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春節 >

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推薦)

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推薦)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以計劃和佈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推薦)

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1

一、教材解讀:

本篇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緊接着,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七年級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後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裏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二、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正確讀寫及理解“翡翠、萬象更新、摻和、萬不得已、截然不同、嫻熟、通宵、殘燈末廟”等詞語,讀準文中的多音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瞭解老北京春節的習俗,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理解節日習俗中的民族文明和傳統文化。(重點)

3、揣摩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採用的表達順序及詳略得當的表達方法並體會其好處,品味作者俗白樸素的語言特色,學習遷移。(難點)

4、收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過春節的習俗,收集與節日相關的古詩詞加以整理積累。

三、課前準備:

師:課件——文中涉及的民俗藝術品 春節童謠 重點語段 原文片段等

生:熟讀課文。收集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過春節的習俗(特別是我們家鄉的),收集與節日相關的古詩詞

四、過程預設:

板塊一 創設情境 整體感知

一、創設情境,回味過年

1、説説家鄉的春節印象。

(1)談話引入: 同學們,開學已經三、四個星期了, 雖説時光匆匆易逝,可過年的情形分明還在眼前,年的味道似乎還讓人回味無窮。説説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2)師補充過春節的俗語。

(3)這麼多的春節習俗要不要把它們全寫下來,該怎樣寫?

二、揭示課題,整體把握

讓我們一起走進語言藝術大師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節》,看看老舍先生是怎麼來介紹老北京的春節習俗的。

1、大聲讀課文

(1)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準字音,圈劃不理解的詞句。

(2)、老北京過春節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印象?

2、交流

(1)、完成《語文作業本》第二題。

(2)、詞語理解:臘月 殘等末廟

(3)、抽讀感興趣的部分,(隨即呈現附有文字解釋的圖片幫助理解)

(逛廟會 逛天橋 熬臘八粥 買雜拌兒 貼年畫…… )

(4)、老北京過春節給我們留下了什麼印象?

喜慶 熱鬧 隆重 忙碌 祥和(板書)

板塊二 理清脈絡 瞭解習俗

一、默讀課文

1、想想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在課文中找出依據)?

2、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老舍寫了哪些天的哪些風俗特點,讓我們感受到了那份熱鬧、忙亂、喜慶、團圓?

用不同的符號在書中圈劃

二、 自學,小組交流

三、 全班交流,師注意歸納指導:有的可以在文中直接劃出,有的要用最簡潔的語言歸納,(如:第二個時間段,可歸納為:購置年貨。)有的要在課文中跳躍式的劃出,如寫除夕這一時間段。

四、 課件出示下表,對照。

時間

風俗習慣

臘月初八

熬臘八粥 泡臘八蒜

臘月初九至

臘月二十二

孩子:買雜拌兒 買爆竹 買各種玩意兒

大人:預備過年的物品 (購置年貨)

臘月二十三

過小年 放鞭炮 吃糖

過了二十三

大掃除 把吃的準備充分

除夕

做年菜 穿新衣 貼對聯 貼年畫

燈火通宵 放鞭炮 吃團圓飯 守歲

正月七年級

店鋪關門 男人拜年 女人待客 逛廟會

初六

鋪户開張 逛廟會 逛天橋 聽戲

元宵

看花燈 小孩放花炮 吃元宵

正月初九

春節結束

五、觀察表格,文章是按什麼順序寫的?説説這樣寫的好處。

板塊三 深入研讀 領悟表達特點

一、從表格上看,北京過春節的習俗也太多了,老舍先生是怎麼來安排的呢?

或者:在老舍爺爺眼裏,老北京的春節哪幾個日子最熱鬧喜慶?(除夕、七年級、元宵)你從哪裏看出來的?(寫得特別具體,留給我的印象特別深刻)

他又是怎麼來介紹熱鬧的情景的呢?

二、從詳寫的三個日子入手,探究表達特點

(一)、研讀除夕的熱鬧

1引:除夕是春節的重頭戲,也是過年的第1個高潮

2這段話中哪句話最能概括除夕的氣氛?圈出其中的中心詞。這份熱鬧還可以從哪些詞語感受到?

