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優選)論語的讀書筆記

(優選)論語的讀書筆記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論語的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優選)論語的讀書筆記

論語的讀書筆記1

讀了南懷謹的《論語別裁》讓我想到的是瑞典漢內斯.阿爾文的名言:“如果人類要在21實際生存下去,必須回首254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論語是我們華夏民族5000年智慧的結晶。對社會,對人,對社會和人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作詳細而又精煉的透視。《論語》中的每一句話都是經典,為我們明白地講述了:《論語》講究做人做事,如何完成做一個人。南懷瑾老先生把《論語》用自己的理解意譯了一遍,將孔子為人處世的態度展示出來,教我們懂得一些道理。

在我以前的概念中,“讀書就是學問”,有學問的人都是那些有文化的人,也都是那些學識淵博的學者。我從《論語別裁》書中讀到,並找到了答案,前面所説的是錯誤的。至於那些學識淵博的人,應該説,只能是他們“見聞廣博”;至於那些文章寫的好是這個人的文學好,不能説他有學問。至於學問,哪怕不認識一個字,也可能有學問——做人好,做事對,絕對的.對,絕對的好,這就是學問。

從《學而》中,我就能感受到孔子立身處世的態度,“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入則孝”,我明白了,這個學生在家裏是個孝子,“出則弟”就是在外面,對朋友,對社會,對一般人就能夠友愛,擴而充之愛國家,愛天下……記得有人説過:要看一個人是否能與你交朋友,就先看他在家裏是否是一個孝子。這就是“入則孝”,若在家裏,連自己的家人都不能做到“入則孝”,何況在外,怎能做到“出則弟”?與別人交朋友呢?在學校同樣如此,同事之間也要做到“出則弟”,學校是一個大家庭,老師之間要講友愛,講團結,才能把人作好,才能把事作好,才能愛自己的學生,才能教書育人。

“謹而信”也提到做人做事要非常地謹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人處世要言中有信,也要謹慎處世而信,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一切都要言而有信,答應了別人的事要做到,老師要求學生做到的,首先自己要為人師表。同時又“泛愛眾”,一個人有了偉大的胸襟,能夠愛人,在學校裏,彼此之間的友愛,對學生的愛,擴而充之,就能愛天下人就如愛自己一樣。假如一 個人對這些都做到了,就能“而親仁”,就能再親近那些有學問,有道德的人,就能與他人和睦相處,也就能做到“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了。也就是説,學會了做人,做好了人,還有更多更好的心情,更多更好的精力再去“學文”,熱愛文學的就做文學家,熱愛科學 的就做科學家,熱愛藝術的就做藝術家等等,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志向所在,興趣愛好,去以量力而行。

在讀到第七篇《述而》中有一句“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進一步我能理解到孔子在當時那個年代對富貴、對金錢的認識。

孔子告訴了我們應該追求富有,這是非常符合我們現實人的思想的,如果都追求貧窮,社會怎麼發展呢?以孔子的看法就是如果能掙到錢,幹什麼活都行,但是我們應該有道德上,甚至法律上的底線。該掙的錢我們理直氣壯地掙,心裏塌實,當然也不能怕吃苦,怕幹累活。現實中,確實有這種現象,可以不費力氣,得到一筆錢,可以讓我們變得富有,生活上一個層次,在這個時候,一定認識到自己,一定把握住自己,一定守住道德的底線。記得看過一個節目《人與社會》,一個農民在自家房子底下挖出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如果賣了的話,那麼家裏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因為這幾個青銅器可以賣上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最終他把青銅器上交了國家。孔子話和這個小故事中我覺得對富有的認識必須保持一份清醒的,説起來容易,真地做起來很難的。這需要我們每個人有一定的修養。隨着對教育事業越來越看重,教師的工資也是不斷增長,所以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正確、清醒地面對自己的職業和金錢的關係,為社會和國家培養真正的人。

人就像一塊磁鐵,吸引思想相近、志同道合的,排斥其他不同類的。如果你想結交仁慈、慷慨的人,自己也必須先成為這樣的人,種什麼因,收什麼果。這也許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吧。確切地説,“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就是:文明。一個人真正成為文明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正因為這是很高很難做到的要求,所以我們目前的社會總是在反覆提倡精神文明建設。作為教育工作者呢,也要把握好這個度,雖然孩子們小,但也要將心比心的為他們想想。當你要求孩子們做某件事時,首先想想,你做到了嗎?然後再要求孩子,所以自己要以身示範。正所謂“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到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到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到一個命運;播種一個善行,你會收到一個善果;播種一個惡行,你會收到一個惡果。

