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春節 >

春節的的故事15篇

春節的的故事15篇

春節的的故事1

“正月!穿新衣服,放鞭炮……“要説讓我想起正月有趣的事情,還是在正月三十號和家人一起吃餃子。

春節的的故事15篇

奶奶説:我希望大家都參加餃子包裝活動。請告訴我祕密。今年我們的餃子裏,餃子裏包着餡和硬幣,誰能吃這個餃子,代表新的一年,吉祥如意,一年四季都有好運。”

“好的。”我和姐姐大聲喊叫,衝進廚房。在我多次要求下,奶奶同意我包餃子。但是,全家人都不知道,我自己的心裏打着如意的.小算盤。

我先拿着餃子皮,放在左手掌心,右手拿着勺子,挖大勺子,放在餃子皮的中央,放入硬幣。為了不讓別人吃,我還在餃子“肚子”上面做個記號。然後,把幸運的餃子放在面板上。

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大鍋香味撲鼻的餃子很快就會出鍋。到鍋前:天啊!這餃子像肚子裏吹氣一樣,每個人都挺着肚子,我不能承認啊,我把有兩個特徵的餃子放在自己的盤子裏。

終於期待着吃餃子。拿起筷子,狼吞虎嚥地吃。但是我吃了十幾個,還沒有看到幸運餃子的影子。我有點不耐煩,我很困惑:“餃子,餃子,你去哪裏了?”我吃的肚子破了,幸運的餃子還沒出現。

“啊,不吃!媽媽,請給我吃。我真的吃不下去了。”媽媽拿着筷子,夾着我盤子裏剩下的兩個餃子。“啊,什麼?你為什麼咬不動?”硬幣吃到了母親的嘴裏。

我很懊悔,很後悔啊如果我多吃兩個,好運餃子會不會到我嘴裏?但而,我仍然很高興。因為母親在新的一年裏運氣很好。到現在為止,每次想起這次吃餃子的興趣,都會笑。

春節的的故事2

常州市花園第二國小五(2)班付如玉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在一陣陣爆竹聲中,在一陣陣歡歌笑語中,我們期盼已久的春節終於來到了我們的身邊。

除夕一大早,爸爸領着我和弟弟把鮮紅的對聯貼在院門上,那喜慶的金字映襯着我的家,家裏煥然一新、滿院生輝;也映襯着家裏的每一張幸福的笑臉。歡樂、温馨在心間瀰漫、盪漾??

最期待的就是晚上了,夜幕開始降臨,四周燈火通明。瞧!奶奶早已把飯菜準備好了。哇!真是“山珍海味”,終於可以一飽口福了:香甜可口的雞肉、象徵年年有餘的紅燒魚、象徵步步升高的年糕、每年不可缺少的米粉······我那不爭氣的口水早已“飛流直下三千尺”了。弟弟呢,顧不到斯文,狼吞虎嚥地已經開吃了,那滑稽樣,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我們舉杯暢飲,説出自己的祝福和願望,心中別提有多開心了!全家圍坐在一起吃着每年不可缺少的、香氣四溢的羹,心中感到是那樣温暖,看着異彩紛呈的春晚節目,靜等着新年鐘聲的敲響??

“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爆竹聲、禮炮聲匯成了歡快和諧的交響樂,為這無邊的夜景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非花卻比花甚之”的煙花了。一粒粒“金砂”噴湧而出,在空中傲然綻放,赤橙黃綠青藍紫,美不勝收,好似被吹散的蒲公英。那漫天的禮花和此起彼伏的鞭炮聲持續了好久好久,直至伴我進入甜蜜的夢鄉??

大年七年級的清晨,伴隨着一陣陣爆竹聲,我整裝待發,穿上新衣服,眨着幸福的.眼睛在鏡子前照來照去,鏡子中的我與過去簡直是判若兩人,彷彿是一位公主,花一般的臉龐,美極啦!

自我陶醉一番,按照家鄉的習俗,該出去拜年了。只見家家張燈結綵,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好一番喜氣洋洋的景象。長輩們留在家中招待前來拜年的人,晚輩們則成羣結隊拜訪挨家挨户。孩子們追逐打鬧,大人們談笑風生,個個臉上洋溢着笑容。我呢,滿載而歸,左右口袋都裝滿了好吃的,鼓鼓囊囊的。回到家後,我便開始喜滋滋地清點着嶄新的壓歲錢,品嚐着自己的“戰果”。那一聲聲“新年好”始終縈繞在我的耳旁。

美味可口的飯菜、熱鬧非凡的大街、璀璨奪目的煙花、親切的問候······嶄

新的壓歲錢,預示着嶄新的一年,也孕育着一個嶄新的希望!