3這是怎樣的一種熱鬧呀!你會用那些詞來形容?(普天同慶、通宵達旦、團團圓圓)老舍先生對這份熱鬧的描寫可謂匠心獨具,調動了多種感官來感受這份熱鬧,你覺得他是從哪些方面來體現這份熱鬧的?(香味、色彩、聲音)

4預設學生有難度,讓生思考後,提示:看標點符號,可能還是有難度,讓生直接完成課堂作業本練習13面。

5、補充:當然還寫了“團圓”(能不能這樣安排,待考慮)

6、體會結構特點

7、引導學生朗讀

過年嘍,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這是一種普天同慶的熱鬧——

這是一種通宵達旦的熱鬧——

這是一種團團圓圓的熱鬧——

(二)、研讀七年級部分,感受作者的表達特點

1、正月七年級給人又是怎樣的感覺?(悠閒 快樂)

作者又是抓住了哪一點來具體描寫的?(人們的活動)

2、引讀

1、同樣是熱鬧,作者抓住紅火而美麗來突出十五的節日特點,那麼七年級作者又是抓住了哪一特點,怎麼展開介紹的呢?自主研讀。

2、完成課堂作業本中針對性的練習。

3、交流

除夕——喜慶 團圓

人們的活動——做年菜 穿新衣 守歲 吃團圓飯 香味——色彩——聲音

七年級——悠閒 快樂

人們的活動——鋪户關門 男人拜年 女人待客 小孩逛廟會、

(三)、研讀正月十五元宵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作者着力描寫了什麼來體現?

讀圈關鍵詞

交流 燈的數量多 燈的種類多 (排比)

3、按照文章的總分總結構,有感情地朗讀體會十五的紅火美麗

(四)、體會有詳有略的'寫法

如果作者文中提到的那麼多日子都像這三個日子一樣介紹得這麼具體,大家覺得好不好?那老舍爺爺為什麼就選這三個日子來詳細地介紹?(印象深刻,最熱鬧,最有年味等)

詳略安排有什麼好處?重點突出,點面結合,讀來印象深刻。

三、圈劃文中語詞,品味語言特色

樸素自然 耐人尋味

1、以“臘八”段落為示範,領着學生欣賞老舍的語言風格——樸素自然,聊天式的,俗雅共賞

2、出示朱自清的《匆匆》片段,對比閲讀中感受其語言風格

3、學生自由閲讀,從不同的語段欣賞老舍的語言特色

主要句子羅列:

1、臘七臘八,凍死寒鴉——俗語引用,説明一年最冷的時候開始

2、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語言簡練,誇讚臘八蒜

3、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和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非常自然地運用了排比和比喻,通俗有趣,説明粥的材料豐富,表達對豐收的自豪和期盼

4、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差不多就是過春節的“彩排”。

板塊四 小結寫法 遷移運用

一、引入:

老舍爺爺以其樸素自然、簡潔明快的語言風格,按時間順序抓住每個節日的最主要的特點有詳有略地簡單勾勒,為我們展現了一幅熱鬧喜慶、歡樂祥和的春節畫卷。讓我們讀後回味無窮。

二、閲讀“閲讀鏈接”,比較寫法上的不同

1、採用反話的寫法,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年的忙碌與熱鬧,過年時那份真實的情懷;2、由回憶外婆入手,重點寫了一家人過除夕的喜慶與熱鬧,其中細緻地描寫了準備過程和圍爐情景。

三、練筆:

假如此時請你介紹家鄉的春節全景,你打算怎樣寫?

預設:以地點變換為線索——超市,菜場,服裝店,車站,碼頭,飯店,各家各户……

以不同人物為線索——老人,大人,小孩,打工回家的,做生意的……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熱鬧 忙碌 喜慶 團圓 祥和

時間順序 詳略得當 樸素自然

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生字13個。

3、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

教學重難點:

1、學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理解自然段,找出各段講的什麼。

教學準備:小黑板,生字、詞卡片。

課型:散文。

教學方法:討論、小組合作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完成“初顯身手”。

學生講自己查資料瞭解的情況。

2、板書課題。

二、學習新課。

1、初讀課文。

⑴、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並標出自然段的順序。

⑵、出示13個生字,學生分組認讀。

矩蒜醋假夕鞭戚逛驢恰盞預吉

(請每組2、4號同學起立教讀)

