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推薦)

《目送》讀後感(推薦)

讀完某一作品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讓我們好好寫份讀後感,把你的收穫和感想記錄下來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目送》讀後感(推薦)

《目送》讀後感1

它是《目送》,一本散文,寫友誼,寫親情,寫失敗的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捨和決然的虛無,寫盡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它告訴我,要真正的注視一切,必須一個人走路。一個人走路,才是你和風景之間的單獨私會。行雲流水間,萬物映在眼裏。讀《目送》,你能感悟到個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傷逝"與"舍",一種刻骨銘心的痛。

作者如是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或許,在作者與兒子,作者與父親三代人角色扮演中,在消逝的時光中,他們目送一個背影,看着另一人走下去。

在那段青澀的'少年歲月,我的父母也只能看着我的背影,看着我獨自走下去。他們心裏冰雪般的透徹: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在那段迷茫困惑的時光裏,我只能一個人走。可是我知道,他們眼中的擔憂,他們眼中的不捨,他們眼中一逝而過的傷痛,縱然我看不到。

讀《不相信》,你能領悟到人生心靈旅程裏最大的關卡,是"相信"與"不相信"之間的困惑、猶豫和艱難的重新尋找。

正如書中所訴,曾經不相信"性格決定命運",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色即是空",現在相信了。曾經不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現在有點信了。曾經不相信無法實證的事情,現在也還沒準備相信,但是,有些無關實證的感覺,我明白了,譬如李叔同圓寂前最後的手書:"君子之交,其淡如水,執象而求,咫尺千里。問餘何適,廓爾忘言,華枝春滿,天心月圓。"

對我而言,曾經相信,曾經不相信,今日此刻也仍舊在尋找相信,但是面對時間,你會發現,相信或不相信都不算什麼了。因此,在一人走的路上,你只能是對時光的無言,對生命的目送。

有人説,少年時讀過的書,奠定了我們少年的底色。如果沐浴過瓦爾登湖的晨光,奔跑過聶魯達的黃昏。任憑世間萬象映射心間,你仍舊能以夢為馬,踏遍天際的絳紫與金黃。去讀書吧。去找到這樣的書,深深的沉迷其中,回味每個你也曾經經歷的當時。因為當時,稍縱,即逝。

《目送》讀後感2

人都有温情的一面,即便是燃燒着野火的龍應台。散淡的文章裏,把濃濃的親情深埋在字裏行間;隨意而寫的閒適中,把台灣的風土人情傳遞了出來;即便寫的只是家裏的日子,還是在不經意間把一個大家的深刻隱約的顯露。

貌似不着邊際的表述裏,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默温情。沒有濃墨重彩的去揚厲愛深愛切的感受,只是隨手把撿起日子裏的點滴,然後,你會在無意之間被貌不驚人的文字打動,會報以會心一笑,會默然神傷,會被柔軟的孝順所温暖。

寫親情一般都回難以自持在濃的化不開的情感裏。可是,《目送》不會讓你如此,即便筆者的母親腦萎縮不認識自我的兒女,可是你也會在作者那智慧而又充滿愛意的孝順中,看到燦爛的.人性,把你温暖的留下含笑的熱淚。書的最終寫到作者的父親埋葬故里,族人把這個從台灣回來的孩子按照當地風俗榮光下葬。你會為鄉里人們那打不斷的骨肉相連而浩然落淚,那是自豪的淚,交織着民族大義的淚。一句,族人們就像迎接自家裏十幾歲走丟的孩子一樣的,在幾十年後接來了從台灣回來的骨灰。你不能不為之動容!

合上書的時候,你的思想會在那一場葬禮的轟轟烈烈中升騰,從一個人的愛,到一個家的親,最終闊到達一箇中華民族的分合。你會忍不住想,哪些走丟的優秀華夏兒女,又有多少,又會葬身何處呢扼腕歎息裏,桑梓依舊在,青山永不老。

這就是大家的文筆,不着痕跡裏,就寫出了大視野大境界。

有時候,甚至,你都會讀的心不在焉。或許,這是兩岸下筆不一樣的思維所決定,可是,你的思緒還是會不絕如縷的隨同文字勾勒的人情去起伏。

散散的文字全然不似作者火力兇猛的雜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達文化深處的基因,即便是寫生活裏的點滴和瑣碎。你能夠從另外的世界裏,看到他們社會裏的風情,也能清晰的比較出我們自我生活裏的各種劣根,甚至你還能看到制度裏的黑洞。不避諱能直言,在温情的文字裏依然能真實的傳遞批判的力量。

剛猛而深刻犀利的龍女俠,在《目送》裏回到生活的真實煙火,用隨意即興的日子,淡然的描繪出我們共同的親情。做起了孝順的女兒,回到了碎所裏的母親。做女兒,那般温潤智慧;做母親,一樣絮叨,一樣在代溝前聳肩表達深廣的無奈。

這就是真實的目送,這就是我在稀稀疏疏的文字裏讀出的感受。

目送,我們的親人,我們的子女,讓我們共同去經歷,一齊去相互目送,一齊相互慰藉,在這淺長而又深邃的日子裏,在親情的温暖中,在這浩茫的人生裏!

