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致教師讀後感(通用3篇)

致教師讀後感(通用3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致教師讀後感(通用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致教師讀後感(通用3篇)

  致教師讀後感1

印第安人有句諺語:腳步若走得太快,靈魂就會跟不上。中國的教育亦是如此,當身為教育者的老師也沉迷於效率上的優先而變得急於求成,那孩子們弱小的靈魂又怎麼跟得上這速成的教育?

有幸拜讀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師》,感悟頗深。猶記得畢業之後,自己多麼毅然決然的走上了教師的崗位。但當初得到親友一眾支持的原因,是他們都認為教師這個職業好,工作穩定、待遇高又假期多。但我的心裏始終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不僅僅是這樣,我選擇當老師,更多的是因為孩子,喜歡和孩子相處,喜歡看他們的天真爛漫,喜歡感受他們身上的朝氣與活力。但還不止這些,還有些其他的什麼讓我願一生追求呢?

帶着這一絲絲的疑問,我在踏上崗位數年之後,翻開了這本書。書的前言部分就已顛覆了以往我對教師的認知。俗話説: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但朱先生則説,教師不該是春蠶、蠟燭,或是靈魂的工程師,教師不該被神化或者苛求,或拿錯誤的考核標準和行為模式來固化他們的教育,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平凡與忙碌中穿行。教師的生命在於以現在求證未來,讓生命幸福完整。教師的價值就如德國着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所説,“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讀罷,我醍醐灌頂,終於,我找到了那個心心念唸的答案,當老師,是因為看到了學生身上無窮的可能性,想盡自己所能去觀照孩子的內心並緩慢地、耐心地引導他們的人性向着真善美的方向發展,如是,我的生命也就得到了幸福的意義。

朱永新先生接着解釋了幸福在哪裏以及老師如何享受自己的教育生涯的問題。那就是:幸福在創造中,在服務中,在研究中,在分享中,在記錄中……教育,是必要的烏托邦。教師的幸福感從哪裏來?從孩子們的笑臉中,從孩子知行合一的行動中,從家長感激的目光中,那時,所有的教師都能發自肺腑的感受到自己的工作是能夠幫助他人、改善社會的。這些耳目一新的説法,都打開了我貧乏而狹窄的世界,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

我想起了自己剛站上講台時的情景。那時的自己可真是手忙腳亂,一段話都説得磕磕碰碰,但望着講台下一雙雙渴望求知的眼睛,他們的安靜、乖巧和對老師天然的一種信賴,讓我很快克服了緊張,調整好了心態,並很快的熟悉了自己帶的班級。後來,有一天的早晨,大概入學一個月有餘,我走在離班級很遠的走廊,聽到陣陣的讀書聲,我驚訝極了,快步走過去,悄悄的躲在一旁觀察,七八個同學正端正的坐在座位上,認真的朗讀着我昨日教的課文,那童稚清脆的聲音在那一剎那擊中了我,讓我覺得幸福、温暖,我發自內心的喜歡上了自己帶的這羣小傢伙,也真的發自內心的感恩這個職業帶給我的一切幸福。正如朱老師在書中寫道:如果能夠並認可每天平凡工作的價值與意義,堅持不懈地在工作中實現自我,那麼,無論是用心地研究學生成長的案例,及時的記錄生活,還是和同事們共讀共寫,都能感受到成長的快樂。每一個普通的時刻,都會煥發不一樣的光彩,每一個平凡的日子,我們都能與幸福相伴。

我相信,正如朱先生所言:因為幸福完整,教育不再僅僅是一種行為;而是融入生活,成為人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今後的道路上,我會去尋找在教師這個行業最大的價值感和幸福感。

  致教師讀後感2

快放寒假的時候,學校給我們每位老師發了一本寒假共讀書《致教師》。對於這本書我並不陌生,在去年暑假的.時候我自己在網上也買了這本書,利用暑假的時間我讀了一遍。雖説第一遍粗略,但一邊讀、一邊記、一邊劃,讀完後內心得了安慰。今年寒假,當我再次讀,讀完後,我的心靈得到了釋然。

這本書的作者是新教育發起人朱永新教授寫的。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以信件的方式給一線教師在教學中的困惑、疑問而作的一一闡釋。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案例針對性的加以剖析、深究。書中的教師問題、疑惑、故事等都是我們教師在教育工作生涯中的所遇到的,所思考的,所疑惑的,所發生的踏上工作崗位將近7年了,內心存在的困惑與和疑問在這本書裏不僅找到了答案,還明確了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具有的理想和素養。讀了之後,收穫很大。接下來,我結合我對部分印象深的內容談談我的感受。