⑶、出示生詞,同桌讀。

規矩大蒜香醋放假除夕鞭炮親戚逛街恰好幾百盞燈預示吉祥

2、熟讀課文,理解課文。

⑴、學生自由讀課文。説説“老北京的春節怎樣”用一個詞來概括。

⑵、指名接讀。

⑶、齊讀課文,分組討論:

老北京的春節從什麼時候開始?什麼時候結束?哪些日子是最熱鬧的?勾出這些日子來。

⑷、齊讀課文4—6自然段,誰用一名話概括這部分內容。

⑸、接讀1—3自然段,誰用自己的話來説一説,這部分講了什麼?

⑹、齊讀1—3自然段。

⑺、齊讀7自然段。

⑻、朗讀全文。

⑼、分小組學生談自己家鄉過年的.情景。

三、佈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板書設計:

12、過年

開始(臘月初)

除夕

老北京的春節七年級高潮

元宵

結束(正月初十九)

五、教學後記

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3

教材解讀

1、課文簡説。

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過春節,都有着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本文作者──著名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温馨和美好,表達了自己對傳統文化的認同和喜愛。

文章以時間為經線,以人們的活動為緯線結構全文。作者先介紹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緊接着,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七年級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最後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全文內容安排有序,脈絡清晰,銜接緊密,詳略得當,推進自然。語言表達樸實簡潔,生動形象,耐人尋味,字裏行間處處透出人們歡歡喜喜過春節的心情,反映出老北京人熱愛生活,追求美好生活的心願。

教學案例

第一課時

  一、瞭解單元內容,導入新課

1、瞭解單元導語。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第二組課文的學習了。請同學們讀一讀單元導語,看看這組課文安排了什麼內容?

(1)本組課文主要是講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

(2)我們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開展調查活動,去了解節日、服飾、飲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風民俗。

2、瞭解課文安排。我們再看看課文的題目,看看圍繞“民風民俗”,本組教材安排了哪些內容?

3、學生回憶過春節的情景。

可以讓學生先回憶:我們是怎麼過春節的?藉此引導學生感受春節是喜慶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解答疑問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北京的春節》,把自然段標出來,同時想一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會兒提出來。

1、整體感知。説説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交流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讀懂了哪些地方?如:

臘月:農曆的十二月。臘月的最後一天,就是我們説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七年級,也就是我們説的過年。

初旬:一個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個月的開頭十天。

(2)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

空竹:可以看看錄像或圖片,瞭解空竹有不同種類,玩法很多,還能發出哨聲,很好玩。

逛天橋:不是逛我們平常説的人行天橋。天橋是老北京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當時有河也有橋,所以叫天橋。天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有很多民間藝人在賣藝,有很多北京小吃,還有很多説書的,還可以買賣各種東西等。

殘燈末廟:結合註釋,聯繫課文內容,可以知道是指春節結束的時候。

  三、默讀填表,瞭解春節的時間和風俗習慣

1、瞭解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後一段又寫了“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可見北京的春節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2、默讀課文,合作填表。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老舍先生寫到的時間畫出來,填在表格的左邊;再看看在這些時間裏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填在表格的右邊。填表的時候可以同桌合作,一會兒再向大家彙報。

時間〖風俗習慣

3、彙報交流,瞭解寫作的'順序和春節的習俗。

(1)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做上記號,等會兒一起討論討論。(“風俗習慣”一欄不強求填得全面細緻,表格內容供參考。)

(2)根據表格的提示,同學們發現了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

  四、自由朗讀,練習難讀的句段

1、自由練讀:通過閲讀填表,互相交流,我們對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得更清楚了。現在自由練習朗讀課文。如果有覺得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讀好。

2、展示朗讀:剛才自己着重練讀了哪些難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

  五、結束語與作業佈置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練習了難讀的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詞,下課後請同學們認真抄寫,準備在下節課聽寫。

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4

第一課時

  一、瞭解單元內容,導入新課

1.瞭解單元導語。從今天開始,我們要進入第二組課文的學習了。請同學們讀一讀單元導語,看看這組課文安排了什麼內容?

