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老子》的讀書筆記

《老子》的讀書筆記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穫與付出吧。現在你是否對讀書筆記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老子》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老子》的讀書筆記

《老子》的讀書筆記1

最近學生課程在學習中國古代思想文化,我對老子的思想是比較嚮往與崇拜的,於是讀了一本書,林語堂的《老子的智慧》,對老子的思想更加崇拜。老子的智慧是哲人的智慧,可以淨化我們的思想和靈魂,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老子的智慧可以開啟我們的'智能,教人如何處世;老子的智慧有助於我們處理好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

感悟一 萬事定要順其自然

人生在世,終止結果皆為一死,萬事不能強求,要順其自然發展才好。名與利皆為過眼雲煙,追逐金錢,就會受金錢的束縛;追逐功名,就會受功名的束縛。只有拋開名利,才能超脱於種種名利之外。平平淡淡才是真。淡然的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吧,你會從寧靜的心境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妙的。

感悟二 萬事要堅持中庸,到了就好,不要過

人生也就60年,萬事到一定程度就好了,不要太過,太強求。為什麼要把自己搞的那麼累呢,現代人,壓力太大,抑鬱的很多。從懂事那天起,大部分人就要為了生存忙碌奔波,要不然一家人的生活就沒有着落。當一家人因為自己的努力而得到全家人的生活改善時,你説這種奮鬥的過程難道就沒有幸福的感覺嗎?在瑞典,就算是最壞的打算,一輩子什麼也不幹,他的收入也很可觀,所以,他們有很多人都會發出這樣的感歎,到底上帝要他降臨人間是來幹什麼的。其實生命中奮鬥也是一種幸福。

我們往往要感歎事事的不如意,其實我們都是幸福的,家人的平安,孩子的健康,難道不是我們最大的幸福嗎?做人要樂觀,要容易滿足才好,這樣才會幸福!

《老子》的讀書筆記2

先秦時期,是中國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制過渡的時代。這一時期,白舸爭流,百家爭鳴,學術思想空前繁榮。據【漢書·藝文志】,先秦學説有十家,為儒,道,陰陽,法,名,墨,縱橫,雜,農,小説。司馬遷的這篇文章就是關於先秦道家和法家代表人物的重要傳記,他把老子,莊子,申子,韓非子合為一傳,是後人研究先秦道家法家思想的重要文獻。

老子是道家學派的創始人,春秋戰國早期的思想家,他的思想也直接對本文所傳的其他三人有較大影響,被太史公列在文章之首。文章中記載了老子的生平軼事及其後代的狀況。

老子哲學的根本觀點是“天道”,“道”是天地萬物之先,是本源。“道”沒有意識的作用,只是自然如此,即萬物皆生於自然,萬物的生滅有其自然的道理。“道”就是宇宙的最高原理。從“孔子問禮於老子”一事可以看出老子的人生哲學態度,他認為人貴能知道宇宙間的不變的通則,物極必反,所以才以“去且子之驕氣與多欲,態色與婬志,是無益於子之身”來規勸孔子。

政治方面,老子主張無為而治。誠如太史公所説:“李耳無為自化,清靜自正。”

莊子是老子之後到家學派的最主要代表。司馬遷認為“其學無所不窺,然要其本歸於老子之言”。莊子在老子學説的基礎上,對道家哲學作了進一步發展,建立了一個更為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

司馬遷認為莊子善於行文措辭,但空設語言,還喜歡攻擊當時的其他的學者,只是對老子的思想進行了一些解釋。事實上,莊子思想與老子思想有較大的不同。老子從“道”悟出“常”,莊子卻悟出“變”。他認為天地萬物無時不在變化之中,這種變化是天道的運行,自然的演變。所以莊子主張人應當超脱一切慾望的束縛和情感的糾纏,達到“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的境界。

在政治上,莊子主張極端無為,社會上的各種制度都是給人的天性帶來痛苦。楚威王想讓莊子出任曹國的宰相,莊子的回答“子及去,無污我”,“終身不仕,以快吾志”充分體現了他的政治觀念。

