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熱)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熱)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蘇菲的世界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熱)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

假期,班主任工作室發了一本哲學書——《蘇菲的世界》。我隨手丟到了一個角落。在我看來是個比較枯燥乏味的。但是一次非常偶爾的機會。《蘇菲的世界》這幾個大字不停地在我眼前晃悠着,好吧!損手拿起就翻了起來。一次截然不同的感覺讓我如飢似渴的讀了下去。她割了我截然不同的感覺。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閲讀時產生一種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瞭解哲學的心情。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或許有人會覺得這兩個問題過於瘋狂,因為他們會告訴你,“我就是我啊”或者“世界本來就存在的”。他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對嗎?事實上我在讀這本書之前,也是這樣的想法。為什麼有很多人覺得哲學是不切實際的呢?為什麼現實生活中很少有人靜下心來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學性的問題呢?我想,或許是因為他們已經對這個他們生活的世界習以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説到這讓我想到作者一個用的很好的比喻:這個世界就像是魔術師從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隻白兔,當然這隻兔子極其龐大。我們每個人都出生於這隻兔子的細毛頂端,大家剛開始對於這場令人不可置信的戲法都感到驚奇,並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個完全。然而隨着年齡的增長,也就順着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並且窩在舒適柔軟的兔毛深處盡情享樂。有位哲學家説過,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我想,那是因為孩子都沒有失去對這個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為何會存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感到驚奇,這將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情呵!有時候我會想起自己走過的路,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可是由於自己已經“習慣”這樣生活,也就不曾明瞭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偉大。有位哲學家説過,每個孩子都是哲學家。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為何會存在這個世界上而不感到驚奇,這將是一件多麼悲哀的事情呵!當大人們的心靈逐漸習慣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規則,當他們不再有想孩子一樣看到什麼都覺得好奇,覺得所有的東西都那麼不可思議而又理所當然,當他們過慣了喧囂吵鬧、燈紅酒綠的生活,他們便不再去追求那與他們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學,便不願離開温暖舒適的兔毛深處,不願像哲學家一樣盡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有時候我會想起自己走過的路,其實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議的地方,可是由於自己已經“習慣”這樣生活,也就不曾明瞭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偉大。就是這樣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們都不會再去思考像“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了。合上書本,我閉上眼,細細回味着書中的內容,腦海中就閃現出許多關於書中所説的.人和事。像另一個愛麗絲漫遊仙境一樣,如夢如幻,卻又無比真實。不過,當我發現蘇菲和艾伯特只是席德讀到的一個故事,而席德和她父親只是我們讀到的一個故事時,我甚至天馬行空的想:會不會我們身邊也存在着這種我們看不到的“人”,它們可以像席德讀蘇菲一樣讀着我們呢?讀了這本書後,我想我對了哲學有了新的認識與頓悟,但也有許多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就像艾伯特説的:“哲學便是教會人們思考,教會人們怎樣面對生活,怎樣生活的更好。”我想很多問題雖然不能得到答案我們還可以思考,很多事情雖然不能達到目的我們還有過程。

哲學教授傅佩榮曾經説過這樣一段話:“哲學不是萬靈丹,但從來不去留意,愛好智慧的重要與前人的心德,那麼註定將會陷於心靈之封閉與終結。這或許是這本書在世界各國廣受歡迎的原因吧!為了使人從困惑到覺悟,本書提供了一盞明燈。”是的,哲學會使我們醒悟。而這本書使我們走進哲學,使我們從困惑走向覺悟。所以我建議大家來看《蘇菲的世界》《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將會喚醒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心裏面想的還有很多但不知道怎麼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後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看過之後,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那麼,就從這本書開始吧!它將告訴你所有邁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幫助你打開財富的智慧之門,開創你輝煌的人生!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2

哲學,作為人類精神的象徵,從古至今都披着神聖的面紗。人們雖滿懷敬仰之心,卻很少能看到它的真實面目,因為它博大精深,融人類千年之史,匯世界百家之言。祖先賜予的精神遺產隨着歲月的積澱愈發深不可測。無數哲人前赴後繼著書立傳,試圖為世界展現一幅壯麗雄渾的哲學全景圖。百家爭鳴,豐富了哲學的內涵,勾勒全景圖又增添了新的難題。於是,千百年來,哲學似滾動的雪球不斷變大,而人類只能管中窺豹似地欣賞奇峯一角。

然而有這樣一本書,它並沒有用崇論宏議來解釋哲學的深奧,而是以講故事的方法介紹了一位又一位哲學家,以深入淺出的文字向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至今的發展歷程。這本書就是喬斯坦·賈德的《蘇菲的世界》。作者在文中創造了兩對人物:少女蘇菲和她的哲學老師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親。這兩對人物的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讓我在撲朔迷離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們是誰”,“我們為何在這裏”這些問題。

年少的'蘇菲跟隨着一封封神祕的來信,不知不覺地開始了她的哲學課。我也彷彿如蘇菲一樣沿着歷史的足跡瀏覽歷代哲人的精闢論述。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感受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魅力,盡情沐浴文藝復興的和煦陽光,欣賞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沉醉於巴洛克強烈反差的藝術氛圍之中。忘卻了塵世的喧囂,只覺真理的偉大和藝術的魅力。隨後,穿梭於資產階級革命的硝煙中,體味現代哲學的曙光。面對笛卡兒、史賓諾沙、洛克、休姆、柏克萊等一連串現代哲學的開山鼻祖,我們還來不及抒發心中的崇敬之情,啟蒙運動的先驅便闖進了歷史的大舞台。飛速發展的工業推動着歷史的車輪駛入了嶄新的軌道;時代的更替造就了更多的哲學巨人。黑格爾、康德秉承了日耳曼人的理性,也把法蘭西人的浪漫發揮到了極致。而後馬克思的《資本論》、達爾文的《進化論》、佛洛伊德的《夢的解析》———三位偉人、三部鉅著掀起了三個領域的革命巨浪,開創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當你把一個又一個哲學家和他們的故事及理論連接起來,就會發現西方哲學史已經變成一條河,雖曲折蜿蜒,但源遠流長,靜靜流淌,而且清澈得一眼就可以見底。

讀完這本書,我們不得不感歎作者實在是一位闡釋與表現的高手,他居然讓人像讀偵探小説般地把幾千年的哲學史一口氣讀下去。其中,給我感受最深的是有關雅典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在公元前400多年時出現了一位對歐洲思想有重大影響的人物———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於和人談話能夠不斷揭露人們思想上的弱點,令人可以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對某些人而言,這樣的談話無疑是當眾揭醜,併成為眾人的笑柄,對於那些有頭有臉的人,當然就更難以接受。公元前399年,他被指控“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他本可以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於一死,但是他沒有這樣做,因為他重視良心與真理,即便付出生命,他那種為了真理而戰,為真理而犧牲的精神使我深深佩服。

作者通過這本書告訴我們哲學是什麼,在哪裏,多麼有趣,又多麼奇怪。你會理解,所謂哲學,並不是某些人“吃飽了撐的玩兒”的把戲,而是人類對自己、對周圍的世界永恆的叩問。這本書的最大意義在於,它不僅能喚醒人們內心深處對生命的禮讚、對人生的關心與好奇,而且也為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生命從混沌走向智慧,由困惑進入覺悟,點燃了一盞盞明亮的航燈。其實,哲學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它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它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之間的關係。在我們這個世界,如果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而哲學給予我們智慧。蘇菲的世界,智慧的世界,精神的世界。我相信只要我們也像文中的主人公蘇菲那樣有着積極處世心態和樂於思考的精神,我們也能像她那樣在這個精彩的世界裏收穫很多很多。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3

