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啟示錄》讀書心得

《啟示錄》讀書心得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有這樣的時機,要好好記錄下來,這樣能夠讓人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啟示錄》讀書心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啟示錄》讀書心得

《啟示錄》讀書心得1

師愛不是給予和付出這麼簡單,它是一門藝術,是一種基於“愛學生”的教育藝術。

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在一個閲覽室裏,只有一個讀者,心理學家進去,故意坐在他旁邊。多次實驗證明,沒有一個被試者能忍受一個陌生人緊挨自己坐下,他們或者很快換到遠一點的地方坐,或者很警覺地問:“你想幹什麼?”

的確,人與人之間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每個人都需要一個使自己感到自由、放鬆的空間。保持合理的距離是必要的。很多時候我們老師的教育行為即便是出於愛和善意,也要給學生留一點心靈空間,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自尊,不要擅自闖進學生的精神領域。

有一位熱心地教師讓全班學生為班裏一位貧困學生捐款,滿以為他會十分感激。出乎意料的是,這位學生卻從此一蹶不振,和老師也開始疏遠。原因是全班都知道了他的家庭情況,讓他覺得抬不起頭。

我們常常用“無微不至”來形容教師、家長的關愛。這種關愛使他們把孩子們看成是容易受傷害的、容易受誘惑的、防範能力差的和自理能力弱的。他們恨不能把孩子們的一切置於自己的視線之內,孩子們偶爾離開他們的視線,他們就莫名其妙地恐慌。他們恨不得用自己的成功經驗和法則來指導孩子們的一切,孩子們偶爾的逾越雷池,哪怕一星半點就會引起他們的擔憂。這樣,他們常常自覺不自覺地以“保護”的名義進入孩子的“領地”。但在孩子看來卻是一種侵犯,是一種干涉,甚至是一種屈辱。對待“入侵者”,他們輕則警告,重則反擊。相反,一旦教師和家長尊重了他們的“主權”,大家講和睦相處。如果教師和家長扞衞了他們的“主權”,大家將結成聯盟。與友邦的的'盟約將被遵守,甚至其“領海”和“領空”也會向你開放。

教師對學生的尊重還要融入智慧。有時的不經意會是一種刺痛,有時的太刻意將是一種傷害;有時的忽視使學生感受到的是冷落,有時的關注在學生心存尊重不一定使孩子感受到尊重,只有愛心和智慧並重,才能使老師恰當把握尊重的尺度。

一句話結語:“你願意人怎樣待你,你也要怎樣待人。”

《啟示錄》讀書心得2

我很矛盾。

似乎是二十歲之前,完全處在佛教的氛圍之中,與人談起信仰時無不直指佛的功德;後來接觸了基督教,一度以為他的博大是個崇高的追求,後來知道基督其實已經四分五裂,不知道的以為信基督都是一夥的,孰不知他們還分教堂和家庭式,而且他們既無聯繫還互相有些牴觸,搞得略有知情人也懵了,問説:“基督不是隻有一個嗎?怎麼他們還分為兩個?”再一度我也懵了,固然知道基督的本意是好的,勸人向善,愛人愛己,但後來不耐煩了,規矩太多,而且有些太偏激,想來也是前人所説的“清教徒”,我便帶着疑惑和擔憂撤退了,至於擔憂什麼?那是多方面的:如此搞到現在,我也不知道自己的信任是什麼了,如果説都不信,又都有些信;如果説都信,又沒有很虔誠的信過,而且對哪一方都模糊又不願盲目去追隨。

所以我開頭就説我很矛盾。我細細回味一下,我矛盾的地方還有很多,似乎我本身就是一個極矛盾的人。然而這些先不管他。

神學説之類的話我是不願意説的,擔心説錯了嘴就掉入宗教紛爭,也隱隱有些敬畏無形中特別是夜裏的神明。這一方面也許是由於我的膽小,和優柔寡斷。然而現在也先放下這些無意義的言論。

如果把啟示錄當一本玄幻的書來看也是可以的。聖經是一本永遠也不會過時的書,裏面有詩歌、書信、歷史、故事,以及傳説和預言。啟示錄就屬預言。沒看時好奇觸使心裏衝動的想看,看完後又後悔看到,因此預言世界的結局是現如今的.世界所完全不能接受的,讓人不想活更不想死,因為活難逃一死,死後必下地獄。

我不僅矛盾,還絕望了。

如果啟示錄在未來真的實現,地獄將是人滿為患,天堂則是空空蕩蕩。試問:“誰能沒有過錯?誰沒有私心?”恐怕只有剛出生的孩子才純潔如天使了!但那是孩子的不懂事,懂事後就變了,沒有一個例外,連傻子都不行,傻子瘋子是心裏入了魔鬼,更不能上天堂了。

