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讀書筆記 >

《在路上》讀書筆記範文

《在路上》讀書筆記範文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在路上》讀書筆記範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在路上》讀書筆記範文

《在路上》讀書筆記範文1

據説這本書的名氣一貫是這樣的:the book that everyone talks about and nobody reads。但我還是把它讀完了。雖然許多説明都提到這本書是凱魯亞克在20天時間內,連續奮戰,甚至打字機都不換紙,而是用一整圈上百米長的紙連續地打出來的,但我卻沒有讀出一氣呵成的感覺,完全是零碎,可以在任何地方停下來也不會影響故事發展;又有人説這本書是他在很high的情況下寫出來的,我不得不説,作者清醒得很,作品語言明確,結構清晰,只有頂多兩處讓人感覺到他有點發飄。看起來許多評論者都沒有讀過。

蘇珊·桑塔格女士講:真正的藝術能使我們感到緊張不安。有那麼一兩次,在讀的過程中,我感覺到略有不安;現在讀完好幾天了,我仍然在想起它時略有不安,但説不出是哪裏。

在書中,作者給自己的身份是退伍兵,上大學半路退學,交了幾個朋友就到處亂跑;主角叫迪安,這位是個流浪漢,他爸就是流浪漢,他10來歲上就偷東西幹壞事,沒上過學,進少年管教所,出來後認識了幾個各色人等,包括“我”所在的大學生的圈子,於是也試着講點叔本華一類的'話。這位的特點就是到處跑,跑到紐約,跑到洛杉磯,在東邊結個婚,到西邊再離個婚。

整本書沒有特別的大的故事,就是一點點講在路上的事,從這一點看,我覺得他寫作很強。但如果要想從中發現什麼高深的東西出來,包括垮掉的理論,都是不太可能的事。他也沒寫什麼美國大陸的美麗風光,能記得的不過是密西西比河岸上的荒草。倒是講了一些人,但似乎除了他們這樣亂跑的,以不明原因就一定要上路的人之外,其他人或者友好,或者邪惡,但對他們都很冷漠,完全處在兩個世界。主要的事就是在路上的各類雜碎事情,但居然寫了那麼長。

有的評論説他們在追求什麼精神層面的東西,我看不太出來,主角迪安完全是個小混混,就是愛到處跑,跟着他跑的“我”還有其他幾位也基本一樣,沒有任何原因,只講到想走了,於是就走了。書到最後才講到迪安的老婆等人圍在一起數落他,他只是傻笑,也沒有講這種跑在路上到底有什麼偉大意義。

《在路上》讀書筆記範文2

每當看到傑克·凱魯亞克所著的這本《在路上》,我就會想起書中迪安問薩爾的那段話:“你的道路是什麼,老兄?——乖孩子的路,瘋子的路,五彩的路,浪蕩子的路,任何的路。到底在什麼地方、給什麼人,怎麼走呢?”

假如,把這段話放到現在去問手裏擎着iPhone正全神貫注的青年人,我想,能回答上來的沒有幾個。當然,我不贊同就認定他們就是垮掉或即將垮掉的一代。

如果説,《在路上》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嬉皮士運動的經典,這一點都不為過。它不僅影響了當時一代美國人的生活和意識,而且已成為青年人追逐精神自由的代表語。這本書穿越了幾代人,在每一代人身上都會留下印痕,並顯示了它的普遍影響力。

《在路上》,以迪安為主導的薩爾、瑪麗盧等幾個青年人,以追求自我,追求張狂,追求不可預知的目標,譜寫着他們的放縱、亢奮、麻木甚至孤獨和扭曲,併為此橫越美國大陸的追求而筋疲力盡。

《在路上》這部作品裏,凱魯亞克筆下的薩爾他們,在美洲大陸上的瘋狂自虐和無休止地往返奔波,意在尋求本能的心理釋放,尋取自我精神的自由。他們肆無忌憚地在爵士樂裏性放縱,甚至吸毒,表現着渴望靈魂解放的極端,也正是凱魯亞克想要表述的.“試圖用能給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來看世界”,想要表現這些青年人在癲狂了的快樂裏,其實是在痛苦着內心,祈求得到一個新的生活方式,仰望樹立一個新的信仰。