《論語別裁》中有這樣一個故事“獅子搏物”,“獅子是百獸之王,獅子何以會是百獸之王?因為他對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認真,當獅子要吃人的時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絕不放鬆,當獅子抓一隻小老鼠的時候,也是用全部力量,這種獅子的精神,就是無小大,無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為容易,如果以為容易往往出毛病,這就是説怎樣可以做到泰而不驕。” 這就是獅子,對任何事都是認真對待。俗話説“態度決定一切。”其實,任何事業成功的人大都是從小事做起的,為什麼會成功,因為他們從來不把小事當作小事看。所以對於毛躁的我來講,我要做“獅子”,任何事都當大事來做,竭盡全力做到精益求精,我想我會成功的。

南先生最後説“萬事都從做人開始,一個人生,無論做什麼事業——做官、經商、做學者、做平民,都是要做人。事業的升沉成敗,各有變化不同。但無論如何,總要做人。”我們作為教育工作者,職業要求我們要教給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教會學生如何做人。有時,在我們的工作中要把計劃落實下去,有時需要做一些説服工作,但是,我們發現,沒有哪一位哲學家會叫賣自己的觀點,因為這不是説服不説服的問題,哲學的深層次,而是你不得不信服他,所以,我們要學習傳統文化,學一些哲學,這也是提高我們工作的能力。

以上是我對《論語別裁》一部分淺薄的看法,雖然未能全部領會,但是,我相信深者得其深,淺者得其淺,這都是一種境界,我想這也應該是《論語》的價值和意義吧。

論語的讀書筆記2

《論語》是儒家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縱觀論語,其實孔子本人的言論不多,大多為門生的對話或對門生的評價,整個論語分為二十章,看似一個鬆散的論集,然而整個論語又通過對孔子思想的論述,緊密的形成了一個整體。

縱觀孔子一生,他的政治是失敗的,然而他的教育是成功的,他的門下既有“不遷怒,不貳過”的顏淵,又有急公好義的子路,既有可以“存魯、亂齊、破吳、強晉而霸越”的子貢,又有習於文學的子游。所謂“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四科十哲”,作為萬世師表,通過他長期的教學實踐,提出具有創造性的教學原則和方法,這也正是我們要學習的。

“仁德”——孔子教育學生首先強調做人的問題,在孔子看來,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學而》)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這説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重視其內心的成長,正是外在能力的載體。

“有教無類”——在孔門三千弟子中,有貴族弟子(如南宮敬叔、司馬牛、孟懿子),有商人弟子(如子貢),然而大多數出生貧賤,特別是在四科十哲中的,如簞食瓢飲的顏回,卞之野人以藜藿為食的子路等。可以説就是因為孔子有教無類這樣一個教育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使教育擴及於廣大平民,擴大了學校教育的社會基礎和人才來源。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關注其出身背景,要一視同仁的對待每個孩子。

“因材施教”——孔子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能力進行教學,如“柴也是愚,參也魯,師也闢,由也喻”。 諸如“由也果”、“賜也達 ”、“求也藝”(《雍也》), “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進》)。正是由於孔子實行因材施教,適應每個學生的特點進行教學,使其各盡其才,培養出一批有專長的社會實用人才。這也教育我們對孩子的教育要不能照本宣科,要注重每個孩子的不同性格與能力。

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養目標與社會需要相統一,體現了教育的社會價值。孔子的學説並不是侷限於他那個時代,我們在不同角度、不同領域都可以從中汲取到我們需要的知識,現今世上的各類譯註,讓我有機會讀儒家的各類經典,我會努力尋找打開這個知識寶庫的鑰匙,努力汲取最多的知識。

論語的讀書筆記3

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此刻有一些人辦事,無論事大事小,總是要把前因後果,種種可能都思考清楚。反反覆覆,舉棋不定。用當今主流的眼光看來,這種人都是能夠統領大事的,因為他們是那麼的謹慎,精打細算。由此看來,“三思而後行”是誇讚人謹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這段話裏,卻並不贊成以季文子為例的“三思而後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虛詞,當“多次”講。季文子是魯國大夫,十分計較個人得失。這人思考事情反覆不定,辦事過於謹慎。孔子説:“思考兩次就能夠了。”為什麼是兩次而不是多次思考呢我想,這就牽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於事而訥於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謂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軀,但是辦事講究迅速敏捷,説話謹小慎微。這就是季文子的謹慎之所以不為孔子所稱讚的緣故。

