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中秋假期隨筆通用10篇

中秋假期隨筆通用10篇

無論在學習或是工作中,説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可以抒情、敍事或評論。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假期隨筆,歡迎大家分享。

中秋假期隨筆通用10篇

中秋假期隨筆1

“每逢佳節倍思親。”的確,中秋節對於中國人而言,有着非凡的意義。

天還沒黑,媽媽就把飯菜準備好了,有一隻只大紅色的龍蝦,一塊塊烤熟的豬肉,綠油油的青菜,黃燦燦的玉米餅,還有白切雞肉、紅燒鯽魚、番茄炒蛋和排骨??????

這些都是我平時最愛吃的菜,桌上的菜飛來飛去,這是在幹什麼呢?原來是在夾菜啊!不過,這可不是為自己夾菜,而是在為別人夾菜,家裏頓時充滿了快樂的氣氛,不一會兒,桌上的飯菜就被搶購一空,這頓中秋晚餐我們吃的特別香,大家都非常開心。

飯後,我和妹妹一個勁兒的催促爸爸和我們出去玩燈籠,熱鬧的街上燈火闌珊,人流如潮。我提議到僻靜的地方,因為這樣才可以發揮燈籠的威力,前面一片漆黑,爸爸提着燈籠打頭陣,燈籠的火光將我們的路途照亮了。我們邊走邊説説笑笑,好不開心!突然一陣大風吹過,妹妹的燈籠燃燒了起來,可她還沒發覺,爸爸連忙趕上去將火撲滅,我在一旁哈哈大笑起來,這時,只見爸爸的燈籠也燒了起來,我笑得更大聲了,忽然,妹妹大叫起來起來,不好,我的燈籠也燒起來了,我們忙活了好一陣,才將這三團頑皮的小火球撲滅,幸好爸爸帶了電燈籠,我和妹妹又可以提着燈籠到處遊玩了。但就在這時,我們發現迷了路,最後只好坐的士回家了。

回到家我就想賞月,於是來到屋外,月亮又圓又亮,好像還在對着我們笑呢!他把銀光灑下大地,把黑夜照得如同白天一樣明亮,定睛一看,月亮上好像真有傳説中的嫦娥和玉兔呢!真有意思!

我們拿出月餅準備對月品嚐。這時,這時,媽媽提議大家輪流説出帶有月字的詩句,説出來才有月餅吃,我們一致同意了。我先説:“牀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妹妹搶着説,“哦~我吃月餅了!”“不行,這分明是我要説的嘛~”我説。妹妹又説:“誰叫你不説呢!”我們兩吵來吵去,最後爸爸説:“你們都切吵了,芳芳,你不會讓着你妹妹啊,我們繼續説,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媽媽説:“可憐九月九年級月,月似珍珠露似弓。”我説:“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妹妹説不下去了。之後,我們又説了很多,妹妹只得眼巴巴的望着我們吃月餅,於是,妹妹也吃了一塊。

中秋節真是一個快樂的節日!

中秋假期隨筆2

這個中秋節,月亮還是那麼亮16歲時,我的家人回到我祖母家慶祝中秋節,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我們坐火車回家了。我一路上都很興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坐火車。到達車站時,我的祖父母早早地在車站等候。

我撲進祖母的懷裏,要求她温暖而寒冷。當我到家時,食物已經準備好了。有玉米果凍、豆腐、豆腐花和肉末...這些都是我家鄉的特色菜。豆腐和涼粉都是用石磨磨成的。它們是自己製造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它,它的味道比我買的要好。第二天是中秋節。我起得很早,大人已經很忙了。米飯和水在一個大鐵鍋裏煮。奶奶一直用鏟子鏟東西。母親把火燒得很旺。過了一會兒,水燒開了,然後水和米飯被過濾,米飯被倒進一個木蒸籠裏蒸。外面更熱鬧了,二叔圍着石窩,一手拿着棍子,一上一下不停地在石窩裏打飯糰玩了一會兒後,他們被配以木棍把飯糰翻過來,然後繼續玩,嘴裏有節奏地喊着:“嘿!嗨!”這確實是一項體力工作。一羣孩子興高采烈,眼睛直盯着石窩。不一會兒,米飯就變成了粘糊糊的麪糰。兩個叔叔從石窩裏拿出一個"大球",把它放進奶奶的盆子裏。“好吧!你可以吃!”我聞到一股強烈的香味。我的母親和祖母端着一個熱氣騰騰的木蒸籠,揭開蓋子,把裏面的東西一起倒進石窩,看到了我困惑的表情。奶奶説:“這叫大紫吧,是用糯米做的。我們每年中秋節都吃糯米飯,這是這裏的傳統。”一年中的這一天從早上5點到中午,因為有很多家庭。“那兩個‘大力士’重複了剛才的動作,和我奶奶説笑,不一會兒我們一家人就準備好了。奶奶給了這兩個人兩大組作為感謝。

