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科普知識 >

三伏天養生小技巧

三伏天養生小技巧

三伏天養生小技巧1

三伏天注意事項

三伏天養生小技巧

1、不貪涼。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這時候人體的毛孔處於張開狀態,如果過度地吹空調、喝冷飲,會使人體表面的温度驟降,血管出現驟縮,毛孔關閉,體熱無法散出。

2、不熬夜。夏日的時候晝長夜短,高温會導致人體的新陳代謝加速,三伏天熬夜的話,就容易引起氣血不足。

3、忌濕氣。一年中三伏天算是最悶熱的,這期間的濕熱之邪以及暑濕都易侵入人體,就會導致人們出現疲乏無力、胃口不佳、脾胃不適等症狀。

4、防中暑:三伏天非常容易中暑,因此要保持室內適當通風,室外温度過高時儘量減少外出,做好防護措施,防止中暑。

頭伏飲食注意事項

諺語説“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伏日吃麪食的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經開始了。此時,新麥剛收月餘,帶着麥香的麪食可以增加食慾,排出“熱邪”。伏天裏晝夜温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活動量不要太大;飲食要清淡,不要增加腸胃工作量;注意夏季衞生,避免夏季傳染病;伏天是食物黴變高發期,要注意食物保質、保鮮。

防暑是人們永遠需要重複的話題。露天工作者和老人、嬰兒、病人是最需要注意防暑的。其實只要注意採取措施,暑熱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多喝茶水、綠豆湯,多食清淡食物,勤洗澡、勤換衣,保障充足的睡眠,外出採取防曬措施,活動不要過量,避開中午時段活動,注意勞逸結合,避免疲勞駕駛。

三伏天時皮膚腠理開泄,機體代謝旺盛,因此古人在三伏天貼藥,藥性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經絡,起到疏通經絡、調節臟腑、治病強身的功效。

2023三伏天來臨該如何養生

“入伏”後空氣濕度增大,再加上持續高温,極易發生“中暑”現象。中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温,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

在烹調方面,涼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營養;再輔以適量的醋、醬、葱、姜、蒜和芥末,可促進食慾和消化外,還抑菌、降脂、調血壓。西瓜、苦瓜、冬瓜、黃瓜、絲瓜、番茄等瓜茄類果蔬有利尿補水的作用,是首選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飲食還要注意增加營養,食物以易消化為宜,少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少飲酒、少抽煙。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會引起鹽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離子儲備量減少,從而影響胃液中鹽酸的.生成,不利於鐵和鈣的吸收,所以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鹽。補水湯茶飲料是個不錯選擇。湯類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鈉、鉀、鎂等有機鹽,而茶水可生津提神,減輕疲勞。不過,這些湯茶熱着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為温熱的茶飲能通過舒張汗腺將體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遠優於冷茶。

三伏天如何防暑降温

1、口渴後不宜狂飲

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後,不宜大量飲用白水,應適當補充些淡鹽(糖)水,因為大量出汗後使人體內鹽分丟失過多,如不及時補充鹽分,則使體內水、鹽比例嚴重失調,導致代謝紊亂。

2、不宜過量飲酒

人體在夏季受氣温影響極易積藴濕熱,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皮膚髮生瘡癰腫毒的病因,若大量飲白酒,更會助熱生濕,無異於火上澆油。

3、常備防暑藥物

盛夏酷暑,高温燥熱,常使人們食無味、睡不香,容易出現頭暈、頭痛、乏力,甚至噁心、嘔吐等症狀,為了安全度夏,家庭應準備一些防暑藥物,常見的藥物和食物有:十滴水、藿香正氣水、清涼油、金銀花、菊花、荷葉、西瓜。

4、學會睡好午覺

夏日,日長夜短且天氣悶熱,睡眠時間少,睡眠質量差。如能午後稍睡片刻,猶如給大腦充電,有利體力恢復。

5、濕度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但是年老體弱和平時缺少運動者,萬萬不可劇烈運動,否則有害無益。世界共識,最好的運動是步行。

6、熱茶比冷飲效果好

醫學研究表明:防暑降温,熱茶比冷飲效果好,而且維持的時間更長。茶中含有豐富的鉀。夏天出汗增多,常使鉀離子丟失過多,鉀與鈉共同維護細胞內外正常滲透壓和酸鹼平衡,對神經、肌肉功能,特別是心肌的正常運動有重要影響,體內鉀不足時,常覺疲乏無力,食慾減退,耐熱能力下降,甚至導致中暑。夏日常飲茶,可補充人體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有效地預防中暑的發生。

2023年三伏天時間表

初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7月11日-2023年7月20日,共10天;

中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7月21日-2023年8月9日,共20天;

末伏開始與結束的時間:2023年8月10日-2023年8月19日,共10天。

伏天的伏是什麼意思

“伏”就是天氣太熱了,宜伏不宜動。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伏”,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三伏是中原地區在一年中最熱的三、四十天,三伏是按農曆計算的,大約處在陽曆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

