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節日範例 >中秋節 >

中秋的隨筆集合15篇

中秋的隨筆集合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應該很少人不知道隨筆吧?隨筆可以觀景抒情,可以睹物談看法,可以讀書談感想,可以一事一議。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隨筆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秋的隨筆,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中秋的隨筆集合15篇

中秋的隨筆1

據説這一天的月亮是近年來最大最圓的一次。深圳的天氣非常的好,夜幕降臨的時候,在村道上隨意張望就可找到月亮那張美麗而害羞的臉龐。已經記不清這是多少個在外渡過的中秋節了,好像從上大學開始,我就沒有在家裏陪父母過過中秋節。今年同樣也是如此,父母遠在家鄉小城忙碌,姐姐在回深的火車上,而我站在這裏抬頭望着天上的月亮,希望她能帶去我對家人的深深的思念和祝福。跟爸媽打了電話,爸爸説和媽媽剛從武漢回來,在出租車上,説那邊正在下着小雨,天氣很舒適,但是看不到月亮。也跟姐姐發了短信,奔馳的火車上,是沒有機會看到月亮的。看來,今年我是家裏最幸運的一個人了,只有我一個人看到了她的芳容,並偷偷許下了心願。

表哥要被派到西安出差了,計劃10號就走。本來是打算中秋跟表哥送行的,誰知他老人家竟然走了桃花運,有小妹妹約他共渡佳節。表哥的終身大事當然比送行要重要,所以我原訂的一切計劃都取消了。原本有好幾位朋友都有約我中秋同賞美月,但是因替表哥送行一事都推託掉了。有好朋友打電話問我晚上的節目,我也是一臉的茫然。跟老鄉打了電話,還好他在家裏,而且他表妹正好從廣州過來深圳看他,於是我和老鄉及老鄉夫人,還有他的表妹一起,四個人渡過了一個愉快的中秋夜,讓我不至於一個人感到孤獨。因老鄉夫人是潮州人,潮州人大都有中秋品茶賞月,祭拜月神的習俗。我們這三個湖北人也跟着入鄉隨俗,做了一回潮州人,品着工夫茶,吃着月餅,時不時跑到陽台看看月亮,不亦樂乎。

中秋之夜除了我打電話向親人送祝福外,也有不少的朋友親人打電話關心我。那兩個表示喜歡我的男生都打了電話給我問候我,我知道他們兩人都希望能和我單獨過中秋節,可是我都不知道怎麼回事,沒什麼感覺,我想可能是我太過敏感,總是害怕付出得不到回報的原因吧。表弟打了電話向我彙報了近期的思想和工作狀況,兩個人的電話粥煲了半個鐘頭。接電話的期間,我一直在小區散步,好多可愛的小孩子提着燈籠,舞着熒光棒,在遊樂場嬉戲,歡聲笑語。遠遠的,還能聽到華僑城那邊傳來放煙火的聲音,天空也是映得泛紅,和身邊在暈暗中一閃一閃的熒光相互輝映,更是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據説11點45分的月亮是最圓的,堅持到了那一刻,月光已經能透過窗簾輕柔的撒滿整個房間。躺到牀上,在皎潔的月光中靜靜迎來新的一天。多麼美好的一刻,這就是現在和未來的樣子。

中秋的隨筆2

一場不期而至的秋雨,帶着“瀟瀟暮雨灑江天”的寒意,攜着“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涼風,一掃前幾天的高温燥熱,氣温突降變得清涼,迎來了一個別樣的中秋佳節!

瀟瀟風雨,纏綿不絕的揮灑,點點,點綴着中秋美景;滴滴,演繹着人間真情。瀟瀟風雨,那是嫦娥仙子喜極而泣,灑向人間的淚水……。——題記

流年似水,還沒有來得及回眸歲月流逝的痕跡,轉眼間,一秋又一秋,又是一年中秋佳節,步履翩然地走來了。

一場不期而至的秋雨也隨之降臨,帶着“瀟瀟暮雨灑江天”的寒意,攜着“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涼風,一掃前幾天的高温燥熱,氣温突降變得清涼,迎來了一個別樣的中秋佳節!

清晨,我撐着傘,融入大自然中,聽雨點滴落在傘頂,有節奏地跳躍着,律動心底久違的秋韻,享受片刻“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悠遊自在。偶爾會有一陣涼颼颼的風掀掀衣角,亦或是拽拽頭髮,還會有少許冰涼的雨絲飄灑在臉上,一陣清涼的感覺滲透全身,頓時,感到“天涼好個秋”的愜意。

漫步街頭,幾乎在一夜之間,街道上鋪就了一層厚厚的落葉,就像一條金黃色的天然地毯,走在上面軟綿綿的,沙沙作響,沒有怨風的蕭瑟,沒有恨雨的肆虐,甚至,也沒有介意行人踐踏的冷漠無情,卻從容地守候來年綠魂再展丰姿,可見,秋葉之悽美同樣有夏花的絢麗!

街道兩旁的梧桐樹愈加消瘦、憔悴了。不時有枯黃的樹葉,從生命的枝杈上飄落,似一隻只美麗的彩蝶,又如一個個翩翩起舞的精靈,隨風曼妙飛舞,坦然向大樹告別,最後,一往情深地撲向大地的懷抱,化成一方沃土,回報生長它的樹根。樹葉的最終歸屬,正如古人所云:“樹高千丈,葉落歸根。”

穿梭在過往的人羣裏,感懷秋葉的飄零,我想到那些作客他鄉的遊子,儘管天氣不盡人意,但也沒有擋住他們回家團聚的腳步,任憑霏霏細雨,纏綿不絕的下;腳步,也絡繹不絕的走,路上照樣人來車往,大街小巷流動着五顏六色的雨傘,處處洋溢着節日的喜慶氣氛,成為今年中秋佳節的另一道風景。

在熙熙攘攘的行人中,我是屬於逛逛街、看看風景的另一類人,其樂也融融!走了好幾站路,才到了街心的憩園,就進去歇一會兒。一踏入大門,便被那濃郁的秋韻吸引了。花壇裏,含苞欲放的菊花,稍微露出各種姿色,給人一種朦朧的美麗,碧綠的枝葉上掛滿了晶瑩的水珠,分外青翠欲滴,就像一個個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女,着一襲珠光閃爍的時裝,頷首微笑,羞答答的低語鶯聲,“您好!歡迎光臨!”

信步漫遊園林,路依舊,腳步依舊,想不到,幾天不見的樹木卻突出秋的韻味了。眼前,那幾棵銀杏樹不再使勁的瘋長,單調的綠色,滿樹茂密的葉子都黃透了,黃得鋪天蓋地,若有一陣風吹來,樹葉就會紛紛揚揚的飄落,下起金黃色的葉雨,扇形葉子落了一地,黃得那樣滋潤,好像把秋天基色的黃都集聚在那裏了。還有,路旁的楓樹,那紅彤彤的一片,紅得象燃燒的火,風吹,那紅色跳動得更加熱烈,像火焰一樣;雨淋,耀眼的紅葉鮮亮極了。滿目蕭肅的黃色,偶爾斑斕些紅色的浪漫,富麗的秋色真是太美了!