(指導老師:吉潔)

春節的的故事3

除夕,我們在崗位上

又是一年春來到,萬馬奔騰賀新春。

爆竹聲聲除舊歲,萬家燈火慶團圓。

時光的悄然而逝,我們匆匆迎來了20xx年的春節。新春佳節,歷來都是闔家歡樂,親朋好友歡聚一堂的美好時刻,然而,像我們這樣長久奮戰在生產一線的運行人員來説,春節固然很重要,但我們的工作也同等重要,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我們必須要學會放棄和家人朋友的團聚來奮戰在工作崗位上來,揮灑我們的汗水奉獻給企業回報於社會

年年又歲歲,今年已經是我在京唐公司工作的第五年了,而今年又要放棄與家人朋友們的團聚投身到工作當中來,想想別人在除夕的夜晚與家人們歡聚一堂,歡歌笑語的享受着天倫之樂之時,我的心中難免會有許多的苦澀滋味湧上心頭。但這都不算什麼,只要我們的設備能順穩運行,就是對我們新年最好的禮物。除夕之夜在崗位上堅守工作感受更多的是刺激,因為這一晚對中國人來説是尤其的重要,所以我們的感情會有很大的波動,但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我們才要在今天的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不能因為自己的疏忽和大意造成任何事故的發生。除夕之夜雖然很特殊,但是對於我們來説要拿出平常的心態來做好今晚的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無怨無悔。

工作、事業,把我們緊緊的凝聚在一起,我們為了工作,為

了企業,放棄了我們的休息時間,為了能讓同事們領導們在休假期間能夠安安心心的享受難得的寧靜,我們要比平時多付出努力,盡職盡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來,確保我們的`生產裝置平穩安全的良好運行。而領導們也沒有閒着,同樣放棄了與家人們安享天倫之樂,依然親臨現場觀察運行情況,給我們送來節日的祝福,堅定了我們的信念,讓我們在關鍵時刻都鼓足了幹勁。在此,向我們春節期間仍然奮鬥在生產一線的領導同事們致以最純真的祝福,我們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報公司,公司也會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變得更加強大!!

春節的的故事4

我們家鄉的春節與北方是一樣熱鬧的,但是我們的風俗習慣卻是截然不同的!北方的春節一般在臘月的初旬就開始了,而我們家鄉則一般在臘月的下旬才開始。

在臘月二十四這一天,我們就會開始去準備過年要用的.東西。我們都會到市場或商場裏購買年貨、買對聯、買新衣服……

過了二十四,大家則更忙。而且家家户户户都必須大掃除一次,我們都會把家裏的每一個角落打掃的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好在新年的時候顯示出萬象更新的新氣象。

除夕十分熱鬧。在這一天我們按照老規矩是要殺家禽的。家家户户都趕着做年菜,到處都是香噴噴的香味。每一户人家的門外都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這一天,小孩子們歡喜,大人們也忙亂。除夕的夜晚,有人會放煙花。那個時候,天空中頓時變得火花滿天,絢麗多彩。那一朵朵煙花在空中飛舞,有的好像閃爍着神祕光彩的寶石,有的像閃閃發光的星星,有的像小蜜蜂在空中飛舞,有的噴着紅光升到空中,照亮了整個夜空。“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響徹雲霄,劃破了夜空的沉靜,孩子們的歡呼聲,大人們的議論聲、鞭炮聲送走了舊歲,迎來了新年。

正月七年級到了!大家都穿上了新衣服。小孩子們一般會到親戚家拜年,女人們會到廟裏拜佛,男人們有時會隨着孩子一起出去;有時則會待在家裏。這一天,街上會有很多小販出來擺攤,有的賣玩具,有的賣小吃,有的賣日常用品…真是品種繁多啊!

正月八年級,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在這一天我們一早就會去外婆家。我們會在外婆家玩耍、吃飯、拜年。大人們在一起談天説地,我們小孩子則在一邊玩。一家人聚在一起,互相拜年,問候對方,那種感覺很温暖。

“百里不通風,千里不同俗”,這就是我們的春節,你們的春節又是怎樣過的呢?

春節的的故事5

民間傳説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過了年七年級,就要接財神。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晚上,各家置辦酒席,為財神賀辰。關於財神,民間有諸多傳説:

宋朝蔡京富有,民間傳説他是富神降生,他恰生於正月出五,所以民間把他當作財神來祭把。後祭京被貶,民間另換財神,當時宋朝的國姓為趙,變給財神起了一個趙玄壇的名字加以敬拜。玄壇面似鍋底,手執鋼鞭,身騎黑虎,極其威武。

除了趙玄壇被尊為“正財神”外,民間還有“偏財神”五顯財神、“文財神”財帛星君和“武財神”關聖帝君的説法。

小朋友們,姐姐給你們講的'春節的故事,你們是不是已經有所瞭解了。那麼,請你們也可以把你們懂的春節的故事講給別人聽哦!好讓他們多一些過春節的氣氛吧!

