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行業範例 >信息技術 >

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模板7篇

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模板7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説課稿編寫工作,是説課取得成功的前提。如何把説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模板7篇

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1

各位領導、老師大家好!

我説課的題目是國中信息技術教育下冊第七單元第一節----《快速建立秩序冊》,不足之處敬請予以批評指正。

  一、説教材

1. 教材分析:《快速建立秩序冊》一節是學習電子表格的基本內容,在這節課使學生了解二維數據表格的基本結構,並能夠利用各種輸入技巧熟練將特徵信息製作成精美的二維表格,為將來的數據處理打下基礎。因此,這一節課的內容是本章的基礎內容,學好此節內容為以後利用電子表格進行各種處理操作,解決實際問題打下基礎。

2.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了解二維數據表格的基本結構,能夠熟練的製作出精美、實用的二維數據表格。

(2) 過程與方法:通過討論趣味運動會活動方案,建立該活動的秩序冊,歸納電子表格的設計和處理方法,根據需求,設計出合適的電子表格方案。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參與趣味運動會活動,樹立集體主義觀念和科學的價值觀。並通過設計電子表格,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節的教學重點是電子表格的輸入技巧與美化方法。

難點是數據的輸入技巧。

  二、説教法、學法

1、 教法: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和討論法

採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通過設立任務,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啟發法——通過回顧舊知識,啟發學生解答不同的輸入方法及美化與修飾方法,掌握各種輸入技巧與修飾技巧。

3. 學法:通過創設活動,激發學生積極思維,在實踐中引發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三、説教學手段

利用網絡教室現代化教學手段採用啟發式教學法,使學生在操作實踐中探索性學習。

硬件準備:計算機網絡教室

軟件準備:Windows操作系統、MicrosoftExcel、LanStarVCxp純軟件多媒體教學網系統、電子學習檔案袋。

  四、説教學過程

1.教學理念:

新課程改革倡導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理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本着啟發、引領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學習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通過應用軟件的學習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旨在培養學生積極探索的精神及挖掘他們的開拓創新能力。

2.新課引入

教師提出電子表格作品的設計理念是什麼呢?

為了對數據進行有效的整理、分析,並能迅速地處理數據。

為做好趣味運動會的報名和組織工作,根據同學們的報名參賽情況設計班級競賽的秩序冊,用電子表格形式製作出精美實用的作品。

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2

我是針對新課標要求鼓勵跨學科的活動主題,實現技術學習與技術應用之間的整合,體現雙價值這一教學目標,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拼出家鄉的好風光》。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幾個方面來説説我這堂課的設計。

 【教材分析】

《拼出家鄉的好風光》是《國中信息技術》二年級上冊第二章第四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掌握製作一個完整的flash動畫之後,學習如何利用FLASH工具,把一個完整的圖片切割成小圖片,再利用FLASH元件、按鈕和函數功能把小圖片以拼圖遊戲的形式合併成原來的圖片。這節課在學生練習FLASH工具使用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和學習了FLASH按鈕和函數的使用。同時,通過對地理課上學習的重點地圖的練習,達到鞏固、強化地理知識學習的目的。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會使用FLASH軟件製作拼圖遊戲。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遷移能力、拓展能力;自主探究、相互協作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鞏固學生學習的興趣,發現學生的特長。

 【教學重點、難點以及確立的依據】

根據利用FLASH按鈕和函數控制圖片這一過程比較複雜,而且學生又很難想象到利用按鈕和函數可以達到目的的這一特點,確定利用FLASH按鈕和函數控制圖片為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法】

1、 任務驅動法

2、 演示、講解法

3、 分層教學法

4、 協作學習法

【教學過程】

(一)複習提問(2分鐘)

首先,對與本節課有關的學習內容進行回顧、複習,並請1位學生展示具體的操作。

(二) 導入新課(8分鐘)

1.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我首先向學生展示我已經準備好的拼圖遊戲。(一個是從網上下載的利用FLASH做的化粧小遊戲,一個是地圖拼圖遊戲)。同時,提出問題,你們熟悉地圖嗎?如果從地圖上摘除某一地區,你是否能把它拼回原位?我們怎樣利用計算機把一個完整的地圖切割成小塊?

