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後感 >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問一世界》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1

《一問一世界》是由楊瀾和朱冰著作,20xx年3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的。

知道楊瀾是有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她的主持,她高雅的氣質,俊美的外形吸引了我,後來經朋友推薦我借來她和朱兵共同撰寫的《一問一世界》來看,看完之後,讓我更加讓我更加欣賞和喜歡上了她,因為她是一位博學多才,滿腹內涵的女子。

這本書的封面是穿着白色禮服的楊瀾,她手拿話筒,低頭沉思,靜靜的眼神,飄逸的衣襟,給人一種很有內涵的美。再看封底,楊瀾身穿一襲黑色長裙,身段高挑,眼瞼低垂,旁邊有幾行小字:“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再渺小的個體也能折射出宇宙的大義。作為一個以提問為生的人,我祈望以一個個問題打開一個個世界,它可能是地理的,可能是行業的,可能是心靈的……”如此精緻的女人,讓你不覺如飢似渴的開始閲讀。

在這本書中,楊瀾告訴了我們她從1990年到20xx年的生命跨越和歲月流轉;她與基辛格、克林頓、布萊爾、老布什、李光耀、韋爾奇等高端人物的交往祕籍。她如何在人生每個節點自由瀟灑地轉換;她對“贏”的重新理解和體悟;她的20年非常媒體生涯;她眼中的傳媒江湖。個人命運與時代演進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真實的楊瀾和這個時代的真相。

楊瀾確實是一位傳奇女士,她是一位融合了東西方知性美的女性,她用她的人文觀看待世界,發掘人性的真善美。我之所以欽佩她,不是因為她華麗的成功,而是因為她一路走來,面對人生的態度,還有應對各種問題的靈活應變,在適當的時候懂得選擇。她所獲得的一切不是靠運氣,而是她朝着堅定目標,不懈地努力獲得的。

作為訪談節目的主持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不斷地提問。但是提問難免會問及令對方尷尬的問題,比如説,她採訪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前,導演和製片人都説,楊小姐你一定要問問他萊温斯基的事情。楊瀾感到這讓她有些為難,即使是一位離任的總統也應得到尊重,怎麼去問人家這種難堪的問題?為了完成這個艱鉅的任務,楊瀾做足了功課。

看完這本書我也深受啟發。首先要捨得放棄。楊瀾在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經歷了兩次重大的選擇。一是1994年她選擇放棄紅極一時的《正大綜藝》,赴各路比亞大學過級和公共事務學院主修國際傳媒。第二次是身在美國的楊瀾沒有被各大著名企業的盛情邀請和豐厚的待遇所吸引,依然決定回國從零開始創業。她用經歷告訴我,有時放棄眼前的華麗,選擇對的方向會有更好的結果。

其次我們要想成功,必須要做好各種各樣的準備。一個好的主持人要做到無論面對何時、何地、何人都要有話題,有問題。而簡單的問題,好過複雜的問題。這些問題又要引起大家的興趣。要提出共鳴的問題就必須得事先準備。有時候在訪談中難免會問及令對方尷尬的問題,楊瀾説這時誠意很重要。要讓對方知道你並非刻意為難,而是更關心事實的真相,這樣對方才不會拂袖而去。功課非常重要,這樣不會讓對方覺得對牛彈琴,當然,採訪工作必須要隨機應變,靈活以對。

《一問一世界》非常值得我們去看,它不僅講述了很多楊瀾訪談的經驗,其中有其他名人激勵青年們的肺腑之言,及在訪談中隨機應變的方法,這些都非常值得我們學習,深深感悟體會。

最後,楊瀾精彩語錄與大家一起分享:

1、當一個人決定離開牀的舒適,去石頭上睡覺時,他就已經擺脱了某種惰性,而帶來許多種可能。有一天,頑石上也會留下他的温度。

2、生命有無數的可能性,你的夢想還在沉睡。為什麼不把它喚醒?

