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三體的讀後感

三體的讀後感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你有什麼體會呢?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體的讀後感,歡迎閲讀與收藏。

三體的讀後感

三體的讀後感 篇1

從人類的角度仰望宇宙,從地球立場探測宇宙,從宇宙尺度反觀人類文明。這不是對人類命運的悲憫,而是對人類生活的幸運與偶然的提醒,我們所處的世界並不是永存的,若能明白,那麼,珍惜所擁有的並不完美的生活就是必然的選擇,並且要警惕控制慾的無線膨脹。

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我反覆思考這句話裏的傲慢的意思,自以為是剛愎自用是傲慢,過於自信以致不能換位思考產生傲慢,侷限於自己的水平對更高認知表現出無知也產生傲慢傲慢。弱小和無知雖然會導致生活質量降低,但不會導致毀滅,而傲慢會導致毀滅。從革命中自以為是的傲慢對人帶來的毀滅性打擊,到人類與三體文明交往中對水滴的盲目自信,再到對二向箔的無知解讀,人類作為智慧生命的傲慢及隨之而來的偏見、控制、審判,暴露出人性的弱點;又因為受自身能力的侷限無法解讀出雲天明的童話中的重要信息,程心侷限於自己氾濫的母愛,又沒有能力理解維德的空間曲率驅動引擎的根本目的`,最終使地球遭到毀滅性的降維打擊。這樣一部鴻篇鉅製,從宇宙維度提醒我們要保持謹慎保持對未知世界和已知世界不懈探索。用這種謹慎和探索認識自我,養護好自己的小宇宙,這樣才能過好自己的生活。愛是超越一切的,即使在宇宙尺度上,也是唯有真愛不可辜負。

我們是多麼幸運!一直以為理所當然的生存和生活其實是無比幸運才能碰上的,懂得這一點,人羣得減少多少爭鬥和相害,增加多少珍惜和互利啊。

三體的讀後感 篇2

角色之生動,令人傾慕

《三體》三部曲中,塑造了葉文潔、汪淼、史強、羅輯、章北海、雲天明、程心等許多生動飽滿的藝術形象,彷彿近在我們身邊,讀這本書的時候,恨不得把自己變成小説中的`的人物。自己尤其喜歡羅輯和章北海兩個人,羅輯浪漫瀟灑,大智若愚,章北海冷靜淡定,足智多謀,充滿堅定革命理想主義精神。當然還有史強,聰明睿智,稜角分明,精明能幹,把羅輯保護得安全無恙。

幾點疑問:

1.按書中所寫,三體文明遠高於地球文明,經歷了百餘次毀滅與重生後,被逼迫得不得不逃離母星。這裏有個邏輯矛盾,生命和文明一般誕生於自然條件較好的地方,三體人所處環境如此惡劣,如何能誕生生命,更何況是高等文明?

2.書中寫到,三體人有思維透明的致命缺陷,缺乏謀略。總覺得這個描寫有些牽強,高度智慧的人怎能不懂謀略,此處也困惑不解。

總之,看完《三體》,便感慨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只不過是風輕雲淡,所有困難、困惑都不值一提,為我們啟發了新思維。也許在三體人等外星文明眼中,人類是蟲子一般的低等智慧生命。但就像蝗蟲一樣,雖然人類用了很多辦法,如殺蟲劑等各種化學藥品,但蝗蟲幾千年來依然頑強活着,從未被趕盡殺絕。如《三體》中所寫:“三個人沐浴在生命的暴雨之中,感受着地球生命的尊嚴。丁儀和汪淼把手中拎着的兩瓶酒徐徐灑到腳下的華北平原上,這是敬蟲子的!”