當回到家,奶奶很快在每個碗裏擠了三個麪糰球,倒了紅糖、花生和奶奶自己做的黑芝麻。全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開心地笑着。我甚至狼吞虎嚥地吃完了在城裏吃的月餅。我很難和這個蛋糕相比。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食物,也是我吃過的最有意義的中秋節!今天是中秋節,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我父親從小就告訴我,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個傳統的中秋節。那天的月亮比其他任何一天都更圓更亮。那天晚上,人們會像明月一樣仰望天空,希望家庭團聚與和平。

中秋假期隨筆3

在我快樂的童年裏,有一件讓人一“聞”就笑的事,很搞笑哦!大家請看!

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到了。聽老人們説:“七月十五棗紅圈,八月十五棗落竿。”到奶奶家打棗,是我每年最快樂的事。

金色的陽光灑在奶奶的小院子裏,映紅了那棗樹上的“瑪瑙”。你看那一堆堆、一簇簇掛滿枝頭的棗,真是好看。他們給中秋節帶來了豐收的喜慶。

我不顧一路上的疲勞,操起與我手腕一樣粗的竹竿,吃力的舉起來,沒頭沒腦地向棗樹亂打,棗子噼裏啪啦的砸在我的頭上,疼的我哎喲哎喲直叫喚,逗得大家捧腹大笑。奶奶説:“傻孩子,哪有這樣打棗的'?應該有方法呀!”

我又向奶奶要了一把大椅子,站在上面,再拿起竹竿吊住樹枝使勁地搖。沒想到樹枝竟把我的竿吊了上去。我一失手,腳也踩了個空,身子一晃,“啪”地來了一個“後空翻”坐在地上。

表哥看我那狼狽相,笑得直不起腰來,用手指着我:“瞧瞧瞧,表弟還會‘武術’了!”我哭笑不得。連奶奶也笑得眼淚都快要流出來了。我不服氣地想:“我不就是手沒握緊竿嗎?這回我一定打下好多來,讓你們看看。”

我又上了椅子,瞅準有一大串棗的枝條,把竿勾了上去。這回我拽住竿,使勁往下拉,然後上下來搖。棗子劈里啪啦往下掉,我開心得大喊:“下棗子雨啦!下棗子雨啦!”

打了一會兒,我放下竹竿,找來竹籃,和兄妹們一起開始撿棗。棗多得怎麼也撿不完。這時,我多麼想變成一隻小刺蝟,只要在地上打一個滾,就能撿到那麼多棗。我們撿完了,再一看,嗬,這兒一盆,那兒一筐,真不少。

晚上,我們圍坐在一起,共同享受這勞動的成果。我們吃啊笑啊,奶奶也笑得合不攏嘴,望了我一眼,意味深長地説:“打棗也不易呀!”是啊,幹什麼事都不容易。我深深體會到這一點,我嚼着這脆脆的棗子,覺得格外的香甜。

這一件事讓我很快樂,令我難忘

中秋假期隨筆4

這個中秋節,月亮還是那麼亮16歲時,我的家人回到我祖母家慶祝中秋節,這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

