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幼兒園讀書筆記14篇

幼兒園讀書筆記14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這時候,最關鍵的讀書筆記怎麼能落下!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讀書筆記,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園讀書筆記14篇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

今天看了《你很特別》這篇文章,我在想,什麼才叫特別呢?特別的定義是怎麼樣的呢?我特別嗎?班上的孩子,他們誰是特別的呢?聰明漂亮的叫特別,還是聰明有才的叫特別?走在下班的路上我不斷的在尋找這個所謂的“特別”。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面對的是一羣天真可愛的小天使,我能對誰有“特別”嗎?當我以一個教育者的身份面對班中的三十幾位孩子時,她(他)們在我面前都是那麼特別的、獨一無二的、是我要用愛心呵護的。如果我對這個“特別”太過於注重,後果會是怎麼樣的,孩子們幼小的心靈會在步入社會的第一步就受到打擊,這是多麼的殘忍。而這個“特別”意味着,老師對漂亮的幼兒、聰明的幼兒、讓人看的'順眼的幼兒貼金星星,而對剩下的那些幼兒貼灰星星。沒有了公平,沒有了平等,對偶爾做錯事,偶爾調皮的孩子給了一個否定,沒有了翻身的機會,這樣的教育還有意義嗎?同樣很多家長,為了在老師地方給自己的孩子搞一個“特別”千方百計的去討好老師、取悦老師,希望老師給自家的寶貝多點的“特別”,這樣的行為有意義嗎?老師是教育者,處的就是教育,平等公平嚴格的對孩子,是對孩子負責,家長還要什麼特別呢?我們也希望家長們更不要用“特別”看每一位老師,因為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特長,自己的個性,那是獨一無二的,相信我們能給寶寶最好的最美的。我只想説:寶貝們,無論你是美是醜,聰明還是笨笨,你都是特別的,不需要任何理由、任何條件。

這個特別無意的讓我感到社會上存在的太多的有色眼鏡,也就是書裏説的“特別”。就因為有這個特別,讓很多和睦離我們遠去,讓許多人開始逃避,失去信心。不管是對待孩子還是成人都要保持一視同仁態度,保護好孩子的幼小的心靈,保護好成人的自尊。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拋去別人會怎麼看的顧慮、拋去世俗的標準,那些來自

別人給出的記號有什麼意義嗎?你就是你,做你自己就好。即使你再普通,你也永遠是父母眼中的寶貝,如果你夠自信,如果你夠堅強,那麼別人給你貼灰點也好,星星也罷,都不能左右得到你。

如果一個人的思想跟行為變得隨波逐流是非常可悲的,俗話説“知人者智,自知則明”説明正確的,客觀的看待自己是一門藝術,不要被俗世的態度摧毀自己的價值。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2

古人説:“教師、傳道人、教授,也要解惑。”顯然,做一名教師並不容易,但做一名深受孩子和家長喜愛的教師卻不容易。它肩負着無數人的希望和支持。新時期的教師無疑是對知識、教育能力和綜合素養的考驗,教師教學活動的設計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在實踐和反思中,我認為幼兒園的活動設計必須立足於促進幼兒的發展。教育活動的'設計應適應幼兒的水平。教育目標不能任意提高,也不能盲目落後。內容應立足於兒童身心發展的成熟過程,注重兒童的學習準備。兒童發展的動力是內在矛盾。活動設計應促進兒童內部矛盾的出現和解決,儘快促進兒童的早期發展。老師不應該把重點放在孩子今天知道什麼和他們明天會學到什麼。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3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着是無數人的希望和重託。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能力、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在實踐與反思中,我覺得幼兒園的活動設計,必須以促進幼兒發展為出發點。教育活動設計應適應幼兒水平,對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滯後。內容應以幼兒身心發展的成熟程序為基礎,注重幼兒的學習準備。幼兒發展的動力是內部矛盾,活動設計應促進幼兒內部矛盾的產生並解決,促進幼兒儘早儘快地獲得發展。教師不應該把着眼點放在幼兒今天知道了什麼,明天將學會什麼,而應該着重考慮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能力,如何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學習,以及該活動會對幼兒的.發展起什麼作用等方面。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義。要求選擇符合學前兒童學習的生活經驗,把富有教育價值的內容納入教學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眾所周知,對幼兒來説,生長是重要的,他的發展是隨着生命運動而進行的。兒童在自己的親身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學習,由此獲得各種生活知識,習得人際交往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幼兒園的活動設計,應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則。

