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喝茶有感

喝茶有感

生活在繁忙快節奏的大都市北京,好像有一隻無形的手推着你不停向前走,或許是忙碌、或許是應酬、亦或是學習,總是感覺時間如流水,日子過得飛快,好像都沒有來得及休息,沒時間停下腳步小坐,一眨眼一個星期就過去了。日子就這樣被推着向前走,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某天早上起來,覺得渾身疼痛,身體犯懶,測測體温,竟然有些低燒,追不得已只好請假在家休息。昏昏沉沉睡到中午,感覺好了很多,但身上還是有些發緊,於是靈機一動,好久沒有泡茶喝了,不如泡泡茶、發發汗,或許能好一些。

喝茶有感

搬出許久未動的茶海,拿出新買的青瓷蓋碗,擺上公道杯、品茗杯、茶寵,還有茶道組,就等隨手泡中的水燒開,就可以泡茶了。不多時,水開了。温杯、燙盞、投茶,注水看着隨手泡中的水一圈圈的注入蓋碗中,心彷彿也隨着那水一圈圈沉澱下來,感到無比的愉悦和舒適,好像外面的一切紛紛擾擾都與我無關,所有的煩惱在這一剎那都遠離我了。那是一種心靈的平和,是喧鬧後的寧靜,讓人感覺安心又踏實。茶湯一杯杯下肚,我感覺身體微微發汗,毛孔都舒張起來,身體頓覺輕盈很多,只是頭還有些發沉,似乎茶氣上升把體內濁氣都帶到頭頂,要從頭頂發散出去一樣。

我並不想誇大茶的作用,也從沒想到泡茶能給我帶來如此的身心舒暢,只是在那一刻,我確確實實感受到了,沿着杯壁注入的水流就如同一個魔力的漩渦,讓我不由自主的飛身而入。心就像立刻得到了解脱,尋找到了安寧一般,恬靜的感覺讓人想微笑。我想這是我與茶的緣分,不是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感覺。就如同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奇妙而不可言喻。有的人認識一輩子卻依然形同陌路,有的人僅僅認識幾天卻有相識恨晚的感覺。只可惜不是遇到的每個人都能讓我們打開心扉,暢所欲言;有些人或許是在某一方面和我們契合,他的另一面我們並不能認同;那種讓人全身心接納的朋友是多麼的可遇不可求。而一生能在茫茫人海中有這樣的一次邂逅就足以了,就知足了,就是莫大的福報。

其實,跟我們喝到好茶的情形很像。得到一泡絕頂好茶需要天時、地利、人和。樹種要好,樹齡要大,生長地理位置要佳,天氣要好,做茶人工藝要好,最主要你還要碰到這茶並得到它,具備了這些條件你才能喝到一泡絕頂好茶。而這其中哪一鏈條斷了線,你都與它無緣,可算是可遇不可求吧。所以,我們當真要珍惜這緣分,與人也好、與物也罷,都是得來不易。俗話説,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誰也不知道明天會刮什麼風。把握當下,惜緣惜福,只求年老之時回首往事,無怨無悔,我心足矣。

從神農氏發現茶開始,到茶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再提升為茶道精神,這一路走來,無一不是我們祖先智慧的印記和傳承,同時也是人類追求幸福的心路歷程,而我們正是享受這一最終財富的人。先人留下的每一株茶樹無不寄託着他們的希望,希望我們如茶樹一樣年年青翠,蓬勃發展;每一片清香的茶葉無不寄意我們要飲水思源,不忘根本。老家的那些茶樹大多歷經百年,青春依舊,為我們解決了生計所需的每一頓柴米油鹽,為我們解除每一天為生活奔波的煩憂,這都是先人為我們創造的福祉,我如何能忘。

祖上為了改良家裏的小葉種茶樹,人背馬馱,從今天的雙江縣勐庫鎮運回大葉種茶籽培育種植,並在家鄉慢慢推廣開來。如今大葉種茶樹已遍佈家鄉的每一寸土地,為父老鄉親帶來了許許多多的恩惠。那些最早種植的'茶樹已逾百歲,依然屹立於家鄉的土地上,庇佑着家鄉的風調雨順。當我聽説有些人在茶價好的時候,盲目種植,茶價低時,又將種植的茶樹砍作柴燒了,心裏總不是滋味。撇開市場經濟的調節和科學規劃這些道理不説,其實種植樹怎麼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的事呢,這是百年大計呀!就目前所發現考證的茶樹年齡來説,有的年齡已達3200多年依然蒼翠的立於天地之間,生機勃勃,沒半點衰老徵兆。那麼,它在這麼多年裏要為我們創造多少財富,解決多少生計,誰能説得清?它那清香的茶湯,何止是簡單的茶水,那是我們祖先一代一代的傳承下來的、又將從我們這裏傳下去的血脈啊,是生命一般的延續,那是一篇篇可以讓人品嚐的生命的樂章,我們怎能如此作踐它呢,試問於心又何忍?

當我們精心地呵護着祖先留下的茶樹時,那一片片香茗更是讓我珍愛。五一回家,正值春茶旺季,我幫着母親製茶,從採摘到萎凋、殺青、揉捻、曬乾,母親就像小時一樣教我,其實那些製作茶葉的道理和技藝我自小就懂,只是多年讀書和工作在外難免有些生疏。母親在一旁認真教着我,還不時示範,我心裏很認真地記着,其實我是多希望把這些技藝熟練於心,以不枉為茶鄉人啊!當收起曬乾的茶時,簸箕邊上掛留住了幾顆茶尖,被爺爺看見了,過來邊説邊拾了起來,母親聽見後也教育我,每一顆茶都不容易,要經過多少工序才到現在,在收拾時要認真,不能馬虎而糟蹋了它。我心一時甚感慚愧。眼前每一顆茶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其中都飽含着茶人的無限心血和汗水,還有對生活的美好願景,都應用心善待它啊!

在五六十年代困難時期,國家號召人民羣眾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村裏在不通電,也沒有錢購置茶葉機械的情況下,派人到縣城的茶廠參觀學習,回來後用木材自制了茶葉揉捻機器,用騾子和毛驢拉動,但用木材製作的機器經常壞,隔三差五就得修理,甚至要重新制作。但在當時艱苦的情況下大家還是堅持下來,那樣度過了很多年,銅鐵製的電動機器才慢慢在村裏落户,開始了家鄉製茶的新紀元。現在,包括我家在內的很多人家都有了揉捻茶的電動機器,爺爺很是高興,都八十歲高齡了,還像一個十八歲的小夥,不聽家人勸説還時常操作,説真是方便,要在過去,用騾馬拉動得用多少時間啊。現在大家都根據市場上的需求,應用熟練的製作茶技,什麼茶走俏就做什麼茶。

那些先人種下的茶,經過一代一代茶人的反覆揉捻,把辛酸零亂的日子揉捻得均勻、和暢、有條不紊,揉捻出想要的形狀,可其中要經過多少曲折,飽含多少的悲與喜,就如茶味一樣,苦中有甘,甘中有苦,誰能説得清,道得明,為了那壺有滋有味的茶,誰也沒有真正計較過。最近我跟雙江的朋友聯繫,準備購買些茶苗回家種植,只是想為我們的後人多一些茶樹可以採摘,像我們的先人一樣留給他們多一些回味。

標籤: 有感 喝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6oqn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