薩爾《在路上》十分空虛的感歎:“啊,美好、温暖的夜晚,月光如水,摟着你的姑娘,喝喝酒,説説話,啐啐唾沫,簡直是天上人間!”這正是被稱為垮掉的一代的悲傷曲,他們用精神的麻痺去追求本真,失去了道德底線。他們在每一座城市都希望能到達夢想的終端,但每一座城都帶給他們失望,又是他們頹廢的一個新開始。他們更加瘋狂,更加萎靡,就那麼一路的走着。這一條可以出現在任何地方,能讓任何人看見,又可以讓任何人去走的路,究竟在什麼地方?又怎麼去走?沒人給他們回答,也沒人能夠回答得了。

傑克·凱魯亞克的《在路上》,描述的是迪安他們極端的生活體驗,他們的反叛與追求,他們的仿涅與痛苦,其實是包括他本人對垮掉一代縱深的思考。

《在路上》這篇作品裏,生活在內外矛盾無限擴大中的青年人,他們用青春選擇了反叛,堅韌的要與現實決裂,十分偏執地踏上無歸的探索之路。因為,他們想拋開對他們束縛着的枷鎖。迪安們找出路的心是瘋狂的,追尋着他們所需要的生存價值和他們生理上所需要的愛情,以及所有的其它。

如果説,《在路上》的青年人們,在頹唐荒誕裏上路,在自我麻醉裏行走,內心世界在空虛着,那麼,這種空虛就是懺悔,對道德的懺悔,對做人責任的懺悔,對人生價值的懺悔。這些懺悔,在傑克·凱魯亞克的筆下彰顯的十分濃郁。

也成為了有爭議的鉅著。

這些青年人的一路所行,應該説,就是傑克·凱魯亞克內心世界的整體反映。這大概是傑克·凱魯亞克的自我解白,也是對當時時政環境的真實寫照。

因為我未曾在那個國度的那個社會階層出現過,不清楚那種歇斯底里的時代過程,只能從這部小説裏瞭解這些被褒貶的敢於蔑視政治權威,勇於挑戰世俗觀念和傳統道德以及將法規法紀置之度外的青年人。也只能被傑克·凱魯亞克所感染,無法不認同這個國度裏的這一代,的確是垮掉的一代。

《在路上》讀書筆記範文3

一、許久前觀賞電影《荒野生存》,很感動,覺得自己也可以這樣去活,但最後終究沒有這樣去活。現在閲讀小説《在路上》,又有類似感覺。很多時候,一切瘋狂僅在心裏翻騰,因為我知道自己擺脱不了習慣,習慣的生活,習慣的氣候,習慣的睡牀,還有黃昏時刻一杯習慣的綠茶。習慣好像一棵樹,在一個地方站久了,就會生根抽葉開花結果,再也不願意挪步。

在《在路上》中,迪安是有勇氣的人,就是不會被習慣約束着,不會長久地被束縛在某個地方,過着四平八穩的生活,過着可以預見而波瀾不驚的生活。他喜歡背叛漸漸熟悉的環境,喜歡在路上。是的,在路上。

二、在路上,這三個字充滿了神祕的誘惑。在路上,意味着已經啟程了,還沒有抵達目的地。在路上,有點宿命的意味,意味着可能沒有終點,所有的異鄉都是路過的,所有的風景都是往後退隱的,所有的清風輕快地歡叫的,所有的夢想拍打着翅膀先行的。

在路上,會感覺自己屬於世界,又疏離着這個世界;奔走在世界裏,又陌生着這個世界;熱愛着世界,但又恐懼着這個世界。

在路上,去哪裏?幹什麼?為何目的?一直在路上的人,會不會想着這些問題?迪安不會考慮如此累人的問題。如果把這三個問題都想明白了才啟程,那不是迪安的“在路上”,而是繁華城市裏小白領的旅遊。

在路上,所有的需要都在路上。去哪裏?在路上!幹什麼?在路上!為何目的?在路上!迪安是神聖的傻瓜,過着悲哀又熱切的生活。為什麼要一直在路上?或許他自己也不明白為什麼如此不安,無法在一個地方和一個女人過着安分守己的.生活。因為他在尋求,尋求一個地方,尋求一個人,尋求一種生活,尋求一種精神,可以安頓他們一直流浪的心靈。