前不久,看過一部經典的電影,名字叫做《達芬奇密碼》>,它講的是個奇異的探索耶穌後人的故事,裏面耶穌的後人就叫做蘇菲.一個美麗漂亮的公主,擁有對所有認知東西的敏感程度,她的敏鋭的知覺讓我欣賞,她的處事不驚讓我敬佩,她的美麗善良又讓我喜歡.所致當老師佈置這個作業之時,我毫無疑問的選擇了閲讀<<蘇菲的世界>>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導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跡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跡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因為時間太短暫,我花了幾個晚上就把這本書看完了,內容太多了,結果什麼也沒發現,記住的也很少.印象非常深刻的倒是作者的構思.書的開始幾章,不覺得有什麼異常,但越往下讀,越覺得詭異,彷彿作者也有預料不到的結尾似的;尤其是那個哲學宴會,真是個悲慘的結局,也真是個奇怪的想法.這奇怪的是蘇菲和艾伯特竟然漸漸察覺到了少校和席德的存在,而這種察覺又是通過少校的筆寫出來的,這種角色的反抗,一邊是虛幻的,因為它和角色一樣,存在於少校的內心;一邊又是真實的,因為它是蘇菲和艾伯特的真實情感,脱離了少校的控制,最終獲得了成功.被創照者的安排下逃出了創造出的世界,同時也逃出了創造者的安排,這個小小的扭結,使人有一種糊塗的感覺,真實其實就是虛幻,二者無法分開.小説原本是虛幻的,就必須用心去承認小説裏所謂的現實世界,唯有這樣去讀才能把自己融入道小説中,體會書中任務的喜怒哀樂,激起共鳴,最大顯得地去體會作者地原創動機.可是當我把小説中的世界當成是真實的時候,作者筆鋒一轉,竟然搞出了原來的世界也是虛幻的現實.在那一刻,衝擊在心間的感覺竟是昨天已成虛幻,一切事情在我腦海中好像都變得千奇百怪,一個又一個的版本在腦海中浮現,到底那個版本是真?這好似看美國的恐怖片,總會給人驚聳的感覺.剎那間,我不知道自己是誰,誰又該是我,最可怕的是連自己是否存在都需要證明呢…….

蘇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學的發展史,但哲學與科學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與人類文明的.足跡點滴相印.與其説是在看一篇哲學史,倒不如説人類文明的通史縱會眼底.在浩瀚的歷史文明的發展史中,每一個我不過是道星光.一點水滴.那段深夜裏在教堂以小時衞單位計算歷史進程的對白再明白不過.它反襯着個人生命的短暫,無不倍覺珍惜與傷感.”我思故我在”!?可我茫然要問,我存在嗎?不過是在這個時候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的相對存在罷了.試問多年以後,一切都歸於湮滅之中,我會存在?渺小的我會存在過,或曾經存在過?

以前看小説總是去追求文藻的美麗,去追尋美麗感人的故事情節,可這本書看過以後,我卻不為書中的人物評頭論足,不為作者獨具匠心而連連讚歎,而是隻有恐懼.我不知道別人讀完此書後是什麼樣的感覺,這是我真實而荒謬的心靈體驗.”馬克思是最偉大的哲學家”我覺得這句話説的一點也不過份,縱觀此書的各個哲學偉人,各個哲學流派,馬克思無疑是最偉大的.書中並未對他們進行任何的評價,這是值得學習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貢獻,他在這個領域,他在那個領域,這些本來就不能相提並論的.誰能説,他們的思想不是受時代和環境的限制?誰能説,他們那一個不是用盡了心智和頭腦.苛求古人是愚蠢的,更是不道德的,沒有古人的失敗與繆誤,又何來今天的成功與真理,這些都是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實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的去看這個世界了,不要總是覺得凡事都理所當然,這個世界什麼東西的產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們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發掘.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4

郝慧

都説《蘇菲的世界》是一本普及的哲學讀物,一本寫給大眾的哲學史。這個假期,我有幸讀完了這本書,感受頗多。

作家總是要盡力讓自己的筆下的人物鮮活真實,然而《蘇菲的世界》的作者喬斯坦卻沒有刻意如此,他只是讓我們讀到了一個真實如你我的蘇菲,經歷了許多謎一般的事情,隨着哲學家艾伯特的出現進入了哲學的世界。在作品的中途作者又突然提示,這無數謎一樣的原因不是蘇菲,而是席德父親假想出的人物。殘忍的是,作者還要蘇菲自己知道這個事實,知道自己是一個虛幻。更別出心裁的是,喬斯坦竟讓蘇菲與艾伯特去反抗那個主宰他們命運的席德父親,而且最終逃脱,來到了永恆之地,甚至影響了席德父親的'那個世界。

是的,《蘇菲的世界》不僅是一本普及的哲學讀物,還是一位普通的哲學教師對哲學終極問題的思索。《蘇菲的世界》原着副標題雖是“一本關於哲學的小説”,我卻認為它真正的主題乃是“存在與虛無”。

這是一個絕妙的影射。人類本是平凡如蘇菲一樣的生活着,並沒必要思索存在或是虛無。然而不同於其他動物的本能——愛智慧,讓人轉向哲學,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這條路越走越遠,直到驚惶地發現竟毫無辦法證明自身的存在,發現這一切都是虛無。

這正是整個西方哲學的映射。“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蘇菲接到的這兩個問題,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臘先哲固執地提出,他們不甘心僅僅只活在這個世界中,他們偏要去認知,思索這世界的本原,證明真實的存在。從泰勒斯到普羅泰格拉,從蘇格拉到亞里士多德,他們為他們提出的問題奮鬥終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價。他們將他們的事業命名為“愛智慧”,不是“智慧”而是“愛智慧”,便是意味着也許他們的問題永遠無法真正解決。但對於智慧的熱愛讓人成其為人,讓哲學家成其為哲學家。千百年來,關於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學家中延續,即使未找到答案,卻也從未斷絕。面對這些對於人類太過於沉重的問題,我們曾求助於上帝。如是,可以認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生來就是其他物種的統治者,但這一切終歸幻滅。我們也求助於理性,如是,便可以認為我們擁有獨一無二的天賦,動物所沒有的理性,但終究無法忽視太多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義與虛無主義漸漸滋生。因為人類日漸發展,卻也日顯無助。人類爭取着自由,但卻突然發現自己被孤零零地拋到這世界上,沒有上帝,甚至沒有任何永恆的存在之物可以依靠。我們自由了?也許。但,我們沒有任何選擇地不面對自身的自由,我們最終,同樣沒有任何選擇就必須失去所有的自由。這自由輕到無法承受。存在?抑或是虛無?人類前所未有的惶惑,甚至是痛苦。無論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還是薩特的《存在與虛無》中,我都能或多或少地讀出這種無奈。如果,如果人類不曾想過這些不必思考的問題,我們就不會有這樣的痛苦,但,如果那樣,我們,也就不是人類。愛智慧是我們的本性,來自智慧的痛苦是我們的宿命。

