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國學 >

國學經典名言14篇

國學經典名言14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名言了吧,名言是人們在實踐中的經驗教訓的提煉和總結。什麼樣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學經典名言,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國學經典名言14篇

國學經典名言 篇1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翻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翻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翻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4、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翻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小朋友從小就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要懂得如何做人。家長朋友除了要通過日常生活對孩子進行教育之外,也要懂得用這些國學名言名句來對孩子進行培養和教育。

國學經典名言 篇2

義的釋義:

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孔子最早提出了“義”(管仲,《管子·卷一·牧民第一》)“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右國頌”,“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估計比孔子早提出禮的概念。

孟子則進一步闡綜了“義”。他認為“信”和“果”都必須以“義”。《孟子·離婁下》:“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 又:“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一日,請權貴祗候乾清門,出聲無律。公(袁可立)引咫尺之義折之。”

名言:

見利思義。——《論語·憲問》

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見得思義。——《論語·季氏》

平日若無真義氣,臨事休説生死交。——(明)施耐庵

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義,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為自己分內的事。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非其有而取之,非義也。——《孟子·盡心上》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朱熹《四書章句集註·<孟子集註>卷二》

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説上》

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率義之為勇。——《左傳·哀公十六年》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夏明翰)

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説上》

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 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國學經典名言 篇3

1.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2.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3.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4.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5.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6.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7.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8.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9.歷鑑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

10.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11.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1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1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14.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5.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國學經典名言 篇4

1、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風相鼠)

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周易》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論語》

5、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6、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勸學》

7、滿招損,謙受益。——《尚》

8、三思而後行。 ——《論語》

9、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

10、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論語》

1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1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13、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戰國策》

14、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1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16、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現能《弟子規》

17、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1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1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20、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2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22、知恥近乎勇。 ——《中庸》

23、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24、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25、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26、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2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30、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31、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出處:《禮記》

32、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33、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34、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3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3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3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38、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39、《傷仲永。笠翁對韻二冬》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1、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42、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論語》

43、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論語》

44、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論語》

45、小人之過也必文。 ——《論語》

46、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4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4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49、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太子少傅箴》

50、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1、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李商隱無題)

52、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53、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54、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宋王安石)

55、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荀子。勸學》

56、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57、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58、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5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論語》

60、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

6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62、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傳》

63、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韓愈

64、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

65、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6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67、歷鑑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

68、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69、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70、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71、國小生必背天氣諺語

72、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論語》

73、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74、路遙知馬力,事久見人心。清《增廣賢文》

7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7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77、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7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79、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80、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後漢書王霸傳)

81、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弟子規》

82、管中窺豹,時見一斑。 《晉書》

8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

8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國學經典名言 篇5

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李白

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4、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6、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

7、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8、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蕭鐸

9、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10、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1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

12、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13、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14、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15、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16、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9、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20、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2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22、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2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宋弘

2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2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26、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27、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8、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29、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0、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31、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3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33、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3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35、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36、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

37、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38、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39、盡信書,不如無書。

4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41、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李白

42、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4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45、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4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47、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9、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50、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李白

51、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王昌齡

5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

53、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54、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55、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陶淵明

56、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元行衝

5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58、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59、人而無儀,不死何為。

6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6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6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63、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64、多行不義必自斃。

65、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李白

66、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67、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68、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69、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70、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71、言者無罪,聞者足戒。

7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7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74、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75、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76、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

7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78、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7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80、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

8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82、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陳壽

83、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84、滿招損,謙受益。

85、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86、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87、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8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89、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90、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李白

91、大道之行,天下為公。

92、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9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94、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95、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王建

96、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97、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

98、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杜甫

99、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100、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杜甫

國學經典名言 篇6

1、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2、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3、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4、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5、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6、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7、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弟子規》

8、無赴而富,無殉而成,將棄其天。

9、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10、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

11、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道德經》

12、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13、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4、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5、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16、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

17、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説林訓》

18、君子必慎其獨也。

19、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

21、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仁者愛人,有禮者敬人。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2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枚乘》

23、沉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24、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自見而已。

25、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

26、不樂壽,不哀夭,不榮通,不愧窮。

27、往者不可諫,來着猶可追。

28、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29、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3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3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32、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33、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34、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35、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36、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37、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38、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39、強怒者雖嚴不威,強親者雖笑不和。

40、不累不俗,不飾於物,不苟於人。

4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42、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4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44、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風相鼠》

45、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

46、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樂其樂而利其利。

47、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4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4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50、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終。

51、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52、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53、無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54、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

55、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

56、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57、句有可削,足見其疏;字不得減,乃知其密。

58、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59、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

60、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61、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62、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63、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64、道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

65、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唐·賈島《劍客》

66、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

67、同類相從,同聲相應,固天之理也。

68、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69、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70、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財。

71、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

72、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

73、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74、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75、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

76、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7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78、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國學經典名言 篇7

1.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下鮮矣。(《大學》)

2.君子諸已而後求人,無諸已而後非諸人。(《大學》)

3.欲誠其意,先致其知。(《大學》)

4.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中庸》)

5.子曰:“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中庸》)

6.大成若卻,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為天下正。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7.心以靜為貴,欲以寡為貴,思以敏為貴,學以勤為貴,友以誠為貴,情以摯為貴,窮以志為貴,富以仁為貴,話以少為貴,喜以度為貴,怒以忍為貴,體以健為貴!

