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目送》讀後感大全(15篇)

《目送》讀後感大全(15篇)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你想好怎麼寫讀後感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目送》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目送》讀後感大全(15篇)

《目送》讀後感1

我在合上接下來要推薦的這本書的時候,腦海中浮現了元代詩人王冕的《墨萱圖》。南風吹着萱草,搖擺着到底是為了誰吐露芬芳?我想你和我一樣可以在書中尋找到答案。我是講書人王靜娜,我推薦龍應台先生的《目送》。這本書收錄了龍先生的七十八篇散文,書中寫盡了生活百態——父親的逝、母親的老、子女的遠離、友人的關心、兄弟姐妹的攜手。她用簡單直白的文字,透過生活常態去解讀人生,這是她對於父母、子女、家庭、生死的又一思考力作。

在這開篇大作《目送》中,龍先生的開頭很有意思,從自己牽着年幼的兒子去上國小説起,到後青春期和兒子的交流日漸疏遠,從而思及自己與父母之間的聯繫也是這樣漸行漸遠。我們和父母之間的關係,逐漸成了一方總是固執地給予,一方總是固執地拒絕。我們都認為,我們長大了,我們有自己的想法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我們也想試試一個人過馬路的時候會不會進退兩難;一個人去外婆家的時候會不會迷失方向,一個人旅行的時候會不會結交新的朋友。。。那些一個人的時候,是見證我們成長的每一個瞬間。然而我們忽視了一個問題,你之所以擁有一個人生活的技能,是因為有人陪你經歷了千萬次的失敗,仍舊相信你值得擁有成功。

我在讀到龍先生的那句:“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這莫名的分隔線,好似一把利劍,直扎我內心。

芳華歲月,我們拼搏、進取,努力成為優秀,更優秀的人。我們説着偉大的抱負,做着關於理想的事,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忙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我們有着追不完的夢。時間對於我們來説顯得彌足珍貴,我們需要時間去成長,去創造價值,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目標,我們的時間漸漸地被工作填滿了。我們對雙親的奉養日漸遠離,而我們的音訊也不能及時的傳達給至愛之人。

龍應台先生在《兩本存摺》中,寫下一段話,她説:“你在那一本存摺所賺取的每一分“金錢”的累積,都是用這一本存摺裏的每一寸“時間”去換來的'。而且,更驚人的,“金錢”和“時間”的兩種“幣值”是不流通、不兑換、不對等的貨幣——一旦用出,你不能用那本存摺裏的“金錢”回頭來換取已經支付出去的“時間”。任何代價、任何數字,都無法兑換。”

何為孤獨?念而不能擾,擾而不能留,留而不能久。此為孤獨。所以所謂父女母子一場,想必還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論身處何地,你永遠是他最牽掛的人。“金錢”可以給過路的陌生人,“時間”卻只給温暖心愛的人。

從龍應台先生的書中,我讀到了她對於父親逝去的不捨,對於母親日漸衰老的無奈,對於子女遠離的理解。顯然,在生命的刻度裏,每一次目送都意義深遠,每一份孤獨都飽含深情。都説“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在國家繁榮富強的今天,我們在為新生活拼搏的同時,也應該擔起家庭的這份責任,別讓每一份孤獨獨自前行。

《目送》讀後感2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龍應台的《目送》一書,字行間流露着讓人不禁觸景生情的感動與親情。而在這其中,最讓我感動的是龍應台與父親之間的親情。

父親,是一位慈愛、關心女兒但又孤單,寂寞的老人。他全心全意地陪伴着女兒,但卻只能“目送”她的走遠。女兒由於工作的繁忙又或自己家庭的瑣事,不能陪伴父親,從以下這一段便可以看出兩者的矛盾。

“‘禮拜天可不可以跟我去開同學會?’他突然在後面大聲對你説,隔着正在徐徐關上的鐵門。鐵門‘哐當’一聲關上,你想他可能沒聽見你‘沒時間’的回答。”

讀完這一段,我不禁觸目傷懷,“大聲説”、“徐徐關上的鐵門”、“沒時間”等字眼,讓我觸景生情。父親想與女兒一起去同學會,唯恐女兒不願,直到最後才鼓足了勇氣大聲説,但最後仍遭到女兒的冷漠拒絕,在鐵門“哐當”一聲關上的時候,父親心中多麼失落與孤寂,這樣的場景直擊我的心房,讓我感到悽入肝脾。為龍應台父親難過的心情感到傷感,同時也為龍應台的工作繁忙感到無奈。是的,在現代社會中,有多少兒女也同樣如此為了奔波勞碌工作而不能陪伴父母,甚至不能陪他們吃頓飯?這種遺憾,也許只有年邁的父親才能體會吧。

而不珍惜年輕的時光,待到父親的油盡燈枯時,再想回頭挽回以前的點點滴滴,卻怎麼也回不去了。

“你要陪他出去散步,發現他無法從沙發裏站立起來。他的身體微微向右傾斜,口涎也就從右邊的嘴角流出。他必須由你用兩隻手臂去拉,才能從沙發裏起身。他的腿不聽腦的指揮,所以腳步怎麼都邁不出去。他的手,發抖。”

這一段則講述了龍應台想陪伴父親出去散步,卻發現父親已不再年輕了,他變得瘦弱、年邁,甚至不能行走。“口涎從右邊的嘴角流出”、“無法從沙發裏站起來”、“發抖的手”都指向着同一個事實——父親已不再健壯了,父親年輕的時光已經逝去,他在慢慢走向生命的終點。龍應台可能想起,是時候該陪陪父親了,但當她回來時,卻只能“目送”着父親的離去了。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在《注視》這一篇中,有一段讓人傷感得落淚的字語:

“他的嘴不能言語,他的眼睛不能傳神,他的手不能動彈,他的心跳愈來愈微弱,他已經失去了所有能夠與你們感應的密碼,但是你天打雷劈地肯定:他心中不捨,他心中留戀,他想觸摸,想擁抱,想流淚,想愛……”

這是父親瀕臨死亡的時刻,死神在父親的身上環繞,他心中的確不捨,他想兒女、妻子、朋友、親人,而他失去的.,是與你們感應的密碼。死亡像一把鎖,人們拼盡了平生的氣力渴望去打開,但父親卻失去了與親人們感應的密碼。那些悲傷的字句,真是透骨酸心。