《蘇菲的世界》中,我能讀到這種悲哀、壓抑與無奈。蘇菲是席德父親筆下的人物,席德父親又是作者筆下的人物,那我們呢?我們以為自己每天真真切切地生活着,然而也許,我們不過是另一個作家筆下的人物,我們沒有自由的意志,那個作家就是我們命運的主宰,我們的上帝,理性不能。是的,無人能夠證明,以為是存在的東西也許不過是虛無,虛無,一切皆無,沒有任何東西是堅實而又可以確定的。

《蘇菲的世界》中,我卻也能讀到一種頑強,一種帶着悲劇色彩震撼人心的頑強。當蘇菲和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虛幻的人物,他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選擇了反抗。而最終,他們雖然未能使自己成為真實存在的人物,卻逃出了小説的本身,作為虛幻的人物來到了“”永恆之境。

是的,也許哲學的所有終極問題,都永遠不會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對他們的思考,讓人類,與眾不同,如哈姆萊特的著名台詞:“存在抑或虛無?這是個問題。”而目的,則是自我,是希臘德爾菲神廟上那句如帶魔力的銘文“認識你自己!”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5

現在流行的書籍大多不是哲學書籍,哲學小説更是少之又少。而這本書——《蘇菲的世界》——不僅是哲學書籍,更是一本流行於世界各地的哲學小説。在這點,就可以説這是本偉大的書。我有幸讀了它,心靈有了許些的觸動,感覺像是觸摸到那些遙不可以及的人的靈魂。這本書寫得不僅僅是小説,一個故事,它包容了幾代人的思想,可謂承前啟後,是精神的聖殿,這是智慧的語言。

小説的主人公蘇菲剛開始是並不很懂得哲學,她跟平常學生一樣對哲學的認識很淺。然而,有一天,一封無名的來信打亂了平常的生活,一場思想的風暴就此到來。從此,她不斷地收到一些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前展開。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引下,蘇菲開始思索,運用她天生的悟性和後天的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謎團。於是,一個哲學的世界就這樣層層展開,把哲學的問題拋出來,接着引出各個流派的代表人來解釋這些問題。由古而今,串聯起這一座哲學的大廈,引領讀者層層接近哲學的世界。

從前,我總以為哲學是很枯燥的,是難懂的,無關生活的。我想這很可能是受了以前教科書的害,教科書裏往往都只是枯燥的知識點,都只是淺談甚至是不談。沒有爭論,甚至都只是一家之言,看不清全部。字是有靈性的,它可以傳達跳動的思想,可以描述細微的感情,但教科書裏的字是死的,毫無生氣,沒有哲學的辯證,沒有論證,只是鋪天蓋地的要點,硬生生的要我們接受,實在令人生厭。可現在,我懂得,哲學不僅跟我們緊密聯繫,而且是富有趣味的,這正是在看了這本書之後所受的啟示。我想任何一件事,如果你沒有真正的想要去了解,你就不能得其精髓,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它最精彩的地方。這本書以其故事性清晰的條理,讓我們很容易進入哲學的世界,我覺得我已開始我哲學的旅程。

哲學的產生,是人類思想進步的產物。人之所以不同於動物正在於我們有思想,而且可以表達我們的思想。我們人類思想的進程跟社會的進程緊密相連,我們可以看見每一次社會的轉型必將有一場大的.思想革命,這其間哲學就是這思想的載體。在西方,從奴隸社會到現在資本主義社會,這其間有過早期雅典文明與希臘文化時的智者先聲,有過文藝復興時期思想的大變革,後來的啟蒙運動更是催人奮進。在中國,也有百家爭鳴的思想盛況,從而有了多種多樣的社會體系。而現在的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更是含有濃厚的哲學味。哲學,穿梭在歷史與現實之間,串通起人類的整個變化歷程,使後人驚歎於歷史的厚重和思想的深度。

哲學,從神話開始,由自然而後漸漸地迴歸到人自身。在西方,蘇格拉底是不可忽略的人物,他可算是西方哲學鼻祖。這並不是説他最早有哲學的意識,而是他讓哲學真正的成為一門學問,經由他學生和後人的發展才逐漸壯大起來。柏拉圖是他得意的門生,也是哲學史上一個很有影響力的人,他不僅記錄了蘇格拉底的智慧,而且敢於創新,使其更有深度。雅典文化代表西方早期思想文化的結晶,在人類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後來,一批批不同流派的哲學家的出現是哲學真正意義上與人類的文明進程聯繫在一起。笛卡爾、洛克、休姆、康德、黑格爾、馬克思等哲學家們將哲學發展成為影響社會的工具,不僅有了完善的理論體系,更使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有了辯證的認識。

我不知道我現在稱不稱得上懂得哲學,但我覺得我已經入門了。《蘇菲的世界》其實就是哲學的世界。本書作者喬斯坦?賈德是一個高中的哲學教師,他或許懂得我們學生於哲學的需要是教科書所不能給予的,所以寫了這一步大寫的書教我們來認識哲學以此來認識生活,認識我們人類的思想盛宴,認識我們活着的這個世界,認識曲折的道路是經由幾代人地開採而來,從而認識生命的本質,認識我們人自己。

願我懂得,從此認真的感受生活的點滴。我想哲學不是一時的興起的趣味,而是應該用一生去追尋,質問人生,質問生活,然後找到所需要的正確的道路。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6

當最終讀完合上這本書的一剎那,我倒向身後的靠枕,把自己埋在鬆軟的棉絮中。保持着這個姿勢好久,因為大腦已經完全沒有空餘的CPU來供給多餘的動作。腦袋中不停地回想書中虛虛實實的哲理與故事。好像從來沒有一本書需要如此大的心力來看完。

從頭來想,最印象深刻的還是一開始的問題:你是誰?從來都沒有懷疑過這個問題。自我介紹的時候,早已模式化的表述:我是XXX,來自青島。可如今突然問起,怎麼腦中卻一片空白。如果從理性的思維來思考,難不成要回答我是糖類蛋白質鈣鐵鋅等等的集合體嗎。第二個問題,世界從哪裏來?換句話説,世界是由什麼組成的。這難道也屬於哲學的範疇嗎?

帶着這樣的疑惑,慢慢往下讀,終於明白古往今來哲學家對於世界構成的思考是如何演變過來的。先是神學的統治,因為當初的人們沒有能力與設備進行更深層的探究,接着再到自然派再到唯物主義再到經驗主義等等……一部哲學史就有如畫卷般在腦海中展開。雖然每個理論的解釋並不面面俱到,但必定做到深入淺出,且一旦提出歷史上哲學的某個觀點或理論,必定從遠及近聯繫自身地闡述,其中經常把哲學家的理論由蘇菲自己來感受,讓讀者瞭解明白,。

“關於小白兔,最好將它比作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則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着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多麼形象而有趣的比喻,卻讓我們更加了解到哲學家的使命與艱辛。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它用離奇的故事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其中我認識到了許多從未想過的事情。我跟着書中的蘇菲一起,從神學再到哲學的搖籃雅典,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認識。而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還有神奇的反諷效果的演變……涉及藝術、科學、數學等許多方面。至於近現代,則包含了康德、黑格爾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不僅僅瞭解了古往今來,更有了許多自己的認識。