學前兒童的生活是活動,愛活動是學前兒童的天性。活動化原則是指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以活動為基本形式,其本質是通過調動幼兒積極進行外部活動而引發積極的內部活動。這種內部活動不僅僅是智力運演,也是情緒調節、態度形成、知識結構化過程。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4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5

在本次高級教師培訓班的學習中,我學習了《幼兒教師反思能力培養研究》一書。這是一本很好的書,他的通篇內容都很貼近我們的工作實際,所以我是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看後感受很深,也得到了許多的啟發。

反思活動是我們天天在做的功課,但是雖然天天做,也不一定已經做得很好了20xx年幼兒園老師讀書筆記20xx年幼兒園老師讀書筆記。通過看本書,我對反思活動有了一個新的瞭解。幼兒園的反思活動他有三種形式,即內省、撰寫文字材料、與人交流三種方式。任何一種反思的形式只要好好地去把握,用心地去做都能讓我們收益匪淺的。我們在反思的'時候可以與同事進行交流,並且用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這樣能夠幫助我們今後在反過來來看這件事,堅持關注一件事情,都能讓我們的感受越來越多的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知道反思有兩條主線:

一、關注教師的反思,他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去進行反思:

教育目標的適宜性:

1、是否適宜幼兒年齡特點、符合本班幼兒現有發展水平指定目標。

2、是否考慮幼兒的已有和能否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20xx年幼兒園老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對教育目標的反思是對整個教育活動反思的重要環節和內容。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方法與教育策略的運用、環境材料的提供都是為了事先目標即兒童發展,所以在反思一個活動時,首先和重要的應是對教育目標進行適宜性的分析)

教育內容的適宜性:

1、是否依據目標選擇教育內容和充分考慮兒童的興趣需要,或是否將學習內容與兒童的興趣需求有機結合。

2、是否體現了為實現目標和為兒童發展服務。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6

我們幼兒園是一所新園,區域活動的創設與活動的開展都是我們工作的重點。雖然聽過一些專家講座,在網上了解過一些相關的資料,但對於區域活動的創設和活動的有效開展還是有種不知從何做起的感覺。而這本董旭花教授主編的《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活動指導》一書真不亞於雪中送炭,讓我一口氣讀完後還是愛不釋卷,時不時拿出來研讀一番。書中説到,學習傾向的區域一般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投放材料,目標性更強,更具有學習和技能練習的成分,教師通過控制材料支持或引導幼兒的活動。學習性區域相對來講比較安靜,有一定的規則,講究秩序,對於幼兒的智能和動作發展有益,也有助於幼兒良好學習品質的形成。幼兒園自主性學習區域是指那些學習傾向較突出的區域,主要有生活操作區、美工區、益智區、科學區等。本書圍繞教師在開展生活操作區、美工區、益智區、科學區這四個學習性區域最關心的五大方面,即區域活動內容與關鍵經驗、區域活動的一般流程、區域評價的一般要點、問題與對策以及活動案例,進行了理論結合大量實踐案例的闡述。

令人欣喜的是,書中按照每個區對教師關心的五個方面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解答,還結合了很多的案例進行説明,對於我們一線教師來説,非常具有可操作性,有很強的參考價值。例如在生活操作區,書中指出,活動內容主要包括生活技能練習和精細動作發展兩大類。生活技能練習主要包括疊手絹、穿衣服、擇菜、剝豆子、使用工具、整理學習用品等與自己生存、生活相關的練習活動;精細動作發展主要包括抓、倒、夾、擰、編織等於手部精細動作發展密切相關的活動。還例舉了每個動作的練習可以提供的材料、難易程度,如抓的練習:由易到難又可以分為五指抓、三指抓、二指抓等。最初幼兒是五指抓,教師可以提供大一些的物品,如乒乓球、核桃,逐步過渡到小一些的物品,讓幼兒練習三指抓和二指抓。書中用表格的形式説明了各年齡段的關鍵經驗,讓老師對幼兒各年齡段的目標做到心中有數。

