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總結是把一定階段內的有關情況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導性的經驗方法以及結論的書面材料,它可以給我們下一階段的學習和工作生活做指導,因此好好準備一份總結吧。總結一般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1

孫桂香20xx、12、24本學期又匆匆而過,現將本學期學生的行為習慣總結如下總結:

一、強化日常行為習慣教育

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建立良好班風、學風的基礎,所以這是我每學期工作的重點。我以課堂生活為主體,以常規訓練為主線,加強了對學生課堂紀律、常規、禮貌、衞生和勞動等幾方面基本行為準則的教育,培養學生對學習的責任感及自控能力,常抓長教育,不斷規範。

1、建立一日常規

首先利用晨間談話,和同學們共同討論平日同學們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然後將其列出,把全班分成幾個大組,輪流進行檢查扣分,並由專人記錄。按時統計,對錶現好的同學進行表揚鼓勵,行為差的同學進行處罰,比如抄幾篇優秀作文,倒一星期的垃圾等等。有些同學為了免於處罰,會對自己的行為引起重視,從而約束自己的不良行為。

2、重視在課堂內的常規訓練,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

一學期來,我針對班上學生實際,利用一切有利時間加強學習習慣的培養。首先訓練學生正確讀書、傾聽及良好的作業態度。讀書時要求全班同學都拿起書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只要做作業,一定要及時、書寫一定要整潔。當學生起來發言時,則要求他們站端正,態度自然大方,並且説話時聲音要響亮,吐詞要清楚。在聽的能

力方面,則要求他們注意聽別人説話,聽清楚説話的內容,記在心中,要説得出來,如每次看完德育錄象,專題教育。我總要問問同學們講了什麼事,你要注意什麼,以培養他們專心聽講的習慣。3、建立全班學生輪流值日製度,培養自主意識

值日問題,過去的一貫作法都是隻讓幾個幹部輪流管理,我發現這樣下去只能是勤快的學生做得多,懶的同學沒事做,考慮後我採取了全班學生輪流值日後。這樣每個學生都有獨立工作的機會,在值日中學會管理,培養學生獨立工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值日生既要去管理別人,那首先就得以身作則,才有説服力。

二、重視對後進生的教育工作,多和他們談心

每個班都不可避免地會遇到一些後進生,我班也是如此,對於這些後進生,我針對每一個學生的基礎和特點,進行正確的指導和必要的幫助,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各自的發展。我班此類學生中男生居多,而且他們學習不刻苦,成績也較差,所以我利用課餘時間找他們談心,深入細緻地做他們的思想工作,讓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和勇氣,幫助他們制定學習計劃,和劃分學習小組,以取得他們的信任。(張磊),經常與其他學生髮生矛盾,也與其他的科任教師發生矛盾,從而導致他在心態上發生很大的變化。對老師產生一種懷疑,不信任感及牴觸情緒。行為習慣變得越來越散漫,自我中心意識特別強。他這個人個性倔強,自尊心極強,在情緒上有時表現比較衝動,自信心不是很足,比較在乎別人對他的看法。於是,抓住這一心理特點,我找準機會跟他談話,設法進行有效的思想疏導。(談話的方式經常選擇沒有同學

或老師的地方,我想這樣的談話方式有利於放鬆他的心情,大膽地傾吐自己的心聲)。我先給他講了我對他的印象,主要談他好的一面為人直爽,肯定了他的優點。平常也很關注他,找話題與他説話,所謂感情投資,讓他感覺到我重視他,沒有放棄他,後來我又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他的缺點。現在的他各方面雖然沒有轉變得很“完美””,但我會繼續努力。

三、充分發揮班幹部的作用

經過幾個學期的培養,我班已形成了一定的班幹部核心,也培養了一些工作能力較強的班幹部。為了培養更多有工作能力的同學以及讓更多的同學能關心班級,為班級做事。我放手讓更多的同學來管理班級,班長能做的事我不做,小幹部能做的事班長做,普通同學能做的事小幹部不做。

四、重視與家長的聯繫,雙向管好孩子

孩子的進步,集體的成長,離不開教師,也離不開家長。其實,家訪是我做得比較差的一項工作,我不太喜歡去學生家裏,因為我跟每位家長也都比較熟,而且我覺得三年半來我也沒碰到過比較麻煩的家長,但是與家長的電話聯繫卻是經常的事。只要學生有進步了,哪怕是很小的進步,我會很高興地去向家長報喜;當然,如果學生退步了或者犯了什麼錯誤,我也會毫不留情地向家長通報。同時,我也主動地向家長了解學生家裏的情況,以期達到對學生性格、興趣愛好及各方面能力等全面地瞭解。