一邊走,一邊觀賞,趣味盎然。忽然,有一股兒花木幽香的氣味撲鼻而來,覺得清雅超凡,再吸氣,嗅一嗅,是一種我國古典型的香味,不禁一陣驚喜——又是一年桂花香了!隨即,循着香風的方向,沿曲徑走進園區的一個幽靜角落裏,看見長着好幾棵桂花樹,真的,適時應節開花了。

看那"葉密千層綠,花開萬點黃"的精靈,既沒有高大挺拔的身姿,植株只有兩米多高,也沒有華麗嬌媚的風致,但見,深褐色的本體婷婷挺立,向周圍伸展許多細長的枝椏,高低參差,疏密有致,衍生出一層層的青枝綠葉,渾然一體,形成蒼翠繁茂的樹冠。

欣有雨水滋潤,桂花顯得格外高潔、豔麗,一片片橢圓形的樹葉,碧綠碧綠的,像翡翠掛滿枝頭。一串串,一簇簇金黃色的細巧花朵耀豔於綠葉叢中,如金子般絢爛,星星點點地透着笑靨,露出嬌柔的花瓣,纖細的花蕊,散發着甜美、濃郁的幽香,悄然綻放自己的美麗,為秋景增光放彩。

忽見,桂花輕輕的搖擺身姿,彷彿桂花仙子乘風從天宮降臨了。婷婷玉立的身姿,披着鮮豔的綠裝,佩戴金黃色的首飾,隨風婆娑起舞,清芬襲人,濃香遠逸,帶着她的祝福,瀰漫大街小巷,温馨了人間,吸引着賞花者紛至沓來,一睹她的芳華。

身臨其境,直教人遐思萬千,想起吳剛伐桂的神話傳説,心馳神往月宮仙鄉,被古人譽為“仙樹”、“天香”的桂花,近在眼前,那是多麼幸運;想起古人詩云“寒窗書劍十年苦,指望蟾宮折桂枝”,凡考中進士,或仕途得志,飛黃騰達者謂之“折桂”,讓人仰慕。進而,賞桂也成了文人墨客陶冶情操的勵志之舉,那是多麼高雅的情趣;至今,有的地方還流傳贈送桂花的習俗,“一枝桂花一片心”,由此可見,自古以來,桂花就受人喜愛,成為高雅、貞潔、榮譽、友好和吉祥的象徵。因此,中秋賞桂,乃人間一大樂事。不少賞花者都拍攝桂花的倩影,讓親朋好友也能一飽眼福,分享自己的快樂。這種“借花獻佛”的禮品,竟然與贈送桂花一樣,也表達了美好的心意,較之,更顯得時尚、文明。

陶醉其中,流連忘返,不解人意的時間已經過去多時了。我只好對象徵高貴的桂花留下眷念的一瞥,欣然離開這美麗的秋之園。雖然,我沒有“折桂”的慾望,也不奢望獲取高人一等的任何“桂冠”,卻滿心歡喜的帶走祥和氣息,腳步匆匆的,看過步行街上節日的熱鬧,就到居住在南城花園的兒子家中過節了。

常言道,一日不見,如隔三秋。兒子家前面的小花園內,常見的月季花,那鮮豔奪目的花朵謝了,殘紅飄落枯黃斑斑的草地,只剩下管理粗放的菊花,東倒西歪的搖曳。茂密的樹林已變得稀稀拉拉的,但還依稀可見,夾種在樹叢中的桂花,倒也花繁葉茂,芳香四溢;黃澄澄的柿子,沉甸甸的,笑彎了樹枝的腰,露出春華秋實的喜悦;碩果累累的無花果,誘人地掛滿了枝頭,等待人們收穫……,臨窗瞥見的蕭瑟中卻也透出不少香甜的氣息。真想不到眼皮之下,竟然也有我一路尋覓的秋韻。大概逛街、賞景猶如讀一本書,一本哲學,只有凝神注視,才會發現身邊腳下的芳草,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風景。

秋雨依戀秋風,秋風伴隨秋雨,時緩時急,從昨晚下到早晨,淅淅瀝瀝,又從早晨下到晚上,纏綿的秋雨好像也使人間親情友誼濃烈起來,彼此之間的思念和祝福變得細密了。傍晚,女兒來電話告訴我説,她帶着孩子,已回老家團聚,與爺爺奶奶一起過節了。節後,她再陪我們一起玩,並衷心祝福老爸及家人中秋快樂!話音未落,手機短訊的信號又響了,打開一看,是上海唐學友發來的短信:“浦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中秋明月伴你行,祝君如月永康平!”我與他曾經同窗共讀大學六載,一別四十幾年未曾謀面,難得他還沒有忘記我。我隨即回敬祝福:“秋風秋雨秋韻,月明月圓月滿,同校同師同學,相逢相助相知。衷心祝願老同學和家人節日快樂!”我喜歡這些短訊,言簡意賅,情深誼厚,念起來韻口,總是來訊必看必回,互相祝福,讓這個節日充滿人間温情與愛意。

天色漸漸黑了,手機裏的短信也漸漸多起來,不斷提醒我中秋夜晚就要到了。兒子家餐桌上,擺滿了自炊的營養型、保健型晚餐,寓意甜美團圓的各種月餅、蓮藕之類時令食品,以及親友贈送的瓜果和飲食,時而散發出一縷縷誘人的香味,夾雜着桂花的清香。全家人歡聚一堂,品嚐着月餅和可口飯菜,歡慶閤家甜甜蜜蜜,過得既簡單、傳統而又鄭重。

既沒有山珍海味享受,美酒佳釀助興,也沒有舉杯邀月的才情,但作為工薪一族,充其量,不過是一顆小小的螺絲釘,平凡而又平常,能停下世俗繁忙,放開功利慾望,品嚐一下質樸、真實、温馨的親情友誼的微妙,感受生活樂趣的甜美,哪怕是平日裏再苦再累,身上也會感到一縷温暖,心裏充滿一抹陽光。我也從這種祥和、安寧的氛圍中,享受到天倫之樂。

當然,是晚最高興的要算我的孫女琳琳了,她邊吃月餅,還要大人邊給她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説,不知給她講過多少遍了,她還愛聽。孩子的心靈是純真的,正如蘇霍林斯基所説:“兒童是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也許在孩子的天真眼眸中,那位射落九日,造福天下萬物百姓的后羿,勇敢、堅毅的英雄形象是最棒的;抑或是在她幼小心靈裏,那位脱凡為仙,飛奔月宮,執著冰清玉潔的寂寞,美麗、聰慧的嫦娥仙子真是太美了;還有,勤勞誠實的老爺爺吳剛一刻不仃的伐桂聲,活潑可愛的玉兔搗藥聲,在孩子聽來,那都是寂寞的月宮中最動聽的音樂。不過,孩子的思維是最直觀的,也是很現實的。聽完這個故事後,她還意猶未盡,繼續詢問,“那麼,吃了長生不老藥的嫦娥仙子,今天晚上也能回家過節嗎?”我只好寓教於樂,教她背誦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讓孩子充分發揮自己的時空想象力了……。