我很忐忑的看着啟示錄,看得心驚肉跳。真希望他是一個無聊胡編拿來嚇人的,事實他是什麼地方來的呢?不知道。

啟示錄寫得有頭有尾,語言普實,讓人不好懷疑,又是沒發生的事無從懷疑,真讓人揪心。特別是大災難那幾段,簡直是呼吸都困難了,彷彿世界的末日在眼前上演,看他有節奏的毀滅自己和這個脆弱的星球,除了感到無助,還有恨,恨擁有無比神力的神玩弄弱小的生命如草芥,還要讓人標榜和膜拜!假若真有神在,真有末日,那麼試問:“人犯了錯,不會説話的動物有什麼錯?這個星球的山川樹木花草有什麼錯?為什麼要一併毀滅掉?如果説是你創造的,愛怎樣就怎樣,那麼和人類有什麼兩樣?不是太自私了嗎?

我還有一個問題很困惑,也是這個問題讓我動搖了追隨神學,啟示錄説:十四萬四千以色列人受印。那麼其他千千萬萬的以色列人要去哪裏?又一個問題是,除了以色列人都叫外邦人,讓人感覺也太籠統了吧!有種沒人要等人撿的感覺。我不是以色列人,所以我不感覺親切和被重視,也就少了那種:我是特地來救你的,感動吧!而是,快做好事吧,不然把你毀滅掉。完全被動了。

説實話,誰能不怕末日,但是現實往往更讓人手足無措,更讓人痛苦,要是都相信了啟示錄,除了增加精神負擔,依然是生活艱苦。我寫這些也是看時心裏的幾個疑問,問完也就算了。

《啟示錄》讀書心得3

最近讀了張仁賢主編的《心靈啟示錄》——經典教育理念案例一書,書中大量引用了一線教師的教育案例,通過故事的形式敍述,講述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在這些優秀教師的筆下,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師的智慧、才華、感情、理念和責任感,這些大師的想法和做法給我很大的啟示和幫助。

如愛心篇中的霍懋徵《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讓我感受最深,讀後心頭湧上深深的`敬意和感動。 她説一個老師必須熱愛學生才能教好他們。在她的眼中,沒有教育不好或者不可教育的孩子。她愛每一個孩子,相信每個孩子都可以成才。60多年的從教生涯中,她創造出沒有讓一個孩子掉隊的教學奇蹟。沒有體罰過一個學生,沒有向一個學生動過氣……她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這番感人至深的話,讓我看到了一位平凡教師的不平凡,她這種60年如一日的職業真愛非常令我敬佩。

還有孫啟明的《一種課堂,兩種結果》,尊重篇中的《從尊重做起》,真誠篇中的《用真誠架設溝通的橋樑》,激勵篇中的《改變一生的讚美》。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這些平凡的教師身上,我看到的是最真最純最善的教育情懷和悉心呵護。他們沒有豪言壯志的口號,沒有驚心動魄的事蹟,也沒有怨天尤人的抱怨,只是用他們最平凡的行動、最真摯的愛和智慧詮釋教育的真諦。慚愧的是我們有着共同的責任和義務,但我卻不能豁達的接收每個孩子的缺點,我也不能嫻熟的、智慧的開啟每個孩子的心智,書中教師的一些教育方法雖然很平凡,卻小中見大,猶如一把開啟心靈的鑰匙,值得我學習。

《啟示錄》讀書心得4

假期我讀了名叫《世界經典教育案例啟示錄》這本書本書共分五篇:父母篇、教師提高篇、學生成長篇、青年成功篇、公民修養篇每篇再以一個個案例來講述教師如何教育學生、家長如何培養孩子以及每個科學家公有的品質:刻苦鑽研、執着努力。比如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在上國小的時候就被老師和家長認定為是個平庸的人但是他卻憑着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執着的精神為人類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成了令世人矚目的科學家。

在這本書中我對第一篇《父母篇》感觸頗深以前也曾聽我們辦公室的姐姐們談論自己的孩子説孩子的成長經歷談他們的可愛之處等等。由於我想等我有了孩子以後一定要用獨特有效的方法好好地教育我的孩子但這也只是個想法具體怎麼去做並沒有什麼好的設想自從我看了這本書以後我才明白原來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要接受着不同的教育如:1歲是聽覺發展的最佳期;2———3歲是口頭語言訓練的最佳期;3歲左右是行為習慣形成的`最佳期;4歲是智力發展的最佳期;5歲是掌握數學概念的最佳期;3———6歲是性格形成的最佳期3歲開始是音樂學習的最佳期;10歲以前是學習外語(主要是口語)的最佳期這讓我深深感到做父母的很不容易尤其能做到以上十點的父母會讓人更佩服。

我也會做一個母親同時我更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會教育孩子能培養出合格且優秀的孩子的母親而《世界經典教育案例啟彔彔》這本書恰如及時雨讓我在迷茫無助中撥雲見日柳暗花明感謝你我的教育寶典《世界經典教育案例啟示錄》。