做了多年的班主任,但我的工作還是存在許多瑕疵。比如有時預

見性不夠,事情分析不夠透徹,但目前我覺得最缺乏的還是對班主任工作的研究,特別是看了魏書生老師的講座錄象後,真是耳目一新。以後我要多請教有經驗的老師和書本,學習優秀班主任的工作方法,總結自己的經驗,用更科學、合理、有效的方法指導班級工作,使班級工作不斷煥發新的活力和有新的起色。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2

俗話説:“嫩枝容易彎也容易直。”這就説明了加強國小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他們年齡小,知識少,行為習慣正處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變性強。

這學期我班非常重視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積極開展行為規範的各種活動,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我對班級學生在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方面的情況作一總結。首先,確定指導思想:

1、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關鍵是養成教育,須遵循“從他律到自律”這一規則。

2、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應落到實處,細微處入手,可以通過訓練養成,加強訓練,指導與主體意識相結合。

3、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實踐中體驗,在活動中感受。

如何做好養成教育的具體做法:

1、明確意義,激發動機。

給學生講明養成習慣的重要性,讓他們學會自我教育。自我教育能力是學生在自我教育活動過程中形成的,因此,讓學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充分利用晨間談話、班會課、板報等形式,不斷提高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同時,明確了要抓學生成績,抓教學質量,必須從抓學生的行為習慣入手。樹立“行為規範教育我有一份”的觀念,

2 、建章立制,規範言行。

良好的行為規範養不是靠幾次教育,幾個活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師和學生持之以恆來完成。

(1) 學生文明行為制度:每天由學生幹部對學生行為進行監督,做好記錄,使學生的行為表現處於集體的共同監督下,使學生能較自覺地遵守規範。例如課間的同學間文明遊戲,杜絕追逐奔跑的現象,利用小孩愛打“小報告”的心理特點,幫助我能及時瞭解班級裏的學生動態,隨時對違紀違規的現象進行教育批評,同時也是對其它學生的一種警示。

(2)值日製度:由衞生組長嚴格負責,明確每位成員的職責,承包到每個角落,最後由組長檢查通過,教師也經常性指導學生的掃地方式,並且做好教育,一週做好總結工作,真正從細小處入手,把衞生行為規範落到實處。

(3)學習習慣養成制度:由小助手做好早讀管理工作,珍惜好時間,進行表揚和懲罰制度,讓班級學生真正能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第三、取得的成效與努力方向。

在各個學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這個學期和上個學期相比,學生各方面的習慣明顯好轉,同時,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一定要堅持做下去,不斷地發現,不斷地改正。今後,在做這方面的工作更要注意積累,從細小處入手,不斷提高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不斷學習,嘗試,探索,吸收別人的經驗,使得我們學生成為文明的人。

這學期我校非常重視學生的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積極開展行為規範月活動,下面就我班同學在日常行為規範的養成教育方面的情況作一總結。

具體教育措施:

1、養成教育,始於細節。

“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關於德育教育根本任務的基本闡述。從教以來,我始終遵行陶先生這一樸素教育思想,立志讓每個學生,通過天天求知,日日求真,成為大寫的人、高尚的人、“四會”的人,成為真人。

求真的核心是習慣養成,求真的起點是求細做小。面對多屬獨生子女,思想尚不成熟,志向遠大模糊,良好習慣尚未養成的現代中學生(我們的養成對象),班主任德育工作最原始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從小處着眼,從細節入手,實抓細節教育。讓每個學生,心如明鏡,勤掃小屋;不好高騖遠,不求大棄小;關注生活中的每一細節,做好身邊的任何一件能夠做好的小事;追求細心、細行和細德。

2、教人求真,自己先做真人。

“重細”是理念和態度,“善細”是教師的詩外工夫。善細的結果未必能事事如願,善細的過程一定真實而感人。

陶行知説:“教人求真,先做真人”。真的班主任,敢於直面微薄的待遇,敢於正視“非優”的考驗,我行我素教人求真,兢兢業業常抓細節,這是怎樣的殉道者和幸福者。

我雖是一個臨時的代班主任,但我也以恬淡心態和求實的作風,引導學生做好細節!