8.長知足,心安然;甘淡泊,樂無邊;為人喜,解人難;忘憂喜,嚴律己;莫煩惱,忍為先;識時務,永向前!

9.無貪慾,心胸寬;廣交友,德為先;抑憤怒,能方圓;煩惱事,拋雲端;和鄰里,解人難;家和睦,心裏甜!

10.寡言養氣,寡事養神,寡思養精,寡慾養身, 事從容則有餘味,人從容則有餘年,精神不蔽,四體長春!

11.言宜實,心宜誠,福宜惜,慧宜增,思宜寬,慮宜遠,氣宜柔,骨宜剛,志宜大,膽宜壯!宜靜默,宜從容,宜謹嚴,宜儉約。

12.言語,以簡重真切為第一;平生無一事可瞞人,此是大快。

13.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責人之心責己。

14.忍與讓足以消無窮之災悔,古人有言:終身讓路,不失尺寸。

15.受得小氣,則不至於受大氣,吃得小虧,則不至於吃大虧。

國學經典名言 篇8

1.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3.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5.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

6.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7.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8.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9.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1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11.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1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13.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14.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1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6.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17.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19.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國學經典名言 篇9

1.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2.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3.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

5.後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6.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7.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8.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9.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10.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11.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舒,則財恆足矣。

12.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

13.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14.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

1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國學經典名言 篇10

1、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鶴鳴》

2、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荀子·勸學》

3、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唐·元稹《離思》

4、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尚書

6、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7、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東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8、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後漢書

9、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唐·李白《行路難》

1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1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養生主》

12、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論語》

13、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宋·朱熹《觀書有感》

1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夏日絕句》

15、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陸游《病起書懷》

16、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1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論語·衞靈公》

18、疾風知勁草,歲寒見後凋。——《後漢書·王霸傳》

19、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西晉陳壽三國志

20、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21、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22、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唐·李商隱《錦瑟》

23、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五代·晏殊《蝶戀花》

24、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後漢書·廣陵思王荊傳》

25、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宋·陸游

26、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宋·蘇軾《水調歌頭》

27、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28、言者無罪,聞者足戒。——《詩經·大序》

29、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唐·李賀《南國》

3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宋·蘇軾《題西林壁》

31、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三國諸葛亮誡子書

3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33、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唐·杜甫

34、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陸游《遊山西村》

3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論語·子罕》

36、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37、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38、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唐·杜甫《奉贈韋左丞二十二韻》

39、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元行衝傳

40、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僧雲覽

4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唐·李白《將進酒》

42、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4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述而》

44、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45、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短歌行

46、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

47、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子罕》

4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49、鑑前世之興衰,考當今之得失。——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50、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顏真卿

51、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宋·蘇軾

52、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孫丑》

5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王之渙《登鸛雀樓》

54、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唐·白居易《琵琶行》

55、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盡心上》

56、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中庸

57、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宋·王安石

58、興酣落筆搖五嶽,詩成笑傲凌滄海。——唐·李白《江上吟》

59、歷鑑前朝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唐·李商隱

60、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本十二白二十》

61、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唐·劉禹錫《秋詞》

62、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唐·羅隱蜂

63、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宋·王安石《登飛來峯》

64、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風相鼠》

6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66、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白居易《長恨歌》

67、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唐·劉禹錫《浪淘沙》

68、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唐·劉希夷

69、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唐·李白《論詩》

70、桐花萬里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唐·李商隱

71、兼聽則明,偏信則闇。——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72、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南朝·蕭鐸

73、沉舟側畔千帆進,病樹前頭萬木春。——唐·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

74、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淮南子·説林訓》

75、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76、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77、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78、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

79、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80、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唐·白居易《放言》

81、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宋·李清照《醉花陰》

82、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楚辭《卜居》

83、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84、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8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

8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87、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史記·淮陰侯列傳》

88、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89、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宋·蘇軾《冬景》

90、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宋·柳永《鳳棲梧》

91、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9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宋·李清照《五陵春》

93、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後漢書·馮異傳》

94、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唐太宗《贈蕭禹》

9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96、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唐·李白《宣州謝餞別校書叔雲》