龍應台的《目送》一書,是一本生死筆記,道盡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生死離別,它深邃、憂傷、美麗、傷感。親情的那些感人心脾的瞬間,真真正正地打動了我。“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龍應台與父親之間的親情,或許正是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年老父母親的願望,也許只是希望我們多多陪伴他們,放下工作,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好好孝敬他們。多陪陪父親去散心;多幫幫母親的家務,別在“目送”父母親離去時,還抱有遺憾。

《目送》所傾訴的,也許就是這個道理。

《目送》讀後感3

初見《目送》這本書,就被封面那深淺不一的綠色吸引,給人以一種舒心、愉悦的感覺。

翻開書,第一篇小短文就是同名——《目送》。不管是作者的兒子只留下一個倔強的背影給不捨得母親,獨自闖天下,還是父親落寞的背影,進入火爐的背影,都印證了文末的一段話“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對比朱自清的《背影》,雖然兩者都是目送着親人的背影,但也許作者更加入了一種為人父母的無奈和不捨,和父親去世的痛苦。

每個人都會被他人目送着,也許是你的親人、朋友、戀人,甚至是陌生人。在國小時候,媽媽要我學習獨立,因學校較近,便讓我獨自一人去上學。媽媽總會把我送到路口,目送着我消失在拐角處。我也經常會回頭,露出一個大大的笑容給媽媽。

如今,長大了,也像文中作者的兒子一般,出門總會只留下一個倔強的背影,不會像兒時那般,再回頭,看一眼父母。但仍然堅信着,父母的關愛、不捨,總會在那雙目送的眸子間閃爍。

《跌倒》一文,“我們拼命地學習如何衝刺一百米,但是沒有人教過我們:你跌倒時,怎樣跌得有尊嚴;你的膝蓋破得血肉模糊時,怎麼清洗傷口、怎麼包紮;你痛得無法忍受時,用什麼樣的表情去面對別人;你一頭栽下時,怎麼治療內心淌血的創痛,怎麼獲得心靈深層的平靜;心像玻璃一樣碎了一地時,怎麼收拾?我們沒有學過”這一段,反映了我們的人生。

將我們人生中的目標視為“衝刺一百米”,將所遇到的挫折視為“跌倒”。雖然,沒有人教過我們如何學會去面對“跌倒”,但是,“跌倒”總是會出現,所以我們要在一次次地跌倒中,努力學習如何去面對,也許會有淚水,但是淚水過後總會有笑容!在我的人生中,已經跌倒過無數次,或輕或重地摔傷。有多次我都想放棄,但是“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這一句話被我深深地刻在腦海中,時時刻刻激勵着我,特別是在要放棄的時刻。

人生的路,有坦途,也有坎坷,過去的歲月,有歡笑,也有苦澀,淚水向我們訴説一個個跌倒的故事,汗水使我們在歲月裏多了一份沉重,幾多成熟。失敗是生活的一部分,誰也無法選擇,無法抗拒,人生要自己去拼搏,去奮鬥,在風雨中百折不饒勇往直前,才能開拓出屬於自己的路。流淚不是失落,徘徊不是迷惘,成功屬於那些戰勝失敗,卻堅持不懈,勇於追求夢想的人。

“一隻沙漏裏細沙流完是一段時間。一炷馨香裊裊燒完是一段時間。一盞清茶,從熱到涼,是一段時間。鐘錶的指針滴答行走一圈,是一段時間”,這是《時間》中的一句。

時間總是會消逝,人總是會隨着時間慢慢老去,就如四季總是會隨着花開花落更替,無論你如何留戀春光的`嫵媚,你也必須接受夏日的妖嬈,哪怕秋結出了多麼豐碩的果實,你也必須妥協冬的凋零。時間的沙依舊在靜靜地流淌,一點一點,緩慢的沙,亙古的沙。

在《目送》中,有龍應台奶奶對人生深刻地理解,也有對生命的喜愛。我的理解力還不能更深刻理解她的感受。

所以,我們的修行才剛剛開始。

《目送》讀後感4

有情懷,有生活,有領悟。父母、子女、兄弟、朋友,生活形形色色大多離不了如此幾樣。我們有時候不懂,得到又失去,相遇又離別,這生活她變幻莫測,到底為了什麼?

讀《目送》,有感動,有驚異,又不時地在學習,我們的人生太短,於是在書裏初次體味那些朦朧的意境。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我們的記憶裏永不可消卻的是朱自清的《背影》裏站台送別,父親笨拙地背影,那份父子之愛在我們心裏平添暖意。然而,龍應台寫下的卻是一道道背影裏的無奈與悲涼。不斷的送別中送別者的寥落與離開者的沉默,大概都凝聚在那句“不必追”裏了吧。

“兄弟,不是永不交叉的鐵軌,倒像同一株雨樹上的枝葉,雖然隔開三十米,但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我們這一代人都是獨生子女,沒有一個親生的兄弟和姐妹,甚至從未體會過與同齡人日日夜夜共同成長的生活。我們不知道,人到中年的兄弟姊妹聚在一起究竟是怎樣的心境;我們或許看過自家父母與兄弟姐妹的相親相愛,亦或是陌生疏離;又或許看過新聞裏刀槍相向的兄弟;我們或許疑惑不已,於是翻開手中書籍——終於得知,兄弟與姐妹是“同樹同根,日夜開合,看同一場雨直直落地,與樹雨共老”的歲月靜好。

“車子騎到海灘,風輕輕地吹,像夢一樣温柔,但是你看見,那是一片不能走上去的海灘。”我們降生在沒有動亂的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大陸,和平是我們所知道的,國家的發展與日益強大是我們所知道的;我們僅僅知道和平鴿銜來了橄欖枝,大地一片祥和,沒有硝煙與戰火,喧囂裏滿是幸福的歌。我們卻不知年幼的我們竟如此無知啊!“全球有兩萬六千人因為誤觸地雷而死亡,大地裏還有一億一千萬枚地雷等着被‘誤觸’。”就像如今的`東北仍有未被髮掘的毒氣彈,這其中的悲哀,究竟是這大地的無聲哀歎,還是人類自己默默承受的淒涼?