文言講,伏即為潛伏的意思。“三伏天”的“伏”就是指“伏邪”。即所謂的“六邪”(指“風、寒、暑、濕、燥、火”)中的暑邪。在夏日裏暑邪會逐漸的深伏於體內,而不為人知。如暑邪不除,到了秋天,火邪克金,而傷肺氣,導致人的免疫力下降,而患感冒、咳嗽、發熱等疾病。而進入冬季以後,這些病會反覆發作,“……秋為痃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因此,黃帝內經明確指出要“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不要因怕出汗而躲在空調房裏。冷飲不但消不了暑氣,反而會傷了脾胃。要知道茶是解暑的最佳飲品。一杯熱茶喝下去雖會出一些汗,但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陣的清涼。凡事不能只看眼前,眼光放遠些。養生必須從當下做起。

三伏天養生小技巧2

三伏天養生小技巧

1、三伏天貼伏貼

還有一種養生加治療的方法,就是在三伏天貼伏貼。貼伏貼的原理,就是要在自然界陽氣最足之時,藉助這個外力,通過陽性的藥物貼敷在人體的相應穴位上,此時人體毛孔張開,有利於藥物的滲透和吸收,從而將人體內的寒濕驅除,以達到治病的目的。

2、飲食清淡少生冷

三伏天飲食養生應以清淡為原則,以質軟、易於消化的食物為主。清淡飲食能清熱、防暑、斂汗、補液,還能增進食慾。平時應多吃新鮮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所需營養,又可預防中暑。三伏天有些人喜歡吃生冷食物,這種外熱內冷很容易讓胃腸受涼,出現腹痛、腹瀉等不適。所以,吃冷飲要適度,不可偏嗜寒涼之品。

3、給身體祛濕

悶熱潮濕的三伏天,人體容易被濕邪侵襲。對付暑濕,可以按足三裏穴,有助於運化水濕。睡前用40℃温水泡腳,可祛濕,還能提高睡眠質量。還可以刻意出些汗,讓濕氣隨着汗水散發出去。多吃健脾化濕的食物也有幫助,紅豆、綠豆、荷葉煮粥,藿香、佩蘭、蒼朮泡茶,生薑切片煮水,都有祛濕之效。

4、運動防中暑

許多人在夏季的首選運動可能是游泳,專家建議,游泳後幹蒸一會兒,將身上的濕氣去除。此外,夏季還可以選擇慢跑、快走、打太極拳、做瑜伽等緩和的運動形式。專家特別提出,陽光是補足陽氣的重要來源,因此,夏天運動時儘可能選擇在室外,可利用早晚陽光比較柔和的時間進行運動。

5、晚睡早起午補覺

中醫認為“春生夏長”,到了夏天,人體陽氣處於旺盛狀態,如果經常睡懶覺,就違背了人體陽氣的季節變化規律,不僅得不到休息,反而覺得更疲乏。所以,夏季早上六七點起牀比較好。午睡有利於氣血平衡,能補充體力,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健康午睡以30~60分鐘為宜,超過1小時則適得其反,可能干擾晚上睡眠。

6、養心還要重養神

由於三伏天天氣炎熱,心火亢盛,容易產生急躁、倦煩的情緒,從養生保健的角度出發,“躁”宜“清”之,夏季要保持清靜愉快的心境,切忌發怒,使人體氣機通暢,順應自然。夏季養心重要的是養“心神”。儘量保持樂觀情緒,注意預防懈怠厭倦、惱怒憂鬱等不良情緒的產生,做到神清氣和,心胸寬闊,精神飽滿。

入伏的三主食

“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

1、頭伏吃餃子:平補效果好

頭伏吃餃子,餃子在中國出現的歷史時間已有一千多年,伏日人們食衣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頭伏吃餃子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營養專家認為,伏天不能熱補或温補,最好平補,餃子正適合平補。餃子含糖類、B族維生素、多種礦物質等,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2、二伏吃麪條:驅病敗心火

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熱之時,用新小麥磨成麪粉煮湯吃,吃後出一身汗,新糧營養豐富,發汗可以驅逐腠理之外邪。三伏天除了喝熱湯麪,還可以吃過水麪,麪條出鍋後用涼開水過幾遍。麻醬要用水稀釋,醬油要用熱花椒油炸一下,醋裏滴上幾滴香油把這些佐料澆到面上,再配上黃瓜絲、菠菜等,澆上蒜泥,不僅刺激食衣,而且“敗心火”。

3、三伏吃烙餅攤:恢復補營養

到了三伏的時候,人體消耗已經到了一定程度,該瘦的人都已經消瘦了很多。所以,這個時暌要適當多補充營養,恢復體力。烙餅除了面裏的營養外,其他營養素都嚴重不足。這時如果加上雞蛋,就可以達到飲食多樣化及營養均衡的標準。