珍惜人間日常,也心懷浪漫宇宙。

三體的讀後感 篇3

讀《三體》的時候,一兩個小段落讓我有種後背發麻的感覺,渺小的自我漂浮於茫茫宇宙中的神奇觀感,既不知自我,也不知宇宙,既不知生而為何,也不知死歸何處,生命的發生是一種偶然還是一種必然,生命的進程是你的選擇還是你自以為的選擇,我們線性感受時間的方式是不是錯覺…然生命並非生而強大。是在不斷的磨練與物競天擇中,存留與發展。哪怕在一個個體短暫幾十年的歲月中,也是同樣的進程。所以理解自我的困惑與茫然,是與自己和解的基礎。行為可以試錯,錯了可以調整,但要緊的仍在於,如何完整地接納自己,和理解自己之於內心的處境。這種情緒,不能單純用恐懼或者興奮來形容。但至少包含敬畏。當然就像我此前説的,人的侷限性,是容易沉溺在眼前的慾望與自我面前,樂此不疲地畫地為牢。如果站得不夠高遠,則易閉塞而狹隘,如果過於跳脱,則生虛幻和自負。

作者在書中對上升到脱離人類脱離時間高度的對世界的審視也讓人驚歎作者格局之高。不僅能體會到作者對航天、核能、計算機等各個範圍專業知識的`掌握,也驚歎其對中外歷史、心理學、社會學涉及與運用,甚至作者自己創造出來的邏輯嚴謹的「宇宙社會學」理論也無不在理。

如第三部序言所説,書中令人驚歎的複雜龐大故事結構,使任何一個故事線分支單獨拎出來都可以成為一個獨立完整的作品。而作者用數個這樣的故事線做背景和鋪墊,你翻來這本書了,鑽進去了,就像進入了平行時空下另一個世界。

三體的讀後感 篇4

距離我第一次拿起《三體·死神永生》已經七八年之久,那是我的高中生活裏一個平靜的下午,我和好哥們在新華書店瞎逛時,他從奇幻玄幻書架拿起了《死神永生》並向我大力推薦。我從第三部開始讀,又讀了第一部和第二部,在後來的生活裏得空時又反覆讀了好幾遍。

雖然我讀過一些書,但是高中時印象最深的只有《平凡的世界》和《三體》,這兩本風馬牛不相及的書,一本講這片土地,另一本講這片星空。

我已經記不清第一次讀完全本時的那種感受,但後來每次仰望星空時,我都會想起“宇宙很大,生活更大,我們一定還能相見的.”。我十分欣賞雲天明,那是低到塵埃裏、被人隨意安排命運的人,在經歷過生理死亡和精神死亡後還能擁有着熱情去愛與生活。我向往着成為章北海和維德,能有着敏鋭的洞察力,為生命中認定的既定目標“不擇手段地前進”。

每當遇到看起來過不去的困難時,我都會想:人類不過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這一點小事情在宇宙的尺度來説又算得了什麼呢?但這絕不是虛無主義,相反地,《平凡的世界》裏的這句話一直提醒着我:“即使是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

這就是我的“腳踏實地,仰望星空”吧。

三體的讀後感 篇5

前前後後大概花了兩個多月了,看到三體的第三部,真的很震撼,筆者宏大的思維和優美的文筆,每次都深深地吸引着我,讓我不能自拔地閲讀下去。

還是像我在看這本書時寫的一些粗淺的感想看法以及以往讀筆者別的科幻作品一樣,我始終認為,筆者的科幻,最終落腳點是人性,只是我最意外的是,筆者的文字功底竟然是這麼深厚,在科幻的另一面,筆者給我展示的`優美的文字,恢宏的宇宙,不可思議的微觀世界,那些文字,像精靈一樣在跳躍和組合,所展示的世界和畫面確實那樣讓人有時充滿神往,有時充滿畏懼,有時卻又無奈至極。

三體所描寫的是地球文明遇到來自三體文明威脅後,人類世界和三體世界所發生的事件,以人類的發展為主線,以幾個節點人物的生平事蹟串聯起整個小説,文章以宇宙之大,微觀世界之小,在一個看似矛盾不可調和的兩個世界中游刃有餘地把握着節奏,需要腦補的不僅是天文物理,還有微觀物理,放眼整個小説,放眼整個宇宙,這本來就是一個統一體。在我們認知的世界中,太陽系,銀河系已經很大了,但是在整個宇宙,確實如此渺小,這就像在時間軸線上,人類文明的五千年看起來很漫長,但是,放眼整個空間,卻又如此渺小。

