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通用26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通用26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通用2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範文(通用26篇)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

最近在讀一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深有體會,書中講到了“自卑”,它説:自卑都是與別人比較產生的,一切煩惱均來源於人際關係,假使這個世界只存在你一個人,便不會有任何煩惱了,處在羣居性的人類社會中,誰都無法置身事外。成長不是成王敗寇,不是成功了就萬事大吉,不是失敗了就一無是處,而是一種與世無爭、將世人都視為在同一個平面上、並且努力向前進的過程。

人們往往是活在過去的影子裏,無法從過去的影子裏走出來,認為當下的處境都是因為過去的某種原因造成的,因而形成了自卑感。過去的事情是已經發生了的過去了的,我們無法改變事情的結果,而我們能做的只有活在當下,過好當下的每一分鐘。人要往前看而不是一直的活在過去的陰影裏。

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只有“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另一方面,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莫把原本是別人課題看成自己的課題,也莫把原本是自己的課題看成別人的課題,學會課題分離,“在意你的臉的只有你自己而已”。

人應該有自己的預期,有自己的評判標準,應該活給自己看,而不是活給別人看。得不到別人認可的自由之路,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相反,相互干涉才是“以自我為中心”,干涉等同於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別人。

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招人討厭是件痛苦的事情,如果可能的話,我們都想毫不討人嫌地活着,想着盡力滿足自己的認可欲求。但是,八面玲瓏地討好所有人的生活方式是一種極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同時也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如果想要行使自由,那就需要付出代價。而在人際關係中,自由的代價就是被別人討厭。

解決人際關係煩惱的阿德勒方式:哪些是自己的課題,那些是別人的課題,要冷靜地劃清界限。而且,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讓別人干涉自己的課題,這就是阿德勒心理學給出的具體而且可能徹底改變人際關係煩惱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觀點。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

很多人覺得自己生活的很不幸,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優點,在書裏也提到了類似的人,這樣的人一般都很討厭自己,但是當你問他為什麼不改變時,他會告訴你一堆理由,什麼沒時間,什麼不知道怎麼辦,他們只會看到改變之後的好處,夢想着自己活成另一個人,可是一旦到實行,他們永遠有各種各樣的藉口,比如書中跟哲人辯論的青年。

那麼,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古人説,知行合一,但顯然,他們並不在此列,他們上一秒在説自己渾身沒有一個優點,下一秒還是該遊戲遊戲,該玩樂玩樂,事實上,他們並沒有從本質思想上想改變,至於為什麼説這些話,也只是給自己一個“善”的理由,你看,我之所以這麼一無是處,是因為我沒時間啊,我忙啊,我還要去幹嘛啊,從因果上來説,這所謂的“一無是處”倒正是他們不改變的內在理由,給自己的不努力答的梯子。

就像書中有臉紅恐懼症的一個女孩子,她覺得只要治好臉紅恐懼症,自己就能像心愛的男孩子告白,可事實上,她最害怕和最想逃避的事情,是被自己喜歡的男孩子拒絕,是失戀帶來的打擊和自我否定,所以,只要有臉紅恐懼症在,就可以自我逃避,你看,是因為我有臉紅恐懼症,所以我沒辦法向心愛的男孩子表白,多麼有意思的事情。再來就比如考生會想“如果考中的話人生就會一片光明”,職員會想“如果能夠改行的話,就能一起順利”這都只是自欺欺人的想法,人還是這個人,困難依然沒有消除,只是給了自己心裏安慰。

永遠記住,你的人生取決於“當下”,過去已去,未來未來,當你正視自己,從思想的本源正是自己需要改變,你的改變才能有效、真實。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3

這本書真的從一個新的視角給了我一些東西,甚至可以説改變了我。或者我具有該改變所具有的資質,然後這本書恰當其時的出現在了我24歲的生命中,然後就改變了我。也不能説徹底改變吧。我覺得改變是一個過程,不是一天可以做到了。不是今天是一個內向不會説話明天立刻就變成了一個在人羣中健談的人。是需要一步一步的改變的。

書一開頭就提出一種理論,“一切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讀的時候雖然同意自己受到人際關係很大的困擾,但也不是全部吧。然後書中提到人們重視尋求他人的認可。這是一種生物本能,甚至是一種活下去的需要。是的,沒有比人更羣居、更社會、更需要與其他任何人合作的生物了。然後書中提到一個概念,人們活在一個想象共同體裏面。這一點也在《人類簡史》中提到,這是我同時讀的一本書。無論是國家,民族,公司其實都是人們想象出來的一種共同體。而而人人都是屬於這種共同體的。

在共同體中人人平等的一種概念。人人都有自己的課題。“我有能力”和“我能與他人和諧共處”這兩項。説到底我們的煩惱總是與這有關,或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或是對自己與他的關係的不滿意。確實,之前聽過這句話懂得這兩句話“管我屁事”,“關你屁事”人生就輕鬆很多。的確,只是不明白到底該怎麼做。現在好像習得了武功的心法一樣。只關注自己的課題,有關自己的能力上就好了呀。有關別人怎麼看自己。自己的某些舉止打扮別人怎麼看。那似乎是別人的課題,自己也管不了別人怎麼想的。事實上別人沒你想的那麼關心你。與其總是敏感的猜測別人到底是怎麼看你的,不如多專注自己的人生課題上。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4

今日讀了一本很薄的書,阿德勒的《被討厭的勇氣》,翻開書就看到這句話:決定你的生活方式(人生狀態)的不是其他任何人,而是你自己。

“貨幣是被鑄造的自由”,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説中的一句話。那麼實現了財務自由的你,就一定能獲得幸福嗎?你存在的價值、你的幸福還是無法用金錢買到。

那麼你的煩惱是什麼?是你現在的工作?你的交友遇到了麻煩?還是戀愛或是家人之間的關係出現了問題?

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阿德勒是這麼認為的。人生的三大課題:交友、工作以及愛。這些就是煩惱的來源。那麼,有解嗎?不能夠逃避,阿德勒説請直面“人生課題”吧。所有企圖設立種種藉口來回避人生課題的情況叫作“人生謊言”。

我們沒必要去滿足別人的期待。不需要活在別人的人生中。但我們需要學會“課題分離”,不懼怕被任何人所討厭,真是太需要勇氣了。活在這個世界上,努力做到不被別人討厭,其實是很簡單的事情。因為你只需要偽裝自己,去妥協去放棄就可以了但是明知道會被人討厭,還要堅持自己的人生道路,這是很難的。直面自己的內心,不在乎別人的眼光,絕不去編造謊言。

這樣的生活,估計很多人都堅持不下來。阿德勒卻告訴我們:必須要有實踐這種人生的勇氣!這也是讓人獲得幸福的勇氣呀。

因為我們有這種力量,生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而你需要的是“勇氣”。阿德勒心理學不是改變他人的心理學,而是追求自我改變的心理學。是“勇氣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5

與大多數人一樣,我總會在某些時刻不自覺的陷入自我厭惡與自我懷疑中,覺得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偶爾也會覺得生活中存在諸多無奈,若是能換一種活法是不是就會變得不一樣了;又或者對於人生的意義越來越模糊……

想要改變,卻又無從下手,最後只能長歎一聲:“我又能怎麼樣呢?“

直到某一天我在書店裏偶然發現了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書中阿德勒闡述的對自我的解放、對幸福的論述都讓我有種耳目一新、醍醐灌頂之感,一如胡慎之在推薦序中所説:“這本書絕對不是心靈雞湯,而是稍帶苦澀,但又可治病的良藥。“

例如書中所説:“一切煩惱都來自人際關係。”無論是誰,無論你的年齡多大身處何種地位做着什麼工作,複雜的人際關係都是無法逃離的存在。而在人際關係中,我們絕大多數時候都在期待着他人的表揚,害怕他人的批評,害怕被他人所討厭或者害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害,從而不斷的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去迎合他人價值觀以及評判標準。因此,各種各樣的煩惱就此衍生,疲憊感也隨之而來。

那麼,我們該如何改變呢?