3、養成教育,成於細節。

國小階段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重要時期。著名的教育學家葉聖陶曾説過:“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國小生來説能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使人終身受益。我圍繞求真目標,實抓細節養成。現將三個月中細節教育的點滴,彙報如下。

首先,確定指導思想:

1、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關鍵是養成教育,須遵循“從他律到自律”這一規則。

2、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應落到實處,細微處入手,可以通過訓練養成,加強訓練,指導與主體意識相結合。

3、良好行為規範的養成,要持之以恆,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實踐中體驗,在活動中感受。

第二,如何做好養成教育的具體做法:

1、明確意義,激發動機。

2、制定計劃,明確目標。

根據學生年齡結構,心理特點,我班確定學生行為習慣養成目標和訓練的內容與重點主要訓練有三大方面的內容,分別是:衞生習慣養成目標,行為習慣養成目標和學習習慣養成目標。

3、建章立制,規範言行。

良好的行為規範養不是靠幾次教育,幾個活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師和學生持之以恆來完成。

(1)值日製度:由本班小幹部負責每天的“五項”競賽檢查,主要是學生的行為表現,及時作好記錄,並且作好教育,一週作好總結工作,真正從細小處入手,把行為規範落到實處。

(2) 學生文明行為考評制度:每月都要對學生行為進行考核,作好記錄,評出文明小標兵並且進行存檔,與“文明班級”和“優秀中隊”相結合,使學生的行為表現處於集體的輿論監督下,使學生能較自覺地遵守規範。

收到的成果

(一)衞生方面

衞生打掃及保持。值日學生能夠堅持早到校,徹底打掃乾淨室內外衞生。教室、衞生區不留任何衞生死角,不存任何垃圾物。門窗玻璃要全天保持清潔無任何塵土,室內外地面無廢紙、飲料盒、塑料袋、衞生紙等垃圾物。值日生要將將室內桌凳擺放整齊,凳子一律放在課桌下。

(二)行為習慣方面

1、養成了良好的飲食習慣。杜絕零食、塑料袋等白色垃圾物進校園。學生不在校外小攤上買飲料、麪包、鮮奶、糖塊、辣椒條、菜餅等不衞生食品,也不從家裏往學校帶零食。

2、切實做好安全工作。全體同學認真遵守《班級制度》,做安全有益的遊戲,創建“平安校園”。嚴禁攀爬籃球架、杆子、柱子、樹枝、窗台、樓欄杆等,嚴禁在樓梯、走廊、教室、操場、廁所等地追逐打鬧。

3、嚴格到校、休息時間。

(三)學習習慣

課前預習、自學,課後認真複習,不懂就問;按時、獨立完成作業,書寫工整,卷面整潔;認真做廣播操、眼保健操;認真上好朝讀和自習,老師不在時自覺遵守紀律。

(四)文明習慣

尊敬老師,對老師有禮貌;體貼父母;禮貌待客;愛護課桌凳,不亂刻亂畫。

4、嚴格訓練,及時反饋。

行為規範養成教育,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強化訓練,我們主要採取以下做法:

(1) 在活動中讓學生感受、體驗。

(2) 在學校生活中訓練。要求學生在校生活中規範化、科學化、有序化。

(3) 及時反饋,矯正強化。良好行為養成,我班及時表揚、鼓勵,使其產生強化作用,對不良行為我班及時指出,要求及時整改、矯正。

第三、取得的成效與努力方向。

在各個學生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每人都能根據訓練目標完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無論是老師,強化訓練,都能夠在思想上形成共識,清楚在知道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對學生今後的自身發展非常重要。

另外,對行為規範訓練不夠到位,落實不是非常到位,沒有從細小處入手,還有我班是農村子弟和外籍務工子女班,家長素質差次不齊,普遍不高。很多活動都在嘗試、探索當中,還有很多缺陷與不足,有待不斷完善。

根據少年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行為規範訓練是一項長期的工作,貴在堅持,持之以恆。今後如何將活動與行為規範養成教育更好結合,這將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通過學校開展珍愛生命活動,同學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他們能認識到自己從小生活在家庭的寵愛中,老師得關懷中,每個孩子都是家庭中的小太陽,要想擁有一個幸福完美的家庭,就要規範自己的行為,就的珍惜自己的生命,自己健康成長就能照亮家庭的每一寸方田,健康快樂的成長就能成為祖國的棟樑!