卡家是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中代表新興地主階級的一個學派。因為他們在與舊勢力鬥爭的過程中,主張變法,實行“法治”,所以被稱為法家。

卡家有勢,術,法三派,申不害是法家術派的代表。他的思想學説本源於黃老,講究循名責實,名實相合。他出為韓相,把自己的政治思想與國情想結合,取得了很大成效。“終申子之身,國治兵疆,無侵韓者。”

韓非子是法家的集大成者。在法家重勢,重術,重法三派中,韓非可謂集三家之説,而能成一家之言者。司馬遷認為他“喜刑名法術之學,而其歸本於黃老”。在韓非子的書中有【解老】、【喻老】等諸篇,其思想中的“因自然,圖難於易,適應時變”都直接源於黃老思想。他批判地吸取了老子的辯證法思想,並在唯物主義基礎上加以改造,賦予了新的內容。

韓非看到自己的國家漸漸衰弱,想用自己的政治思想來治理國家,屢次上書卻不得重用。後淪落秦國,被李斯等誣陷,死於秦國。“然韓非知説之難,為説難書甚具,終死於秦,不能自脱”,太史公深為之歎,並在此傳中記載【説難】全文。

太史公把屬於不同思想學派的四人置於一傳,可以説是以其獨到的眼光看到了他們內在的強大的聯繫,氣勢恢弘。

從歷史上來看,春秋戰國時期是由奴隸制向封建制急劇過渡的大變革時代。在生產力發展和奴隸起義、奴隸鬥爭的推動下,新興地主階級向沒落奴隸主階級展開鬥爭。鬥爭的中心問題是建立和鞏固新興的封建制、解放生產力,還是維護和挽救腐朽沒落的奴隸制。階級鬥爭所帶來的尖鋭問題擺在每個階層面前,迫使他們表明自己的態度,提出自己的主張和看法。於是出現了紛繁的、對立的思潮和流派,展開激烈的論戰,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

道家是這其中反映沒落奴隸主階級儀式形態的.一個唯心主義學派。以老、莊為代表的舊奴隸主階層選擇了消極應對,發展唯心主義思想,幻想回到過去。這種與生產力進步,社會歷史發展相違背的願望當然不可能得到實現。但是道家在中國思想史上影響久遠,後來的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多少吸收了老子的思想,有的還進行了積極的改造,對整個中國社會的意識形態的影響都很大。

卡家是這時期代表新興地主階級利益的一個學派,是在新興地主階級反對沒落奴隸主階級的長期鬥爭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李悝在魏國,吳起在楚國,申不害在韓國,慎到在齊國,商鞅在秦國,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變法,為法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礎。韓非順應歷史潮流,進一步較系統全面地總結了變法經驗,把“法”,“術”,“勢”結合起來,為建立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提供了較完整的政治思想體系,成為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在後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統治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當時雖説戰火頻繁,但各國為了取得勝利而努力增強國力,生產力迅猛發展。農業科技的進步帶來意識形態的進步,他們的思想中都或多或少地擁有了樸素的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思想,可是説是我國唯物主義思想的萌芽,也實際世界上最早出現樸素唯物主義的時代。

再從司馬遷寫這篇文章的歷史時期來看,漢武帝時期,漢朝剛步入中期。

漢初,因為承春秋戰國以來四百多年混亂,社會殘破,民生凋敝,人民的財產及精力早已消耗殆盡,舉國上下都需要喘息的機會。漢朝國家初定,深感秦因暴政而失國,所以力求清靜無為。老莊思想的“無為而治”恰好適合當時情勢的需要,於是漢初統治者實行“予民休息”的政策,文、景兩帝都提倡黃老精神,一直到武帝時的名臣汲黯,都是黃老的信徒。在當時的特殊的歷史條件下,曾對恢復和發展封建經濟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