在實際開展班級的學習性區域遊戲時,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惑。而在書中,對每一個區域都會有問題與對策的例舉和解答。針對教師在各個區域的環境創設與活動組織指導方面遇到的問題和困惑,分別闡述了應對的具體策略。每個區域的問題都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應對策略也具體明確,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性。例如我們都會遇到孩子對數學遊戲不感興趣,怎樣提高幼兒對數學遊戲的興趣是我們一線教師比較頭痛的問題。而書中對這個問題進行了詳細的解答。書中還例舉了大量的活動案例,對每個案例的適合年齡段、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操作要點都進行了詳細的闡述。讓我們可以在實際操作中進行參考、借鑑或受到啟發,選擇適合自己班級區域的遊戲內容和材料。在這本書的指導和引領下,我對幼兒園區域活動如何創設與有效的開展有了更深刻的瞭解和認識。

讀了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窗邊的豆豆》一書,感慨萬千。書中記載了作者(豆豆)經歷過的一段真實故事。當豆豆的媽媽聽老師説孩子在學校是個“怪怪的人”、“搗亂”、任性,會影響別人,建議轉學時,她想:一定要想辦法找到一所能夠理解這個孩子的學校。

“巴學園”真是一所奇妙的學校,當小豆豆第一次來到這裏,校長就和藹可親地讓她介紹自己,“隨便怎麼説都行”,小豆豆看到校長聚精會神地聽自己講了一個上午,心情好極了。

“巴學園”的孩子可以坐在用廢舊的電車改做的教室裏,孩子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選擇想學的課目,也可以跟自己喜歡的同伴坐在一起。音樂課,孩子們不僅用耳朵聽,更是用心去體會,他們光着腳跳來跳去,感受着節奏、韻律。學校運動會上,身體有缺陷的孩子總能拿到第一,而這一切都是校長的精心設計。

“不要把孩子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而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比老師的計劃,更要遠大得多。”這就是小林校長的辦學宗旨。

一段“巴學園”的生活,讓在一般人眼裏“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一個讓大家接受的好孩子,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我將書中感悟到的見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與孩子平等互動的快樂。比如:我班的陳志剛小朋友,聰明、調皮,在別人的眼裏他是個典型的多動症孩子,整天摸這動那,一刻也停不下來。他一天到晚就用彩筆到處亂畫亂塗,經常與別人説反話,老師説請小朋友坐好,他卻接話説看誰坐得不好。老師對他説服、教育、引導都不見效,不少家長要求孩子遠離他。我通過與志剛的家長談心,知道孩子在家也是如此。我對其進行了跟蹤觀察,發現他十分喜歡車,也愛畫車。投其所好,我們兩人共同探討與車有關的話題,他興趣猛增,滔滔不絕地説個不停。我發現他真是個“車行家”,知道那麼多名車,他所畫的車,部部形色兼備,十分漂亮。

我試着與志剛小朋友進行了幾次談話,將他的優點告訴全班小朋友,請他自己講他最喜歡做的事,將車的有關情況説一説,將他的畫貼出來。小朋友們這才發現志剛很了不起,自然改變了對他的看法和態度,慢慢與他接近,接受了他。志剛小朋友融人到集體懷抱,各方面都有很大進步。

通過讀書,我們深深地體會到:教育不應是僵硬的教育,而應是互動的充滿生氣的教育。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過於有眼睛卻發現不了東西,有耳朵卻聽不到聲音,有心靈卻無法理解真、善、美,這是值得我們幼兒教師深深思考的。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7

近日,我讀了《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感到這本書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塑造教師:教師如何避免易犯的25個錯誤》一書中,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卡羅林博士,收集了教師們回憶的近200個在學生時代所經歷的最不愉悦,且記憶猶新的事件。這些事件,涉及幼兒園、中國小以及大學的學生生活,包括班級管理、學生活動、課堂教學、成績評定、師生交往等等方面,內容豐富,舉例生動形象,真實地反映凝固了教師在教育管理中易出現的種種錯誤。讀着這本書,如身臨其境,從所舉教師的錯誤當中,思索着,對照着,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特別是從這些案例中進一步理解了學生的感受,又一次站在學生的視角審視我們的許多教育現象和處理方法。

