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中庸》讀後感13篇

《中庸》讀後感13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庸》讀後感13篇

《中庸》讀後感 篇1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組織了對傳統文化《論語》的學習,現在又組織學習了《大學中庸》,通過這兩次學習,使我不僅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我自身的指導意義。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這段話是《大學》的經述,也是這本書的總領,揭示了大學的宗旨。看完這部分,使我懂得學習和工作都要有安靜和平的心智,這樣才能神思安穩,去思考自己所研究的問題,思慮周詳問題,才能抓住問題的關鍵和規律。這對於在法院工作的我來説非常重要,在開庭之前要認真閲讀每一本案卷,做好開庭前的準備工作,在庭審中抓住庭審過程的爭議焦點,圍繞爭議焦點調查和審理案件,但是實踐中,一般當事人大都缺乏出庭經驗和技巧,在庭審時提不出觀點,抓不住重點,找不到焦點,而是採取平鋪直敍的方法或是想到哪裏就説到哪裏的方法。這就需要法官有安靜和平的心智,神思安穩,思慮周詳問題,以平等寬容的心態注意觀察當事人的'心緒,體察當事人的心態,揣摩當事人的心理,以便及時準確地“對症下藥”,找準妥善解決問題的切入點,及時化解糾葛。相反如果內心急躁,就很難去認真全面的思考案件。

讀《大學》的另一個深刻感受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內心的中正,就是謹守天性中的良知,不被外界所左右,不受個人感情所支配,公平裁判,沒有偏私。在具體審判訴訟案件過程中,要客觀、中立,與各方當事人保持同等的距離,不偏不倚,以事實為根據、法律為準繩,公正地裁判,公平地保護訴訟各方合法的實體權益和訴訟權益。作為糾紛訴訟的終極解決者,必須保持嚴格中立的立場,本身不能代表任何意志和利益,只能通過依法確認的事實,根據法律規定的準則和對法理精神正確的理解,公允地確定哪些利益當受排斥,哪些利益應予保護,使個人利益和國家利益、社會利益受到同等尊重、獲得同等的法律保護。

讀完《中庸》,令我感觸較深的就是要懂得“人類世界最重要的是人與人間的和諧共處”,這雖為一個人為人處世的方法,但是這種為人處世的方法運用到我們法官的審判案件中就是和諧裁判,調解結案。享有東方經驗美譽的調解制度,就是強調“和”的效果,也是解決糾紛的最佳結案方式。目前較普遍的“大調解”機制的建立,也體現了中華民族“和為貴”、“息訟止爭”的優良傳統。“和”並不是要回避矛盾,而是要通過分析當事人心理,注重釋明法律,查清案件事實,講究方式方法,進行細緻入微的法律分析和事實分析,使當事人勝敗皆服。通過調解,不僅合理解決了矛盾糾紛,防止矛盾糾紛激化影響社會和諧,而且理順了當事人的情緒,緩和、化解了相互之間的對抗與衝突,達到了化干戈為玉帛、重建和諧關係的效果。

《中庸》讀後感 篇2

《中庸》選自《禮記》,乃孔門傳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筆之於書,以授孟子。在孔子以前,已經有了中庸思想的萌芽。在《易經》中,講究陰陽的相生相剋。凡是好的卦象,都是剛柔並濟的。孔子自己也説過,説自己學習中庸太晚了,要是早點學習就好了。在書中,孔子對“致中和”的概念又做了進一步發揮,認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萬物育焉。”達到中和的境界,天地間一切事物的位置就擺正了,萬物就能生長繁育了。

我們常常説“中庸之道”,什麼才是“中庸之道”呢?在《中庸》這個章節中,孔子並沒有給中庸下一個定義。只是説,君子常守中庸,中庸難常守。倒是朱熹,引用程頤的話給中庸下定義,認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也,庸者,天下之至理也。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

中庸不是一般人可以達到的,是一種修身手段。在心理活動上,“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倒中庸”。孔子主張出世,這種心理活動必然要外化為一種符合仁愛與禮儀的外在表現。

