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6篇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6篇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為此需要好好認真地寫觀後感。觀後感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歡迎大家分享。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6篇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1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很多優秀文化已經隨着歷史的發展而消亡,這些代表着中華民族精神的典籍,我何時真正的崇敬?何時真正的潛心學習?這些都是世間大道,而我卻在“得來全不費工夫”的環境下,沒有對他們引發崇敬之情,沒有用心去體悟,在茫茫人海中,猶如浮萍,隨波逐流,向細枝末節處找尋人生的答案,愧對古聖先賢,愧對列祖列宗。

《典籍裏的中國》的熱播,是中華之幸,民族之幸。經典猶如大樹之根,不知其根,也就不知其意,不知其意也就肆意妄為!中華五千年的文化,來得多麼不容易,來得多麼坎坷,又來得多麼深沉。這一份厚重的禮物,讓多少中華兒女為之汗顏,我們忘記了歷史,忘記了古聖先賢,但是古聖先賢卻記得我們,記惦着他們的子孫!通過《典籍》的方式對我們諄諄教誨,讓大家追根溯源,迴歸人生的大道。

在《論語》述而篇中:“志於道、據於德、行於仁,遊於藝”,這就是我們人生的脈絡。但我們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生活中,忽視了根本,只是在“遊於藝”,向錢、物而行。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因為,我們的人生價值排序出現了問題,特別是很多家庭有了錢後,物質生活豐富了,但精神層面出現了的問題,隨着社會物慾的影響,不斷地搖擺不定,人生找不到方向,這就需要我們重回經典,在經典中找到人生的答案:以道作為自己的人生方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不需要抱怨社會的不公平,古聖先賢們在宣傳大道的.時候,有多少君王和百姓不認可他們,他們仍然道心不改,堅持自己的夢想,堅持自己的人生方向,因為他們懂得“大道不孤”。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向他們學習,堅持維護社會和諧和服務廣大人民之大道,初心不改,不用抱怨,不用悲傷,不要讓負面的能量侵入內心,而要像陽光一樣,照亮他人。

當前社會分工越來越明確、具體,甚至有人在某一方面的建樹而沾沾自喜,我們當有“君子不器”之心,包容萬物,合二為一,以他人之長處,滋潤自己內心,長養自己的德行,克己復禮,嚴於修身,養一身浩然正氣。像古聖先賢一樣,為道可以忘我、忘軀。

向道而行,踏芒而歌!中華民族的人文精神已經在古聖先賢們的身上得以體現,我們要學習他們的一言一行,才能讓自己內心的良知越來越升發,心境會越來越開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斷提升我們的文化自信,提升我們的人文自信。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2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裏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瞭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為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託。節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説:“這一期的《典籍裏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內核——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瞭這個觀點。”

央視一套播出了《典籍裏的中國》,現代“讀書人”撒貝寧穿越時空對話浪漫主義詩人屈原,解讀《楚辭》,瞭解屈原歷經磨難、上下求索的一生。秭歸作為屈原故里,屈原是當地人的理想化身和精神寄託。節目播出當晚,全縣掀起了觀看熱潮,大家情緒高漲、反響熱烈。

縣文聯主席秦曉梅説:“這一期的《典籍裏的中國》,我覺得有三個空前的肯定:一是對屈原積極光輝向上形象的空前肯定,二是對屈原故里是秭歸的空前肯定,三是對秭歸柑橘的空前肯定。這一期節目概括了屈原的三大精神內核——不懼艱難、追求真理的求索精神,獨立不遷、深固難徙的家國情懷,憐恤百姓的民生理念。對屈原故里是秭歸,央媒這次是一個重拳加持,向全世界亮明瞭這個觀點。”