書中大致給出了幾個方向:其一、課題分離。我們首先需要弄清楚“這不是自己的課題”這一界限,丟開別人的課題是解開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之線的關鍵。其二、要有“摒棄現在的生活方式的決心”,書上説:“重要的不是給予了什麼,而是如何去利用被給予的東西。你之所以想要變成其他什麼人,就是因為你只一昧關注着‘被給予了什麼‘。其實,你不應該這樣。而是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這一點上。其三、要樹立起向前邁進的勇氣。很多時候我們因為害怕而止步不前,卻不知這樣的我們在他人眼裏更顯卑微,所以,何不大膽的向前邁進,成就一個更好、更自信的自己!

關於人生的其他許多課題,書中都給出了獨到的見解,在此我就不一一贅述,相信細細品閲後的你定能從中得到自己需要的問題答案。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6

普通人看完的感受,毫無心理學與哲學基礎!

怪書。它所講述的並不是糾正某個問題的一個方法或思維,而是一整套圈連起來的思想。如果你反對一個點,所有的點你都很難認同,我一開始因為好奇因為求知,這個知並不包含答案,但看完第一夜之前的對話,我確實很想知道答案。因為它推翻了大眾的普遍認知。第二次談話前有三個問題,自由是什麼?我為什麼不能自由?束縛我的究竟是什麼?我按我自己的想法現代思維回答了。

往後看它告訴我們人的切煩惱來源於人際關係,想要構建良好的人際關係,得從課題分化開始,你的課題,我的課題,不去幹涉別人的課題,也不被別人干涉。這中間有一個例子,小孩的教育問題,關於他的學習是他的課題,不是父母的課題,父母都不能去幹涉他的課題。不能説,你應該學習,你應該要考哪所學校。能做的是“把馬帶到井水旁,喝不喝水取決於它自己”。

它主張目的論,否定精神創傷即“因為過去受過什麼傷害,導致我現在怎麼樣”否定因果論即“因為A我做不到B,內心暗示就是沒有A我也能做到B”總之人的行為都帶有對自己的“善”在裏面為目的。我接着尋求答案,最終問題來到,如何自由,幸福。它對自由的定義是被討厭的“勇氣”,幸福則需要三個階段來實現,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自我接納我尚可接受,因為百分之九十的大眾都是普通人總會認識到自己的普通,完成自我認知。他者信賴與他者貢獻我卻是不敢苟同,太理想化,它主張你只管去開始做,不管他人有沒有迴應,那是他人的課題,改變自己能改變的。這本書內容真的引起深思或氣憤,但其中也可以找到自己目前所需的“勇氣”啊勒德的心理學是使用的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7

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男生追求一個女生,結果女生答應做他的女朋友沒多久,他就覺得沒什麼意思就分手了。有人認為這就是一個渣男。

但是在《勇氣》中,作者似乎持有不同的意見,並舉了這樣一個例子:父母強烈反對你所選的工作,父親大發雷霆,母親痛哭流涕,甚至揚言斷絕父子關係。但是,作者認為如何克服這種“不認可”的感情,那並不是你的課題,而是你父母的課題。你根本不需要在意。更進一步,關於自己的人生你能夠做的就是剔除掉別人給你的外在壓力,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別人如何評價你的選擇,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

按照作者這個觀點,那麼這個男生只是“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罷了,那個女生能不能接受是她自己的課題。

最近重新思考了這個想法,關於課題分離,似乎並不能簡單的選擇自己認為最好的道路,還涉及到了責任的問題。比如,我們是否可以不顧責任,任由自己選擇。在這個例子中,我們需要思考:女生答應做他的女朋友,是否本身就包含着某種承諾,應當承擔某種責任;或者如果男生做了某種承諾,是否可以不顧這個承諾毀約。或者説這些都無所謂,畢竟最後也是他自己承擔自己選擇的後果。然後他就會看到這個選擇究竟是不是對他自己最好的選擇。如果是,那他繼續,承擔後果。如果不是,那麼他也就糾正了自己的錯誤想法,按照新的自認為的正確道路前行。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8

之前我説過,我變成了一個油腔滑調,油嘴滑舌的人了。當時半調侃半認真的説自己只是在靠近自己的本心。但進來發現並不全然如此,可以説是在靠近本心,但是是以一種更加曲折的方式,繞了半圈。

最開始改變的嘗試是想着皮一點,將一些想法半認真半虛假的説出來,比如説特意給陸哥買,留的提子。然後發現還挺好玩,開始大家好像也覺得不錯,自己也挺享受其中。結果我就像小孩子拿到了喜歡的玩具,不停地如此嘗試,放飛自我。中間我還產生了誤解,以為這正是我所喜歡,想要這麼做的(雖然那段時間確實很喜歡,也想這麼做)。但現在想來,這樣也只是在某些方面比之前更加多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只不過與此同時在其中也參雜了玩笑,虛假的成分。其結果就是在油腔滑調,油嘴滑舌上越走越遠,帶着幾分真心,幾分玩笑,不停的口嗨。

然而這一定程度上,這並不能説保持本心,仍然不過是換了一層馬甲的軟弱罷了,本質並沒有變。在很多關鍵的地方,仍然十分軟弱,十分被動,實際上仍然是在逃避。所以很多時候仍然不敢真實表達自己的情感;仍然小心翼翼,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傷害他人,小心翼翼。

下一步我會嘗試更多地直接表述自己的喜歡與討厭,想與不想,更加從心。但至少現在,還是做不到課題分離就是了,或許永遠也不想做到這個地步,或者不敢做到這個地步。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9

以哲人和青年對談的形式,圍繞所謂人生三問:“我是誰”“我從哪裏來”以及“我將去到哪裏”展開對話。

讀完這本書,我第1次知道三大哲學家,原來除了平常所知道的榮格與弗洛伊德,還有一個叫阿德勒的。哈哈哈~漲知識啦~

阿德勒心理學他更想表達的是,只要你想,你隨時隨地都是可以改變的,不要被固有的過去的一些東西,侷限了現在以及未來的你自己。

他和我們慣常的思考邏輯剛好相反。一直是逆向思維,主張目的論,進行課題分離,然後冷靜地劃清界限。我們日常篤定原因結果論,現在阿德勒正好相反,他主張目的論,從目的出發往前推,這似乎和我大學一位教授的授課理念有異曲同工之處。

中間一段在討論共同體話題的時候感覺很混亂很分裂。不過整體讀下來讓我對人生課題有了更寬泛的認知。有時候在想我是不是天生就該做哲學家或心理學家,很多東西其實我並沒有讀過,也無人告知,但我一直是這麼踐行的。