這本書更吸引我的是,在每一個案例後都有“處方”的形式,對發生的事件給予分析,幫助讀者找出問題的根本。這些分析根據人的心理髮展的理論,提出許多現代教育理念,強調了對學生的尊重、理解,關注、欣賞、支持、幫助,突出了作為教師應有的對學生真誠的愛。諸如:“當你身處一個手指責別人的時候,剩下的.四個手指其實在指責自己”,“優秀的教師,善於挖掘不擅長表現的學生其他方面的優點”,“通情達理的老師會注意黑板禮節——尊重學生、理解學生上黑板做題時的感受”等等。

做教育教學工作十幾年來的我看完這本書,我覺得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着學生的成功與失敗,表揚學生還是批評學生,促進學生進步還是抑制學生髮展,是我們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想想自己也許在不經意間我的言語傷害了孩子,我卻不知道。這本書中介紹的知識能讓我恢復平靜,保持心理平衡。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8

故事發生在一個普通的冬日,作者和朋友看見一位老人拿着飼料在翠湖邊給海鷗送餐。聽説這位老人天天都去那裏餵食給海鷗,已經有十多年了,所以海鷗和老人產生了特殊的感情。老人還給海鷗取了好多名字,他們也非常聽老人的話。沒想到十多天後,老人去世了,把他的相片放在翠湖邊時,所有的海鷗竟然全都飛了過來,排成列隊為老人守靈。他們似乎也很悲痛,繞着相片飛了好幾圈才飛走……

我讀了以後,覺得老人是一位熱愛動物的.人。他天天拿着一大袋飼料,走十幾公里的路去喂海鷗,要一直到天黑才回家,這是件多麼不容易的事啊!

我明白了人與動物之間也要充滿愛護之心,人們不要去侵犯動物的領地,而是去照顧它們,這樣人與動物將成為大家庭,世界將變得更加美好。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9

昨日,我讀了《兒童美術教育》一文後,感觸很大。在美術教學中,由於我們對美術教育的目的認識不清,所以對繪畫技能的傳授與幼兒創造力的發揮“度”的把握不夠準確,常常會教一些“概念化”的東西,機械模仿成分過多,創造成分不足。

我對美術形式的審美特徵如:對稱、均衡、節奏、速度、韻律以及美術作品的整體美感效應不夠重視。還忽視審美能力的培養,在美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上,沒有利用多種美術手段對幼兒進行有目的、有計劃地審美心理結構的培養,活動時間一味的`拉長,活動內容如大拼盤,而且是事先準備好各種活動的拼湊表演,看不到幼兒對周圍事物真、善、美的理解與表現。

文中提到,任何幼兒都應享有與其心智成熟程度相適應的自由權利,我們不能以幼兒尚未成熟為藉口,剝奪他們應有的自由。教師對幼兒的控制僅僅是因為幼兒需要幫助,而不是因為幼兒無知無能。控制也並不是意味着幼兒被動的接受教師的建議與命令。在美術活動中,幼兒主要需要表現的不應該是繪畫技巧,而是幼兒自身的情感和感受。教師應該真正讓幼兒自己去發現、認識並表現出周圍生活中的真善美。

傳統美術教育還存在一些弊端,在教育觀念上,過多的注重技能的培養,強調幼兒繪畫色彩、造型及其結果,以像與不像、是與非作為評價幼兒作品的標準。在活動的組織形式上,侷限於課堂教學及運用有限的工具;在教學方法和手段上,通常採用臨摹範例的方法,忽略了幼兒的創造性,扼殺了幼兒對美術的個性表現,抑制了幼兒創造才能的發揮。

我們教師在以往的美術教育中注重知識、技能的掌握,忽略了幼兒對美的感受和審美能力的培養,重視教育過程中內容的實現和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的應用,忽略了幼兒對美術活動的興趣及在活動中是否自由、大膽地表達其內心的情感與想法。