中庸是區別君子與小人的標誌。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有很多。孔子重視自身修養,把中庸作為區分君子與小人的'標準。“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之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孔子重視自身修養,認為一切事情都是源自自身修養的。“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修身不可以不事親,事親不可以不知人,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道了天理才可以瞭解人,瞭解了人才可以侍奉雙親,侍奉雙親才可以修正自身。

中庸是一種至高美好的德行。是一種理想人格。“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就是説,能常守中道的德行大概是最完美的了吧,但是人們很少能夠長期的堅持下去。“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中庸是君主聖人才能達到的境界,比如顏回,常守中道,比如舜,隱惡揚善,擇其兩端,用於民。而一般人很難真正達到中庸的境界,“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中庸之道是治國安邦的良策。孔子在稱讚舜是時候就説:“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孝是什麼?孔子用舜的例子來闡釋“孝”:他具有聖人的德行,天子的尊貴,擁有整個天下。而在武王、周公的例子中,他直接這麼説:“夫孝者,善繼任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孝, 是指善於繼承先人的遺志,善於贊述先人的業績。

《中庸》讀後感 篇3

上學的時候讀《中庸》,根本讀不懂;聽老師講,反而更加糊塗。現在在《師資建設》工作了,漸漸的領悟了其中的一些道理。中庸是儒家所倡導的一種最高思想境界和思想方式。。中,不偏不倚,庸,平常。既不過分也無不足。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説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説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説循着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説“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這是《中庸》裏面最為重要的一句話,實際上把所有儒學都講完了。喜怒哀樂之未發,是個什麼狀態?關鍵是“未”字,表明了古人修養不是在錯誤的觀念和思想到來之後再進行修正,而是在思緒紛飛之前便能清明自覺。而一旦心念之前便自覺,那麼隨後思緒所及無不是自然合乎規矩道德。道理説起來不難,理解也不難,只是做起來難。我們大多習慣於跟自己的思維打交道,思維要起未起之前的那一段心態,不是很容易抓住。可知“中”的本身並非喜怒哀樂,而是指對喜怒哀樂的持中狀態,就是説對喜怒哀樂等情慾要有一個適中的度的控制,過度的喜不叫喜,過度的樂也不叫樂。朱熹註釋説:“喜怒哀樂,情也;其未發,則性也。無所偏倚,故謂之中。平時能持中,一旦表現出來,就能中節,這就叫和。因為效果的“和”決定於方法的“中”,所以程頤解釋中庸一詞説:“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不易説的是不可更易,不是別的.不可更改,而是“中”的原則的不可更易。今天也沒有人罵你,所以不怒;今天也沒有中一百萬給你,所以你也沒有喜;今天沒有傷心的事,所以沒有悲哀;今天也沒有愛國獎券中了那麼高興,平平淡淡,此心不動。一點都沒有喜怒哀樂,喜怒哀樂沒有發動的時候,這種情況這種境界叫“中。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説:“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説:“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好好體會《中庸》的思想。並將這種思想融入到我們的工作和學習中去。

《中庸》讀後感 篇4

《中庸》原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喜怒哀樂的情緒還沒有發生的時候,心是平靜安寧祥和無礙的狀態,稱之為“中”;如果情緒之發生時也能由這種“中”的狀態控制,則稱之為“和”。『中』的狀態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狀態,也是天下萬事萬物的根本,人對事物發出情緒能夠用『和』原則來自制,則是最接近道的。 《中庸》強調中庸之道是人們片刻也不能離開的,但要實行“中庸之道”,還必須尊重天賦的'本性,通過後天的學習,即《中庸》所説的“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之謂性”,是説人性是由天賦予的。“率性之謂道”,是説循着這種天性而行就合於道,認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於治儒家之道,所以説“修道之謂教”。實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問題,也是修道的問題,這是發展了孔子“內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 《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須好“三達德”,實行“五達道”,才能達到“中庸”的境界。所謂“五達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處理這五方面關係的準則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義婦順”、“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達道”的實行,要靠“三達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達德”,達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誠”。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們努力進行主觀心性的養成,以達到“至誠”的境界。