看三體,我體驗的是筆者恢宏大氣的構架,欣賞的是筆者精靈般優美的文字,體會的是整個小説背後的人性

三體的讀後感 篇6

三十三個小時,第一次讀完一部科幻小説,雨果獎作品《三體》是一部科幻鴻篇鉅作,整個過程充滿了驚歎和深深的思考,在劉慈欣宏大的宇宙觀中為讀者總結了人類文明進程中的歷史、政治、哲學、宗教、天文、數學、物理、計算機、人工智能等等領域的精髓。

把這本書看完了,實話實説犧牲了很多腦細胞,真是讓我把所學的工科,歷史,哲學都重學一遍!在此感謝度娘!

文中最喜歡這句話: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自己的感悟:思想僵局和固有思維是科學創新的第一阻力;

1、當面對三體智子封鎖的,很多科學家認為基礎物理不可能有任何的發展,等待人類的終將是三體打擊,沒有任何反抗的機會,他們選擇了自殺;突破思想僵局和固有思維,才有黑暗森林法則的提出;

2、當人類製造了15%光速飛船時,認為自己有了對抗三體文明的`法寶,不求進步,殊不知三體文明已經有了製造光速飛行器能力,最後等待人類只有毀滅;

3、當人類知道兩次外來文明打擊都是光速粒子時,面對人類文明的三條路,人類拋棄了黑域計劃和光速飛船計劃,選擇了掩體計劃,認為掩體能抵擋光速粒子打擊,這種思想僵局和固有思維使人類做出了錯誤的判斷,當更高文明二維打擊出現時,整個銀河系只能等待滅亡。

三體的讀後感 篇7

終於有機會讀了這部《球狀閃電》,早在之前讀《三體》的時候就看到裏面多次提到《球狀閃電》,當時就很好奇《球狀閃電》裏面到底寫了些什麼。

之後陸陸續續讀了大劉很多作品,但就是沒有讀過《球狀閃電》。這次終於有機會從頭到尾拜讀了一遍,寫的真不錯,很有想象力,大劉把“球狀閃電”和微觀世界聯繫在一起,又通過對我們宏觀世界的表述,展示了量子力學的很多特性,讓人們在享受故事的同時,對量子力學裏面量子一些特性有了更直觀的認識(儘管那些場景對於大多數人來説很難想象)。我覺得大劉的作品之所以吸引我,就像他在作品後記裏説的`那樣“科幻的真正魅力在於創造一個想象中的事物,這種想象的創造物,在過去和現在都不存在,在未來也不太可能存在;從另一個角度説,當科幻小説家把它們想象出來後,它們就存在了,不需要進一步的正式和承諾。相反,如果這些想象的創造物碰巧真的變成現實,它們的魅力反而減小了。”大劉的作品在這方面做得真的很好,故事既充滿想象有有一定的科學基礎,每個作品裏都體現出他紮實的科學功底,不像那些玄幻小説怎麼過癮怎麼聳人聽聞怎麼抓眼球怎麼寫。

最後我想説如果你喜歡科幻,那這部作品絕對不能錯過。

三體的讀後感 篇8

陸陸續續兩個多月囫圇吞棗般讀完《三體》,這本科幻小説設計太多物理學的理論,像我這種文科生不時就去百度,專業知識太費腦子了。

個人最喜歡前兩部:第一部充滿濃郁的歷史氣息,故現實感較強,科幻雖可以天馬行空的遐想,但是根基立於現實,再藝術化虛構才合情理。第一部裏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史,是位粗中有細,不拘小節,有大智慧的人。在那些高學歷高學識的專家嘲笑他的無畏來源於無知的時候,他依然堅持自己,他還發明瞭一條屬於他的.終極定理:“邪乎到家必有鬼,有鬼指的是有人在搗鬼”,後來也證實了他所説的這些,在開始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各種緊張、擔憂,但他依然灑脱,及時享樂。