孔子所説的“敏於行”,並不是説毫不思考後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們斟酌計劃兩次。因為有“敏於行”作為基礎,所以第一次思考便就應定下了大致脈絡,第二次思考只但是是錦上添花,查漏補缺罷了。由此看來,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純數剩餘了。這種狀況和我在考場上的境況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個試卷就明白了打半。這時候的'勝負其實幾乎成了定局,只但是還就應檢查一遍,以防有小節有虧。但是別説時間無多,就算有時間一遍又一遍地檢查下去,我也不會做。為什麼因為這時候第三次視察考卷,雖然更加細緻謹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個性是在一些改動過的大題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斷全都拋諸九霄雲外了,當真是“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反倒壞了事。

謹慎是人沉穩的表現,但是過於謹慎了,卻是小器,拘泥於瑣屑之中了。所謂“物極必反”,如此“三思而後行”,就只有坐失良機,自己吃自己種下的苦果了。

論語的讀書筆記4

《論語》是春秋時期的偉大作品,記錄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論。《論語》是一顆燦爛的明珠,在過去的2500多年中,人們最熟讀的經典恐怕就是《論語》了。近期,公司組織學習《弟子規》《論語》等經典著作,我的感悟頗深。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像一面警鐘一樣時刻提醒我,見到比自己還有賢能的人,應該虛心學習,作為自己的.榜樣,而不應該存有嫉妒之心。如果是見了沒有才德的人,也應該自我反省,想一想自己有沒有和同樣的缺點,以便及時調整自己的修養。

在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也同樣要調整自己的心態,每天反思當天的所作所為。就像《論語》裏面所説的“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人做事及本職工作中,自己有沒有盡心盡力?跟朋友交往有沒有不誠信的地方?老師所傳授的課業,有沒有用心温習?總而言之,如果我們每天都能反省自己,一定會不斷進步。

我還認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這句話體現了學習的真諦。俗話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知識重要的是培養興趣,對所學的知識感興趣,就會變被動為主動,以學習為樂;在快樂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習的效率,還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

“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的內容博大精深,思想歷久彌新,希望我們都能認真閲讀學習,體會收穫的快樂。

論語的讀書筆記5

清晨的陽光透過窗子,灑進寬敞的教室,暖暖的。沐浴着日光,我翻開了《論語》的第一張,開啟了一場思想和心靈之旅。

再讀《論語》,這一次,經歷了更多的生活磨練後,我對書中的內容有了更深的體會,也深深地被孔子及其弟子的智慧和古代的禮儀道德所吸引。閲讀着一句句充滿智慧的言語,我受益匪淺,其中,讓我感觸最多的就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別人不瞭解我,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君子的行為嗎?這個世界紛紛擾擾,複雜多變,誰也不是你肚子裏的蛔蟲,誰也不是鏡子裏的另一個你,不會有人完全讀懂你,欣賞你,甚至還會誤解你,傷害你,可我們為此而生氣、鬱悶,真的值得嗎?在大千世界裏,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們沒必要因大眾而隨波逐流;也沒有不要為別人的看法和評價而改變原本優秀的自己。人是為自己而活,不是為了別人,始終活在別人的陰影之下,就永遠無法成為最優秀的自己。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就夠了,何必因為別人的不理解而生氣、鬱悶呢?

前幾日娛樂圈內一位著名演員、歌手喬任樑因抑鬱症而自殺身亡,這深深地震撼了我,我久久不敢相信一顆隕星就這樣墜落。從前的他陽光、帥氣、有才華,是娛樂圈冉冉升起的一顆新星,他是父母最大的驕傲,可再優秀的他也被脆弱的心靈所打敗,他承受不住巨大的輿論,他痛恨別人看不到自己的努力,他傷心別人對他不理解。最終,他選擇提前離開這個壓迫得他無法呼吸的世界,在痛惜這個年輕生命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為此深切地思考:為何輿論會使一個年輕的生命走上絕路?這實在讓人痛心。

世間充滿了不解或誤解,有時候,僅僅依靠人自身的意志做抵抗是不夠的。由於“病毒”無孔不入所以經常性的.給自己打“預防針”,並且應隨着“病毒”的升級而更新換代,是自己變得更強,百毒不侵。

如今的我們風華正茂,處於人生中的花季,但也處於一個心靈脆弱的時期。我們會因為別人的不解而悶悶不樂,也會因為別人的誤解而傷心落淚。別人的不知都是正常的,畢竟我們無法看透別人的內心,我們要做的就是放平心態,努力做好自己,解釋清楚,沒必要為之氣憤,這樣,別人的行為就與自己無關了。

