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國學 >

國小國學總結

國小國學總結

總結是對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及得到的經驗和教訓等方面情況進行評價與描述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膚淺的、表面的感性認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統的、本質的理性認識上來,讓我們一起認真地寫一份總結吧。那麼如何把總結寫出新花樣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國學總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國小國學總結

國小國學總結1

轉眼來美的學校工作已經半年,這一個學期裏,我見識到了國學的無窮魅力,見識到我們美的學校推行國學教育的魄力,以及諸多優秀教師國學課堂的風采,我深深嚮往,現就我對的國學教學的認識及工作開展總結如下:

從這學期開始,我第一次接觸到國學教學。我對國學的認識是相當膚淺的,僅僅停留但在對學生進行語言文字的薰陶上。但通過這半學期的教學,我發現學校設立這門課程用意遠不止如此。通過國學的學習,還可以對學生的儒雅品行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還對祖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有着重要的促進作用。我校創編的《國學蒙讀》教材內容豐富多樣,古詩、古文篇篇精彩、寓意深遠,幅幅對聯更是充滿趣味、朗朗上口。

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先讀通詩文,再借助註釋、詩文釋義,讓學生對詩文意思有初步瞭解。然後再讓學生彙報對詩文的認識,以達到加深理解。最後帶領學生深入讀詩文、並根據對詩文的理解,小組分工演一演。孩子們各具特色的表演,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幫助學生誦讀記憶,使學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在玩樂中對古文的描繪進行再造想象,感受到詩文的意藴。這樣學生在詩情畫意顯身手的環節中,就會有強烈的創作慾望。

實際教學中,還有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

1、教學方法存在語文教學方法教學古詩文的痕跡。

2、朗讀方式比較單一,趣味性不強,學生在課堂上背誦詩文顯得吃力。

3、教學環節把握不準,課堂效率較低,“詩情畫意顯身手”環節有時會完不成。

4、教學中缺少“聊課”環節。

本學期,聽了很多優秀老師的國學課,我更加感到自己工作的不足。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做到一下幾點:

1、提高個人文化底藴,為學生樹立榜樣。

2、吸收優秀教師課堂教學的經驗,提升自己課堂的活力。

3、把握國學教學的規律,以“趣”促學。

4、提高課堂效率。

國小國學總結2

不知不覺又一個學期過去了,還不知道忙了些什麼,時間就匆匆而過了。雖然是一名招聘老師,而且是一名副科老師,但也沒有閒暇餘地,每天也是忙忙碌碌的。細細梳理一下,這學期還是做了不少工作的。

教學方面

一 備課,授課。

本學期我繼續擔任二、五、六三個年級的國學課,教學任務與上期一樣,一週一共十三節課,課時相對較少,但是仍需認真備課,上課。我一般將教學內容分為三塊:二年級學生每節課學習《三字經》一章節的內容,再學一首古詩,剩餘十分鐘利用班班通觀看《三字經裏的故事》,這樣既讓學生積累了一定的經典文化知識,又讓孩子在觀看故事的過程中提高了自己本身的修養,德育教育得到進一步加強;五、六年級學生每節課學習《論語》中的兩到三則內容,也要學一首古詩,課上學生可以四人一組進行討論,然後一組派一個代表談談他們對所學內容的理解,有時也可以讓學生提前預習,下節課讓學生來做小老師給其他學生講解,這樣既鍛鍊了孩子的能力,又使我們的課堂豐富有趣。如果有時間我會講一些德育小故事來教育孩子。當然不管是二年級還是五、六年級,每節課的誦讀時必不可少的,或師領讀,或生齊讀,或師生齊讀,或小老師領讀,或分組讀,或男女生對讀,或師生對讀,誦讀的方式多種多樣,孩子們沉浸在輕鬆愉悦的國學課堂氛圍中。

二 作業佈置及批改。

作為一名副科老師,可以不給孩子留作業。但是我想孩子只會誦讀,不動筆墨,很快就會忘記了,況且長時間的誦讀孩子嗓子可能會比較累,所以讓孩子寫一寫緩解一下,同時還對語文學科有幫助。所以我會盡量用課堂上的最後十分鐘,讓孩子們把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抄寫一遍,要求寫得乾淨,字跡工整,並且格式正確。同時,還告訴學生作業也作為期末考評的一項依據。,讓孩子們從心理上重視起來。學生作業一般可以當堂完成,之後我會以最快的速度批改學生的作業,雖然不接受常規檢查,但我仍按照學校對老師作業批改的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力求把每件事做好。

三 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堅持反思可以總結實踐,昇華經驗;也可以發現自身的不足,渴求新知。讓反思成為習慣,讓反思促進成長。只要教學存在,反思就存在。但是我很多時候卻不能及時地記錄下來,這就導致了很多資源的浪費。以後我要對自己的教學活動及時進行反思,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養成隨時記錄教學中的感想,學會積累。為了學生的全面、健康、快樂發展,讓反思促進自己的成長。