“老天,你為什麼沒教過我這生死的一課?你什麼都教了我,卻竟然略過這最基本、最重大的第一課?”我看着作者詢問蒼天,我試着揣度,那一刻,看着即將逝世的父親,她的心中是悲傷還是放下呢?我未曾親眼注視死亡,我僅僅一次一次的聽説,曾經與我説過話的人,曾經與我一起玩耍的人,她已不在人世……而我所體會到的,是周圍人強加給我的極度悲傷。我不知道要以怎樣的心態面對死亡,我也一直難以理解為何一個人會在這世界上憑空消失,留下的僅僅是人們對他的思念,或是早已泛黃的照片。讀着龍應台的文字,我才慢慢了解,面對死亡,不論是自己還是別人,唯有放下與釋然,才是最好的表達。

母親的老,父親的逝,兒子的成長,兄弟的共行;或是自然的變換,生活的變化,鮮花的盛開,遠古動物的滅亡;又或是國民軍的流亡輾轉,戰火留下的死亡的痕跡,時間的飛奔流逝……我們也曾經歷過的,未曾經歷過的,或者永不能經歷的那些世事無常,大概就是所謂的人生。

書的封底寫道“這是一本生死筆記,深邃,憂傷,美麗”:這亦或是一本人生之書,有親情,有友情,有生與死,有毀滅,有纏綿的生活。

《目送》讀後感5

後天是九九重陽節,也是老人節,因明後天有事怕沒時間去父母家,於是我便決定今天去看望父母。

11點多我給媽媽打了電話問問在不在家,媽媽説在家,正要煮餃子呢,一塊過來吃口吧,我説剛吃完一會兒,你們先吃吧,不用等我。

我簡單的收拾了一下,便去蔬菜水果批發大院買了一些水果。到父母家的時候已經是中午12點半了,媽媽跟我説他們剛吃完,問我要不要在吃點,我説不餓,等餓了再吃吧。見爸爸坐沙發裏看電視,便問候了幾句,爸爸今天的氣色比以前好了很多,人也胖了一些,見到我來非常的高興,感覺有説不完的話似的。爸爸告訴我你三叔來了,在裏屋睡覺呢。我説哦,好幾年沒有見過我三叔了。

在我的印象裏三叔非常的健談,人長的也精神,腦瓜靈活,三叔曾經做過教師工作,後來又在政府機關工作,説話很有條理,脾氣還好。正和父母聊天的時候,有人敲門,原來是找父母打麻將的。三叔可能也聽到了動靜,從裏屋走出來,我看到三叔第一眼的時候都有些愣了,簡直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眼裏的三叔,瘦瘦的身材,矮矮的個頭,滿頭的白髮,整個人老了很多。聽媽媽説三叔早上七點多就來了,早飯也是在父母家吃的,我也沒敢多問什麼,只是覺得人怎麼突然間一下就老了呢,我想人老了都很戀舊吧,以前他們哥兄弟走動的並不怎麼勤,奶奶走的早,是爺爺一手把他們拉扯大的,現在他們也都步入了爺爺輩,年輕的時候也曾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吵過,可是親兄弟打斷骨頭連着筋,到老了還是這哥幾個在走動,還是哥兄弟在一起覺得親切。

爸爸在七個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雖然是老二,但大家有事都來找他商量,媽媽對待大伯和幾個叔叔、姑姑都象自己的親兄弟姐妹一樣,他們一來,媽媽都要到市場去買一大堆菜,然後親自下廚。我的媽媽今年已經75歲了,可依然那麼勤快,受苦受累從來不喊屈,都是一個人承擔,我老公常跟我説,你們姐三個有你媽一半的.勤勞就行了,每説這話的時候,我都會説沒辦法啊,誰叫你這麼慣着我了,老公聽了也很無語。不過在這裏還真的要感謝老公一下,謝謝你這麼多年來的嬌慣與縱容,讓我知道這份愛如許深情。

下午父母打麻將,我便睡了一會,四點多的時候我跟媽媽説我先吃一口然後回家了,怕晚了沒車。媽媽便緊忙給我弄飯吃,臨走又給我拿了不少東西,怕我這個吃不上那個吃不上,每次去媽媽都會問我這個要不要那個要不要。我説不拿了,太沉,媽媽説你可真懶,出門就上車了有啥拿不動的,我説好吧,那就少拿點吧。以前走的時候很少跟父母説一聲我走了,我想可能依賴慣了,想事太少,每次走的時候從父母的眼神裏都能看出是那麼的不捨,爸爸行動不是很方便,每次媽媽都要把我送到樓下,看我走遠她才上樓。

做為兒女我想我做的還不夠好,陪父母的時間太少了,姐姐和弟弟在外地不能常回來看望父母,而我雖然離的近一些,但有時候就是因為懶的動,去的次數也不是很多,現在隨着年齡的增長,覺得父母離我越來越遠,所以現在只要有空就會去看看,沒空的話也會給父母打打電話,父母知道你在關心他們,他們就會覺得很欣慰,很知足。希望朋友們有時間都常回家看看,因為世界上只有父母的愛是不需要回報的。

《目送》讀後感6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孩提時看這本書,喜歡的是它入微的細節描寫和温柔靜好的語言。而今,時光在輕紗流霜中漸行漸遠,歲月在悄無聲息中變了容顏。我赴學離家,才覺光陰似箭,親人遠離。再度品讀《目送》,感慨萬千,早已淚眼婆娑。

《目送》是龍應台女士在經歷過至親死亡後提筆書寫的感悟,飽含滿滿的親情、濃濃的不捨。“寫盡了幽微,如燭光冷照山壁”,深邃,憂傷,美麗。輕輕翻開書,重寄一段過往。

曾經我以為,長大就是鮮衣怒馬,仗劍天涯。後來,在一遍一遍目送後,我恍然,長大還意味着獨自漂泊,心中牽掛。原來,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曾經,年幼的弟弟想我陪他玩,若我在寫作業、在看電視,甚至只是因疲倦煩躁便會拒絕他,讓他自個兒玩。後來,要離家時,看着他恬靜美好的睡顏,我只能深深地看着,看着,好似我在“目送”他。我只想將他的模樣連同我們朝夕相處的點滴,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

曾經,日子很長,只是陪在爸媽的身旁。昨天爸爸又做了糖醋魚,今天放學媽媽又給我買了小蛋糕;上週爸媽帶我去買裙子,這周又帶我去放風箏……童年歲月是那麼美好,讓人以為那段與家人相伴的甜蜜時光會一直延續。

後來,生命很短,山間果脯成養老枝椏。記得那個中午要離家,媽媽在廚房張羅了一大桌子菜,爸爸坐在陽台搖椅上,摘下眼鏡,微眯着眼,替我縫緊新校服的扣子。我看着廚房中媽媽微駝、瘦弱的背影,看着爸爸眯着雙眼,小心翼翼穿針的'側顏……父母老了,我是多麼的不捨啊!可我只能看着,看着啊!