《目送》讀後感3

看龍應台的第一本書是《野火集》,當時她犀利的言辭,句句鍼砭時弊,對民主的認識,讓我很受震撼,很難想象這是出自一個女子之手。隨後是網上流傳甚廣的一句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構成了我對《目送》的最初印象。原來走出政治,走入生活,龍先生也有如此柔軟的一面,於是在好奇下開始了閲讀。

這是一本關於情感的書,作者與父母、兄弟、子女的感情,在時光的流轉中慢慢沉澱為文字,那麼清晰、那麼細膩、氤氲着淡淡的悲傷。關於父母,作者看着年邁的母親,送走病重的父親。甚至要用各種造假的方式,告訴母親我們不會拋棄你,不會搶走你的存款,每次電話裏都要告訴她“我是你的女兒”,這句話裏的辛酸和悲傷,僅僅是讀着就讓心痛了。於是讀着讀着,在作者一點一滴的語言裏,我開始反省對待父母的方式,也許我還年輕,父母還健碩,但時間不等人,作者經歷的也將是我們未來面臨的,從現在開始明白,愛是銘記,開始思考,陪伴是我們能為他們做的最好的事情。

關於兒子,安德烈的長大,昭示着母親的蒼老,在國外的相見,作者的大驚小怪會讓兒子覺得幼稚,過馬路時習慣性的呵護,也會讓兒子覺得不適應,因為他已經長大了。孩子的成長,母親的嘮叨貌似是一種固定的模式了,有失落也有理解,於是才有了網上那麼經典的一段話吧。也許當我們為人父母,看着孩子漸漸長大後,那份失落會更加深刻。

關於生活,一直覺得能寫出美麗文字的人都是善於觀察的人,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他們眼中都能變成美麗的文字,哪怕是路邊隨意的野鴨、啼血的杜鵑、或是小區裏孤獨的老人,都能有他們存在的意義。

其實全書沒有什麼慷慨激昂、沒有什麼大胸懷,簡簡單單的父母、子女、兄弟的日常生活,我們總能在其中找到相似的共鳴,於是就這麼反思着、感慨着讀完了,親切、温暖,念念不忘。與我,也只是希望在我們目送別人、被別人目送的成長裏少那麼些遺憾……

《目送》讀後感4

生活是一堂上不完的課

封面,是綠的渲染。七十三篇散文,寫盡人生的纏綿不捨和絕然的虛無。

目送,是別離的開端。目送着父親的棺木進了火葬場;目送着母親日漸蒼老;目送着孩子長大成人開始嫌棄自己……眼睜睜看着一些東西從身邊走失,珍貴的親情、友情,因生命的期限而破滅。

無意間意識到,“華飛”好像現在的自己。我們,變了。在我們小時候,稚嫩的時候,對身邊的一切倍感好奇與新鮮。我們為每一個未知和全新喝彩,那時候,父母也會笑,陪着我們一起“歡呼”。父母像沒有思想的,心裏的快樂只為我們。可他們老了,我們卻變了。我們不再是那個懵懂的少年,我們抱着理所應當的心態,認為父母看到的`可愛的、神奇的、新穎的,就只能淡定地看看,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我以為他們的閲歷比我深,見的世面比我廣,當他們變成一個“好奇寶寶”,在我面前手舞足蹈是一件多麼尷尬的事!我會無語、會尷尬、會難為情,敷衍幾句“嗯”“哦”就了事了。在作者的這個角度看,我才覺得,我彷彿是拋棄了他們那般的狠心、對待陌生人那樣的冷淡……

當我們有一刻嫌棄父母時,我們就應該想起,在我們幼稚的時候,是他們填充着我們一個個可笑的夢。我們也應當記得,我們要以同樣的迴應去對待現在的父母。

漸漸地發現,看別人的人生,才會認識到生活是一堂上不完的課。也發現,當一個人全身心的投入一份事業時,他雖會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卻遺失了生活中的很多點滴。就像作者不知道杜鵑是杜鵑,與自己一牆之隔的那個鄰居是誰,不知道生米里的蟲用水泡泡就全能出來了。