一、教師要進行專業閲讀

當我讀到教師如何進行專業閲讀?其實這也是我平時的困惑,做為一名教師,特別是一名班主任老師,每天學校事物多,除了上課下課,還要備課、批改作業,學校大事小事都是你,下班回家還要帶孩子…忙裏偷閒怎樣進行專業閲讀呢,我在書中找到了答案。其實時間是擠出來的,比如完成早十分起牀,晚上少看會電視,少玩一會,翻幾頁書可以做到。讀書可以讓我們擁有寧靜的心態,從容的心情,理智的頭腦,開放的胸懷,儒雅的姿態,積極的狀態……每天堅持閲讀30分鐘,時間是擠出來的。一個知識面不廣的老師,很難真正給學生人格上的感召力,作為一名國小老師每天孩子們的年齡小,他們對教師的期望就越高,往往把教師當做一部百科全書。認為老師是無所不知的,如果教師是一問三不知,孩子們就會非常失望,所以只有通過閲讀才能提高的知識結構。

教師讀書不僅僅是為了工作,其實也是為了人生。人生非常短暫,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為什麼而來?陶行知先生説,人生有兩種風景,自然的的風景和精神的風景。行萬里路是看自然的風景;讀萬卷書,是為了看精神的風景。腿不能到達的地方,眼可以到達。自然的風景事有限的,精神的風景是沒有邊際的,最後達到無限風光的頂峯。人生真正財富是精神的財富。不管我們所處怎樣的生活狀態,我們的精神世界一定不能空虛,自己在忙也要讀書,讓書香浸潤心靈。

二、教師要學會思考

作為一名老師每天面臨的是複雜的對象,因為我們在教學生學習新知識,孩子們每天都在成長。作為一名老師,要學會思考,也要有成長的速度。做一名善於思考的老師,思維的深刻性告訴我們,做一名老師,在備課的時候,一定不要敷衍了事,一定要把問題搞得水落石出。思維的敏捷性告訴我們,教育需要教育機智,在遇到複雜的教育問題時,要學會敏捷而妥善的處理問題。作為一名老師,如果想超越自我,就應該記錄每天的教育生活,用精彩的文字記錄每天精彩的歲月。學會寫教育隨筆,記錄教育生活中的點掉滴滴,只有不斷的反思生活,從而才能創造生命的價值。同時也要不斷的思考,每一節課課前備課思考,怎樣設計教學,怎樣調動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每一節課後的教學反思,只有勤于思考,才能發現自身的不足,教育孩子也要學會思考,只有思考才會不斷的進步!

三、做一名胸懷寬廣的老師學會自我調適

選擇了老師這份職業,就相當於選擇平凡生活。教師職業和其他職業不一樣,一天天守着一間間教室,一道道題講了好多遍了,還要不斷重複。甚至有的老師產生職業倦怠,提不起精神。之前網上有一個河南鄭州的老師,她的的辭職信引起了大家的議論和轉發。一封信只有簡單的幾個字:“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或許這位老師的辭職是有原因的,或許他有了更好的工作在等待着它。不管怎樣,既然選擇了老師就認真堅守這份職業,對的起自己的良心。説句實在話,老師乾的工作是良心活,努力是一個樣,不努力又是一樣。所以要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用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無論在工作上和生活上有不開心的事,都要有寬大的胸懷,遇到事情不鑽牛角尖,你的胸懷大了,這個世界就小了,任何問題就不是問題了。如果心小了,所有的事情就大了。你用怎樣的眼光看世界,世界就有多大。你看到的世界取決於你的視野,你的視野取決於你的心胸。遇到問題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立場去思考問題,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事,最理想的狀態就是找對人做對事!多多培養自己興趣愛好,讓生活增添色彩,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幸福的事。工作上認真一點,多看一點書不斷充實自己,豐富自己。讓每天都進步一點點。

四、多關注問題生把愛給孩子

當我打開《致教師》第123頁時,如何對待問題學生?這也是我也令我十分頭疼的事。班級一共61名孩子,但是個別問題學生讓我十分無奈。經過我的調查、家訪溝通,我真正感覺到:所有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的家庭。所有問題行為的背後,都有深刻的家庭原因。

班級裏有個男生,個子不高,皮膚黑黑的,眼睛大大的,平時手、臉都不怎麼洗。上課老是遲到,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經過對孩子的家庭背景調查,才知道孩子挺可憐的,經常跟着奶奶生活…孩子的家庭教班級裏有個男生,個子不高,皮膚黑黑的,眼睛大大的,平時手、臉都不怎麼洗。上課老是遲到,作業不能按時完成,經過對孩子的家庭背景調查,才知道孩子挺可憐的,經常跟着奶奶生活…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完善,作業肯定不用説了。平時我也是想過很多辦法,怎樣讓他改善這種狀態,我採用鼓勵的方法,發現優點立刻表揚。雖説他學習不是特別好,但是我感覺他是一名十分有禮貌的國小生,每次走在校園裏主動向老師問好。我也面向全班同學在教室裏表揚了他,我發現表揚後這個男生特別高興,感覺特別開心,一點也不像不懂事的孩子。