春節的的故事6

春節的情思,莫不在於重逢那些人,那些事。——題記

聽父母講,那時的他們最期盼的便是春節。穿新衣是必然,還能因此吃到盼了一年的美味佳餚,我到廚房,爺爺自午飯後,便開始準備年夜飯。準備食材、清洗入鍋等工序都是他一手操辦。把食材入鍋,鍋中的油便“滋滋“得響,不出會兒,便有了香味。爺爺在熟練地把食材倒出翻炒起鍋,然後拿一個大碗倒扣在上面,防止菜變冷。聞着香味,我連忙誇讚:“好香啊!”爺爺笑着,並沒有説什麼。但這笑容也悄悄地拉開春節的序章。

小朋友們被拉去幫着貼對聯了。爸爸踩在梯子上,按緊春聯,另一邊的早已貼好,他對着我喊:“看看貼對了沒。”我眯着眼望過去,掃了一眼,便也大聲對答:“對了!對了!。”聽罷我的話,爸爸也樂呵呵笑起來:“那就行。”堂弟在下面扯着春聯,把它拉直,一邊又往下拽。一個沒握緊,春聯也就而勢被拽了下來。大人裝出兇樣,粗着聲音喝了幾聲,堂弟倒不怕,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大聲跺着步子跑開了。

一陣忙碌後便各自入座了,桌上早已擺滿了菜餚。小朋友倒不在意這些,堂弟第一個搶過飲料,用力擰瓶蓋,想要打開,奈何力不足,惹得全桌大笑。他倒也有點不好意思,抿着嘴也笑了。全桌起身乾杯,互相祝賀。“祝孩們學業有成。”、“祝爺爺奶奶身體健康。”

大夥心裏急,都想着去玩煙花呢。吃飽了就趕緊下桌了。各自抓起自己的煙花,蹦跳着從大人手裏要來打火機把煙花點燃。按下打火機,便生出一束火,急忙把仙女棒湊上去,隨着火力的增加,仙女棒也就被點燃了。細碎的火光隨級迸裂開,散發出的光格外得明亮,小朋友拿着開心地畫起了圈,巨大的光圈四周繞着些火花,他們用此寫字,寫下自己的新年願望。隨着火光的變暗,仙女棒也被燃完。小朋友們倒是興致不減,拿起另一種煙花便開始玩。堂姐將煙花擺在地上,走進去,拿一根香,靠近去點燃,煙花立即冒出小的火花,慢慢變大變高,小朋友們立馬退開了,但還是目不轉睛地盯着煙花。煙花噴射的越來越高,散發出絢爛璀璨的火光,時間短暫,煙火快速削減,本以為沒了,哪知煙花突然開始炸裂,同樣是火花,可噴發後又炸開,發出“啪啪”的聲音,一片絢爛的金光中,偶爾又閃出幾絲紅光亦或綠光。煞是好看,以至於放完後,還意猶未盡地直呼:“好看好看!”

突然間,大人們喚到“發紅包了!”孩子們急衝衝地跑了過去,手上的東西也隨手丟在地上了。“好好學習啊!”“謝謝爺爺。”拿到紅包便迫不及待地拆開來看,一張張數着,臉上笑成了一朵花,甚至蹦了起來,開心地叫着,個個笑靨如花。

“嘣嘣”幾聲,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原來是對面的人家在放煙花呢。煙花一束束地升入空中,又綻放開來,形狀不一,顏色多樣,一朵朵的,讓這個春節變得熱鬧,觀聲笑語瀰漫着整個街道,煙火的氣氛融入了人們的心,四周望,沒有一處不是明亮的`。

這裏,重逢了那些人,那些事,也悄悄點燃了心中的火焰,綻放新的美好。我常寄予春節的情思,莫不如此。

吃團圓,話美好。

縱煙火,綻光芒。

唯願這裏的重逢,隨時光越漾越深。

春節的的故事7

春節故事之一:熬年守歲的傳説

年三十守歲,俗名"熬年"。為什麼稱作"熬年"呢?民間流傳着一個有趣的故事:太古時期,有一種兇猛的怪獸,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們管它們叫"年"。"年"的形貌猙獰,生性兇殘,專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一種口味,從磕頭蟲一直吃到大活人,讓人談"年"色變。慢慢地,人們掌握了"年"的活動規律,原來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竄到人羣聚居的地方嘗一次口鮮,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準了"年"的肆虐日期,男男女女便把這可怕的一夜視為關煞,稱作"年關",並且想出了套"過年關"的辦法,每到這天晚上,家家户户提前做好晚飯,熄火淨灶,再把雞圈牛欄全部拴牢,然後把宅院的大門封住,躲在屋裏吃“年夜飯”;因為這頓晚餐有兇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辦得很豐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圍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團圓外,還在吃飯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神靈保佑他們平平安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後,誰都不敢睡覺,擠坐在一起閒聊壯膽。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年"從深山老林裏竄了出來,摸進村落,只見家家户户宅門緊閉,門前還堆着芝麻桿,街上瞧不見一個人影兒。轉了大半個晚上的"年"毫無所獲,只好啃些芝麻桿充飢。又過些時,公雞啼曉,這些兇殘而又愚蠢的怪物只得怏怏返回。熬過"年關"的'人們欣喜不已,感謝天地祖宗的護佑,互相祝賀沒有被"年 "吃掉,便打開大門,燃放鞭炮,同鄰里親友見面道喜……,人們見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賀道喜,慶幸沒被年獸吃掉。這樣過了好多年,沒出什麼事情,人們對年獸放鬆了警惕。就在有一年三十晚上,年獸突然竄到一個村子裏。一村子人幾乎被年獸吃光了,只有一家掛紅布簾、穿紅衣的新婚小兩口平安無事。還有幾個兒童,在院裏點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紅,竹子燃燒後"啪啪"地爆響,年獸轉到此處,看見火光嚇得掉頭逃竄。此後,人們知道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每至年末歲首,家家户户就貼紅紙、穿紅袍、掛紅燈、敲鑼打鼓、燃放爆竹,這樣年獸就不敢再來了。