武帝以後,漸崇儒家,但由於統治者追求長生不老,重視養性修身,道家思想中的返本歸真又受到重視。

司馬遷生活在黃老盛行的環境中,當然也受到了很好的黃老思想的教育,對他完成這篇文章起到了很大的幫助。

道家和法家作為兩個立場完全對立的學派,他們的代表人物被太史公合為一傳,表現了他非凡的歷史功底,不愧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歷史家之一。

但是從今天的研究成果來看,太史公之言也有寫偏頗之處。

莊子雖然是繼承了老子的思想,但更重要的是對老子思想的發展。他發展了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打破了傳統的束縛,宣告了一系列曾被認為是永恆真理的東西不過是相對的、處於變化之中的東西。這對於中國哲學起了一定的積極作用。莊子哲學中的樸素辯證法等合理因素多為歷史上的進步思想家所吸收,也曾成為後來一些進步社會力量反對封建專制、要求民主的思想來源之一。

韓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他的治國思想在當時有積極的作用。但他始終還是一個維護剝削階級和鞏固封建專制等級制度的政治家。對於勞動人民,他主張“嚴刑重罰”,過分強調暴力、鬥爭和對立,為了統治而極端殘酷地對待百姓。他的思想給中國這麼多年的封建統治下的人民帶去了多少痛苦。

不管怎麼説,在當時,司馬遷能比較精要地紀錄到家和法家的思想,看到他們中間存在的聯繫,點出其思想本源,並且為後人留下了如此珍貴的研究資料,現在看來都是很了不起的。這篇文章行文流暢,氣勢滂沱,也可以説是一篇優秀的文學作品。司馬遷當之無愧是中國古代的大思想家。

《老子》的讀書筆記3

老子説,我有三件寶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愛,第二件叫節儉,第三件叫不敢處在眾人之先。

老子認為正是因為仁慈,所以才能做到英勇無畏;正是因為節儉,統治者的統治地位才能長久;正是因為謙和退讓,才能成為萬物的尊長。

“慈”“儉”“不敢為天下先”這三寶,其力量與價值是無可估量的。“慈”包含有柔和,愛惜之意,即愛心加上同情心。“慈”,不僅是要仁慈待人,而且還不可做害人之事,不説損人之話。“慈”是三寶的首要原則。

“儉”的內涵一是節儉,二是收斂。老子要求人們不僅要節約人力,物力,還要聚斂精神,積蓄能量,等待時機。“儉”不僅僅只用於財產方面,一切事情均可用儉。

“不敢為天下先”也有兩層含義:一是不爭,謙讓;二是退守,居下。老子身處亂世,深深地感受到治國安邦離不開這三寶。

捨棄虛名

老子説華麗的色彩,容易使人的眼睛受到傷害;美妙的音樂,容易使人的耳朵受到麻醉;香美的食品,容易使人的`口味變得挑剔;縱情打獵,容易使人的心不安定;稀有的貴重物品,會導致偷盜產生,敗壞人的品德。所以,聖賢的人只求能夠果腹,而不追求外在的美觀。

老子認為眼睛是用來分辨真偽的,一旦為華麗的色彩所矇蔽,就會失去分辨能力;耳朵是用來接納聖賢教誨之言的,一旦被靡亂的音樂所幹擾,就會喪失專一;人的口舌具有感知各種味道的能力,然而過多地品嚐風味佳餚,就會使口舌麻木,喪失辨別味道的能力;而金銀珠寶,華衣美食等稀世之珍,激起了人性的貪婪慾望,驅使人們鈎心鬥角,爾虞我詐,甚至草菅人命。

老子並不反對人們享受生活,他只是提醒我們,要抵制各種慾望的誘惑,保持內心清淨,才能生活得自在快樂。

以柔克剛

老子認為天下萬物唯水最柔弱,但是,攻擊堅硬強壯之物,又沒有哪種事物能勝得過水,因而水其實是真正的強者,沒有什麼事物可以代替。柔弱能戰勝剛強,弱小者能戰勝強大者,這是天下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沒有誰能真正做到。天下人仍舊要爭先,爭強,絕不肯示弱。