那天,要去車站了。下樓後一抬眼,媽媽站在陽台上,連連囑咐我注意安全。爸爸的車駛離前,再次回頭,媽媽還在那兒遠遠地張望。到了車站,我接過爸爸手中的行李,道別。檢票進站前,一回頭,竟還能一下子在川流不息的人潮中看見了遠處的爸爸——他一直望着我,然後朝我招招手,笑了。

這些都是自己最深切的情感體會,怎能不對《目送》產生共鳴?

曾經,外公幫我種花,為我做糕點,教我念詩……我相信外公會一直呵護着我。後來,老屋裏堆滿白花,牆上的老風扇吱呀呀地轉,唱着別離的歌。外公全身被纏上白布,旁邊是一副冰冷的深褐色棺木。我竟沒見到外公最後一面!我只能盯着那白布,深深地看着,看着。

曾經,我看着幫助了我的陌生人道別離去;看着幼時好友搬家遠去;看着畢業晚會後老師的身影淡去……我以為我們都會再相遇。後來,我看到一句話:相逢如初見,回首是一生。是啊,有些人,有些事,或許一生都無法再遇見了。

庭前,花開花落;窗外,雲捲雲舒。晨曦微暖,幾聲犬吠,就這麼靜下來了。緩緩合上書,合上一段過往。

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曾經,我們沒心沒肺,不在意時光,不知曉離別。後來,我們真正注意到過往時光時,便明白那最真摯的情感一直珍藏於心,只是那寸寸時光,我們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曾經……後來……有很多美好轉瞬即逝。既然醒悟了,我們更應把握時光,珍惜身邊人,心中夢,活在當下,不負韶華。

畢竟,一目送,一轉身,已是經年。

《目送》讀後感7

這個寒假,我讀了著名女作家龍應台的散文集《目送》。它是一本適合三代人共讀的人生之書。

《目送》收錄的七十三篇散文,我雖然只讀了其中二十六篇,卻已經深深感動。同名主打篇《目送》,給我的感受最深。這篇文章分成兩個段落,第一段作為母親,龍應台敍述了兒子華安從第一天上國小起到中學、直至出國上大學十多年間的幾個感人片段,她一次次目送孩子的背影離去,一次次目送他成長。第二段,龍應台作為女兒,追憶自己成長的歲月中,與父親的一次次別離:總是目送父親的背影漸行漸遠,直到有一天,在殯儀館熊熊爐火裏永遠地消逝。所以她説:“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由此,我想到自己。當我第一次踏進國小的校門時,也曾一次次回頭注視父母離去的背影;當爸爸或者媽媽出差離家時,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們的背影消失在小區的拐角。當我第一次離開父母遠赴甘肅黃羊川,參加南京電視台的那次拍攝活動時;當我邁入南外大門,參加人生第一次入學考試時,我也都能感到背後目送我的那兩雙熱切的眼神。

對於13歲的我來説,人生才剛剛起步,還不能完全體會龍應台“目送”中飽含的深意;但是我想,那些路我一定會走,那些目送背影的瞬間我一定也都會經歷。只是我希望以後,自己也能有龍應台的那顆感動的心,那支感恩的筆。“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當我看到這句話的時候,心猛地一震,繼而湧出一股莫名的傷感,華安的一舉一動都牽動着媽媽的心,可是,他沒有再像小時候那樣不斷的回頭,而是選擇了將背影送給他的媽媽。因為,他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了,他早已淡忘那個依賴母親的小華安了,他不再是那個用怯怯的眼光看周圍的那個小孩子了,是這樣嗎?還是他忘記了?他沒有看到,媽媽的眼神一直都隨着他的行進而移動;他沒有注意到,媽媽的`眼神一點點的燃起希望然後又一點點的暗淡下來。

記得在作者回來那天,父親騎了很破的車子送她,將她送到離學校很遠的地方,原因就是車子太破,怕影響女兒的形象。而當時的作者呢?她是這樣寫的“直到車子轉彎看不見了,我還站在那裏,一口皮箱旁“,雖然她知道父親出於好心,不想讓她蒙受陰影,但她是多麼希望父親能把她送進校園啊,懂事的作者知道父親的苦衷,沒有央求,而是默默的理解了父親,望着他漸行漸遠的背影,沒有追。這應該就是親人之間的理解吧,這樣的背影,淒涼且難忘。“我總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機潮,這句話是那樣的簡單明瞭,但卻是給我了深深的思考:作者為了照顧父親,甚至自己的裙子上都沾上了污跡;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親,寧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奔向機場,趕最晚的飛機。這一切,是不是應該讓我們學習呢?我們總説自己已經長大,可是給親人們做過些什麼呢?我們注意過他們在我們身後的祝福和期盼嗎?我們感受到他們期待的眼神嗎?我們凝視過我們的親人離開的背影嗎?不要讓我們的親人也因我們而傷心和失望,不要讓那滿腔的祝福變成沒有主人的青煙,不要讓親人的目光從期盼變成傷感。

想要珍惜這些關愛,就要從點滴之事做起,從理解做起!

《目送》讀後感8

喜歡龍應台,喜歡她簡單的文字,喜歡她平實隨意的文字流露出來的真摯、細膩的情感,一字一句都戳中心窩,暖暖的,“對,就是這樣的‘feel’,”就是我一直想要表達卻沒有抒發出來的感情。從《野火集》的桀驁犀利,到《孩子你慢慢來》的慈愛温柔,到《親愛的安德烈》的小心翼翼,再到如今的《目送》,越發豐潤豁達,對生命、對親情、對幸福的深情領悟。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年齡如你我,當讀到這段文字的時候,心會不會劇烈的顫動一下,壓抑許久的情感是否一下子找到了出口?