我們坐火車回家了。我一路上都很興奮,因為這是我第一次坐火車。到達車站時,我的祖父母早早地在車站等候。

我撲進祖母的懷裏,要求她温暖而寒冷。當我到家時,食物已經準備好了。有玉米果凍、豆腐、豆腐花和肉末……這些都是我家鄉的特色菜。豆腐和涼粉都是用石磨磨成的。它們是自己製造的。我迫不及待地想吃它,它的味道比我買的要好。第二天是中秋節。我起得很早,大人已經很忙了。米飯和水在一個大鐵鍋裏煮。奶奶一直用鏟子鏟東西。母親把火燒得很旺。過了一會兒,水燒開了,然後水和米飯被過濾,米飯被倒進一個木蒸籠裏蒸。外面更熱鬧了,二叔圍着石窩,一手拿着棍子,一上一下不停地在石窩裏打飯糰玩了一會兒後,他們被配以木棍把飯糰翻過來,然後繼續玩,嘴裏有節奏地喊着:“嘿!嗨!”這確實是一項體力工作。一羣孩子興高采烈,眼睛直盯着石窩。不一會兒,米飯就變成了粘糊糊的麪糰。兩個叔叔從石窩裏拿出一個"大球",把它放進奶奶的盆子裏。“好吧!你可以吃!”我聞到一股強烈的香味。我的母親和祖母端着一個熱氣騰騰的木蒸籠,揭開蓋子,把裏面的東西一起倒進石窩,看到了我困惑的表情。奶奶説:“這叫大紫吧,是用糯米做的。我們每年中秋節都吃糯米飯,這是這裏的傳統。”一年中的這一天從早上5點到中午,因為有很多家庭。“那兩個‘大力士’重複了剛才的動作,和我奶奶説笑,不一會兒我們一家人就準備好了。奶奶給了這兩個人兩大組作為感謝。

當回到家,奶奶很快在每個碗裏擠了三個麪糰球,倒了紅糖、花生和奶奶自己做的黑芝麻。全家人津津有味地吃着,開心地笑着。我甚至狼吞虎嚥地吃完了在城裏吃的月餅。我很難和這個蛋糕相比。這是我吃過的最美味的食物,也是我吃過的最有意義的中秋節!今天是中秋節,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我父親從小就告訴我,農曆八月十五是一個傳統的中秋節。那天的月亮比其他任何一天都更圓更亮。那天晚上,人們會像明月一樣仰望天空,希望家庭團聚與和平。

中秋假期隨筆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與春節、端午節、清明節並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節日。“萬里清光不可思,中秋賞月正當時。”每年中秋,闔家團圓齊聚一堂品餅賞月,共賞良辰美景!

説起我們廣東中秋習俗那真是別具一格,滿滿的儀式感!兒時經常和外公在一起,所以地道的粵味中秋在我記憶中頗為深刻!俗話説“冬唔飽,年唔飽,八月十五得餐飽。”廣州人對中秋餐桌上的飲食也是頗有講究的,除了豐盛外,自然也少不了中秋餐桌上的常客芋頭、蓮藕、菱角了,寓意着團圓美好。吃過團圓飯,算是拉開了中秋節的序幕!大人們會忙着“樹中秋”。樹亦作“豎”,是將燈籠高豎起來的意思。我喜歡外公制作的柚子燈籠,吃完柚子後外公神神祕祕的把柚子皮拿回了房間“折騰”了一會兒,只見他拿着一個精美的子燈籠走出來,放在桌上,我們全家欣賞這一特殊的燈籠不禁露出了讚歎聲……

接着,一年一度的賞月大典便開始啦!外公口中的“拜月儀式”是在天台上放一張桌子,桌上放滿了各式各樣的水果、月餅、沏上一壺茶,一家人藉着月光喝茶、賞月、吃水果、其樂融融。這月圓之夜,我們分享美味的月餅,一起望着那璀璨的月完,她時而像一位害羞的少女臉圓圓的,紅紅的,風哥哥誇她幾句,就躲到雲層後面,蒙上層細紗,顯得更加嬌氣,真迷人;時而又像一個調皮的孩子,把臉露出來看我們過節呢!真好玩!賞完了月,我們一起來猜燈謎,爸爸媽媽在家裏掛了好多燈籠並在燈籠藏着謎語,大家一起興高采烈的圍坐一起,幸福瀰漫在這皎潔的月色中,似乎我們就在月宮中談笑風生。

每到中秋節,我總是想起兒時媽媽講的中秋故事。那時,媽媽經常給我講嫦娥奔月的故事。我聽了許多遍,可還是百聽不厭。或許是關於月亮上的故事我覺得新奇,希望有一天我也能飛上天去,飛到月宮中與嫦娥一起玩,一起看星星。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在古代被又稱為“團圓節”,花好月圓慶團圓。每年的中秋,一家人在一起總有説不完的故事、聊不完的話題!讓這“粵”味中秋又多了一份幸福的味道!

