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陰陽相成的觀後感

陰陽相成的觀後感

陰陽相成這部紀錄片所關注的是當今電影工業中較前沿的話題之一:數字技術的出現,並通過實際列舉電影製作中的環節諸如動作捕捉,剪輯,視覺特效,色彩校正等方面來深入探討問題。我們一起來看看相關文章吧。

陰陽相成的觀後感

陰陽相成的觀後感

去年回家和家人吃飯,有人送給表妹一個富士拍立得作生日禮物,表妹也不過80後,她隨口問這是什麼原理,是不是有個打印機什麼的,我吃了一驚,才深刻地意識到膠捲的時代確實離我們遠去了。作為家用的攝影,膠片和數碼早已塵埃落定。而作為電影工業,也基本上大勢已趨。

直到我在做納尼亞卡斯邊王子那部的時候,我們鏡頭做到差不多,會做film out也就是把做好的鏡頭印到膠片上,送到soho的lab裏洗出來,第二天大家到樓下的電影院去看film daily, 看合成在膠片上的效果。那個時候我的總管説你們都要珍惜這個film daily,這個大概是最後的機會了。果然從那部片子以後,我們就再也沒有film daily了,做好的東西只要用投影放出來就可以了。雖然這樣少了個環節,進度也快了許多,但現在回想起來,那個film daily確實有特別的讓人懷念的地方。

昨天看了side by side這部紀錄片,我就記起上面兩件事來。這部片子的話題,似乎是每個業內人都有鮮明立場,製片人提到在拍這部片時大家都很容易就打開了話匣子。圍繞着數碼還是膠片這個話題,這個紀錄片簡單的對流程歷史做了介紹,通俗易懂,最主要的是採訪的都是業界大牌,可以從不同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這些人都會有很多佚事,還是滿引人入勝的。通過這部片,不論情願與否,觀眾也不得不意識到,作為商業用途,膠片真的是沒有前景了,富士最近也宣佈了停產電影膠片,這真是個讓人傷心的事實,更不幸的是,因為製作膠片牽涉的成本,連帶會影響到電影另一市場範圍渺小但意義重大的範疇,比如藝術 這點在片中到沒有涉及。 作為一個觸摸得到的實體,膠片本身為藝術家提供了一個實驗的對象,早期前衞實驗電影在膠片上摩擦的痕跡,只能隨着膠片的消失而消失麼?所以看了這部片子後第一個也是最迫切的想法就是‘我真的要囤點膠片了’。當然,以膠片為媒體的藝術家已經意識到這個威脅,不久前Tacita Dean撰文感歎膠片的來源越來越有限,沖洗膠片的地方越來越少,她更在tate modern做了以film為題的裝置藝術,這是對這一逐漸消失的媒體的至高致敬,抑或是一曲輓歌。

我個人並不反對數碼技術的推進,我想和大多數人一樣,我希望兩者可以並存,或者是象片中有人提到,不是新的選擇的出現而徹底去掉了舊的選擇。這是兩個不同的媒體,數碼的低成本和容易上手帶來的所帶來的解放感,輕巧的體積所帶來的急迫感,具有革命性的意義。就像Festen的`攝影師初次接觸到索尼的小攝像機,那種豁然開朗的激動溢於言表,我想起我在上學時初次看到新浪潮電影的時候也是有這種‘電影可以這樣拍’的激動。數碼技術帶走的電影製作的神聖光環,帶來的是電影製作的民主,雖然同時會帶來更多的垃圾作品。

片中採訪到的新技術的推動者,比如盧卡斯,卡梅隆等等,則可謂是至上的geek,他們非常執意,有什麼問題就會一鼓作氣集中精力去解決,這種精神可以説幹我這行是非常熟悉的,讓人敬佩,也是不可缺少,但是當卡梅隆驕傲地説阿凡達的叢林沒有一片葉子是真正存在的,我暗暗在感歎weta工作人員的工時同時也為至上的geek感到一絲悲哀,你可以沒日沒夜在電腦前扮演造物主的角色,但你也可以看一看真正的叢林,難道自然不能提供讓人歎為觀止,想象之外的魅力麼?

從數碼技術的推動到後期調色的廣泛使用,更帶走了膠片所特有的魔力和尊敬,這大概是老一輩從業人員懷舊感傷的來源,但是也透露了電影工業的一些自我滿足的特性。比如以前大家要到翌日才看到到底膠片捕捉的影象,攝影師如同魔術師的地位,固然很有吸引力也會讓一些控制慾強的導演非常惱火。特別是採訪的一個DI,充滿着’我是最後一個碰這部片子’的竊喜。。。呃,我還是討厭DI。作為合成工作人員,其實我們是對所拍攝的東西非常尊敬的,我們會小心翼翼地保持所拍攝的data,膠片掃進來也好,數碼數據也好,合成上的元素也會和拍攝的所配合。哎,可是跑進來個沒有經驗的DI, 加上個沒有主意的導演,後果往往是破壞了所有當時捕捉的美麗。如果沒有特殊的目的,你為什麼你要去改樹葉的顏色?就像有個著名攝影師説的,除了象一些特定的fantasy或是stylised的片子,很多效果就是可以在拍攝時達到的,調色自然應該是謹慎的。由於膠片的成本和物理上的特性,在拍攝,剪輯,後期的製作上會少一點浮躁和匆忙,更多些尊敬和認真,這個態度我覺得即便是媒介的變化,還是應該保留。