我會發現,很多最初的思想理論在當時雖然被人信奉追捧,但時至今日,這些理論早已不攻自破。比如最初恩培竇提出的“四元”理論:土、氣、火、水組成了世界。不用説現在,這個理論到了元素原子時代就已經被不費吹灰之力地推翻了,因為那時的科學發展到了可以探究物質的結構,並且已經上升到可以歸納總結到元素的水準上,自然之前的一些自然派理論就不那麼令人信服了。而到現在,人們又有能力把原子再細分成更小的組成結構。可見時代科技的發展也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哲學的發展。

如此一來,倒顯得馬克思的歷史唯物主義比較有宏觀性,並不單就一個問題來討論,而放眼歷史長河。很顯然,並不是每個時代的理論都是正確的',然而,卻不能否認它們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沒有一步步走來的歷程,沒有以往哲學家的探索與猜想,如今的哲學也不會有如此的成就。正是由於分歧而產生了統一與進一步的發展。

談到唯物主義,我發現縱觀哲學史,唯物主義與經驗主義這兩個對立的理論一直在“打架”,理性主義勝出一會,經驗主義的秉承者又會來推翻並勝出一時,然後理性主義的又來反敗為勝。這種情況同樣也適用於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而其中每次的爭鬥中蹭出的火花,後人看來都是發人深省的,都是彌足珍貴的思維旅程,那才是智慧的結晶。或許哲學中的兩派永遠沒有誰對誰錯,僅僅,我們從中獲得了生活的智慧。拿前面説的“魔術師——大白兔”故事,那些哲學家攀登的兔毛也許並不是筆直的。哲學的昇華是螺旋式的,不斷往復着卻又逐漸越來越趨向真理。

讀到末了,蘇菲和希德的糾葛也終於有了夢一般的結局。可作者始終都沒有給讀者一個答案。我是誰?世界究竟,從哪裏來?或許,這個問題永遠都沒有標準答案,卻也永遠促使着哲學的向前發展。它的答案,只有我們心中自己去參悟了吧。

蘇菲的世界向我展示了一個從未踏足過的智慧聖地,就是哲學。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真正的智慧。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7

在某個書店中,我看到了一本書《再見,蘇菲斯》,這不是言情小説麼?打六折!我的眼中發出了奇異的光,可是摸了摸口袋,已經所剩無幾了。之後,我在另一個書架發現了《蘇菲的世界》,莫非這和《再見,蘇菲斯》有聯繫麼?好像很神祕的樣子……好,就買這本書了。

我突然發現我在自己找麻煩,這麼煩的一本書,我為什麼會買?但是,隨着閲讀,我似乎發現這本書有一個特點——麻煩是肯定,但是不知為什麼,我特別入迷,我甚至從中午十二點一直看到午夜十二點。雖然沒有汲取多少知識,這裏的知識太豐富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光是人名就讓我頭昏眼花的,但是在這本書中所涉及的方面還是有限的,比如書中很少談及中國哲學(如果要談及中國哲學史估計説三天三夜也説不完)。

我很喜歡希臘神話,我認為希臘的神離我很近,因為他們擁有普通人所擁有的特性。而中國的神讀我來説太遙遠了有一種“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感覺。

《蘇菲》一書中介紹了西方的哲學史,我看到了人類是如何進步的,有一種十分奇妙的感覺。哲學就是關於智慧的學習,這對我來説可是一個新的名詞,我一直以為哲學是一個十分複雜的學科,就是講道理的,和科學歷史等等沒什麼關係,自從看了《蘇菲》我才知道哲學是一種包含所有學科的中和性課程,但是必須用一輩子的時間用心學習。

喬斯坦賈德是一個十分稱職的教師,十分幽默的教師,想象力十分豐富的人。比如書中有幾幕中加入了不可能在現實中出現的童話人物,像小紅帽,愛麗絲之類的,很可愛的想象。還有他的授課方式——寫信,對話(至於那影碟,我們看不見,只有蘇菲知道這是什麼感覺)與其他哲學書相比之下特別多姿多彩,我想他一定思考了很久很久了。

至於《蘇菲》一書究竟寫的是什麼?可以有很多答案,可以是西方哲學史,也可以是科學的發展概述,也可以是神祕類小説……

“你是誰?”“世界從哪來?”看似簡單而又複雜的問題,不僅困擾了蘇菲,也困擾了讀者。之後作者化身為艾伯特(艾勃特)一一為蘇菲(讀者)解答。那哲學是什麼?什麼人能成為哲學家?在此,做這個了一個很明確的答案——要成為一個優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當然小孩子最符合這個要求,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小孩子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作者在解釋哲學時用了一個很經典的比喻:關於小白兔,最好將它比喻成整個宇宙,而我們人類則是居住在兔子毛皮深處的微生蟲。不過哲學家總是試圖沿着兔子的細毛往上爬,以便將魔術師看個清楚。

除此之外,作者很有才華,他用了一個很大膽的寫法,如果寫得不好很有可能會讓人渾濁不清。他在書中的謎團是一環扣一環的先是陌生人的來信,再是一個叫席德的女孩,再是神祕小屋,就這樣神神祕祕的,開始還好,疑團是可以解開的,但是越到後面,我便越是一頭霧水。什麼會有字的香蕉,在路上撿到錢,撿到明星片諸如此類,只在電影中可以看到的情節,讓我更加懷疑這是不是一部懸疑劇。直至到《柏客來》這一節,才開始揭祕。原來蘇菲是一位書中書的人物,這是不是為了提高讀者興趣而故意這樣寫的呢?不是,他的構思是這樣的席德是真實存在的任務,而蘇菲是像小紅帽一樣的`人物,因此她可以看見小紅帽,愛麗絲,亞當夏娃……蘇菲是虛構的,她自己很能明白這一點,但是她依然不停地最求真理,哲學影響了蘇菲的世界,而蘇菲也影響了席德,兩個女孩都知道彼此的存在。也許作者想説明蘇菲不僅僅是一個小説人物,也是一個活人們心目中的人。他賦予蘇菲和艾伯特靈魂,使他們在“現實”中當一個像幽靈一樣的人物。但這點與他之前所寫的沒有鬼神存在的哲學相反。但實際上這一點不矛盾,因為這些都是艾勃特編出來的。以這麼有特色的方法來寫小説不是很可愛麼?