可是有的地方,村民不知年獸怕紅,常常被年獸吃掉。這事後來傳到天上的紫微那兒,他為了拯救人們,決心消滅年獸。有一年,他在年獸出來時,就用火球將它擊倒,再用粗鐵鏈將它鎖在石柱上。從此,每到過年,人們總要燒香,請紫微星下界來保平安。這種現象逐漸變成了相傳的"過年"和"拜年"的風俗。

春節故事之二:萬年創曆法的傳説

相傳古時候,有個名叫萬年的青年,看到當時節令很亂,就有了想把節令定準的打算。但是苦於找不到計算時間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樹陰下休息,樹影的移動啟發了他,他設計了一個測日影計天時的晷儀,測定一天的時間。後來,山崖上的滴泉啟發了他的靈感,他又動手做了一個五層漏壺,來計算時間。天長日久,他發現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輪迴一次,天時的長短就重複一遍。

當時的國君叫祖乙,也常為天氣風雲的.不測感到苦惱。萬年知道後,就帶着日晷和漏壺去國君,對祖乙講清了日月運行的道理。祖乙聽後大悦,感到有道理。於是把萬年留下,在天壇前修建日月閣,築起日晷台和漏壺亭。並希望能測準日月規律,推算出準確的晨夕時間,創建曆法,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萬年測試曆法的進展情況。當他登上日月壇時,看見天壇邊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詩:“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復始從頭來。草木枯榮分四時,一歲月有十二圓。” 知道萬年創建曆法已成,親自登上日月閣看望萬年。萬年指着天象,對祖乙説:“現在正是十二個月滿,舊歲已完,新春復始,祈請國君定個節吧”。祖乙説:“春為歲首,就叫春節吧”。據説這就是春節的來歷。

冬去春來,年復一年,萬年經過長期觀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準確的太陽曆,當他把太陽曆呈奉給繼任的國君時,已是滿面銀鬚。國君深為感動,為紀念萬年的功績,便將太陽曆命名為“萬年曆”,封萬年為日月壽星。以後,人們在過年時掛上壽星圖,據説就是為了紀念德高望重的萬年。為紀念他,就把七年級定為“年”。

春節故事之三:貼春聯和門神

據説貼春聯的習俗,大約始於一千多年前的後蜀時期。此外根據《玉燭寶典》,《燕京歲時記》等著作記載,春聯的原始形式就是人們所説的“桃符”。

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着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户,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為了祈求一家的福壽康寧,一些地方的人們還保留着貼門神的習慣。據説,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在民間,門神是正氣和武力的象徵,古人認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稟性和不凡的本領。他們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們的天性和責任,人們所仰慕的捉鬼天師鍾馗,即是此種奇形怪相。所以民間的門神都怒目圓睜,相貌猙獰,手裏拿着各種傳統的武器,隨時準備同敢於上門來的鬼魅戰鬥。由於我國民居的大門,通常都是兩扇對開,所以門神總是成雙成對。唐朝以後,除了以往的神荼、鬱壘二將以外,人們又把秦叔寶和尉遲恭兩位唐代武將當作門神。

春節故事之四:“年”獸的傳説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

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枴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

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

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

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説,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

"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説了乞討老人的許諾。

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臘燭還發着餘光……

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這風俗越傳越廣。

春節的的故事8

在我記憶的長河裏,曾經經過許多開心的事。它們如同天上的繁星,數也數不清。其中除夕之夜那顆最閃亮的星在我的腦海裏永不消失。

“噼噼啪啪……”過年了,一年一度除夕之夜,是我最開心的時刻。我望着滿桌的美味佳餚,饞涎欲滴。一開席便狼吞虎嚥起來。幾個雞腿下肚,摸摸肚子,抹抹嘴,便飛也似地跑去放鞭炮了。火紅的太陽剛剛才懶洋洋地下了山,五彩繽紛的煙花便陸續登上天空,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金花。煙花聲此起彼伏,經久不息彷彿在和20xx年依依不捨地告別,又好象在迎接新一年的到來。我和弟弟迫不及待地拿出自己的“東方明珠”煙花迅速點燃。“砰、砰、砰”,煙花衝入雲霄,在天空中展現它的多彩風姿。

我和弟弟看得入了迷,彷彿被它們帶入神話般的世界。這時,鄰居家的陶陶來了。他爸爸抱來幾大捆煙花。我們見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開始燃放天空頓時變成白晝一般,那煙花色彩繽紛:有的象仙女撒花;有的象富貴華麗的玫瑰;有的象盛開的'秋菊6767真是姿態各異,形態萬千。把我們逗得樂不可支。我們不住發出“嘖、嘖”的讚歎聲。藉着月光,我看見弟弟的臉笑得象一朵花。我被他的天真無邪所陶醉,自己也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起來。不久,煙花放完了,我們依依不捨地回家了。