97、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唐·李白《上李邕》

98、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東晉陶淵明雜詩

99、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宋·李清照《如夢令》

100、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唐·韓愈《調張籍》

101、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詩經·大雅抑》

102、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10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唐·杜甫《戲為六絕句》

104、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105、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唐·劉禹錫《陋室銘》

106、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傳

107、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108、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後漢書·宋弘傳》

109、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宋·歐陽修《戲答元珍》

11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唐·杜甫《望嶽》

1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112、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宋·歐陽修《伶官傳序》

113、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114、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唐·李白《南陵別兒童入京》

115、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唐·白居易《長恨歌》

116、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宋·秦觀《鵲橋仙》

117、盡信書,不如無書。——孟子《盡心下》

118、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愁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

119、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120、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唐·賈島《劍客》

121、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122、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荊軻刺秦王》

123、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宋·朱淑真《生查子》

124、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唐·韓愈《進學解》

125、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12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宋·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12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李將軍傳》

128、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29、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枚乘》

130、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唐·李商《隱無題》

131、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史記·留侯世家》

132、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133、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五代·李煜《烏夜》

134、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禮記·學記》

國學經典名言 篇11

1、一聲爆響、萬里春回

2、從善如流,真言如金。

3、春回大地,國振雄風

4、沒有鐵的紀律,戰車就開的不遠。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6、我們不能不僅靠人類內心愛自由來維護自由。

7、過則相規,久而能敬。

8、春風及第、瑞靄盈門

9、人急投親,鳥急投林。

1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11、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鄭板橋對聯

12、九州國泰,六合春新

13、春為歲首,梅佔花魁

14、管中窺豹,時見一斑。——晉書

15、羣芳鬥豔,百業爭榮

16、他是有理想,沒道德,有文化,沒紀律的複合型人才。

17、梅香鵲韻,柳綠春風

18、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明日歌

19、自由固不是錢所買到的,但能夠為錢而賣掉。

20、龍飛鳳舞、月滿春盈

21、椒花獻頌,柏酒迎春

22、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23、紀律就是紀律,老天爺總是會懲罰那些不守規矩的人。

24、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25、説通盛世,人逢華年

26、民生有幸、國運無疆

27、風光勝舊、歲月更新

28、同奔四化,共賞百花

29、“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

30、古今賢文,誨汝淳淳。

31、“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弟子規

3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33、“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論語

34、讚揚戒律是一回事,遵守它則是另一外一回事。

35、千金買宅,八百買鄰。

36、雞鳴曉旦,燕舞陽春

37、百家有福,六合同春

38、人臻五福,花滿三春

39、節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與慾望的控制。

40、以時俱進,開拓創新。

41、不受舵盤支配的船,註定會受礁石的支配。

國學經典名言 篇12

1.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翻譯:有時緊張,有時鬆弛,這是周文王、周武王處理政事的辦法。現在多指工作、學習和生活要勞逸結合。

2.士有百行,以德為首。

翻譯:志士有百種品行,把德看作是第一位。後來用來説明做人要把美德放在首位。

3.萬物之中,以人為貴。

翻譯:在天下的萬物之中,人是最寶貴的。

4.不以窮變節,不以賤易志。

翻譯:不因為不得志而改變氣節,不因為地位卑下而改變志向。

5.不學而求知,猶願魚而無網。

翻譯:不學習而想得到知識,就像想得到魚而沒有網一樣。

6.日月逝矣,歲不我與。

翻譯:時間在不斷過去,我們要珍惜時間。

7.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翻譯:耳朵聽到的不如眼睛看到的,眼睛看到的不如經過實踐的。

8.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翻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國學經典名言 篇13

1.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3.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詩經·小雅·鶴鳴)

4.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詩經·大雅·抑)

5.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老子)

6. 言必信,行必果。 (論語·子路)

7.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

8. 無慾速,不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9. 朝聞道,夕死可矣。 (論語·里仁)

10. 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論語·里仁)

11. 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

12. 是可忍,孰不可忍。 (論語·八佾)

13.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論語·述而)

14.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述而)

15.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論語·述而)

16. 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慼慼。 (論語·述而)

17.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論語·述而)

18.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論語·公冶長)

19. 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20.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邦無怨,在家無怨。 (論語·顏淵)

21. 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論語·子罕)

22.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 (論語·子罕)

23. 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子罕)

24.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論語·子罕)

25.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 (論語·學而)

26. 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27.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論語·衞靈公)

28.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論語·衞靈公)

29.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衞靈公)

30.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衞靈公)

國學經典名言 篇14

1.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

2.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3.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4.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5.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6.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8.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9.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10.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1.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12.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1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14.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15.醉卧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1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17.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1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台。

19.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

20.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功夫老始成。

標籤: 國學 名言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oxue/r5k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