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讀論語有感合集15篇

讀論語有感合集15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後感吧。那麼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論語有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論語有感合集15篇

讀論語有感1

《論語》是記錄孔子和他學生言行的一本書,寒假的時候我看了這本書,書中有很多道理,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學習、如何孝敬長輩……

孔子説:“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他希望我們在複習舊知識時,又能領悟到新的東西。“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要求人們把學習積累和鑽研思考相結合,不能偏廢。“先行其言,而後從之”教育人們做人要講誠信,説到就要做到。

書中還有許多道理,我現在還搞不明白,但我相信,隨着自己不斷的長大,我會領會到其中的思想,對我的成長會產生重要的影響,我還會繼續看這本書的。

讀論語有感2

想必大家都聽過《濫竽充數》這個成語故事吧!南郭先生明明不會吹竽,卻不懂裝懂,混在隊伍裏充數。最後事情敗露,只好逃跑了。在《論語》中,也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條道理。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這句話就是説: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就是智慧啊!對於文化知識和其他社會知識,我們應當虛心學習、刻苦學習,儘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識再豐富,總有不懂的問題。那麼,就應當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只有這樣,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我也當過一次“南郭先生”。

記得在我8歲的時候,媽媽要下地幹活,臨走時,吩咐我中午做稀飯,並教我做稀飯的方法。我一心想去看電視,便不耐煩地説:“好了好了,我平常看你做稀飯都學會了,你還是快去幹活吧!”我一邊説着,一邊推着媽媽向門口走去。媽媽拗不過我,只好搖搖頭,無奈地説:“那好吧,記住,米要淘3遍,水要淹到電飯鍋裏第二條線的位置,要留意鍋裏的情況,不要讓稀飯漫出來……”“知道了……”

好不容易送走了媽媽,我又撲到電視機前,專心致志地看起了動畫片。不知不覺,到了12點。我伸了個懶腰,該去做稀飯了。

來到廚房,我又犯了難,剛才説“我會做稀飯”,只不過是哄走媽媽的一個藉口。現在到了“真槍實彈”的地方,我卻大腦一片空白。算了,現在去向別人請教實在難為情,還是我來吧!

可是到底應該放多少米呢?我又犯了難。這時,我想到:我和媽媽一共要吃兩碗飯,那就倒兩碗米吧!倒完米後,接下來的一切就順利了很多:淘米,加水,蒸飯……幹完這一切,我又兩眼不聞天下事地看起了電視。

過了一會,我隱隱聽到“嘶嘶”的聲音從廚房那邊傳來,心裏一個咯噔:啊,慘了慘了,忘記掀鍋蓋了。這下完蛋了,媽媽會罵死我的。我連忙跑到廚房,發現米湯濺得桌子上到處都是,打開鍋蓋,一股焦味撲面而來,嗆得我喘不過氣來。好不容易睜開眼睛,發現鍋裏的稀飯成了一團漿糊,顯然是缺水造成的。我急忙舀了幾舀子水倒進鍋裏,鍋裏的情況才好轉了了一些。可這四濺的米湯,這溢出的米粒,這燒焦的糊味……我該怎麼收拾這爛攤子啊!?要是開始我專心聽媽媽的教導,知道放多少米,淘幾遍米,倒多少水,隔幾分鐘過來看一下……或許,這樣的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可是已經晚了,世界上沒有後悔藥可買,我也不能改變現狀了。

結果呢,我自然是吃了一頓“皮帶炒肉”。不過呢,這卻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做什麼事都不能不懂裝懂。遇到自己不會的事,要虛心請教那些會做的人,學習他們的經驗,豐富自己的頭腦,這樣才可以避免悲劇的發生。

不懂不要裝懂,人人都不要做“南郭先生”。

讀論語有感3

《學而篇》開篇有“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雖然,對這句話不是很理解,但“君子”,我彷彿知道些。能稱“君子”的人,應該是講誠信的人。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我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誠信。若想正自己的身心,必須要有“誠”的思想、心境與行為。在“誠”上,我是要勉勵自己的。

有天,我答應同學要給他課外書,結果回家玩起來便忘記了。次日,同學向我要,我明明知道是自己忘記了,卻偏要説,是對方在放學時沒有提醒而忘記的。其實,我説後的瞬間就後悔了,所以,第三日的早晨,我不僅把課外書帶來,還與同學表達了真誠的歉意。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有時,不打不相識,自與同學道歉後,我們便成為了好朋友。我們還有了約定,無論發生什麼事,我倆都要以“誠”相待,説到做到。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我喜歡這句話,因為有了誠實,才能有正確的思想。當我們聽説一件事情後,一定不能盲目地説給別人聽,萬一事情不是本來的樣子,那麼就會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

有可能會把錯誤的事情當成了正確的事情。在我與小朋友們的交往中,總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因為這是我們小孩子的專屬。所以,我們要多讀書,多讀聖賢書,多思辨,才能使自己擁有明辨之心。

當然,能稱為“君子”的人,不僅需要誠信,更需要一顆“至誠”的心靈。我想,這將是我努力學習的方向。

讀論語有感4

在如今社會因為和諧社會存在着諸多不和諧的音符。如生財走偏道,提幹靠迎合,升官靠金錢……人們內心深感不滿。《論語心得》成為醫治人們心靈的靈丹妙藥,于丹的《論語心得》打破了《論語》的政治意義,另闢蹊徑,提出了半部《論語》修自身,她通過兩千多年的經典來給年輕人進行“心理按摩”。讓年輕人從“交友之道”、“心靈之道”、“君子之道”到“理想之道”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為年輕人的生存發展尋找支點。這就是心靈的呼喚。