四 其他方面

本學期我的辦公室搬到了教導處,在自己不忙的時候協助教導處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在教導處這個温馨的辦公室裏,我自己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成長。首先,電腦知識增長了不少,很多之前不熟練甚至不會的知識都學習到了;其次,就是感覺每天上班的心情都非常愉快。我們教導處這一家子,真得就像是親兄弟姐妹一樣,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加班的日子大家很開心,因為一直都有人陪伴;聚餐的日子很開心,因為我們的心都在一起。雖然事情很多,事情很繁瑣,但是經過我們孫主任這位大姐的分工,我們也能有條有理的完成。團結起來力量大,我們教導處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時間總是過得太快,如白駒過隙。回顧總結,是為了更好的未來。在以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查漏補缺,繼續努力!

國小國學總結3

1、下面這段話是用繁體字寫的,請將正確的字依次填入:()

本次??W知()??是文山?W院明德??W社第二???W知???,快??W??W,?心益?o(),祝各位同?W考??利。

A??B??C??D??

2、“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出自:()

A《孟子》B《易經》C《論語》D《中庸》

3、下面哪項語錄不是談學習方法的?()

A學而時習之B學而不厭C默而識之D温故而知新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這句話出自哪部典籍?()

A《大學》B《周易》C《中庸》D《尚書》

5、古人很重視品德教育,《孟子·梁惠王上》就有説過“謹癢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其中的“悌”指的是:()

A孝敬父母B兄弟友愛C尊老愛老D尊老愛幼

6、太極拳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以弱勝強”,這和下面哪位思想家的觀點不謀而合:()

ABCD

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句話出自:()

A《論語》B《周易》C《孟子》D《中庸》

8、“孟母三遷”的目的是什麼?()

A避免糾紛B教育孩子C免於牽掛D節省房租

9、古人出門的時候很講究着裝,其中就有“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的着裝要求。這句話出自:()

A《弟子規》B《論語》C《三字經》D《增廣賢文》

10、説到國學,我們常常提到“四書五經”,其中“四書”是指哪四部書?()

A《大學》《中庸》《論語》《孟子》B《大學》《中庸》《論語》《老子》

C《論語》《道德經》《易經》《尚書》D《尚書》《春秋》《論語》《孟子》

11、人類文明發展到今天,面臨着技術進步和戰爭災難、經濟發展與道德淪喪等並存問題。早在1988年,世界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在巴黎集會上發表宣言稱:“如果人類要在21世紀生存下去,必須要回到2500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

A“兼愛”和“尚賢”B“仁愛”和“德治”

C“克己復禮”D“有教無類”和“因材施教”

12、古代的先人充滿了智慧,留下了豐厚的文化知識典籍,其中被譽為“羣經之首,大道之源”的是哪本書呢?()

A《論語》B《道德經》C《易經》D《孟子》

13、《詩經》中的風、雅、頌是按什麼來劃分的?()

A不同的地域B不同的時期C音樂的性質D篇幅的長短

14、右圖描繪的是二十四孝中的一個故事,孔子讚揚説:“其侍奉父母,可以説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也曾用“聞過則喜”來評價過這個人,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

A曾參

B閔損

C仲由

D虞舜

15、《易經》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説法。意思是説:《易經》的成書,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由三個聖人完成。這三個聖人不包括:()

A伏羲B老子C周文王D孔子

16、孔子門徒眾多,但他最得意的弟子只有一位,《雍也》也對孔子的這位弟子有過如下描述:“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位弟子是:()

A仲由B顏回C冉有D季路

17、中國人講究中庸,其理論淵源來自於孔子,孔子所提倡的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

A道法自然B忠恕之道C天人合一D陰陽五行

18、《中庸》提出的行為目標對於經世致用、為人處世、探索真理、提升境界等社會人生的方方面面,不無益處。這些行為的目標是什麼?()

A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B不憤不發,不悱不啟

C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D知天命而用之

19、孟子所説的“五常”是指:()

A孝悌忠信禮B仁義禮智信

C仁愛禮智信D仁和禮智信

20、古代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中的“御”是指什麼?()

A下棋B種花C武術D駕車

國小國學總結4

國學教育勢在必行,它對社會,對人類,對未來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所以國學不僅中國熱,而且全球熱。我深深地感到國學教育的重要,決心將國學教育進行到底。

自從學校開展國學教育活動以來,我和學生們每天堅持誦讀國學經典,從中我們汲取到祖先的智慧,分享了成長的喜樂。兩年的時間悄然而逝,卻留下了不平凡的印記,我再此對過去、現在、將來做一個回顧、梳理和展望。