活在當下,聚焦“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地做好現在能做的事情。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應秉持認真而不深刻的態度。

“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

喜歡書友的一句評論:如果“我”改變,“世界”就會改變。在改變“世界”的旅途中,希望“我”能做自己的太陽,成為照亮別人的光。

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可能就會完全改變之後的人生。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0

對我來説這本書的意義在於對《了凡四訓》裏面有一個印象很深刻的例子。

“一位秀才早年找算命先生算命,告訴他説他考試一定會考第二名,並且活不過五十歲”,他在十幾歲參加鄉試的時候的確得了第二名,後來進京趕考,在街上遇到高人聊天,提及起算命先生説過的話,高人説他此番一定能考取功名,篤定認為自己之前考第二名已經靈驗了,這次必定不能拔得頭籌,並且説自己脾氣暴躁,和家人相處經常發脾氣,不是長壽之兆,也會終將應五十之壽的推測,高人説:上天教會人類推算的目地本來是為了人們避災避禍的,比如你明知自己脾氣暴躁對身體不好,就該修身養性,避免英年早逝的命運。這位秀才聽了高人的話,更加發奮圖強的讀書,改變自己壞脾氣,最後考取功名,並且活到八十歲善終。

我一直認為沒有絕對的正確或是錯誤,人生是可以改變的。但是可能知乎逛的多了,堅信階級的存在,並且在心裏誇大了這種東西的意義,又受到到蝴蝶效應的啟發,覺得一切都是過去的所作所為造成的,而在過去的時候我也在想自己未來會去向哪裏,於是人生變成了一條一成不變的直線,我一直被隨機性所決定,卻始終得不到貢獻感。

還好有這本書,我決定立足於此時此刻,那個長久的未來無法預知,我只要記得:我現在能做些什麼能讓我有貢獻感,能對自己多一些自我肯定,能更喜歡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1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與弗洛伊德、榮格被並稱為“心理學三大巨頭”。是個體心理學的開創者。阿德勒原來是弗洛伊德理論的擁躉,後面理念不合開創了自己的個體心理學派。

這本書從“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這個論題展開了一系列的辯論,通過辯論介紹了阿德勒的基本心理學理念。比較有趣也比較有代入感。

針對“什麼是幸福”這個永久的哲學追問,本書在提出獨到見解的同時還給出了“如何獲得幸福”的具體對策。阿德勒思想指出“任何人都可以隨時獲得幸福”,並給出了“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這三大良方。

阿德勒斷言“一切煩惱皆源於人際關係”(心理上的煩惱?),強調當下的意義,認為這才是生活的真諦。

另外,弗洛伊德是原因論,這也是目前主流的心理治療方法,找到心理治療的原因,比如原生家庭,幼時留下的心理陰影,好像找到原因心理治療就成功了一半。而阿德勒是目的論,認為心理問題是為了達到個人某種更深層次的目的而有意無意出現的,認為人要接納自己,之後拿出勇氣正視自己,專注當下做好自己的人生課題,讓眼前的世界回到簡單狀態,讓自己回到幸福狀態。

不能説孰好孰壞,個人認為,原因論和目的論都是需要的,原因論利於自我瞭解,目的論利於自我突破,可以作為心理問題療愈不同階段的處方。阿德勒的處方更猛更殘忍一點,讓人在烈日下暴曬無所遁行罷了。另外推薦他的《兒童教育心理學》和《自卑與超越》。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2

這本書有多紅,應該不用我多説。周邊很多人都做了推薦,2年前我應該聽過曉書童講過這本書,當時也覺得有一些道理頗為精彩,能講到我心裏。這次重新閲讀,也對於其中的一些點很有共鳴。

所有的“不幸”都是自找的,與他人無關。

我們一直常説,原生家庭對一個人影響是多麼的巨大,家庭的不幸給這個人畫上了悲劇色彩,先天的不幸似乎為後天的悲劇打下了可以被理解的伏筆。但是阿德勒認為:過去不重要,怎麼看待過去才是重要。因為過去是死的,而我們是活的,我們不能被過去所束縛。過去不一定能決定現在,能決定的是當下最真實的想法和對於當下想改變的勇氣

課題分離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都不快樂?很多煩惱?因為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擔心不被喜歡,擔心被討厭,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但是阿德勒認為:我們要有被別人討厭的勇氣,你才能真正獲得自由。怎麼做到這個,用課題分離去實踐。舉個例子:你去追求一個人,但別人不喜歡你,所以你很痛苦。如果使用課題分離就是,你喜歡別人是一個課題,跟別人願不願意喜歡你是另外的課題。你喜歡別人是你的課題,她願不願意接受你,是她的課題。每個人做好自己的課題就好了。這點在家庭生活和家庭教育,工作上,仔細想想真的有很多案例,有時候我也經常做一些吃力不討好的事,花時間花精力投入,最終還沒人説你好,事後自己想想心裏窩死。終於現在在哲學層面,我給自己找了條道路,首先要有被討厭的勇氣,找好邊界感,儘量不要讓自己因為人際關係讓自己難過,然後做好自己認為應該做的,將自己和別人的課題分離,只解決自己的課題,同時尊重別人的課題。因為別人如何對待你、要怎麼做,那是別人的課題。自力更生於自己的課題,同時尊重和有邊界的處理別人的課題。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3

20xx年,應該是我目前人生中最痛苦的一年,我每天都在抱怨自己的失敗。同時也是在去年,我明白很多事情其實是從一開始就在冥冥之中決定好了的,出生在什麼樣的家庭,受到什麼樣的教育,接觸到什麼樣的人,人生能走多遠。

其實人生彷彿是一段程序,從一開始就已經註定了結局。我羨慕着周圍的人、我也希望我能變成其他人。我認識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認識到自己的實力也有限,沒有背景、沒有房、沒有車、沒有錢、大齡女性還沒結婚、這些甚至以後都不可能有。有那麼一段時間,我覺得自己真的一無是處,人生何其失敗,想要的都沒有。想爭取的從來不會到我手上。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越長大越發現“萬事如意”太難了…申博士失敗、國考失敗、甚至包括研究生找工作的慘痛經歷、那些抱怨、那些不甘心、那些絕望。也許我的一個藉口吧。我已經分不清自己走到這裏是實力還是運氣,我覺得運氣的成分居多,不然我也不會在運氣“用光”的時候這樣頹然不振,對過去、對整個人生都充滿了失望。

也許是自己已經經歷過一遍了,再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就更能感同身受。其實道理很簡單,天生的因素和過去沒有辦法改變,出生的時候也沒有人問過我是否願意來到這個世界上,以這種方式生活(我其實。真的寧願我從未來過,這個想法一直沒有改變),但是從現在開始的每一天,我們都有重新選擇如何去生活的權利。所以,過什麼樣的生活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也許我的人生就是平庸一世,孤獨終老,那麼我也要讓自己開心快樂地孤獨終老。

人生貴在不斷學習、不停思考、不斷改變自己,讓自己適應這個世界去生存。所以,幸福真的是自己給自己的。這本書,彷彿讓我自己複習了一下20xx年的痛苦與釋懷,有很多時候,這些道理,不經歷,永遠沒有辦法完全懂得。

