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國學 >

《國學經典》讀後感【薦】

《國學經典》讀後感【薦】

看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我們如何去寫讀後感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學經典》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學經典》讀後感【薦】

《國學經典》讀後感1

閲百而得一,一而能用之,實乃真學習。

圍爐話畢,略得幾句共鳴之言,與君共勉:

誤用聰明,何若一生守拙;濫交朋友,不如終日讀書。

潑婦之啼哭怒罵,伎倆要亦無多,唯靜而鎮之,則自止矣。讒人之簸弄挑唆,情形雖若甚迫,苟淡而置之,是自消矣。

多記先聖格言,胸中方有主宰;閒看他人行事,眼前即是規箴。

神傳於目,而目則有胞,閉之可以養神也;禍出於口,而口則有脣,闔之可以防禍也。

無財非貧,無學乃為貧;無位非賤,無恥乃為賤;無年非夭,無述乃為夭;無子非孤,無德乃為孤。

求備之心,可用之以修身,不可用之以接物;知足之心,可用之以處境,不可用之以讀書。

有真性情,須有真涵養;有大識見,乃有大文章。

莫之大禍,起於須臾之不忍,不可不謹。

凡事勿徒委於人,必身體力行,方能有濟;凡事不可執於己,必集思廣益,乃罔後艱。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此八字是收放心的工夫;神閒氣靜,智深勇沉,此八字是幹大事的本領。

事但觀其已然,便可知其未然;人必盡其當然,乃可聽其自然。

《國學經典》讀後感2

“讀書不覺已早春,一寸光陰一寸金。”作為中學生,學習是我們的首要任務,時間也就成了我們學習的強有力的保障。我們青春正茂、朝氣蓬勃,時間就是我們的生命,為了美好的未來,我們就要珍惜時間,努力學習,不要造成“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髮放會讀書遲”的遺憾。

節 儉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應從小事做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前後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間他總是注意節儉,常常精打細算過日子。公元1080年,蘇軾被降職貶官來到黃州,由於薪俸減少了許多,他窮得過不了日子,後來在朋友的幫助下,弄到一塊地,便自己耕種起來。為了不亂花一文錢,他還實行計劃開支:先把所有的錢計算出來,然後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錢全部分好後,按份掛在房樑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為全天的生活開支。拿到一小份錢後,他還要仔細權衡,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只准剩餘,不準超支。積攢下來的錢,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裏,以備意外之需。總之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艱苦奮鬥是我們黨不斷取得事業勝利的法寶。經過歷史的積澱,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已經成為一種精神品格和民族象徵。

《國學經典》讀後感3

中華民族文化有着,上千年燦爛的歷史,《國學經典》這本書裏就融匯着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我覺得這本書很適合我們國小生閲讀,每首古詩都有註釋,文章還配有插圖,使繁宂的文句變得淺顯易懂,而且生動有趣。

剛開始讀《國學經典》這本書時比較累,但堅持下來發覺並沒有那麼難理解。讀多了,讀書的速度就變快了,讀完一本書後我感到非常有成就感,讓我更加喜歡經典了。經典誦讀中,孔子關於學習態度的言論也讓我們值得去學習和借鑑。在《論語》中,給我感觸最深的一則是:“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為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很多人,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又可成為我們的良師益友。

雖然我成績很一般,但每次考完試驕傲情緒不斷滋長。對於身邊學習比我差的同學總是不理不睬,家長、老師説過很多次,但每次都是收效欠佳。當我讀了孔子的話時,又反省了自己,覺得很慚愧。連知識淵博的孔子都那麼謙虛,何況一個小小的我呢?從此以後,改變了我的學習態度,經常謙虛地向我身邊一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百萬綠絲中的小苗吸收營養的成分。

《國學經典》這本書,讓我明白了許多人生哲理,讀之如沐浴春風,我會讓它永遠伴我前行!