我走到陽台上,依窗仰望,覓盡冷穆清曠的夜空,渾然沒有月亮的蹤影。黑壓壓的烏雲籠罩着整個蒼穹,天地黯然失色,萬家燈火,眾生的思念似乎也化不開蒼茫暮色。放眼遠處,就連鬧市區五彩繽紛的霓虹燈,也暗淡了往日的光彩。朦朧視線裏,只有昏黃的路燈輝映着夜空下綿綿的雨線,幻化成迷茫的雨霧隨風飄逸,讓這個雲遮月隱的中秋之夜蒙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讓這一切變得縹緲,彷彿眼前不是從天空落下的雨水,而是嫦娥仙子揮舞着廣袖,一邊撥開重重烏雲,一邊揮灑欣喜的淚水,飛向久違的人間。我的思緒也隨之飛向遠處的故鄉,心裏漾起懷念故人的漣漪,頓感從窗外飄落在臉頰上的雨點,冰涼冰涼的,點點是“不思量,自難忘”的親情,滴滴是早已枯竭的淚水,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期待中遙看夜空,那熟悉的方位上,還是沒有那輪園潤清麗的月亮,偶然可以見到不遠處有煙花燃起,啪!的一聲在空中炸響,閃耀出一片五彩繽紛的夜空,猶如天女撒花般豔麗,煞是好看。轉瞬間,煙飛灰滅,又迴歸寧靜。儘管煙花的短暫美麗不能像月亮那樣,永恆照亮別人,安祥自己,但也給人們帶來片刻的光明和歡樂,這就夠了。倘若,世人都像綻放的煙花那樣奉獻給公眾社會一份亮麗,那麼,無論老天爺喜笑顏開也好,颳風下雨也罷,我們的生活就會美好得多了。

興許是人們的虔誠感動了蒼天,雨漸漸停息,室外不時傳來燃放煙花的響聲,此起彼伏的好長一陣子,漸漸的,稀落下來,夜闌人靜了。唯有小花園裏秋蟲們不知疲倦地、一刻也不停息地吟唱,略顯幾分悽清。無眠注視夜空,雲霧漸漸淡了,月影依稀,朦朧而飄渺,神祕而迷離。原來,“明月卻多情,隨人處處行。”只要我們心中有一輪明月,無論陰晴,月亮就明麗如斯,……。

中秋的隨筆3

今年的中秋節有三天假期,我與我先生一起回老家陪公公和婆婆過節,天空湛藍,豔陽高照,車子行走在秋高氣爽的高速路上,蒼翠中有幾許秋黃的羣山飄然而過,不時有金黃滿地的稻田掩面而來,回家的心情愈加急迫,穿過亞洲第一長的雪峯山高速公路隧道,不多時就到了我先生的老家,老家四周環山,山上初秋的樹木依然鬱鬱葱葱,一條從雪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天池湖流下來的潺潺溪水繞村而過,壠裏的稻田雖然還有幾縷綠色,但還是黃燦燦的惹人喜愛,

公公和婆婆看見我們來,很是歡喜,忙不停的招呼我們,問我們暈不暈車,路上順不順利?已過古稀之年的兩老,雖然頭髮有點花白但依舊精神閃爍,削瘦的臉盤露出慈祥的笑容,桌子上擺了許多山裏新鮮的水果,晶瑩透亮的金秋梨,汁多味甜;黑珍珠般的刺葡萄,味美可口;剛剛煮熟的花生香甜味濃;尤其是那幾個嬌豔的紅色傳嘟鼓,外形有點象沒有皮的石榴,是我結婚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水果,也只有在這原生態的深山裏才出產,鮮美的肉汁讓我大飽口福;禾堂邊的老來紅花就象搖晃的紅雞冠,散落在庭院的土牆上,兩隻彩蝶纏纏綿綿飛舞在火一樣的一串紅花枝上,雍華瑩潤的美人蕉綻放在初秋菜園的籬笆邊,裝扮着靜幽的古老的吊角樓。

婆婆又在忙着準備晚飯,山村特有的老式灶台上有兩口黑黝黝的鐵鍋,婆婆這也不要我做,那也不讓我打幫手,我只好幫着燒灶火,杉葉燃燒時嗶啵聲,吵菜鍋鏟的嗆嗆聲,是那麼的熟悉而又温馨,老家喂穀子且放養在小溪裏的雪峯山黃鴨炒熟後格外的香,婆婆邊炒菜,邊跟我嘮家常,關心我們工作順不順利?我的女兒她的孫女在大學裏情況怎麼樣?當聽説她孫女在大學裏是學生會宣傳部的副部長時,開心的笑了,家長裏短,婆媳快樂融融,笑聲滿屋。

吃完晚飯,我們去村前的小溪邊散步,清澈的溪水緩緩地流淌在村前的稻田旁,就象飛天凌空而舞的一襲飄帶,在這清涼的初秋傍晚曼舞在畫一樣的山村旁;絢爛的晚霞把遠山,溪水和山村染得更加嬌豔;那黃澄澄的稻穀在我眼前逐次鋪開漫向遠方,濃濃的的稻香盡情渲染着秋實的芳華;家鄉九十五歲高齡的大寫意大師易老坐着輪椅,在溪邊的迎風亭靜靜地聆聽着溪水的淺唱,沐浴在霞煙靄靄的晚霞中,享受着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夢寐;走在秋色漸次的陌上,徜徉在金黃鋪滿地的田野,天邊的晚霞漸漸褪去了華麗的衣裳,屋前屋後有點秋黃的草叢裏,一身霜白的冬瓜很是隨意地擺着pose,金黃燦燦的南瓜隨處可見,我張開雙臂深深陶醉在這靜美的秋景之中。

鄰住屋前池塘邊的柿子樹掛滿了淺黃色的柿子,幾隻秋蟬在樹上吟唱着幽婉的荷塘月色,搭在池塘上的竹架子爬滿了花事正濃的絲瓜,就象一個錦簇的黃色花盤,細細一看,瓜架下面還吊着幾根青翠的長絲瓜;過上小康生活的鄉親大部分都在房子周圍栽種着各種各樣的瓜果和鮮花,瑩潤碧透的美人蕉,紅的有點發紫的老來紅,傍晚才羞答答開始自己花事的胭脂花,怒放地把花枝都壓彎了的三角梅,嬌豔毫不掩飾的綻放在這畫一樣的山村,此情此景讓我想起杜甫的那首詩“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嘀”。