這個世界是雜亂多變的,當我再次受到別人的不解或誤解時,我想我不會再氣憤,而是放平心態,提升自己,做最優秀的自己,然後笑着感歎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論語的讀書筆記6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為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通過於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説:它告訴我們的是為人處世的原則。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説,中國的統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

而通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為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還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並不認為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

我們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座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裏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於像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裏,于丹的論語所想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温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們常説,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打開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論語》,都説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為,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説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才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説: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為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為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論語》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論語的讀書筆記7

《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書,共二十篇。孔子是中國古代文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會活動家、古文獻整理家、儒家學派編撰人,後被人推崇為儒家學派創始人。

子曰:“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在孔子心中,行義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在貧富與道義發生矛盾時,他寧可受窮也不會放棄道義。但他的安貧樂道並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貴,只求維護道,這並不符合歷史事實。孔子也曾説:“富與貴,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在現實生活中,又有誰能做到這一點了。有些人為了追名逐利而做了一些違背道德的事,傷人又傷己。

孔子講究孝道,孝成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今天的人們卻在褪色,對其講孝是非常必要的,讓他們明白孝是為人之本。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説;“當他父親在世的時候,要觀察他的志向;在他父親死後,要考察他的行為;若是他對他父親的教誨長期不加改變,這樣的人可以説是盡到孝了。”這裏講了什麼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雖然事父母竭其力,但社會上做事,讓父母擔心,憂心,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強,具有良好的品德,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發點。所以為父母提供豐厚的物質生活不是孝的根本,如果你能按照父母的意願、教誨行事做人,才對得起父母真正的孝。在生活中,子女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裏。而且有時很久都不回家。只負責每個月給父母寄錢,但父母希望的是自己的子女能常回家看看他們。在農村,大多數都是些老人在家,用孔子的理論來説,這樣的人沒有做到孝。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為,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為師,因此説“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治學方面,孔子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知之為不知,不知為不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三人行必有我師,博學而篤志,切問近而思”。不正是一種謙虛、嚴謹、實事求是,鍥而不捨的治學態度嗎?治學的方法他講究温“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他覺得學而實習之不亦説乎。”同時孔子認為“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可見學習的重要性,治學是仁信的基礎。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説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為恥。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為我們良師益友。我們周圍都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每個人都有他自己的優點,都有他自己的特長。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為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為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還有學“學而不思則罔,死而不學則迨”。説的就是學習而不思考,人會被知識的表象所矇蔽;思考而不學習,則會因為疑惑而更加危險。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一味的讀書,而不思考,只能被書本牽着鼻子走,就會被書本所累,從而受到書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謂盡信書則不如無書。而只是一味的埋頭苦思而不進行一定的書本知識的積累,進而對知識進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於空想,問題仍然不會得到解決,也就會產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險。只有把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有用的真知。我們在讀書的時候就應該邊讀邊邊思考,把學的東西裝進我們自己的腦子。如果我們不思考,學到的就只是表面的東西,那就是空讀。“知之為之知,不知為不知”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裝懂,不懂的就要問。

孔子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居敬興簡,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我想對各行各業的人們都有所啟發。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意思是指孔子説:“弟子在家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則謙恭有禮,對人如兄弟一般,謹慎而誠實可信,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後,還有餘力的話,就再去學習知識,。”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團結友愛,有愛心,以賢德的人為榜樣,不斷激勵自己,努力實踐,完善自己的道德修養,這些做人的立身原則做好了以後,再學習文獻知識,以開闊視野,豐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説:“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為人子者毋以有己,為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鋭,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懷着與人為善的理念孔子創立了以仁為核心的道德學説,他

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等,都是他的做人準則。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説:“學習過的知識按時複習,不也很快樂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不也很愉快嗎?別人不瞭解我而我卻不生氣,不也是個有德的君子嗎?”這講的是一個人的為人處事。在日常生活中,人際關係是非常重要的,為人處事在人際關係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雖説孔子是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等,不一定他説的對於如今的社會都全部適用。我們要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取適應自己的一部分,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聯繫起來。不要全盤否定,也不能全部吸收。要理論聯繫實際,有表及裏,透過現象看本質。

論語的讀書筆記8

我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看“中庸”這兩個字的。或許在現代漢語中它含有一些貶義的成分。但《論語》中所説的中庸,或者説我這裏所説的中庸,卻不是那個意思。子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第六)。其中的中庸,指的是:“對人處事採取不偏不倚、調和折衷的態度”(金山詞霸?高級漢語大詞典)。個人覺得,還可以推而廣之,將中庸解釋為:不走極端,尋找矛盾雙方之間的平衡點。應該説,這是貫穿整部《論語》的一個重要思想。我們不妨看幾個例子。