(1)本組課文主要是講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

(2)我們可以結合課文的學習開展調查活動,去了解節日、服飾、飲食、民居等方面的民風民俗。

2.瞭解課文安排。我們再看看課文的題目,看看圍繞“民風民俗”,本組教材安排了哪些內容?

3.學生回憶過春節的情景。

可以讓學生先回憶:我們是怎麼過春節的?藉此引導學生感受春節是喜慶的節日,是團圓的節日!從而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解答疑問

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北京的春節》,把自然段標出來,同時想一想: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等會兒提出來。

1.整體感知。説説北京的春節從整體上給你留下了什麼印象?

2.交流讀懂的地方和不懂的地方。

(1)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讀懂了哪些地方?如:

臘月:農曆的十二月。臘月的最後一天,就是我們説的除夕。除夕的第二天就是正月七年級,也就是我們説的過年。

初旬:一個月分上中下三旬,一旬是十天。初旬就是一個月的開頭十天。

(2)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如:

空竹:可以看看錄像或圖片,瞭解空竹有不同種類,玩法很多,還能發出哨聲,很好玩。

逛天橋:不是逛我們平常説的人行天橋。天橋是老北京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當時有河也有橋,所以叫天橋。天橋是一個非常大的市場,有很多民間藝人在賣藝,有很多北京小吃,還有很多説書的,還可以買賣各種東西等。

殘燈末廟:結合註釋,聯繫課文內容,可以知道是指春節結束的時候。

  三、默讀填表,瞭解春節的時間和風俗習慣

1.瞭解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後一段又寫了“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可見北京的春節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2.默讀課文,合作填表。

在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老舍先生寫到了哪些天的事情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老舍先生寫到的時間畫出來,填在表格的左邊;再看看在這些時間裏具體有哪些風俗習慣,填在表格的右邊。填表的時候可以同桌合作,一會兒再向大家彙報。

時間〖〗風俗習慣

3.彙報交流,瞭解寫作的順序和春節的習俗。

(1)請同學們一邊聽一邊對照自己填寫的表格看看,有哪些地方不一樣,做上記號,等會兒一起討論討論。(“風俗習慣”一欄不強求填得全面細緻,表格內容供參考。)

(2)根據表格的提示,同學們發現了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

  四、自由朗讀,練習難讀的句段

1.自由練讀:通過閲讀填表,互相交流,我們對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得更清楚了。現在自由練習朗讀課文。如果有覺得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爭取讀好。

2.展示朗讀:剛才自己着重練讀了哪些難讀的地方,讀給大家聽聽。

  五、結束語與作業佈置

這節課,我們瞭解了北京春節的習俗,瞭解了課文的寫作順序,理解了不懂的.地方,練習了難讀的語句。這篇課文中有很多生字新詞,下課後請同學們認真抄寫,準備在下節課聽寫。

第二課時

一、聽寫新詞,對照課文,檢查改錯

初旬、蒜瓣、翡翠、色味雙美、餃子、雜拌兒、榛子、栗子、鞭炮、風箏、截然、寺院、逛廟會、張燈結綵。

二、回顧寫作順序和主要內容

上節課填寫了表格,進行了彙報交流。現在回憶回憶,同桌互相説説:老舍先生是按什麼順序來寫的?主要寫了什麼?

1.寫作順序:時間順序。

2.主要內容:主要介紹了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結束。人們在臘八那天要熬臘八粥和泡臘八蒜,臘月二十三過小年,除夕非常熱鬧,七年級的光景卻截然不同,到元宵節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三、分清詳略,練習朗讀

1.分清詳略:文中哪些部分寫得詳細,哪些部分寫得簡略?

(1)默讀思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把詳寫的部分做上記號。

(2)集體交流:明確作者詳寫的是“臘八、除夕、正月七年級、元宵”四個部分。

2.練習朗讀:朗讀詳寫的四個部分,注意讀得正確、流利。

(1)自由練讀。

(2)展示朗讀:你覺得自己哪部分讀得好,就讀哪個部分。在朗讀、評價、集體練習中達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的目標。

四、深入詳寫片段,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在老舍先生詳寫的四天中,你最喜歡的是哪天呢?深入地讀一讀,勾畫出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結合自己過年的感受,做一些批註,準備和大家交流交流。