從讀大學到現在工作,離家已有十載,離家遠了,自己年齡大了,反倒覺得和父母之間的線越牽越緊了。記得上學的時候,每年寒暑假回家,剛到家的幾天,不管做什麼,只要是在父母的視力範圍內,那目光必是緊緊追隨的,笑着看我吃飯,邊説“慢點吃,還有呢”;笑着聽我聊校園的趣事,偶爾插一句“是嗎?”,常常會被看得不自在,心想“這是腫麼了,不就是半年沒回來嗎?”;每次開學的前一週,父母必是睡不好的,又一次的“目光緊緊追隨”,心想“至於嗎?半年後不就回來了嗎?”那時的我,就像一隻小小鳥,只想越飛越高,掙脱那温暖的懷抱!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我們去看父母的背影,更多的時候是我們承受愛我們的人追逐的目光,承受他們不捨的,不放心的,滿眼的目送。但我們從小到大隻管着一心離開,從未回頭張望過,只因我們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愛一直堅實地存在着。

因為工作在外地,回家的次數很少,每次都是急匆匆,惹得媽媽總是念叨“真是忙啊?就不能多呆幾天?”,滿眼關切、懇求。因為要趕火車,每次離家總是清早,爸媽一早起牀,把我送到車站,之前很少回頭望過。直到有一次,有一個考回家裏的機會,但經過努力還是錯過了,父母又一次送我,車子已經開動,只覺得心裏沉沉的,回頭望去,父母一直站在那裏“目送”,看着他們微駝的身影,淚水再也控制不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總有一天,他,她會離開,正如書中寫的“火葬場的爐門前,棺木是一隻巨大而沉重的抽屜,緩緩往前滑行。沒有想到可以站得那麼近,距離爐門也不過五公尺。雨絲被風吹斜,飄進長廊內。我掠開雨濕了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記得這最後一次的目送。”所以,做兒女的.我們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讓他們的眼睛多點落在我們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淚看着我們漸行漸遠,常回家看看。

將來,我們也會為人父母,看着曾經的“小毛桃”一天天長大,也會“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頭一瞥。但是他沒有,一次都沒有”,也會經歷父母曾經經歷的一切,所以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屬物,“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你能給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讓他、她自己體會孤獨、挫折、失敗,這才是真正的愛,因為“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

你説你的眼裏只有我,我説我的眼裏還有那“廣闊的天空”,一次次生命的輪迴,為了不留遺憾,這父女母子間的情緣啊,且行且珍惜!

《目送》讀後感9

“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龍應台。

有人是這樣評價龍應台的文字的,“橫眉冷對千夫指時”,寒氣逼人,如刀光劍影;“俯首甘為孺子牛”時,卻温柔婉轉彷彿微風吹過麥田。百鍊鋼化作繞指柔,想來也只有“愛”能有這般巨大的威力。

文中寫道,從兒子華安上國小開始,母親的目光如那緊緊附着其他枝幹的菟絲花一般,也緊緊地跟隨着他。“鈴聲一響,頓時人影錯雜,奔往不同方向,但是在那麼多穿梭紛亂的人羣裏,我無比清楚地看着自己孩子的背影——就好像在一百個嬰兒同時哭聲大作時,你仍舊能夠準確聽出自己那一個的位置。”哪怕是重重人海,母親仍有若”火眼金睛”的能力找到孩子,直到孩子消失在那一邊,再也,再也不見。母親的愛,就藏在這戀戀不捨的目光中。

青春期的我們,也如同那個在機場被母親目送走的十六歲少年華安——母親的深情在我們眼中,宛若“洪水猛獸”。我們不能理解母親突如其來的一個擁抱,那太肉麻;我們不願聆聽母親輕聲細語的一頓教誨,那是嘮叨。可我們不曾想過,體會過母親心裏的難過。“有時他在對街等候公交車,我從高樓的窗口往下看:一個高高瘦瘦的青年,眼睛望向灰色的'海;我只能想象,他的內在世界和我的一樣波濤深邃,但是,我進不去。一會兒公交車來了,擋住了他的身影。車子開走,一條空蕩蕩的街,隻立着一隻郵筒。”那三字“進不去”,藴含着多少無奈與心酸,渴望親近卻只能遠望的心酸呢?龍應台眼裏的青年,終究是不見了。他走在他的路上,可路上沒有他的母親。此時龍應台心裏大概只剩落寞和惆悵罷了。

這在背後的靜靜目送,讓我也想到了朱自清先生的《背影》。“我看見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着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一幕不禁讓朱自清先生潸然淚下。父親的偉岸,就是在堅持為兒子做簡簡單單之事時所現。

當我閲讀《目送》,當我想起《背影》,我也總忍不住想起車站裏一次目送,一個背影。

數日前,我需坐動車前往學校。父親將我送到車站門口,將行李遞給我。別時,也只是叮囑我幾句,諸如安全學習一類。當我忍不住回首時,發現父親還在等候,還在看着我。也許是等我的背影消失,目送我的又一次遠行;也許是等我的一次回首,盼望我的再一個眼神。古人常雲:父愛如山。父親的愛,大概也就藏在一次又一次駐足中吧。

讀了《目送》,讓我更容易體會到一個個細節隱藏之下的情感,是父母擔心自己的多次問候,是父母在車站駐足不前,是父母準備的一桌飯菜。

感謝《目送》,給我以情感上的啟迪,感謝龍應台,告知我世間純純的愛,感謝書籍,給我帶了温情的文字。讀書,不僅可以沉浸於作家優美的文字,而且可以豐富自己的內心。讓讀書,讓温情,伴我們遠行……

《目送》讀後感10

沙上有印,風中有音,光中有影。

  ——題記

外婆走的時候,我才5歲。那天早晨,媽媽突然接到電話,便急匆匆地帶着我去醫院。在醫院裏,所有人都在哭,我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如此傷心,只是不知不覺中自己也跟着哭了起來。當人們要將外婆的棺材抬上車去火化場時,我清楚的記得,媽媽和阿姨哭着喊着趴在棺材上,好像有千萬分的不捨。那時,我站在門邊,默默的看着。

現在我才知道,那時媽媽的淚水是多麼沉重,在外婆那慈祥的微笑下,她從出生到牙牙學語,從蹣跚地學會走路到吟誦詩歌,從一個天真的孩子到成家立業,外婆在她的心中早已是一個温暖的懷抱,一個永遠的依靠。

而《目送》中龍應台的.父親也曾經是在貧窮和戰亂的狂風暴雨中撐起一把巨大的傘的人。孩子們記得他的暴躁,也記得他的固執,但更記得他的温暖,他的仁厚。他用眼睛毫不遲疑地告訴孩子:父親的愛,沒有條件,沒有盡頭。