做一回小説推銷員,《蘇菲》一書與愛情小説一點關係也沒他有可以讓人大開眼界,可以是人發現世界的奇妙,也可以讓人對哲學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也許會激勵人成為一個哲學家。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8

《蘇菲的世界》是一本經常出現在推薦給國中生閲讀書單裏的一本哲學入門書,説來慚愧,最近我才全本細細讀完。終於下次推薦書單的時候可以理直氣壯地推薦這本書了。

這本書概括起來其實相當簡單,就是一個老師給一個小女孩講哲學史的一個故事。老實説,故事真不怎麼出彩,要是想説這樣的故事能沖淡哲學思考帶來的頭疼,那真的是誇張了。但是通俗易懂的語言和蘇格拉底式問答法的推進,還是讓很多晦澀的概念清晰了不少。這是一本必須全部讀完才完整的書,必將它是一本哲學史,而哲學的很多問題其實是貼合時代思考的。因此,看到最後才感覺會最接近現在我們思考的很多問題。

一直好奇對於孩子而言這本書的閲讀感受。國中時代的閲讀體驗,現在回想起來最值得羨慕的還是有兩點,一個是無比充裕的時間,一個是讀各類“閒書”的政治正確,這兩點無疑都非常適合閲讀哲學需要的心情。

而作為一個可悲的社畜,讀哲學也許是要偷偷讀的。畢竟它不是《高效能認識的七個習慣》也不是《刻意練習》,它只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日常興趣,甚至不值得在朋友圈分享。

它不單無法幫你或者你的老闆賺到一百萬,同時還會讓你有點懷疑人生,比如説下面這段是當時看完之後寫下的第一感想:

“感慨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之下,不斷想的是——真實究竟是什麼?向外看世界會有多大,向內看內心能有多深?這些問題都在極大的展開,不斷的展開再展開,我在中間,感受一種來自崇高的美感。此時此刻裏面有多少個瞬間在一剎那過去,上一剎那和這一剎那的我有多少的不同,我只能確定我在思考。

而這一切對於最後的那個我自己去決定的意義又意味着什麼?是一瞬間的靈光?還是潛意識裏面飄落的一顆塵埃?一段精彩的又或者枯燥的旅途?存在先於本質嗎?生存還是毀滅,又為了什麼生存?也許最後會覺得,那個意義就是不斷思考本身吧,思考關於美也好,對這個世界的好奇也好。所以這是算是獻給每一個愛智慧的人的一份禮物嗎?至少這一刻,我享受這份禮物。”

現在仔細一看,大概沒有什麼書像哲學類的書籍,不單不一定能幫你解決些什麼問題,還留下一大堆問題。就像《鐘鼓樓》裏面那句經典的歌詞“是誰出的題這麼的難,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

但其實哲學又是一道比人生裏面所有的其他題加起來都有意義的一道題,高於文科探尋的美,也高於理科探尋的這個世界的真相,在所有題目的盡頭。

就像一場考試,前面的題你辛辛苦苦的完成了,發現最後一道題如果你答錯了有可能整張卷子直接得零分一樣。因此有三種面對這一道題的態度。

第一種就是忽視它,先把前面的題做好就是了,最後再面對這道題;第二種就是先做這道題結果被這道題繞進去了,結果前面的題做的一塌糊塗;第三種是有點像面對語文考試作文的態度,我先看了題,然後我一邊做前面的題一邊思考這道題,也許前面的題的某些點還能幫助我解開這道題。

日常花點時間去看點哲學,這可以説就是我對第三種答案的一個選擇吧。

其實在成年人的`世界裏面,意義往往是越簡單越好的,比如説,當所有的意義都是物質,經濟的效率就會很高,又比如説賦予一個崇高的價值,那政治效率就會給很高。看得多,想得多,問題太多,有時還真未必是一件絕對的好事呢。

這本書的讀後感實在不好寫,探討的都是很本質的問題,但結論想來還是可以有幾個的——

1.不斷思考是一件最有趣的事情,對這個世界的好奇是支撐做很多事情的意義,另外一個就是讓這個世界更美好一些吧。

2.“所有的事情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意義是自己去賦予的”,現在看來是最貼合這個時代的,自己最認同的。

3.即使我們不能改變世界,我們也要善待自己,畢竟我們就是世界本身。

至於這本書更多的閲讀感悟,至少在讀的時候是零零散散圈劃了不少,最後能記得多少還真説不準,只能説一路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是美好的。歸納為四個點好了——蘇菲是個好學生,艾伯特是個好老師,哲學很有趣,這是本好書。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9

《蘇菲的世界》被譽為西方哲學的入門讀物。作者喬斯坦.賈德用故事化的語言,以主人公蘇菲的“哲學之旅”為主線,為像我這樣的哲學初探者循序漸進地掀開了高深哲學的神祕面紗。

書中涉及的內容很多,從古羅馬到現代,在每一個不同時期為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哲學家和他們的研究方向、內容,部分哲學家的經歷和遭遇等。它的價值不是我三言兩語能概括準確的,對我個人而言,它是無價的智慧讀本,其中的哲學知識開闊了我的視野,內涵在其中的人生道理,更使我受益匪淺。

1.習慣是一種很可怕的力量,它是靈感和創造的墳墓。

我們做個假設,假如書中的主人公換做我們自己,故事的過程和結局會是怎樣?其實,就是拿我們自己和蘇菲作個比較,也許換做同齡時候的我們,情節會相似,但如今的我們恐怕是要讓作者失望的.。我們的習慣已經逐漸束縛了我們的思想,把我們無形地捆起來,難以邁出創造性的步伐。

哲學家從來不會過分習慣這個世界。對於他或她而言,這個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複雜難解、神祕莫測。這是哲學家與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種重要能力。可以説,哲學家終其一生都像個孩子一般敏感。而我們正逐漸喪失這種能力,逐漸麻木。當我們不斷長大,成熟,我們兒時的那種對世界的好奇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弱化,盲目地存活着,未曾真正領悟生命的意義。

我們要有一個好奇、充滿求知慾的心靈。習慣是一種很可怕的力量,它是靈感和創造的墳墓,它會讓我們對身邊的一切習以為常,理所當然。我們不否認一些良好習慣存在的必要性,但這裏我們所説的習慣更大程度上是一種安於現狀的懶惰和麻木。我們該對自己所處的世界和生活多提幾個設問,問下自己:“我是誰?”,“我們的世界是怎麼樣的?”等,這樣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已經足夠難倒我們。

2.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

諸多哲學家當中,蘇格拉底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蘇格拉底被視為謎一樣的人物,他的哲學造詣毋庸置疑,在他死後很快就被譽為許多哲學學派的始祖。正因為他神祕難解、模稜兩可,才使得一些在學説上大相徑庭的學派都可以宣稱他們是蘇格拉底的傳人。

人類面臨許多難解的問題,對於這些未解之謎。我們不是太過篤定,就是漠不關心。蘇格拉底既不篤定也不漠然,他從不認為自己是“智者”,他説:“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無所知。”這樣的自我認識並不讓他消極,反倒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永不放棄。在這點上,和中國聖賢的古典哲學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偉人在浩瀚的宇宙和無窮的知識面前尚且如此實在和謙虛,我們更該自我反觀,不驕傲自滿,不恃才傲物,不以自己的小小成績沾沾自喜,多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斷進步。

3.人生需要自身的理性創造。

哲學的演變和發展不是渾然天成,歷史長河中無數的哲人用自己的生命和思想澆灌了它。他們專注自己的人生目標並持之以恆,不斷進取超越。

人沒有天生就固定下來的本質,一個人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其實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在我們年輕的時候,要對自己的人生負責,有步驟有計劃地安排自己的人生。

我們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來的,在人生的旅途中,自我逐漸健全完整,我們要有準確的目標,沒有目標的人生是可怕的,找尋目標需要過程,我們要學會為自己量體裁衣,不斷適時調整,找準自己的位置;往前走,無論起點在哪,總是要向前的,難走的路就走慢點,遇到困難不退縮,哪怕是向前一小步也是進步,好走的路走穩點;慢走多思,步子跨得大要麼容易走錯,要麼容易摔倒,不能盲目,需要理性思考。