整個交流過程要注意讀悟結合,在深入瞭解北京春節的習俗的同時,感受北京春節的熱鬧氛圍,體會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交流重點如:

1.臘八:熬臘八粥,泡臘八蒜。

(1)熬臘八粥:“粥是用各種米,各種豆,與各種乾果熬成的。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的通俗和有趣。

(2)泡臘八蒜:“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着重突出“色如翡翠”和“色味雙美”兩個詞,體會到老舍先生語言簡練,給我們呈現出一幅鮮明的畫面,這也是老舍先生語言的魅力。

2.除夕。抓住總起句“除夕真熱鬧”來體會。

(1)從人們活動的角度來體會。“家家趕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還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足以看出人們差不多全都在慶祝除夕,當然熱鬧了。

(2)從“味、色、音”的角度來體會。“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紅紅的對聯”“各色的年畫”“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老舍從香味,到色彩,到聲音,進行了全方位描寫,充分表現了除夕的“熱鬧”,足見老舍先生描寫的細膩。

3.正月七年級。主要通過人們的活動來體會。

(1)與除夕“截然不同”:全城都在休息,多數鋪户要到初六才開張。

(2)人們的活動:男人們在午前到親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們在家中接待客人。小販們在寺廟外邊擺攤,小孩子們則愛逛廟會,還有很多人蔘加賽馬賽駱駝的比賽呢!總之,每個人都沒閒着,或者走親訪友,或者逛街、比賽,可謂輕鬆自在。

4.元宵。主要通過對燈的描寫來體會。

(1)勾畫出寫燈的語句,自由朗讀體會。

(2)談談自己的體會。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3)老舍先生着力描寫燈的數量多,種類多,目的是什麼?

為了突出“元宵是春節的又一個高潮”,突出“元宵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這也是寫元宵的總起句和總結句,作者採用的是總—分—總的段落結構。

五、回顧全文,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引導學生經過討論懂得:老舍在整體介紹春節習俗的同時,着力突出“臘八、除夕、正月七年級和元宵”這四天,讓春節的風俗習慣給我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這也是詳略得當寫法的好處。

六、學習“閲讀鏈接”

引導學生體會到老舍爺爺在《北京的春節》裏寫“做年飯”和“吃團圓飯”都只寫了一句話。但梁實秋和斯妤卻寫得很詳細。同時懂得,同樣寫除夕,可以有不同的寫法。在以後的習作中,我們也要善於靈活運用不同的寫法,寫出個性,寫出特色。

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體會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的好處。

【學習重點】

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體會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人過春節的不同之處,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激起學生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

【學習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歌曲:《新年好》、關於春節的課件。

學情分析:

六年級是國小階段最高年級。六年級已擁有了一定的語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章聯繫前後課文進行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過程中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氛圍,在説中融入情景,同時還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利用課外資源,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發展思維,提高閲讀理解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播放音樂《新年好》,並出示課件1。

師:聽着這音樂,你們有沒有覺得又回到了過春節的情景呢?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誰來説説你家過春節的事。(喚起學生對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師小結並導入新課:春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節日,祥和的節日,也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風民俗。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課文的要求:(播放課件2)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邊讀邊想,把自己融入文章中去,想想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全班交流。

(1)播放課件3:【我會讀】臘月、蒜瓣、翡翠、雜拌兒、麥芽糖、榛子、栗子、逛天橋、逛廟會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根據學情順勢而導。

三、深入理解課文,小組合作。

1、快速瀏覽課文,播放課件4,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師巡視,告訴學生提高閲讀速度,讀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1)瞭解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後一段又寫了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可見北京的春節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2)指名生回答,教師小結:這麼多重要的日子,作者着重寫的日子有臘八

除夕

正月七年級正月十五,並找出相應的自然段。

3、讀文提示:在老舍先生詳寫的這四天中,你最喜歡哪一天呢?現在我們把我們班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研究一部分的內容,喜歡哪個日子的同學就研究哪部分的內容,(舉手看分配情況,教師指定地點)

4、學生坐定後,播放課件5,看研究要求。

教師強調,聽好研究的規則:哪組找得快,我們就先來研究哪部分的內容,並先給本組加上第一顆星,明白嗎?