“交友之道”,是指與朋友相處要注意分寸。與朋友交往時,什麼時候該説什麼話,自己要有尺度。如孔子説:“言未及之而言謂之燥”,叫做話還沒有説到那兒,就發表意見,叫做毛毛躁躁,應等待眾望所歸,你再徐徐道來,才能合適。另一個極端是“言及之而不言”,孔子説這個毛病叫做“隱”。就是話題已説到這裏,本應自然而然地往下説,你卻吞吞吐吐,不跟別人説心裏話,朋友會覺得彼此心裏還有隔膜。不是自我保護,就是故作矜持。第三種,孔子説:“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瞽”字説嚴重一點,就是一個人不看別人的臉色,上來就插話,這叫做“睜眼瞎”,不瞭解對方,隨意插話,這是朋友之間的不尊重和顧忌。無論是父子、夫妻、朋友之間都有一些顧忌,真正的好朋友不要觸及他人的隱痛,才能給朋友間營造一個寬和友好的氣氛,以便互相交流、溝通。正如孔子對子貢説的,向人進諫時,要“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則止,毋自辱焉”。對朋友提出忠告, 只需要循循善誘地説明道理,無需當頭棒喝,否則就會自取其辱。

“心靈之道”即如何解決心靈困惑。孔子説:“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飯,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意為:顏回家裏很窮,缺衣少食,住在非常破爛的小巷子裏,這麼艱苦的生活對別人來説,簡直難以忍受,而顏回卻能夠自得其樂。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保持心境的恬淡和安寧。

子貢曾經問孔子:“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孔子 説: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就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諂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生活所剝奪,不會因富貴而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的彬彬有禮的君子。這就是孔子教給我們的快樂祕訣,如何去找到你內心的安寧,便是心靈的呼喚。

“君子之道”:彬彬有禮的君子是與小人相對而言,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歷史上的小人是指與君子相對應的不道德的人。于丹則解釋為“小孩子”,女人和小孩子都是依附於男人的人,或者將其解釋為襁褓中的嬰兒,既從滿月到週歲的嬰兒是最難養的,説明女子與小孩子都有共同的心性,你對他:“進則不遜,遠則怨”這就是你對他好,他不知道恭敬,你疏遠他,他反而抱怨的合理解釋。

“理想之道”:怎樣才是最理想的呢?于丹在解“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時説:孔子提倡人生效率和人格尊嚴,不贊成以怨報怨,如果永遠以一種惡意怨恨去面對另外的不道德,這個世界將是惡性循環,無休無止。以德報怨,不可取,你獻出太多恩惠慈悲,用不值得的仁厚。面對有負於你的人和事,這是一種人生的資源浪費。第三種,用你的公正耿介和磊落,以及高尚人格,坦然面對這一切。要把有限的情感才華,留在最應該使用的地方。不僅要避免資源浪費。更不能忽視心靈荒蕪和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費。

總之,心靈呼喚人們要想做到四十不惑,就要學會用減法去生活,清晰地看到自己內心的願望,不斷捨棄那些不是心靈需要的東西。人的內心,其實就像一棟空房子,人剛剛搬進去的時候,總想着要把所有傢俱和裝飾都擺在裏邊,結果最後發現,這個家擁擠得像衚衕一般,反而沒有地方放自己,這就是被物慾奴役了。選擇自己需要的,放棄心靈不願的,心靈就會快樂和安寧,身心才會健康。

讀論語有感5

這個寒假,我讀了一本讓中國古代的讀書人都將此書奉為經典的書,《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之作,它記載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語錄,其中的許多話也成為格言流傳於世。《論語》有《學而第一》、《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等20篇,只裏面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句,以及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道理。

在這20篇中,我最喜歡《八佾第三》一篇。“八佾”是如今在孔廟中拿羽毛,在祭孔典禮中所舞蹈的叫八佾之舞,但孔子不是叫大家跳舞,而是代表了文化精神。他的內容講“禮”,“禮”就是孔子一生做學問之所在。

我最喜歡其中一句“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意思是子游問孝道。孔子説:“今天,人們把孝説成是能養活父母。就連狗、馬都能得到人的飼養。如果不尊敬父母,那養活父母和飼養狗、馬又怎樣區別呢?”

這讓我想起了東漢時期的大孝子黃香,他在夏天用扇子扇涼父親的枕頭和涼蓆;冬天,有用自己的身體捂熱被窩。他很值得我們學習。

知道了孔子告訴我們禮的學問之所在,我會更愛自己的父母,珍惜自己的父母,明白父母的嘮叨與操勞與嘮叨都是為我們好,不能讓父母感到自己就像狗、馬一樣。小時候父母對我們的好,我們要記得,長大之後,我們也要好好的回報父母。

讀論語有感6

《論語》是一本家喻户曉的名著,這個暑假,我又重新温習了一遍。

《論語》中分每一句話都藴含着深刻的道理。有的給予了我們人生髮的啟示,有的讓我們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

要會善於學習,就要不恥下問,《論語》中有一句話:“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這是曾子曾經説過的話,含義是:一個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還向沒什麼能力的人請教,一個人很有學問,還向學問少的人請教。我想:一個人內心有智慧,敏感多思,願意好好地去領悟知識,願意“不恥下問”,以獲得更多的知識,這不過是一種難得的態度嗎?就像生活中,小孩子的眼光定是與大人不同的,稍向天真爛漫的小孩子學習,也説不定能給人啟發。曾經有人問一位學者,你是在哪兒學到最有價值的東西的?結果大家以為最有價值的答案是:幼兒園,這就是孔子和他學生眼中的“學習知道”吧!