《中庸》還闡述了學習程序,並強調“擇善而固執之”的勤奮不懈精神。它説:“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這是為學必有的過程。它又説:“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為學程序與頑強的學習精神,至今仍有借鑑意義

系統地閲讀過《中庸》,對古文經典有了粗淺的認識,彷彿脱胎換骨似的,對古文經典有了全新的認識,即使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他們文章中的觀點仍不過時,因為古人、今人及將來的人,心性是一樣的,對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則都有相通之處,不管時事如何變遷,作為生命主體的人都是一樣的,無論什麼時代都有共性。

為什麼四書能傳承不息?讀完《中庸》過後,我算有了一點領悟,因為它們是中華文明的傳承,更因為它們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歷風風雨雨,經歲月的沉澱,而歷久彌新,不會過時,就看你用什麼眼光去讀了。

《中庸》讀後感 篇5

《中庸》是我國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該書講述儒家關於修身、治國、處世等方面的倫理道德思想,要求人們按照這些道德規範和原則,調節個人的思想和言行,做到不偏不頗,無過無不及。“凡是豫則立,不豫則廢。言前定則不跲,事前定則不困。行前定則不疚,道前定則不窮。”的做事原則對於指導我們的言行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

教育的發展已呈日新月異之勢。教材在不斷更新,每間隔一段時間就會增加一些與科技發展水平相適應的教學內容;教育思想也在不斷更新,科技創新的新世紀要求培養與時俱進具有創新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必須徹底轉變教育觀念,變以前的“滿堂灌”為現在的啟發式教學;學生的視野在信息化時代也得到了空前的拓展,成年人不會的事情他們能駕輕就熟。幾千年前的古人尚且知道“準備”的重要性,無論言行只要事前準備充分,就會立於不敗之地。作為一個受國家培養多年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圓滿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唯有“準備”才無愧於國家,無愧於人民,無愧於祖國的下一代。

教師的“準備”無非兩個方面,一是思想的準備,二是行動的準備。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學生成績的好壞通過一兩次考試便能分出高低,但教育質量的優劣卻需要經過長時間的檢驗,融入社會後他(她)能否創新就是檢驗的標準。教師教出一個分數較高的學生比較容易,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卻相對困難。怎樣培養學生的問題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教師的職責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教給學生知識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交給學生學習知識的方法。有了這樣的思想認識,行動的準備才有目標和方向。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是教師首要的'工作。

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時刻關注外部的教育動向,重視研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探討合作學習的有效性怎樣體現;更新知識儲備更是教師工作的重心。教師與學生是一桶水與一碗水之間的關係。教師的知識不僅要寬泛,而且要有深度。農村學校存在既超編又缺人的突出矛盾主要原因是教師的知識面太窄,影響了學校的發展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談到深度,我們的教師又常會遇到這樣的尷尬事,如果學生詢問下一個學段或者是科技前沿的相關知識,我們往往會以“我講了你也聽不懂”加以搪塞,這樣的回答對學生的傷害有多深我們思考過嗎?

為了學校的發展,為了少年兒童的健康成長,為了我們教育教學的遊刃有餘,我們必須制定終身學習計劃,像久旱逢甘雨一樣堅持學習;在新的教育形勢下研究學生顯得尤為重要。不僅要研究學生成長的環境,而且要研究學生的心理,對一班學生按照不同情況進行分類,並依據先進的教育理論和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

中庸的思想給了我啟迪,同時也給了我力量。亡羊補牢從現在開始進行知識儲備將成為我工作中的又一追求。

《中庸》讀後感 篇6

這個學期我們老師的晨誦經典篇目是《中庸》,讀了《中庸》,感覺收穫還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相傳是孔子之孫子思寫的經典文本,或者是秦漢時儒家的作品,被收錄在《小戴禮記》中,後來獨立成一書,南宋朱熹又將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閲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