2.佈置任務:到老師的郵箱裏找到老師存儲的地圖文件,下載後,在FLASH裏,把地圖分割成五小塊。想一想,你怎樣處理這五小塊,讓它們以老師給的拼圖遊戲的形式動起來。

(三)教師演示(10):1.對學生的操作過程進行總結,進一步強調分割過程應注意的重要環節:打散圖形——套索工具的靈活運用;

2..重點講解拼圖遊戲的製作過程:(1).將每一塊圖形轉換為影片剪輯——(2)刪除所有剪輯——(3).建立新圖層——(4).從庫裏找回所有剪輯——(5).製作按鈕——(6).選擇某一個元件進入元件編輯窗口,選入已經制作好的按鈕——(7)選中此按鈕進行動作設置——對其它四個元件重複(5)、(6)兩步操作——完成任務,進行演示。

(四)學生總結(3):找出老師講解過程中你認為重點的步驟:應該是(5)、(6)兩步,這兩步中學生常常忽略選擇元件,或者是對按鈕進行動作設置時忘記選中按鈕。

(五)協作學習(12分鐘)

賽一賽: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把剛才分割好的地圖做成一個拼圖遊戲。看哪組做得又快又好。在練習過程當中有許多同學忘記了選擇某一元件進行按鈕的插入,演示結果時,沒有動態效果,經過大家研究改正,共同完成了作品

(六)展示作品(8)

每個小組展示作品的同時,説出你在完成作品後得到的收穫(包括信息技術學習和地理學習)同學們都能説出對FLASH的功能上的新的認識,只有很少一部分同學體會到了對地理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説明要加強拼圖遊戲的練習.

(七)佈置作業(2)

每組選出你認為在地理課本上重要的地圖,設計一個既有背景,又有圖片聲音的拼圖遊戲。

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3

今天我説課的題目是:藝術字。

本次説課,我將分三個單項對大家進行介紹,它們分別是: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以及教學過程。

首先,我將對教材從教學內容、教學目標以及重點難點,3個角度來進行分析。

這節課是整個計算機實訓教學word部分的第4節內容,在前幾節課學習瞭如何使用WORD輸入短文、如何對文字、段落進行美化以及如何插入圖片的基礎上,我們本節課的任務是如何用藝術字使word文檔變得更加生動漂亮。所以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為學生全面學習WORD和培養計算機操作能力打下了基礎。

根據計算機實訓課的要求、結合課本教材,我確定本節教學目標如下。他們分別是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目標。

使學生掌握插入藝術字的方法,學會調整藝術字並熟悉藝術字工具欄中按鈕的功能及用法,這將是本節課所要達到的知識目標。

在能力目標方面,將着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對知識的遷移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慣,為他們以後的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情感目標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念以及創新意識。

這樣的目標設計,立足教學目標多元化,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知識目標,還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展各方面的能力目標,體會情感目標。

在瞭解了教學目標以後,讓我們再來看看本課的重點、難點部分。

學會插入藝術字的方法,是用藝術字美化word文檔的基礎,所以我將其確立為本節課的重點。

由於藝術字工具欄上的按鈕多,學生不容易記憶掌握,所以使學生正確使用“藝術字”工具欄上的工具按鈕來編輯藝術字,將是本節課的難點部分。

以上就是我從3個角度來對教材進行的分析。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本次説課的第二個部分,即教學法分析部分。

整個教學過程當中,我將使用到的教學環境和教具分別包括有:計算機網絡教室、投影儀,word軟件,以及我製作的一份多媒體教學課件。

現在教育理論提倡,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根據這一理念,我採用了激,導,探,放,的方法,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三個由易到難的任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實踐操作,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並放手讓學生應用知識去大膽創新。

學生作為主體,在學習活動中的參與狀態和參與度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課堂上我注重實踐操作,給學生提供活動的空間,引導他們自己在活動中發現,在實踐中感知,體現出了做中學,學中做,探索實踐中學,學後嘗試創新的思想。

整節課,為了體現學習活動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程序和時間安排:

複習舊課,創設情境,引入新課4分鐘;講授新課、任務驅動,指導實踐35分鐘;展示作品,歸納總結3分鐘;佈置作業,課外延伸3分鐘。而在這其中,新知識講授與課堂實踐將是交叉進行,這樣安排教學時間主要是為了到職業學校實訓課所要求的老師精講課學生多動手的目的。下面我就以教學過程當中這4個環節為主線,配合本堂課的教學課件,來講解本節課的具體實現。

1、複習舊課,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用課件展示上堂課學生完成的一份較好的圖文混排的作業,一方面對其表揚,曾加其自信心和成就感並鼓勵大家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作出更好的作品。另方面,藉此複習上堂課圖片的插入、移動及大小調整等操作方法,為接下來的新課講授和第一個任務的提出做鋪墊。

然後再展示一份在剛剛學生作業的基礎上,用藝術字將其標題做部分改動的Word作品。前後兩個作品同時呈現在同學面前,從視覺上給學生衝擊,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藝術字的美,利用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嚮往,激發了學生學習藝術字的興趣,學習變被動為主動。教師此時點明本節課的課題。