孝敬之道也在《論語》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亦。”意思是:一個人孝敬父母,卻喜歡觸犯上級,這樣的人是很少見的。的確,孝敬父母和尊重上級不是一個含義嗎?———細心為別人呢着想,有的時候,我們可能會因為父母的訓斥而感到委屈,但仔細想想,其實父母是為我們好。其實,孝敬不一定是讓父母豐衣足食,為他們多着想一點,就算是最好的孝敬了。讀完這句話,我回想平時為父母做過的事,更深一層地理解了孝敬的含義。

《論語》,這本擁有無窮奧妙的書,帶給了我們無限啟發,告訴了我修身養性的道理,作為一個國小生,我們應該遵循孔子的道德思想,爭取在學習生活中取得更大的進步!

讀論語有感7

世界是一塊五彩繽紛的稜鏡,顯色的介質則是我們的心。

人生為棋,不願為卒

屈原曰:“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身份高貴,懷瑾握瑜。孔子,遠祖宋國貴族,堂堂殷王室後裔。他説:“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百年的世家,百年的禮制,通通寂然地化作了一個賤字。他帶着刻入骨髓的仁義禮智,為挽回周禮,潛心涵泳,用志覃研,只為求天下一個河清海晏。克己復禮,天下歸仁,吾畢生所求。

世人怎麼也不會猜到身高九尺三寸,最不像文弱書生的孔子,執政僅三月,便使國家達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户”的境界。因為孔子身上從沒有過我願為卒的認命,因為他有的是去路終己不顧的孤勇,有的是後半輩的風霜雪,是未嘗踟躇。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

周遊列國數十載,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聯璧。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後,不敢不告也。”這是一心追隨君主的臣子,得到朝堂上下搪塞的苦澀。孔子曰:“果哉!末之難矣。”這是全心全意為百姓的臣子,達到百姓輕嘲的無奈。

人世間,或粼粼拂拂,漾漾溶溶,或出雲入泥,世態炎涼。馬車輕搖輕晃,喚醒了檐邊鈴聲叮咚,載着滿車的古書禮法,載着滿車的甘之如飴,朝着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方向,負重前行。縱使是雜花生樹,羣鶯亂飛的春景,縱使是鬼獄渺茫,昭昭之禍。也抵不過那一顆心,那顆求世間再一次恢復循規矩蹈的心,那般,山高水長。

功不唐捐,玉汝於成

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又被後世尊為儒教始祖的孔子,他的祭祀也一度成為和上帝、國家的祖先同等級別的“大祀”。這種殊榮,除老子外,萬古唯有孔子而已。

確實是如此,眾生皆草木,唯你是青山。

你的人生是否有意義,衡量的標準不是外在的成功,而是你對人生意義的獨特領悟和堅守,從而使你自由,綻放出個性的光華。你是超越了功利的成功者,是在粗糲中榨盡所有浮躁的沉澱者。借千百年的文字為料,釀造着香味彌留萬年芬芳。萬世沉浮,唯有這一縷從未消散過的幽香,引起我血液裏的沸騰,勾起我腦海裏的傳承,帶我們找到歸途。

凜冬散盡,星河長明。負重前行的周遊馬車停下了,論語的時間齒輪仍然在轉動,每分,每秒。走着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冷清道路,懷着風風火火般熱情的心。

讀論語有感8

許多人都站下來靜靜地凝望?近年來我們的書刊市場上出了許多好書,但也出了不少壞書。因為這些人,我們的祖國才變得更強,更好。哪一組勝出,就可以拿出自己的一些分數加給低的一組,在接下來的遊戲中幫助他們,讓他們有前進的動力?直到現在,這件事仍然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閒來無事,掐指一算,自餘去年習《論語》,至今已有一載有餘。除過背了“鄉黨”,“先進”等幾篇以外,竟無甚感觸。正暗暗哀歎時,周禮不禁觸動了我,遂意欲小議周禮。在此不敢高談闊論以充學者,實只乃表我之淺見也。

禮,乃中國古代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周禮,即周朝時期發展起來的,建立在維護統治者利益的基礎上,並束縛人的思想和社會活動,調整人們行為規範的總和。

周禮,和禮法、祭祀於一體。所謂禮法者,即法紀與禮儀。法紀即法律。禮儀,即禮節與儀式。何謂祭祀?即備供品向祖先致祭行禮,表示崇敬並求保佑。於是乎,周禮既為維護統治者利益的道德標準,又是法律規範,形成了禮律相通的禮教。即禮允許,法律亦允許;禮不允許,法律亦不允許。所以,周禮鞏固了統治者的權威,這大概也是周公制禮的真實目的吧:鞏固年幼的成王政權。

為什麼説周禮是統治者鞏固和加強政權的工具呢?因為它強調階級性與等級性的差別並且設計了一套繁瑣的程序來維持這種差別。正如荀子曰:“貴賤有等,長幼有差,貧富輕重皆有稱也。”