去年暑假,大概是八月15號,我接到一個電話,電話號碼十分熟悉…師:“你開學還教我們嗎?”我説:“教啊!暑假快樂,在家聽奶奶的話,多幫助奶奶幹家務活,多看看書。”我接着問他打電話有什麼事,他説:“老師我想你了!”一句簡單的話讓我久久不忘…這也是暑假我接到孩子們的唯一一個電話,同樣也是班級裏學習極差的孩子給我打的電話。我在思考,這個孩子其實很懂事,只是平時太缺少愛了,他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注,渴望得到老師的愛,雖説自覺性差一點,學習習慣不好,但是他身上也是有優點的。前幾天,我看到手機微信一個留言:“吳老師,對不起,期末考試讓你失望了,我的目標沒有實現。”我知道期末考試前到期末考試進入考場的那段時間,我也十分擔心他。因為他不能經常按時到校,甚至還曠課。曠課原因也很明確,一次她媽媽回來看她,他太想媽媽,不想讓媽媽離開他,平時經常跟着年邁的奶奶,他的爸爸常年在病牀上。

一次家訪讓我對孩子有了更深的瞭解,當我走到孩子家門口時,發現門口、院子裏到處都是撿來的垃圾,是他奶奶平時撿的。家庭環境極差……其實還是家庭原因導致孩子成這樣子的。我想孩子在家庭上受到了委屈,這是家庭原因。但是到了在學校,作為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多鼓勵他,幫他走出自卑…

那段時間我真的很費腦筋,直到考試進入考場我也惦記着他到學校沒。考試不好,原因在哪裏,很明確,不能按時到校,多次遲到、曠課,但是好的是他每次都能意識到了自己不對,向我道歉,這一點我覺得孩子還是挺懂事的。

不管孩子成績如何,不能把他所有一切都否定,不能看不起孩子。總之,要把愛給孩子,無論他的家庭條件多麼不好,無論他長得是否漂亮,都應該給予孩子關心和愛。問題孩子,更要特別關注。每次對他的鼓勵,我都會看到他的笑容,笑容背後我看到他的自信和陽光。其實作為一名老師,當你把愛給孩子時,其實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愛。最後,祝福班級裏的每一個孩子都能健康快樂成長。

讀完這本書,我受益匪淺,給了我指引和方向,更增添了我教育好學生的信心和力量,讓我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解決問題的方法,解開了我心中的疑惑。但是我認為這是遠遠不夠的,是一定要多讀幾遍,精讀幾遍的。“知識就是力量”,確實,也會讓我的學生們從知識的海洋中獲得力量,幫助他們揚起未來理想風帆。

  致教師讀後感3

英國哲學家邊泌説:“我們在分給他人幸福的同時,也能正比例地增加自己的幸福。”而教師的故事,必然與學生在一起,當我們的故事和學生相互編織,當我們的生命和學生共同綻放,我們書寫的就是一曲生命的宏大交響曲。朱永新先生在《致教師》的前言中這樣告訴我們“教師不是園丁,不是蠟燭,不是春蠶,不是人類靈魂工程師。教師就是教師,與學生是互相依賴的生命;教師就是教師,每天都在神聖與平凡中穿行……”

朱永新先生在書中還提到了教師職業的四種境界:第一,是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第二,是讓自己心安的老師;第三,是讓學校驕傲的老師;第四,是讓歷史銘記的老師。教師在這樣的描述下,不再過於神聖化,而也是一個發展中的人,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頓時,有了從教師這份職業,這個使命中,讓生命更幸福完整的渴望。

教師本身應該是一朵花兒,需要成長的養料,而不需要外界過於來強調教師的奉獻與犧牲。作為教師,只要每天進入校園,看到孩子們一張張天真可愛的笑臉,就會從心底感覺快樂和幸福。教師的幸福莫過於每天孩子親熱的擠在跟前跟我説這説那;每天回家前,聽到孩子的一聲聲再見。

在師生共同成長的道路上,如何和孩子們一起創造幸福。朱老師提到的幾個問題,我們會不會也自覺得問問自己:我的使命是什麼?我的天職是什麼?我既然來到這個教室,能帶給孩子什麼?我怎樣為孩子創造出最大的發展空間?我怎樣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孩子得到最大的發展?

朱永新先生在書中談到了教師的幸福從哪裏來,他提到人的幸福大概有三個重要的來源:一是人與外部物質世界的關係;二是人與人的關係;三是與自己的關係。書中提到,教室就是幸福的源泉。關注每一個孩子,幫助落後的孩子得到最大的發展,讓教育和孩子們的生活緊緊相連,給予他們最需要的東西,讓他們成為主人。在一個班級裏,孩子千差萬別,當面對他們的時候,教師的職責就是讓他們每一個人都能享受到在班級裏的快樂。特別是對待一些落後和有問題的孩子,我們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是天使。

在《致教師》中,提出教師也要正確的關愛自己。像廢寢忘食之類,一味地奉獻和犧牲,可以作為拼搏的狀態,卻絕對不能成為常態,要學會科學、合理、從容的安排自己的生活。

認識一個人要靠緣分,瞭解一本書要靠耐心,征服學生要靠智慧,與人相處要靠包容。人,相互幫扶才感到温暖;事,共同努力才知道簡單!

標籤: 讀後感 教師 通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9glp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