有人説我的這種言論是在抹殺中國古代優秀的'文化。其實不然。我主張打倒的,是那個作為思想枷鎖的《論語》,是那個用所謂的“仁義道德”(魯迅語)來禁錮人們的思想的《論語》。將其打倒,反而有助於我們從全新的角度認識《論語》。

所以,我主張這樣讀論語:僅僅把它當作一部書,不帶歷史偏見地來讀。

這樣讀一讀,我覺得,《論語》本身並不是框框條條道德規範。它是鮮活的生活。

首先,論語源自生活。和西方的很多道德倫理著作不一樣,他沒有對某一個問題的深入專門的論述,他只是一個個生活中的片斷,並且其中的角色並沒有意識到他們的言語將被記錄下來,所以顯得十分自然。

孔子主張以禮治國。春秋時期禮崩樂壞,所謂僭越的事情不斷髮生。孔子堅決維護周禮,大夫季平子私自用天子禮樂“八佾舞於庭”,孔子聞之大發脾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也。”他要求正名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企圖通過正名分來匡正每個人的行為,建立一個和諧而有秩序的社會。孔子要求“為國以禮”,也是德政思想的一種體現。他反對以高壓手段維護統治,主張好的政治是“以德”、“以禮”來引導民眾,形成一種和諧的社會氛圍:“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對普通民眾施以禮,突破了奴隸社會“禮不下大夫”的限制,具有進步的歷史意義。

論語的讀書筆記9

學而時習之。

學而優則仕。

儒學對學習非常重視,《論語》開篇就是“學而時習之”,《荀子》則用大段大段的理論去闡述學習的目的、方法、對象,《朱子語類》也有整卷內容關於學習的心態、內容。至於以後的科舉制度,誇張地闡釋着“學而優則仕”的理論,如此大張旗鼓地強調學習的重要性,古今中外,莫有甚者。

孔子時代的學習,想來還是很全面的,作為學生,要學習禮、樂、射、御、書、數等“職業技能”,其中文化教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説,當時孔子的教育是全面的素質教育,孔子的學生對於這六藝各有所長,並非腐儒、書生、書呆子,他們平時能傳播禮樂、文化,謹守禮儀,戰爭的時候又能上陣拼殺,符合着先秦時期士人的傳統。孔子自己對於這些技能也很在行,在《論語》中,孔子自己能操琴、善御、善射,至於禮、書自然掌握更多,只是“數”基本沒有論述,不過,孔子的學生中,子貢做生意很在行,也許他在數的方面有所專長吧。但是,在孔子之後,儒家卻沒有繼續把這六藝堅持下來,子思、荀子、孟子在其著作中並沒有談及這六藝,而是把儒家的基本

理念反覆論證,更多地是作為純粹的知識分子的面目出現在君王、重臣面前,漢代的經學、宋代的理學、清代的考據學、當代的儒哲學,無不是以文化作為重點,無不是以理論發揚為目的。其原因應還是在於知識的增多以及職業化,個人的能力、精力有限,要想在社會上有所成就,則不可能面面俱到,而是擇其一而專。論語讀書筆記學,前提是人的不完善,必要條件是有先知先覺者。要完善自身,必須不斷地向比自己水平高的人的學習,先生,也就是先於自己而知、悟者,職業化的先生,就是教師。基於此,師生關係在儒家體系中成為重要的一環,隆師親友,“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説雖有誇大,但對於老師的尊重和敬仰可見一斑。“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者也”,其對象自然是學生,那麼,傳授些什麼呢?籠統地方面是“道”,具體的方面是“德”,傳授的方法通常通過解讀古代的文化典籍入手,這也就是我們可以想象出的私塾學生誦經讀書的場面,水平更高的學生,則就典籍中的疑難問題或自身疑問請教於老師,如宋代以來的書院教育。至於學生的年齡和畢業、文憑等現當代的條條框框,在古代並沒有限定,似乎入仕倒是可以作為一個離開書院的標準。

學與習是息息相關的,其中的“習”對於古代的學生來説尤為重要,學屬於“傳”,老師可以面對眾多學生傳授知識、技藝以及為人師表,但個人的領悟與否則在“習”中體現出來,例如孔子對於顏淵的溢美之詞毫不吝惜,特別是關於好學方面,其緣由是顏淵能夠自己揣摩,並提出關鍵性的問題或一語中的。而習,當作温習、思考解,如果擴大一些,習還應該包括踐行,孔子説學而不思則罔,曾子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傳不習乎?”至於之後儒學的“知行”範疇,也該包含着學習這一內容。孔子時代的學與其之後的學不同,習,自然也不相同。流傳到如今,學習更多地體現在理論知識方面,以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為學習的評價標準,考試製度則是這一標尺的具體體現,但這一標尺並沒有涉及到做人、做事,也就導致着知與行的分離。