《老子》的讀書筆記4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這是向自然學習的治國之道。老子講要削減人們的慾望,減少人們的競爭,讓其按照自然天性發展。甚至讓民不去追求知識,但是要注重強身健體。想起一句西方哲人的話來:“讓自己的慾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站在這個角度,老子是想千方百計的減少我們的慾望,同時減少我們的知識能力,他可能覺得知識也是人慾望來源的一部分。這是有一定道理的,“人生憂患識字起”,講的大概也是這個道理。人們懂得的道理越多,想得就越多,憂患和意識自然就多了起來。不過,或許我們可以像老子本人一樣,在跨過了知識的這個階段而至無為之狀態,因為我們的社會已經不可能再直接造就簡單無為,因為慾望已經在人類和社會中產生且越來越強大。比如你出生了之後就知道有一種目標叫成功,成功後有什麼……

所以,在這個時代,我比較傾向於“未曾拿起,何言放下;既已拿起,也理應而且終將放下”。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或許也是異曲同工之妙。又或許社會的發展也會經歷這樣的階段,現在的社會正處於多樣性急劇擴張、物質和慾望越來越‘豐富’的階段,或許以後會朝簡單、自然、無為的方向發展也未可知。值得一提的是,對於“讓自己的慾望保持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我們的政府做得似乎正好相反。

他一方面在用一元性的教育和言論把我們塑造成一個“機械人”,無形中扼殺了我們的創造力,一方面又(或許是不得不)讓社會的`慾望越來越大,經濟發展了,物質更豐富了,人們的選擇也更多了,可是,我們人性的進化,卻是如此的緩慢,甚至在一直在倒退……

又看到“虛其心”,我覺得很像基督教説的,“把自己的心空出來,讓神進來”。人作為人始終是渺小的,如果以他自己為中心,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或許可以在一個環境中獲得世俗的快樂和與人競爭之後短暫快感,可畢竟人不可能最強,人的力量也是渺小的,而且人很容易拜倒在權力、金錢、包括自己的情緒和慾望之下,結果很容易迷失自己,倒不如把自己空出來,只讓神來主宰,或許可以真正的做到“不後悔,不用怕”,自然而然享受塵世生命帶來的樂趣。

《老子》的讀書筆記5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穀神:

1、被信仰為促進穀物生長保證五穀豐收並主宰植物每年的生長、腐爛和再生的神;

2、古代道家用語。谷和神本分用。後多並稱。“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玄:象形。小篆字,下端象單絞的絲,上端是絲絞上的繫帶,表示作染絲用的.絲結。本義:赤黑色,黑中帶紅;牝:形聲。從牛,匕(bǐ)聲。依甲骨文,“匕”為雌性動物的標誌。本義:雌性的禽獸;玄牝:道家指孳生萬物的本源,比喻道。

從説文解字和古代的解釋看,這句的意思是指道不會死亡,而且為天地的根源。最後一句是描述道的“性質”的,似有似無的存在,但其作用卻無處不在,且無窮無盡。這或許是給我們一種信心,道是存在着的,而且可以永遠存在。那我們可以通過人類和科學去認識道嗎?

《老子》的讀書筆記6

《老子》讀畢。《老子》凡五千餘言。去年數次欲讀,數次擱置。遂拖至今年始讀。五千言,讀來並不費事。然要真正悟透學懂,談何容易!掩卷細思,頗多感慨。

司馬遷《史記》之《老子韓非列傳》曰:"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隱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矣,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

由此可知,老子著書,其目的,乃是"見周之衰".老子所在之春秋時期,就學術而言,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就社會而言,則是禮崩樂壞,世風日下;各諸侯國戰爭不斷,民不聊生。老子不願意見到社會之如此。便倡導無為而治,返璞歸真,崇尚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傳世,兩千餘年。自其傳世,則與儒家一道,對中國文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在社會道德、政治理論、倫理教育方面,儒家佔統治地位;然在哲學、美學和藝術創作方面,道家之思想的影響遠遠大於儒家。亦即,儒家文化在與現實社會聯繫緊密的學術領域中具有主導地位,然而,道家則在那些具有強烈思辨色彩和需要豐富想象力與創造力的學術領域中發揮重要的影響。這一點,可在《莊子》中得到最好的證明。《莊子》其想象之豐富,語言之精美,於先秦諸子,當屬第一流。