一、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取得家長的密切配合,營造氛圍,共同誦讀國學經典。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我在開展國學教育活動前精心做了以下工作。

1、建羣宣傳:建立家長和老師誦讀國學交流羣,在羣裏宣傳國學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家長對國學的認識及重視,經常發一些有關國學方面的視頻和資料共同學習,一起分享。

2、尋找方法:為了找到一種適合孩子們喜歡的方法,我一直在不斷的學習。終於我發現了“累積式教育法”,是深圳市育心經典中心賴國全老師研究的,我還加入了育心經典交流羣,在那裏交流學習。我耐心地研讀完感覺這個方法很可行,然後在我的羣裏與家長共同分享,一起運用。

3.確定書籍:逐漸地購買了幾套經典書籍,內附光碟,由於教室裏沒有電腦,無法播放光盤,我就用手機把每週要學的內容錄下來,然後用擴音器給學生們聽,學生跟讀。誦讀的內容有《論語》、《詩經》、《道德經》、《弟子規》。

4、誦讀時間:在校每天早晨、下午上課前、放學前各讀一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家裏每天固定時間晚上七點,家長陪孩子進行親子誦讀國學經典,時間不超過30分鐘,內容都是固定的,然後在羣裏家長反饋孩子的讀書情況,交流得不亦樂乎。

5、我提倡週末幾個家庭聚在一起誦讀國學,互相學習交流,效果明顯。

營造了這麼和諧濃厚的學習氛圍,家長和孩子懷着極高的熱情共同誦讀,一起成長。

二.以積極開展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培養學生誦讀國學經典的興趣

開展了“誦讀經典浸潤人生《中國經典古詩詞》背誦大王的比賽。還開展布置板報和書法比賽活動,學生們積極踴躍地參加,完成了很多有關《中國經典古詩詞》的作品。我們班的同學在各項活動中表現突出,這更鼓舞了的信心。孩子們一躍成為年級裏耀眼的星星。

三.誦讀國學經典,聆聽古人故事

滋潤心靈,內化行動為了使孩子們懂得國學經典在生活中的應用,在誦讀時我結合有關的德育故事,這樣孩子們更加專注地聆聽,最可貴的是在生活當中能運用,小小年紀實在難得。

四.展望未來,懷着信心,堅定信念,與國學同行

我是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會毫不猶豫地堅持國學教育,為孩子將來能夠成才做準備;會義無反顧地堅持國學教育,為孩子將來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打基礎。讓我們一起承擔起為師者春風化雨的神聖社會責任吧。

國小國學總結5

本次的班級文化建設,我們年級深入開展“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在活動中我們進行了一系列的工作,我們要求全體學生參與,全情投入,使得《三字經》誦讀在全級學生中逐步掀起高潮。一段時間下來,學生的誦讀熱情日益高漲,氣氛濃厚。此次活動着重做了如下工作:

  1、提高認識,加厚人文底藴

抓好《三字經》誦讀活動,作為班主任,我的重視和參與是基礎,調動學生積極性是關鍵,家長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我們開展誦讀活動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記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在誦讀《三字經》中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加厚學生的人文底藴。

  2、靈活安排,確保誦讀時間。

每班要求保證每天10分鐘的誦讀時間,為此特安排每節課前2分鐘為誦讀時間。由班長組織學生誦讀,同時充分利用零碎時間,尋找機會讓學生多讀多背從而多用。誦讀採取多種形式,提高學生背誦的興趣。發現典型,做好班內宣傳,樹立身邊的榜樣。使《三字經》誦背活動成為學生課外生活的一件樂事。

  3、嚴格把關,加強督促指導。

自開展《三字經》誦讀活動以來,我們堅持:個人學習與集體輔導相結合;誦讀與展示相結合;評比與激勵相結合的原則。誦讀力求做到:讀為主,講為輔;品詩文,談體會;同時對學生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如誦讀進度、誦讀質量。

我們將在五月初舉辦一次國學小講座,中旬進行集體的誦讀表演;《三字經》知識競賽及“學經典、見行動”的圖片、徵文展。

我們的“國學經典”教育目的是讓學生感受傳統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汲取立身做人的精神力量,“與經典同在,與聖賢同行”。在不斷的薰陶、積澱中,淨化靈魂、昇華人格,實現真正的成長與成功!