人生不應該進行比較,做自己就好。活在當下,認真活着。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4

上個月有幸拜讀了《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看完這本書之後,我直接將它列為我在2021年上半年最值得讀得幾本書之一。這是一本有關阿德勒心理學方面的書,正如標題一樣,是一本給人勇氣的書。它採用對話體的寫作格式。我們正如書中的青年一般,20多歲的年紀,有一大堆困惑。書中的哲人用阿德勒的勇氣心理學一步步循循善誘,給人改變,做自己的勇氣。全書的內容一共有五夜的探討,一步一步由外入內深入人的內心世界,給人以啟發,直面自己內心世界的勇氣。第一夜是探討過去,如何利用被給予的東西很重要;第二夜是探討煩惱的根源—人際關係;第三夜是理清人際關係,課題分離。第四夜是要有被討厭的勇氣,終點是共同體感覺。第五夜是活在當下,賦予自己人生意義。

我最喜歡書中第三夜裏的一段話:“在人際關係上,別人如何評價你,那是別人的課題,你根本無法左右。太在意別人的視線和評價,才會不斷尋求別人的認可。對認可的追求,才扼殺了自由。由於不想被任何人討厭,才選擇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換言之,自由就是不再尋求認可。”這本書與我而言,最大的感觸是:我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面對別人的干涉,要有被討厭的勇氣,這也是我在追逐自己人生中需要付出的代價。不畏懼被人討厭而是勇往直前,不隨波逐流而是湧流勇進,找尋屬於自己對人生意義的定義。另一方面,也給我想要改變的勇氣,不能因為害怕不被接受就停滯不前,堅定做那些自己原本就一直想做的事情,告別拖延,凡事都更堅定一些、自信樂觀一些。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5

最近狀態不是特別好,所以想從書中吸取經驗和建議,看了一本名叫《被討厭的勇氣》的書,這是阿德勒的信徒之一叫岸見一郎所著,看到一些評價頗高的評語,讓我堅定了讀這本書的勇氣。

有人説:如果説自卑是人類與世界互動的必然結果,那麼勇氣就是人們在追尋意義人生中的必然能力。也有人説:若你的成功只是以害怕被他人討厭而換來的,那你的成功不幸只代表你為他人活了一輩子。岸見一郎説,人的一切煩惱源於人際關係。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我對此表示有些疑惑不解,讀完這本書,我是一半肯定一半懷疑,總體來説還是有收穫的。

文中講到世界本身不復雜,是人把世界看的複雜了,人是住在自己營造的主觀世界裏,每個人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也不能與任何人共有。與課題分離的觀點有點相通之處,別人怎麼看我評價我,都是別人的課題,無法左右,誠實面對自己的人生,做自己該做的事,其他人的選擇、評價或是干預都不要去理會,你的世界是由你自己作主,你的人生取決於當下,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岸見一郎説:過於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就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就捨棄了真正的自我,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假如説你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那他人也不是為了滿足你的期待而活,當別人的行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時也不可以發怒。

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課題分離,比如信任,信任別人是你的課題,如何對待你的信任就是別人的課題,不能把自己的的希望強加給別人,不然就變成粗暴的干涉了。

目的論,有時候很多事情,是因為我們心中得到了目的,在為目的找藉口,最後才形成了目前的結果,比如:每一次都説要改變的自己,每次都只是一個想法,沒有改變的勇氣,有時候覺得麻煩,有時候捨不得花錢,就會有各種各樣的藉口,導致改變不是很徹底,就只是稍稍改變。

自我接納、他者信賴和他者貢獻。正是因為真誠的接受不能交換的這個我,就是自我接納,才能不懼背叛的做到對他人寄予無條件的信賴(他者信賴)。自我接納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誠實地接受“做不到的自己”,然後儘量朝着能夠做到的方向努力,不對自己撒謊。他者信賴:在相信他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雖可能會遭遇背叛,卻依然繼續相信的態度就叫信賴。他者貢獻是在我對他人有用時體會到自我價值的存在。

書中提到“人生中有時候無意間拿起的一本書就會完全改變之後的人生。”雖然不能完全同意,但還是想説讀書會使人睿智,説不定書中的某些觀點或建議就是適合你的呢。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6

這本書是以對話的方式來探討生命中的一些道理,它並沒有像普通的哲學書那樣晦澀難懂,而是以簡單易理解的文字向讀者傳達着它想表達的一切。其實我不得不承認,哲學家的思想確實有些難以接受,他們的觀點有些絕對化,有時我也會和書中的青年一起產生不認同的觀點,但哲學家的闡述有時又不得不令我信服,我的思維也隨之產生了一些變化。

就像書中所説的“所謂憤怒其實只是可放可收的一種手段”,其實不然,在現實中我們也會遇到這種現象。記得高中時期,我和要好的朋友因為一件小事意見不一而大吵起來,我氣憤地轉身離開,那是我第一次對別人發那麼大的火,出於一種不甘示弱的心裏。事後很是懊惱,當我們再次聚到,把自己對想法説出來時,也覺得並沒有什麼了,事情也得到了化解。

憤怒並不能解決事情,也沒有辦法左右別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一致,所以這個時候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思考,用一種心平氣和的口吻進行交談,説不定事情就完美地解決了。

書中舉了這樣一個例子,説是一個小孩因為成績不好,他的媽媽對他大發雷霆,當在訓斥過程中電話突然想起,他的媽媽瞬間改變了語氣和態度,對電話中的人物表現得恭恭敬敬,電話結束後,他的媽媽又開始對他進行一番説教。這個例子是在提出“因為大發雷霆而製造憤怒”後舉出的。説實話,我在看到這個觀點時很不贊同,難道説別人濺了你一身咖啡,你真的不會生氣嗎?但看到這個生動的例子再想想現實中發生的一些事情,確實不無道理。想象對方是我們領導、父母或者親密的朋友,我們真的會對他們發火嗎?或許他們給我們道歉,我們還要微笑着説一句“沒關係”吧。這樣看來,脾氣確實是自己可以控制住的,亂髮脾不僅會傷害到別人,也會傷害到自己。我們發脾氣無非是想讓對方對某件事情引起重視,那心平氣和地商量不是更好?

書中還提到了如何看待過去的經歷。我想,如果我們一味地活在過去,那麼我們必然不會得到進步和成長。過去如果是成功的,我們會因為陷入其中而目中無人,毫無進取;過去如果是失敗的,我們會長久被其束縛,整天萎靡不振,灰頭喪氣。所以當前才是我們最應該把握的,接受當下的自己併為之努力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紀伯倫曾經説過:“回憶是一種重逢,忘卻是一種自由”,回憶有時並不是美好的,但關鍵在於我們怎麼看待它,遵循自己的內心,不被外界所束縛才是我們給自己的幸福!

“無論過去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現在的狀態取決於你賦予既有事件的意義。”這句話讀完,我深有感悟,一件事情本身是一個陳述句,但是因為當事人的情感賦予在了它的身上,他才會變成了感歎句,疑問句亦或是省略句。一個人的一生也是這樣,它由很多件發生的事情組成。在此看來,人生不是由一條線組成,而是由許許多多的`點組成,每個點都是獨一無二的且都是不可重複發生的,而只有我們當事人才能決定它的大小、形狀等,這也就是我們所賦予它的意義!