以道家思想為主發展而來的'道教,也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土生土長的宗教。在道教的發展過程中,與儒家、佛教,相互融合,相爭相競,最終形成了儒釋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不可謂道家之作用和影響力之不大。

兩千年來,注述《老子》,成了一門沒有盡頭的研究領域。注述《老子》也成了古今許多研究者的終生事業。然很少有人能夠真正詮釋《老子》的真意。五千言之《老子》,後世注者恐怕不止五十萬,五百萬言。其精義之深之廣,夫可見爾!

《老子》無為而為,深奧難懂,作為道家的開山鼻祖,實在是玄之又玄。然而,不讀《老子》,終將是一生之遺憾。讀之而不懂,就像吾輩,則在意料之中。

著名史學家呂思勉説,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專明一節之用,道家則永攬其全。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寥寥數句,近言《老子》之真義。

《老子》的讀書筆記7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意思是,禍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又含有禍的因素。也就是説,好事和壞事是可以互相轉化的,在一定的條件下,福就會變成禍,禍也能變成福。老子説的這句名言,是很有道理的。

老子是中國,也是全世界最早具有辯證法思想的哲學家之一。關於老子其人、其書及其“道論”歷來有爭論。根據司馬遷在《史記》一書中給他寫的一個簡單的傳記來看,他是春秋時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縣)厲鄉曲仁里人。“老子”是人們對他的稱呼,“老”是年高德重的意思,“子”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他的生卒年月不詳。

老子做過周朝的“守藏室史”(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館長或歷史博物館館長),所以他諳於掌故,熟於禮制,不僅有豐富的歷史知識,並有廣泛的自然科學知識。

公元前520年,周王室發生爭奪王位的內戰,這年4月,周景王卒,大夫劉耿立王子猛為悼王。王子朝殺悼王自立。晉人攻王子朝,立王子匄為敬王。這次內戰達5年之久,公元前516年,王子朝失敗,席捲周室典籍,逃奔楚國;老子所掌握的圖書亦被帶走。於是,老子遂被罷免而歸居。形勢的變化,使老子的地位發生變化,使他的'思想起了大轉變,由守禮轉向反禮。

老子由於身受奴隸主貴族當權者的迫害,為了避免禍害,不得不“自隱無名”,流落四方,後來,他西行去秦國。經過函谷關(今河南靈寶縣西南)時,關令尹喜知道老子將遠走隱去,便請老子留言。於是老子寫下了5000字的《老子》。相傳老子出關時,騎着青牛飄然而去。

老子的思想主張,大都保存在《老子》一書中。《老子》共81章,分上下兩篇,共5000多字。因為它所講的是道與德的問題,後來人們又稱它為《老子道德經》。現在我們所見到的《老子》一書,並不是老子的原著,因有戰國時人增益的文字,但其中的主要思想卻是屬於老子的。

《老子》的讀書筆記8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傅佩榮的譯法是:“天地沒有任何偏愛,把萬物當為芻狗,讓它們自行榮枯”,而我的直接是,這裏應該是説“如果”天地不仁,“則會”以萬物為芻狗,即會把萬物丟棄。(芻狗: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魏源本義:結芻為狗﹐用之祭祀﹐既畢事則棄而踐之)。如果聖人不仁,(我覺得是指那些明白了‘道’的人),(仁:會意。從人,從二。右邊的二是重文。本義:博愛,人與人相互親愛;),就會丟棄百姓(甚至有玩弄百姓之意的感覺)。橐龠(好像指風箱之意,我沒有去查),可能這句是講道很虛但不匱乏,可以源源不斷。而最後那句似乎是在提醒我們,不要説太多,而應該守住虛靜?人在説話的時候(尤其是在和人溝通時)確實容易陷入表現自己的境地,不但失去了溝通的本意,也失掉了自己的`虛心(我把的虛心大概與慾望相對,即把自己的心空出來,而非謙虛)與安靜。(或者人在在安靜的時候才能感受到道的存在?)