晚霞漸漸地消褪,天空也慢慢的暗了下來,周圍的小山變得幽暗朦朧,星星開始次第閃爍在藍色的天幕之上,眨着閃閃的星輝,遠處的山頭冉冉升起圓潤潔白的玉盤,一輪滿月如約懸掛天穹,柔柔的月輝碎碎地灑在寧靜的山村,皓月皎潔,蟲鳴琴揚,天邊不時劃過幾顆流星,墜落在遠山後面,晚風習習而來,捎來濃郁的桂花香,坐在自家的禾堂裏,我們陪着二老一起聊天賞月,享受着團圓的天倫之樂。

中秋的隨筆4

見驢寫驢,見馬寫馬,是大多數文人墨客樂於鼓搗的路數。鄙人雖不致不可耐,但自認依舊俗人一個。即是俗人,又願堆文碼字,當然也就逃不出那些搗鼓了。

時值中秋,各家團圓,自然不能邀友或把酒小酌、或麻壇小賭,又因俗務糾絆,不能與父母共度佳節,於是待妻兒睡下,獨坐窗前,與嫦娥隔窗對視,以期消解喧囂背後的孤寂。居地農曆八月的秋,不冷不熱,少風少雨,正是一年好時節。不過今天小陰,薄薄地一層陰雲遮住了本該光潔的月亮的臉。看見月兒無奈的在雲後穿梭,也就淡了觀賞的興致,回到書房看看書,在網絡上翻檢下最近的文章與時事。

“我是誰?”是某文社的徵文,因為自己也參與其中,正有文友回覆帖子的提醒,進去看看,不過又是一番讚譽,大概還是因為混得臉熟的緣故。

我是誰?是一個深奧的哲學問題,從古到今,自中及外,多少智者多方位多角度的論述過這個問題,到如今仍然在不間斷的論證論述着。鄙人愚笨,不敢奢談這類高深的問題。但老子有言‘自知者明’,出於對‘明’的好奇便放不下對‘自己’也就是‘我’的探討。

我是誰?我是我!這是很智慧也很愚蠢的回答。説他智慧,是因為我的確是我,不可能是驢是馬非得拉出來遛遛不可。我的姓名、性別、年齡、學歷、財富、職位等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任何一個只是附着在我身上的某種飾物而已。説他愚蠢,是因為此種回答就是驢是驢、馬是馬、某物是某物的回答,定義是不能自身給自身下的。

記得二十來年前的中秋,在煙台求學,晚上無事,幾個同學慢踱到海邊,坐在礁石上喝酒看月亮。‘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那天的月亮大得出奇,加上波平如鏡,月影映在海中也是分外的光明。良宵美景,幾個風華正茂的青年輪流舉酒瓶子邀月暢談,喝的興起,手舞足蹈,人影憧憧,雜亂地倒映水中,雖無佳人相伴,卻有嫦娥盤桓其間,現在想想,青春不再,但也算是回憶中的美事一樁了。忘了誰對着海中月,唱起《水中花》,不覺蕭然。當時也曾辯起月與影的問題,酒後之言,忘了結果,總之道不出個所以然。但是影終歸是影,再像也不是月亮。

而今再論我是誰,覺得首先要忘我,也就是先要無我,方知有我。一旦你説或者你想我是誰或者我是什麼,那你還不是你,那個你認為的你還是你在水中或者鏡中的影子。俗話説‘痴者通神’,可能就是痴者不迷於假象,反而自知自我。大多智者目光清澈,再清澈都不及初生小兒,小兒初生,尚無凡世紅塵之物擾亂思維,無雜念,所以最‘我’。人之將死,迴光返照,目光也有片刻清澈,那時已知萬事皆空,濁淚排淨,始沖刷淨蒙塵雙眸,得片刻清淨,終至無我,可知之晚矣,於事無益。智者哲人探根溯源,亦有無限接近者,於是也目澈睛明,但終歸不是常人所為,不執也罷。

有人看了上面這些肯定會説,什麼亂七八糟的,搞這麼複雜做什麼,誰願意研究研究去吧,關我鳥事,我該怎麼活着還怎麼活着。呵呵,是啊,我也這麼覺得。與其天天追問我是誰,不如先活出自我。怎樣活出自我,當然是為了自己好好活着。這樣説,又有人會説為了自己好好活着,你是不是太自私了。呵呵,非也。我説的為了自己好好活着,只是讓我們明白,無論我們做什麼,哪怕是天大的功德,心裏都不要覺得別人欠我們什麼,我們做的是為了我們自己,只有這樣我們心中才沒有負累,心裏才能充滿快樂。自己眼中一切的苦,別人眼中一切的樂,別人的感激,別人的謝謝不要在我們的心中留下什麼,我們是為自己在做,所以心安理得,與他人無干,如此感覺便幸福便快樂。因為你見過哪位為自己做事不心甘情願,不幸福不快樂?

凡事為自己努力去做,幸福着自己的幸福,快樂着自己的快樂,我奈我何,是奈我何,誰又能奈我何!

見驢寫驢,見馬寫馬,本是胡謅八扯的事,自然驢脣不對馬嘴,你又奈我何!

哈哈哈哈。誰是誰?關誰鳥事!今天到這兒吧!

中秋的隨筆5

落葉飄滿天,憂愁繞心絃。中秋團圓日,無人伴身邊。俯首拭淚眼,畫面腦中鑽。父母坐門前,時望又時歎。

下班路上,天色已經昏暗,風雖輕卻很堅韌地吹拂着地面,道路兩旁的樹葉隨風飄落,在眼前飛舞着,落在車窗,又飄向遠方,看着眼前這般景象,憂愁竟悄悄地潛入了我的心絃。

中秋佳節,全家團圓的日子。到了晚上,一家人圍坐桌前,閒話家常,一邊品嚐各式月餅,一邊觀賞窗外明月,屋子裏充滿了歡聲笑語,其樂融融。然而此番美好的景象於我而言已是十幾年前的事了,自從高中住校之後就再也沒能陪父母過過中秋了。一想到,今年的中秋依然不能回家看望年歲已高的父母,不覺眼眶竟濕潤起來。誰曾想到,三十歲的年紀,竟有如此的無奈。

我靜靜地低下頭擦擦眼淚,腦海中卻依稀浮現出家裏的畫面。此刻,或許父母也在同樣思念着遠方的兒女,他們就坐在門前的小板凳上,望着遠處的小路,雖知道兒女應該不會回來,卻還是期盼着能有一絲驚喜。就這樣等啊等啊,旁邊的家家户户都已燈火通明,時不時傳來推杯換盞的聲音,偶爾還有孩子銅鈴般的笑聲,然而那熟悉的門前卻只凝結着失望的歎氣聲。

世間不知有多少年邁的父母,又不知有多少年少的孩子,每天都在期盼着,感歎着,燦爛的笑容或許只會停留在家人團聚的那一刻。

中秋的隨筆6

在中秋節逐漸接近的腳步之際,筆者在百度上無意發現了一個關於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簡介,其中有這樣幾句話大概是這樣的。

中秋節同時又叫做“月夕”,“八月節”,原因是因為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在這樣難得的夜晚,人們仰望着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而然的就會期盼着和家人團聚。而遠在他鄉的遊子也會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被稱為“團圓節”。

然而近日筆者發現,身邊很多的人因為中秋放假而欣喜。欣喜着團聚。然而欣喜團聚的卻並非是親情,而是愛情。似乎一下子中國的所有節日都是為了愛情而設定的。

從中秋節出現之時便有大量的文人描述望月思鄉的詩詞,難道到了我們這一代就失去了王建筆下“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的鄉愁了?難道到了我們這一代就失去了杜甫筆下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思鄉之情了?難道到了我們這一代親情已經失去了意義?難道我們的生命裏愛情已經佔了絕對重要的位置?可是為什麼每次在愛情受到傷害的時候首先想到的就是温暖的家呢?