三、如游魚這樣的宅男,藏在家裏讀《在路上》,有反諷的味道。或許,肉體已被囚在寒舍,可心已經潛出閉塞的房間。想起《海上鋼琴師》裏的1900,一輩子就困在船上,他願意如此自困,他情願如此自縛,因為他的心隨着雙手飛舞在黑白琴鍵上,翻過高山奔過草原潛過深海走過城市越過沙漠,一直在路上。是的,1900的心一直在路上,尋找,再尋找。心的旅程即是他的生活,他不奢望誰來理解他,其實,也沒有誰能夠理解他,就好像沒有誰能夠理解迪安為什麼將“在路上”當作生活。

四、想起一位朋友的空間,她的空間註釋着:一路走來,這樣無奈,這樣精彩。仔細想想,用這句話概括《在路上》裏的迪安的折騰也是比較適當的,再仔細想想,這句話用在許多人身上也是沒錯。每一個心跳遲緩又還疼痛的人,每一個沉沒在生活下又在撲騰的人,每一個孤獨着又不甘寂寞的人,每一個憂傷着又自我逗樂的人,你們都在路上,因為你們總覺得遠方在遠方,路上在路上,一定存在一種意義,值得你們一直跋涉。

我們都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卻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所以一直在路上。生活着,就是在路上。思索着,就是在路上。痛並快樂着,更是在路上。

或許直到走不動了,死在路上,一顆靈魂才肯歇息,和路邊的青草一起微笑在春風裏。

《在路上》讀書筆記範文4

看過作者前兩本書的,感覺挺好的。但是後來發現作者對另一個人寫的同樣是北大出版的書在噹噹有吹捧的評論,那本書我看過的,個人覺得不好。就開始對作者的印象質疑了一點點,今天是原本打算買這本書的,但真害怕再有特別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一點也不具體的事實了。畢竟嗎,很多律師也不可能把很多本質寫出來的。本人看過的幾本書,向大家推薦一下,也算是給大家買書規避一個風險吧:因為本人剛剛開始做實習律師5個月,前期階段看過很多書,還真不錯,名單如下:《富人離婚三十六計》,語氣寫的風格有些和謝長宇差不多,可讀性很強。應該不比他前兩本差;《在職管理日記》、《離職管理日記》這兩本書也是比較可讀性很強的,分別用兩個半小時可以讀完吧,網上如果運氣好的話,可以找到部分電子版。《勞動合同法實務操作》王樺宇寫的,並且這是一套,由不同的作者寫的,裏面有幾本還是可以看看的,比如説:《勞動合同條款設計及違法成本計算》本人已經基本看完了。感覺對《勞動法》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接下來,有時間整理好讀書筆記後,開始準備看《税法》方面的書了。

看到有一個比較合意的評論説:"是的,全無意義,我讀這樣的一本書的時候,與其説是為了尋找它的意義,還不如説就是看看而已,跟着四五十年代美國這羣年輕的瘋子在路上狂飆一樣,我連滾帶爬的把這本書一口氣讀完,好像從山坡上滾下來一樣,什麼也沒記住,腦子裏一片空白,興奮異常,一想到老莫里亞蒂就想發笑,完全不深沉。

"除去這最後半句,我基本同意他的感受。介紹中講到作者是"垮掉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對"垮掉的"這詞,我最能聯想到的是害人的物品和sex,然後是自然而然的萎靡不振和瘋狂。在前言的`敍述中,的確提到他們對害人的物品的濫用。而鑑於這是本傳記式的小説,迪安的sexlife也的確十分混亂放縱。但是除去對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的關注,是否能從書中體會到作者的"試圖用能給世界一些新意的眼光來看世界。試圖尋找令人信服的…價值"的本意?很多的評論者看到了這個,體會到了那個。對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反思?對生命的重新審視和不斷融入社會的嘗試?我可想不出這麼高級的詞彙,我只能從一個女性的角度,發現比較適合女性理解的東西。全書我最喜歡的一段——"我們彎下腰,開始摘棉花。景色很美。田野那頭是帳篷,帳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dushu/pmjy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