《啟示錄》讀書心得5

近來讀的《心靈啟示錄》給我的感觸特別深。細想想自己在教學中與孩子之間的點點滴滴,我有了許多與往日不同的感觸。書中大量引用了一線教師的教育案例,通過故事的形式敍述,講述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在這些優秀教師的筆下,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師的智慧、才華、感情、理念和責任感,這些大師的想法和做法給我很大的啟示和幫助。

如果你真心愛自己的孩子,請把儘可能多的智慧與道德給我們的孩子。《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的家庭教育與美國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對於美國父母來,重要的他們為孩子做了什麼;對於中國父母來説,重要的是孩子為父母爭了光沒有。基於這一認識的不同,中國父母中的相當一部分,在成為世界上最無私的父母的同時,也不覺得淪為世界上最自私的父母。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做到為孩子終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這個基礎應該就是----智慧與道德。擁有了足夠的智慧,輔之以良好的道德,孩子才能在一生的發展中有可能成為一個健全的人,一個有可持續發展動力的人。

文化在塑造人的文明靈魂與文明形象時,所使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智慧和道德,智慧是人類文化的最高結晶,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衡量尺度。道德是用以規範社會關係的,是每一個個體籍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文化在於育人。做人、情感、人性、人格的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做人先於做事,人性重於靈性,情感重於智力,正是體現了文化育人的要旨。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對孩子約束的同時儘可能多的給孩子自我發展的空間。

課堂上,孩子興致勃勃地舉手發言,可回答的結果是“牛頭不對馬嘴”,那時除了批評他不專心、亂課堂紀律以外,我是否想過:那是孩子的奇思妙想或者存留的疑問呢?當孩子坐不住要説話的時候,除了大聲斥責,罰“站壁”以外,我是否想到“好動”是他們的天性,我應該給他們點“休整”的時間``````瞭解孩子的.心理,留意教學中的細節,就會有出乎意料的結果呈現。這是我在閲讀之後的心得。疏導強於圍堵,其實許多“差生”的壞習慣是老師間接“忽略”出來的!《和蝸牛一起散步》是激勵篇中所舉的一個寓言故事,講的是上帝派給一個任務,讓“我”牽着蝸牛去散步。可是蝸牛爬得太慢了,“我”不斷地催它,責備它,甚至踢它,受傷的蝸牛説:“我已經盡力了。”又一天,上帝又派“我”牽着蝸牛去散步,看着驚恐的蝸牛,“我”不忍再逼它,但等“我”欣賞完美麗的景色之後,回頭卻發現蝸牛已經爬出去好遠了。人與蝸牛是有差別的,怎麼可以要求有一樣的速度呢?而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存在着這個差別呢?於永正老師曾説過:沒有差別就談不上教育,差別永遠存在。差別只能縮小,而不會消失。

教學十餘載,我發現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科技的發展,更多的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什麼事都由他們的家長代辦。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無盡的呵護中長大。父母給孩子創造着最舒適的物質條件,但也在製造者世界上少有的孩子成長的惡劣環境----包辦代替、縱容遷就、孩子優先、物質優先、重知識輕品質等,尤其是中國的部分母親,她們對子女的愛可以用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來概括-----“母雞的愛”。

藏起一半的愛並不是自私的行為,而是給孩子以更深沉、更理性、更科學的愛。作為父母,我們平時儘量多讀一點教育方面的書籍,與孩子共同交流成長過程中困惑,走進孩子的心靈,更多地從精神上關注支持他們。畢竟物質的需要與精神的需要都是必需的,精神的需要有時甚至高於物質的需要。

《啟示錄》讀書心得6

產品管理的三個工作,本書圍繞這三大塊去寫的。

人員:定義團隊成員的角色和職責。

流程:反覆應用的步驟和成功的實踐經驗。

產品:富有創意的產品具有的鮮明特性。

現代軟件的產品團隊:

產品經理,評估機會、定義產品。用户體驗設計師,功能與設計結合,滿足用户需求。項目管理,制定計劃、跟進進度。開發團隊,產品開發。運維團隊。產品營銷人員。

團隊人員配比:五到十名開發配備一名產品經理,十人以上的開發團隊需要配備專門的項目經理。

如果產品經理定義的產品沒有價值、不具備可用性和可行性,那麼無論開發團隊多麼出色也無濟於事。

產品管理與項目管理:

產品管理的職責就是探索(定義)有價值的、可用的、可行的產品;而項目管理則關注如何執行計劃以按期交付產品。

優秀項目經理的`七個特點:

工作緊迫感、善於捕捉問題、思路清晰、用數據説話、果斷、判斷力、態度。

產品管理人員與軟件開發人員相互促進,開發人員幫助完善產品定義,並確認產品開發是否可行。

設計產品的基本功能,開發進行再完善,進入開發階段就不要再進行突發奇想的點子。

產品管理上給開發人員預留20%的自主時間。

1、產品經理與開發人員的關係:

1.1開發人員幫助產品經理定義產品階段。

(1)讓開發人員直接面對用户或顧客,體會用户的困惑和疑惑,瞭解問題的嚴重性。

(2)向開發人員瞭解最新的技術發展動向,討論哪些新技術可以用到產品裏。

(3)讓開發人員在定義產品的初期階段參與評估產品設計,協助策劃方案。

1.2產品經理配合開發人員工作

(1)產品經理要定義的不是最終產品,是滿足基本需求的產品。

(2)進入開發階段,避免修改產品需求和設計。

(3)開發階段遇到問題,在維持產品基本功能、儘量避免修改的原則上,儘快拿出解決方案。

2、團隊組建:五位精英組成的異地團隊,勝過僱傭本地15個平庸的本地人,提高生產效率產生的價值可以輕易超過僱傭本地員工節約的成本。

3、為避免軟件架構達到功能極限,需要為技術能力預留一定的餘量。也就是避免觸及技術能力的上限,為用户數量的增長、事務增長、新增功能預留空間,保證產品的技術架構能夠滿足團隊的要求(一般為20%)。

4、評估產品機會時,回答如下10個問題:

————產品價值:產品要解決什麼問題?

————目標市場:為誰解決這個問題?

————市場規模:成功的機會有多大?

————度量指標:怎樣判斷產品成功與否?

————競爭格局:有哪些同類產品?

————競爭優勢:為什麼我們最適合做這個產品?

————市場時機:時機合適嗎?

————營銷組合策略:如何把產品推向市場?

————解決方案要滿足的條件:成功的必要條件是什麼?

————繼續或放棄:根據以上問題,給出評估結論!

5、產品原則是產品團隊信仰和價值觀的總結,用來指導產品團隊做出正確的決策和取捨。產品原則可以用作團隊內部的指導工具,也可以公開給客户、投資人、合作伙伴等,向公眾宣傳公司理念。

6、制定產品原則容易出現兩種錯誤:1、原則過於空泛,失去指導意義;2、把設計原則誤當產品原則

7、每當團隊內部出現嚴重的意見分歧時,並非是大家對事實的認定有爭議,而是對目標和目標的優先級有不同的理解。即使大家已經達成共識,也應該在討論開始前予以強調,最好把目標優先級順序寫在白板上

8、產品評審團不制定公司的商業戰略,而是在給定商業戰略前提下,提出與之匹配的產品戰略。產品評審團職責:1、評估產品機會;2、決定是否開始定義產品的解決方案;3、決定是否開發產品;4、決定是否發佈產品

9、市場調研結果可以作為研發產品的依據和參考,但不能決定研發產品的方向。

10、市場研究需要了解如下幾個關鍵問題:

————誰是目標用户

————用户會怎樣使用產品

————用户能想明白怎樣使用產品嗎?障礙在哪裏

————用户為什麼選用你的產品

————用户喜歡產品的哪些特點

————用户希望如何改進產品,增加哪些功能

11、人物角色主要用途:

————有助於決定誰是目標用户,也有助於決定誰不是目標用户

————避免產品團隊把自己需求當成用户需求

————有助於對用户類型的優先級進行排序,識別需要重點考慮用户體驗的地方

————方便向團隊描述產品的目標用户是誰

————和產品原則一樣,幫助團隊成員達成共識

12、產品三項驗證:可行性測試(技術條件)、可用性測試(方便使用)、價值測試(用户渴望)

13、版本更新用户使用習慣挑戰較大,可考慮平滑部署。平滑部署三種:1、發佈並行版本,舊版本保留一段時間後撤除;2、區域性逐步部署;3、增量部署,更新項拆分成幾個較小部分逐步發佈

14、創新不是發現新問題,而是用新方法解決已有的問題。觀察人們對現有產品的不滿,是創新的最佳途徑

15、每款產品都有特定的實現模型,但用户腦子裝的是概念模型。如果實現模型和概念模型不一致,用户就會感到失望,找到用户失望的地方,就找到了創新的機會

16、需要向蘋果公司學習的四點產品經驗:硬件為軟件服務;軟件為用户體驗服務;用户體驗為情感服務;產品為真正的需求服務

17、只有從情感的角度重新觀察市場上的產品和服務,才能體會用户的真實感受。(滿足了什麼情感需求?他們是通過什麼途徑滿足了這些情感需求)

《啟示錄》讀書心得7

蘇霍姆林斯基説過:教育教學的全部奧妙就在於熱愛學生。讀了由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的叢書之一《心靈啟示錄——經典教育理念案例》之後,我想了很多,怎樣做一個好教師,一個優秀教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需要哪些教育的藝術?教育是一門科學,如何教書育人更是一門藝術,一個拙劣的教師和一個優秀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有天壤之別。教育的對象是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如何施展你的教育藝術來達到育人的目的,這本書以一個個優秀教師不同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分為五篇:愛心篇、引導篇、尊重篇、真誠篇、激勵篇,從不同的角度闡述一個教師該如何對待學生。看了這本書,我受到不少啟發,其中的一些事例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原來對待學生可以是這樣的,而且也應該是這樣的,以前自己的教學方式方法是多麼低級可笑啊。