幼兒由於生活經歷、經驗不足,使他們常常把現實與想象、認識和情感交織在一起,使得他們的作品充滿了童真和童趣,而這正是幼兒作品的魅力所在。而且每個幼兒的發展水平是不一樣的,教師在指導和評價幼兒的作品時應該注重的不只是技能技法,而是看作品中所反映的情趣與豐富的想象力。

在欣賞幼兒的作品時一定要多傾聽幼兒的想法,瞭解他們豐富的內心世界。這樣,有利於我們對幼兒作品的理解,避免對幼兒作品的不理解和忽視幼兒內心世界的表露。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0

讀了虞永平教師的《學前課程與幸福童年》一書,在這本書中,虞教師主要論述了課程與幼兒之間的關係,書中先進的教育理念引領着幼教行業的發展,其中《種植園地與幼兒園課程》一文給了我很大觸動。因為種植是有關自然,有關生命的一項活動,幼兒不就是要接觸自然,接觸生命的嗎?

這篇文章,比較自我接觸過的幼兒園,很多幼兒園都能在園內開闢種植園地。而虞教師的觀念影響了我,種植園地不僅僅指室外用來專門種植的地方,只要是能種上一些植物的地方都屬於種植園地,這樣的定義打破了傳統的觀念,讓一些受到場地限制的幼兒園也能開闢屬於自我的種植園地,開展種植活動。

除了睡覺之外,幼兒在幼兒園的時間甚至超過了在家的時間,幼兒園的環境對幼兒來講是多麼的重要啊,幼兒園環境應當是充滿植物、充滿生機、充滿遊戲的,讓幼兒接觸大自然,接觸生命,接觸綠色。所以,幼兒園必須要有種植園地。種植園地能夠在室內,也能夠在室外,班級的種植園地大小要適中,所種植的要是當地,當季,無毒害,易種養,易觀察的植物。種植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幼兒成為種植、欣賞、管理的主人。這樣才能幫忙幼兒獲得種植的經驗,熱愛大自然、植物的情感。

種植園地到底有什麼價值呢?種植活動包括種植計劃和種植落實兩個部分。在每一個部分都對幼兒有很大的價值。如在種植計劃時,幼兒與教師要先觀察種植的空間,選擇植物及其種子或苗,討論種植方法、種植工具,確定合作方式等等。在這一環節,幼兒主要參與的是規劃,對種植區有一個全面的研究與規劃,這是收集資料,整理資料並用於實踐的過程。在種植落實時,幼兒切實成為種植、管理、收穫的主人。從種植植物開始,幼兒能夠獲得不一樣的種植方法,如點種、撒播、坑中等方法,同時能夠探索不一樣方法種植的結果一樣嗎?種植是需要大家合作的,在這個過程中,幼兒參與了同伴間的交往,發展了合作本事與動手本事。在種植過程中,幼兒還能構成一些比較穩定的步驟性策略體系,如挖坑——放種子——填土——澆水,以便幼兒在遇到類似的活動時能夠遷移種植的經驗。

在管理過程中,幼兒能與植物建立良好的友誼,養成愛護植物的情感,同時,在與植物親密接觸的過程中,幼兒能夠多觀察植物並對植物的生長做一些記錄,增強了幼兒的觀察、探究的本事,養成初步的科學素養。在管理這一漫長的過程中,還能培養幼兒做事不間斷的好習慣。

當幼兒完整地照顧好植物,最終就該收穫了,在此過程中,幼兒能瞭解不一樣植物的不一樣收穫方法,體驗收穫的樂趣。

同時對植物的果實進一步探索,如對果實的統計、分類、數據分析。幼兒園種植對幼兒來説還有很多的價值,如幼兒能夠用植物的果實進行一些裝飾,用果實參與到其他的'活動中。

看完虞教師的文章,不禁以自我的班級為對象,開始思考班上的種植區能夠怎樣豐富。雖然我們班級沒有專門的户外種植區,可是在教室以及走廊有很多空間能夠利用。如我們能夠在班級的沙土區旁邊種上一些葉子相對大的植物,這個角落靠近幼兒的衣櫃旁,每一天穿脱衣服時對能夠對植物進行觀察。到了中班,幼兒的職責心也相對增強,能夠引導每一天的值日生對植物進行照料,如澆水、除草等,並對其生長情景做詳細的記錄,將大家的記錄結果彙總成植物生長日記,植物生長日記本能夠展示在植物的旁邊,方便幼兒瞭解植物的完整生長過程及學會向同伴學習經驗。