學與習的分離,知與行的分離在西方哲學中並不在意,如西方哲學對哲學家的評價不在於其人品如何,而在於其著作、成就如何,為師不一定要成為學生的`表率,為人不一定要符合道德規範,做事不一定要符合社會規範,哲學家的論述可以與其行為無關,如此等等,儒家與西方哲學的對比,引導出“內聖”與“外王”的兩個方面出來,兩者雖不是各擅勝場,但都屬於社會的各取所需,都具備合理性。儒學更注重於內聖,因而體現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謹慎態度來,對於先生、典籍的理解,盡力去為之尋找出合理性,如果自己的理解和老師所説、典籍所述有所不同,則首先把責任歸之於自我的愚鈍,如是而為可以達至內聖獲得區域性地聲望,不過在懷疑、創造方面則有所缺失;西方哲學的內聖並不在理論視野,即使專門的倫理學也只是屬於“元倫理學”,在善、正義、美德等幾個範疇的根本來源上打轉,沒有對人的基本和終極要求,根本上仍然屬於哲學的範圍,宗教的道德規範相對來説框得過細,“原罪”的前提並沒有把人的完善放在其中。儒學與西方哲學各有缺失,但是否會互補?我認為難度很大,畢竟儒學強調的是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西方強調的是個人的自由與權利,大的社會環境根本不同,除非儒學能根據現代社會的需求,開出個人的自由與權利,西方能認同儒學的責任與義務。全球化的局面下,興許有可能性,但並不樂觀。

論語的讀書筆記10

當我抱着一本厚厚的《論語》走在路上的時候,看見我的人都會驚訝的説:“你看得懂嗎?”而我會自豪的説:“看得懂!”其實這本書很有趣。

論語這本書講的是在我國東周時期,由王全空東遷後日益衰敗,逐漸失去了以往的威風,各個諸侯為了爭奪土地,展開了長期的鬥爭。

在這期間,魯國的孔子面對“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十分心痛。為了建立一種新的秩序和規則,孔子為了恢復周公建立的禮樂制度,提山“克已復禮”的主張,用“仁”對“禮”進行改造,提出並完善了“仁學”的理論。

孔子認為,“仁”就是人與人之間的遵重丄和關愛,就是重視老百姓,關心老百姓的病苦,就是“德治”。為此定現“仁”,孔了十分重視“禮”,主張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論行為都符合的要求。

這本中還讓我們知道了一些關幹孔子和他學生的故事:有一天,孔子的`學生子貢向孔子請教:“老師,什麼是“仁”?”

孔子回答:“剋制自己,恢復周禮,就是“仁”;以周禮為標準,時時處處嚴格安排,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周禮,就是“仁”了!”

另我失望的是孔子為了讓自己的主張成為現時,於是四處遊訪,用了十五年的時間可最後各個諸侯國由忙於爭霸,所以沒有理會孔子的主觀,孔子十分失望只能回到魯國……

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十分氣憤,因為孔子這麼努力的做到“仁”可最後他得到的卻是拒絕,要不是個各諸侯國不聽孔子的建議,所以才傷亡慘重。

《論語》這本書不但有趣,還能讓你受益韭淺,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

論語的讀書筆記1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學習當如此。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這裏説的是,己之所欲,施之於人。推己及人沒有問題,只是推的是不是“立”,是不是“達”。如果自己自身還存在問題,那麼在幫助他人之前,首先要幫助自己;在愛人之前,首先要愛自己。其實這個問題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我希望自己堅強、獨立、理智、寬容,同樣的也就想把這些推廣出去,想幫助別人也能堅強、獨立、理智、寬容。

抑鬱的時候,我和病友交流,鼓勵他們,卻讓自己很疲憊。那時候,我自己都還沒好,不可能有那麼多的精力和那麼大的能力去幫助別人。有這個幫助的意願是好的,但只限於一種精神上的鼓勵才行。後來慢慢調整,好了以後又開始和病友交流,剛開始我會希望大家都按照我的`方法去做,我親身體會的還會有錯嗎?漸漸又發現每個人是不同的,病情不同,經歷不同,那麼治療方法也就該不同。

今天朋友開玩笑要我到聯合國去工作最好,這麼喜歡幫人,他在伊拉克工作,連自身安全都得不到保障的情況下,還怎麼去幫助別人呢?