在開篇的愛心篇中,第一個典型案例就讓我知道了教師愛心的'重要性,沒有愛心就沒有教育,師愛是一種藝術,如何愛學生,這裏面講到了,愛不只是給予,要嚴在關鍵處,愛在細微中,期待也是一種愛。學生像一株株幼苗,他們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呵護,離不開愛心的傾注,愛優生容易,愛差生難,其實在教學過程中我也常常碰到這個問題,對優等生和顏悦色,對差生怒目相向,時不時要批評指責,有時還極盡挖苦的語言去羞辱他,難怪在自己手裏轉化的差生少而又少,這不是自己教育的失敗嗎?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皮格馬利翁效應的神奇,一個老師要學會寬容學會表揚學會對差生充滿期待,學會抓住他的優點表揚他,促使其轉化,不能歧視差生,差生也有閃光之處,教育應該面向全體,不但但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師愛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作為教師更要無私地向學生奉獻自己的愛。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學生,學生也會愛你。你愛教育事業,教育事業也會愛你,你才能獲得事業上的樂趣。當你在播下愛的種子的時候你必將會收穫滿園果香。

第二篇引導篇主要是講了一個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啟發學生,成為點燃學生智慧的火焰,教師怎樣做到不經意間的舉手投足都是教育,課堂上如何啟發學生,教師之為教,不在全部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孔子也説過: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我們教師必須摒棄過去的滿堂灌教學方式,更多地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是扮演一個引導者的角色。

第三篇是尊重篇,“尊重”在教育中有兩種表現:教育孩子尊重和尊重孩子的教育,如何讓學生學會尊重,就是要讓學生在尊重中感受尊重。其中有一篇《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印象極深,一個截去左腳的老師的前後兩句話,讓一個沒有手的學生獲得了自信和尊重,前面一句是“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後來發現有一個學生是沒有手的時候,這位老師把這句話改為“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腳”,老師先帶頭,那個學生被感動了。這個教師是幸福的,他又治癒了一個小小的心靈。這則教育事例給我的觸動很大,如果我們每一個教師都能做到那麼細心有心,做到尊重每一個學生,那麼那些有缺陷的,無論是身體殘疾,智力缺陷,能力低弱,生活的污點,成績的缺憾都能得到老師的尊重,不再成為嘲笑的對象,這是多麼重要啊。

真誠篇中講到,真誠是心靈溝通的橋樑,教育需要真誠,師生交往不能沒有真誠,只有真誠對待學生,教師才能深入孩子的心靈,只有真誠贏得真誠,孩子的心絃才會受到觸動。教師犯了錯誤怎麼辦,是虛偽地掩飾,還是真誠地道歉,值得思考。難道我們仍然可以用一副高高在上的,以師道尊嚴的面目出現嗎?一句“孩子,對不起。”會令你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更加高大更完美。

激勵篇中談到,經常地肯定,讚揚和賞識,會帶來孩子的自信、勇敢和創造,一味地挖苦、貶低和挫傷,會導致孩子的自卑,逃避甚至反抗,在教育中有一種賞識教育,賞識使人成功,教育也不能無視“差距”,差生更需要表揚,對他們的一句鼓勵的話,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善意的微笑,也許會對其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甚至改變其一生。在教育中我們常常會忽視差生,“恨鐵不成鋼”,但是作為一個教育者如何履行自己的職責,如何正確對待差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所以我們教師不要吝嗇自己的表揚,多多表揚,多多鼓勵,讓優秀生更優秀,讓差生也在表揚聲中快樂成長。一個教師應該多貫徹一些先進的教育思想,用正確的教育理念來武裝自己的頭腦。

讀完這本書我掩卷長思,想到以前的一些想法做法我感到無地自容,自己多麼需要上這樣一堂課來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讓生本主義等科學理念在自己心底紮根,如何打造一個學生首先得讓自己變得更像一個老師。

《啟示錄》讀書心得8

林華民編著的《世界經典教育案例啟示錄》,是一本濃縮人間智慧與真情的經典力作。書中每一個短小精悍的案例都無一例外地闡述了一個共同的主題:二十一世紀,我們如何教育下一代!每一個案例都足以影響你的一生!書中的每一個故事都會讓你動情,每個故事的背後都飽含教育原理。我真希望所有的父母、老師都來讀讀這本書。本書摒棄傳統的説教形式,通過對數百個可稱之為“經典”教育案例的生動描述及作者對我國教育問題的獨特見解,讓讀者自己去領悟教育教育的真諦與做人的道理,去探尋獲得成功的途徑。