在教室裏的陽台上能夠再增加一些植物,儘量保證每個幼兒都有一棵植物,這樣幼兒還能夠做成自我的植物觀察日記。在以後開展《我和公園》主題時,這些植物都能夠作為公園裏的資源。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1

關於師幼互動,簡單地説,就是指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幼兒在幼兒園裏的活動以遊戲為主,教育內容大多以帶有趣味性的教育活動為載體;幼兒教師對於幼兒來説既是教育者,同時還是他們生活的照顧者,一個幼兒教師從早晨入園到傍晚離園,工作內容事無鉅細,凡是與幼兒有關的,幼兒教師都要關注,幼兒與教師的相互作用對幼兒的發展起決定性影響。《綱要》中多次提到通過教師和幼兒的"共同生活""共同活動"來形成探究式合作型的師幼共同體,有效地推動幼兒園的整體互動網絡,促進教師和幼兒的共同成長。如"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善於發現兒童感興趣的事物、遊戲和偶發事件中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與反應,敏感地覺察他們的需要,即使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等。南京師範大學劉晶波博士把發生在幼兒園內部的,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行為及過程定義為"師幼互動",並將師幼互動因其參與主體的不同而分為三種:即教師與全班幼兒間的互動,教師與小組幼兒間的互動,教師對個別幼兒的互動。作為幼兒園教育的基本表現形態,師幼互動貫穿於幼兒一日生活之中,表現在幼兒園教育的各個領域,師幼互動的質量及影響着幼兒的行為與發展,有標示着外顯的教育手段,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以及內隱的教師的一般觀念(兒童觀、知識觀、教育觀)和幼兒的一般觀念。

隨着幼兒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不斷更新,教育行為有所改變,師幼互動已引起關注,但時代要求與教育現實之間仍存在差距,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實踐能力,直接影響着師幼互動的質量。

以兒童為中心還是以教師為中心,這是幼兒教育價值觀的把握問題。以兒童為中心不是放任自流,以教師為中心不是灌輸命令,兒童主體與教師主導二者在教育過程中應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師幼互動持續於幼兒在園的全部教育活動中,是教師與幼兒之間的相互作用,教師與幼兒都是師幼互動的主體。教師因其角色的特殊性,其教育理念和行為在建立良好的師幼關係,優化師幼互動行為與過程中居於重要地位。

現代的幼兒教育已從原先單純的教師教,幼兒學向師生、生生互動方向發展。幼兒不再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是一個活的個體,它能動、能思考、能主動學習、主動探索、主動研究,在教育過程中幼兒應同教師一樣作為主體出現,教師決不是簡單的管理者、指揮者和裁決者更不是機械的灌輸者或傳授者,而是良好師幼互動環境的創造者,交往機會的提供者,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和促進者。師幼互動中,教師和幼兒的心智在共同感興趣的問題上匯合;他們同等的參與到所探索的事物、所使用的材料和方法、所設想的可能性以及活動本身的進程當中。這樣的互動包含着智慧的激發與碰撞,經驗的交流,情感的共享,每個人都能感受到來自對方的支持。在這樣的互動中,教師身上所載負的社會文化不是以從上至下"傾瀉"或灌輸的方式,傳遞給兒童,而是一種哺育,一種滋潤。

師幼互動應滲透在幼兒日常生活中的各個領域,教師要善於和幼兒建立《綱要》所要求的富有人文色彩和平等精神的新型師幼關係—平等、和諧、民主、雙向的人與人的關係。教師應以平等的方式與幼兒交流,以關懷、接納的.態度與幼兒交往,尊重幼兒,理解幼兒,關注幼兒,把視線保持在和幼兒統一的水平上,讓幼兒隨時看見教師的眼睛。瑞吉歐有句名言:"接住孩子拋過來的球!"這意喻着:孩子的世界是一個充滿可能的世界,每一位教師要真正從教案中解脱出來,留更多的時間傾聽孩子的聲音,解讀孩子的行為。教師只有走進孩子的心靈,知道孩子的"一百種語言",才能理解孩子,賞識孩子,喜歡孩子,會為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而折服,為孩子的能力而讚歎,教師自己也願意向幼兒學習,願意與幼兒共同探索,共同成長,在這種心靈的交匯,情感的互動中,幼兒積極表現自己,逐漸形成一定的進取心和責任感,增強了自尊心和自信心,每一位幼兒在師幼互動中都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

