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春節 >

春節的小故事 15篇

春節的小故事 15篇

春節的小故事 1

我們每年都有一個快樂的春節,我的春節快樂無比。

春節的小故事 15篇

以前,我每次見到電視上有許多人在過年時,面帶開心,可是有的人淚流滿面,一開始我真不明白,過年是個開心的日子,那些人為什麼苦着臉,後來我才知道,那些人是太久沒回家了,也很長時間沒見到親人了,想念親人想念家了,所以才流淚,小時候,我以為過年除了得到壓歲錢、吃到好吃的、可以放炮等,就不幹別的.了,後來我才的知,過年是個非比尋常的日子,我老師以前告訴我説:“你知道過年為什麼放炮嗎?那是一個古老的傳説:相傳以前有一個十惡不做的怪獸,叫‘年’,他很兇猛,還要人類一年給他12噸的食物,開始人們還能按要求的給他,可食物也是有限的,有一次一個叫‘萬户’的人出現了她那時才8歲,他只找了一個能炸的東西,後來叫‘炮’又一次,年來吃食物萬户一不小心把炮點着了‘彭’的一聲,那個年獸被嚇得落荒而逃,又一次,一個叫猓的,每次在夢裏把人弄醒,一天,天上掉下來一對畫,人們把它貼在門上,人們沒被那個夢吵醒過,人們發現年和猓都是在一天出現,後來發現了一年12月所以,人們把那一天當做‘過年’。”

自從聽了那個故事後,我開始夢見一槍年和猓在迫害人們的景象,我一下子被年打醒了,哎,以前人類就那麼懦弱,可是,為什麼現在是人類最厲害,過年和我的想象年差距未免也太大了吧!

春節的小故事 2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早早地起了牀,興奮得不得了,因為我要到爺爺奶奶那裏去過年。爸爸有四個兄弟姊妹,都在長沙工作,爺爺奶奶不習慣城裏的生活,執意要住在鄉里。由於大家工作都很忙,加之搭乘公共汽車又擁擠,於是乎相約在一起,大大小小十幾個人,由我小叔叔開車,高高興興地回老家了。

一路上,我們歡聲笑語,沒過多久,我們就到了。一進村子,我們就感受到家鄉的變化,長長的黃泥公路變成全新的水泥馬路,漂亮的小樓房隨處可見,家家户户大門上還貼着大大的倒“福”字和紅紅的對聯,人們穿上了節日的盛裝,面帶着微笑和喜悦,在忙碌着準備年飯,等待親人們的到來。

今年的.春節過得真開心啊!除夕晚上,全家上下團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男女老少歡聚一堂守年歲,長輩們還給了我們壓歲錢,我們幾個小姊妹也沒閒着,精心準備和表演了很多節目,大家其樂無窮,共享天倫。當晚,煙花怒放,五光十色,美麗極了!等到半夜零時,爆竹齊鳴,歡慶新年的到來,是多麼激動人心呀!我想此時此刻,全國各族人民都在歡呼雀躍新年的到來。大年七年級,男女老少穿戴一新,吃年糕和餃子,希望“年年高、團團圓”,事事順心。大年八年級開始,親戚、朋友們相邀做客,互相“拜年”,當然,少不了要給我們這些小孩子發紅包!哦,忘了告訴你們,在春節裏家家户户吃“年夜飯”時,為什麼都有一道菜是“魚”呢?讓我來告説你吧:“魚”和“餘”是諧音,表示“年年有餘”的意思。在春節裏不能説不吉利的話,不能打破碗,否則會被長輩埋怨不懂規矩,知道了嗎?過春節讓我體會到了也理解到了春節各種各樣的習俗,也體會到了人世間的親情和友情,還有小朋友們的歡喜若狂,因為口袋裏裝着滿滿的,真有“財大氣粗”的模樣,我也不例外,但是我已作好了打算,你想知道嗎?!

