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觀後感 >

學科學愛科學讀書行動有感

學科學愛科學讀書行動有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學科學愛科學讀書行動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科學愛科學讀書行動有感

學科學愛科學讀書行動有感1

科學就像是一個比宇宙大好多萬倍的海洋,我們就像是一些魚,雖然今天自由自在地遊着,可是明天,水裏就沒有了氧氣,必須換一個地方,這樣換來換去,這個海洋會被我們污染了,到了這時候,就要尋找另一片海洋了。這也就是我們所尋找的新科學,只有不斷更新,才會有更美好的生活。

《我們愛科學》是一本豐富有趣的科學雜誌。裏面介紹了好多形狀各異的植物和微生物,還寫了一些動物的故事。裏面訴説了主人公嘟嘟和他的夥伴、教授一段奇妙之旅。情節生動有趣。還有漫畫,裏面講的是一些生活中的小實驗,最後還總結了實驗後產生的現象的原理,而且還挺幽默!會讓讀者輕輕鬆鬆學到了知識。由於它的豐富有趣,使得讀者一直喜歡在科學知識的海洋裏遨遊,讓讀者越來越喜歡科學。

因此,我們要學科學、愛科學,把科學展示出來。但怎樣才能做到呢?科學家告訴我們,好奇心是人的天性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也是激發探索科學奧妙的主要動機;而最能滿足這種強烈慾望的方法是要勇於問為什麼,勇於嘗試、創新,勇於推翻前人的`話、結論,而最終得到的就是自己的成果。例如,伽利略,哥白尼等人,他們不顧來自各方面的壓力和反對,勇敢地指出前人錯誤的論點。通過親身實踐,做實驗,證明了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換來的是自己的成功。

我聽説有一所中學的高一年級的三位學生,他們也具有着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對“竽”這樣一種民族樂器充滿了好奇,他們分析了這個樂器的特點後,決心也要做一個類似於“竽”的樂器。他們每天都去撿或去買很多支吸管,他們又仔細研究了這些吸管,利用了無數休息時間,經歷過無數次失敗。俗話説得好:“失敗乃成功之母”這句話一點也沒有錯,他們終於成功了,1000支吸管插在一起,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吸管樂器,吹起來一樣美妙、婉轉,簡直比“竽”吹出來的聲音還要好聽。他們雖然不是什麼偉大的科學家,卻能想到這樣的東西,並克服重重困難去做,真不簡單。其實,諾貝爾獲得者的先天條件不如我們,他們能做到的東西,我們又為何做不到呢?青少年朋友們,抓緊我們寶貴的少年時期吧!動腦筋動手去做吧!

科學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它會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財富。,所以,我們因當熱愛科學,但你如果不去挖掘科學中的奧祕,不去實踐,你將永遠不會得到科學的幸福。有些人只知道其一而不知道其二,瞭解了表面,而沒有深入的去探索,這樣怎能獲得成功呢?

科學就像是一個比宇宙大好多萬倍的海洋,我們就像是一些魚,雖然今天自由自在地遊着,可是明天,水裏就沒有了氧氣,必須換一個地方,這樣換來換去,這個海洋會被我們污染了,到了這時候,就要尋找另一片海洋了。這也就是我們所尋找的新科學,只有不斷更新,才會有更美好的生活。

諾貝爾科學獎到底離我們還有多遠呢?不用問了,只要你從小播種下科學的種子,努力學習,它就在我們的身邊。

學科學愛科學讀書行動有感2

我喜歡讀書,尤其喜歡爸爸給我訂的《我們愛科學》雜誌,每一期我都認真的看,有些精彩的內容要看上幾遍。我不光喜歡看,還常常拿書上的問題來考考鄰居小夥伴,考的他們一愣一愣的,都用崇拜、羨慕的`眼光看着我。當然,我可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這本書確實讓我知道了很多不知道的事,增長了很多知識。

如果你不信,那就讓我來考考你吧。“你知道人體上有多少種元素嗎?哪些元素是人體必須的?哪些元素多了會對人造成傷害?”