周禮要求必須親愛以父權為中心的尊親屬,使親者貴,疏者賤。此謂“親親”。

周禮還要求下級必須遵從上級,特別是周王。嚴格規定上下級秩序,不得犯上作亂。又有“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孰不可忍”,講的是一個卿大夫冒用皇帝規格的舞蹈,孔子認為不可原諒。此為“尊尊”。

周禮維護父權中心的社會,特別歧視婦女。“幼從父兄,嫁而隨夫,夫死隨子。”

看罷禮法,再來看看祭祀吧!“季氏旅於泰山,子謂冉有曰:‘女弗能救與?’,對曰:‘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如林放乎!’”就是説一個大夫級的人物,卻祭皇帝才能祭的山,所有人反對。這説明不同等級者的祭祀也不同,絕不允許僭越。

撇開禮的等級性和差別性束縛不談,其實踐過程更是莫名其妙,程序繁瑣,如諸侯每月七年級殺一頭羊舉行祭祀,表示‘聽政’開始;國君祭祀賜的肉不能過夜……。

從這些話中,我們不難發現統治者是如何利用禮來壓迫人民:周禮強調等級性、差別性和程序繁瑣性,並且極其嚴格地維持這種等級差別,決不允許任何人僭越,如果違反,輕則受眾人譴責,重則受刑罰制裁。

周禮因身份等級不同而不同,所以,周禮不是一種公平的社會規範。它不僅表現對被統治者的束縛,更是表現了統治者們不同的等級關係!只可惜,當時的人們沒有一點覺悟,對禮的束縛毫無察覺,並認為能穩定社會秩序,促進社會發展。連聖人孔子都説:“鬱郁乎文哉,吾從周。”

當然,我們也不能將周禮全盤否定,在當時的社會,周禮還是在一定的程度上緩和了當時的社會矛盾,畢竟“禮崩樂壞”不是好事。同時周禮還形成了古代華夏文明的精神淵源。總之,我們要以歷史的眼光去剔其糟粕,汲其精華。

讀論語有感9

俗話説“半部論語治天下”,自從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儒家思想就處於中國思想界的統治地位,並延續了數千年,這是什麼原因呢,或許《論語》能告訴我們答案。

《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本書,雖説只是記載言行,但字裏行間包含了許多為人處世、治國平天下的道理,很值得我們慢慢品味。孔子提倡“仁、禮”,這是他思想的核心,仔細想想這與我們今天所努力構建的和諧社會有異曲同工之妙呢。如果我們用心去讀《論語》,就會從中悟出人生的道理,成為指引我們前進道路上的一盞明燈,照亮人生的路。《論語》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詳的名言警句,雖然短小卻藴含為人處世的大道理。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歡的就不要強加給別人。我們應該做到將心比心,推己及人,在做每件事之前想一想這句話,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或許會更加融洽,社會也會更加和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意思是工匠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必須事先磨快工具。由此可知,一個人要勝任工作,必須首先學好本領,今日讀好書,來日才能大展宏圖。一定有很多人會經常問自己,這麼辛苦地學習為了什麼,我想這句話就告訴大家答案了。“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一個人不講信用,不知道他該怎麼辦了。孔子認為,一個人不講信用就寸步難行,在今天看來,一個企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也是如此,誠信在當今社會尤為重要。“言必信,行必果”,意思是説出的話一定要算數,行動起來一定要堅決。一諾千金,敢作敢為,受人尊重;出爾反爾,優柔寡斷,遭人鄙棄。《論語》中還有很多發人深省的名言,我從中受益匪淺,相信只要是用心品讀的人都會從中得到很多。我在讀《論語》時,好像穿越時空來到孔子身邊,與他面對面交談。我從《論語》的字裏行間體會到了那份難得的寧靜,那份屬於我的安寧,就好像涓涓細流流入我心田,沁人心脾而美不勝收。對於生活,只有以淡泊的襟懷、豁達的心胸、超逸的性情和閒適的心態去面對、去享受,才是讀懂真正的人生。

我們每個人都很期待和諧社會,它是那麼的美好,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能夠讀懂《論語》,哪怕只是皮毛,也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記住,要快樂地生活。

讀論語有感10

近來,我們學校開始了“好書漂流”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我讀了很多有益的書,其中最喜歡《論語》這本書。這本書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寫而成的。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道德觀念及教育思想。

書本里面寫了許多故事,其中有一篇是寫 “孔子學琴”,孔子從小刻苦好學,他向魯國大師學琴,一首曲子學了十幾天,大師都很滿意了,但是孔子覺得自己還沒有掌握技巧,又過了幾天,孔子已經把這首曲子彈得如行雲流水般動聽了,可孔子還是覺得曲子的道理沒有理會。讀到這裏,我覺得孔子很專心學琴,沒有浪費時間,他整個人都沉醉在音樂當中。

當我繼續讀下去,我知道孔子把這首曲子奏得跌宕起伏了,可以學新的曲子。但他還沒體會作者是誰,是個什麼樣的人。孔子經過不斷練習,終於有一天,他從曲子裏感受到了作曲者,就是周文王。

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學習知識之後,不要驕傲自滿,無論在生活中、學習上遇到不明白的事,都要用專心致志、積極向上的態度對待,還要不懂就問。孔子勤學好問,對事情堅持不懈、一絲不苟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讀了《論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

讀論語有感11

日常生活中,父母總是告訴我們:只有好好學習和讀書才能有出路,才能改變自己的未來。聽到這些話後,我們絕大多時內心掀起“這些道理我都懂”的波瀾,也可能會產生反感。我們每天都在學習,可曾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我們學的是什麼、為什麼要學、怎麼學才能成為好學之人?