書中還收錄了作為特級教師的作者,所親歷的教育案例以及對中國教育問題的獨特思考,最適合作為教師、公司員工培訓的生動教材,是父母學習家教常識、學生學習成人知識、青年求職創業的工具書,是公民提升自身道德素養、保護心理健康的不可缺少的富有哲理性與趣味性的讀物。

在這本書中,我對其中一篇《羅森塔爾效應》感觸頗深,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森塔爾曾經做過一個教育效應的實驗。他把一羣小老鼠一分為二,把其中的一小羣(A羣)交給一個實驗員説:“這一羣老鼠是屬於特別聰明的一類,請你來訓練”;他把另一羣(B羣)老鼠交給另外一名實驗員,告訴他這是智力普通的老鼠。兩個實驗員分別對這兩羣老鼠進行了訓練。一段時間後,羅森塔爾教授對這兩羣老鼠進行測試,測試的'方法是讓老鼠穿越迷宮,結果發現,A羣老鼠比B羣老鼠聰明得多,都先跑出去了。

其實,羅森塔爾教授對這兩羣老鼠的分組是隨機的,他自己也根本不知道哪隻老鼠更聰明。當實驗員認為這羣老鼠特別聰明時,他就用對待聰明老鼠的方法進行訓練,結果,這些老鼠真的成了聰明的老鼠。反之,另外那個實驗員用對待笨老鼠的辦法訓練,也就把老鼠訓練成了不聰明的老鼠。

羅森塔爾教授立刻把這個實驗擴展到人的身上。1968年,他和助手們來到一所國小,説是要進行七項實驗。他們從一至六年級各班中選了18個班,對班裏的學生進行了“未來發展趨勢測試”。之後,羅森塔爾教授以讚賞的口吻將一份佔總人數20%的“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科任老師,並叮囑他們一定要保密,否則會影響實驗的正確性。8個月後,他們再次來到這所國小,對那18個班的學生進行復試。結果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個個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且活潑開朗,自信心強,求知慾旺盛,更樂於和別人打交道。

其實,當初那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只是羅森塔爾教授隨機挑選出來的,不過這個謊言對老師產生了心理暗示。在這8個月裏,左右了老師對名單上的學生的能力評價,老師又將這一心理活動通過情感、語言和行為傳染給了學生,使學生強烈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熱愛和期望,從而使各方面得到了異乎尋常的進步。現在人們就把這種由他人的期望和熱愛,而使人們的行為發生與期望趨於一致的變化的情況,稱之為“羅森塔爾效應”。

其實,老師們所熟知的“羅森塔爾效應”是賞識教育的理論基礎,其理論價值遠遠沒有得到老師的普遍重視。老師應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和期望,還應該把這種效應用於學生身上,他們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一羣人。讓學生對自己增強自信心,對自己的前途更充滿。在教學實際中,我們要經常告訴學生:“你們是一羣吃魚長大的孩子,也就是吃了世界上最有助於大腦發育的食物的人,自然也就成了最聰明的人……”

《啟示錄》讀書心得9

近來讀的《心靈啟示錄》給我的感觸特別深。細想想自己在教學中與孩子之間的點點滴滴,我有了許多與往日不同的感觸。

一、人世間最寶貴的財富———智慧與道德

如果你真心愛自己的孩子,請把儘可能多的智慧與道德給我們的孩子。《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的家庭教育與美國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對於美國父母來,重要的他們為孩子做了什麼;對於中國父母來説,重要的是孩子為父母爭了光沒有。基於這一認識的不同,中國父母中的相當一部分,在成為世界上最無私的父母的同時,也不覺得淪為世界上最自私的父母。

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做到為孩子終生的發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這個基礎應該就是————智慧與道德。擁有了足夠的智慧,輔之以良好的道德,孩子才能在一生的發展中有可能成為一個健全的人,一個有可持續發展動力的'人。

文化在塑造人的文明靈魂與文明形象時,所使用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材料,就是智慧和道德,智慧是人類文化的最高結晶,是人類文明發展的衡量尺度。道德是用以規範社會關係的,是每一個個體籍以生存與發展的基礎。文化在於育人。做人、情感、人性、人格的教育也就是文化教育。成人比成才更重要,做人先於做事,人性重於靈性,情感重於智力,正是體現了文化育人的要旨。作為父母,我們應該對孩子約束的同時儘可能多的給孩子自我發展的空間。

二、溺愛成了一種潮流,一種時尚。

教學十餘載,我發現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科技的發展,更多的孩子的依賴性越來越強,什麼事都由他們的家長代辦。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無盡的呵護中長大。父母給孩子創造着最舒適的物質條件,但也在製造者世界上少有的孩子成長的惡劣環境————包辦代替、縱容遷就、孩子優先、物質優先、重知識輕品質等,尤其是中國的部分母親,她們對子女的愛可以用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來概括—————“母雞的愛”。溺愛孩子的父母,有可能成為葬送孩子美好前程的角色。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在多變的社會中很難適應其中的變化。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孩子百依百順。