四、品讀課文,體會過年的氣氛。

1、指導品讀臘八,播放課件6、7,邊自由朗讀描寫臘八的語段,邊想一想:

(1)、臘八的時候,人們做些什麼?你們家在這一天會做同樣的事嗎?

(2)、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語言風格?(引導學生讀這不是粥,而是會。色如翡翠色味雙全)

2、指導品讀除夕,指名朗讀。

(1)、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鬧。

(2)、抓除非,萬不得已,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3、指導品讀正月七年級。

小組齊讀,邊讀邊思考:

(1)、正月七年級與除夕的氣氛有什麼不同?

(2)、正月七年級這一天人們都在做些什麼?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3)、你逛過廟會嗎?説説你的感受。播放課件8、9【逛廟會】

4、指導品讀元宵。

出示課件10、11,全班齊讀,邊讀邊畫。

(1)、分別畫出表示燈的數量多的詞句,表示燈的種類多的詞句,體會人們對元宵節的熱情。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2)、如果你置身於這燈的海洋,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你能用朗讀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嗎?(指名朗讀展示)

5、師小結:

(1)、老師在這裏也歸納了這些日子的風俗習慣,(播放課件12)。

(2)、北京的孩子也和我們一樣,非常喜歡他們的春節,於是就編了一首童謠,(播放課件12)【動漫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

五、拓展延伸,學習閲讀鏈接。

1、時間過得真快啊,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老北京的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是啊一年之計在於春,只有在春天播放希望,秋天才有收穫。

2、自主閲讀閲讀鏈接中的短文,比較它們與課文的不同。

六、作業超市

1、小練筆:(出示課件13)

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的實際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2選擇和春節有關的好詞佳句積累下來。

教學反思

《北京的春節》是一篇散發着濃郁鄉土氣息的散文,文章對老北京過春節的熱鬧景象和風俗習慣進行了介紹。我以為一節好課就是細膩,就是對課文重點語段進行感悟。是讓學生通過反覆的讀、反覆的想,再進行反覆説的訓練。最近看了一些教學參考資料,結合自己的教學認識到:其實一節精緻的語文課,在教學中還需要着眼於整個篇章;需要擺正教學的詳略;需要謀劃適當的方法。

一、着眼於整個篇章

六年級是國小階段最高年級。六年級已擁有了一定的語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章聯繫前後課文進行理解。我們的教學便更應該着眼於整個篇章。今天的教學,我有些糾纏於段的教學。除夕正月七年級元宵三個片斷之間沒能進行整體的瞭解與梳理。其實三個部分的寫作,是有着它們的共同點的。除夕重在一個忙

字,正月七年級重在一個逛字,元宵重在一個鬧字或燈字,為什麼分別選這個特點進行描寫?因為這是它的顯著特色,除夕也掛燈,可是這不是它的主要特色,正月七年級也忙,但相對除夕卻是無法比的。所以在教學元宵這一部分時,還可把三個部分聯繫起來進行比較,讓學生明白,老舍是選取了它們的典型特點進行描寫的。而元宵的典型特點是燈,如果讓學生先體會燈,再來體會觀燈時人山人海的情形,就不會在課堂中那麼淡而無味了。

二、注意教學的詳略

看到老舍的文章,總覺得寫得太好,教學時這也不捨,那也不棄。語言特色要教,北京的人文底藴要講,春節的傳統文化也要説教學活動儼然也成了熬臘八粥。

特別是六個特別的日子的教學不知道取捨。

臘八粥臘八蒜要讓學生讀和了解。實際上這些內容,學生讀一遍早就可以明白了,教師根本不用花什麼功夫去讓他們討論,可課堂上自己就是不敢放手,總忍不住要講。臘八如此,其他日子了更不用説。教學就躡手躡腳了。課後仔細地想寫作有詳略之分,教學也應有詳略之分,該捨得大舍。切不可像佛家所云般過於執著。