或許,從稚嫩蜕變到成熟,經歷了很多之後,看世界就會覺得一切似曾相識。曾經的我們,曾經的他們。我們可能要熱愛生活;我們可能可以去留意生活中的每個細節;我們可能可以記下每個生活中的瞬間;我們可能可以……

“一串紅,二懸鈴木,三年桐,四照花,五針鬆,六月雪,七里香,八角茴香,九重葛,十大功勞。”……先人彷彿有意佈下這朦朦朧朧的生活規律。我們或許可以撥開每一朵綠葉去看每一朵鮮花……

《目送》讀後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份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着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目送》

政治課,老師談起走讀生在學校附近租房的現象。這種事已屢見不鮮,算不上什麼好談資,老師卻認真地説:“好好珍惜,這或許是你們和父母在一起的最後三年,能夠朝夕相處的三年。我的孩子很小,只有這時候我才覺得他完全屬於我,所以我很珍惜和他在一起的時光。”

我怔愣了半晌。

國中時,每當我對爸媽的嘮叨不耐煩時,爸爸總是半開玩笑地説:“現在你還天天見得到我們,等你高中住校了,就是每週見一次了。上了大學之後呢……”五指之間彷彿還存留着昨天,再回首竟已是三年。

小時候,我的世界很小,城中居民似只有爸爸媽媽等一干親人,以及幾個要好的朋友;小時候,我把親情看得很重,唱一首親情主題的'兒歌,都能被感動。

長大後,我的世界很大。別的國家的人紛紛湧入我的城池,人滿為患,熱鬧非凡,親人們被擠到了城牆邊;長大後,有什麼開心的事,最先想到的是告訴閨蜜。親情如同微量元素,雖必不可少,也不復當年的位高權重。

平日裏看那些描寫親情的文章,所謂的“心靈雞湯”,打動我的甚少。很大一部分寫的是成年子女與垂垂老矣的父母之間的故事,與我的生活脱節。然而,《目送》卻觸動了我。

兒子華安從揹着五顏六色書包的小不點,長成了擁有獨立世界的青年;父親由一個健壯的中年人,變成了走完生命歷程的一片落葉。龍應台目送着他們漸行漸遠。

彷彿是一條直線,我是線上一點,左右兩端載着親人無限地延伸。如年齡間不可縮短的距離,我追不上,跟不緊。

彷彿是一場華麗的表演,鑼鼓喧天后一陣短暫的寂靜中,我再睜開眼,舞台上只剩下我一人演着獨角戲,鎂光燈打出我瘦削的身影。

彷彿是束吹散的蒲公英,左衝右突,毫無頭緒地被風趕着往前,而與同一株上的其他“小傘”分離。

不過,不必擔心。遠隔千里,羈絆便延伸一千零一里。直線再無止境,也依舊將我們系在一起;自導自演的獨角戲,也有親人在台下注視鼓勵;告別了故居的蒲公英,終無法拋棄深情的土地。

會有獨立的生活,會有淡淡的落寞,會經歷生離死別,會學會寵辱不驚。會有,一切都會有。凝望那至親的背影,送上衷心的祝福。當我沐浴過歲月的長河,品盡世間的酸甜苦辣,當我亦垂垂老矣,搖扇坐在河畔柳陰下,最思念的,必是親情的香茗。

《目送》讀後感6

那句告白,叫目送。——題記

回頭一望故里,還有親人在那裏,也許你不懂為什麼要用如此深切的目光看一個背影,也許你不懂情······

龍應台的第一次目送,是對兒子安德烈的,文中有一句話:“看着孩子慢慢的遠去,進入了海關,他在海關停留片刻,然後拿回護照,閃入一扇門,忽然就不見了,我一直在等待,等待着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大學聯考學子進入考場時,父母的目送是信任,是鼓勵;當遊子遠走他鄉時,父母的目送是擔憂,是期盼。有一次,我偶然往後一看,卻對上了媽媽的眼神,同樣的,爸爸總會在送我去考場時目送我,我問過他們,你們為什麼要這樣?媽媽説:“我要看你安全回家”,爸爸説:“我怕你怕,沒有信心。”那一刻我恍然大悟,目送就是愛。他是墨萍巍峨的高山,她是黛月清澈的溪水,但我們都明白總有一天,自己會離開他們,當你翅膀硬了,可以飛了,但是有的`時候在你高飛的時候回頭看一看,看看就在地面上還有一個一直蹣跚想跟着你一起飛的一對老人。想一想,曾幾何時,我們會為片刻看不見他們而哇哇大哭,曾幾何時,我們會為聞不見他們熟悉的味道而到處尋找,所以曾幾何時,我們是多麼依賴我們的父母啊,但一切都變了,他們想跟着我們,緊跟着我們,他們那個時候什麼都沒做,僅僅目送······