我們看到數碼技術不斷進步和突破的前景,如果要我選擇拍片的媒介,我恐怕也是多選擇數碼,但是隻是希望還是可以有機會用膠片。

一個簡單的機械原理,幾塊玻璃,在薄薄一條上保存下的光影,一百年後對着個光源馬上可以再現,本身就是有種簡單的優雅和詩意。雖然這是感性的一面,但是我們是有情感的動物。

陰陽相成的觀後感

為給長久以來甚囂塵上的數字與膠片之爭下個結論,基努裏維斯採訪了大量雙方的支持者基本上都是大牌、資深的電影人。他們分成兩個陣營,各抒己見。我們很容易將之想象為一場對手們隔空進行的爭論,但嚴格來説,影片的內容與辯論有着截然的區別。雖然基努裏維斯時常將反對派的意見互相傳達,而導演也儘量截取不同受訪者的語錄,歸類在同一個話題下,構成脣槍舌戰、爭鋒相對的感覺,整部影片氛圍友好融洽,節奏有條不紊,信息量非常豐富。

通過交叉闡述意見,影片由淺入深的介紹了數字和膠片兩種技術各自的歷史和技術細節。膠片是百多年來的傳統選擇,比起數字最顯著的劣處是,缺少後者所見即所得的方便,雖然數字會讓演員抱怨沒時間休息,但畢竟不是技術缺陷所致。成熟的數字技術在諸如攝影,剪輯,特效,配光,拍攝環境,自由度,傳送拷貝的便捷和經濟方面,均有明顯的優勢,也逐漸克服諸如分辨率不夠高、動態範圍不夠寬廣等瓶頸,大舉吞噬膠片的市場份額。對於影迷來説,本片堪稱一堂難得的電影學堂,既專業嚴謹,又深入淺出,對後期製作的技術詳解,比大多數DVD花絮都要詳盡和細膩。

通篇來看,影片更像是一篇數字攝影術發展史,為這個新晉躥紅的電影寵兒樹碑立傳。隨着新設備的不斷推出,新技術不斷研發,新難題不斷被攻克,數字混得風生水起,頗有點Facebook逆襲Myspace的勵志效果。從90年代中後期被主流鄙視、獨立小成本青睞的邊緣處境,到2002年全面擁抱數字技術的喬治盧卡斯被斥為惡魔,到2007年數字佔據大半壁江山,逼使膠片機器減產和停止研發,再到2009年數字拍攝的《貧民窟百萬富翁》獲得奧斯卡首肯,簡直是星火燎原、風捲殘雲、絲髮跡奪愛富二代之勢。影片拍攝的2012年,所有業內人士都認定數字終將取代膠片,而在時下的2014年看來,這個趨勢比他們預測的更迅猛,如今要在影院看到一部膠片電影,難度已不亞於2D科幻大片。諾蘭是所有受訪者中最難請的一位,我猜測,與其説他最忙、派頭最大,倒不如説他並不太想聊這個讓他顯得像個老頑固的話題,如果不是名頭如雷貫耳,諾蘭在片裏的存在感少得可憐,那個餅乾的例子也並不形象,有點高冷。

最令我不可思議和恍然大悟的,是影片指出膠片在長期存儲上的優勢。按照常識,膠片需保存在恆定温和的環境中,而數碼拷貝可以無窮克隆,生生不息。我承認,就像影片指出的,我之前從未考慮到格式問題,小時候啟蒙了我影迷之路的錄像帶,如今已很難找到播放器了;網絡時代初期看過的一些亂七八糟的視頻格式,如今最強大的軟件也不再兼容。那麼,誰能保證現在下載主流的rmvb,mkv等格式,十年後完全被00後、10後的拋棄了呢。當然這事實也令我挺愉快的,畢竟作為一個上了年紀的影迷,我對膠片還是有種割捨不斷的情感。

誠如開頭所説,雙方的分歧其實並不在於哪個更好。數字的推崇者褒揚種種優勢,興高采烈的描述數字如何登上主流的舞台;膠片固守者們的態度則是,數字終究是要全面取代膠片的,但還不是時候,就像3D技術一樣,傳統仍有極大的生存空間。雙方都看了新技術的便利與高效,只在何時使用、如何使用上未達成統一。影片結尾徹底避開了二元矛盾,昇華到了電影的本質,達成了雙方立場上的和解:選用哪種技術其實是次要的,電影人首要考慮的仍是如何講述動人的故事,催生美妙的夢幻,以達到藝術的至臻境界。

陰陽相成的觀後感

這是一部關於電影拍攝技術發展的紀錄片,講述當數字技術從建模進入到電影領域,逐步涉及後期製作,剪輯,並開始在製作電影的核心部分攝影領域全面取代膠片的過程。基努裏維斯對眾多一線導演、攝影師、乃至攝影設備生產廠商的訪談,讓我們這些電影愛好者有機會了解許多拍攝電影,製作電影的細節,瞭解許多前沿的技術。

與電影裏出現的五花八門的新一代數字攝影機相比,聽喬治盧卡斯,馬丁西科塞斯,卡梅隆,大衞林奇,大衞芬奇,諾蘭,索德伯格等等太多耳聞能詳的名導以及很多一流攝影師,電影工作者侃侃而談他們對電影技術在拍電影裏起的作用,幫助我們瞭解電影創作的本源才更是這部紀錄片要傳達給我們的精髓。

正如大衞林奇所説:Everybody and his little brother has a piece of paper and pencil. But how many great stories had been written on that piece of paper. Now the same thing is gonna happen in cinema.

製作電影的門檻越來越低,在這個全民娛樂的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製作一段video傳到互聯網上,在某種程度上,它們都可以被稱為電影或者微電影。這是電影之幸還是一種悲哀呢?

標籤: 觀後感 相成 陰陽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n64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