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材 >

國小實驗教材第三冊《東南西北》教師説課稿

國小實驗教材第三冊《東南西北》教師説課稿

  一、教材分析

國小實驗教材第三冊《東南西北》教師説課稿

《東南西北》,是國小實驗教材第三冊《方位認識》的第2課時。初聽這個課題讓人感覺是自然課的知識,同時它也是語文課的一個教學內容,如今它成為了國小實驗教材中一個新增的知識點。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説,通過日常生活以及自然課上的知識積累,對於東南西北有較為感性的經驗認識,但是對於方位概念的掌握還是比較抽象的,本課通過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簡單認識,幫助學生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為日後學習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做好鋪墊。“空間觀念是創新精神所需要的基本要素,沒有空間觀念,幾乎談不上任何發明創造。”因此從國小會正確地辨別方向,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對人的發展是十分必要的。

根據教材編寫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認知水平,我從素質教育的三個方面制定了教學目標:

1.學會識別東南西北4個方向,能夠用東南西北來描述地圖上物體所在方位。

2.能分辨地圖上物體所處的相對位置,能進行簡單的路線描繪,感受“東南西北”方向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3.藉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辨認方向的意識與良好的觀察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掌握辨認方向的方法,能在實際生活環境中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位置。

難點:分辨地圖上物體所處的相對位置,能進行簡單的路線描繪,感受“東南西北”方向與實際生活的聯繫。

  二、教學策略

針對重點、難點的突破,本節課我以開放式教學為主,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處於一個引導着、組織者與合作者的位置,把學生設置為學習的主體,努力創設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在學生原有知識建構的基礎上,把靜態講授的轉變為動態體驗的過程。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比較、討論、小組合作、交流互動、媒體演示等環節,做到既聯繫生活實際又具有實踐性、趣味性,以這樣的`方式構建新知。

1.學情分析

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東、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識已積累了一些感性的經驗,並通過一年的學習,能夠用上、下、左、右、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與順序,為本課學習打下了紮實的基礎。

2.設計理念

(1)讓學生學習有價值的數學

《方位的認識》是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數學常識,實踐性、應用性很強,有力的體現了“人人學有用的數學”這一基本理念。

(2)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

我們積極倡導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要切實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合作探究無疑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重視挖掘學生的已有經驗,溝通不同學科之間的相同知識點

學生在其它學科如語文、自然課中已經有過方向學習的經驗積累,例如:語文實驗教材第三冊中《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課,學生已經知道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晚上從西方落下,通過積雪的融化、北斗星的位置來判斷方位,把這些不同[源自]學科的知識加以整合,有利於本節課重難點的突破。

  三、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

從學生熟悉的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導入新課,被皇后驅趕到森林的白雪公主迷了路,引導學生説出“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並簡單交流辨別方向的小常識,通過地圖的展示,明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指向標,喚醒認識中經驗積累的那部分,以此作為教學重點突破的一根枴杖。

(二)探究新知

1.辨別相對位置

在初步建立了“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指向標的基礎上設計了同桌互相問答的方式,根據所給的方向找到相應的物體或者給定物體找出相對應的方位,例如“火車站東面是什麼地方?飛機場在餐廳的哪個方向?”培養了學生的逆向思維,同時要求學生邊指方向邊説,動作配合語言,更有助於記憶。再把問題放到相對複雜的方向情景圖中,觀察以火車站為中心,它的東南西北4個方位分別是哪些地方。這不僅使學生進一步熟悉四個方向,也讓學生充分感知參照物的不同,所對應的東南西北也有所不同。

2.描繪路線

在熟悉四個方向的基礎上緊鑼密鼓的學習路線的描繪,要求學生能直觀的識別簡單的地圖,並且為接下來的線路設計做好鋪墊,提出問題“小猴從地鐵站出發,朝北走1個單位長度(也就是1格),再朝西走2個單位長度,再朝北走2個單位長度,再朝東走1個單位長度,説出它最後到達的地方。”請學生在觀察、辨別、討論後得出結果,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同時培養了互相傾聽學習的好習慣。

3.設計線路

本節課對於一些約定俗成的知識,比如説地圖上的方向的規定,我使用了較為直接的講授法。但在設計路線這一環節中,特別是“小猴和小豬從停車場出來,想去餐廳,該怎樣走”的設計活動中,更注重的是學生的實踐性、創新性學習,鼓勵學生尋找多條路線,使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探究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激發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再進一步從實際角度出發讓學生比較各線路,可以列式計算所經過的單位長度(1+4+1=6)從而得到最為合理(即最近)的線路設計。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繫,培養了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人文拓展

從古到今,人們對於方位的認識一直在發展,工具的使用也在不斷的更替,尤其是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的誕生,使人們對於方位的準確認識更上了一個台階,因此將思南、指南針、羅盤這幾種具有代表性的工具介紹給學生,不僅讓學生體會數學與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繫,也讓他們瞭解了人類智慧的發展與學習數學的價值,更潛移默化的傳遞了國人對於四大發明的自豪與驕傲。

(四)實踐應用

生活是數學的源頭,引導學生回到熟悉的生活中去,培養學生觀察生活,體驗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樂趣。基於這一理念,在課的結尾我並沒有滿足於僅僅學會書本上的知識,而是又回到了現實生活中,去辨認方向。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是一張浦東新區的地圖,下課後試着在度圖上找到我們的學校,再認一認你的家在我們學校的哪個方向?看看從你家到學校可以怎麼走?”不急於讓學生找出答案,而是將課堂延伸到35分鐘之外,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提供給他們更廣闊的平台。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cai/dqpm7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