關於“中庸”,程頤説:“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敍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這句話是一個垂示,猶如鳳鳥銜至黃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圖》稱:黃帝坐於扈閣,鳳凰銜書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

書中説“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為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看了《中庸》之後我豁然開朗:就是因為我們懷着對天依賴的心情,讓我們變得習慣從天得到鼓勵以及活着的動力。可是有沒有想過,我們如此景仰、依賴的天又是如何看待我們的?輕視,抑或是不在乎?高興了就施捨一點恩惠,不開心了就讓你吃點苦。我們應該學習中庸,對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為自身,讓自己達到一種不管怎樣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平和的境界,平靜地面對天給我們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顧,也不害怕他的降災,在天不斷為難的時候不會去想什麼時候才是盡頭,而是自強不息並且在苦境中自得其樂,沒有什麼可以真正影響到我們。或許這樣,天反而會尊重我們,也只有這樣,我認為兩者才是平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諧相處,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中庸》讀後感 篇7

翻開自己的隨筆,讀《大學·中庸》可以追溯到三年之前了。當時自己喜歡背《論語》,覺得那些簡單的話,之所以成為經典,有着愈久彌新的魅力,用現在的話説,之所以,至今仍然成為我們學習和讀書的教材,在於,這些經典有與時俱進的魅力,讓不同年齡,不同時期的我們,都能從這些話語中,找到自己需要的東西。接觸《中庸》,源於大哥去北京大學去上書法研究班的學習,北大的教授王嶽川老師的授課,使大哥受益匪淺。回來便要求我去背《大學·中庸》,説《論語》裏很多思想來源於此。

書上説,“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敍述“天人合一”的理想。書中説“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致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使我明白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

人,都長一雙眼睛,向外可以觀察無邊廣闊的世界,向內可以看清無限深邃的內心。然而,很多人,向外無邊擴展的看了,向內,卻從來沒有深入過。想想自己上國小的時候,如果考試不好,回家會説考試的時候,答案寫錯了,或者緊張,或者什麼理由。總而言之,不敢正面自己的失敗,不從內心去找根本的原因,現在,凡事都會反求諸己,換了立場想一想,其實都會變得平和。

《中庸》裏還有一個重要的字,就是“誠”。有句話説,只要自己對自己誠實,這個世界就不會欺騙你。而之所以,誠很難做,多數在於,人的部分缺點。比如説,虛偽,愛面子,去追求一些原本對生命本身不太重要的名利等外在的東西。而使人,迷失了自己的本性的純潔。一個“貪”字,就讓“誠”字執行起來多曲折。佛法中講,人有三毒:貪、嗔、痴。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但好像很多人又走不出這個怪圈,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

那種謹慎的對待大家看不到的地方,對大家聽不到的地方也心有恐懼,不敢怠慢,這一種凡事都謹小慎微的態度,讓我明白,量化每個細節,認真做好每個細節。有人説,細節決定成敗,而細節就表現在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為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這個世界不缺少夢想,但是缺少讓夢想實現的人。中庸這種哲學,告訴我們不論在什麼的情況下,都保持一顆輕鬆的心態去面對事情,以自然心對待自然。

《中庸》讀後感 篇8

初讀《中庸》,才知《中庸》的要旨是論中和,以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原來狀態。它與《大學》不一樣,《大學》論述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道理。在我看來,《大學》講的是詳細的大方面的外在的道理,而《中庸》那麼是講究自己的中和,重在自己的涵養,恰似與外界沒關,實那麼包含豐富的人生道理!

