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生活範例 >科普知識 >

好文稿要深於思考的分析

好文稿要深於思考的分析

“吟安一個字,捻斷數莖須。”意思是説要想寫出一篇有分量、有見地的文稿,需要經過深思熟慮、字斟句酌、反覆打磨,更需要歷經“破繭成蝶”的艱辛耕作。

好文稿要深於思考的分析

當然,對於從事文字工作的機關人員來説,經常挑燈夜戰、廢寢忘食地去“爬格子”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要想真正寫出令自己滿意、讓領導認可且又能給他人以啟迪的好文稿,確實得有“為伊消得人憔悴”的鑽勁和韌勁,得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恆心和毅力。殊不知,“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有時為了捕捉一閃即逝的思想火花,攪得飯不思茶不飲,半夜驚醒忙構思。有時為了抓到一個“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的問題,你得付出十倍乃至百倍的努力,甚至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查找參考材料,翻閲有關數據,提煉文章主題,構思篇章結構,與周圍同事探討,深入基層一線調研取證,蒐集和梳理對文稿有用的信息資料,充實文稿結構和內容,增強文稿的“豐實度”和“閃光度”。

我們常講思考問題的深度決定所寫文稿的厚度。從一定意義上講,寫文稿的過程就是—個不斷思考問題、剖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文稿寫作人員思考問題的水平直接影響着文稿的質量。因此,要想寫出上乘、一流的文稿,在構思文稿時就應該做到“思之要深、思之要遠、思之要細”。

所謂“思之要深”,即思考問題不能侷限於表面的“品頭論足”,而要善於“刨根問底”,做深層次思考,透過現象去分析問題的實質,把握問題的內在規律性;要善於“解剖麻雀”,從個性中提煉出共性,再用共性的東西去指導工作、創新實踐;要善於用聯繫的觀點看問題,能夠由此及彼,發現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影響;要善於從高角度、深層次去思考問題,始終保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看問題要重一點、深一點、複雜一點,決不可視重若輕,簡單從事,大而化之。

所謂“思之要遠”,即善於立足於當下去考慮和研究未來,這實際上是一個預見性問題。常言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就是以廣博的知識為基礎,通過仔細的洞察、準確的判斷、嚴密的推證,籌劃好事關未來的'行動,做到寫今天、思明天、想後天,把行文目的、寫作內容的時效性及影響力界定於動筆行文之前。這樣,在寫文稿的過程中即使出現預料不到的“關卡”,也會因腦中或手頭有事先思考和準備好的應變“素材”而從容面對,不至於因缺乏素材或問題考慮不周導致文稿寫作半途而廢、前功盡棄。

所謂“思之要細”,即思考問題要全面、細緻。列寧曾講:“要真正地認識事物,就必須把握住、研究清楚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聯繫和‘中介’。”“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寫文稿也不例外。要做到這一點,寫文稿時就必須事先對文稿主題所涉及的各個方面、各個部分、各個環節作全面、細緻的研究。細,對於從事文稿寫作的機關工作人員來説至關重要。對所要闡述的問題深鑽細研、刨根問底,不僅會使自己知其然,也能夠使自己知其所以然,從細中得益處,在細中長才幹。也就是説,只要思考問題細膩深刻了,主題突出鮮明瞭,闡述到位“給力”了,好文稿自然就會形成,領導與其他受眾的注意力自然就被“Hold”住了。

標籤: 深於 文稿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sh/kepu/n6k3o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