但終於有一天,到了最後的時刻,是分手的時刻了。她無法接受要與父親久別的事實,讀到這裏,我的眼前彷彿浮現出悲傷的一幕:父親躺在醫院的病牀上,“滿身插着管子,機器在撐着他的心臟跳動,他的眼睛睜得大大的,但眼神一片空茫”,她跪在父親的身旁,緊握着他的手,含着淚注視着他,她想要記住父親此身此世最後的容貌。

這一刻,我深深地感受到原來父母與子女的緣分是那麼珍貴,那麼短暫。父母犧牲大半生的精力來養育子女,看着孩子們一點一滴地成長,他們一直希望孩子們能夠懂事,理解父母。但孩子們卻終究未能夠明白。父母繼續任勞任怨,因為他們相信總有那麼一天。等到子女們如夢初醒時,卻再也挽留不住什麼。太遲了,時光不會等人。歲月已將他們的青春燃燒,他們都變得蒼老無力。子女們便再也不能擁有孝敬父母的機會了。而父母呢?嘔心瀝血地付出,卻來不及享受子女成功後的贍養與回報,就成了子女人生的匆匆過客。而留下的只是無數美好的回憶和遺憾。

正如龍應台所寫:“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爸爸,大家都在這裏了,你放下吧,放下吧。不就是塵埃野馬嗎?不就是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嗎?在河的對岸等你的,不就是你朝思暮想的‘愛己嗎?你不是説,楚之南有冥靈者,以五百歲為春,五百歲為秋;你不是説,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去吧,帶着我們所有的愛,帶着我們最深的感恩上路吧,爸爸上路吧。”她最終還是放手了,她釋懷了,她決定讓父親安心地走。

這一刻,我真的很敬佩作者龍應台,面對生死離別,即使是對自己最親的人,她居然能夠看開,看透。我想,她心中定有千萬分不捨,但也許是她經歷了太多,看了太多,才會······

人固有一死,沒有人能夠掌握生死,這是世間的規律,也是生命的奧祕。

所以,無所謂生,無所謂死,人生如夢亦如風,誰都猜不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現在的自己,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對於身邊的親人,朋友,甚至任何一個人,都要好好珍惜,在他們活着的時候,多為他們送去温暖。

當一個生命即將從這世界消失時,誰都無法阻止。只能在最後一刻向那個生命揮手道別。

她環着母親的腰,説:“媽,你看,他穿得暖暖地走。”

《目送》讀後感11

如果説有一部作品會讓我深深地覺得初讀不識文中意,再讀已是文中人,莫過於龍應台的《目送》了。一個人在成立一個家庭後就會有兩種身份,父母的子女,子女的父母。於是他站在人生這條路的中間,目送着父母的老去,目送着孩子的離去,目送着生命的逝去。

步入中年的邊緣,回想起父母跟自己的點滴,往往印象最深的要麼就是年幼時期的那段時光,要麼就是父母年邁後的歲月,至於中間的幾十年,為何總是印象模糊?我總在想,究其原因,或許那段時光我們太過急於長大,太過急於擺脱父母的呵護。走着走着,我們從被目送者成了目送者。回過頭一看,好像又都已經過去了,所有的一切都變成一種成長的痕跡,撫之悵然,但卻又無處追尋。才發現原來不管我怎樣熱愛我的生活,不管我怎樣惋惜與你的錯過,不管我怎樣努力地要重尋那些成長的痕跡,所有的時刻仍然都要過去。在一切的痛苦與歡樂之下,生命仍然要靜靜流逝。

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是的,日子,就這樣過來了,當然也應該就這樣一天一天地過去。成長、遠行、離別、重聚,或者再也無法相見,所有過去的歲月像是一張蝕刻的鋼板,把每一劃的刻痕都記錄下來了,有深有淺,有滿盈有空白,有幸福也有遺憾。曾經與你密不可分,不管什麼時候都陪伴你的人,他們漸行漸遠,作為子女的我們只能望着他們的背影,想追卻也追不上,直到最後一次的目送。

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是的,如果在離別之後,一切的記憶反而更加清晰,所有在相聚時被忽略了的細節也都一一想起,並且在心裏反覆地温習,每一句話在回溯時都有了一層更深的含意,每一段景物在回首之時也都有了一層更温柔的光澤,那麼,不必追。

如今三五好友,靜坐閒聊,相比十五年前的青澀少年,放在面前的不是冰鎮雪碧可樂,更能接受的是一杯清茶。確實,回憶總在不經意間沉澱,如風的往事,總會在腦海中劃出一段段軌跡,或淺或深,刻畫人生五味。這一生,總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你和他,有些會給予我幫助,而有些人就是來帶給我傷害。於是我會懂得,原來不是隻有好人,是會有那麼一些人莫名其妙地要傷害你。不過之後你會懂得,他們的到來還有另一種意義,那就是教會我們學會珍惜更好的。所以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事,就是和你們,一起慢慢地老去。一起看這時光飛逝,看滄海桑田,看生命的年輪走過一圈又一圈。當我們已經頭髮花白,牙齒稀鬆時,還能手拉手在一起看夕陽回憶往事。

所以,我要感恩,從我出生一刻開始。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自己,感恩擁有與失去。感恩是一種做人的方式,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思想境界,是一種處世哲學。我們要學會知恩、感恩、報恩,每個人都要常懷一顆感恩的心。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會把感恩化做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把感恩當做自己的人生信條;一個懂得感恩的人,會把感恩當做一種陽光人生的精神境界!學會感恩,學會理解愛、給予愛,學會用寬闊的胸襟包容生活。

生命之外,應該有一種東西是更長遠更重要的,應該有一種東西是值得珍惜並且好好收藏的——一顆感恩的心!