哲學不是萬靈丹,但是從來不去留意愛好智慧的重要與前人的心得,那麼註定會陷於心靈封閉與終結。《蘇菲的世界》為我們提供了一盞從困惑到覺悟的燈。它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夢的世界。它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提示我們要有意識地進行創造,去認識周圍世界的事物。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0

《蘇菲的世界》雖然是關乎哲學的發展歷程,卻不艱深難懂,它神祕而明暢,它清新而自然,這是人間的哲學,接地氣的哲學。他以蘇菲這個對世界抱有濃厚的好奇心及對周圍事物有敏鋭觀察的少女為中心,以那一封封不知來歷的信件為線索,讓我們與蘇菲一起將世界這團混沌清明化,一起解開自然萬物變化的謎底,一起思考生命與死亡的意義……

我對這本書的目錄是印象深刻的。他的目錄不是像《時間簡史》中“我們的宇宙圖像”“空間和時間”、“膨脹的宇宙”等純粹學術性的標題,而是“伊甸園”、“魔術師的禮帽”、“少校的小木屋”、“花園宴會”這類趣味盎然的字眼兒。

這些生動的字眼兒彷彿也將我帶到了公元前,帶到了雅典,帶到了“蘇菲的世界”中:我會在“伊甸園”中無所適從,我似乎也成了那待在兔毛深處溺於安樂而不願再返回細毛頂端的人,我是否也是那些整日因“今天我的飯卡還剩多少錢?”“淘寶有什麼優惠?”、“週末去不去市區?”而憂思難忘的人之一……

蘇菲説她從未如此努力的思考過,我豈非也是如此?以前,從小孩子的好奇心出發,看着身邊走過的每一個行人,我也會冥想半日:我是誰?這世上怎麼會有人?我們為什麼能存活在這個世界上?但最終這些都只是以無答案的問號湮沒在小孩子的心裏罷了。

但是十四歲的蘇菲“已經不是小孩子了”,即將進入社會的我自然也不能在以小孩子的心裏對待問題,卻還是要保留孩子那份天真好奇的童心、佛教有一句話:“要有初學者的心態”,也正是此理。

先時,身邊便有位好知樂知的朋友推薦了這本書,只是當時一直在備戰大學聯考,無心於此,對這書的印象也僅限於“一部介紹哲學的小説”、“一封封神祕的信”、“困惑於迷茫”,諸如此類。

直至今日開始讀了《蘇菲的世界》後,這種神祕感、困惑感仍舊縈繞着我。

譬如“席德是誰?”“艾伯特是何來歷?”“蘇菲真的看到了古代雅典城嗎?”這些神祕的人物、場景貫穿了全文,讓我們以一種探案式的閲讀方式來品讀此書。而更令人警惕的是哲學家們的主張與理論讓我意識到當時課本中的.知識只是冰山一角。《蘇菲的世界》雖説相較於正經八百的哲學史而言更顯生動有趣,但若以一種絕對輕鬆的心態來閲讀,並不是明智的選擇。《蘇菲的世界》給我最大的感觸便是哲學家們多思多想的思考、探究方式,這絕非胡思亂想,而是理性思考。

正如帕梅尼德斯、蘇格拉底、黑格爾、康德等哲學家們所倡導的“理性主義”,正如我也應該讓自己知道:我雖然不至於一無所有,但我確實所知甚少。

但即使有這樣的覺悟了,我也並非讀書讀得很專注的人。反之,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轉移,開學至今,讀了村上春樹的小説,讀了蔣勛的演講錄,讀了《牡丹亭與紅樓夢》。但此時想來,似乎沒有一本被我完全讀透讀懂,自己彷彿一直徘徊在似懂非懂的邊緣,退不得也進不來。直至這本《蘇菲的世界》,更不消説,進度與身邊同道者相比,更是慢的可以。

這像是一個迷局,也像是一個困局,我身在其中,腦子一團漿糊,思路不甚明晰,渾身像被蠶絲纏繞,脱身不得。時常又覺得舌苔上像是永遠粘着酸苦的不明物,時常想就此將它們擱置一旁就罷了,可我偏偏又離不得它們。

這些書不是電視劇。感興趣的電視劇我可以看了開頭直接跳轉結局,於是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可是書呢,我知道了蘇菲的困惑,我跟着她的心走,我想了解這個真實的世界,我更想知曉那些自己無法立即得知的答案。我想知道的東西是那麼多,我怎能不讀下去?正因有了他們這些在旁人看來無聊的探討與發問,我們今日才能生存在一個“可知”的世界裏。

我曾試想過,若非讀書沙龍這個活動,也許會與此書無緣也未可知。我是如此慶幸,自己拿起了這本書。

從此,我將在“雅典城”裏行走,將在一個可知的世界裏行走。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1

前不久,看過一部經典的電影,名字叫做《達芬奇密碼》,它講的是個奇異的探索耶穌後人的故事,裏面耶穌的後人就叫做蘇菲。一個美麗漂亮的公主,擁有對所有認知東西的敏感程度,她的敏鋭的知覺讓我欣賞,她的處事不驚讓我敬佩,她的美麗善良又讓我喜歡。所致當老師佈置這個作業之時,我毫無疑問的選擇了閲讀蘇菲的世界。

這本書講的是一個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現了神祕的一封信。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就這樣,在一位神祕導師的指導引下,蘇菲開始思索從古希臘到康德,從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師所思考的根本問題。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了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跡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蘇菲運用少女天生的悟性與後天知識,企圖解開這些跡團然而事實真相遠比她所想的更怪異、更離奇……

因為時間太短暫,我花了幾個晚上就把這本書看完了,內容太多了,結果什麼也沒發現,記住的也很少。印象非常深刻的倒是作者的構思。書的開始幾章,不覺得有什麼異常,但越往下讀,越覺得詭異,彷彿作者也有預料不到的結尾似的;尤其是那個哲學宴會,真是個悲慘的結局,也真是個奇怪的想法。這奇怪的是蘇菲和艾伯特竟然漸漸察覺到了少校和席德的存在,而這種察覺又是通過少校的筆寫出來的,這種角色的反抗,一邊是虛幻的,因為它和角色一樣,存在於少校的內心;一邊又是真實的,因為它是蘇菲和艾伯特的真實情感,脱離了少校的控制,最終獲得了成功。被創照者的安排下逃出了創造出的'世界,同時也逃出了創造者的安排,這個小小的扭結,使人有一種糊塗的感覺,真實其實就是虛幻,二者無法分開。小説原本是虛幻的,就必須用心去承認小説裏所謂的現實世界,唯有這樣去讀才能把自己融入道小説中,體會書中任務的喜怒哀樂,激起共鳴,最大顯得地去體會作者地原創動機。可是當我把小説中的世界當成是真實的時候,作者筆鋒一轉,竟然搞出了原來的世界也是虛幻的現實。在那一刻,衝擊在心間的感覺竟是昨天已成虛幻,一切事情在我腦海中好像都變得千奇百怪,一個又一個的版本在腦海中浮現,到底那個版本是真?這好似看美國的恐怖片,總會給人驚聳的感覺。剎那間,我不知道自己是誰,誰又該是我,最可怕的是連自己是否存在都需要證明呢……。

蘇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學的發展史,但哲學與科學的發展是密不可分的,與人類文明的足跡點滴相印。與其説是在看一篇哲學史,倒不如説人類文明的通史縱會眼底。在浩瀚的歷史文明的發展史中,每一個我不過是道星光。一點水滴。那段深夜裏在教堂以小時衞單位計算曆史進程的對白再明白不過。它反襯着個人生命的短暫,無不倍覺珍惜與傷感。”我思故我在”!?可我茫然要問,我存在嗎?不過是在這個時候在這個特定的空間的相對存在罷了。試問多年以後,一切都歸於湮滅之中,我會存在?渺小的我會存在過,或曾經存在過?