三伏天養生吃的食物

1、蓮子

熱天心臟最脆弱,暑熱逼人,易煩躁、傷心。蓮子芯的味道雖苦,但可清心火,還有降血壓作用,適宜體質虛弱、心慌、失眠多夢的人食用。但大便乾結、腹脹者,最好少吃。

2、菊花

清香宜人的甘菊花瓣中含有17種氨基酸,還富含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可清熱解毒,適用於防治風熱感冒及咽喉腫痛。體質偏寒的人要少喝。

3、海帶

海帶有助於清除體內的積熱,還可以對付因出汗過多導致的體力透支。夏天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季節,海帶中含有的多種營養物質,具有輔助降低血壓、降低血液黏稠度的作用,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大有裨益。但海帶性寒,脾胃虛寒者忌食。

4、綠茶

夏天午後,喝杯綠茶,不僅清熱消暑,還能解毒、止渴。喝綠茶具有堅固牙齒、保護毛細血管及提神作用。另外,大量出汗後喝綠茶可以幫助身體補充流失的鉀元素,提高耐熱能力。綠茶性偏寒,胃不好的人喝容易脹氣。

5、白菜

白菜性平寒、味甘,有清熱、養胃、解毒的功效,尤其適宜脾胃虛弱或病後體虛者食用,並有防治習慣性便祕的作用。白菜煮熟後,別放置過久,以免滋生細菌。

6、羊肉

中醫認為,大暑天氣雖熱,但人體容易為暑、濕、邪所侵,營養學家也對此進行過深入研究,結果顯示,羊肉在伏天吃營養程度最高。三伏天,人體內積熱,此時喝羊湯,同時把辣椒油、醋、蒜喝進肚裏,必然全身大汗淋漓,這汗可帶走五臟積熱,同時排出體內毒素,極有益健康。

三伏天不能做的事

一、頸椎最怕吹

天氣熱自然很多家庭都長時間開着空調,頸椎對着空調吹,周圍的軟組織會產生病變,形成肌肉和皮下組織的慢性炎症,造成頸部持續痙攣、後背痠痛等後果。建議室內空調温度不要低於25攝氏度,肩背部不要直對着空調。如果温度不能自行調節,可以在肩上搭個披肩,晚上洗個熱水澡。

二、喝水最怕快

由於氣温高,身體缺水速度也會加快,很多人習慣大口大口地喝水。如果喝水太快,水分會快速進入血液,在腸內被吸收,使血液變稀、血量增加,心臟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致心肌梗死。因此,夏天喝水不能喝太快,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身體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貪涼,10度以上的温水對身體最好。

三、眼睛最怕曬

在烈日下,眼睛是最脆弱的器官。專家提醒,眼睛喜涼怕熱,不注意防曬,很容易提前老化,並引發各類眼疾。如果要在上午10點到下午4點外出,最好戴上太陽鏡、帽子或打遮陽傘。太陽鏡顏色以茶色、淡綠色防紫外線效果最佳;可以多吃點養眼的.食物,比如桂圓、山藥、胡蘿蔔、紅棗等;夏天細菌繁殖快,儘量少用手揉眼睛;流水洗臉,可減少眼睛疾病。

四、晨練最怕早

夏天天亮得早,不少人早早到公園去晨練。清晨,植物經過一夜的新陳代謝,吸收氧氣,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樹木花草多的地方二氧化碳的濃度增高。研究表明,夏季早晨6點前,燒煤和汽車尾氣排放等產生的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各種有害物質在空氣中聚集較多,正是污染的高峯期,呼吸了這些污濁的空氣對人體會產生有害的影響。因此,夏季晨練時間不宜早於6點。

五、家裏最怕灰

夏天悶熱、濕度大,使得灰塵更容易附着在空氣裏,進入人的皮膚和體內。由於肉眼很難發現,人們常常疏於清理,它們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並大量附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蟎及黴菌孢子的棲身地。這些髒東西會趁機進入呼吸系統,進而引發哮喘、鼻炎等多種疾病。建議夏天應增加清潔的次數,兩三天打掃一次。

六、腸胃最怕涼

夏天,冰淇淋、冷飲、冰凍水果,吃起來那叫個爽!但夏季也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專家建議,這個季節少吃太涼的東西,尤其早晨起牀時和晚上臨睡前。為了及時給腸胃保暖,吃涼拌食物時,不妨加點姜或芥末,可以暖胃、殺菌。

三伏天有什麼特點

三伏天其最大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下面幾點:它位於小暑與處暑節氣之間,其天氣特點是氣温高天氣熱、雨水多濕度大、氣壓低風速小,是一年中氣温最高,空氣潮濕,而且還是悶熱的日子。

入伏後,地表濕度變大,每天吸收的熱量多,散發的熱量少,地表層的熱量累積下來,因此一天比一天熱,到了三伏,地面積累熱量達到最高峯,天氣就最熱。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氣濕度大,水的熱容量比干空氣要大得多,這也是天氣悶熱的主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熱帶高壓加強,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壓內部的下沉氣流,使天氣晴朗少雲,對陽光照射有利,地面輻射增温,天氣就更熱。

標籤: 三伏天 養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kepu/2g2r5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