回到家,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又深深地吸引了我。它把我帶入無窮的歡樂中。一年一度的春節,總是過得那麼開心。它們象一盞盞明燈,永遠在我的記憶裏閃着耀眼的光芒。

春節的的故事9

佛堂上供

老北京人家,幾乎家家有佛堂,所供之神有觀音、關聖、財神等。不過佛堂的規模相差懸殊,有地位人家可能是一層小樓,或一間正廳,而貧苦的百姓家可能只有一個小佛龕。不論佛堂規模大小,除夕夜一律要上供。供桌也叫接桌,桌上的供品成色和數量,自然是隨着佛堂的規模而異的。供品最豐富者為“堂”,即9類供品,綜合起來有:豬頭、雄雞、羊肉、饅頭、蜜供、套餅、面鮮、水果、百果、花糕、年飯、素餃、素菜等。此外供桌前還要有照例的 “五供”,即一隻香爐、一對燭台、一對花瓶(筒)。燭台上插素蠟,香爐內插好手指粗的“子午香”(或藏香)。以上供品午前擺齊,正午開燃蠟點香,俗稱“起香”。從此時起香火不可中斷,直到“破五”。

置天地桌

這是一個臨時性的供桌,是除夕專設之桌。一般無大佛堂之家特別重視天地桌,因為平時對佛供獻較少,到年終歲盡時對神佛大酬勞一次,此外,這桌主要是為接神使用。天地桌的內容與常年佛堂有所不同,除共有的掛錢、香燭、五供、大供之外,其受祀的偶像也大都是臨時性的,如:“百分”“,它是一本木刻版的神像畫冊;”天地三界十八佛諸神”,是一張用大幅黃毛邊紙木刻水彩印的全神碼;福祿壽三星畫像等。以上諸像有的接神後即焚化,如“百分”。有的則須到破五、甚至到燈節才焚燒。

擺天地桌的位置也不統一,如堂屋地方寬大,可置於屋中,如屋內無地,就置於院中。傳説此夜為天上諸神下界之時,所以民間有此接神習俗。

祭祖

如果家內有祠堂,儀式就隆重得多。無祠堂之家,此時亦需將影像(或牌位)及遺物請出,在屋內西牆方位設供桌,擺供祭祖。漢人祭祖多半做魚肉碗菜,南方人寓居北京者,祭祖更隆重,用八碗大菜,中設火鍋,按靈位設杯箸。滿人祭祖用桃酥、芙蓉糕、蘋果、素臘、檀香等。蒙古旗人祭祖用黃油炒黃米麪,撤供時用香油炸,蘸白糖分食。不忘祖宗是傳統美德,看來不應屬迷信範疇。郊區農民還有的.在此夜到墳地請祖宗回家過年的習俗,直到初六,再焚燒錢錠,將祖宗送走。

接神

接神的儀式在天地桌前舉行,由全家中的最長者主持。

因為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時來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於接何神,神從何方來,要預先查好“憲書”,然後帶領全家舉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如辛未年的“憲書”上指示:”財神正東、福神正南、貴神東北、喜神西南、太歲神西南等”。按方位叩首禮畢後,肅立待香盡,再叩首,最後將香根、神像、元寶錠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備好的錢糧盆內焚燒。焚燒時同燃松枝、芝麻秸等。接神時鞭炮齊鳴,氣氛極濃烈。

接神後,將芝麻秸從街門內鋪到屋門,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聲,稱為“踩歲”,亦叫“踩祟”。

其它

舊俗中還有一條,到人家拜年,首先要衝着佛像、祖宗牌位和長輩三叩頭的。其他人,才是相互作揖拜年。倒不僅僅是禮多人不怪,而是在漫長的農業時代裏我們的拜年這一儀式,最早可能出於對神的崇拜和祭祀,漸漸的形成了對世界與人生的一種祈求和寄託。在一年之首萬象更新之時,自然要先祭神祭祖。

過去老北京人,大年七年級那一天,在大街上走,即使遇見的人素不相識,無論富貴貧賤,也要笑嘻嘻的拱手道一聲拜年的吉利話。清朝時有詩云:未語遇人先半笑,新年惟道百般宜。説的就是這樣的情景。那是過年的吉祥話,也是維繫着中華民族根系的願景。

春節的的故事10

明天就是春節了,我非常高興,想着能吃到美味的飯菜,香噴噴的點心,還能得到很多壓歲錢,我越想越高興,當晚我興奮得一夜都沒睡,腦子裏想的全是飯菜,點心、壓歲錢,還有那漂亮的.新衣服,可愛的玩具……