學生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增長了安全意識,在課間活動中、在教室學習中、在放學路途中都能注意安全,還掌握了一些自我防範的方法。

通過宣傳教育師生們認識到:一定要認真學習各種安全法則和安全知識,讓警鐘長鳴!只有正確對待人生才能體現出生命的可貴,才能使人們的生活祥和,才能使身體安康,才能使社會發展,才能讓世界充滿愛!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3

學校確立了《以“九個一”活動為突破口,強化國小生養成教的研究》課題,歷經了三個月的試驗研究,從言語上、行為上,都規範了學生的言行、舉止,懂得了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對學生真正進行了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播種行為,就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穫命運。”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葉聖陶先生十分重視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他認為,“我們在學校裏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

課題研究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正確面對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

對於國小生來説,行為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小孩子畢竟是小孩子,老師要求做到的,你得天天督促,不然就忘了,這就是國小教師的辛苦所在。學生存在不良習慣是很正常的,要正確引導,耐心教育,使其逐步改正。作為教育者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追求上進,都希望獲得別人(尤其是老師)的肯定和讚揚,他們不想犯錯更不想故意與老師作對,他們之所以犯錯是因為他們已有這樣或那樣的壞習慣。這樣,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就會減少一些情緒化的語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這樣既有利於對學生的教育,又有利於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從小事做起,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

“學校無小事,件件需認真。”對於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更是沒有小事可言。習慣的養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緒體驗的積累。正因為如此,我十分注重學校規章制度的執行,學校的規定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具有促進的作用,我們要堅持不懈去做。

比如,用完水關閉水龍頭,可以使學生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放學排隊,可以使學生養成按時離校,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如,我組織班幹部每天早上對學生進行零用錢登記,原則上不準學生帶錢到學校來,即使帶來了也要向老師説明用處,這樣就杜絕了學生買零食現象的發生,使學生養成節約、珍惜勞動成果等好習慣。

三、協調學生的“知”與“行”

學生知道了要做什麼,也知道了為什麼要這樣做,但做起來時往往會因為主觀的或者客觀的原因而不能順利地進行,這時就很有必要對“知”與“行”進行協調,注意調查、瞭解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或與學生一道尋求方法解決問題。

如有些學生總是忘記戴紅領巾,瞭解情況後得知,學生多數是因為換衣服時不注意把紅領巾落在了家裏,或者取下來隨手一扔,第二天上學匆忙就把此事忘了,針對這些情況,一些同學建議放學回家後就把紅領巾放書包裏,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培根在《論人生》中指出:“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應通過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可見,幼年養成習慣的好壞對人的一生有直接影響。

是的,多一個好習慣,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和機遇;多一個好習慣,我們生命裏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為老師,我們就要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乘着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仍在繼續,仍在堅持,有老師的細心呵護,有老師的耐心教育,有老師的正確引導,相信在課題研究的引領下,我們的孩子在進步,我們的孩子在成長,孩子的未來充滿希望。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4

我們學校自20xx年10月啟動了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學校根據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將學生行為習慣細化分解,以文明禮儀教育為重點,紮實開展了國小生行為習慣教育,經過一年多的努力,我們學校被國家關愛成長行動委員會評定為“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示範基地”,我本人被評為“全國青少年文明禮儀教育先進個人”。我們根據學生實際,堅持全面貫徹實施新《國小生守則》和《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大力開展學生養成教育各項活動,取得了一定成效。現小結如下:

  一、重學習指導,以學促練講規範。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説過:“請別忽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與否,關係到教育者的教育目的的成敗。”葉聖陶也曾經説過,教育的真諦就是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由此可見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教會學生做人。通過有效的培養和訓練,使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克服不良行為,這就是養成教育的基本內涵和主要任務。

皇城村作為全國十佳小康村,皇城國小學生的行為習慣,道德素質的要求也就必須更高。我校以學習新頒佈的《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為重點,不斷規範學生的行為習慣,以樹立良好的師生形象。首先,我們認真組織學生學習《國小生守則》、《國小生日常行為規範》,要求做到熟記於心,並不斷對照檢查自己的行為。

  二、靠環境薰陶,以小見大守規範。

針對學生在上下樓梯及走廊內不按規則亂行走,且經常發生擁擠吵鬧現象,教育學生“請靠右慢行”,並讓值周生檢查監督,有效地控制了學生行走不規範的現象,基本養成了靠右走的習慣。針對學生喜歡在課桌上亂塗亂畫的現象,配合學校在對各班的課桌進行清理建檔,並定期檢查的同時,教育學生愛護課桌,保持課桌的整潔。這一措施採取後,學生在課桌上亂塗亂畫的現象明顯減少了,對保持良好的學習環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同學就深有感觸地説:“以前在課桌上亂塗亂畫,我並不覺得怎樣。現在知道了,那樣做就是破壞公共財物,又破壞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和設施,這是不對的。”另外,在美化校園環境的同時,我們尊重一部分學生喜歡花的天性,讓他們親自選擇自己喜歡的花帶進學校,帶進教室,使學習環境更具優雅。針對有的學生隨意丟棄廢物的不良習慣,配合學校的彎腰工程,我不光靠制度來約束,還以身作則來引領。發現同學喜愛吃零食,經常隨意丟棄果皮紙屑,我總是不厭其煩地在學生面前把廢物撿起,後來這些同學也就不好意思再隨意吃零食了而亂扔東西了。我們説,老師的良苦用心感動了學生,在我們的校園裏漸漸地學生往地上亂扔廢物的現象沒有了。