在成功引入課題過後,進入

2、講述新課

知識點一:藝術字的插入。

我用課件打開第一個任務,這個任務是在上堂課作業的基礎上插入藝術字並調整好它的大小位置。

老師首先用課件演示藝術字插入的操作步驟、、、、、、再大家清楚操作步驟後,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將上堂課學習的圖片插入方法與藝術字的進行類比,發現他們的相通點,然後請一位同學上台照圖片的操作方法嘗試地移動並改變藝術字的大小。這時台上台下同學容易引起共鳴,大家一起探討,解決問題。通過老師和同學的演示,大家早躍躍欲試。這時,老師要求學生用剛剛所學的藝術字的插入、移動及調整大小的知識完成課件裏的“任務一”。在學生操作計算機的時候,老師在每個機位進行巡視,對學生做個別輔導。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觀察思考,進行知識遷移、動手實踐,自已獲得並鞏固知識,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並突出了教學重點)

知識點二:藝術字編輯

當學生們差不多做完了的時候,老師用課件打開任務二,將任務二和任務一的作品同時展現在學生面前。一下子把大家的注意力拉了回來。讓學生説説他們的看法:他們通過觀察任務二的作品在任務一的基礎上做了些修改,變得更豐富、生動了。

老師這時用課件總結出三處變化,並向學生分別演示達到這三種效果的操作方法,如何用工具欄編輯藝術字形狀、字體和顏色。(這三種效果的操作比較有代表性,目的是通過對此操作的講解,使學生對“藝術字工具欄”的打開及按鈕應用有初步認識,先弱化教學難點)

接着就讓學生在機器上動手完成任務二。學生將剛接受到的知識及時的進行實踐,有一個接受-實踐-感知的過程,從抽象到具體,對藝術字工具欄的應用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掌握。

能力拓展

利用一個“對號入座”的遊戲調動學生對“藝術字工具欄”其他按紐的瞭解興趣。

用課件展示出一個基本的藝術字樣和把它“變臉“過後的幾個不同形態的藝術字樣。向學生介紹(指這後幾個字)這幾個樣式的藝術字,都是用這個工具欄裏的按紐“變”來的,讓大家把通過完成“任務二”所具備的知識,對“藝術字工具欄”的其它按鈕進行嘗試,試試找出誰“變”誰,將他們對號如座。

並鼓勵他們用今天所學到知識在自己剛剛的作品基礎上進行創新,完成任務三。

(這樣的設計使學生通過互相討論和自己的積極探索,主動發現新識,突破了教學難點)

3、評價,小結

學生大部分完成任務後,進入第三個環節-評價小結。我選三個作品在投影上展示,並讓同學欣賞評價。

然後利用課件梳理知識點,揭示遊戲答案,歸納“藝術字工具欄”哪個按鈕是哪些功能,再次強調正確應用藝術字工具欄編輯藝術字是本堂課的難點部分。

(本環節設計意圖是通過作品展示評價讓學生接受更多新的、不同的思維,在動眼觀察、欣賞、評析中提高鑑賞與評價能力,同時體驗成功的喜悦。通過歸納總結更進一步鞏固本節課所學的內容。)

整堂課我通過第一個任務強調教學重點,通過第二個任務弱化教學難點和通過第三個任務突破難點,最後通過總結再次強調難點部分。學生在完成這由易到難的三個任務過程中循序漸進地達到了教學目標。

4、課堂布置作業,課後拓展

最後,進入佈置作業,課後拓展環節。伴隨着輕柔的音樂我把課件做成翻書的效果吸引學生欣賞幾份有漂亮藝術字的word排版作品,讓他們在聽覺和視覺上放鬆的同時接受啟發,拓展思維,這時老師請學生展開想象,利用本課所學到的技能,在下堂實訓課設計出這樣一些更有創意的藝術字來,交給老師。

這樣的設計是為了使學生能學以致用,在鞏固加深本節課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和創新的意識。

以上就是我從教材,教學法,教學過程三個部分進行本次説課的全部內容,整個教學過程中,我將情境和任務驅動相融合,引導學生自主地探究學習,給他們多一些求知慾望,多一些學習的興趣,多一些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多動手、重操作重應用,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特點。

我的説課到此結束,不足之處,敬請指正。感謝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4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

我今天説課的內容是文檔編寫工具,我從教材、教法、學法指導和教學過程四個方面對本課進行説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分析

《 文檔編寫工具》選自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訓院編寫的教科書,是七年級上冊第三章第三節的內容。這個內容分為五個小節,根據農村中學學生缺少電腦操作機會的實際情況,放緩教學進度,把這個內容分為三個課時,第一課時學習的是第一小節,第二課時學習的是第二、三小節,第三課時學習的是第四、五小節,今天我説的是第二個課時。第二課時是在第一課時的基礎上學習的,又為第三課時打基礎,因此第二課時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

