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讀《安娜·卡列寧娜》有感

讀《安娜·卡列寧娜》有感

讀《安娜·卡列寧娜》有感

讀《安娜·卡列寧娜》有感

讀完一本書以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安娜·卡列寧娜》有感 ,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安娜·卡列寧娜》有感 1

安娜是俄國上流社會的迷人貴婦,這種賢妻良母類的女人,讓人感到一種慈祥的安寧。但是,她接下來與渥倫斯基邂逅之後的事情,以及她最後走的極端,讓人感到深深憐憫。

她是一個懦弱的,一直在勸慰自己的人,認為自己沒有任何過錯,是一種沒有羞恥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種美麗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歡的形象,可是,當她瘋狂之後,為愛情所忙碌,以名譽和兒女為代價的這種行為,讓人困惑和不解。

在這場與列文、吉蒂、卡列寧、渥倫斯基等人的多角戀與各自婚姻的愛情的對比下,安娜無疑是可憐的,她選擇獨自承擔了無望愛情的全部後果。列文無疑是成功的。他在婚姻的道路上,窘迫,失落過。但是經過蜕變,與自己心愛之人喜結良緣,並接有了一個可愛的孩子,米佳。而安娜與渥倫斯基婚外情,是最讓人所不齒的。他們有了在自己罪惡的結合下的犧牲品:女兒安妮。

其實,最後害死安娜的,不是別人,是安娜自己。她走上了條極端的路,沒有自制力其實是種可怕的東西。嘴上説着,我可以壓抑一切的感情,可是心中卻不這麼想。是安娜的心口不一害了自己。明明是來促成渥倫斯基與吉蒂的婚事,卻將自己搭了進去。表面上,壓抑着,那真實,又是什麼?因為自己成為了導火索,所以引發了後來的一切。渥倫斯基的逐漸冷淡和拋棄,卡列寧的漸漸折磨、後來的卡爾塔索夫夫人的公開羞辱以及文章最後她的卧軌自殺。一切的前因後果,都在於此,都在於她的不安於本分,心中的自制力不高。這是一場悲劇,由她親手導演,演員最後全部走光之後,又由她自己,最後終結。

這部以死亡而收場的戲劇性悲劇,卻成就了安娜·卡列寧娜的形象。這種對自己婚姻不貞,背叛家庭,拋棄自己的兒子,又擔心被自己的兒子看不起的女人,是被世人所厭惡和不恥的。私通在上流社會並不少見,可是少見的是,安娜·卡列寧娜的勇於承認,雖然最後得到的結果是被上流社會拋棄。但是,在這種列夫·托爾斯泰近乎苛刻的描寫下,安娜·卡列寧娜的缺點,也正是她的閃光點所在。這突出了一個叛逆的女人,和敢於與現實社會對抗的形象。這句話有褒有貶吧,可是誰又去管她呢?在婚姻中,上流社會對待不貞夫妻的懲罰是不同的,而丈夫近乎變態的寬恕,對安娜產生了一種精神上的折磨和無形的壓抑感。安娜在別人眼裏是怯懦的,但是,她的真正的形象,卻是光輝的,作為一個對比人物,她最後的往鐵軌上的一卧,成就了她的.勇敢,反叛的精神女性。也許正如現在的人所説:自殺的人,是勇敢的,因為,很少有人有勇氣去自殺。

“真不愧是個卑賤的女人,連選擇的死法都是那麼卑賤。”公爵夫人鄙視的説。其實我認為不然,她並沒有權利去評判,真正的評論權,是掌握在當事人的手中。

安娜·卡列寧娜,總體來説,是一個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説,最後的卧軌,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來,卻無能為力。

選擇一個人揹負所有,她看淡了世俗。她的丈夫卡列寧,要的只不過是臉面和名譽,渥倫斯基喜歡追求新鮮等等甚至更多。一個人承擔下因為背叛而帶來的一切後果,帶着絕望的那顆心,那可反叛的種子,是否,就是在這個時候,留在了這裏?

讀《安娜·卡列寧娜》有感 2

這是一部厚重的書,不僅在於它近千頁的篇幅,還在於它所展現在讀者面前真實的歷史畫面、曲折的故事情節、激烈的思想衝突與真摯的情感。

安娜與伏倫斯基和列文與吉蒂兩條愛情線索相互交錯描述,一悲一喜,一暗一明,相互纏繞又豁然分道揚鑣,悲喜相襯,令人悵然。同時夾雜大量對土地與農民關係的敍述、政治評論,對現有社會制度缺陷和隨資本主義發展沙皇制度所暴露出的弊端以及上層社會奢侈生活的批判與不滿,也抱有對時人提出的解決辦法懷有質疑而自己卻無法提供更好的方案而產生的沮喪。前者是本書的特性,後者是托爾斯泰作品的共性,時代使然嘛。

愛情與法律關係,世俗觀念與宗教信仰,個人對幸福追求和社會倫理道德等等這些之間存在着不可調和的矛盾。互相猜忌與不信任則是安娜個人悲劇的催化劑,而她的卧軌自殺則是時代悲劇的體現。仔細分析好像誰都是對的,拼湊在一起便全都是錯的.,必須有無辜的人做出無辜的犧牲,否則就是集體的毀滅。

個性是人物的靈魂,矛盾是情節發展的動力,將個性鮮明的人物揉合進一個又一個矛盾裏,故事便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老托爾斯泰長於此道,加之他對現實生活的切身體會與對世事的真知灼見使他的文章具有深厚的底藴。

托爾斯泰的作品所考慮的問題主要又一個即要不要給農民土地。農奴制剛剛廢除,生產力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龐大又落後的沙皇俄國在突飛猛進的英法面前相形見絀。佔全國九成以上的農民大多耕種着地主的土地,沒有生產積極性,作為大地主的托爾斯泰在個人利益與農民利益之間徘徊。怎樣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使生產資料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是托爾斯泰所關心的問題。資本主義在俄國有了一定的發展,而農業卻長期停滯不前,造成的巨大貧富差距遠遠超出安全係數而俄國還要進行對外戰爭。在作家看來只有讓土地所有權給佔絕大多數的農民,農業才會欣欣向榮,國家才會安定並正常發展,但這勢必損害佔統治地位的地主階級的利益,而列夫?托爾斯泰正是其中之一。

對於安娜?卡列寧娜的對愛情的追求,我無法作出公正合理的評價。一是因為在現代中國這是一件極其容易解決的事情(到民政局走一遭用不了一個小時),而在遙遠時代的遙遠俄國的複雜關係令我難以理解;二是正處於青春期的我對於“愛情”並沒有一個準確清晰的概念,所以不敢妄加評論。只是覺得兩個人在一起,裝點呆、賣點傻,何必分清“絲瓜藤和肉豆須”。

標籤: 有感 安娜 列寧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gkew3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