國家非遺項目“屈原傳説”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承志説:“我們反覆吟唱的‘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后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等等,通過屈原解讀給楚懷王聽,實際上是解讀給我們大家聽。他不僅是文學的,更是精神的;不僅是楚人的,而且是中華民族的;不僅是古代的,而且是當代的。屈原當然是秭歸的,他從秭歸走出去,已經走向了中國、走向了世界。我們感覺到撒貝寧的彙報就代表了新時代的中華兒女向屈原彙報新時代的幸福生活,彙報我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秭歸實驗國小學生李子炫説:“我在節目當中,看到我們秭歸的特產上了央視,我感到特別驕傲、特別自豪。”

大學生鄭智露説:“朋友圈被《典籍裏的中國》刷屏了。‘屈原’看到秭歸的風景之後,發出讚歎;品嚐了秭歸的柑橘後,被‘甜哭’了,我感到由衷自豪。開學後,我會跟同學分享關於我的家鄉秭歸、關於屈原的一些文化歷史,把屈原文化更好傳承下去。”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3

6月10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大型文化節目《典籍裏的中國》摘得“白玉蘭”的消息傳來,“典迷”一片沸騰。適逢端午假期,《典籍裏的中國》將於6月13日晚八點在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第五期《論語》。是的,“典迷”又有過節大餐了!

作為一部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文集,《論語》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儘管作者是誰至今仍無定論,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論語》是孔門師生集體智慧的結晶,中國人的仁德智慧,兩千年的風骨性格,都藴藏在孔子和弟子的對話裏。正如梁啟超先生所説:“苟無孔子,則中國當非復二千年來之中國。”

一部《論語》,千古流傳;一位老師,萬世師表。本期節目將以孔子和弟子之間的故事來講述《論語》當中貫穿始終的“仁”的思想,致敬始終在歷史的時空中凝望着我們一路前行的那道思想之光。

孔子一生傳道授業,每逢杏壇講學,四方弟子云集。《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蓋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孔子的弟子正是孔子思想和學説堅定的追隨者、實踐者和傳播者。

本期《典籍裏的`中國》特別邀來四位讀書人,大家在節目中不僅精妙解讀了《論語》的核心思想和後世傳播,還特別從孔子及其弟子關係的角度品讀《論語》,帶領大家感受孔子弟子響應老師召喚,凝聚在孔子周圍,共同追求仁愛理想世界的生命歷程。

《論語》現存二十篇,接近一萬六千字,孔子的這些言論為從何而來?尼山世界儒學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長楊朝明介紹道:“《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裏邊就記載了孔子晚年的兩個弟子,在講學的過程中,輪流記錄。看到這些材料以後,我們恍然大悟,孔子的弟子實際上是各有所記,這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論語》的來源。”

但凡讀過《論語》,一定會對“子曰”印象深刻。透過那一個個“子曰”,今人能夠感受到20xx多年前孔子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以及不同弟子的鮮明個性:子貢“富而好禮”;顏回“貧而樂道”,“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子路直爽而勇武,盡心盡力地保護孔子四十多年,以至於孔子曾説“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能將如此多性格不一的弟子聚在一起,孔子人格魅力何在?《論語》中記錄着顏回對夫子的讚歎:“仰之彌高,鑽之彌堅。”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4

《尚書》被稱“政書之祖,史書之源”,誦其以知先賢治政之本,以知朝代興廢之由,以知個人修身之要。當戲幕拉開,伏生帶着她向我們走來。

漢文帝聽聞山東的伏生可講學《尚書》,派晁錯前去受教。來年已九旬的伏生緩緩抬起頭。

他已老了,憶起往事仍淚水縱橫,然典籍可傳的喜悦與欣慰又使他止哀,説起大禹定九州和牧野誓師的周武王。他眼早已有些花了,可他分明看見甬道前處是有人揮臂高呼的。 “禹敷土,隨山刊木,奠高山大川。”

這景象他夢裏應是見過,這話他也不知傳授講學過多少次了。他記得大禹定九州,哪九州也清楚得很。他是山東人,是九州人,是華夏人。華夏,自古就為一體。他聽到來自兩千多年後的聲音這樣説,默默點了點頭。