“人生不是由別人賦予的,而是由自己選擇的,是自己選擇自己如何生活。”其實現在很多人活在別人的言論中。這是一個普遍現象,一般來講,它也並不可恥。畢竟孔聖人也説過“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我們根據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從而做出相對應的反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我們的某些表現力而獲得進步。但是凡事都有一個“度”,如果我們過分地關注別人對我們的評價只會讓自己深受折磨,困於言論的枷鎖無法獲得自由。不管何時我們都要明白,無論對方做什麼,最後的決定權在我們手中,決定怎麼做的都是我們説了算;反之,當別人做某些決定時,我們也應當尊重他們,不應該對他們指指點點,不去幹涉別人的人生課題也是換來我們自由的前提。況且,都是第一次做人,哪有誰比誰更有經驗?

對於我們自己的人生課題,只要做到問心無愧就好,至於別人怎麼看待我們,那是他們自己的事情。無論是喜歡也好,討厭也罷,我們無法左右。如果我們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自己那將會是我們最大的缺點吧!

再來談談自卑,其實我認為自卑情結每個人都有,只是有輕重之別。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在公司裏,領導下發了一個任務,很多人會自信大方地向領導推薦自己,但有些人因為自我感覺能力不足而畏畏縮縮;班級裏,一羣男生們在比較着自己的球鞋,“我的球鞋多少多少錢買的”等等,這時卻有一名男生低着頭看看自己普普通通的鞋子,繼而把腳縮了回去……這些都是自卑情結在作怪。

我想那一刻他們是不幸福的,他們因為自卑不快樂。但是我們可以想一下,我們為了誰而活?為了別人嗎?肯定不是的,當然是為了我們自己。畢竟,安全感不是別人給的,是我們自己給我們自己的。況且如果我們連自己都不接納,那誰還會接納我們?獲取幸福的第一步就應該是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哪怕我們有些小自卑,有些小缺點,但是都是可以去改變的!

《被討厭的勇氣》,它乍一看像是有毒的心靈雞湯,但是細細品讀可以發現,它並不是雞湯,文中的某些描述或許會讓我們產生不快,但是確有醍醐灌頂的作用。它給我們帶來重拾信心的勇氣,勇敢的做自己;勇敢的接受平凡的自己;敢於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在這有限的一生中,保持一份勇氣,找到自由,找到幸福。做的每件事情,不為取悦別人,只為悦納自己!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7

我承認這本書我並沒有看完,本人也是第一次寫文章,大概沒有什麼邏輯和結構,只是一些思考,僅代表個人觀點。

這是一本日本作家寫的,卻借用了阿德勒的心理學觀點,原文中也有大量的引言,據説卡耐基(就是那個寫了《人性的弱點》的那個人)深受這位據説是和弗洛伊德、榮格齊名的著名的人影響。

書中用哲人與青年的對話的形式討論了一些穿着心理學、哲學外衣的問題,內容我不想贅述,我們就只來談談我的看法。對話這種模式相信成熟的讀者一定能識破其中的技巧和陷阱,即便作者刻意設置了兩個彷彿對立觀點的人,這種假象的對話甚至可以説是剝奪了我們思考的權力。

全書至少是我看到的部分都是積極向上的內容,但我認為這種積極向上可以説是消極的,不顧一切的向前,當然這種態度是十分符合日本的國情需要的,但是作為有思考能力同時又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人一味地吧讀者,把信任他的人拖拽到社會意識形態當中,給人們灌輸努力、進步的想法,忽視社會的不公,在我看來是極不道德的。

我認為他所説的進步甚至不算進步,“勇敢的去追求幸福的生活”這樣的話是空洞的,即使是問我們的父母,努力奮鬥一輩子的父母一個簡單的問題:“你們認為活着的意義是什麼?”他們無法説出一個答案,甚至已經會破罐子破摔的説:“為了你啊”。我們的上一輩已經沒有答案,到我們更加沒有,我的答案是隻是跟着社會的車輪往前走,最好的辦法是不加思考。活下去,以父母為負擔的活下去,乾乾淨淨的走,不傷害兩個單純的靈魂。也不知道誰曾有幸見過自由,我只想跟他聊聊自由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在這個哪怕是特朗普都不自由的時代。

這本書是同學回借給我的,我問他是寫什麼的,他説是哲學。或許正是因為這樣我帶着看哲學書的先入為主來看這本書,這本書就成了一本笑話,直到我看不下去合上書,看到書的背面寫着:“上架建議:勵志經典、人生哲學”,由此可見,勵志文學總是帶有以上特點的。為什麼哲學、人生這兩個字眼放在一起就截然不同的了呢?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8

在《被討厭的勇氣》(以下簡稱《勇氣》)這本書中,一方面,作者提到了這樣的觀點:人的性格或秉性是自己選擇的結果。然而,另一方面,作者又説:無論什麼樣的犯罪者,都沒有因為純粹想要做惡而去幹壞事的,所有的犯罪者都有其犯罪的內在的“相應理由”,即在“利己”這一意義的善。我們選擇了“不幸”,恰恰是因為我們認為這對自己是一種善。包括我們選擇不改變,也是因為我們覺得儘管有些不方便,不自由,但不改變還是要輕鬆一些。

在我看來,這種善本身就反映出了人本質上幾乎不可改變的特徵,和每個人天生的秉性密切相關。譬如對有些人來説,學習本身就是一件對自己的善事,就是説光是學習本身就能給他正向的反饋,不需要任何外界的刺激,因而學習起來也就事半功倍,也很快樂。然而如果是違背秉性的事,那麼就事倍功半了。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19

看完這本《被討厭的勇氣》有四五天了吧,原本沒打算寫點東西,我看書一直都是看過之後評價了好壞推薦與否就拋到腦後了,雖然説這種讀書方法不被倡導,但我甘之如飴。過來寫讀後感是因為這兩天在看《認知覺醒》周嶺的書,裏面的很多點都戳我的心,當然我很推薦這本書,不過我現在還是迴歸正題吧。

整本書是以對話的形式展現的,展現了阿德勒心理學,這本書一開始就是一個青年聽説某個智者説:世界極其簡單,人們隨時可以獲得幸福,他無法接受這個觀點,於是找到了這位智者開啟了對話。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根本沒聽過阿德勒這個名字,其實他也是心理學三大家之一,於其同等的是我們眾所周知的佛洛依德,榮格。這本書中介紹了阿德勒心理學的很多方面,阿德勒心理學提出了目的論,和弗洛伊德的因果論不一樣,弗洛伊德説的話我們現在普遍都這麼認為,弗洛伊德學説認為呢,現在是過去的自己造就的,過去對現在影響很大。但阿德勒卻這麼認為,過去對現在沒有影響,你覺得有影響是因為你有想要逃避的事情,你覺得有影響,是你拿過去作為藉口,你把過去的經歷作為藉口來實現自己的目的,這就是目的論。

阿德勒心理學簡單來表達就是:我愛你,與你無關。他提出要學會分辨人生課題,比如我愛你,這是我的課題,我要做的事情。而你,你愛不愛我,不關我的事,與我無關,這是你的課題。想明白這一點,很多煩惱都沒有了。

阿德勒指出:一切煩惱都來源於人際關係。比如説人際關係中的“權力鬥爭”,書中提到了關於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權力鬥爭,比如説:父母對子女的教育管教,是以一種上下級的關係,以一種指導的關係進行教育,子女往往會輸在權力鬥爭中,但權力鬥爭的輸方往往會對贏方進行“復仇”,這就有叛逆的表象了,有的孩子為了復仇表現出來的叛逆形式是逃學、上網、染髮等等讓父母感到不滿的事情。那麼良好人際關係的相處方式是什麼?