學習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內容,在書中佔有較多比例。在讀完《論語》後,孔子告訴我其中的答案,使我對學習的見解不僅僅停留在表面,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學何?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告訴我們:不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我們要學習的是,站在別人的角度來換位思考,不僅僅只想到自己的利益,避免在人際關係出現較多矛盾。

二、為何學?

子曰:“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弊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弊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孔子告訴我們:喜好仁德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容易被人愚弄;喜好聰明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容易放蕩不羈;喜好信實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拘於小信而賊害自己;喜好直率卻不喜好學習,弊病是説話尖刻刺人;喜好勇敢而不喜好學習,弊病是搗亂闖禍;喜好剛強而不喜好學習,弊病是狂妄自大。在孔子眼中,仁、智、信、直、勇、剛都是好品德,都是我們應該加以修養的。但是,如果不通過學習而明白事理,不能把握其實質,便很容易造成危害,從而由“六言”變成“六蔽”。由此可見,學習的意義非凡!

三、何學?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告訴我們:温習學過的知識,預習新的知識,可以成為其中的老師。我們可採取的學習方法是在學習知識後,及時的温故,及時的思考,重視量的積累,促成質變。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告訴我們:學習而不思考,就會感到迷惑而無所得,思考而不學習也是很危險的。這句話值得我們深深體會和牢記,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終日而學矣,不如須臾之所思也。在如今的學習型社會中,不但要求我們全面學習,終身學習,更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在高中階段,我們學習了較多的理論知識,而缺乏對一些實際問題的思考,這就要求我們多思考、多實踐,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告訴我們:勤勉而又好學,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請教而感到恥辱,方能成為好學之人。這就要求我們在遇到難題時,要不恥下問。而不是以韓愈《師説》中,那些士大夫之族羣聚而笑好學的人。

學習,不是空乏的獲取知識,而是用知識去充實自己,推動成功。子曰:“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在孔子認為,思考是學習必不可少的過程,學習的最終結果是學以致用。因此,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學而思,思而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讀論語有感12

《論語》一書,讓我知道了學習的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藴涵着多麼深刻的道理呀!高爾基説得好:“人的知識愈廣,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學習是公正的裁判:它獻給勤者的,是一條條成功的大道;留給懶惰者的,是一個個失敗的泥潭!

説起學習,我真感到羞愧。放學回家,我經常是東跑跑、西逛逛,直到晚上8點才着急地寫作業,考試成績也自然不理想,聽到這次考試第一竟然是別人,我的心裏真不是滋味。心想:他們成績好不就是晚上拼命看書嗎!我要是多花點時間,肯定也能考好。其實,他們比我多的不只是分數,而是一天天的日積月累和刻苦努力呀!高士其説得好:“知識猶如人體的血液一樣寶貴。”要想考出好成績,就必須要有知識來充實。

人生不能虛度。生命的精彩與否,是靠我們自己來把握的。而知識則是人生精彩程度的關鍵,把握知識就是把握人生。要讓人生如花朵般綻放,就必須用知識來充實自己。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論語》一書告訴我們要用知識充實自己,這樣才能讓今天更精彩,讓明天更美好

讀論語有感13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為政》

——題記

很少有人能真正明白這句話的含義。表面上這是説:我(孔子)十五歲時立志學習,三十歲時能處身立世,四十歲時有自己的主見,五十歲時懂得且順應了自然規律,六十歲時對耳聞的東西能融合貫通,七十歲可以隨心所欲的生活,而且不會超越禮教的準則。若再引申則可為修德進學階段:

(1)要有志向學,這個我們大多數人能做到,

(2)為建立自己的基礎思想,以確所立,就是要認定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這個也有人能做到。而這中間你可能會對人生、志向、道德等產生疑問,無妨。

(3)四十而不惑,但當你到達中年,又經過十年的學習與礪煉,這時你對人生你選擇的人生之路就沒有什麼可顧慮和疑問了。而這種不惑正源於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四十不惑的人都是能擁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懷的人。四十不惑的人也不會因外界的干擾而對自己固有的精神家園所疑惑,所以能達到“四十而不惑”“這個境界的人就不簡單了。

(4)則知天命,初讀到這句話,我感到很可笑,”五十“就知道“天命”?那認為這只不過是孔子的一種自我吹噓罷了!但細下一品,又發覺了一些道理。所謂“天命”,不過是上天給你這輩子能做的事,自己的目標,若按現在的六十歲退休,那你五十歲才開始奮鬥,這不是晚了嗎?這時,我們或許該抱着一種“命裏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強求”的心態,當然這不是消極,而是一種人生觀,如果我在五十歲之前就已經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或是離理想的實現已經不遠了,那五十歲的自然就可知天命。

(5)為耳順,入耳之事有順,有不順,因為知道哪些不順亦有其道理(由不惑而來),甚至也屬天命(由知天命而來),故能修養到一切入耳為順。

(6)從心所欲不逾矩,在前六十九年裏,因為做什麼都不會違背禮教,當七十歲時,你就是隨心所欲的生活,你的行為也合乎禮儀,因為心習慣了一切由心而發,就好比習慣成自然,這也是為學修德的最高境界,即思想與道德的融合。