中秋,一個親情濃郁的佳節。釋放親情、感受親情、增進親情,親情是主旋律。然而在現實生活裏在這難得的節日裏,男生在籌備着去哪裏和心愛的女生浪漫。女生在等候中心中白馬王子的驚喜。他們都忘了家裏等待着白了頭髮的父母,他們都忘了等待的父母為他們準備的驚喜。或許,那些親手做的月餅並不如買的好看、好吃。

他們忘了,忘了中秋的涵義。他們忘了,忘了父母的期許。或許,他們還在為了怎樣敷衍父母不回家而煩惱。或許,他們還在為了浪漫的愛情想着問父母要錢的藉口。他們忘了,忘了真正的中秋是和家有關的。

愛情的濃情蜜意讓你們忘了家,愛情的撕心裂肺讓你們想起了家。你們可否在真正與家有關的日子裏完全的惦記着家?你們可否在與家有關的日子裏完全的融入着家?畢竟,完全與家有關的日子並不多。雖然,那是孕育你一生的港灣。

與愛情有關的日子真的有很多。情人節、白色情人節、紫色情人節、七夕,包括聖誕這些節日都已經成了愛情的專屬。或許,你們在甜蜜的每一天都是與愛情有關的。那麼,在幸福的時刻你們可否關心一下家人?你們可否讓與家的日子讓父母幸福的微笑?

朋友,親情在邀你回家過中秋了。你知道了嗎?

中秋的隨筆7

轉眼就是中秋節了,我們還沒有一點準備,或許是因為那裏氣氛相對沒有那麼濃烈吧。半年的時光就像這河水一樣湍急的流走了。這天變成了昨日,昨日又變成了過去。我們期望時空定格在那一刻,想要抓住些什麼,卻不曉得自我想要什麼。時光總是那樣的公平,不曾為誰慢半拍,也不曾為誰快半拍。中秋節邁着輕盈的腳步,悄悄地來臨,我們還漂泊在另一個城市。

已經是凌晨,馬路上沒有行人,那裏中秋的夜晚很涼,絲絲涼意佔據了整個夜,路燈在月光下也變得有些暗淡了,望着月亮,從那抹銀光裏,似乎看到了多年前嫦娥的影子,而我們就是那后羿,只能望着月亮出神。眼睛忽然有些發澀,我們不得不收回目光,低下頭後卻發現,腳下那清晰的孤影觸動着心底的思念。我們踩着自我的影子,開始漫無目的的行走

同樣的月,有人喜有人憂,生性多愁善感的我們,看淡淡的月光有着一抹憂傷,像是一顆孤寂的心,就如今晚的月亮那般孤獨,那淡淡憂傷的光,無限的悲傷,生活的不如意,就如今晚的彎月憂傷着不能圓的遺憾。

青春如同這個季節的落葉,孤獨的身影在風中迴盪,任風飄零。那憔悴而憂傷的葉子,靜靜地躺在冷冰冰的地上,生命的終結就只有碾成泥了。“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多麼的淒涼。春天裏這片葉子像嬰兒一樣聲聲啼哭着喜悦,長成生命一樣的葱綠,而此刻它竟落得如此的.悽慘。而我們們這代人的青春正是地上的落葉,時光的秋風將我們們的青春吹走了。

生活的不如意,讓我們們百般的苦惱。儘管在年少輕狂的時候,擁有青春懵懂的活力,煥發無限的力量,膽敢勇闖命運的河流,踏平生活的坎坷,邁過生命的艱難,尋找生活的快樂。然而命運總是考驗我們們的信心,折磨我們的意志,剝奪我們的幸福,扼殺我們的期望,埋葬我們的前途。

人世間的公平與誰理論!一樣的生命,卻不能一樣的活;一樣的活着,只能承受不一樣命運。不堪負重,一無是處,生命就這樣消耗殆盡,在歲月裏蒼老。:

如此的蹉跎歲月,任時光的風浪將自我掩埋。我們就是那無根的浮萍,在歲月的河流裏漂流,隨風去,隨風來,居無定所,流離失所,盡在時光的流裏氾濫。我們務必學會自我們調節,生活即便是痛苦,也要唯心向暖,支撐着空虛潦倒悲寂的心,也許就會變得快樂。我們渴望能在生活裏得到幸福,就務必努力拼搏、追求、付出、爭取,時刻謹記,告訴自我應對生活,不要哭泣,眼淚是不會博得命運的施捨;不要屈服,只有堅強才能驅散陰霾;不要自卑,只有勇敢才能在廢墟中站起來。

中秋的隨筆8

早上,我剛起牀,人們都很興奮。因為今天是8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來了。今天一大早,我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買蔬菜、月餅和其他食物。下午,我父母在廚房忙着殺雞、殺魚、切肉和切蔬菜。這真是一種享受當我吃飯的時候,我吃得像狼一樣。過了一會兒,我第一個吃了一頓好飯。我會馬上為滿月做好準備。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我從來沒有能夠揭開月亮的神奇面紗。不禁讓我想起了月亮女神的故事。為了紀念嫦娥,人們把8月15日定為中秋節,那時人們期待團圓。這也讓我想起了一首著名的詩:我的牀腳下閃着如此明亮的光,難道已經下過霜了嗎?"我抬起頭凝視着月亮,低下頭,我的懷舊之情油然而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心情。它不時提醒我,駐紮在邊境的士兵不能在中秋節與家人團聚。為什麼月亮沒有露出它的真面目?我想看看書上是怎麼説的:多麼圓、明亮、又大又美麗的中秋節!我神祕地去問我的父母。原來我的父母受到了13號颱風“森萊克”的影響雖然我今天沒能像我希望的那樣看到中秋節的月亮,但我還是很開心。

中秋節的由來也有人説是為了推翻元朝的壓迫統治而殺靴毀元。8月15日,每個家庭都會開始一起工作,”紙條被放入月餅並互相傳遞!8月15日,元朝被老百姓推翻了。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是為了慶祝勝利的喜悦!也有人説中秋節是收穫的季節,它是農民體驗和享受收穫的喜悦和喜悦。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也是歡樂的象徵。讓我們一起享受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來吧!