書中提出的最好的方式是與交流者是一種”橫向關係”,不表揚也不批評的關係。那麼我們常用的就是“縱向關係”,比如父母對孩子説的:“做好的,好樣的”,這種表揚,這種上下級的態度,容易聯想到操縱,干涉。以表揚的話語來操縱孩子做自己滿意的事情,來干涉孩子們的想法。但是有時候孩子不得不依靠父母的引導才能走向正確道路,所以這時候就有了基於橫向關係的援助,被稱為“鼓勵”,比如説孩子幫忙做了家務,不應該説“做的好”,應該説“謝謝”,把孩子和自己劃到一個高度來,以示尊重。

當人聽到感謝之詞時,就會知道自己能夠對別人有所貢獻,人只有在能夠感覺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能獲得勇氣。當然有一種有價值,是:只要存在,就有價值。比如老人家,只要活着,家人們就開心,那就是價值。其實在關於這點上,橫向關係我很贊成,但實際使用起來卻很難。阿德勒心理學也可以説是被使用的心理學。

説實在的,今晚和我一個姐姐討論了一下這本書,主要是我單方面瘋狂輸出,輸出完之後才發現自己的語言漏洞很多,很多點都沒讀透,但我還是堅持發表了一篇讀後感,畢竟要是讓我再讀一遍,那就等明年吧。

別的不想説太多了,有興趣的就去看看這本書吧,書中還提到了自卑感,自卑情結,活在當下,人生意義等等。這本書名為被討厭的勇氣,如果你想活得自由獲得幸福,就要有邁開腿的勇氣。打開這本書,你就邁開了第一步。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0

與其説是被心理學上的邏輯驚豔到更多的是尋找到共鳴。

與蘇格拉底的原因論相悖,阿德勒心理學強調目的論,客觀的事實與主觀的解釋、被動的心態和主動的選擇之分。發生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麼看待已發生的事件;同樣的,被賦予什麼沒關係,有關係的是怎麼利用被賦予的東西。簡而言之,此時此刻的主觀能動性決定了你是誰,你怎樣。

人際關係是一切苦惱的源泉。反覆提起的原生家庭問題在阿德勒理論面前就有了不同的答案,之所以自閉之所以沉浸在過去的傷害中是因為這樣才能更安心,這樣才能不與外界交往,才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活着。不願反駁不是因為理論不足,不敢表白不是因為容顏不佳,不去面試不是因為能力欠缺,不反駁、不表白、不應聘的目的是拒絕被他人討厭和拒絕。如此,才能保護自己謹小慎微的自尊心不受傷害,才能心安理得的維持現狀。在對不變的眼前的不滿和對改變的未來的不安中,人往往更願意選擇前者。人們總愛説等有時間了我就去幹什麼,但是隻要我不去做,就永遠保留着只要我去做就一定會成功的可能性,所以不是沒時間沒精力,只是我的目的就是不做,不然我的真實能力和潛力可能會摧毀當前的生活。發脾氣同樣適用目的論,情緒是可以掌控的,多是為了威懾對方才怒髮衝冠歇斯底里,講道理也能達到目的,但總會覺得效果大打折扣了。阿德勒就此論題給出的破解謎底是課題分離,你只負責去做,別人怎麼想與你無關,即“我愛你,但與你無關”。

人最大的不幸就是不喜歡自己。自卑是個中性詞,是人追求進步的一種健康的心理狀態,但我們往往誇大它,使其成為認可欲求。總是讓別人的喜好左右自己的行為,總想要去得到身邊的人乃至是全世界的人的認可。如果別人的認同與表揚成為操縱自己情緒的手段,那個體就失去了獨立存在的意義。那麼如何才能以一顆甘於平凡的心態輕鬆的活着呢?書中概括了三點:自我接納、他人信賴、他人貢獻。簡單的説就是接受自己,無論是優秀的你還是不堪的你都是獨一無二的你,有些人僅僅是因為你的存在就會幸福。其次,無條件的信賴而不是信任他人,信任需要擔保抵押但信賴是不講條件的,你始終都是你,背叛不足懼。最後,放下得失之心,做有益於他人的事,從對他人有用中實現自身價值。從課題分離到共同體感受,完成人際關係的良性閉環。讓我們像祈禱文中那樣祈禱吧:上帝,請賜予我平靜,去接受我無法改變的;給予我勇氣,去改變我能改變的;賜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

生命的軌跡不是一條直線而是由無數個剎那構成的點。就像旅行的目的不是到達某個地方,人生的意義也不執着於攀登某個高度,途中的風景才彌足珍貴。鴻鵠之志也難解瑣碎生活中的滿地雞毛,所以沒有目標也無妨,認真過好此時此刻,這本身就是跳舞。老師今天教的字學會了嗎?領導今天佈置的工作完成了嗎?親友今天要表達的愛心發射了嗎?絢爛耀眼不過瞬間,重複繁瑣是必修課更是世間常態,腳下的路、身邊的人才最重要。煙火氣、凡人心,不要把人生弄得太深刻。

一切都源於自己,今日份的幸福是晚飯吃燴餅。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1

是值得時時翻閲的書。常讀常新。

書中提到,我們無法改變,並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勇氣。當一個人具備了被討厭的勇氣時,關係也更簡單輕鬆了。

課題分離很重要。意識到什麼是自己的課題,什麼是他人的課題,可以避免我們被束縛或束縛別人的局面。而,如何界定課題是誰的呢?那就看這個課題需要誰負責?誰需要承擔這個課題的後果。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課題負責。

還有一個反常規的點在於,過去不能決定我們的未來,不能決定我們會是什麼樣的人。只有自己的心念可以決定我們的人生,我們是什麼人。如何看待過去、創傷或什麼,這完全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要再避開自己的人生課題了。面對它們。

自我接納而不要自我肯定,無需假想自己是多麼優秀的人,不要自我欺騙,需要實事求是。這才是誠實地肯定自身的價值,但凡存在,就是價值。

對他人要當成夥伴而不是競爭對手,看成橫向關係而不是縱向關係,這樣才沒有對錯好壞之分,也沒有輸贏之分,真正獲得了自由。

以及,要發展、意識到共同體感覺,我們是世界、宇宙的一部分。當我們認可這一點,也會自然而然地貢獻,這個貢獻不一定要是看得見的,也可以是看不見的。在這種貢獻中,我們會更能肯定自我的價值,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是,不要批評和表揚,無論是對孩子還是誰。很簡單,批評和表揚都是一種評價體系,都帶着上級對下級的不平等色彩。也會在無形中形成干涉。一個有賞罰心理的人,容易因為害怕被批評而變得膽怯怕事,不敢活出自己,也容易因為想要得到表揚而故意討好,把自己的力量交到他人的手上。

取而代之的,應該是鼓勵。鼓勵是這樣的,是平等和自由的關係,是真誠地説謝謝,當他人幫助了我們時。鼓勵也是對他人的幫助,必要的一種幫助,當他人需要時。

發現這本書是許多年前,真正讀這本書是最近,很有緣,對應到我的許多“症狀”,可以説解開了我的不少心結。書裏還提到活着的意義,那就是不要盯着過去,也不要盯着未來,自己去賦予意義才是自由啊!