由此也可看出,為什麼孔子被尊稱為“聖人”,因為他做到了這些,他的思考、行為、修養已達到了一種境界,反觀歷史上又有多少人能這樣,現今,又存有多少,在我心裏,這樣的人只有兩位:孔子和陶潛。

總而言之,今天,我要談到的《論語》也是孔子在他生命中這73年裏通過一些親身實踐和長期的生活經驗,以及自己對人生的感悟中和弟子一起總結出的哲理和修養。涉及的範圍廣,內容豐富,堪稱儒家經典。

“百善孝為先”,在歷史文明淵淵長河之中,中國這個具有古老文明的國度更放在了第一位。而講究人的道德修養的孔子更是在《論語》裏多次提到了孝順之道。

在孔子主張孝順之道里,我個人比較喜歡這幾句:

孔子曰:“其為人也孝娣,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奇也。君子務本,本立道而生,孝娣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學而》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來仁。行有餘力,由以學之。“《學而》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所乎?”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撰,曾是以為孝乎?“《為政》

這是孔子眼中的孝。

如今,我們已遠離了產生敬孝道的宗法社會,在現代生活中,父子關係已經不存在和君臣關係的對立,那麼,是不是可以説“孝“已經過時了,其實不是。當初,孔子與顏回、子路一起聊天,孔子説了自己的志向,很簡單的三句話: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孔子的志向就是讓老人安頓,朋友信任,年青人懷念。而在這裏面,擺在第一位的是“老者安之”。

這讓我們想起,中華民族有一種美德叫孝敬!

老者安之,可如今這個時代“安“是那麼容易做到的嗎?讓老人外在得安其身,內在得安其心,可能人人都想過,可要做到卻並不容易。

現如今,對於老人的安頓,我們或許有着種種標準,買多大的房子,買各樣的高級補品,買多貴的衣服,報無數的旅遊團……,但這樣,老人的心“安“了嗎?這些看似高級富裕的生活,在老人心中,只不過是傳遞着一種信息,兒子(女兒)生活很好!這一點能讓他們稍安,除此之外,便也沒什麼用處了。

孝順父母,就是將父母養着就好了嗎?

孔子對此也做出過回答,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所乎?”如果孝順就是交替父母養着,那狗和馬這些動物也是得到了飼養,如果你只是讓父母衣食無憂,而沒有從心裏去敬重他,那這和養動物又有什麼區別呢?

中國人説孝,常是“孝敬”,“孝敬”這樣説,由此可見孝與敬是密不可分的,孝為行,敬為心,關鍵是心中的那份“敬”!可如今人們盡孝最不容易做的就是心中的那份敬,孔子説過:色難,對父母最不容易做到的就是和顏悦色了,比如,有時,夏天裏,天氣熱,你不讓父母吃上一頓的剩菜,父母卻認為倒掉可惜,非要吃,這裏,雙方往往就起了爭執,在我們心裏可能就會想,這明明是為了父母好,預防他們生病,他們卻要給我發火,覺得很委屈,讓自己心中也竄起一股無名火!這時,自然“色難”,其實,反過來想一想,父母也是為我們好呀!他們怕養成浪費的習慣,讓以後日子過得緊巴巴的,所以説,並不是所有事父母都是對的,這時,怎麼辦呢?

孔子提出過一個觀點“事父母幾諫,見忘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在與父母的觀點不同時(或是父母錯了),那就應該很輕微的告訴父母,加以勸阻,如父母不同意自己的觀點,仍然要孝敬父母而不違揹他們,這樣,自己有可能須擔憂操勞,但卻不能怨恨他們。

我們常把孝説成孝順,意思就是孝敬父母,就要順從他們的意願,讓他們內心高興,也就是讓父母安於心。

現在常常有兒女在大城市打拼,忙於事業,把父母接到身邊,父母又不願意離開故土,故兩地分隔,中國有句老話叫:“兒行千里母擔憂”,在這樣的情況下,父母就很難安於心了,故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時,做為子女,最好能不出遠門,如果非要出遠門,那一定要有目標,這並不是説,父母在時,子女就必須守在父母身邊,為父母盡孝道,平平庸庸地生活,等到父母離世了才開始創業、打拼。不是這樣,因為哪一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子女成為人中龍鳳,孔子的意思只是説,兒女在外,無論去哪,都要有個定點且要第一時間告知父母,比如:今天你因為工作要暫時從上海到成都,那你就應該立即給父母打電話,説你要幾點到成都,途中若有變化,也應該將新的計劃告知父母,好讓父母不要太擔心,這也是一種孝!

孔子所提之孝,大多數還是能值得我們當今社會去運用遵守,但也有少數受到了當時社會的限制,而在如今不提倡,如:“父為子隱,子為你隱。”這個的意思是,父母做錯了事,兒子要替父親隱瞞,在當時,這屬於禮的一種,但現在,我們卻不提倡。

孔子十五歲時開始致立於學習,那我想他前十五年一定是在學習品質、修養,由此可見:想成才,先成人,而現如今,我們從三歲弄好上幼兒園,七歲讀國小,在十五歲時知識應該很多了!可為什麼從十五歲開始學習的孔子卻能成為後人推崇的大家。由此可見:想成才,先成人。人的品質德行對他一生的影響有着多大。當然,在這期間,學習的韌勁與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所以,早在幾千年前,孔子就已為我們一套獨特的學習之道!