“藏起一半的愛給自己,奉獻一半的愛給子女”,這是我們在家庭教育中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父母提供的家庭環境影響着孩子的命運。藏起一半的愛並不是自私的行為,而是給孩子以更深沉、更理性、更科學的愛。作為父母,我們平時儘量多讀一點教育方面的書籍,與孩子共同交流成長過程中困惑,走進孩子的心靈,更多地從精神上關注支持他們。畢竟物質的需要與精神的需要都是必需的,精神的需要有時甚至高於物質的需要。

綜上所述,我們學校推行的誦讀經書的活動是必行的。

《啟示錄》讀書心得10

"你見過真正的星星嗎?""沒有。""你見過藍顏色的天嗎?""見過藍一點的。""你見過白雲嗎?""沒有。"看完《洛杉磯霧霾啟示錄》後,這個六歲小女孩脆生生的聲音總在我耳畔迴響。

她所説的,正是書中所描繪的世界:1943年7月26日,大塊厚厚的煙幕降落到洛杉磯市中心,明明是白晝,卻昏天黑地,能見度只到3個街區以內。當時正值酷暑,熱浪之下,"毒氣"變本加厲,襲擊人們的眼睛和喉嚨,使人產生難以忍受的刺痛之感,甚至遠離城市100千米以外的海拔20xx米高山上的大片松林也因此枯死,柑橘減產。1952年和1955年,洛杉磯先後又發生了兩起類似事件。警鐘已然敲響,洛杉磯已經從"天使之城"變為"霧霾之城",城市的天空被譏諷為"沖壞了的膠捲".

這一切,為什麼會發生?洛杉磯人在思索,美國政府在思索,各國的醫學家們也在思索。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直到1962年,人們才最終發現"主犯"是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幫兇"是二氧化硫氣體,其產生是由於汽車尾氣和工業廢氣排放出的有害物質大量積存在大氣中,在陽光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了一種毒性更強的淺藍色煙霧——光化學煙霧。因此,大霧成了"殺人的兇手".

真相大白!是光化學煙霧使洛杉磯市民深受其害。而製造它的又是誰呢?是人類自己!如今,我們也面臨這樣的挑戰:有時候會聞到刺鼻的氣味,它們隨風飄散,讓人無處可逃;有時候會看到高聳入雲的.煙囱裏冒出滾滾濃煙,投下一道道怪物般的影子;有時候想觀察一下繁星燦爛的夜空,但怎麼努力,卻看不清那一顆顆灰濛濛的小星星。身處鬧市的我們,站在高樓林立的大街上,看到的是車水馬龍、一派繁華,卻從未想過:如此的車山車海,得排放出多少廢氣啊!

洛杉磯在60年的努力和抗爭後,已經重現藍天白雲、清新空氣。治理霧霾和其他環境污染,科學家、政府固然重任在身,而我們,也應該成為"環保小衞士",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管住自己的腿,綠色出行,選擇騎自行車或步行,動員家人儘量減少駕駛私家車,多坐公交車,既免受堵車之苦,又減少了汽車尾氣的排放;管住自己的嘴,堅決抵制燒烤食品美味的誘惑,以減少燃煤的污染;管住自己的手,養成隨手關燈的習慣,平時少用電器,減少能源的消耗,省一度電,就少一份污染。

讓我們一起努力,我相信,天空會撥開層層的烏雲,重現那湛藍的靚影!

《啟示錄》讀書心得11

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想,多看一些關於教學方面的案例分析或許能對我平時的教育教學有所幫助。所以,轉了轉書店,帶回了一本《心靈啟示錄》,在平日裏慢慢品讀。首先介紹一下這本書,此書共分了五個篇章:愛心篇、尊重篇、真誠篇、激勵篇、引導篇。一個個活生生的講述把我帶入他們的故事中。在不同視角多個方面記錄了許多優秀教師在工作中的所想、所思、所感、所悟,看過書後,才感到教書育人,這四個字沉甸甸的分量。

教育若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博大如海,他包容着關心與支持,理解和友情,激勵和希冀,寬容和真誠。

每個孩子都在表達自己的喜悦、無奈與失望,而老師總能用慈愛的眼光從孩子的經歷中找到值得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中珍惜和體會的哲理。我想這就是我們天天掛在嘴邊的'賞識教育,但回想自己,像剛才這位老師真正做到實處了嗎?

我試着以平等的尊重和真誠的愛心去打開每個學生的心門。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張白紙,是一抹亮麗的油彩,在上面用愛心描繪,就會有全新的收穫!我想,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温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地對學生進行教育。而教育若沒有情感,沒有愛,就如同池塘沒有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而我願用自己的青春來捍衞這個神聖的職業!