中秋假期隨筆6

昨天下午行政會後知道,我們的中秋節假期從5號下午放到9號上午,9號下午正常上課,後來聽説另一所兄弟學校是5號下午兩節課後放學,9號晚上學生報到上自習,而今天早上又聽一位朋友説,他們學校也是5號下午放學,但是8號(中秋節)下午四點,學生報到,晚上教師例會正常。

其實聽説我們放了四天假時,也沒什麼感覺,因為再下個週六還得補一天課程,但是,當中説中秋節晚上學校要開會時,我不得不從心裏感覺,我們的校長是人性化的管理的,是真正站在教師的角度來考慮工作的。

中秋團圓節,這是人之常情,可是團圓的中秋夜卻要開會,聽那些不關痛癢的説教,關鍵是兄弟學校的同事都在家享受天倫之樂,這種感覺怎麼能讓老師心理平衡呢,這種安排是體現了校長的權威還是讓上級領導看到你這個校長的魄力?其實一個校長關鍵是怎麼讓教師佩服你,而不是讓老師屈服你!

每一位校長都會説:校長算什麼官,我只是來和大家一起工作的。但是真正落實時,能與大家一起同甘共苦的,真沒有幾個。而結果呢:能與大家同甘共苦的,幹一天,我們的師生會記住他的好,記住他的為人;而把同甘共苦當作表面文章的,可能也會出現人走茶涼的感覺,甚至會有力不從心的感覺。

其實老師是最温和的羣體,沒有人願意去和領導做對,但是,老師卻也是一個敢於挑戰的羣體,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抵抗自己的不滿,但是這種情況往往受害的是學生。領導只是降低了自己的預期成果而以!

所以做校長的,把學生放在心上,把老師放在心上,那麼不管你將來走到哪裏,去到何處,你將是他們永遠的牽掛。

當然,如果再往開來想想,社會中的各級領導又何嘗不是呢,當小兵的,中層領導可能就會在一個單位幹一輩子,但是那些領導卻只是這裏的過客,他們是把自己的這一站當成了家,還是當成了旅館,這就是領導的工作作風。如果當成了家,他做一天,也會用心經營,但是如果當成了旅館,則可能任意所為,反正有後來人收拾!

把崗位當成家的.領導,工作的也肯定舒心,因為身邊的都是兄弟姐妹,把崗位當成旅館的,只是一個過客,因為身邊的也只不過是過客,沒有人會留下記憶!

中秋假期隨筆7

中秋,天高氣爽,風輕雲淡,秋色宜人,我有幸跟隨自遊族的坎坎踏上了探訪青州漫薩古道之旅,讓自己疲憊的心接受了一次大自然的洗禮。

也許是好事多磨,6點到達銀座門口集合,等了半小時終於出發,路上又繞道桓台、臨淄接人,耽誤了時間,到了近10點才開始爬山。

山坡上映入眼簾的滿山的柿子樹,樹葉已經凋零,只剩下火紅的柿子,就像小小的紅燈籠掛在樹幹上,在藍天白雲的襯托下,格外惹人喜愛。

柿子樹上結了個太陽。

回望北道村。

山路坡度雖不是很大,卻也崎崎嶇嶇,剛前行了約半小時就有人提前陣亡了,但也有年過六旬的老者和不到8歲的幼童在堅持前行,還有幾個美女驢友,也毫不遜色,為我們樹立了榜樣。在眾驢友的互助幫扶下,前行約2個小時到達第一個小山頭。

山頭上,幾塊巨石疊加到一塊,抬頭望去,危崖岌岌,待手腳並用,登上崖頭,卻平坦無奇。

站在崖頭,回望山野,遠方的遠方的山巒,連綿起伏,勾勒出完美的曲線。

在秋風的侵襲下,羣山雖不再翠綠,卻又添了幾簇火紅,帶來更加繽紛的色彩,別有一份秋天的美。

天好高,好藍,藍的晶瑩,藍的剔透,藍的讓人心怡。

雲好淡,好白,白的純美,白的無暇,白的讓人神往。

風好輕,好柔,柔的温和,柔的輕盈,柔的讓人心醉。

在這小山頭小憩,攝影留念後,我們繼續逶迤前行,約半小時,終於到達石道人山。

青州石道人山,亦稱“石人山”、“壽仙山”。讀過清人安致遠《遊仰天山記》者,都會記得“離白羊口行三七裏,北望石道人峯,峯頭立石如人,拱者,傴者,四顧者,負坐者、坐憩者,如秋山行旅,遠睇疑真矣”的佳境名句。北道村背倚石人山而居,傳説八仙來此採藥、遊玩,看到這裏羣山環繞,風景優美,痴戀美景,便各自化作石人,永遠留在了此地,遂成為一道獨特的景觀。