以前看小説總是去追求文藻的美麗,去追尋美麗感人的故事情節,可這本書看過以後,我卻不為書中的人物評頭論足,不為作者獨具匠心而連連讚歎,而是隻有恐懼。我不知道別人讀完此書後是什麼樣的感覺,這是我真實而荒謬的心靈體驗。”馬克思是最偉大的哲學家”我覺得這句話説的一點也不過份,縱觀此書的各個哲學偉人,各個哲學流派,馬克思無疑是最偉大的書中並未對他們進行任何的評價,這是值得學習的,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貢獻,他在這個領域,他在那個領域,這些本來就不能相提並論的誰能説,他們的思想不是受時代和環境的限制?誰能説,他們那一個不是用盡了心智和頭腦。苛求古人是愚蠢的,更是不道德的,沒有古人的失敗與繆誤,又何來今天的成功與真理,這些都是文明發展的必然要求。

《蘇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夢的世界。它喚醒了每個人內心深處對生命的讚歎與對人生終極意義的關懷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實的我們真的應該好好的去看這個世界了,不要總是覺得凡事都理所當然,這個世界什麼東西的產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們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發掘。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2

“你是誰?”

“世界從何而來?”

紅色房子的信箱前,十四歲的蘇菲開始了她不只是關於哲學的探險之旅。

挪威作家喬斯坦的《蘇菲的世界》被公認為上世紀末西方社會最優秀的哲學通俗讀物之一。我是在如今這一把年紀的時候才來看這本被當作西方青少年哲學啟蒙讀物的書。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名叫蘇菲的挪威小女孩,在一個陌生的哲學家的引導下,學習歐洲哲學,並認識到自己只但是是被某個作家創造出來的過程。沒有大起大落的轉折,書中情節雖懸念重生卻也波瀾不驚。

從古希臘愛琴海的自然派哲學,到雅典城師徒三人燎原的智慧之火;從神權當道的漫長中世紀,到人性復甦的文藝復興;從啟蒙户外裏為人權進行的鬥爭,到百科全書派對理性所做的推崇……喬斯坦將整一部貫穿着歐洲歷史與文化的思想史娓娓道來。他用神奇般簡單的語言,用魔術師,大白兔和薑餅人繪製出一部講給蘇菲聽的哲學史卷。

蘇菲Sophie,在希臘文中是智慧的意思。哲學在古希臘語裏的本意即是“愛智”。有人説,智慧是哲學的本質,而人生是哲學的外在好處。整個哲學史上最神祕難解的蘇格拉底稱自己為“哲學家”,正因哲學家的英文philo—so—pher的意思是“一個愛好智慧的人”。羅素在《論教育之目的》中説,沒有智慧,我們這個錯綜複雜的當代世界就無法延續。他認為傳統道德的一個最大的缺陷是其一向低估了智慧的作用,又説“希臘人在這個問題上沒有犯過錯誤”。而在對待智慧的問題上沒有犯過錯誤希臘人,其哲學一向在亟欲找尋人類最佳的生死之道,他們關心人的倫理與道德,致力於解決蘇格拉底,柏拉圖與亞里士多德提出的問題,他們最關心的是“何謂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獲致這種幸福”。這也許就是智慧的一個重大好處。

關於什麼是幸福以及如何幸福,蘇格拉底認為,人如果違反自己的理性就不會快樂。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樂的人就會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他認為明白是非者必然不會為惡。正因世間哪有人會想要成為不快樂的人?而根據柏拉圖的説法,人體由頭、胸、腹三部分構成,人的靈魂也相對的具有“理性”“意志”和“慾望”三種潛質,這些潛質又各自有其“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氣,慾望則務必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體的這三部分協調運作時,個人才會到達“和諧”或“美德”的境界。他認為在學校時,兒童首先務必學習如何剋制自己的慾望,而後再培養自己的勇氣,最後運用理性來到達智慧。亞里士多德説人的“形式”是由一個“植物”靈魂,一個“動物”靈魂和一個“理性”靈魂所組成,快樂有三種形式,一種是過着享樂的生活,一種是做一個自由而負責的公民,另一種則是做一個思想家與哲學家。他強調,人要同時到達這三個標準才能找到幸福與滿足,任何一種形式的不平衡都會扭曲生活方式,都是令人無法理解的。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主張都與希臘醫學有着異曲同工之處。傳説中希臘醫學的始祖,誕生於大約公元前四六零年時德寇斯島的希波克拉底,提出健康來自身體和心靈的平衡,要預防疾病最重要的

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節制飲食起居。唯有平衡,節制,人才能過快樂和諧的生活,這就是希臘人關於幸福的智慧。

在書中描述的`少校小木屋裏的傍晚,蘇菲對喬安説,“這樣一根小小的蠟燭卻能夠照亮如此的黑暗,這不是很個性嗎?”

我希冀着能夠有這樣一束光,能穿透眼前的黑暗和迷茫,照亮腳下的巖石和沙礫,能指引出一個通往幸福的方向,一條抵往快樂的羊腸小道。我期望能夠有這樣一束微弱但堅強的燭光,它是蘇格拉底口中屬於我的理性之光,我以它作為司南來明辨黑白取捨行事,我按照它帶給的遵照準則,來避免為惡,避免成為一個“追求不快樂”的人。這蠟燭作為柏拉圖人體三分論中的頭部美德,它引領我追求智慧和勇氣,讓我知道就應做什麼就應怎樣做,讓我越來越靠近自制的標向。這蠟燭照亮我作為一個人的“形式”中屬於理性的靈魂,它為我描繪一個生活就應有的摸樣,讓我知道該“如何生活”,讓我有根據去過一個“良好的生活”。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3

花了一個星期將《蘇菲的世界》看完了,其實這也是屬於一本我在之前的日子裏沒有將它讀完的書。在買這本書之前,我並沒有去仔細瞭解過它,只是曾聞過其名,感覺口碑還不錯,就剛好湊了個單。

所以當我第一次看它發覺它是一本哲學啟蒙書的時候,我就有點不是特別想看了。這次選擇很認真的繼續閲讀這本書,我想是因為有在適當的要求自己吧。《蘇菲的世界》並不是一本特別容易理解的書,但是它也並不屬於特別難理解的那種。雖然在第一遍看完之後,我的很多思想還是停在比較表面的程度上,但在之後的日子裏,我覺得這是一本很值得再多讀幾遍的著作。

“最聰明的是明白自己無知的人。”這是怎麼比較的呢?如果哲學家的意思是,那些明白自己並不知道太陽底下每一件事的人,比那些知道不多,卻自認懂得很多的人要聰明,她還比較可以同意。蘇菲過去從來沒有想過這件事,但她愈想愈明白:知道自己無知,也是一種知識。她所見過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對某些自己一無所知的事自信滿滿的人。