《老子》的讀書筆記9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想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我覺得這章講的大概是相對論,然後從他的相對論中得出其處世之道。事物的價值只要是以人來判定的,總會是相對的。因為人本身就是一個主觀的'東西,每一個人都有一個靈魂,而且認識事物都是由內向外的。因此後面講的無為,不有,不恃,弗居,可能更偏向於自然之道,而非人的價值。因為大部分人存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想有為,想擁有,想追求……。或許,用天道來養人道,會是人相對價值中的一個客觀標準,就像上帝的《聖經》一樣。不同的是,聖經已經寫就,而道提倡的向自然學習,則需要我們自己努力的去尋找。老子或許早在幾千年前就開始了尋找的歷程,而我們不但沒有很好的繼承,甚至越走越遠。(因為開始做筆記時沒有記錄每一句話的意思,只是寫了自己的理解。後面寫得比較詳細,像“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和第十章頗有雷同,如果不明白其意思,可以參照後文)。

《老子》的讀書筆記10

很喜歡金庸的《碧血劍》中皇太極的一句話“讀書當學書裏頭的本事策略,不必學漢人的秀才進士那樣,學甚麼吟詩作對”。

現實的社會,魚龍混雜,人心險惡。學校,新聞聯播中的所傳播的美好盛世很難遇見,為明哲保身則需學前人之人情世故。

每讀《史記》都不覺受益匪淺,能在丹青史書中留有恢弘一筆之人,必有其過人之處。

而每讀到《老子韓非列傳》中韓非所著的《説難》一文都不禁與司馬遷的“餘獨悲韓子為《説難》而不能自脱耳”所產生共鳴。

“凡説之難,在知所説之心,可以吾説當之。”所謂見人説人話,見鬼説鬼話。但是即使是同一個人説同樣的話也要分時候,分身份。“人主亦有逆鱗,説之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與人交流還需先察言觀色,特別是與領導彙報,不如此往往會被莫名奇妙的'挨批,而領導亦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緒為佳。如此則員工可無心理壓力,工作也可正常運轉。

曾在央企中建任職,上層領導視察與學生員工座談,不斷鼓勵隨意提問。然而真的可隨意嗎?央企領導座談無非是為了幾張可宣傳的照片,這是人盡皆知之事。一學生入世自然不懂其潛規則,抱怨了一句“太累,生活既是工作,工作還是工作”。領導自然不好發作,只好悠悠一句:“小夥子,你的思想有危險啊。”這個小夥接下來會面臨什麼已不用猜測,無非是單獨被叫到項目經理辦公室談談人生。果然不久後就提出了辭職。

或許有人會覺得我悶,但是正如長着説言,“悶聲發大財”才是王道。鄙薄輕慢都已經習慣,唯有沉默求心安。

《老子》的讀書筆記11

人無道德不生,人無道德不醒,人無道德不醉,人無道德不樂。

“道”是宇宙本源,是一切運動的法則。這是道家最基礎的核心。老子提出,充分認識並尊重自然界規律,讓宇宙萬物“自足其性”。於今而言,修道不僅要“度己”,而且要“度人”,以各種適宜的方式,圖世界共同的利益。

“老子的哲學是世界哲學的源頭”,哲學師長黑格爾對老子推崇備至。文學巨匠托爾斯泰由衷地説:“中國老子的精神,是我思想的源泉。”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思想家愛因斯坦經常閲讀的書籍清單中,也有許多老子的著述。

這些或許能夠説明《道德經》為何成為僅次於《聖經》的世界出版量最大的'印刷物。

老子被世人尊稱“世界哲學之父”。能夠讓全人類分享的老子思想文化精神,可謂人類之幸事。“信言不美”“善者不辯”,老子言正而名順!