11月23日晚上,沙灣國小五年級組在各班教室如期舉行了以“家校攜手共育花朵”為主題的家長座談會。全體家長參會積極性高,總出席率達到了95%以上。這次家長會,加強了老師與家長、家長與學校的溝通,讓家長及時瞭解了孩子在校的情況,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子女;也讓科任教師及時調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在各班會議上,班主任結合本班學生在校的思想表現、學習情況以及安全等方面向家長們做了詳細地彙報,重點分析了開學以來班級的狀況和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與家長溝通交流如何教育孩子的方法介紹。各科任教師分別在各教學班宣講本學科的學科特點、學習方法、學生學習狀況等,並結合學生完成家庭作業的情況向家長提出要求。五(2)班鍾澤俊同學的家長還向大家介紹了他與孩子一起參加南灣街道“義工活動”的心得體會,得到了大家的認可! 會後,各科任教師並針對不同的學生與家長深入探討,老師們誠懇的話語,針對性強的説明或建議,得到了家長們的讚許和認同。家長會的氣氛熱烈、友好。

本次家長會增進了學校、家庭之間的瞭解,增強了雙方的溝通和信任,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家長們普遍反映學校設施完善、管理規範、教師敬業,對此都非常滿意!

感恩是我們每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品質,對國小生進行感恩教育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學期,六年級各班開展了“感恩他人,回報社會”班級特色活動,活動使得學生一改懶散、冷漠狀態,培養了感恩意識,學會感恩做人,努力學習,快樂成長!家長們紛紛來電、來信表示稱讚!甚至受到了電視台的極大關注和採訪推廣,得到了社會人士的高度讚賞!雖本學期即將結束,但活動將一直進行下去,永無止境。現將本學期活動情況總結如下:

活動展開程序井然有序: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

為了讓學生了解、感受父母之情,體驗愛的無私和偉大,同時讓學生懂得父母的艱辛,理解父母的愛,學會孝敬父母,各班主 任及學生共同制定了“十要十不要”活動計劃,並指導學生以實際行動(如每日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理解父母,為父母排憂解難等)報答父母,並每週總結,及時表揚做得好的同學,鼓勵尚未做好的同學繼續努力,活動中,不少家長驚喜萬分,“今天我終於吃到孩子煮的熱乎乎的麪條了……”;“最近孩子不再隨意發脾氣了,還在我不舒服的時候買菜做飯……”並對學校感恩教育活動表示讚賞和大力支持,甚至有家長説:“老師,你們的教育方法好!我們在家就是磨破了嘴皮讓他做點事,他不是無動於衷就是斤斤計較,現在卻搶着做事,把孩子送到學校來,真是太對了,是我們家庭教育遠遠達不到的!”

……

感恩之心回報於行,“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能讓學生學會感恩父母是我們作為教師的.快樂!

當然,感恩老師環節亦進展順利,碩果累累。花兒以它馥郁的芳香,作為它對大自然的回報,培養學生尊敬老師、熱愛母校的思想感情,作為教育者,責無旁貸,否則,無從談教育。感恩無需甜言蜜語,無需豐厚物質回報,一聲問候,一張賀卡,一個微笑足矣!需要的是學生髮自內心的真誠的感恩。從我們的心底來説,最需要的是學生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以優異的成績給國小生涯畫一個圓滿的句號!的確,我們的學生做到了,看,自感恩活動開展以來,學生學習勤快了,課堂上講話的,頂撞老師的,課下鬧不團結的,回家不做作業的……種種情況逐漸消失,同學們一改舊顏換新貌,團結努力,禮貌待人,並主動美化校園,幫助小同學,更重要的是,上課認真,作業工整,成績穩步前進,同學們都把感恩之情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自身綜合素質得到了極大提高!

人生活在社會之中,是社會人。為了落實“全面發展,提高素質,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的辦學思想,培養學生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加強人與人的理解和交流,讓學生體驗作為社會人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學會感恩做人,努力學習,珍惜生活,回報社會。

在此,各班特別重視開展系列主題班會,讓學生關注社會。如關注青海玉樹地震後災後重建,關注感動中國人物的感人事蹟,如國家為了祖國的未來健康成長,實行減免學費,提高師資力量,加強校園安全建設等教育措施……讓學生明白人類從來都生活在一個充滿變幻的環境之中,正是憑着同甘共苦,攜手共進的精神,我們才得以化險為夷,創建和諧 。通過班會活動,學生懂得了珍惜,懂得了堅強,學會了感動,更學會如何表達愛心。學生們紛紛表示將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做一個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的好學生。

教育要以人為本,“感恩他人,回報社會”班級特色活動的開展,為學生的成長進行了一次心靈的洗禮,行動的指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國小國學總結6

學校作為傳承與發展文化的載體,在引導和弘揚先進文化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學校文化建設是我國先進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社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我校結合實際情況,本學期開展了全校性的國學教育活動。活動開展至今,我們深刻體會到學經典就是尋民族精神之根,尋現代文明之根,尋做人明理之本。在研讀過程中弘揚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加厚學生的人文底藴。對我校開展的國學教育活動情況簡單總結如下:

一、以積極的態度進行充分的準備,務求卓有成效。

1、成立得力的“拾回橋國小國學教育領導小組”,校長親自掛帥擔任組長,確保活動的順利實施。

2、制定《拾回橋國小國學教育活動方案》,做到活動有計劃,目的明確、責任清楚。

3、以國學經典教學作為本學年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科目,一至六年級每週每班一節,確保有充足的教學時間。

4、以《三字經》、《弟子規》、《中華成語千句文》作為本學期國學教育活動教本。

5、安排文化素養較好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作為任課教師,確保教學質量。

二、以豐富的活動調動了學生學習經典的熱情。

1、學校國學教育領導小組組織出版專題板報2期,大力宣傳國學經典研讀活動的目的意義、實施目標和方案以及措施步驟,讓國學教育活動深入師生心中。

2、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以班級為單位,舉行了以《三字經》、《弟子規》、《中華成語千句文》為主要內容的黑板報評比活動。學校政教處組織了領導和教師對各班的黑板報進行了檢查和評比。通過出黑板報我們瞭解了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對國學經典的理解程度。

3、舉行了傳統文化書畫比賽,全校共有70多名學生參加了比賽。在書法比賽過程中,參賽選手全神貫注、一絲不苟的進行書寫,表現出他們對漢字藝術的熱愛,一幅幅規範、端正、整潔的作品躍然紙上。繪畫比賽現場氣氛熱烈,繪畫形式多種多樣,有彩色筆畫、蠟筆畫、水粉顏料畫等等,參賽選手各展才藝,畫得色彩豔麗、生動有趣。本次書畫大賽豐富了校園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給予學生一個展現自我的舞台,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藝術修養,還營造了濃厚的誦讀活動氛圍。

4、舉行了中華經典詩文誦讀會。活動中,同學們拿出了所有的熱情與激情,聲情並茂地誦讀了十幾首中華經典詩文。一篇篇經典名篇佳作,經過教師們精心編排,學生吟誦、演繹,達到文學和藝術、傳承與發展的完美統一。通過經典誦讀,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優美,抒發了同學們對祖國的赤誠和熱愛。

三、取得的成績。

這次活動使我們深刻體會到:抓好國學教育活動領導重視是前提,老師參與是基礎,調動學生積極性是關鍵。學生學習國學經典的熱情日益高漲,氣氛濃厚。豐富了學生校園文化生活。

  四、努力方向。

國學經典的學習還得不到部分學生尤其是家長們的高度重視,學生雖然學習了經典中的道理,但生活中的某些行為還是沒有改變,沒有做到言行一致。所以,我們今後的工作中還要更加努力,進一步加大宣傳的力度,有針對性地開展這項活動。向着“傳播國學知識,提升綜合素質”的目標努力奮進。

國小國學總結7

一、身教勝於言傳。

要求孩子們做“仁義禮智信,勇勤儉廉潔”的君子,讓每個孩子都能“積跬步,致千里”。作為教師用《論語》中的內容來要求自己的言行,處處為學生做表率。教師須先行一步。只有教師比學生先學一步,多讀一點、多背一點,懂鑑賞方法,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左右逢源,也才能給學生正確的引導。

二、教學方面

1、多種形式進行朗讀,不求甚解。

國學本身也存在着揚棄和繼承再創新,賦予時代新內容的問題。對孩子們學習國學的要求應以“朗朗上口,不求甚解”。國學教育的時間可採取彈性制。如老師每天早自習前20分鐘領着誦讀,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教學中,我們採用對對碰、同學接龍、師生接龍、男女對抗賽等形式進行誦讀教學,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感悟其中所藴含的道理,達到正心正身的教育目的。通過和古代聖賢對話,在經典裏遨遊,學生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觸摸着文言的精彩。

2、國學教育須注入現代元素

如何擺脱枯燥、晦澀的學習方式,讓孩子們領略國學的精華?必須給國學教育注入現代元素。如藉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在學習的過程中伴有古樂,並輔以動畫片演繹,既有古代寓言,也有外國故事,讓孩子們在逼真的環境裏追思古人,陶冶性情。

3、採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的方法進行輔助教學。 老師利用多媒體課件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故事、圖片等,來幫助學生在理解所學內容的同時,增強了課堂教學的趣味,生動性,如在教學《忠》時,在大屏幕上播放《岳飛精忠報國》的故事,教育學生報效祖國就是忠。在教《孝》時,利用多媒體播放“漢文帝侍母的故事”引導同學們明白,不論你是什麼樣的身份,在父母面前你都是兒女,你必須無條件的孝敬他們。

4、課堂教學實現理論聯繫實際。

在每節課教學內容的講解後,都設計一個師生自由討論的環節,讓學生聯繫學生活實際進行思考,我們要以什麼樣的態度來對待、認識前人,讓學生學會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去其糟粕,用辯證的方法看待問題。與此同時,我們還將《弟子規》的內容與《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聯繫起來教學,讓學生在古聖賢的身上找到今天行為準則的影子,讓學生明白與聖賢結朋友一樣可以修身正德,同時也實現了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有效達成,與新的教育理念相適應。