第二課時的內容具體包括二.插入頁碼和三.頁眉和頁腳。這兩個小節的關係十分緊密,事實上頁碼的編輯區域就是頁眉頁腳的編輯區域。區別是這兩個選項自帶的效果不同。把這兩個小節放在同一個課時是為了使學生更好的掌握這兩個操作。

本節課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為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供了時間和空間。我們知道當兩種學習的情景或刺激有相同或相似之處,又要求作相同的反應時,就會產生正遷移。插入頁碼,與頁眉和頁腳的操作方式也是大同小異的。只要學生認真的學習瞭如何插入頁碼,接着學習頁眉和頁腳的操作將會更加的順暢,甚至學生可以自學。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學的能力和自學的意識。

2.教學目標

依據本課內容的實用性,內容的特點,學生的電腦水平的差距,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能夠熟練掌握設計頁碼的方法,正確設計指定頁碼的模式.

能夠掌握頁眉頁腳的概念,並熟練地編輯頁眉頁腳。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開展自我探索、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在解決問題中,體驗成功、感受團隊合作的魅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本着中國小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的指導精神,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接受能力,我確立瞭如下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能夠正確設計指定頁碼的模式 ,能夠熟練地設計頁眉頁腳。

教學難點:讓所有學生都能夠掌握設計頁碼,設計頁眉頁腳的方法。

這樣設計的意圖是考慮到了分層教學:讓每一個學生都學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同一個班的學生中,有對電腦特別有興趣的,讓這部分學生有機會深入的學習。讓另外一部分學生學到必備的基礎電腦知識。

4.教學方法

本課採用的主要教學方法有“問題情境法”、“任務驅動法”等。

運用“問題情境法”希望達到的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運用“任務驅動法”希望達到的效果是:學生通過完成任務學會對頁碼,頁眉頁腳的設計。

採用以上教學方法的目的是:根據信息技術課程本身的特點,要求我們的知識及技能的傳授應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因此本課採用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主體式教學模式。以學生已經受過的信息技術教育為基礎,利用創設情境教學法創設一個問題情境,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通過解決問題完成任務,以任務驅動的方式發展能力。使教學內容合理流動,水到渠成。教學中,啟發、誘導貫穿始終,構建一個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平台,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的學習,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

二、學情分析

1.學情分析

學生基礎方面:學生的基礎普遍不好。農村學生使用電腦的機會較少,家庭電腦的普及率比較低,基本上一個班級三四個家裏有就算多的,而學校一週一個班級只有一節電腦課,一些學生只是在每星期的那一節課才摸到電腦。根據農村中學的實際情況,我在課堂上儘量把時間讓給學生進行操作。

興趣方面:學生們通常期待去電腦室學習電腦知識,新的工具的學習和使用,對學生充滿着挑戰,能夠讓學生在現有的基礎上,產生一種求知的衝動。利用這種衝動產生的學習興趣,從信息技術課本身的學科特點出發,設計這一課時,採用了“問題引導、任務驅動、協作學習、”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學習方式方面:學生的能力不同,電腦水平不同。通過與學習夥伴的合作、與其他學習小組的協作,不知不覺的完成了新知識的學習,從而培養了學生的自我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讓學生的綜合能力也在信息技術課堂中得到充分鍛鍊和培養。

能力方面,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經學會了標題和目錄的設計。通過今天的學習更加熟悉WORD的操作,為學生自學WORD的其他操作打好基礎,並提供時間和空間。

2.學法指導

本課教給學生的學法是“觀察體驗——接受任務——合作探究——綜合運用”。

“觀察體驗”希望達到的效果是讓學生從觀看教師的操作中更容易的學會本課內容。

“接受任務”希望達到的效果是通過完成任務學會操作

“合作探究”希望達到的效果是培養合作精神,協作能力。

“綜合運用”希望達到的效果是檢驗教學成果。

這樣處理的理論支持在於: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學生由知識的灌輸對象轉變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因此本課教學過程中,巧妙設計,讓學生帶着學習的熱情,面對一個個的問題,通過課堂討論、相互合作、實際操作等方式,自我探索,自主學習,使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實現知識的'傳遞、遷移和融合,發展能力,訓練思維。

3.教學工具的準備

屏幕廣播軟件,課件

這樣準備的意圖是:屏幕廣播軟件是為控制學生的電腦,避免學生玩遊戲分散注意力;課件是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三、 教學過程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以及信息技術課程學科特點,結合七年級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和生活情感,設計教學流程如下

創設情境,引出任務 (3分)

知識新授 (15分)

任務驅動,鞏固加深 (15分)

知識拓展 (5分)

探究歸納,總結延伸 (2分)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設計這個環節的目的是: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通過身邊的例子引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教師拿起課本問學生:我們的課本上的頁碼是如何插入的呢?如果文檔中有頁碼,打印出來就有頁碼了,那麼文檔中如何插入頁碼呢?