春節的小故事 3

我的老家在我小的時候是很重視過年的,雖然那個時候家家户户都不是很富裕,在我的記憶裏,年味十足。貼紅對聯,穿新衣服,吃肉,放鞭炮,吃糖果,都是我念念不忘的細節。

那個時候,我們那一幫小孩子最盼望着誰家殺豬,或者辦喜事。秋後經過長時間的準備,有的人家要給自己的兒子娶媳婦,這在莊稼院裏是個大事情。在我七歲那年,我們大隊那條街上,外號叫疤瘌眼的人家要給大兒子娶媳婦,在娶媳婦的正日子(就是舉行結婚儀式的那一天)之前幾天要殺家裏養了大半年的豬。村裏的屠户王二愣子專門幹這活兒。肥豬一般都是前一天就不怎麼餵食了,第二天王二愣子用一根繩子做個套子,三四個人把肥豬給套住,王二愣子拿着一個鎬把一棒子下去,肥豬就打昏了,然後就開始拾掇開了。給豬放血,吹氣,在開水裏燙毛刮毛,開膛破肚。如果這家人家是個大方的,就會給我們這些小孩子每人幾塊糖吃,或者給一兩塊“餅乾”(類似於餅乾的麪食,油炸過的,好吃得很),小孩子就歡天喜地鬧鬧哄哄撒着歡兒地走了。

那個時候家裏給我買鞭炮,但是很少,我記得二踢腳才買了20個,小炮買了5掛(100響的),我每天眼巴巴地看着這些鞭炮,總想找個機會放一個聽聽響,但是不敢,怕捱打。我的哥哥會額外的給我一掛小炮讓我玩。我就拿着一盒火柴找小朋友顯擺去了。我把小炮放到牆縫裏放,放到瓦片裏放,放到牛糞裏放,放到玻璃瓶子裏放,放到狗眼前方放,反正就是覺得這樣好玩。好玩的結果是出了小小意外事故。我在扔點燃的鞭炮的時候,沒有掌握好時間,結果小炮在手裏炸了,幸虧小炮威力小,只是把指甲炸劈了。把小炮扔到玻璃瓶裏那次最危險,因為三個小孩同時往玻璃瓶裏扔小炮,結果是玻璃瓶子被炸裂了,幸虧沒有炸碎,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極有可能將眼睛炸瞎了。有人當了“叛徒”,我們幾個小孩子回家後都捱了打,打得很重,鬼哭狼嚎的。就這事記憶猶新,難以忘記的。

最令人噴飯的事情是吃肉。我記得有一年家裏買不少肉,還燉了雞,看着家人弄肉煮肉,我眼巴巴地瞅着,饞得直流口水呢。姐姐偷偷地給了我幾次肉吃,也不管熟了沒有,塞到嘴裏就使勁地嚼,就是覺得特別地香。臘月三十那天,正式開始吃年飯,我猛吃雞腿,肥肉塊,吃得滿嘴流油,那吃相要多難看有多難看。家人一再説慢點吃,慢點吃,別噎着,別嗆着,我根本就聽不到這些話。撐得直打嗝,才戀戀不捨地放下碗筷。結果是晚上睡不好覺,翻來覆去睡不着,就是因為吃多了撐着了,還不停地喝白開水,老是覺得口渴。折騰到後半夜,拉了兩趟屎,感覺肚子好受一些了,才哼啊哈呀地勉強地睡覺了。就老是覺得做惡夢,被狗咬住了,被貓抓住了,被人追着打,被人打的滿身是血,都被嚇醒了,結果一晚上沒少受訓斥。結果是從七年級到十五看見肉就難受,沒有一點胃口,沒有一點吃肉的慾望,那一次真的吃傷了。直到現在,我還是不能多吃肉,而且只喜歡吃瘦肉,肥肉現在一點也吃不了了。

童年裏過年有很多好玩的事情,有很多的可笑的事情,有很多的.細節都淡忘了,隨風遠去了,留在記憶裏的就是童年往事的花香和暖暖的關愛,能夠被記住的細節就是最美的部分。最美的部分,就是我歲月裏的最燦爛的,永遠也不會忘記,是我生命裏最寶貴的財富,值得我細細地品味,欣賞,迷醉。

