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材 >

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教材,在承接三年級上冊教材內容和特點的基礎上,將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啟蒙教育作為基本出發點,以學生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為主線,在教育內容上將愛的教育與人際交往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以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現對三下教材作一基本分析。

人教版《品德與社會》三年級下冊教材分析

教材在對學生的道德教育方面,強調了讓學生在對社會基本關係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形成學生待人處事基本觀念和與之相對應的道德意識,通過讓兒童對社會三對關係認識的逐步深化和發展,來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並將兒童道德意識和道德價值觀念的形成作為教科書的着力點,三年級下期在這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有益的探索。

  (一)幫助兒童初步學習對人的理解。

對人的理解是人與人之間建立和諧關係的基礎,在兒童時期培養學生對人的理解能力,不但有利於兒童人際關係的和諧發展,更為他們學會做人打下紮實的基礎。三年級下冊《在愛的陽光下》、《我們共歡樂》、《生活不能沒他們》三個單元,從幫助學生理解父母長輩在培育自己時的良苦用心及其辛勞,到對同伴的理解,學校裏和社區裏為自己服務的人的理解。讓他們通過對身邊人的理解產生尊重和愛。在引導學生對家人、同學和其他人理解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學習從他人的情感和想法等角度去判斷、理解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如第二單元的《換個角度想一想》一課,就是讓學生懂得當自己與別人想法不一致,發生矛盾和衝突時,換個角度想一想,很多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幫助兒童認識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共生共成的關係,促進兒童合作意識的形成。

在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存在着一種相互依賴,共生共存的關係,這種共生共存的關係要求我們認識問題時應具備基本的生態意識和合作觀念。第三單元《生活不能沒有他們》中的課文,讓學生初步感受到社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的關係。第二單元中的第三課《我們共歡樂》一課,讓學生通過體會與他人分享的快樂和參與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並形成合作的觀念。

  (三)進一步突顯教材對活動的引導性。

三年級下冊教材在引導學生的活動方面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通過教材提供的範例引導學生活動,促進學生在活動中去進行體驗和感悟。在全書四個單元的13個主題中,設計了16個活動,如在《家人的愛》一課中,通過讓學生開展一個保護生雞蛋的活動,體驗父母培育自己的艱辛。《不一樣的你我他》讓學生通過“我的自畫像”和“在圓上作畫”的活動,讓學生認識人與人之間有着不同,存在着差異。《我們的生活需要誰》中的“活動天地”欄目,讓學生開展“社區裏的一天”的模擬活動,體驗社區里人們之間相互依存和信賴的關係。

  (四)通過典型故事讓學生受到啟迪和感悟。

一個好的故事可以達到啟迪兒童思維,陶冶學生情操的作用。在三年級下冊的部分課文中,適量地配以了相關的故事,以達到促進兒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如在《家人的愛》後面,配以了一個美國經典的家庭教育小故事。讓兒童通過讀彼兒和媽媽一個關於賬單的故事,認識到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不要任何回報的。如《分享的快樂》一課後附了一個“盲人點燈的故事”,讓兒童認識到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需要彼此間的援助。沒説出的話尤為精彩“既為別人照亮了路,也讓別人看到了我而不會碰撞我了”。

  (五)注意從小處着手來促進學生的養成教育。

對學生的養成教育體現在一件件細小的事上,從小事入手對學生進行教育是三年級下期教材的一個特點。如《説聲“謝謝”》、通過謝謝一個簡單的禮貌用語,讓學生學會感謝、學會尊重。如《家人的愛》中“我們就堅持為家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開始”等,這些都是從小處入手,對學生進行教育。

  (六)重視引導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為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能力奠定基礎。

三年級下冊教科書突出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以達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教科書中有許多引導學生實地觀察、訪問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調查訪問的社會研究能力。如《我們的生活需要誰》一課,開課便設計引導學生觀察一天生活的活動,看看都有哪些人在為我們服務。《阿姨叔叔辛苦了》,設計了讓學生去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樣工作的,然後讓學生寫出調查後的感想等。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cai/o57j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