並且,請活在當下吧,當下就是一個接一個的剎那,它不是一條線,更像是一個點,這才是我們可以把握住的。

讀完之後,真心感覺到內在更勇敢了,也明白了在很多種情境下該如何做,是一本非常實用的人生自助書。

感恩。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2

心理學家阿德勒出生於1870年,雖然年代久遠,但他的觀點一直影響着我們。例如,“發生什麼事不重要,我們怎麼看待這些事才重要”轉換到我們現實生活的態度是,發生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看待眼前的事情。你怎麼看,怎麼詮釋,就等於你決定了某一個版本的世界。

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很不同,對於一些人很致命的事,另一些人卻覺得沒什麼。就拿分手這件事情來講,有人在分手後覺得很難過,整個人都很悲傷,覺得可惜,成為了遺憾;也有人抱着輕浮的態度,傲慢的姿態來看待分手這件事;也有人在分手後產生了憤怒,憎恨的情緒,因而又導致了某些令人難以啟齒的後果;也有人懂得反思自己,在這段已經結束的感情中發現了自己的問題,或者是讓自己明白了更重要的某些道理,從而驅使自己改變,在這段戀愛中得到成長。

“重要的不是過去,而是你怎麼看待過去,而我們對過去的看法是可以改變的”阿德勒如是説。我對這句話深有體會,但是反觀自己的過去,我想説:過去並不是不重要,它很重要,因為已經發生過的許許多多的事,讓我明白,讓我成長,才有瞭如今的我。修正了許多問題,打磨了我的稜角……今非昔比,卻也仍不完美。不同時期的我,不同狀態下的我,對過去的看法,也是盡不相同,所以“我們對過去的看法”在不斷改變。

我談過一次刻骨銘心的戀愛,差一點觸摸到了愛情的高度。在一起兩年的時光,雖説分分合合,卻也惺惺相惜,當時是快樂的.,想起來是幸福的,最後沒繼續走下去,只留遺憾滿滿。那時候不懂事,讓我喜歡的人受了不少委屈,積攢了失望,是我的問題,也是成為遺憾的根源,很對不起她……但是我覺得始終有機會,去彌補。心中默許,乾坤未定,我們在頂峯相會,我還想看到你的笑臉。

其實兩個人要在一起,外力是毫無作用的,因為要在一起的最終是兩個人,最後如果真是崩塌了,也頂多是外力給了一點暗示,推倒壁壘的依然是自己。無論情感曾經多麼殘缺,結局一定歸於平靜寬廣,如果不是,那它還不是結局。

以上,便是我的感悟和理解。我想到了姬霄説過的話,我們都是突然長大的,那個瞬間在無可挽回的事實前,學會了從容不迫,在大勢所趨時,學會了不動聲色,開始保守的給予,迅速的放棄,遊刃有餘的周旋。在那些眾口一辭的節日裏,將最好的情感夾雜在尋常祝福中,試圖矇蔽隱祕的初衷。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3

讀哲學類或傳記類書籍目的,不是為了拔高思想境界,也不是為了複製他人成功,只是為了學習他人對事對人的態度,處事做事的邏輯,分析問題的角度,以後遇事有跡可循,可以更豁達從容。

煩惱大多源於人際關係,傷害別人或被別人傷害。我們無法脱離人際關係獨立生活,但只要我們處理得當,是可以改變獲得幸福,問題不在於能力而在於勇氣。

生活中,我們大多不是關心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如何更有價值。得到別人的認可,我們可以增加自信,但過於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會按照別人的期待去生活,會捨棄真正的自我,活在別人的人生之中。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人際關係就會變的輕鬆自在,不在兩人關係中看自己的價值,不因得到某人的表揚而感到喜悦。想獲得貢獻感,可以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共同體中看自己,看在團隊、部門或者公司中的價值,不要侷限於兩人的人際關係;也可以與人之間建立平等的橫向關係,對別人的關心鼓勵屬於橫向關係,儘量減少得到表揚而感到喜悦的縱向關係,是有能力的人對沒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評價。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4

當第一次看到被討厭的勇氣這個名字的時候,自己真的是不能夠理解其含義,難道説被人討厭還需要勇氣嗎?

看完之後個人印象比較深刻的有以下三方面。第一,相比於廣為大家熟知的弗洛伊德的原因論思想,阿德勒的思想是目的論。第二,分離課題,不妄加干涉他人的課題,這樣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第三,我覺得就是四個字,活在當下。

1、原因論和目的論

原因論從我們小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它是給予了我們很大的幫助,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説也給了我們一定的束縛。因為所以從很小的時候我們就瞭解這樣的因果關係。

比方説因為小時候的經常被欺負所以自己現在性格比較自閉害怕與人相處,站在原因論的立場上那就是小時候經常被欺負導致了你現在害怕與人相處,小時候被人欺負已經是事實,這個事實造成了你害怕見人的另一個事實。

站在目的論的角度應該是這樣的,你的目的是你害怕見人,所以你需要尋找可以讓你實現害怕見人目的行為、方式。你自卑、小時候被欺負導致你性格內向這些都是你害怕見人給自己提供的辦法。

或許你會説這都是事實,如果説這是事實,是否一個事實造就了另一個你害怕見人的事實。但是難道所有小時候被欺負的小孩子都害怕見人嗎?當然不是。去和別人接觸溝通會讓你感覺害怕,而不和別人溝通會讓你感覺舒服,根本原因是因為你不願意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如果你的目的是去和別人交流、溝通,是為了這個目的而為,我想你所有的想法也會為這個目的而做。改變自己的目的,改變自己對既定事實的看法。

2、分離課題,分清主次

為什麼要分離課題呢?分離課題就是為了分清主次關係,不要妄加干涉他人的課題。比如説你有一個畫畫的興趣愛好,你給自己定了每天畫一個小時的畫,這肯定是你的課題了,因為這個畫畫是你的事情。比方説有一天你因為有事沒有畫畫,你的朋友看到了你沒有畫畫讓你趕緊畫畫去。我想你當時肯定不會特別開心,因為他干涉了你的課題。

我們都不希望被他人所幹涉,反之亦然,他人也不希望自己被幹涉。當你去幹涉他人的課題的時候主觀意識裏是想要別人按照自己的思維去做事情的,怎麼能讓人開心呢。可以去引導但是不能無視他人的意願去強加干涉。就好比帶着馬兒到河邊喝水,你可以把馬兒帶到河邊但是不能強迫它喝水。

3、人生只存在於剎那之間,我們的生活只是此時此刻

人生最重要的是此時此刻,人生是由每一個剎那的點組成的。因為我們不可能知道下個瞬間會發生什麼事情,需要怎麼做。所以説盡可能的做好當下瞬間應該做的事情。

最後,不管是目的論、分離課題還是強調人們的生活是由每一個剎那組成這樣的思想,最終實際上還是想要讓我們儘可能的能夠放下包袱,活得輕鬆。只有放下了包袱,我們才能夠活的簡單輕鬆,只有活的簡單輕鬆了才能夠體會到幸福感。我想負重累累的你肯定不會有時間去體會到幸福吧。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此書中有所收穫,還記得這本書的結尾的一句話,“人生的意義,由你自己決定”。幸福與否只在我們的意念之間,當你改變了這個世界都會跟着改變,你只是需要有能夠改變的“勇氣”。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5