遠遠望去,這些石人突出于山脊頂端,高低錯落,疏密相間,巍然屹立,姿態各異。這些自然造就的石人,模樣不動似動,欲動非動,給人以想象的空間。最東邊的一組,老人們稱之為眾志成城。這些石人高約15米,四五個人攜手並肩,面南遠望,屹立巍然,眉宇、鼻樑、下巴,無一處不準確,無一處不符合比例。特別是眼睛,直視前方,更顯得勇武剛毅。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妙到如此地步,不能不令人叫絕。

緊挨着的是兩石相抱,中間只有一條小石縫,能容一人通過。這組石人外觀雄偉,內部玲瓏剔透,被喻為“一線天”,也稱“戀愛石”,高約10米,兩個戀人環臂相抱,生死相依,即使是站在險象環生的懸崖峭壁前,似乎風吹欲動,危險而至,任憑世間滄海桑田,風雨變幻,他們依然矢志不渝,攜手並肩,注視着人世間的日月輪迴,又象在向人們訴説着他們更古至今的美麗愛情傳説。

仰望着這對石人夫婦,我有些許感慨。石本無情,人賦予之,尚能攜手並肩,矢志不渝,上千百年,同生共滅。但我們這些所謂有感情的人呢?有多少曾經的甜言蜜語,山盟海誓,在時間的長河裏堅固不再,又有多少曾經真摯的友情、濃濃的親情在面對殘酷的現實時弱不禁風。

由此,我又想起了《北京愛情故事裏》沈冰媽媽説的話:“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與死,死而不可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對我們來説,也許現實就是這樣,有些東西我們希望是天長地久,卻總是變成曾經擁有,過程是殘酷的,結局是遺憾的,但至少總有一段時間的回憶是美好過的。

過了石道人,又前行三四里,登上一個山丘,但見一片蒼茫的草原呈現眼前,這就是所謂的“空中草原”,也許是已是中秋的緣故,原本綠色的草原成了一片枯黃,躺在柔軟的草地上,仰望寶石藍色的天空,別有一份秋意在心頭。

藍天,白雲,枯草,紅葉,秋風,好一個“天涼好個秋”。

青草黃了,楓葉紅了,秋意濃了,凜冬近了,春天還會遠嗎?

中秋假期隨筆8

中秋佳節即將到來,在吟誦無數寄託相思、抒發感悟詠月名作時,我們心中那股相思、團圓之情便愈加濃烈。

古往今來,中秋節就是中華民間傳統盛大節日,只要是箇中國人,就註定八月十五,舉頭望月與天涯共此時。當人們和家團聚,賞月、遊湖之時就賦予中秋節這樣意義,把人間温情與風物美景聯繫起來,讓人們感受到和家團員温馨、幸福與快樂,同時帶給離鄉背井遊子以濃濃鄉愁。

記得在《東京夢華筆》中曾描繪出“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聖曉”熱鬧景象,這正是古人嚮往團圓、慶團圓形象體現,對於現在我們過中秋可謂是多姿多彩。你可以選擇放煙火,朗朗月下,火樹銀花,普天同慶;可以選擇遊公園,桂花飄香,月色纏繞於那暗香浮動枝頭,在腳下灑落點點銀光;可以選擇江邊漫步,明月當空,江風清洌,煙波浩淼,月光如碧水中銀螺般給人清新之感,或者乾脆呆在家裏,在輕柔音樂裏,吃幾樣精細菜餚,嚐點月餅,憑盒賞月,月光傾城榮美必將充溢你胸懷,詩云:“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中秋之夜更能讓我們體會到“明月照千里”廣博至美,於是月光又賜予人們一份思索:遠寄鄉思!不論遠在天涯海角,只要能沐浴到月光,念親思鄉之情便融入到那一抹通月光,藉着月心之橋將祈禱傳遞到遠方家中,願親人更好,家鄉更美,一切更幸福,同時,在皓月中游子也能讀出遠方牽掛與問候。

談到這裏,還不得不提一提久負盛名中秋月餅。東坡曾讚歎道“小餅如嚼月,中有怡如酥”現如今月餅更是琳琅滿目,花式齊全,但不論如何翻新,不變是它圓圓滿滿外形,象徵着家庭温馨和美,家人團圓共聚,所以説呀,大家可千萬別小看這一枚枚朋餅,它不僅僅凝聚着製作人心血與汗水,更是古往今來華夏兒女渴望人月共團圓,天人和諧縮影,同時也彰顯中華民族取之不盡文化源泉!