在活動中教師要為幼兒創造一個安全、温馨、尊重、寬鬆、愉悦的心理環境;要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探索材料,給予幼兒自我感受、自主表現的機會與條件;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幼兒質疑、爭論、討論,通過關注、肯定、鼓勵、提問等多種形式促進幼兒活動的深入開展;在整個教育活動中,要體現一種互動互愛的師幼關係,讓幼兒生活在一個寬鬆、平等、無拘無束,能按自己意願説、敢説、願説、能説的和諧氛圍中,讓幼兒沐浴在健康和諧的情感交流中,充分發揮主動性和主體性,讓幼兒與自己喜歡的同伴,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探索自己喜歡的問題,投入自己喜歡的活動用他們自己的方式去實現自己的夢。

真正的師幼互動,需要教師充分考慮各種因素對師幼互動狀況的影響,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創造寬鬆的教育環境,在傾聽、觀察的基礎上支持幼兒,引導幼兒,提升教育能力,抓住教育契機,用心去關注師幼互動,從而促進幼兒主動和諧的發展,使幼兒教育不斷向理想化境界邁進。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2

《解放兒童》這本書共用三個篇幅來闡述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第一篇:尊崇天性。“遊戲是兒童重要的生活方式”,可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在不自覺的限制兒童的遊戲。其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為了孩子的安全。遊戲當中孩子會全身心地投入遊戲的世界,扭打、碰撞,詮釋豐富的肢體語言。老師就會擔心孩子別磕着了、碰着了。

其實,老師的擔心也是源於家長過多的呵護導致老師去限制孩子的遊戲,遊戲中是讓孩子最容易出狀況的時候。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老師就會設置很多的框框來要求孩子。讓孩子在遊戲中瞻前顧後,而不能真正的融入角色。“鄉下有兒童成長的沃土”。鄉下是美麗的,是童話滋生的'原野,是夢想飛翔的地方。帶有濃郁田野色彩和氣息的《草房子》不就是曹文軒深藏內心的鄉村生活嗎?我來自農村,對鄉村的回憶是夏日的夜晚,繁星點點,趁着夜色,常與同伴在户外盡情玩遊戲。累了就圍坐在大人旁邊納涼,享受着扇子傳來的習習涼風。纏着村中的長者講故事,那是何等的樂趣。鄉下物質生活雖然貧困,但鄉間廣闊的天地卻賦予孩子一個美麗值得回憶的童年,培養了人間最純厚的品格。而如今的孩子,物質生活非常富有,但缺少自然的滋養,缺少玩伴。

天冷了不能進行户外活動擔心孩子着涼,天熱了户外活動温度過高會中暑,還會有蚊蟲叮咬等等。真正適合孩子出外遊戲的時間是少之又少。和家長交流中經常會聽到家長説:孩子吃飯要哄着吃、跑着喂;經常會在課堂上看到孩子在手工活動中説“老師我不會,你來幫我”;放學後家長看到孩子衣服髒了就會説下次小心點,別再把衣服弄髒了等等。

我們不能把孩子當做籠中的小鳥,畢竟圈養的鳥兒是不能成大器的。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3

一、不要隨意嚇唬孩子

幼兒正處在身體技能迅速發展的時期,在發育過程中可能會對各種各樣的事件產生恐懼,精神帶來壓力,會加劇他們的內心衝突,使大腦的興奮和抑制失去平衡,不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