《國學經典》讀後感4

孔子是在我國春秋戰國時期的大教育學家,他教過的學員下不來三千,大家把和我學生學習時的溝通交流記述了出來,這就是《論語》。

温和知新,可以當老師。這話講的是學習的方式 ,它使我們在學習後再温習一遍,好好地温習了舊專業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覺,新的體會,就可以當教師了。我想到每到課間活動或回家了後,我都是複習一下當日的內容,每一次複習後,就會比之前有更加深入的瞭解,更加深入的體會,可總感覺還是有一些想不到,因此之後我想經常複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聞過則喜,勿施於人。這話告知大家不必把自己反感的物品給他人,不必讓他人來做好自己所反感的事。我想到有一次母親在我的碗裏舀了許多紅苕,我不願意吃,就趕給了父親,讀過這一句話後,我還在都沒有悄悄地把紅苕趕給爸爸了。我認為大家應當學習魯迅,給自己想的少,為他人想的多,嚴於自私自利,真誠待人。假如每個人都能學習魯迅,這個世界該多麼的的幸福,多麼的的和睦啊!

根據學習《論語》,使我懂得了:學習要注重方式 ;碰到困難,就得去擺脱它;還明白了聞過則喜,勿施於人。等大道理。

《國學經典》讀後感5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代的大教育家,他教過的學生不下三千,人們把他和學生上課時的交流記載了下來,這就是《論語》。

“温故而知新,能夠為師矣。”這句話講的是學習的方法,它讓我們在學習後再温習一遍,好好温習了舊知識後,就會有新的發現,新的體會,就能夠當老師了。我想起每到課間或回家後,我都會複習一下當天的資料,每次複習後,就會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體會,可總覺得還是有一些沒想到,所以以後我要常常複習,這一點是很重要的。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要把自我厭惡的東西給別人,不要讓別人來做自我所厭惡的事。我想起有一次媽媽在我的碗裏舀了很多紅苕,我不想吃,就趕給了爸爸,讀了這一句話後,我在也沒有偷偷地把紅苕趕給爸爸了。我覺得我們就應學習魯迅先生,為自我想的少,為別人想的多,嚴於利己,寬以待人。如果人人都能學習魯迅先生,這世界該多麼的完美,多麼的和諧啊!

透過學習《論語》,使我明白了:學習要講究方法;遇到困難,就得去克服它;還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道理。

《國學經典》讀後感6

閲讀《國學經典》,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

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總而言之,在古文經典中,古聖先賢把思想、理念、精神中的精髓傳承給我們,我們頌讀《經典》,能夠聆聽到聖賢的教誨,對我們是莫大的幸事。學貴力行,聖賢文化的學習,貴在把它落實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才能從中得到真實的利益。誦讀《國學經典》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一路向前,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誦讀《國學經典》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文化共有的精神家園以民族精神修煉人格借聖賢思想啟蒙智慧用文化經典涵養生命。有聖賢藏於心篤於行德必向善學必精進功自然成。在今後的工作生活中,我會堅持不斷地閲讀《國學經典》,遵循古聖先賢的教誨,把聖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

《國學經典》讀後感7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傳統文化瑰寶,傳承國學有利於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質,使人們共享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接受教育,提升境界。現在就請你跟着我們一起進入這詩歌的世界吧!

通過誦讀國學經典文章,讓我在這很美好的春天裏感受別一樣的情懷。古代的詩人們也寫了不少讚美春天的詩呢!我知道不少呢!比如説《詠柳》、《早春》等等。《詠柳》這首詩抒發了作者對於春天的讚美之情,借柳樹來抒發春天的美。其中“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是把二月的春風比作了剪刀,多恰當的比喻啊!

我不僅瞭解了春天的詩歌,而且也學到了不少夏天的詩歌呢!就説《小荷》吧,詩人把初夏到來的時候寫的惟妙惟肖。荷花剛開始的時候在詩人筆下變得更美了。“小荷才露尖尖角”就是荷花剛剛開的時候樣子。

夜晚來臨,月亮也隨之出來。讓我們來看看詩人中的月亮是怎樣的吧。《中秋月》、《關山月》這些都是描寫月亮的詩歌。讓人感覺到空中皎皎明月的美麗。

總之,詩歌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意識絢麗的奇葩,他的無窮魅力值得我們長久而深入的探究。

《國學經典》讀後感8

暑假我認真看了《國學經典與教育》的視頻和讀本,其中《弟子規》這本書讓我懂得了做人的最基本的道理,人要愛國首先要孝敬父母,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當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父母就為這個新的生命而忙碌,不管爸爸媽媽工作多麼辛苦,回到家後,為我洗衣做飯,輔導我功課。現在我們已經是成家立業了,也為人父母了,我經常教育我的孩子,做人要有愛心,要學會體貼父母,關心別人,也可以為父母分擔一些家務,減輕父母的負擔。長大後會更加孝順父母,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要他們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並一代一代傳下去。