第二部是我最喜歡的,裏面有我最喜歡的男主羅輯。羅輯用他人所不及的智慧讓三體人臣服,換來地球與三體的和諧發展,也是第一位優秀的執劍人,履行了做地球文明“守墓人”的職責,大劉對羅輯的塑造是相當成功的。

第三部除了女主程心,其餘人物都值得喜歡,都有自己的特色。特別提一位客串出場:雲天明,小説裏面表達出愛情的真諦的唯一人,他與程心的愛情(其實更為準確的説是他一個人的愛情)是小説的亮點。他一個人孤獨的生存在外星,為了心上人程心的理想,我不敢説他是為了地球。他不僅以星星作為禮物送給心愛的人,最重要的是在宇宙要坍塌前,送了她一個可以躲避宇宙坍塌的小宇宙……

三體的讀後感 篇9

這本書是靠每天臨睡前那段時間看完的,從最開始的做噩夢,到後來的期待睡前一讀,很吸引人。簡單又不劇透的説一下,第一部,三體人來了,第二部,三體人嚇跑了,第三部,去死吧。之前聽別人説第一二部特別好,反而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三部的童話部分,除去狗血男女主,作者提出的跨越不同維度的曲翹點讓我興趣十足,想看看高維空間。

至於宇宙中的高級文明,我一直認為存在,只是我們現有的科技有限,宇宙自140億年前大爆炸,至今可觀測的宇宙直徑900多億光年,這還是可觀測,還有那些無法觀測到的,加之宇宙還在不斷膨脹,我們的星球就飄在這樣一個黑乎乎,冷冰冰的宇宙中,好在萬有引力把我們吸在地上,地球就像宇宙的.一個細胞,有好細胞就有壞細胞,當有一天我們發現或被發現高級文明,意味着一方毀滅,不知道是好細胞殺死壞細胞還是壞細胞殺死好細胞,畢竟宇宙質量守恆,這是我不成熟的小想法。

其實外星文明有沒有,來不來都不重要,跟宇宙這麼個大貨比起來,別説宇宙了,銀河系吧,也別了,還是太陽系吧,算了,光看到木星的照片我就壓迫感十足了。跟它們比起來,生活中遇到的這些破事真不算事。

三體的讀後感 篇10

地球上只有一個文明,但時空中不一定只有一個。

我第一次產生這種想法,是在我看了一篇名為《最後的進化》的文章裏面表達了一種觀點——也許在毅力灰塵中就含有一個宇宙,我們拍掉灰塵這一動作的時間在我們眼裏大約幾秒鐘,而在那個宇宙中可能過了幾億年甚至更久。而我們所處的這個文明,也許就是另一個世界中的灰塵。

第二次是在一位MC建築大神所創造的世界上。他幾乎創造了整個宇宙,可最終竟然只是一隻蝴蝶上的斑點。

第三次就是在《三體》上。《三體》與前面兩個略有不同,《三體》主要講的是主人公汪森發現“死亡倒計時”,然後通過三體遊戲進入了三體內部組織,最後攔截下了“拯救派”的船隻,從上面得到了關於“三體文明”發往地球的來信。

三體文明中的世界是一個毫無規律的世界,太陽何時升起,何時落下,都是未知;文明究竟能到達何種程度,全部隨緣。所有人都試圖在這個荒謬的世界中尋找規律,最終卻都無功而反。這使三體人萌生了離開了這個星球的`念頭,然後他們發現了地球。此時,三體文明程度遠高於地球文明,隨之便引出了文章中心:當一個高級文明發現低級文明時,高級文明必須要消滅低級文明。

看完整本書,我不僅震驚萬分,也產生了許多疑問:宇宙中真的存在另一個文明嗎?如果存在,我們會相遇嗎?我們是否真的只是另一個時空中的一粒微不足道的灰塵呢?太陽系又是否如畢達哥拉斯所説的那樣只是一個實驗場所呢?我們的文明究竟又算什麼呢?