“稱爾戈,比爾幹,立爾矛,予其誓。”

他險些被聲勢浩大的軍隊唬了一跳。周武王挾着天意,在電閃雷鳴中浩蕩前進。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意不即天意嗎?此乃顛撲不破的真理啊。

他還見到了兩千多年後的“藏書祕府”,那的小孩和自己幼時衣服不同,話卻是一樣。

年已九旬的伏生緩緩抬起頭,摻雜糾紛渾濁的眼中光明明滅滅。一生的顛沛、一生的苦難、一生的尊崇、一生的護佑在乾澀的眼眶裏凝化成了苦之又苦的淚,淚中包裹着楚人一炬留下的焦土,包裹着故宅的'殘垣,包裹着荒野的遺骸,包裹着先賢字句與華夏人的根與魂,浸潤了歷史的扉頁,經由千朝萬代的筆墨重了又重,暈染到了現在,延展到了未來。去事實上的伏生並沒有見到20xx多年後的今天,也不知道後來的《書》經歷了什麼,他以一生所護的《書》是否能一直執在後人手裏心裏。那時的他似乎沒想那麼多,又或許早已決定義無反顧。這個決心沉重,沉重到他的妻與子都被埋葬在重重荒野之下。當他幾經輾轉流離剖開宅中壁的時候,破碎的是牆壁,是他的家人故宅,袒露的是二十八篇典籍,是經歷史淘洗、時代冶煉仍舊熠熠生輝綿綿不斷的華夏文化。

王鼎鈞在《碎琉璃》中有言:“時代像篩子,篩得每一個人流離失所,篩得少數人出類拔萃。”伏生在被歷史洪流沖走時,把《書》還給了天下,他沒有被沖走,他的名字與《尚書》與世長存。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伏生來去間,《尚書》也在當今時代破壁而出。當晁錯離開,戲幕落下—他發出一聲滿足的喟歎,以蹣跚的步伐走回歷史。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5

“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曾有一個“禾下乘涼夢”,水稻長得有高粱那麼高,籽粒有花生米那麼大。中國人順應自然,發現自然,於自然中尋找天人合一之道,袁隆平秉承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大膽創新,累計增產糧食4000多億公斤。

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神農氏製造耒耜(lěi sì),傳授五穀種植之術時,一定想不到,他的子孫們在這片美麗而富饒的土地上,依靠農耕建立起一個龐大的文明古國。在這個國度裏,人們每天都在遵循先祖的教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時至今日,終於實現了“五穀熟而民人育”的太平盛世。

《典籍裏的中國·天工開物》,正是從年輕的袁隆平在田野間找到一株優良的種稻開始的。在稻香飄逸的原野上,袁隆平與他的前輩宋應星跨時空相遇。這一瞬間的相逢,不是偶然的,它是歷史延續的必然。這是中國人給予土地裏的聖賢們的最高禮讚,書寫了一部關於糧食的偉大篇章。

“讀書人心懷天下,讀書與功名無關!”這是中國知識分子最崇高的價值觀。袁隆平做到了,三百年前的宋應星也做到了。

一部《天工開物》,凝結了《尚書》和《易經》的哲學思想,在人與自然的'實踐中,遵自然天工,循人力開物。

《天工開物》,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是中國古代一部綜合性的科學技術著作,有人也稱它是一部百科全書式的著作,被稱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

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卷18篇,123幅插圖。

書名取自《尚書·皋陶謨》“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繫辭》“開物成務”,“蓋人巧造成異物也”。

全書按“貴五穀而賤金玉之義”(《序》)分為《乃粒》(穀物)、《乃服》(紡織)、《彰施》(染色)、《粹精》(穀物加工)、《作鹹》(製鹽)、《甘嗜》(食糖)、《膏液》(食油)、《陶埏》(陶瓷)、《冶鑄》、《舟車》、《錘煅》、《燔石》(煤石燒製)、《殺青》(造紙)、《五金》、《佳兵》(兵器)、《丹青》(礦物顏料)、《麴櫱》(酒麴)和《珠玉》。