5、堅持不懈的檢查誦讀背誦。

各班設立《論語》小助手,每組選一名代表做教師的助手。利用晨檢20分鐘組織全體同學朗讀《論語》,午間小飯桌後抽出20分鐘背誦《論語》,平時檢查同學們學習掌握《論語》的情況,這幾名小助手工作認真負責,對教學效果的達成起到推動作用。

三、教學效果顯著。

《論語》的教學效果已經在同學們身上顯現。我們發現了學生們有了一些細微的變化:教室乾淨了,無論何時學生們總是用雙手送給老師作業,主動向老師問好的學生多了??學生懂得了努力學習,許多學生家長反映孩子變得孝順了、懂事了,主動為家長鋪被子。週六、週日幫家長幹些家務活,家長看了心裏也很欣慰。孩子對父母的孝順與尊重深深地影響了家長、感動了家長。家長一致讚揚學校國學教育教學活動開展得好,非常有必要。

總之,國學進校園活動意義深遠。學生們受到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薰陶和教育,對提高學生的自身素質和修養起了很大作用。作為教師,也在教學中獲得人生的啟迪。

國小國學總結8

我校開展國學經典教育已經第三年了,一路走來,我和學生們一起欣賞經典詩文的無窮魅力,共同感受誦讀帶給我們的無窮樂趣。本冊教材節選自孔子的《論語》,五個單元主題分別是:孝敬、仁愛、修身、君子和交友;兩個活動園地。在經典詩文的潤澤中我們感受着成長的快樂;同時在教學方法上面也收穫頗多。

國小生的學習興趣應該排在第一位,所以在經典誦讀課教學方法力求趣味化,千方百計調動學生投入激情,以興趣作為原動力。如:故事法:把經典誦讀的內容改編成一個個生動的小故事,用故事吸引學生探究經典、記誦經典,鍛鍊自己的表達能力。巧用法:讓經典走進生活,在平時生活中、在作文中時不時把經典名句用出來,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更讓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是“經典”,感覺到誦讀經典的重要性。

其次,進入三年級,隨着國學經典學習的深入,古文的內容難度也逐漸增加,想要學生一下子就能把握住內容,難免過於急於求成,我想還是採取“不求甚解”化吧。因為我深信書要慢慢讀、細細品,把書讀進去了,越讀越有興趣,自然就會了解書中的道理。因此在閲讀教學中要力求甚解,但古代經典的學習意在提高文化底藴,是遠離功利的一種精神修養。因此它不需要學生字字會解釋,句句能分析。教學目標單一,讓學生開心地學,有趣地讀,多多地記;學習的特點是化整為零、刪繁就簡,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學習的目的在於引導學生去“觸摸”語言。

最後我想説的是:誦讀形式應該多樣化。重視朗讀,強調背誦,形式靈活多樣:可以讀出節奏、音律,可以集體讀、分組讀,也可以個人讀。多樣的誦讀延續了學生的誦讀熱情,使得他們深深地喜愛上了誦讀詩詞。還記得,開學初,有的同學便迫不及待地問:老師,這學期我們背哪些詩啊什麼時候學啊”看着孩子們的張張笑臉,我感到異常欣慰。

經典誦讀活動的開展提高了學生的語文能力,有效提高了他們的語文素養。語言不斷得到積累。我覺得背書,就如練字、練拳、練舞,熟能生巧,巧必由爛熟而出。到目前為止,三年級的學生已經能夠背誦的經典詩詞已不少。經典誦讀增強了學生的語言積累,大量誦讀豐富了語言積累,增強了語感,獲得了審美體驗。 同時,説寫能力也不斷得到了提高。多樣的誦讀活動不僅豐富了學生的積累,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書面和口頭表達能力。

自從國學經典教材走進校園的課堂以來,我與孩子們一起行走在這開滿鮮花的誦讀之路上,體驗着誦讀的快樂,欣賞着經典的魅力。只要行動就會有收穫,學生在經典誦讀的過程中,思維開闊了,興趣廣泛了,聽、説、讀、寫各方面都有了明顯提高。時間飛逝,期間不乏有許多困惑,有幾許收穫。時間在變,但我們的信念不變,我們的行動不變,期待收穫更多!