《啟示錄》讀書心得12

近來讀的《心靈啟示錄》給我的感觸特別深,是一部經典教育理念案例的書籍,書中大量引用了一線教師的教育案例,通過故事的形式敍述,講述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故事,在這些優秀教師的筆下,這些案例故事展示了教師的智慧、才華、感情、理念和責任感,這些大師的和做法給我很大的啟示和幫助。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到了自己在教學方法上的成長與不足!

《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中讓我們感受到中國的家庭教育與美國的家庭教育完全的不同。

美國家長對孩子的辦法,不給錢,不罵人。自己需要什麼,去努力,去創造,不干涉,經常讓孩子有一些小的目標,一個一個去奮鬥,去實現。如:買玩具、出去旅遊,在家裏或者勤工儉學什麼的。自己掙的錢自己支配。

當今我們中國父母教育理念,什麼事都由他們的家長代辦。現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無盡的呵護中長大。父母給孩子創造着最舒適的物質條件,但也在製造者世界上少有的`孩子成長的惡劣環境----包辦代替、縱容遷就、孩子優先、物質優先、重知識輕品質等,尤其是中國的部分母親,她們對子女的愛可以用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話來概括-----“母雞的愛”。溺愛孩子的父母,有可能成為葬送孩子美好前程的角色。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長大後在多變的社會中很難適應其中的變化。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最好的辦法就是對孩子百依百順。

我比較喜歡美國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藏起一半的愛給自己,奉獻一半的愛給子女”,這是我們在家庭教育中應該遵循的一個原則。父母的教育理念,環境影響着孩子的命運。藏起一半的愛並不是自私的行為,而是給孩子以更深沉、更理性、更科學的愛。作為父母,我們平時儘量多讀一點教育方面的書籍,與孩子共同交流成長過程中困惑,走進孩子的心靈,更多地從精神上關注支持他們。畢竟物質的需要與精神的需要都是必需的,精神的需要有時甚至高於物質的需要。

我不能説美國的教育都好,都成功,但是,他們教育孩子的很多理念都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參考。

《啟示錄》讀書心得13

前不久,我閲讀了一本經典教育案例《心靈啟示錄》,其中有一篇霍懋徵老師的文章《沒有愛就沒有教育》,讀完之後,心中感受頗多。

霍懋徵老師是北師大二附小(現北京第二實驗國小)的一名特級教師,從教60餘年,她的育人方法是:“激勵、賞識、參與、期待”,激勵每一個學生上進;賞識每一個學生的才華;讓每一個學生積極參與;期待每一個學生獲得成功。她始終認為學生“人人都是才,人人都成材”。

霍老師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她對教育工作的熱愛,對學生的熱愛。而這種愛源與她的心,才成就了她今日的輝煌。當年,她的學校裏有一名叫何永山的學生,是全校出名的淘氣鬼,家長管不了,教師教不了,沒有哪個班級的老師肯要他,霍老師卻主動要求把他放到了自己的班上,並相信自己能把他教育好。因為她堅信:“愛是陽光,可以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愛是神奇,可以點石成金。”在霍老師愛的教育下,何永山成了一名優秀的學生。

是啊,任何成功的背後都需要付出艱辛的勞動,甚至生命的代價。霍老師為了她的事業,先後失去了兩個子女,從霍老師的人生經歷中,我發現她身上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優良品質。堅韌、好學、勤奮……形成了她獨特的人格魅力。有人將學生比作花朵。花朵是嬌小柔弱的,容易折損,需要我們精心澆灌與呵護,他們才能綻放出美麗的色彩。霍老師之所以能得花朵的尊重和喜愛,主要在於她有一顆慈愛之心。她熱愛學生,關心學生,把學生看作是自己的摯友,這是她的人格魅力所在。我想作為教師還有什麼比這更幸福、更自豪的事呢?

《啟示錄》讀書心得14

可以將產品的開發開發分為人員、流程和產品三塊。

人員是指負責定義和開發產品的團隊成員。

流程是指探索、開發富有創意的產品時,反覆應用的步驟和成功的實踐經驗。

產品是指富有鮮明特性的.產品。

好產品的具有如下規律:

1、產品經理任務是探索產品的介值、可用性和可行性。

2、定義產品需要產品經理、交互設計師和軟件架構師通力合作。

3、開發人員不擅長用户體驗設計,因為開發人員關注的是實現模型,而用户關注的是概念模型,最終開發出來的產品則所欲表現模型。

4、用户體驗設計就是交互設計、視覺設計(硬件上,叫工業設計)。

5、功能(用户需求)和用户體驗密不可分。

6、產品創意必須儘早地、反覆地接受用户試用和反饋,獲取用户體驗。

7、為了驗證產品的價值和可用性,必須儘早、反覆地請目標用户產品創意。

8、採用高保真的產品原型是全體成員獲取用户需求和用户體驗的最佳方式。

9、產品經理的目標是在最短時間把握複雜的用户需求,即確定產品的基本要求—價值、可用性和可行性。

標籤: 啟示錄 讀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0l49g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