人皆老子,無人不以為自己心存“德行”。

今讀老子《道德經》,猶覺老子思想之於現實生活的深入影響,倍感老子精神之博大。遂邊讀邊解讀,輯為《老子新篇》62篇。個人拙見,擾人耳目,諒之。

《老子》的讀書筆記12

我讀《老子》,只為知其大意,非為深入研究。故粗粗略讀而已。與《莊子》、《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一樣,該等經書,非長期研讀、反覆研讀、靜心研讀,而不能知其精華者也。苦於古人著述,今人書籍,外加電子信息,浩如煙海,充斥各個空間,人目力之所及僅九牛之一毛而已!於是,感昔日光陰虛度之太多,慨人生在世時間之太短。唯有不再虛度,抓緊一切時間,日日研讀經史子集,時時關注時事變化,方能讀得自己稱心如意之書籍,也不至於活在歷史中而與當下決裂也!否則,真的成了活在當下的古人了,成了食古不化的古董了。

由是,我倍感人生於世,經事之少,讀書之少,學問之淺。又觀世人宥於抱怨焦慮,徒耗時日,浪費生命,實是可惜可歎。故唯有餒心平靜有力的人,才能活的優雅、從容,活出生命的質感和豐富意義。《老子》曰:"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又云:"致虛極,守靜篤……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又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鋭之,不可常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此之謂也。

人生的`真義,到底為何?以守道不爭處世,則天下莫能與之爭,概為待人處事之原則。見素抱樸,少私寡慾,概為生活之原則。功遂身退,上善若水,處眾人之所惡,概為對功名利祿之原則。

《老子》實為一本修身處世、待人接物、齊家治國之大百科全書,雖深奧玄黃,卻一定能常讀常新。經典之為經典,於此可見!

《老子》的讀書筆記13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科?愛民治國,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哎呀,這一章太長了,而且很難。開始除了後面幾句,幾乎沒能看懂,沒有辦法,只能遇到不懂的字和詞,用我們的老辦法,查字典嘍。

先大概看一下句子的排列,我覺得前面都是如何去修身養性、去獲取知識的理性,去多樣性的發展,後面一句是達到這些之後更為理想的狀態。“營魄”不知為什麼,幾乎所有的書上都講這是“魂魄”之意,我查了一下:營,營,從宮,熒。宮,房子,與居住有關。本義:四周壘土而居;魄:從鬼,白聲。從鬼的字,常與靈魂、鬼怪有關。本義:陰神,迷信的人指依附於人的身體而存在的精神),我覺得營不是指‘魂’,而是指為‘形’,而魄指“魂魄”,因為魂魄之於身體,就好像我們之於房子。所以這句應該解為:魂魄和形體合一,能達到‘無離’的.狀態嗎?無離可能是指人與道合一。“專氣致柔”可能是指一種修煉的一種方式,因為無重點詞,沒有辦法查詢,所以這句應該是説,專氣致柔的修煉,能達到嬰兒般(純潔?混沌?)的狀態嗎?老子除了喜歡用水來作喻,還喜歡用嬰兒,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嬰兒是人之初始,而道也是萬物之始。“滌除玄覽,能無疵科?”應該也和上句意思大概一致。愛民治國,可以達到無為而治自然而然嗎?老子的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而且這也是他的理想和期望。“天門”:指指鼻、口或天庭,開闔即開與關,可能也意指交流,雌:從隹( zhuī)。表示與鳥有關。本義:母鳥。引申為母的。對於這句話,我沒有更好的理解,只能跟從大多數人的看法:感官與外界的對立變化相接觸,能寧靜吧?這也理解也有一定的道理。雌、母確實也有寧靜之意,而前半句也確實有自己的感官與外界交流之意。“明白四達,能無知乎”,應該指明白道理,能沒有知識嗎?或者説,能不用知識就可以達到嗎?但這樣理解的話,就和前面的幾句有點不太一致,因為前面的後半句都是講老子的理想的狀態。無知顯然也是,但可能這裏的無知不是指沒有知識,而是指不用心機,自然而然,這樣理解的話就通順了。