設計意圖:這樣設計希望達到的效果是吸引注意,為學習創造良好氛圍。學生通過思考教師的問題,激發了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的進入學習的狀態。為了儘量把時間留給學生進行操作,在導入部分我設計得儘量簡單直接。

(二)、知識新授

這個環節教授的知識是:教學生如何在在文檔中插入頁碼.

教學生如何使用頁眉和頁腳

觀察體驗:學生認真觀看教師在電腦上完整操作.

示範教學:教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並在課件上展示操作的流程

接受任務:學生比一比誰完成的最快。

合作探究:當小老師幫助其他同學。

師生互動:同學們拿沒弄清楚的問題去教老師

設計意圖:精講多練:這個環節中讓學生有時間獨自操作,遇到問題能能夠及時請教,學生之間有時間互幫互助,合作學習。降低難度:教師在電腦上完整操作.學生認真觀看後才能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時可以順利完成。在課件上展示操作的流程。是為了讓學生更明確操作的步驟,幫助學生順利完成接下來的任務。

第二環節的課件

主要能夠向學生演示操作的過程。學生觀看教師全部的操作過程,為學生提煉出操作步驟。並要展示出整個具體過程。

課件展示:

如何插入頁碼呢?

插入---頁碼---設計位置---設計對齊方式---設計是否為首頁顯示頁碼---設計格式---單擊確定

你能重複老師剛才的操作,達到老師的操作效果嗎?

如何編輯頁眉頁腳呢?

頁眉頁腳的概念

視圖---頁眉和頁腳---同時在頁眉頁腳處填寫內容

視圖---頁眉和頁腳---自動圖文集

(三)、任務驅動,鞏固加深。

任務驅動:1.在"文檔一"中插入頁碼.設置如下:頁碼的位置為:頁面底部,對齊方式設置為:居中,格式設置為:1 2 3....

2.在文檔二中為整篇文章添加頁碼。為整篇文章

添加頁眉文字“課外讀書筆記”。

3.請按照你喜歡的模式為你的文章設計頁眉頁腳。

在課堂活動中:綜合運用:學生根據要求完成操作任務,

師生互動:教師巡視並進行個別指導

設計意圖:精講多練: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進行操作,教師在課堂上精講多練,扮演好學習的引導者的角色。讓學生髮揮學習的主體的作用,把課堂的時間還給學生。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本課注意了信息技術教育知識的學科特點,在一定程度上強調了教師的示範作用與學生合作學習的緊密結合,引導、啟發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分層教學:這個環節中教師巡視,個別指導使得每一位學生在教學活動都獲得最好的發展

課件展示:

問題1.在“文檔一”中插入頁碼.設置如下:頁碼的位置為:頁面底部,對齊方式設置為:居中,格式設置為:1 2 3....

問題2.在文檔二中為整篇文章添加頁碼。為整篇文章添加頁眉文字“課外讀書筆記”。

問題3.請按照你喜歡的模式為你的文章設計頁眉頁腳

(四)、知識拓展

這個環節的內容是:教學生如何利用現在的基礎上拓展知識

展示一些書稿、報告的樣張,這些書稿、報告的 頁眉頁腳設計是存在首頁不同,奇偶頁不同,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操作呢?

課堂中:請學生小組合作幫助老師解決以上問題。

設計意圖: 激發興趣:提出問題,從而使得學生自己產生新的疑問,提高要求,刺激學習。增強學生自學意識:讓學生在自己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培養自學的意識和自學的自信。分層教學:讓成績好的學生有深入學習的機會,讓基礎差的學生有時見鞏固學習。

課件展示:首頁不同

奇偶頁不同

(五)、.總結本節課的內容

教師提問:通過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麼?今天你得到了誰的幫助呢?你幫助其他同學了

嗎?(引導學生及時複習,鼓勵學生當小老師。)

教師提出:希望同學們可以運用自己學到的操作幫助其他WORD的操作的學習

課件展示:

插入頁碼(操作步驟)

編輯頁眉和頁腳(概念,操作步驟)

設計個性化的頁眉和頁腳

以上是我對《文檔編寫工具》這一課書中第二課時的教學的認識。不足之處請各位評委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5

我説課的題目是《EXCEL中進行數據計算》,電子表格Excel的主要功能就是用來計算報表,本節課是Excel當中最重要的一節課之一,學生能否正確、熟練地掌握Excel的計算操作,與本節課的學習情況相聯繫。下面我就從教材、學法、教法以及教學過程等四方面加以説明。