第一次上課老師便講了天人合一和宇宙全息論。實在高妙,我實在是聽不太懂。純真的論述一下我自己的見解吧。我以為,宇宙是一個整體,環環相扣,任何一個局部假如出現了不均衡,那麼宇宙整體也會出現問題。這正如人的身體相同。中醫與西醫的不一樣就在於中醫講究的是均衡,而西醫講究的是就病開藥,依據病人的病開什麼藥。我自小患病都是吃的西藥,一堆一堆的藥片,加上不知道多少的副作用,許多的藥在我身上已經不起作用了,由於身體裏已經有耐藥性,而出現這類狀況的時候我就會喝中藥。中醫看病講究經過整體來看,比方説感冒,西醫就直接開感冒藥殺死病菌,而中醫否則,推測出是身體中有熱,那麼開些清熱的`藥來,因此説西醫治標,中醫治本!還有個現象,就是有的人一輩子病病怏怏的,可是還是長壽;有的人一輩子健健康康的,結果忽然一下子得絕症病死了。這是為何?病病怏怏的人固然表面上看起來是不健康,看起來不長壽,可是他們保持了自己的均衡,這也就是長壽的訣要;而看起來健康的人,體內那麼不必定均衡,固然不表達,可是一有表現那麼為重病。這就是《中庸》在現實生活中的實質例子。

其實讀《中庸》時第一注意的是“中”、“庸”二字。原來以為,此二字意思為平庸。此後經過學習終於理解,中,就是不偏不倚;庸,不是無能,而是平時。平時也就是極少改變。這就是成功之人大多人到中年的原由。年青人狂妄,做事激進,不甘於平庸的生活,不時思變,這都是由於“不庸”惹起的。而中年邁年人神往平庸的生活,甘於平庸,穩中取勝。“年長輩好庸,年少者惡庸。”而凡是青壯年獲得成功的人,大多有庸者之風采,較同齡人莊重。比方教師教課,假如班內有特別調皮的學生,老師假如嚴格地責備一般會使學生更為肆無忌憚,起不到正面的成效,這即是不“中”,而這個老師假如平心靜氣的講道理並經常的鼓舞這名學生,找出問題的本源,師生一同解決的話,就會令學生感覺受重視而努力學習起來,這即是“中庸之道”。

程頤説:“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要説這不偏不倚,我感覺法官最應當成到

這不偏不倚了。《中庸》就是讓人們修身養性,提升自己的道德,法官的裁決能否公正決定了人們的命運或生活死。而反過來想,人們的命運不更為由自己決定嗎?假如人人都“中庸”那麼世界豈不是特其餘均衡了?可是世界就是保持着一個動向的均衡,有動有靜,動中有靜。萬物都有其自己的地點,生生不息。

《中庸》讀後感 篇9

《中庸》是儒家乃至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偉大智慧的結晶。它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修,修道之謂教”的性、道、教三者為根本,深入闡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中庸乃人生成敗的智慧根本”、“誠於中,信於外”、“君子當慎獨中立”、“仁者愛人,仁者無敵”、“誠則明,明則誠”、“和為貴,不自棄”六個方面展示《中庸》的思想和理論。

讀《中庸》,感覺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為字難認,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難理解。而以前讀《大學》,有很多生僻的古漢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還是堅持晨讀,並查閲了一些資料輔助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感覺收穫還是不小的。

關於“中庸”,程頤説:“不偏不倚叫做‘中’,不變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標準。中庸以“誠”和“中”為基本概念,敍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學。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燭照通篇。那是一種瞬間綻現的文采。是一個自天之命、由微之顯、從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過程。

忠恕寬容是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之一。這一原則要求我們將心比心、互相諒解、互相關心、互不損害、忠恕寬容、體仁而行、並行而不相悖。《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不偏不倚”、“至誠無息”、“內省慎獨”、“隱惡揚善”、“執其兩端”、“和而不流”、“素位而行”等君子之道,對於現代社會的人們陶冶情操、提升境界、確立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着非同尋常的現實意義, 書中説“性”“道”不可須臾離開自身,要從“戒慎”“恐懼”“隱顯”“慎獨”等方面培養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達到中和,則天地萬物安處其位,萬物便生長髮育,生生不息。“道”源於本身,與自我相分離,而君子要學會反求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誘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這種自我修養與反省的品質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必須有的。無論遇到什麼人或者什麼事,不論今後會遭遇怎樣的挫折,我們都要學會“反求諸己”,凡事都要從自身找原因,我們應當學習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質。