略不敢略,那麼詳總能詳了吧?可惜的是,對於原本應該詳細探討的教學內容,卻又顯得力量單薄。

三、謀劃適當的方法

感悟老舍淳樸、風趣、通俗的語言程度不夠,老舍先生的語言是很有風格的,對作者語言的體會應該結合具體的語句和語境來感悟,本課的感悟程度還不夠,不能達到學生積累語言的目的。另外,在重點語段的處理上,方法單一。我的策略往往是讓學生通過反覆讀,反覆地想象來展開。因為這種方法,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學生的能力,因為班上學生能力不足,課堂很容易成為少數學生的舞台。所以,對於重點段的教學,應該讓學生參與思考,參與讀悟。讓學生通過比較來體會老舍寫作的用心所在。可以通過關鍵詞的理解,讓學生去比較讀,在朗讀中細細體會這些詞背後的含義。這樣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名師點評:

《北京的春節》這篇課文是老舍先生的散文名篇。文章以時間為順序,細緻地描寫了北京春節的一系列風俗。文章用的全是老百姓的口頭語,生動地寫出了人人歡歡喜喜過年的心情。韓老師在對課文的講解過程中,緊緊抓住作者的寫作順序,引導學生分析和理解課文。通過對課文的分析,學生從中體會詳略得當在寫作中的重要性,也為學生後面的小練筆環節打下了基礎。但是韓老師在小練筆的時間安排上略顯不足。如果時間充足,學生能在課上完成一個小片段,全班一起交流欣賞,相信對學生的寫作幫助會更大。

本文的語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感情的抒發自然流暢。通過朗讀作者那種歡喜之情很能感染讀者,所以本文的朗讀指導也是很重要的。另外對課文有感情的朗讀,也有助於學生把握作者一些關鍵詞的使用,體會作者的寫作手法,以便學習和應用。但是韓老師在本課的教學中並沒有重視朗讀方面的指導,尤其是一些重點詞語的感情理解上引導也不及時和到位,所以學生並沒有深入的體會到作者恰當的用詞。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韓老師在教學設計,課堂調控方面處理的都很好,相信會越來越好。

關於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瞭解老北京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領悟民俗文化的教前豐富內涵。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表達。

重難點:

品味老舍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表達。

教前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1、交流關於春節的資料。

2、教師小結。

3、默讀課文

預設一:北京人是怎樣過春節的?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麼?

4、圍繞春節的熱鬧,作者寫了那些重要的日子的活動?

5、文章按什麼順序為我們介紹北京春節?

學情預設:學生的回答有可能不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

6、快速瀏覽全文,按照年前,過年,年後找出相應段落。

二學文

1、自由讀文章的第一部分,年前的北京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用一個詞來概括。

2、把讓你感到人們忙碌的地方畫下來、

3、交流

4、知道朗讀

5、從文章第一部分,你瞭解到那些習俗?

6、聯繫生活談談你在春節前的這段時間都幹些什麼?

三生齊讀第二部分

預設二

1、過年最大的特點是什麼?

2、過年時重點寫了那幾個日子?同事熱鬧,但鬧中各有不同。

3、除夕可以説是春節中的高潮,那時一番怎樣的景象?

4、你彷彿看到了什麼?

5、師小結:除夕是一種喜慶,團圓的熱鬧。

七年級

1、指名讀第九自然段

七年級全城都在休息,人們都在幹什麼?

2、聯繫實際談談自己的拜年經歷。

3、師小結:

生觀看廟會圖,理解什麼是廟會。

4、師總結並出示:七年級悠閒快樂

5、指導朗讀

正月十五

預設三:

1、“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次前,什麼時候出現過高潮?

2、從“又”字中你體會到什麼?

3、北京春節的熱鬧景象一浪高過一浪,正月十五的熱鬧錶現在哪?自由讀11——12自然段。

4、找出文中描寫花燈的句子,抓住重點詞談體會並指導朗讀。

學情預設:學生有可能不按文章先後順序去找,教師可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酌情學習。

5、出示燈展圖

6、除了這麼多美麗的燈,還有什麼?

總結十五燈火美麗

7、齊讀11——12自然段。

四師導讀13自然段

過了元宵節,天氣轉暖,老北京的人們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一切又恢復了平靜,但老北京春節的熱鬧喜慶卻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裏。

五引讀領悟寫法

1自主閲讀課後閲讀聯接中的短文,比較同是過年,這三篇習作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2通過三篇習作的對比,對你的習作有什麼啟發?