龍應台的第二次目送是對自己父親,文中有這樣一段話:“棺墓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的向前滑行,沒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米,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裏。”她一直凝望着父親,直到永遠的看不見了,不過卻在她心裏面,或許父母會用背影告訴你,孩子你慢慢飛,而我只是要提前先走一步。緣分已盡,不必再難過,孩子就此作罷吧,不必再留戀,但是也許在某個深夜,你能想起我們。有一次,外公外婆回來了一陣子,離開時,我看着媽媽抹着眼淚看着他們漸行漸遠,也許目送不僅應該是父母對孩子的,更是孩子對父母的。我們以眼睛去目送,以心去目送,以自己對父母的愛去目送。你越飛越高,越飛越遠,而老人呢,卻越走越慢,最終,他歸於塵土了。

你懂了嗎?那份情,默默無聲的情;你懂了嗎?那句告白,最熱烈的告白。

目送,不慢不快,不多不少,靜如秋葉,燦如夏花。

《目送》讀後感7

龍應台是我很喜歡的作家,也是我很敬佩的母親形象。“獻給我的父親、母親和兄弟們。”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兄弟們各自成家,這種最無法言喻的傷逝只在字裏行間,處處都是滿滿的親情,令人難忘的人生情景。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思。不知從何時起,父母囑咐的安全只換來我們的“知道了,這麼囉嗦。”一杯端到面前的熱水我們只會説“不喝不喝。”一件關切的外衣換來的只是不耐煩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父女母子之間好像隔了一層無法觸摸的牆,少了圍在身邊跑來跑去的身影,少了跟着父母問這問那的聲音。

一次次的目送,給我們帶來的只能是漸行漸遠嗎?

我依舊記得那一次在公交站台目睹了一對母子。兒子身強力壯,母親的身軀卻微小瘦弱。老人明顯腿腳不方便,那位兒子小心翼翼地攙着母親,跟着母親的步伐,一步一步,過了馬路。那兩個反差很大的背影,伴着夕陽印在了我心中,每每想起這個畫面,我的心是那樣的祥和,安靜,感到温暖,他們每走一步,懷揣着的都是對彼此的愛。親情總是被人贊而又頌,與其看着彼此的'背影漸漸遠去,為何不大步向前,互相依靠,互相攙扶呢?

“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可明明我們有機會,為何不和父母一起並肩向前,卻把他們拒之門外呢?我記得在我受委屈時父母擔心的神情,我記得我取得成績時他們的喜悦,我記得我獨自外出時他們的擔心,焦慮。正如龍應台的文章裏,他在機場目送兒子離去,到消失人海的一剎那,兒子也沒有給她最想要,最希望的回頭一瞥。另一邊,目送父親在火葬場的爐門前緩緩滑行,他們母子的故事,是全世界多少母子的真實寫照。這個做母親的人,慢慢地獨自咀嚼着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現了另一個背影,這個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淚水濕潤而模糊了的視線裏,我們都看到了那個背影,是被長大了的我們無意時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

一次次的目送,的確使我們漸行漸遠,孩子走向人生的巔峯,父母漸漸走向黑暗的墓穴。

一次次的目送,絕不會讓我們漸行漸遠,因為我們和父母都心心相惜。

孩子孝敬父母,父母疼愛孩子,這樣的好時光又剩多少了呢?別讓目送變為隔閡,珍惜現在!