終於看完了這本書《被討厭的勇氣》。

這本書是以一個迷茫青年和哲人探討對話的形式書寫,其實還蠻創新的。看到後來才發現,原來當初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也是這樣跟人討論哲學書寫文章的,不過也讓我們讀者更清晰的看到問題並找到答案,因為很容易就把自己代入到這個迷茫的青年人身上。

雖然不完全贊同哲人的觀點,可是想一下能找到完全相同觀點的人,又有幾個呢。而且韓寒的那句話我一直很同意,學過那麼多道理還是過不好這一生。

其實我特別同意哲人説的關於人際關係的觀點,就是關於課題的觀點。

很多煩惱都是來自人際關係的牽絆,這個真的是深有感觸。我們一直都在要求自己去迎合別人的要求,就算有時候並不是我們願意做的事情也是。這個倒是跟我之前參加面試的時候的觀點很相似。

當初面試的時候,老闆問我:你覺得什麼是社會責任感?確實當時我也蒙了一下,我是來應聘做客服的,需要懂這些嗎?所以當時我的答案是: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影響他人。不知道老闆對我的回答印象怎麼樣,不過他倒是一直強調要幫助同事,一定要相互幫助。這個在團體中是必然的,因為一個團體一定要相互幫助才能進步的。但是作為團體裏面的個人,做好本職工作是前提。一個人連本職工作都做不好的話,那他再去怎麼幫助別人也是一個不合格的員工。所以各司其職就是這個意思。

所謂各司其職就是我們各人的課題。我們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情才有精力和時間去幫別人,要不然的話還要求別人來幫你,那你就是給團體拖了後腿了。

而另一個比較深刻的觀點就是目的論了。我們現在的樣子行為,並不是歸咎於過去的影響,而是我們潛意識裏有某種目的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比如説我現在在熬夜寫文章,並不是我白天沒時間,而是我本身就覺得晚上寫文章思路會更清晰。過去的影響其實在於我們怎麼總結經驗,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意義的。追究過去的錯誤,並不會使時間倒退來消除這件事的發生,但是總結反省過去的錯誤,卻可以使人變得聰明。所以我們之所以是我們,並不是因為過去的影響,而是對於現在所作出的反應。

人的一生都是有無數個瞬間組成的,跟物理學中的概念説物體都是有無數個離子原子分子組成的概念差不多,只是空間和時間的差別吧。哲人主張我們不需要考慮過去,也不需要張望將來,只需要過好每一個現在的瞬間,那麼這一生就可以無愧於心了。

我們過得這麼苦惱迷茫,埋怨這個埋怨那個,從來的不是因為缺失機會,而是缺失勇氣。人都是因為總結改善才有進步,那麼從現在開始,給自己勇氣去過好每一個瞬間吧。

被討厭的勇氣讀後感26

“生活給了我們各種束縛,表面上看起來,這些束縛是時間的、金錢的、人際關係的,但實際上,這些束縛是心靈的”。感謝本書,讓我獲得瞭解脱和治癒自己的方法。

本書基於阿德勒的理論體系,幫我掙脱的第一個束縛是來自過去。當哲人平靜地説出“決定我們自身的不是過去的經歷,而是我們自己賦予經歷的意義”時,我的思緒有瞬間的凝固,然後瞬間豁然開朗。是的,是瞬間原諒了某些人和事,瞬間釋懷了那些不想再提及的曾經,瞬間覺得自己離幸福很近,瞬間——放下。

我認為我不是個執念很重的人,雖然“過去”——直白的説是我的原生家庭——在很長一段時間影響了我的選擇我的判斷,但當我終於有勇氣執起他的手,組建了自己的家庭,並感受到他帶給我的安全感和幸福時,其實我已經將所謂的過去深埋心底,雖然仍舊不能釋懷,但我試着遺忘——既然我不能改變血親的事實,那我只要做到為人子女的責任就好,一切都只是一種義務。

但不能否認的是,其實我還是有偏執的一面存在,雖然我對自己説我會遺忘,但每當親人誇讚成年後的我對父母如何孝順時,我卻沉醉在每每父母那愧疚和抱歉的眼神中不能自拔,我一邊鄙棄着自己的“惡毒”心思,一邊享受着那種“報復“的快感,痛並快樂着……

然而,我遇到了正面管教,繼而認識了阿德勒,如果説正面管教讓我不再糾結那些所謂的傷害,讓我理解那只是他們不懂愛我的方式,那麼透過《被討厭的勇氣》所呈現在我面前的阿德勒的心理學理論讓我更加釋然和解脱——過去的好與不好已然成為過去,它已影響了我那麼多年,為什麼我還要讓它繼續?放下過往其實是放過自己,當我有勇氣走入婚姻並將我的女兒帶到這個世界,那些過往早已不能左右我了,曾經的不釋懷也不過就是一段不開心的經歷——僅此而已。

第二個束縛來自人際關係。在沒參加讀書會之前我覺得在人際關係這個層面我沒什麼可糾結的,因為我狹義地定義了“人際關係”。感謝19班的Lisa,這個學理科的女生以其思維和邏輯的縝密呈現給了我對“人際關係”更全面的認知,使得我更清晰地理順了自己的問題。

她總結的人際關係包含三大矛盾:比較、競爭及權力之爭。從前,當我煩惱體重直線上升、考試考不好、與父母意見不一時,我不認為這些煩惱來源於人際關係,但現在當我仔細且深入地探想這些煩惱問題的目的時:在意體重源於比較,考試是為了競爭,而執着於對錯則是對權力的爭奪,根據阿德勒心理學的説法,其根源只有一個——那就是人際關係。簡單來説,就是為了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即,人的煩惱在於離不開羣體,卻不知道該如何合適的、把自己放置在羣體中並讓自己成為有貢獻感的人。

接着,“課題分離”這個概念打開了一扇改變我命運的大門。原來——我的人生就只是我自己的人生,如何做、做的如何都是我自己的事;別人的人生從本質上來説,都是與我無關的人生,別人如何做、做的如何也與我無關。如果每個人都守自己的本分,過自己的人生,人和人之間就沒那麼多糾結和煩惱。即,在“我”的課題中做好決策者和承擔者,在“他人”的課題中做好旁觀者或援助者,忘掉別人的標準,感受自己的幸福,就已經足夠圓滿了。

第三個束縛來自未來。我常説“等我如何如何,我就如何如何……”如同我將我的人生界定成“一直在路上”。可其實,人生中只有現在是真正屬於自己的,過去是無法改變的,未來是不可預知的,與其糾結過去或憂慮未來,不如在此時此刻認真而謹慎的做好現在能做的事。就像書中所説:“人生就像是在每一個瞬間不停旋轉起舞的連續的剎那,只要跳着舞的此時此刻充實就已經足夠。”

曾公曾説:“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活好了當下,就活好了一生!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6n73v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