全書體例清晰,點評得當,寓意深刻,除了摘錄原文之外,還附有白話註解,並在“細讀慢品”這一板塊中擷取大量與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息息相關、聯繫緊密的故事、寓言、實例等內容,結合本節所闡述的思想,帶領我們細細品味《中庸》中所藴含的人生智慧、處世之道。

可是,要達到“至誠”的境界又談何容易呀!特別是我們今天的經濟化市場化的社會,達到“至誠”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點的,歸根結底一個“貪”字。自古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貪,從而使人們做到知足常樂。

總之,讀過中庸之後,於為人於處世都受益匪淺,受用終身。

《中庸》讀後感 篇10

《大學·中庸·孝經》這本書教育意義很深,令我受益匪淺。

書中我最認同的一句話是:“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大意是:通過探索瞭解道理,豐富知識,處事的意念誠實,對待事物的態度就客觀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肅好,就能治理好國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們都這樣做,那給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願。

書中我們都應該做到的是:孝子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衰,祭則致其嚴。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時,應當尊敬他們,使父母高興,父母生病時,應當表現出焦慮,他們死後,應當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時要嚴肅,這樣才算孝敬。

如果人人都能做到這兩句話,那麼人人都有豐富的知識、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態度,那家族就會興旺起來,國家就會強大起來,那國家之間將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這是多麼美好,希望我們的明天更美好!

暑假裏,我與家長共同閲讀了“羊城分級閲讀“系列的《大學中庸》這本經典讀物。

經過與家長共同閲讀,我突然覺得讀書的確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大學中庸》是一本文言文的經典書籍,雖説這本書很難讀懂,但是我藉助電腦的力量覺得其中很有意思,並且也讓我領悟了許多人生的道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學》部分的一個片段説的非常有道理:“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城,意城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意思就是説:“通過對萬事萬物的認識、研究後才能獲得知識;獲得知識後,意念才能真誠;意念真誠後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後才能修養品性;品性修養後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後才能治理好國家;治理好國家後天下才能太平。”

這段説的很對,知識十分重要,知識來自於對萬物事的`認識,有了知識的人,才能成就大事;有了知識的人,品行會良好;有了知識的人才會管理好家庭,才能成就夢想。

通過與家長共同讀書,讓我知道了自己知識的微薄,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今後要廣泛閲讀,不斷理解中國文學的精髓。也讓我從讀書中懂得了如何尊重別人,並從中找到了快樂。我讀書,我成長,我快樂!

中華民族有着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古典文化名著是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年伊始我院組織了對傳統文化《論語》的學習,現在又組織學習了《大學中庸》,通過這兩次學習,使我不僅體會到了古典文化的經典和博大精深,更感受到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我自身的指導意義。

《中庸》讀後感 篇11

《中庸》原來也是《禮記》中一篇,一般認為它出於孔子的孫子子思之手,《史記·孔子世家》稱“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韓愈、李翱維護道統而推崇《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獎宣揚,甚至認為《中庸》是“孔門傳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繼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從《禮記》中抽出來,與《論語》、《孟子》、《大學》並列,成為《四書》之一。

其成書的目的是為了教化世人以一種“中庸”的處事態度來對待日常的一些事情。其作書初衷與其他的著書之人並無異同,都是在強調一個實用性的原則,即要把書中的內容運用到生活之中,才能發揮其真正的作用。其中有頗多名句仍為歷代名家所稱道,亦流傳百代而不衰,足見其價值之高。不僅是在文學方面,更是在道德與文明的形成方面。或許這才可以解釋為什麼它在古代被列為四書之一,供廣大的士人學習。

《中庸》以一種樸實無華的語言,以一個個淺顯易懂的`道理來啟發人們中庸之德的重要性,以及怎樣能夠朝中庸的方向努力,提高自身的人格修養。全書自始至終滲透着一股厚重的儒家氣息。