一、説教材

1、説教學內容、對象

本節課是重慶大學出版社編寫的中學信息技術八年級(上)第一節在Excel中進行數據計算,該節分兩課時,這是第一課時:使用公式、函數計算和統計數據。教材對象是八年級學生。

2、説教學作用地位

現代社會是信息化社會,在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都有大量的數據信息需要處理,像學習成績的統計分析、電話費的收取、工資表格的統計等。隨着社會的進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對處理數據的速度和精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傳統的人工處理數據的方法已經不能滿足需求,計算機成為最有效的數據處理工具。作為中學學生有必要了解和學習數據的處理。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瞭如何在工作表輸入數據、編輯、修飾工作表的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學會如何在Excel中進行數據計算,使學生對數據處理有個感性認識。

3、説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學會使用Excel中的公式、函數進行數據計算和統計。

(2)技能目標:

懂得利用Excel的公式計算日常工作的各種報表(例如:工資表、成績表等)。

(3)情感目標:

讓學生親身體驗EXCEL強大的運算功能,通過系統學習,培養學生積極思考、敢於動手、自主探究能力,和不斷探究新知識的慾望。

(4)德育目標

教育學生要公正、準確地做好各種報表;不要弄虛作假,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

(5)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能利用公式、函數進行數據的計算和統計

難點:能夠根據需求選擇和正確使用函數

二、説學法

1、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好奇心強,同時又有了一定的自學能力和動手能力。通過前面課程的學習,學生已基本掌握了在工作表輸入數據、編輯、修飾工作表的基本操作,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讓學生學會如何在Excel中進行數據計算,使學生對數據處理有個感性認識。

2、學法分析

(1)採用多媒體互動教學手段,使學生在頭腦中加深理解,鞏固所學知識。

(2)教師少講、精講、讓學生通過實驗學習,在學習過程中理解數據計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既有利於學習新東西,又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強調實際應用的講述和數據處理問題的分析,通過對知識的鞏固,消化和運用,通過講練結合最終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三、説教法

1、自學法

對於內容比較簡單,並且教材有明確答案的知識點,採用自學法,既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又可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實例演示法與講授法相結合

為了使學生更快、更容易地學好本節課的內容,我特別設計了幾個有針對性的、能夠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的報表實例。通過一邊講解教學內容,一邊完成相應的課堂實例的操作演示,這樣可以給學生留下深刻直觀的印象,讓學生更快、更容易地掌握新知識。

3、提問法與啟發引導相結合

在完成實例的過程中,我會通過“提出疑問”逐步引導學生,讓學生一起參與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活動中來,從而逐漸提高學生自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養成一種積極面對問題、積極探索解決問題的良好習慣。

四、説教學過程

複習與引入(約5分鐘)

複習內容:Excel的基本操作(單元格的選定、移動、複製和刪除等)

引入新課:

學生看教材P15中的雅典國際奧運會前10強,請一位學生用Word計算該報表。(5分鐘)

(目的: 一方面回顧一下Word表格的計算,另一方面讓學生意識到利用Word計算該報表十分麻煩。)

如果在Excel中計算該報表,應該怎麼樣操作?會不會比較方便、快捷呢?接着我説答案是肯定的,同學們想不想知道是怎麼操作的?

(目的:使學生對新課內容產生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一)利用公式進行計算的一般步驟(8分鐘)

教師將用公式計算出獎牌總數。(教師講解時演示操作過程。)

(二)利用函數進行計算的一般步驟(10分鐘)

教師將獎牌統計表表格用函數計算出獎牌總數。(既講述又演示操作過程。)

(三)學生練習操作過程(20分鐘)

在excel中,學生打開一個成績表格,並分別運用公式、函數形式計算出總成績、平均成績。

(目的:檢驗學生對教師教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

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6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説課的題目是《雙分支結構》。接下來,我將以教什麼、怎麼教、為什麼這麼教為教學思路,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説課。

一、説教材

首先,我來分析一下教材,教材是教師上課的依據,所以把握教材十分重要。本節課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信息技術九年級全一冊第十一課第一課時的內容《雙分支結構》。本課主要內容是分支結構的程序特點,學會語句的基本使用方法。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順序結構,通過學習本節課本為下面學習多分支結構奠定了基礎,因為程序對於國中生的學生來説,一直是比較抽象的知識點,所以教師在講授的時候,應該舉出生活中的實例,讓學生去編寫程序,這樣吸引學生的興趣。

二、説學情

國中的學生對程序不算熟悉比較陌生,學習起來也是比較枯燥,難懂,但是國中的學生有自主的學習能力和討論意識,所以教學中引導學生多多思考,多多討論,所以可以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有利於學生掌握知識。