有人説思念像中秋滿月,牽掛似漫天繁星,在這歡樂節日到來之前,我願藉着柔柔風,譜上長長祝福,讓它輕輕飄進所有人心中!最後祝願全校師生中秋佳節和家團圓,幸福美滿。

中秋假期隨筆9

中秋,意味着團圓。又到中秋,夜是涼的。爸媽不在家,我只好一個人獨自吃着月餅。天快黑時,我就看天,尋找那輪圓月,可是沒有,我失落地走回屋,一個人賞月又有什麼意思呢?不如把時間沖淡了罷,也留給我幾秒發呆的時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好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夜深了,走到河邊,月亮無語,寂然懸掛在空中。即使它不是最圓的,卻也是最亮的。水中也有一個月亮,那莫不是孤獨的月亮在照鏡子?風兒輕輕吹,心愛的鏡子碎了,又聚了。水中的月影好近,我一伸手月亮彷彿就屬於我了。可是它的高、亮,使它不屬於任何一個人。每個人分享着它的圓,而我卻守着自己的缺,那灰色的臉告訴我——我很寂寞。身邊搖晃的草彷彿也在賞月,然而它有着自己的同伴,會陪着它搖晃。不知不覺,涼涼的眼淚就出來了,湧在眼眶裏,無法承受。樂觀一點,享受一點,忘掉一些,可以讓自己更快樂,那不是挺好的嗎?

一些事,想着想着就忘了,看着看着就淡了,走着走着就沒了,時間終歸會沖淡一切,月圓的那種思念突然感覺到一種釋放。平常,用做的一切事情來掩蓋,而在這無數被團圓凝住的日子,再看不到月亮的圓,就如打開了開關一般,心裏亂糟糟的。小時候,每年都很是期盼中秋,其實期盼的是月餅。而到後來,越長大,對月餅也就越不感興趣了,再好吃,嘗的依舊是一個人的寂寞。圓月下面照着一個人的影子,卻從來沒有想過要去撫摸一下他,也許這樣一個舉動會令那個人完全沉醉於月亮的美,而忘了寂寞悲涼,只聽到圓月在對每個人低語:“中秋了,該團圓了……”聽着聽着,潸然淚下,那個中秋沒有團圓怎麼過?無奈的心情渲染過月的色彩,月何時也分一點給我,僅僅一點點,或許可以照亮我的心。

月亮照着我,照着船,照着水。天黑得很,卻是透明。祈禱與無奈,雖然月圓,心卻缺,但依舊是灑脱人生,何況,一年只有這一夜,哪怕一年沒有這一夜哪!

中秋假期隨筆10

中秋佳節,我想每個人遊子歸家的願望也愈發的強烈,而我也將懷着這樣的思緒踏上歸家的路。

經過檢票安檢後,坐在椅子上,感受着人來人往的氛圍,看着明亮整潔的候車大廳,等待着高鐵的進站,比之過去擁擠,悶熱的候車大廳來説,現在的候車大廳明顯有着很大的改觀,明亮的窗户,寬敞的過道,沒有了以前那種擁擠,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悠然。不多久在車站廣播的提醒中,高鐵緩緩駛進站台,上車後找到自己的座位,不一會兒,火車便駛出了車站,在座位上看着窗外飛馳而過的景色,車廂內卻感受不到一點震動,密封的車體也感受不到任何的悶熱。

記得小時候,跟着爸爸媽媽回老家看爺爺奶奶,那時候不太願意回老家,倒不是説和爺爺奶奶不親,而是年紀小,坐2個多小時的火車有些吃不消,在那悶熱的車廂裏,成年人尚且有些難受,何況當時還是小孩子的我。所以那個時候一提到坐火車,從內心就會有一種牴觸的情緒產生。後來隨着年紀不斷的增長,無論是上學的需要還是父母工作變動的原因而不得不經常坐火車出行,慢慢的對鐵路有了改觀,火車不再是以前那種悶熱而有漫長的煎熬,而是一種方便簡單的出行方式。漸漸的出行的首選方式從汽車變成了火車,直到現在坐在火車上喝着熱茶,悠閒地看着窗外飛馳而過的風景,靜靜的回想一些往事成為了一種調節心情的習慣。

比之過去2個多小時的車程,現在高鐵只需要不到40分鐘的車程變能到達目的地,無論是舒適性還是便捷性,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回憶是無窮的,而時間卻總是短暫的,當在我還在思緒中,列車已經駛進了終點,在列車廣播親切的告別聲中,我提上行李,向家走去,那裏有一直等着我回家的人。

或許歸家的路很遠的,但無論是何種方式,遠在異鄉的遊子,總會以各種方法回到那個起點,回到那個心靈的港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4rjlm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