中秋的隨筆9

對中秋的描寫,有很多,有憂傷的思念、有團聚的喜悦、情感的纏綿、有月圓的美麗, 又到中秋,心中思緒萬千,是激動?是感謝?是思念?是憂傷?是離愁?説不清,亦道不盡。每一年中秋,都有許多感觸,當然也完全不同,今年的中秋,讓我有些欣喜,也有些迷茫. 有時候人生真的好奇怪,當你沒有時,你會無數次的向上帝禱告,希望他給你需要的温清,但當你得到了,不但不知道珍惜,甚至期望你要失去他的日子快快來臨。你總是想象失去他你會怎樣。你以為答案往往會是,你會過得很好,甚至更好。當你生活忙的不可開交時,你總是期待哪天能真正停下來,好好享受生活本該有的完美,但當有一天你真的不用為工作、生活的瑣事抱怨時,你又會留戀那般讓你感受到生命的忙碌。你總是不滿足於現在,你總是拼命追逐明天也許並不真實的記憶,卻忘了,你也需要好好享受現在的擁有。你總是不明白,記憶是最不真實的,為何總是用一種強説愁的心情去使自己顯得更糟?你總是以為別人對你不好,不夠體諒你,但你忘了,有付出才有回報,你似乎早已忘了,別人也需要關愛,也需要你的支持與體諒。你可從來沒為別人想過啊!你總是表現得滿不在乎,其實你是不想讓別人敲醒你埋藏很深的記憶。

這些日子裏的確有些莫名的傷感和不快,或許真有一種強説愁的心情吧!但是,不要等一切都沒有了才想起其實你也有過美好的回憶罷了

夜深了,一身疲憊,心猶在遊離不定,如脱僵的野馬無法拉回。那些失落,如一條條可怕的蠍子爬滿在記憶的青苔上,又如一條條螞蟻纏繞在腳上。

再次藉助此文祝願天幕下所有的人節日快樂!

中秋的隨筆10

中秋到了,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一起過中秋節。我可真是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等到了這一天。特別是吃着月餅看着月亮真是一種享受啊!

我們吃過晚飯,爺爺打開月餅盒。啊!這可是我最愛吃的西式月餅。我狼吞虎嚥地吃了起來,嘴裏還不停地説着:“好吃,好吃。”叔叔本來很紳士地拿着刀叉吃,可也頂不住我吃相的誘惑,於是也把刀叉扔在一邊。比我吃得還快。小姑説:“我們這裏真是飯桶雲集啊!”大家都忍不住笑了。

吃完月餅後,我提出作詩大賽,誰作的好算誰贏。參賽的有奶奶、叔叔和我。奶奶説:“中秋團團圓圓,大家平平安安。”叔叔説:“過中秋真高興,大家一起吃月餅。”我説:“我要作一首完整的詩。”大家連聲説:“好,有請張詩人。”我脱口而出:

中秋

中秋月亮掛天空,

異人匆匆回家中。

高高興興吃月餅,

團團圓圓情誼濃。

我剛剛説完,大家就熱烈地鼓掌,一致都説我作的詩好。我沾沾自喜,哈哈,這個小詩人的稱號我也非浪得虛名啊!不過這事情千萬別傳出去,因為爸爸媽媽經常教導我做人要低調。

這個中秋節過得真快樂,我還得到了小詩人的稱號,真是讓人難忘啊!

中秋的隨筆11

又是一年中秋日,遊子心切盼家歸。

家永遠是心的歸宿,因為那裏有殷殷盼望的父母,有牽腸掛肚的妻兒。

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兩節合一,有了長長的假期,可以好好地過一個團圓節了。

父母總是問:兒啊,過節放幾天假呀?天數少,就別回來了,省得把錢浪費在路上。儘管他們這麼説,但也能感到,他們還是盼兒回來的。他們永遠把讓你生活好放在第一位的,只以你為重,把牽掛的心隱在輕描淡寫中。

我説:今年活少,公司不讓加班,假期八天,在這裏待着沒意思。父母笑了,説:那趕緊回家吧!你都幾個年頭沒在家過中秋節啦。你看,他們是多麼巴不得我回來。

孩子知我回去,都高興壞了,還囑咐我:別晚上來,白天來啊!晚上我們睡覺了,沒人接你,不安全!我笑了,孩子替我想得挺多。媳婦倒是沒説順聽話,裝作莫不在意,告訴我:收棒子的時候,你不來,家裏活都讓我幹完了你才來,真是居心不良,乾脆你別回來啦,在外面跟我們娘幾個掙錢得了,我笑説:行啊!孩子可不幹啦,厲問她們媽媽,高聲喊不,逗笑了她們媽媽。

想想,我這幾年,在外居多,回家時少,在中秋團圓日,更是難有幾回在家,為了餬口養家,以捨棄與家人相處的時間,多掙些加班錢。

今年,我終於下定決心,舍了加班,回家好好過一個團圓節,我的心裏,也是特別想家的——那裏都是念我的家人。

中秋的隨筆12

早上,我一起牀,就非常興奮。因為今天是8月15日,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終於來了。今天一大早,我和父母一起去超市買蔬菜、月餅和其他食物。下午,我父母在廚房忙着殺雞、殺魚、切肉和切蔬菜。這真是一種享受。

吃飯的時候,我埋頭吃飯,幾乎像狼一樣把它吞下去。不一會兒,我第一個吃到了一頓美餐。我將為滿月做好準備。

等等,等等,等等,等等,我從來沒有能夠揭開月亮的神祕面紗。不禁讓我想起了月亮女神的故事。為了紀念嫦娥,人們把8月15日定為中秋節,那時人們期待團圓。這也讓我想起了一首著名的詩《寧靜的夜思:》,它在我的牀腳下閃耀着光芒,難道已經下過霜了嗎?我抬起頭凝視着月亮,低下頭,我的懷舊之情油然而生。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李白思念家鄉的心情。它不時提醒我,駐紮在邊境的士兵不能在中秋節與家人團聚。

為什麼月亮不露出它的真面目?我想看看書中所説的一輪又圓又亮又大又美麗的中秋節!我神祕地去問我的父母。原來,我的父母受到了13號颱風“森拉克”的影響。雖然我今天沒能像預期的那樣看到中秋節的月亮,但我還是很開心。

中秋節的起源據説也是普通人為了元朝的暴政而殺死他們的靴子並摧毀了元朝。8月15日,每個家庭都會開始一起工作,”紙條被放入月餅並互相傳遞!到了8月15日,元朝被普通百姓所統治。也許我們現在吃月餅來慶祝勝利的喜悦!也有人説中秋節是收穫的季節,它是農民體驗和享受收穫的喜悦和喜悦。

中秋節是快樂的,是團圓的象徵,也是歡樂的象徵。讓我們一起享受這個有意義的中秋節吧!“來吧!