要保證自己是在幫人,不是害人,更不是害己。那就需要自己是在朝正確的方向走,不要錯誤指引;需要能近取譬,拿自己打比方,將心比心,自己不願意害自己,那麼也就不會去做傷害別人的事了。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之所欲,施之於人。

論語的讀書筆記12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所描述的,是一個人做人做事的狀態和心境體驗。學習的資料是做人做事,所以學習的時間並不僅僅在課堂上,在書本里,而是在日常的時時刻刻。時習之就是要時時刻刻加以練習和温習,經過實踐得來的知識才是真知。生活是一切知識的源泉,這就要求我們時習之,勤思考,多練習,時刻不忘學習,堅持一種活到老,學到老的生活態度。

世間什麼最難?做人最難。拼上三年兩載的工夫做成一兩件事不難,做人卻是一輩子的事,弄不好一輩子也不會做人。不會做人怎樣做事?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孔子的弟子評價孔子為:温、良、恭、儉、讓。做人首先要注重品德修養,其次才談得上學識,我想,這大概也是孔子學識淵博的原因吧。意大利詩人但丁曾説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能夠用道德去彌補,道德是做人的基本準則,懂得了做人的基本道德準則,一個人才能夠站在道德的'立場,真心對待他人。

孔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這句話是孔子讚美顏回高尚品德和情操的。其實,人活在世上是否幸福、歡樂,關鍵在於心態,貧或富只是一種外在因素,真正有學識的人是不會受其左右的。

生活中有很多人,總是擔心自我的才華不被人知,悄無聲息的被埋沒了,埋怨沒有慧眼識己的伯樂,這些擔心都有些剩餘,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真正緊要的問題,並不在於人知,而在於知人。知人總會在關鍵時刻對一個人的命運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論語》還教會我一項道理,人必須學會多種本領,做一個能文能武的通才,不僅僅要對專業要精通,對其他領域也要能懂能做。

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而心隨空一切功名利祿可是是過眼煙雲,得而復失,失而復得都會經常發生,僅有將功名利祿看淡看開,才能事去而心隨空

《論語》,一本包含了道理的聖賢之書。

論語的讀書筆記13

走進《論語》,跨越時空的障礙,何其有幸見到了和藹可親的孔子和他那些勤勉好學的弟子。我聽見了孔子對我説“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看見了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的學術討論,互相交換自己的志向,我感受到了孔子及其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對自身嚴格的要求。我便向孔子提問説:“怎樣才能做一位君子呢?”孔夫子一縷鬍鬚,呵呵笑道:“君子不器。”“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我與孔子交談一番後,又看到了他的門生曾子,他一邊走一邊吟誦:“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他誦完後微笑着看着我,我猛然醒悟,他是在叫我每天反省自己過錯並加以改正,我謝過曾子,繼續往前走。不一會兒,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人正坐在路邊假設有所思,心想此人一定是顏回了。便不由得低吟起孔子的那句話“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此情此景,孔子之言不虛啊!所有的身外之物都拋諸腦後,只想着去進步自己的學識和學養,我暗暗記下這一幕,不去打攪顏回。遨遊在仁愛的海洋裏,我不能自已。

中華泱泱大國,上下歷史5000年,長江,黃河,遼闊中原,孕育了深沉的古代文化,它是《論語》,是中華五千年曆史的積澱;它是《論語》,是華夏璀璨文明的結晶;它是《論語》,是國家乃至世界的瑰麗寶藏。而《論語》讓我最受用的是它告訴了我生活中許多處人為事的道理:腳踏實地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學習、老實守信地交友、孝順地對待家人,這樣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完美。這就是論語的智慧,它像一劑良藥,治癒着我們的至世界的瑰麗寶藏。而《論語》讓我最受用的是它告訴了我生活中許多處人為事的道理:腳踏實地地做人、認認真真地學習、老實守信地交友、孝順地對待家人,這樣會使我們變得更加完美。這就是論語的智慧,它像一劑良藥,治癒着我們的心靈,它是一盞明燈,點亮我們勇往直前的道路。

論語的讀書筆記14

《論語·八佾篇》所載:儀封人請見,曰:“君子之至於斯也,吾未嘗不得見也。”從者見之。出曰:“二三子,何患於喪乎?天下之無道也久已,天將以夫子為木鐸。”這段話大致的意思是,“儀地的一個官員想見夫子,他説,凡大德之人來到此地,我還從來沒有未見到的。學生就把這個官員引見給夫子,官員出來後説,你們這些弟子啊,何必整天哭喪着臉,天下遺失道統已經很久了,夫子是上天派來向世人敲響警鐘的!”