在最開始看《蘇菲的世界》的時候,我覺得它是很純粹的一本哲學啟蒙書,因為從某一天蘇菲開始就收到一些很奇怪的信,而給她寫信的正是一位哲學老師,於是她就這樣很被動的上起了這門哲學課,好在哲學老師引人入勝的'教學方法勾起了蘇菲深深的學習興趣。

其實在閲讀的時候,我一直都感覺自己就是蘇菲,而作者就是那位哲學老師,他雖然隔我如此遙遠,但是我覺得很真實地就是在上他的函授課程,這真的是一種很奇妙的體驗。

我不知道大多數人對於哲學是怎樣的一種態度,我從來都沒有研究過哲學,並且瞭解甚少,腦子裏僅有的一些知識也都是在學校老師提及過的那些,顯然我並沒有認真聽過政治課,因為我現在並記不太起來我在學校裏瞭解到的有關哲學知識到底是有多少。

也許我們真的很少會去討論哲學,畢竟顯得離我們的實際生活太遠,去研究世界從哪裏來,我們又是誰,我們終究去向何方這些又有什麼意義呢?但是有時候我又覺得哲學離我們如此之近,我們的世界觀,我們的思維感覺無不被哲學所影響,只是我們習以為常罷了。可是習以為常是不是很危險的一種態度呢?我們已經慢慢地開始對這個世界失去了好奇心,這算不算一件壞事呢?

正如蘇菲的母親一樣,我們開始太過熟悉這個社會,所以對於很多事情見怪不怪,不會再想着去深究。

在《蘇菲的世界》前半部分內容中,作者一直都有設置懸念,我覺得這是這本書很奇特的地方。最開始可能覺得一切還比較正常,但是慢慢地,就好像你在閲讀一本小説,你知道小説的背景就是這個現實社會中的某處地方發生的事情,這是一個真實的社會,可是突然文中出現了魔鬼,你要注意,這不是做夢,也不是想象,就是在文中所呈現的現實生活中出現了魔鬼,而你又十分肯定這就是一本現實題材的小説,你能懂這種感覺嗎?

我並不明白,我覺得我很需要作者一個十分合理的解釋,我一直都相信,小説中所有出現的內容都不會是無意的,它是會為下文做鋪墊的。可是,你説,這是不是我們的慣性思維呢?

浪漫主義的反諷,你聽説過嗎?

直到席德出現,我才開始明白,原來我之前閲讀的所有有關蘇菲的故事就是一本小説,沒錯,我是在看《蘇菲的世界》,我也知道《蘇菲的世界》是一本小説,可是我沒有想到它只是一本小説中的小説而已,也正因為此,所有的不合理都變成了合理,所有的一切都變得情有可原。

我覺得到末尾,所有的一切又開始變得神祕化,小説中的人物可以跑出來的嗎,他們可以自己反抗嗎,他們能有屬於自己的意識嗎,他們的生命難道不都是由作者所控制的嗎?

別忘了,你只是在看一本小説而已。這本小説的神奇我覺得不在於它給讀者灌輸那麼多人物的哲學思想,而是在這個基礎之上,將哲學貫穿於整個故事之中。

我現在依然不是很瞭解哲學究竟是什麼,但是我已近開始覺得哲學的神奇之處已經遠遠超過自己的想象。這確實是一本不應該錯過的哲學啟蒙書。

蘇菲的世界讀後感 篇14

放假在家,隨手在書架上取來一本書,坐在窗邊,品一口茗茶,偷得半日閒,七年級年級讀後感:《蘇菲的世界》讀後感言。這是一本出版了很長一段時間的書。當初是以一本休閒小説購買的,讀後才知道這是一本哲學啟蒙書,她用深入淺出的文字向我們讀者展示了哲學從古到今的發展歷程。一直以為哲學是比較枯燥乏味的,但《蘇菲的世界》一書卻截然不同。《蘇菲的日記》和其他厚重的令人傷腦筋的哲學書不同,讀它更像是讀一本偵探小説,讓人不自覺地跟着蘇菲去思考,去探討一個個哲學問題,去拜訪一位位哲學家,瞭解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本書的內容廣,但並不紊亂,書中內容分成許多章節,每節題目都點出了該章節內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節內容都會闡述幾個問題。這樣的分節使人讀後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它在向讀者講述哲學的同時,運用了生動的語言來描繪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使讀者閲讀時產生一種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瞭解哲學的心情。

故事是由一個快滿15歲的小女孩蘇菲接二連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開序幕,“你是誰?”、“世界從哪裏來?”這些看似很普通的問題卻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蘇菲在彷徨中開始思索,並在她的私人哲學老師艾伯特的引導下進入西方哲學領域。蘇菲穿越時空,從哲學的搖籃雅典出發,對蘇格拉底和柏拉圖的哲學有了初步瞭解;來到了文藝復興時期,她對文藝復興時期的認識包括達芬奇的繪畫、莎士比亞的戲劇、古登堡的印刷機……涉及藝術、科學、建築、數學等許多方面。和已成為歷史的那些有着精闢的思想的大人物進行了一次心靈的談話,目睹了歷史又一次嚴肅的重演,讀後感《七年級年級讀後感:《蘇菲的世界》讀後感言》。看這樣一部作品,等於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蘇菲的所到之處,處處凝結着文明的精華,彌散着哲學的氣息。至於近現代,艾伯特的“哲學函授課”包含了康德、黑格爾、弗洛伊德乃至於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看這樣一部作品,讓我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在蘇菲的所到之處,到處都凝結着文明的精華。感受最深的是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故事。蘇格拉底,他的高明之處在於人能夠在談話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點,使其領悟哲學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卻由於過於直言,被他曾指責過的上層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揚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處以死刑。本可以懇求陪審團手下留情免於一死,但蘇格拉底沒有這樣做,因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結束也要堅持真理。他重視良心與真理,敢於為了真理而戰,為了真理而犧牲的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看過之後,我已經不僅僅是學到了一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心靈的震撼。看這樣一部作品,等於看到了全人類的文明。蘇菲的所到之處,處處凝結着文明的精華,彌散着哲學的氣息。在這樣一本小説裏,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學史,本身就極具魅力。一直覺得哲學是一門虛幻而不切實際的學問,生澀難懂,但其實一直是我不瞭解哲學。這本小説系統地涵蓋了各種哲學思潮。隨着小説人物在書中不停的追逐和尋求劇中謎團的解答,越來越深入的使我瞭解到以前不感興趣的西方哲學史。

一直以為哲學是一門不切實際的學問,讓人敬而遠之。可是當我讀完全書後才發現哲學其實是最貼近現實生活的,哲學是“關於天底下每個人都關心的一些問題的學科”。哲學所要解決的都是還沒有科學方法可以證明的問題——諸如善與惡、美與醜、生與死、秩序與自由等。我認為哲學不是科學,因為它沒有什麼精確的公式來計算、來衡量。哲學是對未知事物或不確切認識的事物的假設性解釋,是追求真理的開路先鋒。在我們的這個世界,僅有科學而無哲學,僅有事實而無洞察力和價值觀,是不能使我們免於浩劫和絕望的。科學給予我們知識,然而只有哲學才給予我們智慧。心裏面想的還有很多,但不知道怎麼來更加明白的表達。也許只有我們自己親身讀了此書後才能和我一樣感受到《蘇菲的世界》帶給我們的震撼!

標籤: 讀後感 蘇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ldqrp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