3、我欣賞一種觀點:判斷一份感情品質的最好方法,就是看情感中的兩個人,是否都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一問一世界》讀後感2

懷着對楊瀾的崇拜和好奇把這本書捧回了家,想由此獲知在做每個人生選擇的時候,楊瀾是怎麼想的,她如何面對困惑和選擇,如何成長。

一開始看起的時候,覺得書的節奏挺快,涉及的人物、信息量都有一點,讀着很舒暢,但是讀着讀着,不由得對《一問一世界》 有些失望,因為它並沒有回答我想獲知的問題。誠然,《楊瀾訪談錄》伴隨着楊瀾的成長,是她人生的重要內容,但對於這本書我感興趣的並不是《訪談錄》裏有些什麼嘉賓、楊瀾在訪問嘉賓前是怎樣做功課諸如此類的問題。我想知道,比如,《訪談錄》提問之前、提問之中的過程對於提問之後楊瀾的思想、思考有什麼樣的影響,但恰恰這樣的內容在書中一筆帶過。影響肯定有,但我想知道是怎樣影響的!整本書更像是楊瀾的履歷表而不是傳記,書裏各種風雲人物,看似勵志,看似很有內容,其實是隻有骨架沒有血肉的感覺。如果是讀一個作家的代表作,你會讀到他對書的誠意。在看楊瀾的博文《拿到新書,謝謝大家!》中有寫“其中我寫的部分都是在飛機上或臨睡前在牀上零零碎碎寫成”,我想也是,讀起來並沒有那種很費心血的感覺。當然不是説楊瀾沒有誠意,只是這本書被我寄予太多“厚望”,讀後沒找到答案不免有些失望。從書的細節來講,書是由楊瀾和朱冰女士每人寫一部分這樣交錯的形式展現,有些地方內容有重複,由兩個不同的人寫卻沒有看到不同的見解,也是不滿意的地方之一。對於這樣一本通俗讀物,我是不是要求太嚴格啦?!

接下來講講書的'內容。除去開頭的代序和結尾的代後記,目錄中提出六個問題,書以回答這六個問題為線來編排相關內容,每個問題的回答都由楊瀾和朱冰女士各寫一部分。這六個問題是:

一、你真的那麼有遠見嗎?

二、你不想贏嗎?

三、誰能在石頭上輕鬆睡覺?

四、為什麼總問女人這個問題?

五、奧運可以是件很浪漫的事嗎?

六、你是否曾站在空空的舞台?

對於“一、你真的那麼有遠見嗎”,楊瀾的回答是“所謂遠見,即洞察力,是對歷史發展規律的掌握和對未來趨勢的預測。它是某種稀缺資源,不是因為它要求當事人有多麼聰明,而在於能否在正確的時間做出正確的決定”。也就是是説,歷史是人的選擇,是人民大眾的選擇,領導者順應了這個潮流就是有遠見的表現。

第二部分“二、你不想贏嗎?”強調的是人可以實現精神和物質的雙贏。

“三、誰能在石頭上輕鬆睡覺?”的發問來自台灣著名編舞者林懷民。在石頭上睡覺?又硬又冷!但如果你做到了,克服了依賴舒適的惰性,那麼,石頭上也會留下你的温度。我覺得這是在講人與事物之間一種相互探討相互適應的做事態度和方法。

“四、為什麼總問女人這個問題?”是問——怎樣在事業和家庭上實現平衡?楊瀾的回答是它倆本來就不是對立面,不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關係,而是一種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社會角色的掌握。

“五、奧運可以是件很浪漫的事嗎?”這部分講了申奧以及奧運(主要是開幕式時)的努力。文化的交融和傳達可以很浪漫。

“六、你是否曾站在空空的舞台?”作為書的最後一部分,意在迴歸自我,也如楊瀾在“代後記”中講到的現在《訪談錄》裏的提問不為追求深刻,而是“迴歸常識”,其實也是她對自己人生新階段的理解和思考定位吧。

看了書中講到的在上海時《楊瀾訪談錄》的“夢之隊”團隊,讓我對這個團隊心聲好感和好奇,要找一期2007年之前的節目來看。我看了2010年訪問李光耀、吳開棟、李顯龍三位新加坡總理的視頻,覺得剪輯有點亂,提問也不怎麼樣,沒有書中所説的那種水準啊。

標籤: 讀後感 一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hougan/vrwg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