當年的夫子和我們當下一樣,都處在社會的大轉型時期,面對“禮崩樂壞”時局,大家都在痛心扼腕。但以一己之力向時代發出吶喊,惟夫子一人。

我常為《論語》開篇三問而擊節——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初讀此文,頗有疑。問自己,學習怎麼能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呢?乾巴巴的書本啃到何時?朋友來了好好招待,噢,還説的過去吧……如果別人不瞭解、不理解甚至誤解了我的良苦用心,我還要當做沒事人一樣,這可能嗎?

重讀這段話,甘似飴。原來,在古代“學”和“習”是兩種功課,古人稱理論知識的受教掌握為“學”,生活實踐的訓練體驗為“習”,二者缺一不可,不僅學得理論,更要反覆練習運用於實踐,“習”的古義是鳥的羽毛,當鳥兒學會飛翔,自由遨遊在天空,那是一種怎樣的快樂啊?

夫子説,“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又説,“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古之六藝,乃“禮、樂、射、御、書、數”,何止是光啃那些乾巴巴的書本。夫子的時代還沒有線裝書,“有教無類”的思想,首倡私庠之濫觴,使王公貴胄之學走入尋常百姓之中,學其藝、觀其性、察其道,在反覆的教習中,感悟、俯拾人生的味道,那是一種怎樣的快樂啊?

同樣,“朋”和“友”古義裏也是兩個概念,“同門曰朋,同志為友”,當志同道合的同窗師兄弟相聚在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探尋世間的真理,學問的要義,這何嘗不是一種快樂……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澄懷觀道,玉宇清明。再來體會“人不知而不愠”,不會在為“誤解”而陷入煩惱執着,夫子還言道:“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樣一個推己及人的胸懷,不正是夫子文質彬彬、謙謙君子的真實寫照嗎?

再讀此篇,淡如水。這三問,好似人生三境,反覆玩誦每每都有收穫,好比“詩無達詁”,意猶未盡,經過歲月的磨洗,人性之真、人性之美、人性的淡泊,愈發凸顯了。

夫子是可愛的——諷其弟子宰予“糞土之牆,不可圬也”;他是美食家“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還是音樂發燒友“三月不知肉味”;也是位十足的書呆子“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夫子是現實的——他教子説話辦事“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他直指人心“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為了生存,自述“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做過魯國的.司法部長,直抒自己的法治理想“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更有窮途落魄時,路人的哂笑“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

夫子更是中華先民在追求美好理想過程中實現人格昇華的典範——“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民之於仁也,甚於水火。水火,吾見蹈而死者矣,未見蹈仁而死者也”,他初衷不改,一路前行,一次次振聾發聵的呼喚和追問,化作中華民族獨有的深入骨髓的精神氣質,以“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氣概,壯言壯志壯行,終成“萬世師表”,為後世景仰!

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與文化生活已打下《論語》等儒學經典深深的烙印,許多耳熟能詳、膾炙人口的成語多出於此,如見賢思齊、循循善誘、克己復禮、見義勇為、任重道遠、温故知新、禍起蕭牆、當仁不讓……

許多名言、警句更是至今發散着智慧的光芒,如“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這些成語、箴言辭簡而意深,作為我們思想和行動的指南非常適宜。

夫子就是這樣一位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的深邃而又質樸的人。往事越千年,重拾國學經典,重樹文化自信,中華兒女有足夠的智慧與底藴實現自己的百年復興夢!再讀《論語》,木鐸鏗鏗,聲猶在耳——

這是一位慈悲老人的諄諄教誨,頁頁叮嚀。這是中華民族跨越千年的精神浩歎……

論語的讀書筆記15

同學們,我想大家都知道論語吧?大家讀後都因該有深刻感想吧!我也不例外。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句話給我啟發很大,它意思是:學習卻不思考就會迷惑自己,光想而不學習,就會在學業上陷入困境。我原來就是這個樣子,天天把作業一寫玩就玩去,從來不去檢查、思考自以為寫對,可是老師給我打一個大大叉。雖然作業錯,但我只是改一下,從來不思考為什麼會錯。現在我學論語這課懂得:學習之後要去思考、去鞏固、去複習。只有這樣才可能有好成績。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這句話似乎也對我有所啟發,它意思是:學並時常温習它,不也很高興嗎?有志同道合人從遠方來,不也很快樂嗎?別人不解我,我卻不怨恨他,不也算得上君子嗎?我懂得這句話意思後,我天天覆習所學知識,別人錯怪我我都不怪他,贏得同學喜愛。

論語可以教導我怎沒做人、怎沒學習,論語給我學習方法、學習態度論語這本書真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n0k0p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