首先,不要成為一個空想家,子曰:“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也就是説一個人一天不吃飯,晚上不睡覺,就在那苦苦空想,那是沒有多大的益處的,還不如去學習,是啊,現如今,學生們整天坐在教室裏,認真聽進老師所授知識的人不多,空想的倒不少,總是想着,穿什麼衣服,吃什麼飯,晚上看什麼電視,如何出風頭……,那學習又怎能好起來呢?大人們有時也常常抱怨,想看書,但看個幾頁就會覺得沒興致,不是不想看,是看書時想的'東西太多,也常常懊惱,便叫自己的小孩,抓緊機會讀書,覺得到了以後,也想看也看不進去。

而很多概念也只有一字之差,人可以有雄心,卻不要有野心,可以有理想,但不要空想,你可以把空想轉變成理想,但勿把理想變成空想。比如有些小女孩會天天空想。可以每天穿不一樣漂亮的衣服,那可以把這個變為理想啊!這樣,你再想起這件事時,就可以不再是毫無邊界的亂想,而是你努力的動力與方向了。

那有了理想,又如何轉化為現實呢?唯有不斷努力地學習。

學習,注重一種方法,為什麼有人讀的越多卻越愚?孔子早已做過解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一個人光學習不思考會疑惑,但如果光思考不學習就會有危險!前一句很多人都明白,可後一句是什麼意思呢?其實是這個意思:如果一個人光思考,但又不知道這樣對不對,就這樣漫無目的地想,對他的成長是不是就存在了危險?就好比一羣羊在廣袤的草原上奔跑,但少了頭羊的帶領,那這羣羊在危機四伏的草原上就存在了危險。由此説來,在學習的過程中,學與思並重,只有勤學多思的人才能不誤入歧途。

但有時,向書本學習,不如向人世學習,如果一但有這樣的悟性,那他則處處可學,不愁無學。

子貢曾問孔子:孔圉這個人為什麼能得到“文“的諡號?孔子回答説:“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這文也。”孔子説:“這個人聰明勤勉而又好學,不以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諡號“文”。

其實孔圉的表現體現的是一種態度,而這種態度在孔子的學生顏回身上也體現過。曾子贊過:“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從事於斯矣。”這裏的昔者吾友便是指顏回。

在一個學習過程中,我們能夠學到太多的知識和感悟,可是,人的一生為什麼要學習呢?孔子這樣説:“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變奚以為?”《詩經》過去是在當作教科書的,因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羣、可以怨。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之於鳥獸草木之名。“人們能從《詩經》裏學到很多東西,可以增強你的聯想能力、觀察能力、合作能力和勸諫能力。這些道理近處可以侍奉父母,遠處可以為君主解憂,還能認識許多花草植物的名稱,這其實就是一種學以致用的態度。宋朝的張載在後來也提過這樣的觀點:“為天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也講的是這種態度,所以,在孔子所提倡的學習之道中,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做一個行者。

温習,也是孔子所提倡的學習方法中最要緊的一點。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意思是温習學過的知識,由此獲得新的更深的知識,那你就可為人師了。在温習後能發現新的知識的人,在歷史上大多都富有盛名,就拿“顛張醉素”中的醉素來説吧!醉素也就是書法大家懷素,他與草聖張旭並肩,懷素曾一日九醉,時人呼之醉僧。懷素能有這樣的成就完全源自於堅持不懈的苦練,他每天一遍一遍的温習重複,因為買不起紙,後來就在芭蕉上練字,也成就了一段佳話。而這也可説明,温故知新的重要。

但現在,學生們在學習中也常温故,但卻忽略了同樣重要的知新,假如只是一遍一遍的看,卻不思考,那也不行,因此,學習積累與鑽研應結合在一起,還能偏廢。

所謂學習之道,講了這麼多,但關鍵還是在於個人的領悟,若只一味死學,那你就會不靈動,像一潭死水,也就沒什麼樂趣可談。

對論語之心得,個人而有不同,或淺或深,取之於各人之精神之領悟,惟千從心,而蓋此唯餘所得。

簡言之,借孔子一言:“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最簡單的,也許是最難做到的。幾千年前,我們的祖先以用行動告訴我們“想成才,先成人”這個質樸的道理。知識對一個人來説固然重要,但人的本身修養與本質卻更珍貴。這或許就是論語的真諦了吧,孔子為師授學的準則了吧!

如今,再翻開這本敦厚歷史的幾千年前智慧的結晶,透過塵埃,我們彷彿看到一位智者睿智的目光,突然覺得這本書不再枯燥呆板,而是在質樸裏透出一縷縷人性的光芒。

讀論語有感14

今天在鄉下爺爺家呆了一天,除了做飯外,我把自己關在房間,安安靜靜的讀《論語心讀》和《了凡四訓》感覺時間真的好快!