《典籍裏的中國·天工開物》,依舊以著名主持人撒貝寧為歷史見證人,走進老年宋應星在鄉間教書授藝的私塾,撒貝寧拿出現代電子設備上的《天工開物》展示給宋應星看,並告訴他,這本書在三百年後依然被中國人所尊崇,此時學童們一起誦讀書中經典片段:“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這一幕鏡頭預示着,中華文明的種子將永遠撒播在一代一代中國人的心中。

撒貝寧尊稱宋應星為“奉新明儒,田間老人。”這讓我不由得想起袁隆平的形象,他們是如此的相似。他們像土地一樣平凡,也像土地一樣的偉大。宋應星和袁隆平們是神農氏的化身,是中華之福。

《典籍裏的中國》觀後感6

在親戚家拜年時看到《典籍裏的中國》的預告,覺得央視出品的質量應該不錯,看完覺得不只是沒讓我失望,更是深深的震撼,過程中有幾次看的我淚流滿面。

節目通過古今讀書人對話的形式講述,通過戲劇的形式再現歷史。

節目演繹了多個場景,老戲骨們演技炸裂,羣演也各個演技在線,加之舞台效果多種加持後,給人極強的故事沉浸效果,加上《書》中經典部分的誦讀,看得我熱血澎湃,被深深震撼。油然而生出強烈的華夏兒女自豪感。

是什麼讓華夏文明的精粹綿延不絕?

我們從何而生,為何而來,又將去向何方?

每一部華夏文明的典籍及其薪火相傳的過程給了我們答案。

整個節目中,最打動我的還是伏生跟晁錯講述自己和家人護書的部分。

秦焚書以後《書》僅剩國藏和伏生家藏兩部,後又遭遇項羽火燒咸陽,僅剩了伏生一部家藏。

在浩瀚的歷史大潮中,任何一個個體都顯得微不足道,無比渺小。

可是伏生卻視《書》如命,憑一己之力用生命護《書》。為逃兵荒伏生帶着家藏的《書》從咸陽運回山東老家,途中他的兒子為護《書》死於兵劫,妻子為護《書》病故。

老戲骨倪大紅飾演的伏生在回憶這段坎坷時欲哭無淚的陳述,將伏生以命護《書》之艱難刻畫的.入木三分,看得我淚流滿面。

雖後世發現了《書》其他留存的版本,但那一刻對他來説,華夏文明的傳承的重擔壓在了他身上。而他和家人用生命詮釋了“薪火相傳”。

是什麼給了他們如此決絕的力量?一定是《書》中的思想鼓舞了他,一定是《書》中的智慧塑造了他。

後人評價:“漢無伏生,則《尚書》不傳;有《尚書》而無伏生,人亦不能曉其義。”

所以,與其説是伏生和家人以極強的願力以命護書,這又何嘗不是華夏文明在一個微小個體身上所展現出的驚人生命力?

能夠綿延五千年曆程,這是華夏文明生生不息的真理,也是人類文明延續的真理。

時間所限,節目不可能把《尚書》所有的內容全部展示出來。

但這已經足夠。她讓更多人認識了《尚書》,瞭解《尚書》對華夏兒女意味着什麼,引導更多人去關注《尚書》,學習《尚書》所藴藏的華夏智慧。

知先賢治政之本,知朝代興廢之由,知個人修身之要。

雖然當今世界的科學技術水平比古人高,但在人文智慧方面,我們還遠未超越古人。

歷代後人所做的所有探索,也不過是為古聖先賢智慧做的註腳。

希望可以藉由這一個欄目開始,自己能夠對中華文化的核心理念有一個基本認知,學習構建起自己的華夏文明知識體系,不斷學習體悟古聖先賢的深邃思想和無窮智慧。

此刻,很多問題,已有答案。

標籤: 觀後感 典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e1090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