記得放學時有這麼一幕:孩子不知為了什麼拼命地哭,母親在旁邊哄他,無濟於事。母親顯然用了不少辦法:説好話;給他東西吃,但是都不管用。最後,母親實在不耐煩了,大聲説:“叫你哭!再哭我就走!讓拐孩子的把你抱去!”這一下,孩子哭得更加厲害了。那位母親二話沒説,扭頭就走,孩子見狀,慌了神,趕緊追上去,邊哭邊喊:“媽媽,別走,不要扔下我------”我看了這場面,心酸酸地。作為母親的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對待孩子非要來恐嚇他嗎?父母是孩子最最可信賴得人,孩子從出生起,就對父母有特別的眷戀,有一種安全感。那位母親的恐嚇話,殊不知給她的孩子造成的心理傷害是成人無法想象的!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所有的父母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不要再胡亂嚇唬孩子,給孩子以正確的'評價,還給他們一片晴朗的天空吧!

二、《發現閃光點》

“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個特點,一百個孩子就有一百種教育方法。”每天穿梭於孩子中間,觀察和體驗着每一個孩子的成長曆程,在教育方式上除了老師要正確引導外,更應該注意孩子的閃光點要及時發現。張子浩小朋友活動時,總喜歡影響周圍的小朋友,沒辦法,我把他視為特別關注對象,讓他跟隨左右。

一次活動課,我想讓小朋友幫我拿體操墊子,於是,我説:“誰樂意幫老師的忙?”於是不約而同的都舉起了小手,我一眼就看見了張子浩小朋友渴望的眼神,踮起腳尖高舉着手,生怕我看不見他似的。於是,我説:“請動作快的小朋友幫忙,排隊一、二、三!”機靈的子浩動作迅速,排在第三位,我決定請他幫忙時,説:“等一會遊戲結束後我請活動中遵守紀律、團結合作的小朋友幫忙。”很愛做事的他牢記着這句話。在整個活動中,他沒有惹別的小朋友,並且還幫助跌倒的小朋友爬起來,我及時表揚了他。孩子滿臉的喜悦、興奮。

教師在關注孩子的時候,要留心觀察、發現孩子既有長處,也有短處,應該及時發現他的閃光點,正確地評價引導,從自身角度出發做到客觀公正,隨時表揚,讓孩子的心田裏既有陽光、也有雨露,健康、快樂、茁壯成長!

幼兒園讀書筆記 篇14

前幾天看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書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就要求幼兒園的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讓他們成為學習的主動者。因此,教師應儘可能把期望幼兒學習的內容轉化為幼兒自身的興趣和需要,充分調動每個幼兒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幼兒自由地、愉快地展現自己。

幼兒教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應以幼兒生命活力的不斷增強,生命內涵的不斷充實作為幼兒教育的終極目標。所以,作為一名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善於順應幼兒的性情,走進幼兒的情感世界,要學會傾聽他們的心聲,學會接納他們的個性差異,在教學中創設一種民主、和諧、積極的氣氛和情境,將每一個教學過程當成師幼雙方一次心靈的對話,敞開心扉,讓幼兒在遊戲中無拘無束地交流,讓幼兒在歡樂的氛圍中學習,在愉快地學習中求得發展。所以教師要結合工作實際努力實現教育方式的轉變:

一、從過去比較單一的室內教育為主,向現在豐富的室內外結合活動轉變。

二、從過去的“問答式”教學,向現在的“鼓勵式”教育轉變。

在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更多的運用嘗試、鼓勵的方式,鼓勵幼兒用自己不同的方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教師也要特別注意尊重幼兒的想法和創造,不能從成人的眼光來評價幼兒的行為、表現。

三、活動中以遊戲為主。

興趣是幼兒學習活動的助推器,有了興趣,再困難的學習活動幼兒也會樂此不疲,少了興趣,再重要的學習活動幼兒也會覺得索然無味。因此能否激發幼兒的興趣是幼兒園教育成敗的關鍵,遊戲是幼兒的生命,是幼兒的'至愛,最能激發幼兒的興趣。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是一項十分艱辛、複雜而又細緻的工作。我將貫徹《綱要》精神,更好地跟上時代變革的步伐,與 全園老師一起共同為幼兒教育改革創造一個堅實的平台,在此平台上精心打造我的教育事業,讓孩子們都徜徉在金色的陽光中,煥發出蓬勃的生命活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drek0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