《目送》讀後感8

團聚的時候,知道沒有永恆。只要一想到送人離開,離別就變得憂傷。

朋友親人離開得越遠,越長,感情越深,離別越難。

記得自己有許多送別,回憶起來,發現像輪盤一樣……一別再一復……

每次過節,回去看望自己的外婆,長長短短的一個月都呆在外婆身邊。臨行前,會有一個緩步的身影,會有一個祝福的身影在身後,笑望着招手,停步,努力地再多看幾眼,好久才説出:“走吧,路上小心……”“知道了,回去吧。”很簡單的話啊,從小時候看到現在,每次都會看到那麼鄭重,那麼認真,那麼在意的表情。

最近距離的送別是送人離開世界吧———許多親人圍着中間的火爐,一句話不説,就那麼看着,照片上還能清晰地看到她笑靨如花的樣子。

經歷了一點,其實對“團聚簡單,送別難”早已有所體會,但也漸漸明白,送別包含的快樂遠大於團聚:送別後才會看清過去他(她)的關心,更重要的是,只有送別後才會有團聚。

龍應台對送別的理解是加深的,“不必追”可能是追不到亦或是今生今世一定還能相逢。因此,雖然心頭罩着不捨的憂傷,也只是“咖啡中固有的'咖啡因”,如傅雷説的,精神的消沉是人經歷中的必然,學會面對它才更重要。一味的沉入送別之痛,只是體現其的依賴罷了。

其實,送別也是一種快樂呵:因為對方對自己的祝福和自己對對方的期盼都是出於希望啊。

腦海中還是能想起自己懷着緊張的情緒步入考場時,姐姐叫住自己説的那些鼓勵話,能如夏天銀杏由綠漸轉淺黃的輕巧,神奇地減輕緊張。即使當天姐姐也要離開,我也不曾悄悄流淚:因淚是奢侈品,怎能讓它在送別時氾濫?

別後的生活雖多一份牽掛,也是清水,洗清楚聚時忽略的點滴感情。

我(被)送別過很多次,從一開始感到的落寞到後來悟出的好處;從一開始的害怕到後來的鎮定面對;從一開始的憂慮到後來的期待……送別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末節,也是開端。

現在的我能説,送別是快樂的初始,亦是破繭時陽光下透明雙翅震顫的幾縷輕柔,是綢帕上包裹的落花,美麗的憂傷。

《目送》讀後感9

主要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兄弟的攜手共行。對於《目送》,至今還回味無窮。

生命的歷程,時間的輾轉,父母、親人、兄弟姐妹、伴侶,然後會有自己的子女,就這樣一直走下去。當我們由子女變為父母,我們開始目送自己的孩子。當孩子越走越遠,我們只有不捨的情愫。這是生命的軌跡,每個人都明白。我們必須按照這軌道上的路標走,經歷生老病死、悲歡離合。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見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話,彷彿觸動了我內心深處的一根弦。是啊,人生就是在目送裏度過。當父母懷着不捨的心情目送我們時,我們的背影是否也這麼絕情?當我們踏上征途時,父母在我們的身後默默凝視着我們,他們希望孩子早點回家。當我們離開很久時,或許她們還站在那裏,呆呆地望着車子啟動的地方。他們的眼神裏充滿期盼。

每次回學校的時候,媽媽總是陪我走到車站,她總是替我拿着大包小包,包裏總是裝着我最愛吃的東西,當然還裝着媽媽對我的.愛。媽媽總是像對待小孩似的叮囑我:“下星期放學的時候一定要早點回家。”而且在上車之前還會嘮叨幾句剛才講過的話。我總會不耐煩地説:“知道了,知道了。”當我坐上車回頭看的時候,發現媽媽正望着我坐的這輛車,表情竟然有些呆滯。車子越走越遠,但我仍然能看見媽媽的眼睛望向何方。她的身影越來越小,直到消失不見。我知道在與車子行駛的相反方向,那裏肯定還站着一個呆呆凝望遠方的女人。

小時候父母把我們當成孩子,父母老了,我們把他們當成孩子。

在我腦海裏翻滾千遍的是作者為母親塗指甲油的情景。當作者為母親塗指甲油的時候,她的母親是那麼的聽話,聽話的簡直像個孩子。“效果,看起來確實有點恐怖,像給殭屍的臉頰上了腮紅。”她的母親真的是老了,作者為哄着母親而給她塗指甲油,真的把母親當作孩子對待了。

《目送》透露着淡淡的愁緒,字裏行間都是人間的情,這情都是真實的。我們的一生,就是不斷在目送愛你的人和你愛的人。同樣的,自己也被目送着。不同的生命,很難説是互相交錯的,但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註定這一生與他們交織在一起。但總要離開他們,去過屬於自己的生活。

《目送》讀後感10

一直很愛看書。

得一本好書,如遇一知己。為它,可不食、不睡,不理世事,只想找一個角落靜靜地與它相伴。

曾有幾次,睡前開始看一本新書,入了迷,索性熬個通宵讀個痛快!待到東方既白,鳥兒歡唱之時,書看完了,人卻垮了!

這樣的看書方式,心靈得到了滋養,身體卻遭了殃。不可取也!