春節的小故事 4

早上打電話給奶奶,才聽到她的聲音,我就已經是歸心似箭了。快過年了,真好!有時間回家看奶奶了,真希望時間能過得更快些。

放下電話,奶奶那慈祥的臉龐浮現眼前,思緒又飄到多年前。我六歲就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直到我國中畢業。奶奶每天都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和爺爺,她永遠是我們家起得最早,睡的最晚的人。每天早上我還沒起牀,奶奶就早早起來為我們準備早餐。為了我們,他總是變着花樣的做,她做的包子饅頭可好吃了,那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我生病了,最辛苦的人就是奶奶,有一次我發高燒,奶奶背起我就往醫院趕,我們學校離人民醫院半小時的`路,趴在她背上,我清楚的看到她臉上不停流下的汗珠。我説自己能走,可奶奶還是一直揹着我到醫院,累得她汗如雨下,我看着好心疼。記得有一次奶奶有事去箇舊,才去了幾天,她就寫信來給爺爺,信上全部是叮囑爺爺要怎麼照顧好我。奶奶雖不在我身邊,我卻時刻感受到她的關心與牽掛。

從小奶奶就教育我要尊老愛幼。以前我們家住四合院,院子裏常住的都是老人,有個爺爺腿腳不太方便,我放學就去幫他提開水,有天偷懶想不去,奶奶就説:“做一件好事很容易,但要一直做好同一件事,並堅持下去。”我聽了很慚愧,之後再沒有過此念頭,直到那個爺爺病逝。我好難過,好失落。再沒機會幫他提水了。那一刻我發現,原來能有機會去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奶奶是一名國小老師。她是我見過的最好的老師。她對學生很嚴格,也很好。放學了,有時候奶奶會領幾個她的學生一起回家。就是當天的課程還沒全學會的就繼續教他們,直到他們學會。我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這樣的老師。

春節的小故事 5

現代社會通行的賀年卡在我國古代已經實行。早在宋代,皇親貴族士大夫的家族與親族之間已使用專門拜年的賀年片,叫做“名刺”或“名貼”。它是把梅花箋紙裁成約二寸寬、三寸長的卡片,上面上自己的.姓名、地址。各家門上粘一紅紙袋,稱為“門簿”,其上着主人姓名,用以接收名刺(名貼)。拜者投名刺(名貼)於門簿,即表示拜年。其意義與現代賀年卡一樣。

春節的小故事 6

春節是指漢字文化圈傳統上的農曆新年,俗稱“年節”,傳統名稱為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在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形式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華文化的影響,屬於漢字文化圈的一些國家和民族也有慶祝春節的`習俗。

人們在春節這一天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裏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春節不僅僅是一個節日, 同時也是中國人情感得以釋放、心理訴求得以滿足的重要載體,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和永遠的精神支柱。

春節的風俗與傳承

春節是除舊佈新的日子,春節雖定在農曆正月七年級,但春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七年級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節也是祭祝祈年的日子,古人謂穀子一熟為一“年”,五穀豐收為“大有年”。西周初年,即已出現了一年一度的慶祝豐收的活動。後來,祭天祈年成了年俗的主要內容之一;而且,諸如灶神、門神、財神、喜神、井神等諸路神明,在春節期間,都備享人間香火。人們藉此酬謝諸神過去的關照,並祈願在新的一年中能得到更多的福佑。

春節還是閤家團圓、敦親祀祖的日子。除夕,全家歡聚一堂,吃罷“團年飯”,長輩給孩子們分發“壓歲錢”,一家人團坐“守歲”。元日子時交年時刻,鞭炮齊響,辭舊歲、迎新年的活動達於高潮。各家焚香致禮,敬天地、祭列祖,然後依次給尊長拜年,繼而同族親友互致祝賀。

春節更是民眾娛樂狂歡的節日。元日以後,各種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競相開展:耍獅子、舞龍燈、扭秧歌、踩高蹺、雜耍諸戲等,為新春佳節增添了濃郁的喜慶氣氛。因此,集祈年、慶賀、娛樂為一體的盛典春節就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佳節。而時至今日,除祀神祭祖等活動比以往有所淡化以外,春節的主要習俗,都完好地得以繼承與發展。

春節的小故事 7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説中,有一個鬼域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時候,夜晚出去遊蕩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大門坐落在桃樹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後來就形成了春節貼門神傳統習慣。