人與人之間都要和睦相處,互相關愛,別人做錯了,就要以理服人,儘量與品德高尚的人在一起,學習他們的優點,幫助自己改正壞習慣。學習要用功,只要功夫到了,不懂得地方自然就明白了。遇見不明白的事情一定要問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些人生中最基本的事情,也最需要努力。只要明白了這些,我們的生活就會更完美。

通過視頻和讀本的學習,使我受益匪淺,在這本書中,我自認為學到了許多,懂得了許多做人的道理,今後在工作中一定會努力按照書中的意思去做得更好的。

《國學經典》讀後感9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值得我們學習《國學經典》這本書正是中國小生國學啟蒙的一本好書。

這本書分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國小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讀後感10

週三下午,學校舉行了國學誦讀展示活動,邀請家長與同學們一同欣賞優美的經典詩文。精彩的誦讀表演,多彩的表現形式、撼人心魄的場面。同學們深情傾心的演繹,奏響了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和諧旋律,師生共同感受着民族精神的精髓。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國學經典,世界瑰寶。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極具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文化瑰寶,承載着民族基因中的最高智慧,記載着聖賢偉大的思想光輝。

白居易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李清照的“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梁啟超的“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辛棄疾的“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髮生。”更有木蘭代父從軍的感人故事。一首首悲壯豪情的詩詞,譜成了一篇篇美妙的樂章,彷彿把我們每個人都帶到了詩歌的世界,讓我們每個人都沉醉其中,再加上同學們精彩的表演,使這次誦讀活動變得更加引人注目。

誦讀經典活動,一首首震撼人心的詩詞,喚起了同學們心中滿腔熱情,我們將帶着這份熱情,投入學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通過這次活動,我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知道了學習詩詞,就要走進作者的心裏,瞭解作者的處境,這樣才能把詩詞演繹到極致。

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用心學習國學經典,用心體會其中的韻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掌握詩詞的精髓,掌握中華文化的精髓,弘揚中華文化!

《國學經典》讀後感11

從二年級開始,我和媽媽一起每天快樂誦讀國學經典《論語》。

《論語》你們想不想知道是它寫什麼的?是誰寫的呢?我猜你們都想知道吧!其實它是一本語錄。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老師孔子,他對學生非常有耐性,對人非常的謙遜,所以很受人尊重。這本語錄主要是他的學生把孔子上課説的話和生活中做的事記錄下來。

《論語》記錄了很多孔子説的話,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有很大幫助。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公冶長第五》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句話是孔子通過稱讚伯夷叔齊倆兄弟不記仇,因此別人就就不記得他們的舊怨這樣一個故事

講述了為人處世應有的態度。

平時在班裏,我與同學之間相處難免會有吵架,鬧意見的時候,這時我就應該學會“不念舊惡,怨是用希”這樣我們才能夠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其實,悄悄告訴你,這本語錄還有很多寶貝,雖然我只會誦讀,還沒有完全弄懂所有的語句,但古人説過,讀書千遍,其義自現!所以,我已經約好媽媽每天繼續誦讀了《論語》,多學學裏面為人處世的道理。你呢,要不一起來吧!

《國學經典》讀後感12

今天,我們學習了第18課—— 《三字經》(節選)。當我讀到“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的時候,我便不由自主的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

那是一個炎熱的夏天,我還沒有開始上學,媽媽買回來一個大西瓜。切開它時,裏面紅壤黑籽,水靈靈的,顏色鮮豔,看着就食慾大增。我不管三七二十一,也沒等爸爸媽媽,也沒給他們留,就直接的拿起勺子挖着吃。當我吃得所剩無幾時,有人從背後輕輕拍了我一下,嚇了我一跳,我一轉頭,原來是爸爸下班回來了。爸爸指着西瓜對我説:“兒子,你就這樣一個人吃了?怎麼不想想媽媽和我呢?媽媽工作了一天,很辛苦了,還在為咱們做飯,你不心疼嗎?你這樣做對嗎?” 我聽了之後,面紅耳赤,愧疚得一句話都説不出來。

後來,爸爸又給我講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從小特別懂事,尊老愛幼,利益面前先人後己,四歲時就知道把大梨讓給哥哥和弟弟吃,自己吃小的梨。也是從那時起,爸爸決定讓我背《三字經》,而且給我講述其中的很多典故。今天回憶起來,9歲的我竟然還沒有四歲的孔融懂事呢,真是不應該啊!