春節的早上,我第一個從牀上跳起來,抖擻抖擻精神,活動活動筋骨,然後高高興興去叫爸媽,爸爸見我起得這麼早,也不甘落後,從牀上翻身便爬了起來了,媽媽和姐姐也陸續地起牀了,洗完臉刷完牙,一心想到的就是吃個痛快!一想到吃,我就來勁,忙向爸媽建議做這做那,媽媽是我家的主廚,因此做什麼由她這位裁判來決定,媽媽説:“很久沒吃過餃子了,包些餃子吃吧。”我們都非常贊同。

決定做什麼以後,我們便分工進行了,爸爸做肉餡,媽媽揉麪,我和姐姐燒水。我們幹起來都十分有勁,不到半個小時,肉餡弄好了,餃子也弄好了,水也快燒開了。媽媽便熟練地包起餃子來,我和姐姐也學着包起來,我好不容易包了三個,累死了,還真難學啊!媽媽説:“我就天生會做啊,不吃點苦,努力學,怎麼能學得好呢?”我聽了有點慚愧,便吸取教訓,重新揚起風帆,認認真真地包了起來,這下做得更快了一些。這就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什麼都應該刻苦。

過了大概二十多分鐘,揉的面已經全部做成了餃子,我和姐姐燒的水也已經在鍋裏翻江倒海了。媽媽便把餃子放進鍋裏,煮了起來。媽媽在中途還加了一些佐料,使餃子更加好吃,約摸過了十多分鐘吧,媽媽便把餃子撈起來,分成了四碗,在每碗中還放了一些湯。我媽剛弄好湯,我便搶了一碗津津有味地吃個痛快!由於吃得太快,舌頭都火辣辣的。

我們個個都吃得滿嘴是油,便歡天喜地去看精彩電視節目了。

啊,真是一個快樂的春節啊!

春節的的故事11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下午,一個小女孩的氣球飛了上去,掛在了路燈上,正在邊往上看邊哭。一位黑人看到了,便好心的把氣球摘了下來,正要還給小女孩的時候,小女孩的媽媽卻跑了過來一把就把自己的女兒抱的死死的,媽媽或許是有些怕黑人吧,狠狠的.往旁邊拽,小女孩依舊是在哭泣,她想要回氣球。

媽媽便小聲的對自己的女兒説,並且還很怕被那個黑人聽到:“女兒啊,你不能跟陌生人説話,説不定他還會抓你走呢,你肯定捨不得媽媽吧?”女孩好像還是猶豫不決的點了點頭,像是在回答着媽媽:“好,我們走吧!”她們轉身就走了,但是那小女孩依舊是戀戀不忘的回頭看了看。看到她們走了,那黑人好像也有些失落,走了。

過了幾天的時間,那位媽媽才明確的知道了那位黑人的資料,她才恍然大悟,原來那位黑人是幫助過了很多的人的,是一位好人。媽媽的心裏感覺對那位黑人很愧疚。

由於這位媽媽是報社的記者,她就在報紙上騰出來了一個版面,在上面發上了道歉的信。

也許是那位黑人也看這份報紙了吧,在約定的時間到了,並且帶了一個粉色的愛心氣球還給了那位小女孩,媽媽自己的心裏感覺到了自己很對不起他,於是深深的鞠了個躬,並説了:“對不起,是我錯怪你了。”這一道歉,媽媽的心裏感覺舒服了很多。

春節的的故事12

有一次,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來到鄉下過年。我們原以為能過一個安穩的年,萬萬沒想到,爺爺奶奶居然説:“唉,今年過年家裏真是亂得一團糟,黃鼠狼已經吃掉家裏好幾只雞了,雞窩裏的雞馬上要被吃光了!這年還怎麼過呀?”黃鼠狼真是太可惡了,我們都很氣憤,該怎麼才能過好年呢?有什麼好的辦法捉住黃鼠狼嗎?於是,大家都圍着桌子七嘴八舌地討論了起來。

經過激烈的討論,終於找到了兩種辦法,第一種辦法是:大家守在門外,用網兜網住黃鼠狼。第二種辦法是:製作一個黃鼠狼捕捉器。

先試了第一種辦法,我們在家門外守了一夜,也沒有等到黃鼠狼的出現,它太狡猾了,肯定聽到周圍有動靜,藏起來了,這種辦法以失敗而告終。第二天,在爺爺的幫助下,我們自己製作了一個黃鼠狼捕捉器。我們找來一個長木箱子,一頭封住,另一頭空着,木箱裏面裝一根鐵絲,鐵絲上繫上誘餌,空的`那頭裝一個簡易的觸碰開關,只要一觸碰鐵絲,空的那頭的鐵絲網就會掉下來,鎖住裏面的東西。捕捉器製作完成,就等着黃鼠狼自投羅網了。果然,半夜裏。我們聽到了外面一聲悲慘的尖叫聲,出去一看,黃鼠狼被關在木箱裏面了,它急着要逃出去呢。可哪裏逃的出去,木箱封的死死的,黃鼠狼終於被逮住了!