最後的總結語更是經典語,一直流傳至今。生之,畜之,應該是一個意思,就是生養萬物。後面的並列句是為了解釋老子理解的德,應該做到生養萬物而不佔有他,“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意思大致相近,為(為、為,為的本義是母猴。象形。按字,從爪,古文下象兩母猴相對形),有母意,可理解為:做萬物之長,卻不主宰他們,(恃:從心,寺。本義:依賴,依靠),這裏的“主宰”很有意思,恃的本意是“依賴,依靠”,統治者雖為統治被統治者,其實乃是依賴他們,這與我們政府宣傳的“人民是政府衣食父母”是一致的。可我們的政府卻只見它統治人民,卻不見他因依賴人民而感恩,如果説有感恩,也只是存在於文件和口號之中,説一切為人民服務,還説“以德治國”,殊不知,真正的‘德’不是佔有、控制,統治,而是自然而然的引導他們(與強制相對),生養他們(其實也就是服務人民)。我們的政府什麼時候能真正做到呢?

《老子》的讀書筆記1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從辵,首。本義:供行走的道路。但此處的道可能指先於宇宙之前的混沌,莊子講《渾沌之死》,開七孔於頭,然後有了萬物或叫宇宙,而七孔在我看來不僅代表萬物,也可能指人類、慾望,‘名’。我覺得這章是在刻畫混沌之後,宇宙出現之後萬物(尤其是人)的差別與對比。道與名相對,妙與徼相對(前者為微妙之意,後者為考察,認識之意)。混沌死了之後,道卻永遠存在於宇宙當中,維持着宇宙的'運行。

《老子》的讀書筆記15

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叫“芻(chu)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們重視的祭品,人們對它精心打扮,小心翼翼的呵護着,但用過以後即被丟棄。人們對芻狗只是使用而已,並沒有什麼愛憎。

《莊子·天運》寫道:“夫芻狗之未陳也,盛以篋衍,巾以文繡,尸祝齊戒以將之;及其已陳也,行者踐其首脊,蘇者取而爨之而已。”用現代話説就是:當草扎的芻狗剛剛弄好,還沒有陳設在神位的時候,把它輕放在竹筐裏,並且用刺有花紋的巾帛包裹着,主持祭祀的巫師,齋戒沐浴之後,才恭恭敬敬的把它送到神位上行祭;等到陳列獻祭完畢,芻狗就被拋棄了,行路的人可以隨便地踐踏它的頭和脊樑,打柴的人見到它就撿去燒火做飯了。

這就是芻狗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世間的萬事萬物,其實都是這樣的“人生”過程。

各類植物,春萌、夏盛、秋枯,年復一年的'循環着;尤其是莊稼,幼小時人們呵護着,長大後人們精心耕耘、細心管理,當人們收穫了果實之後,莊稼秸稈就被砍掉抑或是一把火燒掉。這就是自然規律,

老子看到“芻狗”由生到滅的過程,發了一番感慨——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tuoyue)乎?

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用現在話來説就是:主宰一切的“天地”,面對萬物時,沒有偏愛,無所謂仁慈,任憑萬物像芻狗一樣自生自滅。(不會因新生的而喜悦,不會看到衰亡的就去救助)

賢明的統/治者————“聖人”,面對百姓大眾時,沒有偏私,一視同仁,心無成見,任憑百姓自己發展,像芻狗一樣有盛有衰。由此看來,天地之間一切事物的規律,不就像個風箱(橐籥)嗎?裏面雖然空空的,但是總有風吹出來,並且不會窮竭;持續的動就會生生不息。

如果統/治者政/令喋喋不休,註定是行不通的,不如保持適中。這就是清靜無為,黃老哲學。

老子告訴我們,天地間的一切事物,要讓它們按着自身的規律去發展,要虛懷若谷才能使萬物循環不竭,萬萬不可橫加干預,政令煩苛,反而會適得其反。

標籤: 讀書筆記 老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62od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