《中庸》開篇即曰:“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為教”,言簡意賅地揭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核心。中庸之道教育人們自覺地進行自我修養、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理想人格,達到至善、至仁、至誠、至道、至德、至聖、合外內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創“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中庸之道的主要原則有三條“一是慎獨自修,二是忠恕寬容,三是至誠儘性。中庸之道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五達道”,“三達德”,“九經”。“五達道”主要是運用中庸之道調節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這五種天下通行的人際關係;“三達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用以助成“五達道”;“九經”就是中庸之道用來治理天下國家以達到太平和合的九項具體工作。

而對於我們而言,其中的部分內容只能是作為學習時的參考與瞭解。比如,五達道里的君臣關係,在今天早已不復存在了,最多隻是能部分地影射道上下級關係之中。而其它的一些不合理的東西也應該剔除掉,認真地挑選並繼承中華民族的這一份優秀的文化遺產。

體會與感悟:在今天,《中庸》甚至還沒有一篇論文長,但是它在整個中華文明的形成過程中起到的基礎性作用,卻是當今的任何一篇論文也無法代替的。因為其中包含的引導性的東西,在當時而言是適時的、具有權威性的、能夠形成穩定的凝聚力的,是具有深遠而無法替代性的。

希望人們都能做到“中庸之德”,這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提高自我所必須做到的。

《中庸》讀後感 篇12

中國是個千年古國。世界上四大古國中唯一存在時間最長、文化傳承沒有隔斷的國家。古代文化的代表作也數不勝數:《論語》、《大學》、《中庸》……可謂是夫源遠者流長,根生者枝茂!

《禮記·中庸》是一部儒學家經典書,它在經學書中的地位早有定論。《禮記》是西漢武宣時代禮學家戴聖編定的四十九篇本,是先秦儒學家學術論文彙編,非一人一時所著。

這部書中,有一句話令我回味無窮: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論做什麼事,事先有準備,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會失敗。正是如此,也確實不錯。明代的“土木之變”後,明朝皇帝明英宗被俘虜,羣龍無首,整個北京城上空瀰漫着恐怖的氛圍,許多大臣都要遷都以躲避即將到來的災難。這時,于謙站了出來,説:“我們不該丟下京城,我們要齊心保衞北京城!”於是,于謙就着手整治軍隊、收斂敗軍、招募民兵、打造器械盔甲、聚集兵糧……在於謙有條不紊的指揮與準備下,軍隊士氣上升,兵糧充足,北京城城防加固,做好了一切必要的準備後,主動出擊,打敗了瓦刺軍,一雪前恥!我們可以設想一下:文中在大臣們提出遷都的建議之後,于謙站出來反對,也細心的準備好了一切,最終打敗了敵人。恰恰相反,于謙雖然站出來反對了,但是沒有準備行動,紙上談兵,那麼明朝的後果是什麼呢?

所以,準備是多麼的重要,如果準備不當,有可能一個整體的命運會被你摧毀。比如,在一次接力賽中,你的隊友都表現得非常出色,可是到你那裏的時候,因為你沒有準備好,給大家拖了後腿。這時你會都麼得懊悔啊!大家的'努力就這樣毀於一旦,留在自己心中的卻只是後悔!而你有可能會想:如果我準備好了,結局是否會被逆轉?那我收穫的不是滿滿的自豪和喜悦嗎?所以,準備是多麼的重要啊!

有一次的期會考試期間,我明明知道了要考試,可是心裏就想:這些考試的基本題目我都掌握好了,不用複習也可以,作文也寫的挺好的,不用再度去複習,反正考的都是書上的,而且只要我用上好詞好句、把開頭和結尾寫好就可以了,也不用再去看作文書,至於數學嘛,只要細心不要把題目算錯,把公式背好,也能取得不錯的成績,英語只要背就行了,不要太複雜。心裏想着這些,我就拿起一本漫畫書看了起來,一連好幾天的都是這樣。直到期會考試那天,題目才讓我大吃一驚,有些題都沒接觸過,怎麼做啊!我心裏想:管他三七二十一,隨便填個自己覺得可靠的答案就行了。做完了艱難的第一題後,作文可是也讓我吃驚,是一個根本沒有寫過的,我心裏就慌了,只好跟着要求胡亂寫了一通。最後發下試卷來,才發現自己並不是預料中的那麼好。我非常後悔,真希望時間倒流啊!可惜,一切都挽救不回來了,都怪我沒有準備好!