後來決定改變閲讀方式,睡前儘量只看散文或雜誌。

説到散文,在此向大家推薦一本好書:龍應台的《目送》。

一直不太關注暢銷書,因為我自認是個守舊的人,新東西往往不合我的胃口。那日上當當為孩子購書,不知怎麼就進入了暢銷書推銷頁面,看這本書評價極好,鼠標一點,就把它買下了。

過兩天書到貨,打開,在扉頁上看到了這樣一段話: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突然就怔住了!一種道不清的憂傷從心底漫漶開來,眼眶漸漸濕潤了……

這是一本描寫親情的書,一本温暖的小書。作者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小細節,描寫了她作為女兒、作為母親的幸福、困惑、無奈……

從這本書裏,你再也看不到那個筆鋒犀利的女子,她變得温婉、柔情。

作者在書中寫到了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寫對父母的憐惜和體恤,寫兄弟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寫孩子對自己由依賴到獨立,寫一個人的走路、賞樹、觀鳥、拍照、生活……《目送》中處處是我們感同身受的親情滋味,篇篇感人肺腑。

親情常常是平凡的、瑣碎的,有時甚至是令人厭煩的。但當風雨來臨的時候,它卻總是你最強有力的支撐。親情,雖不如愛情綻放時那般熱烈,卻更持久、更無私。

無力抓住、無法回報的親情,會成為永遠的痛。

你離愛你的父母越來越遠,你愛的孩子也離你越來越遠……看着你最愛的人漸去漸遠的背影,你只能在背後默默地目送。有些心酸,有些無奈,卻難以改變。

有多久沒給父母打電話了?那麼,馬上行動,打一個吧!告訴他們,你有多愛他(她)!

有多久沒好好陪子女玩一玩了?那麼,放下工作,陪他(她)好好過一個週末吧!

《目送》讀後感11

龍應台的這本《目送》已在我牀頭放了幾年,閒暇時讀上一兩篇,讀了一遍又一遍,卻總覺得讀不完。龍應台説,這是她人生中的一份作業,那這本《目送》或許就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課吧。

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讀完《目送》,其中有一句話一直讓我記憶猶新:“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看着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文章中的華安與龍應台分別時甚至連回頭的'一瞥都沒有,這讓她十分失落,從而寫出這樣悲涼的句子。記得媽媽常和我説,有些路只能你一個人走。長大後的我們,早就不再像小時候那樣過於依戀父母,而是希望獨處,寧願獨自一人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而父母也鼓勵我們獨立自主,不要羈絆與家庭。記得在聽一些歌曲時,“莫回頭”的字眼總是頻現,那些母親是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兒女們回頭嗎?未必。那些看似絕情的“莫回頭”,其實是關懷到極致的關懷,心疼到極致的心疼,他們只是用這三個字告訴你:有些路,只能一個人走。

有背影,不再孤單

讀《目送》這篇文章時,旁邊配了一幅插圖,圖中是一個男子的背影,孤獨而寂寞。我一直在想,這個背影是誰的,是那個遠遊異鄉的兒女,還是那個默默注視兒女的父母。我覺得這是那些遊子們的背影。幾年前,我曾獨自外出旅行。記得那是一個大清早,爸媽都起早來送我,通往大巴的路,要獨自一個人走過去,我知道爸媽此刻都在欄杆邊目送着我,但我卻一次都沒有回頭,因為我怕一回頭看見他們的臉龐,眼淚就會不爭氣地流下。上車,坐下,才發現淚水早已潸然而下。或許不回頭並不是無情,只不過是無奈到極致的無奈,思念到極致的思念,我們用背影告訴他們:我很好,不必擔心。

有離別,不再悲傷

或許,離別才是感情最美的昇華,你用目光追隨着我,我拿真心感知着你,一次次的目送,見證了我們的成長。最敬佩唐代的一位詩人,他的離別從不是悲傷的,而是那樣的浪漫和絢爛。他寫“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他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離別,被他浸沒在了一片花海之中,悲傷也能化為歡樂,憂愁也能變成下次見面的期待。

或許,我們不要再追究於回頭與不回頭這個問題,拋開一切,直視離別,才會發現離別本身其實是那樣的美好與懷念,我們只是在用淚水、擁抱、回頭詮釋着離別的真諦:離別,才是感情最美的昇華。

