍然存在亟待改進的問題。我國農村物流的設施與運輸工具在城鎮化推動下逐步向現代化發展,但技術水平仍處於較低階段。城鎮化帶動了農村基礎設施的資本投入,農村道路交通狀況有明顯改善。但長期遺留的歷史問題導致農村公路大部分路況較差,在貧困地區情況更甚。農村物流交通工具主要依靠農用車、三輪車、輕中型卡車為主,較大的專業集裝箱、廂式貨車等較少。這些都對農村物流的發展和運作效率產生了直接的影響,提高了農村物流作業成本(艾江,2010)。此外,農村物流在包裝技術方面還存在較大進步空間,包裝所用材料的環保性、保温保鮮等技術相對比較落後。目前農村物流企業經營規模較小、覆蓋率低、缺乏科學的管理制度,造成市場相對混亂。農村物流市場中,個體企業、農户是主要的流通主體,綜合市場是主要客體,零售為主且多采取現貨交易的手段,缺乏現代化的交易方式。

城鎮化率與農村物流的影響關係

(一)城鎮化與農村物流相輔相成

農村物流作為農村發展的新產業,能夠有效支撐城鎮化建設,推動城鎮化發展。發達的物流產業能夠保障農村生產物資的快速、便捷運輸,降低農業生產的成本。通過對物流資源的有效整合,形成農村物流產業合作組織,為農村市場提供專業化物流服務,提高了農村物流服務的整體水平,推動了產業的規模化發展。與此同時,擴寬了農產品外銷的渠道,提高農產品市場銷售能力,加快了城市與農村之間物資的雙向流動。一個產業的發展有助於地區形成產業集羣效應。在城鎮化過程中,農村物流產業的快速發展能夠帶動物流基礎配套設施的不斷完善,對招商投資有很大的吸引力,從而快速形成產業聚集。城鎮化將增加工業產業和農業的聚集比重,為了適應發展,企業組織會不斷增加。農村物流企業能夠逐步吸收城鎮化形成的富餘勞動力,與此同時,還能夠提高城鎮居民的收入水平。

城鎮化為農村物流產業提供了發展機遇。城鎮化是逐步向第二產業、第三產業過渡的現代化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需要不斷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推動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企業發展,衍生能夠進一步支撐農業發展的產業。這個轉變過程,對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進一步帶動了物流產業的發展。城鎮化的發展帶動信息的快速傳遞,更多的供需需要龐大的物流企業作為支撐,滿足物資的快捷流動性。城鎮化解決農村剩餘勞動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帶動了消費升級,因此企業的商業活動需要具備較強的物流服務水平來適應城鎮化的變化過程。城鎮化為農村物流市場提供了需求市場和發展平台,為物流產業集羣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城鎮化率與農村物流關係的影響因素

城鎮化和農村物流是一個相輔相成的影響關係。物流發展水平通過物流總成本在GDP中的比重大小來衡量,即比率越低,效率越高,物流產業越發達。而城鎮化率是通過城鎮人口與總人口的比率來衡量。根據兩者的衡量標準以及現有的研究內容和相關政策可以發現,居民收入水平、物流服務需求、物流基礎配套設施、信息化程度、物流供給能力、物流服務水平六個因素直接影響城鎮化率與農村物流產業發展水平之間的關係(曠健玲,2011)。

居民消費率。城市化與消費率之間的關係一直備受爭議。城市化過程中,人口從農村向城市轉移,城市人口比率不斷上升。與此同時,農村勞動力也從農業部門向工業部門流動,居民消費率會隨着勞動份額的變化而變化,經歷先降後升的過程。從長久發展來看,居民消費率是一個持續增長的過程。長期的城市化進程需要更多的資金和土地來滿足城市空間的擴張、基礎設施和住房的建設,人口的集聚帶來消費水平的提升,這對城市化進程有很大促進作用。城市化進程推動着第二、三產業的發展,解決的是勞動力剩餘問題,提高的是農村居民收入。經濟發展離不開社會投資建設和產業發展,城市化刺激了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同時帶動了市場經濟的格局轉變,更大力度的挖掘了農村市場的需求,刺激了居民的消費水平(李昌兵等,2011)。

物流服務需求。城鎮化率的提高,意味着城市人口比例提高,城市空間的拓展、產業的發展需要更多的配套服務企業作為支撐,而農村物流是城市化進程中新的經濟增長點。城市化帶動了產業發展,給產業聚集創造了機會,更多的企業組織應運而生。企業的發展,尤其是農產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物流服務。在社會消費水平提高的前提下,需要更多的物流服務支撐社會消費行為。

物流供給能力。農村物流存在供給能力不足的歷史問題,農村物流企業規模小、輻射範圍小、低配的運輸工具以及農村道路狀況,物流企業自身技術有限等問題,導致農村物流供給能力無法滿足農產品季節性變化的物流需求。當城鎮化率不斷提高,農村整體消費水平的提升進一步帶來物流服務需求的增加,勢必對農村物流供給能力是一種考驗。

物流服務水平。城鎮化率的提高拉動農村物流需求,農村物流需求反過來刺激農村物流供給能力的提升,當農村物流企業的配套設施及社會環境有所改善時,必然對農村整體物流水平的提高有很大促進作用。良好的物流服務水平,能夠確保物流企業形成自身核心競爭力,保障企業的穩定長久發展,為後續的擴大發展打好基礎。農村物流企業良好的發展前景,將給農村物流產業的聚集和發展帶來良好效應。

物流基礎配套設施。農村物流企業發展緩慢的原因主要在於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後。鄉村道路惡劣、運輸工具簡陋、商品儲存及保管技術低端、通訊網絡覆蓋率有限等都增加了農村物流的運作成本,阻礙了物流信息的傳遞和處理,降低了產品自身價值的同時,阻礙了產品附加價值的創造(袁卓玲,2009)。