《目送》讀後感12

“我慢慢了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不過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中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看到這段飽含傷感的文字,我一怔。這是一種怎樣的感覺呢?無奈,憂傷,深邃,明瞭。我無言,似乎有太多的感覺想要表達,卻又抑制在心頭,或許,我還太年輕吧。

龍應台用她罕見的温柔低迴的筆觸,寫下父親的逝去,母親的老去,兒子的離去,兄弟的情誼,還有對人生的感悟。温情的語言,柔和的筆調,沉澱了人生的悲歡離合,我一次次地咀嚼回味,開始懂了些什麼。

在我一次次地抱怨作者兒子固執、不體諒母親的同時,我想起了自己,難道我不是這樣的嗎?尤其在《十七歲》這篇中,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母親遞過特意為兒子準備的傘,被他拒絕。“這麼小的雨。”兒子説。“會感冒。”母親説。“不要。”兒子説。但細細的`雨卻濡濕了他的發。這段普通的對話喚醒了記憶中自己的樣子,有太多的時候,我就跟文中的他一樣,對於母親瑣碎的話語感到不屑。有時,會憎惡母親遞過來的傘,感覺它佔空間,認為一點小雨不會把我怎麼樣,直到天空落下大雨,才開始懊悔沒有接過媽媽給我的傘;有時,會討厭母親在我週日回校前過於囉嗦的囑咐聲,“這個星期天氣會轉涼,多帶件衣服”“每天都要記得吃鈣片”“認真學習,不懂的多問老師”……我總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這些囑咐是多餘的,母親這些話像是一種對我的不信任,不懂事的我這樣理解她的好意。當龍應台看到一些新鮮的東西興奮地指給兒子看時,他卻讓母親不要用手去指,覺得母親像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孩,他甚至與母親保持開距離,認為母親的行為令他尷尬。這一幕着實讓我厭惡,開始懂得龍應台作為母親的悲哀。但我的腦海中也浮現出自己的樣子,在慢慢長大的過程中,我越來越不想和母親出門,她那個大嗓門總是讓我在外面無比尷尬,所以我寧願自己一個人待在家裏也不和她一塊出去。可我卻忘了,小時候的自己總是在商場吵吵嚷嚷地要這個、要那個,母親只是看着我在貨架前跑來跑去,默默地提着籃子,把零食玩具一樣一樣地放進去,任我吵,憑我鬧。所以我現在怎麼能去嫌棄母親呢?懊惱,悔恨。品讀《目送》,我漸漸明白母親的良心用苦,發現自己的種種行為給母親帶去了太多的心酸。

回想以前,更多的時候,是母親看着我漸行漸遠,在我走出家門時,背後一句句的囑咐聲後,是無言,她目送我,直到我消失在樓梯口。像文中的他一樣,我沒有回頭,只是匆匆地走。龍應台的落寞也恰恰是我母親的落寞。但她卻一次又一次,在我成長的道路中,無言目送,沒有責怪,沒有抱怨,看着我長大,看着我走遠。

我很幸運有愛我的母親,不管那時光,是停留還是不停留?記憶,是長的還是短的?這都是在漸行漸遠的背影裏對生命的無言。不管那一條河裏的水,是新的還是舊的?每一片似錦的繁花,輪迴過幾次?這都是母親在淚眼朦朧的目光中對孩子深情的送別。

讓我們在向前奔跑的時光裏偶爾回望吧,回望母親蒼老的容顏,回望母親心酸的身影。

《目送》讀後感13

老實説,作為一個孩子,我可能還未曾親自目送過其他人遠去,畢竟年紀還小,就算有過,也不會有過多麼複雜的情感,也不曾有過如此多的感概與思緒。

但是,被目送的經歷,我有過多次,不知為何,記憶中的一個個片段始終格外清晰,清晰到那一次離別的每一點細節,清楚到每一句叮嚀,一聲離別的話語,還有那一雙雙眼睛,那一雙雙目送兒女們離去的眼睛仍然清晰地浮現在眼前,那是目送兒女遠行的眼睛。

我總記得,每次稍遠或稍長的分別,比如去軍訓、去夏令營等,只要有條件,都是父母雙雙一起為我送別的。每次與父母分別時,父親總是默默地為我從車上取下行李後便又會靜靜地回到車裏,讓母親陪我走到大巴車上,而我與他的別離似乎也格外的簡短,短到有時我甚至還來不及去再與他道一聲“再見”,給他一個擁抱。可是我永遠忘不了,那雙最後望向我的寫滿並非都是不捨,而是一種鼓勵、堅定與信念的眼睛。我當然知道其實他內心會有更多的擔心和不捨,只是那一瞬間眼神的交錯給了我足夠安心,讓我感覺到什麼是後盾,讓我明白,我不止一個人。

母親每每也總會催促我早點上車,好找個靠窗的座位,別再暈車了,我也總會聽話,一個人拿着包走上車,挑個靠近窗户的座位坐下,然後再靜靜地多看幾眼媽媽的身影。媽媽也會快速地找到我的位置,然後同樣靜靜地看着我。

其實,我心中也清楚的很,在那平靜的目光背後,又是怎樣複雜的思緒,不捨、擔心、緊張、期待、信任、鼓勵,或許都有,或許還有更多。這天下的父母,又有幾個不是心疼兒女的呢?每個人都是在這種自相矛盾中經歷別離,逐漸成熟起來的。我衝窗外的媽媽搖了搖手,示意她快點走,畢竟她工作很忙,還要加班加點,她見了也點點頭,卻仍站在那裏沒有挪動半步,又朝我揮了揮手,讓我別管她。看着目不轉睛望向我的媽媽的眼睛,頓時,一股酸澀在心頭無限蔓延,親愛的媽媽,你可曾知道,我怎麼捨得又怎麼可能願意離你遠去呢?

車子最終還是發動了,然後緩緩地駛離了,望向窗外,是一直在朝我招手道別的母親,哦,對,還有那角落裏那輛一直未開動的'車子,父親還是沒走。車子越行越遠,母親的身影從漸漸模糊到消失。可是,我卻能感覺到母親目光的追逐,我知道,縱使我在天涯海角,您的目光也從未離我遠去,是吧,親愛的媽媽?

機場上,我打開了書,翻到了這篇名為《目送》的文章,讀了一遍又一遍,淚水也忍不住悄然落下。爸爸媽媽,您們也如此嗎?也是在目送我的背影漸行漸遠嗎?您們也會目送我長大然後離您們遠去嗎?您們也會捨不得嗎?也會倔強地想我像小時候一樣留在您們身邊嗎?我恍然明白,原來目送並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宿命,我們總會有那麼一天,在目送中長大成人,然後目送我們的父母老去,目送我們的下一代長大。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歷着一次又一次目送,我們目送時間的流轉,目送歲月的遠去,目送一天一天來了又去.......我們根本不必追,因為,追不到。

後來,我逐漸明白,我們的一生啊,便是對生命的目送。

《目送》讀後感14

龍應台説,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並且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親人僅有一次緣分,無論愛與不愛,下輩子都不會再見。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而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而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世不斷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要學會放手。

選擇﹒不回頭

龍應台説,選擇,就像過了河的“卒”,或動或靜,都不能回頭。

人生如戲,卻又有別於戲。馮小剛説,人生遠比藝術來的深刻。我想,也許是源於生活的真實和不可重來。他沒有預演的機會,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曲終人散,因為選擇了便不能回頭。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暴風雨,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漸老﹒別吝嗇

龍應台説,“老”,其實就是一個敗壞的過程,而生命敗壞的過程,其實就是走向失去。

當父母日漸老去,不能自我穿上衣服,請你有耐性一點。還記得,還記得他們曾花費多長時間教你這些事嗎?