《目送》讀後感12

讀《目送》這本書的時候我不得不懷着一種沉重的情感,不得不説,其中看似平凡的字裏行間,卻是藴含了龍應台對於人生對於兩代人之間關係的感悟,讀起來令人憂鬱卻又無奈。

這是一本感悟性的人生之書,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目送》這本書中的散文,寫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兒子的離,朋友的牽掛,兄弟的攜手同行,寫失敗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寫纏綿不盡和決然的虛無。她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

開頭時,其中引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來告誡我們要時時留意生活中的.美好,抓住轉瞬即逝的生活,人生以及……這一切。

我看華安小時候,龍應台看着他的背影,目送他進入幼兒園;十六歲出國時,龍應台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的回頭,但是他,沒有。只留下了背影。二十一歲後,在同一個大學,卻同路不同心,只留下背影,背影,一直都是背影,結合在一起構成整本書,最令人心痛的一句話:

我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她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的在目送他的背影愈行愈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頭,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的轉彎處,並且用他的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這段文字初看時令我落淚,雖説平淡,但其中那種落寞、無奈的情感卻無論怎樣都抑制不住。

而後,又藉此聯繫龍應台的父母,她突然發現,父母於自己,便如自己於自己的兒子,一代一代,循環往復,接連不斷,令人更加心塞。

父親的去世,在火葬場,龍應台忽然發現自己總是在暮色中坐上飛機,發現自己也是常對父母以背影。在母親失憶後,她經常陪伴母親,如當年母親帶自己那樣帶母親,這才發現對於父母是多麼的愛,不由使人潸然淚下。而在飛機上,龍應台看見一位老人後想念起自己的父親,想看若有機會與父親在一起她會怎麼做,以前每一個細節、點滴,無比細微,讓人身臨其境。很明顯地可以看出,幻想過很多次。可以看出,她是多麼思念父親,多麼後悔從前。

讀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孩子為了自己的長大,總會逐漸疏遠父母,而在經歷了很多,成長之後,才發現自己是多麼依戀他們,因而後悔,而大多為時已晚。一代一代均是這樣,如同因果報應的循環,令人心痛。

《目送》讀後感13

在朋友家小聚,在其書房看到龍應台女士所著的《孩子你慢慢來》,為其所寫的温情的親情和坦率的詞彙所感染,於是果斷借閲,讀後意猶未盡,發現這是她系列人生書作的第一冊。於是四處尋找第二冊、第三冊,偶然

在一個高鐵站等車時在車站書店發現了龍應台女士所著之人生三書《目送》,於是欣喜之中果斷買下。

這本書共有散文七十三篇,有人曾認為它就是二十一實際的《背影》合集,作者以獨特的、深邃的視角對父母之情,兄弟朋友之愛,對兒子之念進行闡述和描寫。在她的筆下,寫到她的父親用廉價的小貨車送她第一次去

大學任教時因羞於自己的小貨車掉頭而去的背景,愧於父親癱瘓時因忙於工作而未能在醫院伺奉父親而留下父親低垂的背影,以及對父親的去世,她目送父親的棺木在推入火葬場的背景;對於她的母親的逐漸老去,甚至已經

不太記得她的女兒的名字和容貌,作者陪着她母親去陽明山旅遊,第一次帶她去坐了捷運快車,看着她母親坐在凳子上拍照時時亮卻迷離的眼睛,她看到了旁邊另外一個老人的背影,母親的形象變得更加嫻靜,更加清晰,也更加孤單,作者於是花了母親要回的家,不是空間,而是一段時光。

對於孩子,作者如世間的萬萬母親一樣,目送着兒子的背影慢慢長大,目送着兒子的背影從蹣跚學步到步入學堂、從兒子剛入學堂時的怯怯眼神而不斷回望到十六七歲時埋怨母親管束太多而毅然離去留下不再回頭的背影,到上了大學之後,甚至是連同坐一台車時兒子也是戴着耳機聽着只有他一個人呢能聽的音樂,留下他高高瘦瘦的背景在公交車開走前的公交站台。於是,慢慢的.,慢慢的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她的緣分今生今世就是在不斷的目送他的背景漸行漸遠。父母永遠都是站立在小路的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對於幸福,她説幸福就是生活中不必時時恐懼;幸福就是尋常的日子依舊;幸福就是你早上看着她的背影揮手説再見的人,晚上又平平安安的回來了;幸福就是你還有時間等着頭髮白了、背已駝了、用放大鏡艱辛讀報的

父母,他們還能走到街角買兩副燒餅油條回家再叫你起牀。所以,時間,總是無法停留,就如數不清沙漏裏邊的沙子還有多少粒,也聽不見沙漏流沙的速度能否不在加快,但是唯一可以百分百確定的是,那沙漏不停的在漏、不停的在漏。