國小國學總結9

“蔬菜類食物含水分多、蛋白質少和能量低。然而蔬菜類為人體提供了大部分所需的維生素和無機鹽,而且絕大多數蔬菜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可以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及增進腸蠕動,利於解除便祕困擾,增進人體免疫功能……”5月18日,興龍湖國小四(3)班老師向學生們講解各類蔬菜的特點及營養價值。當日,該班學生帶着西紅柿、黃瓜、南瓜、茄子、藤藤菜等各類蔬菜進入校園,老師結合各類蔬菜的特點,向學生們講解了怎樣認識蔬菜、蔬菜的營養價值、蔬菜的食用方式等。

據瞭解,在5月20日第26個“全國學生營養日”來臨之際,興龍湖國小開展了“國小生的飲食與健康”主題教育活動。通過班會、手抄報、黑板報、櫥窗等形式,介紹了關於“全國學生營養日”的由來,旨在普及學生營養知識,引導學生樹立健康飲食觀。今年第26個“全國學生營養日”的主題是“健康餐盤3:2:1”,含義就是一餐當中應包含3份主食,2份蔬菜,1份肉類。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幼兒的偏食、挑食的現象日益嚴重,導致營養不良,同時有些幼兒飲食無節制,又不愛運動導致肥胖。5月20日是“全國學生營養日”,大豐幼兒園抓住契機,把5月18日—22日這一週定為“飲食健康”教育周,開展各種教育活動。

首先保健老師在週一國旗下講話,向孩子們宣傳營養健康知識,教育孩子們養成科學合理的飲食習慣,做到不偏食挑食、少吃零食、不吃三無食品、不吃不衞生變質過期的食品。其次幼兒園在宣傳欄、家園聯繫窗等處粘貼幼兒的均衡營養知識,並通過校訊通平台、班級q羣等向家長髮送營養飲食的短信,向廣大家長宣傳培養孩子健康的飲食行為的重要性。再次各班開展健康飲食的主題教育活動,讓幼兒認識到挑食、偏食帶來的後果,尤其在餐前進行教育,使幼兒養成不偏食、不挑食的好習慣。通過此次宣傳教育活動,大力普及孩子的營養知識,增強了家長的營養觀念。

學生的健康成長,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幸福,更關係到國家的富強和民族的興旺。在今年的5月20日“全國學生營養日”來臨之際,西關社區邀請社區服務中心蔡醫生為四點半課堂的學生及其家長普及合理膳食知識講座。

在課堂上,社區服務中心的蔡醫生介紹,食物搭配不合理,長期偏食、挑食,不吃早餐,這些問題已經導致了很多疾病的發生。同時他還特別指出學生營養二大注意:一、合理營養、平衡膳食有益於提高學生抵抗力。由於偏食、厭食或搭配不合理造成的某些營養素缺乏會降低學生的抗病能力。二、食品沒有貴賤之分,要正確引導學生合理膳食,做到不偏食、食量合適。只有在一日三餐中多種搭配並不斷交替食用才不會出現營養素缺乏。每一種營養素對人體健康都很重要。

通過此次宣傳活動,大力普及了學生營養知識,增強了營養觀念,同時也在社區營造了關注孩子營養與健康的濃厚氛圍。

國小國學總結10

中華經典記錄着民族基因的最高智慧,傳承着聖賢偉大的思想光輝。《語文課程標準》提出了“認識中華文化的豐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語文課程標準專家組成員陸志平把“中華經典”形象地比喻成“母乳”。全國特級教師於永正説:“喝‘母乳’長大的孩子不但健壯,而且有可持續發展的後勁。”20xx年9月1日,揚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發佈了《關於在揚州市各國小全面推進“二分明月”國學經典誦讀項目的通知》,體現了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領導對經典誦讀的高度重視。

08年10月,我們把中國古老樂器排簫引入學校。現在,我校每位學生都會吹奏排簫,且隨着年級的增高,吹奏曲目的數量在增加。我校因此創建成為揚州市藝術教育特色學校。開展“二分明月”國學經典誦讀的半年多來,我校藉助已經打造成功的藝術特色排簫文化,將經典誦讀與之緊密結合,探索出一條具有揚子津特色的經典誦讀推廣之路。

一、輕攏慢捻抹復挑——幾措並舉作推廣

1.營造氛圍展經典 “昔孟母,擇鄰處。”説明了育人環境的重要。為了能讓學生提高閲讀經典的意識和興趣,我們在學校排簫文化的打造中,着力營造儒雅書香的校園環境。閲覽室、排簫教室,張貼先賢畫像,拉設宣傳橫幅,並定時更換;排簫長廊中、草坪上、樓梯的拐角處等寫上經典名言;將《三字經》、《弟子規》等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內容,黑板報、櫥窗常年刊錄。“讓每一片綠葉發言,讓每一個花瓣唱歌。”在經典誦讀與排簫文化相結合的氛圍中,校園處處都藴藏着豐富的文化內涵。