三、説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目標,在本節課中具體體現在以下三點:

知識與技能:知道分支結構的程序特點,學會語句的基本使用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小組討論和大量實際的操作過程,知道控件的屬性以及屬性名。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生活中處處離不開程序,生活中的實例可以用程序進行書寫,信息技術與生活密切相關,激發對信息技術的熱愛。

四、説教學重難點

本着新課程標準,吃透教材,瞭解學生特點的基礎,在本課中,我將分支結構的程序特點和語句的基本使用方法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而將熟練應用雙分支條件語句確定為本課的難點。

五、説教學方法

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教學,多樣性的教學方法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本節課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講授法、小組討論法、問答法。

六、説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首先是導入環節,我將採用温故知新的導入的方法,具體的做法是我會提出問題:前幾節課我們學習了順序程序,順序程序的特點是什麼?學生舉手回答:順序程序是依次執行各種代碼行規定的操作,我會再次提出問題:在處理實際問題時,如果處理的實際問題有多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怎麼辦?通過教師的提問,學生產生疑問,不知道問題的答案進而引入課題——《雙分支結構》

本節課的知識與前幾課的內容息息相關,通過知識的遷移,採用複習導入的方式,引導學生回顧舊知識,引發新知識,為本課內容做鋪墊。

[page]

(二)講授新知

在新課教學環節,我會從兩個知識點進行入手,首先我會在多媒體演示“身份驗證”的程序,在演示的過程中,提出問題:我在輸入密碼的時候,顯示的效果是否一樣?學生認真觀看舉手回答:輸入密碼時,不會顯示真正的密碼,而是用*號代替,單擊“確定”會顯示“你好!歡迎加入!”輸入不相應的密碼,會顯示“對不起,你的密碼有誤,請重試”的程序,之後我會在多媒體上直接呈現程序,通過具體的操作過程,引導學生猜測哪一個語句為條件判斷語句?學生認真思考,隨機回答,if後面的語句,之後我介紹“if”、“then”、“else”的含義,並講解條件表達式,提出問題:用自己的語言闡述本段程序的含義?學生同桌之間交流,點名回答:如果條件表達式=“123456”成立,就執行代碼行MsgBox(“你好!歡迎加入!”);否則執行下一句,之後為了鞏固學生的知識,我會提問“試一試”的問題,學生動手操作,把語句中相應的語言進行修改。而且我在講授程序時,我會講解用流程圖表示程序會更加的清晰,菱形框表示判斷操作,矩形表示計算、賦值處理操作,帶箭頭的直線是流程圖。提出問題:分支結構的流程圖是什麼結構,請同學們畫出,學生動手操作,並點名讓學生把流程圖畫在黑板上,並進行講解含義。待學生了解之後,我會繼續提問:同學們,你們能仿照“身份驗證”程序的結構和相應的思路,編一個“登錄”程序嗎?並總結編寫程序的步驟,因為這個知識點比較難,所以我會採用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之後點名回答,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會出現問題,教師巡視指導,給予提示,首先要知道程序的大致思路,並選用合適的屬性進行編寫,並總結編寫程序步驟的過程為:(1)問題分析;(2)繪製窗口界面;(3)編寫代碼。

通過教師演示學生根據教師的演示回答教師的問題,教師講解程中的主要內容,之後學生根據內容自己闡述程序的主要含義,提升了學生地思維能力。並採用同桌交流的方式進行,在探討中總結問題,自己得出具體結論,採用小比賽的形式,增強學生的興趣,使課堂的氛圍更加濃厚,高中的學生接近成熟,採用小比賽也增強學生的自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三)鞏固提升

為了完成教學,我設置了鞏固提升,生活中還有哪些可以用雙分支結構編寫的程序,請嘗試編寫?學生舉出例子九點之前上班,正常;九點之後上班,遲到;分數在60分以上,合格;在60分以下,不合格。聯繫生活實際鞏固本節課內容,激發興趣。

(四)小結作業

課程最後,我打算以讓學生自己來總結、教師補充的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來進行。

我的作業是:情況複雜的語句,應該怎麼編寫,例如:“列車時刻表”的程序。

七、説板書設計

國中信息技術説課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評委,你們好!我今天説課的題目是《裝飾你的“桌面”??“顯示”屬性的設置》,下面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説説對這節課的整體設計。

一、説教材

《“顯示”屬性的設置》這節課是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初級中學教科書《信息技術》七年級第一冊第六章第一節的內容,這節課是學習Windows 操作系統中最基本的部分,通過學習能讓學生進一步瞭解“控制面版”中有關計算機硬件功能設置的含義,從而理解操作系統的作用。