我們總算可以過一個安穩、祥和的新年了。

春節的的故事13

東北人家,逢年過節,自然是少不了包餃子的。可我從小到大,餃子吃多了,也免不了膩,最近看見餃子就沒什麼胃口了。不就是普通的麪皮包點兒餡料嗎,母親、父親、外婆總是很喜歡吃的樣子。

大年七年級的早上,給長輩們拜過年,我便收穫了好幾個紅包。我喜滋滋地數着,耳邊傳來一聲叫喚:“子蘅也別閒着,過來包餃子啊!”外婆衝我笑着。

雖然不喜歡吃餃子,但包餃子對我來説可就有趣太多了,我立馬加入了進去,桌上有一大塊和好的麪糰,旁邊散着一堆麪粉,一碗餡料,只見外婆從麪糰上揪下一坨面,三兩下將其揉成長條,接着用刀把它切成一個個小劑子。外婆又拿起擀麪杖,順滑的動作搭配着擀麪杖的一上一下,幾個貌似用圓規量出來的圓餃子皮便呈現在桌上。母親抓過餃子皮,從碗中舀了一勺餡,放在皮上,兩隻手嫻熟地捏一捏,擠一擠,一個圓潤而不失邊角分明的餃子,便出現了。

我看得眼直,於是趕緊拿過幾張餃子皮,也想照貓畫虎“大展身手”一回。左手托住一張餃子皮,放上一勺餡兒,想把餃子皮合攏,誰料想餃子餡就已經從手邊溢了出來。“太多了!”母親對我説。我只好再舀出一些餡兒,可又發現太少了,——終於掌握好餡料的量,可我的手像被施了法一樣,左捏右捏,這餃子皮就是無法完美地閉合,邊邊角角總會露出一兩個小口兒,像一個調皮地小孩子咧着嘴朝我笑呢。

我瞅着母親包的那些漂亮的餃子,再看看我自己的,簡直是天壤之別。心有不甘的我還想嘗試擀麪杖,可其實這對我來説才是最難的。拿着擀麪杖,我也學着外婆的樣子在桌上滾動着它,可是無論我怎麼弄,這擀出來的麪皮卻總是形狀不一,有的太薄,有的又太厚,根本無法擀出外婆那種厚度剛好,形狀規整的圓形餃子皮。

在無數次失敗後,我也只好乖乖地繼續包餃子,儘管我包的很不好看。

“刷乾淨幾塊硬幣放進餃子裏,吃到硬幣的新年能有好運哩!”外婆笑着喃喃道。她臉上的.皺紋微微舒展開來,就像朵漸漸綻放的菊花。她的普通話並不標準,但我聽着格外親切,因為這是外婆的聲音。

我們聊着天,邊包餃子,談笑風生間,桌上的餃子,也擺了小半桌。我竟驚奇地發現,我包的餃子漸漸變得有模有樣,不再豁個小口了,雖不比得母親和外婆包的。

我們把餃子放進沸水的鍋裏,沒過一會兒,香味便氤氲了整個家。一家人坐在飯桌前有説有笑地吃着餃子,大家都很開心,我吃到了一個包有硬幣的餃子,外婆便説我新年會有好運,心裏暗暗自喜——吃着吃着,才發現自己已經吃了十幾個餃子,原本不喜歡吃,現在感覺那柔軟的麪皮下,豐富的餡料裏,卻藏着一份獨特的美味。尤其是我包的那些奇形怪狀的餃子。其實只是普通的麪粉,白菜,豬肉而已,但經過一番料理,性質改變了。

我看見大家的笑顏,聞着餃子的鮮——也許中意的不是好吃的餃子,而是那藏在餃子裏的温情罷了。

春節的的故事14

大年三十,鞭炮響起,笑臉迎春,祝福開始。

“哈,哈……,過年了,過年了。”聽着外面不知“愁”為何物的純真的童聲。“喂,是你嗎?哈,新年到了,祝你新年快樂,牛年大吉。”“嗯,謝謝,也祝你新年快樂。”聽着電話傳遞朋友之間最忠誠的祝福的語言。“好,説好了,明天一定要來,咱老朋友聚一聚,把你灌醉了住我家。”“什麼?”“哈……”聽着分別已久的朋友打算借過年之喜氣來瘋狂地玩樂,我的心裏充滿了幸福和滿足。

一家人坐在一起,不用太多的語言,不用太多的禮節,僅用一個眼神,一個微笑,就把愛傳遞。

想着大年三十前的幾天,家家都忙的不可開交,購物,洗衣,掃房……為的就是送走過去迎接新的開始。雖然疲憊但卻壓不住心中的歡喜,那一張張有些滄桑的臉上此時卻洋溢着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落葉歸根,大雁南飛,遊子終要回家。因為家永遠都是人們心中的牽掛。

常年在外居住的父母帶着我們回到了久別的故鄉。奶奶爺爺都已白髮蒼蒼卻相互扶持着在門口張望。兒女們的回來讓老人的臉上多了些許快樂,少了一絲落寞;多了幸福的深情,少了一絲悲哀;多了過年的動力,少了一絲無奈。