2.落實時間誦經典 我校每天中午都有一節20分鐘的誦讀課,其中三節課安排誦讀經典,兩節課安排用排簫吹奏經典;語文課前五分鐘,背誦經典詩文,預備鈴一響,一位學生帶頭吟誦昨天背誦過的內容,其他學生就會應聲而和。每週的兩節排簫校本課,也在上課之前吹誦經典;紅領巾廣播站定時播放詩詞曲賦的排簫音樂。我們還給經典譜曲,用排簫吹奏,作為上下課、上學放學、大課間活動的鈴聲,根據所需時間長短,或截取精華部分,或選用整首曲子,或多首曲子連放,讓學生的身心浸潤在悠揚的簫聲中,沐浴在經典文化的長河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3.排簫教學滲經典 排簫是中國的古老樂器,也是古代詩詞歌賦理想的伴奏樂器。我們正在弘揚民族文化,使之在校園生根開花。讓每個學生在精心營造的氛圍中,掌握排簫吹奏的技藝,享受快樂,陶冶情操,提高藝術修養,培養專注品質。傳統的經典詩文,語言精煉,對仗工整,節奏美、韻律美,既適合誦讀,也適合吹奏,一曲在手,朗朗上口。為了讓經典詩文與排簫教學相結合,排簫老師給經典詩文譜曲,教孩子們吹奏。現在校園及周邊小區,時而會飄來悠揚的簫聲:《陽關三疊》空靈婉轉,《弟子規》悦耳動聽……真是一屢墨韻順‘簫’來”。

4搭建平台亮經典 經典詩文誦讀訓練的關鍵是動之以趣。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搭建多個平台,為學生學習經典詩文注入強有力的動力,激發學生誦讀經典的興趣。去年重陽節,我們邀請老教師來觀賞,孩子們為他們表演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遊子吟》等排簫與吟誦相結合的節目,受到老教師的一致好評。學生在慶祝傳統佳節時,既瞭解了我國傳統佳節的來歷、風俗習慣,又積累了經典文化。今年3月,開發區中國小特色展示活動啟動儀式上,我們讓排簫老師用簫聲串起的五個年級學生代表的經典誦讀片段連誦,以及加入舞蹈的排簫吟誦《登鸛雀樓》,給來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二、 小荷才露尖尖角——開卷有益喜眉梢

1、學生獲益多

經典詩文的吟誦吹奏已經成為揚子津的一種時尚,處處可見學生手捧排簫吹奏經典的身影,時時可聞他們珠玉落盤的吟誦。經典誦讀為我校孩子們提供了健康、美好的母語營養,構築了一個温馨、親切的語言生長環境。既強健了孩子們語言的骨骼,也豐滿了他們精神的血肉。既給他們打造了堅固的語言船體,也為他們揚起了漂亮的人性風帆。就這樣吟誦着、吹奏着,不需要繁瑣的分析,就悄悄地在孩子心裏注入信仰和幸福,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擔當,“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壯懷,“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孝悌,“一片冰心在玉壺”的澄澈,“卷地風來忽吹散,望湖樓下水如天”的達觀都被孩子們一一習得。

2、家長反映佳

經典誦讀的耳濡目染是可喜的,孩子們校內的經典誦讀,校外的經典吹奏,使得家長們也加入其中,有滋有味地同孩子們一起閲讀起來。據家長反映:在“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中,孩子們明白了要孝敬父母;在“人心齊,泰山移”“眾人拾柴火焰高”中,孩子們懂得了團結合作的重要。更有家長説:“以前叫不動孩子,可孩子會吹奏吟誦《弟子規》後,一喊就應。因為孩子天天在家吟誦“父母呼,應勿緩。 父母命, 行勿懶。 父母教, 須敬聽。 父母責 ,須順承。”誦讀經典後的學生的種種變化猶如一股春風,給波瀾不驚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3、教材編寫新

在專家的指導和幫助下,學校總結排簫學習的實踐經驗,編寫了第一本校本教材——《走進排簫》。如今,我們正着手編寫第二本校本教材,即借用或譜出排簫演奏曲調的經典詩文,輔之以詩文作者及內容的介紹。受作曲家谷建芬為一些唐詩譜曲成為可以傳唱的歌曲的做法啟發,計劃為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推薦的70首詩和《三字經》、《弟子規》等章節借曲、譜曲。如今,我們的學生已能邊吹邊吟唱起多首古詩,真是趣味盎然。

揚子津人用自己心血和智慧創建了一個簫聲悠揚、充滿古韻的現代校園環境,使孩子們時時置身在詩意盎然的氛圍中,刻刻浸潤在悠悠簫聲的感染中,處處沐浴在經典文化的薰陶中。經典之於揚子津師生的生命成長,就像一粒種子播撒在土壤中,經歷春、夏、秋、冬四季的沉澱,潤澤於每一次陽光、雨露般的吟誦,最終,長成一棵棵茁壯的大樹,並以年輪的方式,銘刻在生命的記憶裏。

標籤: 國學 國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oxue/6ymme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