哪一天,當父母一再重複嘮叨,説着同樣的事情,請不要打斷他們,聽他們説,在你小時候,也許他們必須一遍又一遍地讀着相同的故事,直到你靜靜地睡着。

有一天,你終會發現,即使父母有許多過錯,卻總想給你最好的;有一天,很久很久以後的一天,你的頭髮也會在陽光下閃爍銀光。當那天到來時,我們會不會想念他們呢?所以請不要吝嗇你的愛,像他們待你一樣待他們可好?哪一天,當他們的腿不聽使喚的時候,請扶一把,像當初他們扶着你踏出人生的第一步。

相信﹒不相信

龍應台説,二十歲之前相信的很多東西,之後一件一件變成不相信;二十歲之前相信很多東西,有些其實到今日也還相信。

其實啊,相信與不相信又有什麼呢?人生要學會邊走邊忘。拿得起是本事,放得下是智慧。舍看起來是給人的.,實際是給自我。人生路上,應試着邊走邊看,邊走邊忘。

最終,有些相信變成了不相信,有些不相信的倒也信起來。也許這些改變來自於挫折,畢竟,人生路上不盡是歌舞昇平。

唯一不變的,是我相信,母愛親情的偉大。已成長的你,想沒想過,生養你的兩個人真的走了,再也不會説話了,再也不會喊你的名字了,再也不會睜開眼睛了,再也不會和你一齊吃飯了……

《目送》不僅僅寫小一輩的故事,也寫老一輩的故事。龍應台説,我掠開了雨濕前額的頭髮,深深、深深地凝望,期望記得這最終一次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瞭解到,所謂父母子女一場,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立在小路的這一端,看着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額地方,他用背影默默告訴你:不必追。

一代又一代人,從最初的彼此依偎取暖到“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的愁怨與無奈要經歷的太多太多。孩子慢慢長大有了自我的思想,他會在自我選擇的那條路上義無反顧地走下去,他一路披荊斬棘,獨自抵抗風雨。而老一輩人能做的,只是站在路的起點,目送孩子的背影。因為那是他自我選擇的路,無論多泥濘多坎坷,也沒有人能夠替他到達終點。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目送》讀後感15

可是,龍應台的這本《目送》,核心就是慈悲兩字。這慈悲情懷,體現在竹的每人每物,流沙於各章的字裏行間。——周忠武

慈為慈愛,和善,是輸一已的善良關愛於外界,方向向外;悲,悲憫,同情,是納別人之痛楚無奈於胸懷,方向向內。

龍應台的《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中,無論是寫父親的死亡母親的衰老和失智,還是與兄弟攜手共行,兒子的離別、朋友的牽掛,又或者是寫自己的失敗和脆弱,都凸現了這種慈悲的情懷,而這種慈悲情懷,正是源於她懂得對人最深的關切。

《雨兒》中,母親老去,患了痴呆,不記得自己是誰,不認得身邊的人,心中卻始終記掛着雨兒。這雨兒便是作者龍應台。她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的告訴母親自己就是雨兒,一次次守着母親到天亮,不斷訴説着媽媽的故事。因為她懂得兒女始終是母親心中最真最深的牽掛,因為她懂得自己也有老去的一天。也許有一天,自己也會像母親一樣,忘記所有的一切,所以她慈悲,她善待母親。這是一個反哺的故事。

《十七歲》,孩子雖羽翼未豐,卻也已有了自己的主見。此時的`龍應台,雖已老去,卻依舊對兒子有着深切的關愛。孩子下飛機,母親遠遠地看着。下起了雨,母親温暖地遞過去雨傘。兒子一句硬生生的不要,母親頓時失神。此時,她心中想起的是自己的十七歲,曾經多麼強烈憎惡媽媽堅持遞過來的傘。為因為她懂得自己的曾經,她懂得孩子的心。所以她慈悲,所以她沒有責怪。這個一個青春期遇到更年期的故事。

《手鐲》,那個來自貢的男孩,雖只是偶遇,作者卻也感受到了孩子的生活的艱辛。她很想去撫摸孩子的頭髮,但最終也只是説聲“謝謝”就走了。那一聲謝謝里,我想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千言萬語,都化作了那一句“謝謝”。因為她懂得別人生活的不易,懂得別人需要尊重。所以她慈悲地説一聲謝謝轉身離開。這是一個發生在陌生人之間的故事。

於父母,我們應該慈悲。他們為我們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含辛茹苦將我們帶到這個世界並撫養成人。這其中有多少艱辛。所以當他們老去,就像當初他們陪伴小時候的我們一樣去陪伴他們。當他們不會吃飯,不會穿衣,莫嫌莫怪,因為我們小時候也是這樣的,父母卻依舊日復一日照顧陪伴,不離不棄。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於子女,我們應該慈悲。他們也許並不優秀,他們會犯這樣那樣的錯誤。但我們應該懂得,為人父母的寬容。父母的責任不就是要讓一個不懂事,躁動的小孩,在你的諄諄教導之一,慢慢成長為一個人格健全,身體健康的社會一員嗎?

。於陌生人,我們應該慈悲。大千世界,芸芸眾生,赤裸裸去來,赤裸裸地去,眾生平等。即是平等,就該給予尊重。無論你的出生多少高貴,無論你的地位多少崇高,都該給身邊的人應有的尊重。路邊的歌手,他或許很窮,但並不低賤。你蹲下身子放進你的錢幣,你蹲下的瞬間,但是最好的尊重,卻無關錢幣的多少。清潔工人清掃你的腳邊,你輕輕抬起你的雙腳,道一聲“辛苦”。於是他感激涕零了,因為他得到你的尊重。這尊重,就是來自你的慈悲。

有了慈悲,就不會有老人倒地卻無人去扶,也就不會自己摔倒還是去訛扶自己的人;

有了慈悲,就不會有肇事逃逸,也就不會有人見死不救;

有了慈悲,就不會有一切罪惡。

……

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因為慈悲,所以美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q3g4n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