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體會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的好處。

學習重點

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體會不同年代和不同地域人過春節的不同之處,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激起學生探究傳統文化的興趣。

學習難點

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歌曲:《新年好》、關於春節的課件。

學情分析:

六年級是國小階段最高年級。六年級已擁有了一定的語感,能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章聯繫前後課文進行理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讓學生在自主的讀書過程中抓住重點句子體會氛圍,在説中融入情景,同時還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利用課外資源,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發展思維,提高閲讀理解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課題

1、播放音樂《新年好》,並出示課件1。

師:聽着這音樂,你們有沒有覺得又回到了過春節的情景呢?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誰來説説你家過春節的事。(喚起學生對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師小結並導入新課:春節是我們中國一個傳統的節日,祥和的節日,也是一個團圓的節日。俗話説: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區,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民風民俗。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課文的要求:(播放課件2)

(1)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2)邊讀邊想,把自己融入文章中去,想想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什麼印象?

2、全班交流。

(1)播放課件3:我會讀臘月、蒜瓣、翡翠、雜拌兒、麥芽糖、榛子、栗子、逛天橋、逛廟會

(2)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根據學情順勢而導。

三、深入理解課文,小組合作。

1、快速瀏覽課文,播放課件4,看誰做得又對又快。師巡視,告訴學生提高閲讀速度,讀後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

(1)瞭解北京的春節有多長時間。

北京的春節是從哪一天開始,到哪一天結束?(課文在第一自然段開頭寫了照北京的老規矩,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初旬就開始了,在最後一段又寫了春節在正月十九結束了。可見北京的'春節時間特別長,有一個多月。)

(2)指名生回答,教師小結:這麼多重要的日子,作者着重寫的日子有臘八、除夕】正月七年級正月十五,並找出相應的自然段。

3、讀文提示:在老舍先生詳寫的這四天中,你最喜歡哪一天呢?現在我們把我們班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研究一部分的內容,喜歡哪個日子的同學就研究哪部分的內容,(舉手看分配情況,教師指定地點)

4、學生坐定後,播放課件5,看研究要求。

教師強調,聽好研究的規則:哪組找得快,我們就先來研究哪部分的內容,並先給本組加上第一顆星,明白嗎?

四、品讀課文,體會過年的氣氛。

1、指導品讀臘八,播放課件6、7,邊自由朗讀描寫臘八的語段,邊想一想:

(1)、臘八的時候,人們做些什麼?你們家在這一天會做同樣的事嗎?

(2)、從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語言風格?(引導學生讀這不是粥,而是會。色如翡翠色味雙全)

2、指導品讀除夕,指名朗讀。

(1)、抓關鍵詞,趕,到處,都穿起,貼上感受除夕的喜慶、熱鬧。

(2)、抓除非,萬不得已,必定體會春節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感受團圓的氛圍。

3、指導品讀正月七年級。

小組齊讀,邊讀邊思考:

(1)、正月七年級與除夕的氣氛有什麼不同?

(2)、正月七年級這一天人們都在做些什麼?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3)、你逛過廟會嗎?説説你的感受。播放課件8、9逛廟會

4、指導品讀元宵。

出示課件10、11,全班齊讀,邊讀邊畫。

(1)、分別畫出表示燈的數量多的詞句,表示燈的種類多的詞句,體會人們對元宵節的熱情。

燈的數量多:從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家中也有燈等詞句就可以感受到。

燈的種類多:從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燈可以感受到。

(2)、如果你置身於這燈的海洋,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你能用朗讀將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嗎?(指名朗讀展示)

5、師小結:

(1)、老師在這裏也歸納了這些日子的風俗習慣,(播放課件12)。

(2)、北京的孩子也和我們一樣,非常喜歡他們的春節,於是就編了一首童謠,(播放課件12)動漫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七年級、八年級滿街走。)

五、拓展延伸,學習閲讀鏈接。

1、時間過得真快啊,一眨眼,到了正月十九,北京的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是啊一年之計在於春,只有在春天播放希望,秋天才有收穫。

2、自主閲讀閲讀鏈接中的短文,比較它們與課文的不同。

六、作業超市

1、小練筆:(出示課件13)

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的實際寫一寫你是怎樣過春節的。

2選擇和春節有關的好詞佳句積累下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unjie/eod3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