中秋的隨筆13

小時候,所有的節日在我看來,似乎都只是日子而已,激不起異樣的感覺,也許有壓歲錢、有新衣服、能放鞭炮、還能看搭台唱戲的春節除外。為什麼?可能是因為所有的日子都簡單地重複,沒有遠遊,沒有離愁,更沒有那一場場生死相隔的鏡頭,不斷地浮現,重演。不知為什麼,現在再過節,別樣的滋味總是會偷偷地、慢慢地湧上心頭。

因為前幾天的勞累,假期裏最大的願望,就是睡個徹頭徹尾的自然覺,好一掃連日來積累在身體每個細胞中的疲憊感。可能是生物鍾作祟,這個所謂的懶覺,也在8點之前主動地自我結束。起牀、洗漱、安排丫頭的早餐、整理家務……,一切看似就跟普通的休息日一樣,沒有什麼區別。

最近丫頭對自己的專屬領地很着迷,為了滿足她的願望,我們就在客廳闢出窄窄的一小塊地方,讓她隨便拾掇自己的東西。丫頭每天花費最多的,就是在自己的小空間裏搭樂園,畫畫,看書,擺弄小貼畫,還給自己的領地造了門,必須用所謂的鑰匙才能打開。上午,她在自己的領地裏自娛自樂,我在忙碌地收拾家務,偶爾會看看她的傑作,時間就這麼點滴地走着。不知為什麼,耳邊突然就回響起了國小的時候聽過就念念不忘的幾首老歌。於是,情不自禁地唱出了聲,唱着唱着,淚水開始在眼圈打轉,忍不住哭了出來。“人生是一粒種,落地就會生根,風吹年華的夢,落葉總要歸根……”。這麼滄桑的歌,居然那麼早地紮根到了自己的內心,汲取着情感營養,慢慢枝繁葉茂地生長。

丫頭的呼喚把我從這別樣的思緒中拉了回來,原來突發奇想的她又用自己的跳繩把客廳圈了起來,繩子上還拴着聖誕節沒用完的鈴鐺。丫頭自豪地宣佈,“媽媽,我的地方太小,以後,繩子裏面的都屬於我了,進來可是要用鑰匙的哦。”她所謂的鑰匙,就是一隻粉色的水彩筆,要用它把鈴鐺敲一遍,然後從繩子下鑽進去才行。有兩次我沒按照要求,直接從上面跨了過去,還惹得小傢伙滿臉的不高興,於是,狡猾的媽媽後來就學會了兩手準備。

因為晚上要全家聚餐,按照慣例,也一定會陪公婆打麻將到挺晚的時間,於是,午飯後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哄丫頭睡覺,要不然,晚上疲倦起來小妮子情緒肯定不好。打扮牀頭,講故事,喝水……,不願意老老實實午休的小丫頭總是一堆理由,把大人折騰一番後才不情願地睡着。丫頭爸爸早早地去公婆家幫忙張羅晚飯,我跟丫頭繼續賴在家裏,她在自己的領地裏搗鼓東西,我則欣賞着單位羣裏同事們中秋的手機簡易畫創作,直到那邊電話催過來,“姐姐們都等着急了,妞還在幹嘛呢?”聽到姐姐們都在等着自己,丫頭迫不及待地催促我趕緊收拾好,慌慌張張地帶着滑板車出發。

逢年過節聚餐是公婆家的傳統,公公是山東人,老家離孔子故里很近,不僅做得一手好菜,而且非常熱情好客。因為離得近,工作又忙,丫頭出生到現在,兩位老人也沒少操心,丫頭這個調皮搗蛋的小孫女,自然也給他們帶去了不少歡笑。我們剛走到廚房的陽台下,就聽到屋裏有人喊:“萌萌、朵朵,妹妹來了,出去玩吧。”要是讀研的大丫頭也能回來,接下來應該是李家四姐妹的幸福時光了。雖然年齡跨度很大,可是大丫頭一直對小傢伙呵護有加,小丫頭也一直對姐姐惦記得很,也許,這就是血濃於水,姐妹情深吧。

院子裏孩子們還玩得正興,遠遠地就聽見家裏有人喊要開飯了。祖孫三代十幾口人圍着大桌子熱熱鬧鬧地邊吃邊聊,遠在外地的大丫頭也以微信視頻的方式,跟家裏每一個成員都打了招呼。看着她,忽然就想到了自己,是呀,從第一個不能在家度過的節日開始,以後這樣的情景會越來越多,這就是成長、人生必須要面對的。我猜,戀家的她,關掉視頻後應該會偷偷地哭鼻子,淚水,很多時候是挺好的宣泄。

公婆挺喜歡打麻將,尤其是公公,但是他從來不在外面玩,只是平時的我們都太過忙碌。所以,週五晚上如果沒有特別事情,陪他們打麻將就是我和丫頭爸爸固定的安排,過節更要如此。兩位老人總是輸多贏少,可他們依舊非常開心,似乎年齡越大,越在乎各種形式的陪伴,他們的要求,就這麼簡單。不過,這一晚,兩位老人運氣挺好,輸了錢的我,還被要求在家人羣裏發了個大大的紅包,不過,我樂意,只要他們開心。

這個中秋,就這麼瑣碎平常的度過了,陪丫頭,陪老人,我想,中秋的意義也就這麼簡單了吧。

中秋的隨筆14

小時候的中秋是純淨的,那時的感受裏中秋就是一種最簡單的滿足,滿足於媽媽帶回的月餅,金燦燦的,淡淡的清香是縈繞在心頭最原始的幸福感。中秋節的文化意義在我這裏不過就是一塊甜蜜蜜的月餅,和抬着頭望着月亮發呆,想象着嫦娥和月兔的嬉戲。

如今的中秋,似乎沒有變化,月亮還是那個月亮,可已往的純真卻已經被燈紅酒綠所矇蔽,浮華的世界,終究找不到一個可以安心賞月的地方。

看到超市現今包裝華麗的月餅,實在是越發的糊塗,當年的關於月餅的甜蜜記憶如今只被商家的高價所謀殺。月餅在這裏早已失去了中秋的符號意義,失去了文化屬性。商人們為了掙幾個錢,把月餅硬生生的變成一種沒有任何意義的簡單而又奢侈的消費品。出賣了中秋文化,出賣自己的良心,出賣了月亮,出賣了嫦娥,更出賣了那回不去的純潔的時代,那個真正屬於月亮的,屬於中秋的時代。

中秋的真正價值在於把每個人內心最柔軟的部分昇華,在月光下真正獲得一種恬靜,讓平日裏浮躁的心沉澱,完成靈魂的涅槃。佳節團圓,是對思念的膜拜,膜拜我們心中純淨的情緒,膜拜先祖的生命軌跡,膜拜月亮給我們帶來的安逸的自在。

這種自在,於如今的世界實在是難尋。隨着快節奏的生活,人們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有多少人能在匆匆而逝的歲月當中哪怕駐足一次?那些為了夢想漂泊遠方的遊子,在中秋的夜,定會卸下疲倦的行囊,暫時把惆悵與彷徨丟掉,和家人真正的享受地地道道的團聚。不需要拘束,不需要設防,完完全全將一顆心温柔地交付給親人,交付給故鄉。(