哈哈!不知道了吧!下面就讓《我們愛科學》來告訴你吧!“人體中有多種元素,存在於地殼表層的元素大多數能在人體組織中找到,科學家確認其中28種是生命必須的元素。這些元素對維持人類生存和繁衍必不可少,它們被稱為生命元素,主要的有:鐵、鈣、鋅、碘、硒、鈷等。除了28種生命元素外,人體內還有幾十種元素。這些元素多數含量極低,平時對人的影響不大,可一旦人體攝入某些元素過多,人就會受到傷害,這些元素就是生命的殺手。如汞、鉛、硫、鎘等。

讀了這些書,我還知道了人們怎樣來追蹤龍捲風和颱風,追蹤沙塵暴,知道微型機器人可以在人的血管裏工作,微膠囊可以鑽進血管裏,電視可以穿在身上,可以從油中提取純淨水,可以用人的思維來控制飛行器的飛行……

《我們愛科學》真好,它不僅滿足了我的好奇心,而且拓寬了我的視野,激發了我的想象力,給我帶來知識和力量。我要為祖國明天的繁榮富強,為美好的未來,更努力地讀書!

學科學愛科學讀書行動有感3

《我們愛科學》是一本有關科學的雜誌,裏面介紹了許多我們都不認識的植物,裏面還寫了嘟嘟和他的朋友;教授的一段旅途,這本書還有漫畫;裏面講了關於生活的小實驗,還總結了實驗後的現象原理。

下課時,我經常和朋友交談科學之類的話題。下課後,我經常看這本書,這樣就不會覺得那麼無聊。

這本書不單單讓我們學習到有關科學的知識,還豐富了我們的生活,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多姿多彩!

我問大家一個問題,一個杯子能裝多少個大頭針?答案是一千多枚呢!

三角龍,那尖利的角伸進了霸王龍的肚子,肯定是必死無疑的,但是,霸王龍咬合力強得不行,三角龍可以戰勝霸王龍嗎?這仍然是個迷。我給大家説説最意想不到的事,幾乎每期都有“發燒了”的新鮮事,我們這個年代的孩子都討厭打針,吃藥的事。但近來的科學家研究了一種新型吸入器,可以讓你把藥物快速的吸入肺裏,效果不比打針差。

有一期是極地鬥鯊,聽起來就害怕,更別説去鬥了,選手任務就是從鯊魚口中拔牙。選手面對的是南非的食人鯊,居然一點都不怕,當鯊魚咬住了魚叉,趁這個時期一拽,一顆鯊魚牙掉了下來,真是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氣。我最喜歡看一期“蟲蟲總員”裏面的小D探長,每一次都能成功,特別厲害。而且還給讀者當偵探的'機會。

記得有一期中有關內蒙古恐龍生存狀態想象圖。那時,內蒙古有很多湖泊,植物非常豐富。圖中最大的一隻恐龍是查幹諾爾龍,是內蒙古目前發現最大的恐龍,它身長達26米,抬起頭來能夠到七八米高的食物,很厲害吧。

有一次我根據漫畫做了一個噴霧器,對着吸管的另一頭向玻璃吹,還真的有霧,後來我查了有關資料。才知道空氣從小口迅速流出,小口附近的壓強小,容器裏液麪上放的空氣壓強大,液體就沿着小口流出後,受氣流的衝擊,被噴成霧狀。

希望大家多看看這本書,瞭解更多關於科學的知識。

學科學愛科學讀書行動有感4

我認真研讀了《國小科學教師實驗教學指導》,並且把它介紹給其他的科學教師,家爭相傳閲,一致認為這本書凝結了省內國小科學學科資深專家和科學教學權威教師的心血,是一本助和指導國小科學教師進行實驗教學不可多得的好書,是科學教師的好手,是促進國小科學教學的推動劑,是國小科學教師的福音,是國小科學教師的良師益友。

作為一名國小科學教師,閲讀完該書後,我深感自己教學上的不足。該書不僅闡述了科學探究、科學實驗是學習科學課的根本,也告訴了我們如何上好國小科學實驗第一課、科學實驗的類型、實驗學業考核方略以及實驗室管理等理論知識,還系統全面詳細的介紹了整個國小科學教學中實驗教學的經典教學案例、儀器操作技能和方法以及如何自制教具等。該書緊扣國家科學(36年級)課程標準,它能適應不同類型學校的實驗教學,適應各種版本教材的實驗教學,全書編入80個經典實驗教學的案例,介紹了34種儀器的使用方法,還介紹了21種自制教具的`製作方法,並且在案例和自制教具部分對許多實驗和教具製作儘可能的提供了多種方法。可以説一冊實驗教學指導在手,國小科學教學就不用愁。