二、説學情

中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但實踐操作少;求知慾強,但能力弱。 儘管學生在前面已經學過一些計算機的基本操作知識,但他們在信息技術課上的認知水平、操作技能存在差異。

三、説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桌面背景、顯示分辨率等概念的含義;瞭解“顯示屬性”對話框中的各項設置的功能。

【技能目標】熟練操作“顯示屬性”對話框中的各項設置。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提高審美意識。

教學重點:設置屏幕保護程序的等待時間及密碼。

教學難點:設置顯示器的分辨率和顏色位數。

四、説流程

(一)激趣導入

上課伊始,我首先請學生欣賞一組精美的圖片。針對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我選擇了一些他們熟悉的明星偶像、卡通圖片等。在學生欣賞完圖片後,我向學生提出問題:你們想不想與自己喜歡的人物、動物、風景朝夕相處呢?得到的答案應該是肯定的。這時我對他們説:“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們的願望可以達成。”這個環節我採用情境啟發教學策略,將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來。

(二)探究操作

這時學生有了一定的學習興趣,我就以興趣為驅動,把學生的思維引入到對課堂內容的探究中來。這一環節,我是分兩個層次完成的:

1、自主探究。

鑑於教材對基本操作標示出了清晰的操作步驟,所以我為學生創設開放、自主的學習環境,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安排學生認真讀書,按照書本上的實例和步驟去操作、嘗試,完成以下幾個任務:⑴設置桌面背景;⑵設置一個屏幕保護程序;⑶試着調整顯示器的分辨率和顏色位數。

2、協作學習。

⑴設置桌面背景。

這個問題淺顯易懂,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可以解決,但針對學生在認知水平、操作技能方面存在的差異,我想這樣來處理,我會問學生:你是怎樣把自己喜歡的圖片設置成桌面背景的呢?請給大家操作演示一下。學生根據自己的讀書所得,利用廣播教學軟件為大家示範,有的用已有的牆紙作背景,有的從網上搜集自己心儀的圖片作背景,有的用自己繪製的作品作背景。在此基礎上,我鼓勵學生嘗試用自己沒用過的方法進行桌面設置,以達到循序漸進,不斷提升的目的。此時,學生會急於想表達他們成功的喜悦,所以我安排了展示評價環節。大家請看,這就是學生的作品,可以説是異彩紛呈。當他們把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同學時,他們的個性,他們的學習成就也得到了充分展現。

⑵、設置屏保程序。

我通過談話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學習場景:同學們,當我們需要離開電腦一段時間,怎樣做可以更好地保護我們的顯示器呢?引出設置屏幕保護程序這一教學重點。學生在自主探索、嘗試練習之後,部分學生可以知道如何設置屏保以及等待時間和密碼。所以我就引導學生展開協作學習,以學習小組為單位操作練習,鼓勵操作技能較好的同學擔任小老師,為組內同學答疑解難,示範講解。在此基礎上,由各學習小組推薦一名“屏保”高手進行演示。為了規範學生的操作,我特意錄製了一段設置屏保程序的視頻教程,幫助學生形成知識建構。在突破這一教學重點以後,我再次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為自己的電腦設置一個有趣的屏幕保護程序並設置好等待時間和密碼。諸位請看,這是學生編輯的滾動字幕屏保,這是學生從網上下載的熱帶魚屏保和青藏鐵路屏保。學生在動手操作中,對所學內容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產生學習遷移。

⑶、設置顯示器的分辨率和顏色位數。

這是本節課的一個難點,為了突破這一難點,我向學生提問:你對顯示器的桌面分辨率和顏色設置知識瞭解多少?從知識層面上了解學生的狀況。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利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完成一個嘗試性任務:對顯示器的桌面分辨率分別進行不同區域的設置,比較其不同之處。通過動手操作,學生明白了並不是數值越大就越好,只有合適的分辨率和顏色位數才更適合自己的顯示器。通過動手操作,學生體驗到了獲取知識的過程,這也恰恰凸顯了計算機實踐性強的學科特點。

(三)總結構建

作為一名信息技術老師,傳授給學生的不僅是信息技術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給學生掌握信息技術的方法、思想和意識。由於本課知識點較細碎,對整節課的內容進行一下梳理是很有必要的。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由學生進行歸納小結,談談這節課的收穫,我想這樣更利於反饋整節課的教學效果。

(四)拓展延伸

作為一名教師,更應該樹立一種發展觀,讓課堂成為促進學生髮展的過程。這節課的最後,我建議學生運用這節課所學到的知識在課後熟練操作“顯示屬性”對話框中的其它各項設置。讓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自主探究,在實踐操作中提高自身能力,最大限度地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

整節課,我利用自主探究、相互協作、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讓師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了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hy/xinxi/31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