我反覆的去琢磨“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的真諦,才發現,其實只要你做好了萬全的準備,再去努力奮鬥,成功保準是十拿九穩!

(指導老師:潘瑩)

《中庸》讀後感 篇13

從開始接觸《論語》起,“中庸”便在我的生活中頻繁出現,於是漸漸淺嘗了這個易懂卻又高深的詞彙。“中”意為不偏不倚,過猶不及;“庸”意為平常,平庸。

《論語》和《中庸》中都講“中庸之道”。在拜讀後,我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中”是圓,“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種最恰當、合理的方式表現出來,因此可以説是一種方與圓的完美結合與運用。

記得不久前,我曾對於“鋒芒畢露還是韜光養晦”有過一番思考,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態度,中國古往今來,似乎都在提倡着“韜光養晦”,這樣正迎合了那句“滿招損、謙受益”,人們覺得這樣才能真正體現一個人本身的素質與修養。但當人們站在如今這個社會的視角上時,卻又突然發現,這樣的思維方式似乎已不再適用。如今,在我看來,這兩種人生態度都是不能完全採納的,取而代之的,當然是“中庸”。記得一段很經典的`話:“岳飛鋒芒太露,無法躲過風波亭之劫;李太白鋒芒太露,難以見容於官場,蘇東坡盛名之人,屢遭磨難,大象因牙而被擒,蚌以有珠而見剖,龜因殼而致死,鸚以饒舌而被困,犀牛因角貴而招殺,金鐸以聲自毀”。其實,鋒芒太露的結果,容易招忌及受害。所謂“花要半開,酒要半醉”,也是如此,而這,正是一種“中庸之道”。“半開”、“半醉”,需要度的把握,而這是沒有確切的衡量標準的。行事之時,靠的只是每個人心中對中庸的理解與堅守,在那些複雜中,我想,“簡單”的持守才是最難的。

於是,我“引入”了“圓通”,便是做到既方又圓,這是一種原則性與靈活性的高度統一。而要做到這一點,需要高度的智慧和修養,能始終做到這一點的人,就絕非等閒之輩。正如中庸所提到的“人皆曰予知,擇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上面所提到的只是生活中的小片段--對於才華的顯露,當然,在這之外,還有更多的“中庸圈”,我想,孔子之所以為聖人,便是在於他一生始終處於這中庸圈內吧!他所擁有幾乎全部優良品質,雖不奪目,但始終不乏光耀。他面對弟子的過人或不及之處,能正確的對待,並不一味發揚長處,而正是忠於“不偏不倚”。面對才華橫溢,不放棄收斂鋒芒;面對勇敢,不放棄畏懼;面對矜莊,不放棄隨和……我想,孔子之所以成為聖人,就在於此。

中庸帶給我更多的,就是“和”了。不偏不倚,不過也無不及,達到最好的狀態,這就是“和”。這樣的一種心態,就是平常心。生活中,面對過失,不過分埋怨別人,也不過分自責;面對榮譽,不過分張揚,也不過分低調;面對困難,不過分躊躇,也不過分淡定。萬事適中,達到“和諧”的境界,這樣天地萬物會各安其位,正常運行。這是一種大智慧。

《中庸》的深奧讓我無法完全置身於內。我想,如果此生無法精通《中庸》將是我最大的遺憾。萬物持中,這是做人的原則與處世的藝術。無論碰到什麼事,拿出“中庸”,以不變應萬變,這將是一生的財富。

標籤: 讀後感 中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ddqlm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