在以往的科學教學中,我忽視了學生動口、動手、動腦能力的培養,忽視了學生探究外部世界的願望和探索世界的方法。科學課應該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探究的過程,用直觀的手段、科學的精神解答學生心中的疑問,讓學生膽的提出假設,敢於質疑,最後找到答案,得出結論。我想起了以前所教的一堂課《磁鐵能吸引什麼物體》,本課在科學知識方面,我以為學生都已經知道了,學生從小就玩磁鐵,都知道磁鐵能吸鐵,沒有什麼好深入的,沒必要深究下去。於是我在教學中就輕描淡寫地進行了講解和簡單的演示實驗,學生們都説懂了,不要講了,導致學生學習興趣全無,感到索然無味。現在回想起來覺得自己太把教材看簡單了,當初學生是完全懂了,還是一知半解?是所有學生都懂了,還是知道的僅僅是一小部分?為何不讓每個學生動手實踐,親自體驗或者提出這樣那樣的問題呢?後來我閲讀了指導書上《二十六、磁鐵實驗》案例後,根據案例且吸取以前上這一課的經驗我對《磁鐵能吸引什麼物體》重新進行了教學設計並上了一堂公開課,教師、學生響良好,讓一堂原本上得索然無味的課變得有滋有味。我主要設計了這樣一個活動過程:猜一猜磁鐵能吸住哪些物體?

表格中列出的有:玻璃球、木頭、銅片、鋁片、鐵片、硬幣、鋼珠、橡皮、棉布等。學生的爭論就此開始了,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有的認為是金屬的都能吸住,有的認為只有鐵的能吸住,有的認為小鋼珠也能吸住通過實驗前的猜測,學生的觀點不一,但很明顯,關於磁鐵能吸鐵這一科學概念,部分學生的認識是相同的,而磁鐵能否吸其他物體學生的認識就很粗淺、模稜兩可,沒有把握。掌握了這個起點,接下去的驗證活動也就水到渠成了,我讓學生分組領取以上器材實驗,親自試一試哪些東西能被磁鐵吸住,學生們動手的興趣很濃,逐樣進行實驗,該實驗取材方便,操作簡單,現象明顯,實驗結果不言自明,教學效果自然高,提高了課堂效率,同時也實現了素質教育的目標。這同一堂課二次上而效果迥異的事例引起我深深地思,給了我很的啟發,教師不能想當然地認為學生已經知道了,就沒有必要去探究了,在教學中再遇到同類的教學內容時,處理一定要儘量地細膩一些,儘量通過實驗,使學生動手讓學生體驗、認知、理解。這樣,才能使學生在科學課上把生活中積累起來的,比較模糊的科學知薯順、理清,建立真正的科學概念。自此,我也認識到科學實驗的鉅作用。

認識到科學的魅力就在於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去體驗,去感悟,在這一課中磁鐵能吸鐵這一知識學生習以為常,但要讓學生認識到科學研究要用事實説話,並能親自去證明,就要花一番功夫了,上述實驗就是讓學生在量的事實面前感受到磁鐵到底能吸什麼。學生對磁鐵的瞭解雖然是比較豐富的,但也是零碎的,來源也是各不相同的,學生各人的認識水平與自主探究的水平都是有差異的,我提供給學生豐富的實驗材料,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現,並作好記錄,既讓學生有了一定的探索自由度,照顧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又給了學生合作的機會,收到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這其實是《國小科學教師實驗教學指導》給我指明瞭路,是它的功勞。

學科學愛科學讀書行動有感5

聽同學説,《我們愛科學》是一本很好的雜誌,所以,我也買了幾期看看。果然,受益匪淺。別看《我們愛科學》只是一本薄薄的月刊,但這本薄薄的雜誌中有很多的科學知識,和奧妙的偵探遊戲。每一期的雜誌,都會出現不一樣的內容,很新穎,很奇特。這是一本很有趣的雜誌,在雜誌的後幾頁,都會出現笑笑園,一個以笑話為主的項目。