春節的`小故事 8

“正月!穿新衣服,放鞭炮……“要説讓我想起正月有趣的事情,還是在正月三十號和家人一起吃餃子。

奶奶説:我希望大家都參加餃子包裝活動。請告訴我祕密。今年我們的餃子裏,餃子裏包着餡和硬幣,誰能吃這個餃子,代表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一年四季都有好運。”

“好的。”我和姐姐大聲喊叫,衝進廚房。在我多次要求下,奶奶同意我包餃子。但是,全家人都不知道,我自己的心裏打着如意的小算盤。

我先拿着餃子皮,放在左手掌心,右手拿着勺子,挖大勺子,放在餃子皮的`中央,放入硬幣。為了不讓別人吃,我還在餃子“肚子”上面做個記號。然後,把幸運的餃子放在面板上。

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大鍋香味撲鼻的餃子很快就會出鍋。到鍋前:天啊!這餃子像肚子裏吹氣一樣,每個人都挺着肚子,我不能承認啊,我把有兩個特徵的餃子放在自己的盤子裏。

終於期待着吃餃子。拿起筷子,狼吞虎嚥地吃。但是我吃了十幾個,還沒有看到幸運餃子的影子。我有點不耐煩,我很困惑:“餃子,餃子,你去哪裏了?”我吃的肚子破了,幸運的餃子還沒出現。

“啊,不吃!媽媽,請給我吃。我真的吃不下去了。”媽媽拿着筷子,夾着我盤子裏剩下的兩個餃子。“啊,什麼?你為什麼咬不動?”硬幣吃到了母親的嘴裏。

我很懊悔,很後悔啊如果我多吃兩個,好運餃子會不會到我嘴裏?但而,我仍然很高興。因為母親在新的一年裏運氣很好。到現在為止,每次想起這次吃餃子的興趣,都會笑。

春節的小故事 9

相傳,在古時候,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見皇上,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龍顏大悦,感到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 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十二圓。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説這就是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説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

春節的小故事 10

在上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就叫做“年”,體形象狗,每到現在農曆大年三十的時候出來作亂。很多人受其侵害,人們一到每年這個時候都非常的害怕!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人們後來發現年怕爆竹爆炸時的聲音,所以每到它要出來的時候人們就放爆竹嚇它,叫它不敢下山害人。所以,人們就可以平安的.度過這段時間了.

而且由此就把這段時間叫做“過年”。

春節的小故事 11

民間傳説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過了年七年級,就要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財神,民間諸多傳説:

宋朝蔡京富,民間傳説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出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後祭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變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玄壇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説法。

春節的小故事 12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因為這頓晚餐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裏竄了出來,摸進村落,只見家家户户宅門緊閉,門前還堆着芝麻桿,街上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飢。又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互相祝賀沒有被“年”吃掉,便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兒童,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户户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在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這種現象逐漸變成了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

春節的小故事 13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户,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説,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永遠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

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相傳,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於是他讓這兩位將軍手持武器立於門旁鎮守,第二天夜裏就再也沒有鬼魅搔擾了。其後,唐太宗讓人把這兩位將軍的形象畫下來貼在門上,這一習俗開始在民間廣為流傳。

春節的小故事 14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户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年畫,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着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民國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附:有關春節的童謠

有關春節的童謠(一)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推麥谷;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宰年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坐一宿。

有關春節的童謠(二)

雪花飛,鐘聲敲,

新的一年已來到,

小朋友,咪咪笑,

團結友愛不打鬧,

寫字畫畫做遊戲,

快快樂樂把舞跳。

新年新年已來到,

>幸福生活步步高。

有關春節的童謠(三)

春節到,真熱鬧,家家户户哈哈笑。

黃狗貼春聯,山羊把地掃,

猴子買糖果,花貓蒸年糕。

松鼠寶寶剝花生,母雞大嬸搓元宵,

三個小豬來拜年,穿着新衣帶新帽。

你來舞龍燈,我來踩高蹺。

放起爆竹噼啪響,恭喜恭喜新年好。

春節的小故事 15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

按民間的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

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標籤: 春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unjie/53om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