“君子藏器於身,伺機而動。”《陽貨第十七》開篇講到了孔子如何應對陽貨?從孔子面對尷尬局面,靈活應對,不失禮也不得罪,足可以看出孔子超常的智慧,並非一般人理解的迂腐、木訥、、、、、、其實,讀到此篇,最值得我反思和學習的就是面對各種人,所應採用的不同態度,如何才能把握好這個度,讓自己不失禮同時又不得罪對方?尤其是生活在現在這個紛繁複雜的社會,學會保護自己應該是第一位的,一個人的語言表達和智慧又是何等的重要,由於自己這方面缺失的太多,不知不覺會讓自己陷入一種焦慮之中,想的多了,反而讓人的心真正無法靜下來,越是那樣,越感覺自己信心不夠,底氣不足,無形中感覺自己不光進步不大,甚至退步了。那天在飯桌上,我的親戚們都指責我把我的兒子操的太忠厚老實,現在是孩子最天真爛漫的時候,就天天操他洗碗呀、疊衣服、做家務之類的,將來我的孩子大了,就只有照顧別人的份,男子漢要讓他學會享受、、、、、當時我並沒有做過多的爭辯,我只説了一句:“凡是慎於始,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一切以孩子説話!”(當時,我就在反思自己,親戚們之所以有這樣那樣的想法,可能是因為我自己的問題,孩子的表現未能贏得大家的真正認同,説明我的平日教育存在着很多的不足,這也許是好事兒,問題儘早暴露,便於更好的去正確引導,説明我需要改變和努力的地方還很多,感謝每一位的誠懇意見,我一定和孩子一起加油!)

“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孔子説這些話,既是玩笑,也是表揚,孔子對子游在如此小的地方,如此認真的、如此執着地實施禮樂教化,深感自豪和驕傲。因為儒家非常重視音樂藝術教化對人格形成的作用,樂教是儒家重要的教育模式。非常之遺憾的是現在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沒有重視樂教對心智、心志、性格、道德、風尚的陶冶作用,中國小音樂課始終處於邊緣化狀況,高效樂教更加邊緣化,只是玩音樂,玩藝術而已,缺乏系統的建構和規劃,也缺乏悄然無聲的引導和潤物無聲的薰陶。不僅知識處於碎片化,藝術也處於碎片化。此種局面,如何不叫人憂心忡忡!從柳局的解讀中,也能讀出作為一名教育局長對於好多事情的無奈,這是一位有遠大理想、責任和擔當的好局長。也特別特別感恩吳教授帶給孩子們最好的禮物---伏羲教育。雖然目前來看咱們的伏羲班仍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地方,但是伏羲教育的大方向一直沒有偏離,“一切以孩子的成長和終身發展為目標,”不斷地努力奮鬥!很愧疚的是:“今天兒子都還在跟我講,他一直都很想要一個”葫蘆絲“,考慮到沒有專人去教他們,也就沒有幫他買,更主要的還是希望咱們伏羲班的娃娃們都能有幸去學習一門樂器,大家一起學習(我校目前沒有這方面專業的老師,一直都在”物色“,但願九月份開學,我們能感召一位可以教孩子們器樂的好老師,這是我的願望,一直都在默默祈禱!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更應是如此,因為莊重而敬畏;因為寬厚而愛人;因為誠實而備受學生信任;因為勤敏而令學生敬佩;因為慈惠而讓學生感動。如此,定能成為一個好教師!能有幸成為伏羲班的老師,更有機會朝着這些方面而努力,在此除了感恩就是感謝,帶伏羲班兩年來,真的讓我改變了太多,也收穫了不少。雖然與前面的目標還距離很遠,我一定會朝着這個方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去!

讀論語有感15

“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一行行聖人言映入我的眼簾。對,今日,我讀了《論語》,這本書雖然言語簡略,卻是意義非凡,耐人尋味。

就如這麼一句話“温故而知新”,如此簡短几個字,卻是精確明瞭地概括了學習的精髓。這讓我想起往日的情景:在一節課後,我們會在自由活動課中複習當天重要又深奧的知識點,就在這時間中,雖説是自由活動時間,可在旁的幾個同學心血來潮,聊天聊得熱火朝天。而第二天呢,大家的學習效果是天壤之別。因此,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在我們身上得到實際驗證。

而那一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闡明瞭學習要講誠信的真諦。雖然能人懂得的學問很多,但也總會有“有所不知”的事情。這也正是我們平時講的通俗語“不懂裝懂就是飯桶”,這些自認“無所不知”的人錯失了“求問”的體驗,不懂謙虛並耐心地向比人請教。正如“學問學問,既學又問”嘛,這也反襯出那句“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些話在中國是家喻户曉,可是又有多少人真正理解?又有多少人這樣做呢?回想我剛上國小一年級的時候,那時的我不懂“問”的意義,只是上課專心致志地聽講,課後温習一下了事,沒有真正領悟到“問”問題的重要性,害得我沒有完全跟上老師的節奏,甚至有些知識還只是一知半解,一味的追求只要跟上老師的步伐。直到二年級,我漸漸意識到問題所在,需要調整學習的方法,遇到不理解的知識點會課後抓緊複習,虛心請教老師或同學,很意外,成績在班上從前二十名衝到前十名。三、四年級,我發現學習越來越輕鬆,成績也顯著提高,每次考試基本都能名列前茅。

可那句“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謙虛嚴謹的求學態度也被後人所稱道。同伴間的學習,各有特點,也總是各有成就,學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然而當今社會,總有些人目空一切,自高自大,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結果只能導致沒有任何發展。

《論語》這本書膾炙人口,教會了我們學習的方法,讓我們成為有學問的人,全面發展,走向幸福成功之路。為父母效勞,為國家做貢獻,讓讀者受益匪淺,你願意讀一讀嗎?

標籤: 有感 論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mom67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