“融四歲,能讓梨,弟於長,宜先知”!我永遠記住這些名言佳句,讓它們隨時隨地鞭策我,讓那些不光彩的事情不再發生。

《國學經典》讀後感13

這本書分行節儉、強自信、講智慧這三個單元,每個單元都由經典要義、故事、生活、實踐和經典誦讀四個部分組成.不僅有名家名言,還有貼近生活的人、事,以及一些膾炙人口的著作選讀.其中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大家早已耳熟能詳,還有的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艱辛”也在民間廣為流傳.這本書使國學之精華更接近人們平時的日常生活,讓中國小生更容易理解,方便記憶,能把聖人之訓用在實處.

讀了這本書,不但讓我懂得了一些做人的道理,行為的規範,更讓我明白了要把這些道理應用在生活中.比如“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就是警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勤儉節約,不要奢侈浪費.又如“恃人不如自恃也”,就是教育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不斷增長自己的知識才能,增強自己的獨立性;漫長的人生道路上,我們不可能總是依靠父母和他人,而是應該自立自強.

《國學經典》這本書在擴大我們的閲讀量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地塑造着我們的思想、行為.,讓優秀的國學經典始終伴隨着我們健康成長,讓我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傳承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並使之發揚光大!

  《國學經典》讀後感14

我很小的時候,爺爺就開始教我讀《國學啟蒙經典》了,《三字經》、《弟子規》一直陪伴着我的成長,淨化着我的心靈,啟蒙着我的每一步。

爸媽常年在外打工,記得有一次去爸媽那玩,我做錯了事,媽媽批評我。我不服氣,打電話向爺爺告狀,爺爺讓我背《弟子規》中有關章節,使我感悟到"父母教,須敬聽,------德有傷,飴親羞"的含義,心也就平靜了。

爺爺是個農民,沒讀多少書,可自打我上學開始,他不管白天干活多苦多累,每到晚飯後,除特殊事情出門外,他總是陪着我讀書,輔導我做作業,當我遇到難題時,他總是及時地和我共同探討、解決,特別是在寫作上,是爺爺手把手地把我帶到今天。從多少個日日夜夜中讓我感悟到“昔孟母,擇鄰處”的良苦用心。

通過讀國學經典,我從小養成了喜歡認字的習慣,每當上街看到有不認得的字時,總會問爺爺,並追問這個字的意思。“犬守夜,雞司晨,苟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我們正值年少,是人生學知識的最佳時期,不求懸樑刺股,但求“而小生,尚勤學”。

讀一本好書,抱一腔志向,我要從“掃一屋”做起,將來能成為祖國作出貢獻的有用之才。

《國學經典》讀後感15

《國學》讓我學會感恩、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這句話的意思是説:孔子説:“學生,在家裏孝順父母,在外要敬愛兄長,做事謹慎而誠實,博愛眾人,而親近仁德的人,躬行實踐之後有剩餘的力量,再去學習《詩》《書》等經典。”通過學習《國學》,我明白了許多人生道理,如對自己的父母應該以感恩的心去對待;對有困難的人應該從樂於助人的心去對待;對犯錯的人應該以寬容的心去對待……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語行為中要小心謹慎,要講信用。孩子從小就被教育要講禮貌,尊敬長輩等。它在教我們如何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一個有禮貌的人。可以説,國學知識裏面對人生道理彷彿是指明人生方向的一個指南針,在你看不清前方時,為你撥開眼前的迷霧,為你指出正確的方向。

《國學》是我們中國人特有的國粹,它承載着中華五千多年的文化內涵。今後,我要多加學習,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引悟自己走出迷茫,使自己的人生輕鬆而灑脱。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以此為傲,也希望大家能繼承併發揚中國傳統國學文化,使其在歷史的舞台上熠熠生輝、永不衰竭!

標籤: 讀後感 國學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guoxue/y2md4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