三體的讀後感 篇11

上個學期,我讀了劉慈欣寫的科幻小説--《三體》。這套書共有三部,因為我自身原因,我沒有一口氣把它們看完,至到最近我才把這三本書讀完。對這套書總體的評價,每一部都更上一層樓。

《三體》這部小説讓我重新認識了、、這三個詞之間的關係。生命意味着什麼?對每個個體而言,無不生活得時間越久越好。當我讀這本書時,我始終懷着一種對生命敬畏的。當葉文潔向發射引力波的那一刻,她不知道自己的'這一按,了全人類乃至整個宇宙的;她這一按,將會在毀滅多少個文明。

那時間又是什麼?時間無時無刻不在推動着我們走向死亡。看起來,時間和生命又是對立的。但是,正是因為時間規定着生命的界限,我們才充滿和活力去做一些五彩紛呈的事情,這就是我們所謂的大千世界。既然我們的生命已被時間劃定了一個界限,我們何嘗不在這短短的幾十年裏,去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做一些自己的事情呢?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我們有能力讓自己的充實起來。當我們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們要説:我已經沒有任何遺憾了!給時間以生命,而並非給生命以時間。就像保爾柯察金説過的一句話:的一生應該這樣度過: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這因碌碌無為而羞恥。去認為,這就是對生命意義最好的詮釋。

三體的讀後感 篇12

最近,我讀了《三體》這本書。

本書主要講了三體星系的人,試圖在“降臨派”的幫助下,試圖佔領地球。他們為達成此目的,通過在不同維度對一個質子進行編輯,得到了十分強大的“智子”。雖然極度科幻但仔細一想也很符合邏輯。最終,人們徹底剷除了降臨派,並得到了許多重要地資料。

這本書富有強烈的科幻色彩,讓我從中無法自拔。那三體世界用來催眠上帝的巨型鐘擺,那一個個可以脱水的三體人,那三個在宇宙中無規律運動的恆星,逐一浮現在了我的面前。但是在這科幻中又不失邏輯,讓人感到真實。作者在對三體人進行描述時,與大多把外星人寫的十分善良,幫助人類。而真正的外星人更可能像《三體》中的一樣,對比自己底下的物種毫不留情。然而,對地球人殘忍的三體人也是可愛的,它們為了自己的.生存,努力探索,並沒有消極得等待死亡。這不也值得我們學習嗎?

讀完了這本書,我不禁得想到,在太空中真的有外星人嗎?在茫茫的宇宙億億顆恆星閃閃發光,而圍繞這些恆星的行星更是不計其數,誰又能肯定在它們中沒有一個誕生文明?

當然,以上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也許得到答案的唯一方法就是等待了。

三體的讀後感 篇13

《死神永生》是劉慈欣的長篇科幻小説《三體》系列之一,這本書講述了在地球文明與三體文明的戰爭中,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的黑暗,地球文明就像一個恐懼的孩子,熄滅了尋友的篝火,在暗夜中發抖。

為何地球文明最終滅亡?那是因為地球人的自以為是。自以為歷經滄桑,其實才剛剛蹣跚學步;自以為悟出了生存競爭的祕密,其實還沒有競爭的資格。

這些自以為是的太陽系中的人們,已無法直面宇宙的重置了。最後直面宇宙重置的,只有一雙眼睛,死神的眼睛。地球文明就是這樣在自以為是中滅亡的'。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啟示就是:人,永遠不要自以為是。

在我們的生活中,就有許多自以為是的人。他們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認為自己不再需要別人的建議和幫助。這樣的人,在我們的生活中,他的人緣永遠是最差的。因為這種人特別瞧不起別人,總認為自己才是最棒的。

我們不要像《死神永生》中的地球文明那樣自以為是,我們要清醒地看待自己,要善於發現別人的長處,虛心接受別人給你的建議與幫助。這樣你的人緣就會越來越好,你的修養就會越來越高。

《死神永生》告訴我們,做人不能自以為是,這樣才會跟別人相處更融洽,自己的天地才會越來越寬廣。

標籤: 讀後感 三體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q576v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