一大家子的人相互祝福,聊着年前的種種生活。“兵分五路”,情況各不相同。

媽媽擁着奶奶坐在牀邊,你一句我一句的關心着奶奶的健康,訴説着一年的喜事。奶奶用慈祥的眼神,温暖的雙手將愛傳遞。

爸爸拉着爺爺坐在酒桌前,邊喝邊聊。聊一聊今年的收穫,説一説今後的打算,講一講家鄉的新鮮事,愛在酒桌間傳遞。

而我們這些近20歲的女娃們,拉着手,看着電視,説説各自的衣服,講講各自的學習、生活,討論着看過的電視節目。姐妹情就在無形中傳遞。

大弟弟們擺一桌屬於他們自己的.酒席。呵,那個喝勁,那個叫喊勁,讓人聽着可真夠瘋狂的,但卻沒有人阻止,因為那是他們結交更深情誼的方式。一年中就瘋狂一次吧。

遊戲是孩子們的最愛。幾個小孩圍在一起。你打一回,我玩一次。時不時還不忘自吹一番,那些調皮搗蛋的話卻成了歡躍氣氛的調味劑。

我靜下心來,看着這一幕幕,心理充滿了幸福。親情是不會因為距離而被時間沖淡的。因為血緣關係將親情緊緊拉住,不管在哪裏,回到家就永遠是父母們的孩子。

發手機短信成為傳遞祝福的重要工具。你傳一個,我發一個。將祝福傳到各地,讓春節多了一份精彩,朋友將祝福給你,你將祝福送給他人,他人將祝福送給朋友……那不會因為距離而被中斷。一個短信一角錢,一角錢就將無形的祝福傳遞,將愛光大。

我的春節簡單無奇,雖不轟轟烈烈但依然震撼心扉。因為我在春節中懂得愛不會因為距離而被時間沖淡,親情不會因為距離而變得遙遠,友情不會因為距離而變得陌生。我懂得了什麼才叫珍貴。

春節的的故事15

春節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最隆重、最熱鬧的傳統節日。春節和年的概念,最初來自農業,古人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説文解字·禾部》稱:“年,谷熟也。”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週期為月,每月不見月亮那天為朔,正月朔日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西漢正式固定下來,延續至今。

關於“年”的傳説:上古時代,有一種叫“年”的獸,形貌猙獰,兇猛異常,喜食飛禽走獸、鱗介蟲豸,一天換種口味,讓人談“年”色變。

後來,人們發現“年”每隔365天到人羣聚居地嘗次口鮮,且都是在天黑以後,等到雞鳴破曉便返回山林,且“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

備年貨

吃喝飲食類是年貨中的重頭戲,要把主食、副食、乾的、鮮的、生的、熟的都備齊。

備年貨一進臘月門兒就開始了,先是準備熬“臘八粥”用的臘八米及泡“臘八蒜”用的米醋及大蒜,臘月廿三要買“祭灶”用品,接着開始備豬肉、羊肉、雞鴨等。此外,年糕、糖果、蜜餞以及走親戚要帶的點心匣子,也要在節前備好。

穿戴方面,過年都講究穿新衣、戴新帽,尤其是小孩子,過年都喜歡穿上新衣服。

春節用品是必不可少的,如炮仗、燈籠、“走馬燈”、年畫等。此外,寫春聯用的大紅對子紙,以及祭神、祭祖先的神像、灶王像、香蠟紙馬,也要在備的年貨之中。

貼窗花和“福”字

過年時,人們喜歡在窗户上貼各種剪紙——窗花。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因大多貼在窗户上,也被稱為“窗花”。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誇張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

貼春聯的同時,人們往往也在門楣或牆壁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節貼“福”字,是我國民間由來已久的風俗。“福”字指福氣、福運,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民間還有將“福”字精描細做成各種圖案的,有壽桃、鯉魚跳龍門、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

除夕祭祖

除夕祭祖,是中國流傳至今的傳統風俗。一方面是源於“百善孝為先”和“慎終追遠”的傳統觀念,在辭舊迎新之際對祖宗先輩表示孝敬之意和懷念之情;另一方面是由於人們深信祖先神靈可以保佑子孫後代,使子孫後代興旺發達。

除夕到來前,家家户户要把家譜、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

過去,祭祖儀式一般於除夕下午在族人祠堂舉行,儀式隆重。而現在,老百姓一般都在吃團年飯之前在家中的先祖神龕面前擺起美酒佳餚,進行拜祭。

掛貼年畫

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託着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傳統的年畫多為木刻水印,色彩鮮明,畫面熱鬧,線條單純。題材主要有五穀豐登、春牛、風景、花鳥等。當代的年畫在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從工藝到題材都豐富多彩,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有三個重要的傳統年畫產地:天津楊柳青、蘇州桃花塢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民國初年,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創造出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除夕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等着辭舊迎新的時刻,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除舊迎新。

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至今已有兩千多年曆史。古代過年時人們以火燒竹,爆裂發聲,用以驅鬼,“爆竹”一名由此而來。後來,爆竹發生了兩大變化:一是火藥發明後,從燒竹子發展為用紙筒灌裝火藥引爆,炸開後響聲貫耳,紙屑飛揚,於是爆竹又叫“爆仗”。此後人們又用麻莖把爆竹編成串來放,

標籤: 春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chunjie/lov1m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