《目送》讀後感14

幾年前女兒推薦我看台灣女作家龍應台的一本書《目送》,至今為止看了五六遍之多,每次看過的感想又都不同,是越看感觸越深,越看理解的也越多。

這真的是一部好書,寫的那麼細膩、真實、感人、有哲理,好像每一段話,每一件事,都發生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個人也都曾或多或少經歷過。我們每個人在這裏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這裏的“我”又是多少個我們的寫照。這本書與其説是龍應台對自己生活的回顧和反省,到不如説是照出了我們每個人的.成長曆程,照出了我們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貴的事物,那就是愛。

我對其中的《目送》一篇感觸最深,“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我都能背下這段話了,我和父母、女兒和我之間又何嘗不是這樣的!

記得我考入省城去上學的時候,母親不也是目送着我漸行漸遠,就如我現在每次目送着女兒一次一次的別離……

我們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後我們再目送着我們的孩子,但是我們都很難去回頭張望,只因為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也許是歲月增長,人的心也越來越容易憂傷。曾經視若無睹的東西,在不知不覺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越來越開始在乎起父母越來越多的皺紋,也更開始擔憂起孩子越走越遠的腳步。

女兒離開我們,獨自在外打拼,做父母的又何嘗捨得,只願女兒將來終能明白,現在的付出是為了更美好的未來。因為做兒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兒女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兒女漸行漸遠。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她學會獨自體會孤獨、挫折、失敗等種種坎坷,學會與人分享努力過後的豁然開朗和欣然喜悦,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我知道女兒轉身離開的時候眼中有不捨,有對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懼,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既然微笑着邁出了第一步,留給父母一個“不用追”的背影,那就哪怕前方荊棘遍地,哪怕被扎的遍體鱗傷,也絕不回頭。

《目送》讀後感15

這個暑假,對我來説是收穫的、成長的!因為我和媽媽共讀了一本深入我青春靈魂的書籍龍應台的《目送》。

看到媽媽讀這本書時,眼眶濕潤的感動,眼底深深淺淺的憂傷,我亦有或多或少的感慨,但不至於像媽媽的感觸那般深邃!

我讀《目送》感悟到歲月如歌、感恩父母無言的愛!時光溯源,從兒時的蹣跚學步、入幼兒園、走進陌生的校園,每次父母的目送,我都惶惑的`尋找媽媽的背影,不停的回望人潮後的爸媽。

我清晰的記着他們離開的背影,微微的關懷中帶着深深的不捨。光陰似箭,一去不返。轉眼我已是青少年,我在長大,父母在變老!

這是我讀《目送》時突然感受到歲月的匆忙,抬頭看陪伴我讀書的媽媽,她曾經的黑髮裏,不知何時竟摻雜了幾根白髮。曾經我以為,長大就是鮮衣怒馬,仗劍天涯。後來,在一遍遍目送後,我恍然,長大還意味着獨自漂泊,心中牽掛。原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這句話令人不禁掩卷深思,震撼我的心靈。這個暑假,我極力要證明自己已經長大,參加了一個暑期軍訓營,這是我成長歲月中,最長的一次獨自遠行的別離。

出行那天,悶熱的天氣突然下起小雨,爸媽送我到目的地,要身處陌生的環境,我忍住淚水在眼眶打轉,卻強忍着不讓它掉下。在我走進出發的列車,輕輕回頭,卻驚詫的發現,爸爸紅着眼眶,媽媽在悄悄地抹淚。

我的眼淚再起,像斷了線的珍珠般滾落,我坐在車裏,看着他們的背影,我們互相目送着漸行漸遠。正如龍應台所説,我和他們的緣分,是註定的。

我們會目送着彼此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他的身影從大到小,從清晰到模糊,徹底的消失在眼簾中,不再出現合上《目送》,心中感念紛紛,許多回憶湧上心頭,眼睛不自禁的濕潤。

其實這本書,有些部分我並未完全看懂。因為很少有作者共同的經歷,但不乏是一趟盪滌心靈的旅程。或許有一天,當我長大走上社會,有了自己的生活,體會到人生的不易,我才能真正讀懂龍應台的《目送》吧!

與媽媽共讀着《目送》,互相交流着閲讀的感悟收穫,也感受着彼此濃濃的愛與親情!我頓悟人生的真諦,在作者的字裏行間,在作者細膩的情感世界,我找到了共鳴,一本好書,會給你一次痛徹的領悟時光無言,愛亦無言!

標籤: 讀後感 目送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e7mw4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