信息化程度。根據CNNIC發佈的《2014年農村互聯網發展狀況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4年12月,農村網民規模達1.78億。雖然農村互聯網不斷普及,但總體比率仍然低於城鎮地區,差異折射出城鄉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平衡。儘管如此,網絡信息技術在農村的發展仍催生了農村新的消費方式,推動了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截至2014年12月,農村網民網絡購物用户規模為7714萬,年增長率高達40.6%。這也進一步説明,電子商務的發展離不開物流企業的支撐,農村信息化程度直接影響農村物流產業的發展。

城鎮化率與農村物流關係量化模型

(一)城鎮化率與農村物流關係影響因素的動力學流圖

通過對城鎮化率與農村物流關係影響因素進行詳細分析發現,六個影響因素之間相互影響,且存在複雜的因果關係。城鎮化率的提高對各因素有直接影響,最後加了農村物流產業的硬件實力,農村物流企業也會不斷創建信息平台。城鎮化率提高能夠增加農村居民收入,帶動區域的消費水平,而地域經濟的增長勢必導致物流需求的增加。農村經濟不斷髮展的過程中,信息需求會日益增長,通過網絡平台的互動能夠確保信息的快速傳遞,拓寬農產品外銷渠道。農村市場物流需求增大,對農村物流企業的供給能力帶來了一定挑戰,為了擴大企業規模,企業自身物流供給能力將會有所提升。在農村物流企業逐步能夠滿足市場需求的過程中,消費者對物流的服務水平需求將隨之提高。當農村物流的硬件、軟件都達到一定水平時,其產業發展水平自然會得到提高。農村物流業的發展水平也同時折射出了城市化建設的進程。

根據系統動力學建模需要以及上述城鎮化率和農村物流產業關係影響因素圖,建立城鎮化率和農村物流關係的系統動力學流圖,如圖2所示。

(二)模型仿真和實證分析

選取2009-2013年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利用模糊綜合評價法確定各因素的權重,確定各因素的水平增加率,利用Eviews對數據進行分析,得到農村物流發展水平變量的方程式。通過軟件對這五年的數據進行歷史檢驗,結果顯示仿真值和歷史值誤差不超過0.65%,説明模型擬合度較高,具有較好的複製能力,能夠真實反映城鎮化率與農村物流發展水平的關係,因此可以為未來發展預測提供依據。以浙江寧波市2013年的城鎮化率及相關數據為依據,設定初始值和指標參數進行模擬研究,仿真結果如圖3、圖4所示。

城鎮化率與農村物流發展水平之間存在正相關關係,隨着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農村物流發展水平也隨之逐漸提升,起初增長速度比較平緩,之後發展水平逐漸加速。説明在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物流發展水平的各項指標有所提高,使農村物流的綜合成本降低,提高了整體物流發展水平。

農村物流基礎配套設施、農村物流供給能力、農村物流服務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四個指標,對農村物流發展水平都起到直接影響作用,且隨着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影響農村物流發展水平的四項指標呈現上升趨勢。從圖4可以看出,隨着城市化率的提高,物流基礎配套設施水平、農村物流供給能力、農村物流服務水平和信息化程度逐漸提升。隨着城市化率的不斷提高,信息化程度發展水平的趨勢更為明顯。在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初期應當注重對物流基礎配套設施的建設投資,提高農村物流的供給能力。隨着城鎮化率的不斷提高,物流服務水平和信息化程度在農村物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因此,農村物流業的發展,應當適應時代的潮流,利用互聯網經濟的特點,通過構建信息平台,快速、及時的有效收集市場需求信息,提高自身的市場反應速度。當農村整體物流基礎配套設施達到一定水平,市場信息能夠有效傳遞,自身物流供給能力得到提升,農村物流市場就會變成消費者市場,此時,農村物流業應當注重對物流服務水平的提升,從而滿足日益變化的市場和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周才雲等,2014)。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物流發展對策

(一)完善農村物流基礎配套設施

農村物流基礎配套設施是農村物流產業發展的基本保障,在農村物流發展中起到決定性作用。農村物流基礎配套設施決定了農村物流供給能力,是農村物流總成本的決定因素(焦娟妮,2014)。因此,在城鎮化建設過程中,應當注重對基礎設施的投資,確保基礎配套設施的完善水平與城鎮化率的提高保持統一,使整體物流基礎配套設施符合城鎮化水平的要求和發展現狀。

(二)構建農村物流信息共享平台

互聯網經濟時代的發展方向即是將所有的經濟活動通過網絡智能化進行聯繫、數據共享,確保系統內部和外部的有效資源整合(張威威,2014)。農村物流產業在網絡經濟時代背景下,應當配合城鎮化的進程,同時邁向信息化時代。通過構建農村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將農村的產品信息、需求信息進行共享,促進各企業之間的戰略合作,提升整體物流的供給能力。同時,通過網絡系統對農村物流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控制和調節,提升整體協同能力。

(三)提升農村物流服務水平

產業的發展最終是為了滿足日益變化的市場需求,而消費者的需求則是企業發展的方向。在城鎮化進程中,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會不斷提高,對消費?程中的物流服務質量自然而然的會有所提高(遊德升,2015)。起初,農村物流企業少,市場處於不飽和階段,滿足的是消費者基本要求。隨着農村物流發展,市場供給能力提升,消費者的選擇更多,因此對物流服務水平的要求將會不斷提升。為了適應這種發展需求,農村物流業在自身實力得到提升後,應當注重對服務等軟實力的培養和提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wuliu/2e5n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