中秋佳節,實在是一個純潔的日子。每一個人都會超脱往日的倦怠,讓生命安靜地體會灑脱與和美的共存。灑脱是一杯家鄉的老酒,和美因團圓的難得。中國人幾千年來所追求的和諧之道,在中秋之時,竟如此完美的與老莊的狂放重合,化作一輪月,沉靜每一份浮躁的悸動。

中秋,便是道的超脱,是生命安寧的一種存在。在當下利慾薰心的浮華世界,更加需要我們守護,需要我們敬重。

中秋的隨筆15

又過中秋了,中國傳統裏又一個重要的節日——中秋,在月桂飄香、碩果累累的季節裏與我們相遇。我想,中秋佳節倍受世人關注,可能是因為它寓意着團圓與豐收之意。月是十五圓,中秋月更明,八月十五的月亮更象徵着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意味着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寄寓人們對成功與豐收的喜慶,對美好未來的期盼。

在許多地方吃月餅已成為中秋裏重要的一道民俗。還依稀地記得第一次吃月餅的情形。

那年中秋,父親從相隔二十餘里的地方趕回來,已是中午時分,手裏拎着個袋子,方方的,我們圍上去問父親,是啥,父親説是月餅。我們感到非常吃驚,什麼叫月餅啊?父親説,月餅就是過中秋節吃的餅子,所以叫月餅。呵呵,就是餅子嘛,誰沒吃過?平日裏母親也做餅給我們吃。母親做的餅特別好吃,金黃的外殼,看着都挺誘人,咬一口,和着葱、肉、豆腐與時令的蔬菜,軟軟的麪皮,吃到嘴裏滑滑的,麻、辣、鹹同時刺激着舌頭的味蕾,細細品着,一種妙不可言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父親卻擺擺手説,與你們母親做的不一樣。不一樣?我們更加疑惑了。我們都挺想知道月餅到底是什麼味道,父親説,現在還不能吃,這個得等到晚上才可以吃。父親叫母親把裝有月餅的袋子放到大箱裏,母親在上面掛了把鎖,鎖好,然後把鎖用力地往下拉了又拉,以便確定完全鎖好。

上面提到的大箱子,在我的頭腦中記憶猶為深刻,它的威力我是深深知道的。那是一個長約1。2米,寬約1米,高約0。8米的箱子,上面放着那個時代最為寶貴的東西,如冰糖、紅糖、麪條、粉條等等之類的東西。大箱的上面,放着一個黑色的小箱,忘卻了小箱裏裝的什麼,總之小箱也挺沉,大人們經常需用力地抱走小箱方可打開大箱。某年夏天,我家為爺爺辦生日,母親炸了許多酥肉放在大箱子裏。我餓了,便四下裏望望,沒人,便端了根板凳,爬上板凳,不知哪來的那大力氣,居然把大箱子連同上面的小箱子一同掀起,從撬開的縫中,可以看金黃色、令人垂涎欲滴的酥肉了,心中一陣狂喜,便將另一隻手伸到箱子裏去抓,可能是因為體力不支的緣故,沒能托住上面的箱蓋,那箱蓋便連同上面小箱將我一支胳膊壓住了,先是感覺到痛,這樣被壓着也不是辦法,於是努力地想把手縮回來,哪知越壓越緊,手臂都感覺有些麻了,實在無奈,只得拼命地叫:“姐姐,快來救我……”姐姐也不知哪裏去了,救兵沒到呀,終於忍不住了,只得哭了起來。大人們聞聲趕過來,把我救起。問我咋回事,我説:我看只一貓,它在那裏撬箱子,我急呀,怕貓把酥肉偷走,我去趕它,哪知它一放手,廂子把我壓住了。大人們都笑了,姐姐打趣地説:那貓是你吧?我也笑了:)。年方7歲。

鎖着就鎖着吧,有些東西鎖好了就不要隨意去動它。就像那個被所羅門扔到大海里去的瓶子,千萬記得:不要輕易打開。呵呵。

整整一下午,我都惦記着父親帶回的月餅究竟是怎樣的味道,又避免着再次被箱子壓着的危險,便這樣忐忑着,掛念着。夜色慢慢降下來,聽得大黃狗在院壩邊叫了幾聲,然後便又安靜下來,我們便知道:是爺爺回來了。爺爺是個生意人,做些針頭、麻線、鈕釦之類的小生意,每逢農曆的二五八便要去二十餘里外的鄉鎮上去擺弄他的買賣。爺爺每次回來得都比較晚,總是在路面看起來有點像螞蚱石(四川方言,可能是花崗巖之類)樣的斑點的時候回來。若超過這個時分,奶奶便吩咐我們到山嘴上去呼喚。有時奶奶也去,她呼着爺爺的名字和同我們的呼聲在山谷裏迴盪,直到爺爺在對面的機耕道上應答“回來囉”,眾人的心才算落下。爺爺奶奶就是用這樣最質樸的方式惦記着對方,傳遞着關懷,這種最簡單,最真摯的交流方式卻顯得彌足珍貴,令人羨慕不已。爺爺總得非常疼愛他的孫子們,每次總少不了給我們帶點好吃的東西回來,五香瓜子、炒羅花生一類的東西,七八個孫子,有大的,也有小的,都圍着爺爺,一個個親暱地叫着“爺爺”,爺爺便從口袋裏掏東西給我們吃,雖然不多,感覺特別地香甜。爺爺奶奶在旁邊樂呵呵地笑着,看着他們這一羣調皮搗蛋的孫子,眼睛瞇成一條線,心裏樂開了花。

母親打開箱子,拿出裝有月餅的袋子,慢慢打開,一個方形的鐵盒子,外面印着月餅的圖案,還有花中王子牡丹的陪襯,顯得高貴典雅,包裝非常精緻。母親打開盒子,我們便看到一個有着八個格的塑料盒,每個小格中靜靜地躺着可愛的月餅。説它可愛,一點也不假,圓的外形,美麗的花邊,兩邊着印着十分好看的圖案,金黃的色澤,迷人的芬芳誘惑着我們,同時也牽引着我們的目光,月餅走,我也走,我看月餅到哪裏?哈哈。母親吩咐我們給爺爺奶奶送二個過去,便回來分享月餅了。我們飛也似的去了,飛也似的回來。拿着母親切好的月餅,放到嘴裏,耶,果然不一樣的感覺,不一樣的味道,每小塊的月餅味道也有差別,甜味、椒麻味、香辣味的……。總之,我們吃到人生中的第一次月餅,到底明白父母將月餅鎖起來的緣故,幸福的時刻,一定要讓一家人共享。

往事悠悠,我心依舊……

月兒圓,今又中秋。在此,衷心地祝願:我的各位兄弟姐妹、親朋友好友們:中秋快樂,心想事成,幸福安康,好運連連!

標籤: 隨筆 中秋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jr/zhongqiu/onlmv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