在疑案偵破中,還有一樁樁事件讓我沉思。在雜誌的背面,還有一些推薦的好書,比如《恐龍世界歷險記》,帶你回到恐龍世界哦。書裏面介紹了一些植物、動物,有一期介紹了我喜歡的豬籠草。豬籠草擁有一個獨特的吸取營養的器官——捕蟲籠,捕蟲籠呈圓筒形,下半部稍膨大,籠口上具有蓋子。因為形狀像豬籠,所以稱為豬籠草。它會散發出一種香味,把一些小昆蟲吸引過來,粘在它的小“籠子”裏,然後它在慢慢享受。

在雜誌中,當看到一些大型動物欺負小型動物時,我就會為它們打抱不平,想:這不就是以大欺小麼!為什麼要吃它們?它們多可愛啊!媽媽不耐煩的對我説:“自然界中,這是生物存活的規律,所以不講什麼以大欺校”在今年的4月(下)刊中,介紹了許多寶石,有被譽為寶石之王的紅寶石,有會變色的藍寶石,有罕見的祖母綠,有友誼象徵的黃晶,有典雅的紫晶,有晶瑩的碧璽……其中,我最喜歡黃晶,黃晶是石英的變種,象徵着和平與友誼。黃晶的'顏色有很多,但以黃色的最為著名。古人認為,黃晶太陽般的光輝能給人温暖和智慧,黃晶的價值很高,不過,在市面上有許多人造的,所以,購買時一定要注意。

讀了這幾本雜誌,讓我懂得了許多科普知識,也開擴了我的視野,不讓我只在狹小的空間遊蕩。我喜歡《我們愛科學》這本小小的雜誌,希望同學們都讀一讀,多長一些知識。

學科學愛科學讀書行動有感6

今年,我家買了一個魚缸,每天看到形形色色的小魚,心情也變得高興起來。可隨之而來的還有各種麻煩事,比如給魚餵食、換水,我發現,我家換水的方法十分有趣。瞧,爸爸來給魚兒換水了!

只見爸爸拿來一條管子,這個管子一頭是硬塑料桶,一頭是軟塑料管子,接頭處還有一個小閥門。他把硬塑料桶放進魚缸裏,手慢慢地不停地抖動管子,神奇的事發生了,水竟然一點一點地被抽進了管子,最終佔滿了整個管子;接着,他把管子對準水桶,閥門一開,水立即湧了出來,而且源源不斷,魚缸裏的水越來越少,水桶裏的水越來越多,不一會兒,水就換好了。站在旁邊的我驚訝地張大了嘴巴,我好奇地問爸爸:“爸爸,這水怎麼會乖乖地跑到水桶裏呢?莫非你有魔力?”爸爸笑着説:“這是虹吸原理呀!首先,彈性抽氣球把水抽到水管中,因為現在管子已經充滿了水,沒有空氣,兩頭的壓力一樣,但是魚缸比較高,壓強比水桶大,然後由於虹吸原理,水就湧出來了。”看我一頭霧水的樣子,爸爸又説,“不理解可以自己做做實驗。”

於是,我拿來一根細塑料繩,內部是空的,又找來兩個杯子,在一個杯子裏裝滿水,繩子的一頭放在裝着水的杯子裏,我在另一頭輕輕一吸,然後迅速把繩子放在沒裝水的杯子裏,如我所料,由於虹吸原理,繩子裏的水湧了出來,源源不斷;直到兩邊的水位平衡了,水才停止湧動,我推測,虹吸原理一定要在壓強不一樣大時才會出現,現在兩邊的'水位一樣高,壓強同樣大,水自然就停止流動了。我隨即到書上查找資料,書上的資料印證了我的猜想。

原來,虹吸原理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1、管內先裝滿液體。

2、管的高度距水面高度不得高於大氣壓支持的水柱高度。

3、出水口比水面低。

這樣使得出水口受到向下的壓強大於向上的大氣壓。保證水源源不斷地流出。原來在魚缸裏也有許多知識,可見只要我們勤於觀察,勤于思考,敢於實驗,熱愛科學,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anhougan/v92yr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