  三、抓實踐體驗,以情促行求內化。

經常組織開展幫困活動,對貧困學生進行慰問和資助;組織開展了感恩演講活動和親情遊戲活動。學生在一系列的活動中,不僅感受到做父母的養育之恩,更感受到了父母的勞累辛勤,從而激發了學生對長輩的敬愛之情,並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

  四、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為使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為舉止有一定的依據,加強行為規範養成教育還應把握其具體可行的特點,如我們要求學生要禮貌用語,就應該讓他們明確哪些是禮貌用語,應怎麼樣使用。對長輩要尊稱“您”,不能直呼其名;向別人提出要求時要説“請”;給別人添麻煩時説“對不起”;得到別人的幫助要説“謝謝”。在生活中不管使用任何東西都要輕拿輕放,用完後要放回原位。不隨便拿別人的東西,撿到東西要上交等等。要求具體明確,學生就容易掌握了。此外,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在認識水平和接受能力上存在着差異,所以我們應分層次對待,儘量具體可行,貼近學生生活,為學生所接受。

  五、重視家校合作

讓孩子始終保持良好的行為習慣,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學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現。對此,我利用每天兩次接送孩子放學的時機,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的情況,希望家長能配合老師的工作,共同將孩子培養成人。總而言之,良好的行為習慣的形成並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學生長期努力,需要老師不斷地督促引導。對學生進行行為規範訓練,必須持之以恆,像滴水穿石一樣,一點一滴,經年累月,使養成教育真正變成學生的內在需要,促使他們自覺養成各方面的良好行為習慣。

通過這些工作,學生的日常行為習慣有了明顯轉變。我將繼續努力,不斷創新,讓我所帶的每個孩子都擁有人生最重要的金鑰匙——好習慣。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5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説:“播種行為,就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就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就收穫命運。”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養行為習慣的重要性。葉聖陶先生十分重視少年兒童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他認為,“我們在學校裏受教育,目的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我們離開了學校,仍然要從多方面受教育,並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還是在養成習慣,增強能力。”;“習慣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強越好”。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礎。

那麼作為教育者應該怎樣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呢?本學期,我是這樣做的:

一、正確面對學生存在的不良習慣

先賢哲人孔子曾説:“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充分説明人在自然狀態下,不假思索,不必費什麼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種行為,就是一種習慣。所謂習慣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種自動化的行為,壞習慣也是一種自動化行為。

作為教育者要認識到每個學生都追求上進,都希望獲得別人(尤其是老師)的肯定和讚揚,他們不想犯錯更不想故意與老師作對,他們之所以犯錯是因為他們已有這樣或那樣的壞習慣。這樣,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就會減少一些情緒化的語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這樣既有利於對學生的教育,又有利於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習慣訓練無小事

“學校無小事,件件需認真。”對於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更是沒有小事可言。習慣的養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緒體驗的積累。正因為如此,我十分注重學校規章制度的執行,學校的規定對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具有促進的作用,我們要堅持不懈去做。

譬如,下課時關電燈,可以使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放學排隊,可以使學生養成按時離校,遵守紀律的好習慣。如,我組織班幹部每天早上對學生進行零用錢登記,原則上不準學生帶錢到學校來,即使帶來了也要向老師説明用處,這樣就杜絕了學生買零食現象的發生,使學生養成節約、珍惜勞動成果等好習慣。

三、協調學生的“知”與“行”

學生知道了要做什麼,也知道了為什麼要這樣做,但做起來時往往會因為主觀的或者客觀的原因而不能順利地進行,這時就很有必要對“知”與“行”進行協調,注意調查、瞭解情況,及時給予指導,或與學生一道尋求方法解決問題。

如有些學生總是忘記戴紅領巾,瞭解情況後得知,學生多數是因為換衣服時不注意取紅領巾下來,或者取下來隨地一扔,第二天上學匆忙就把此事忘了,針對情況,一些同學建議放學回家後就把紅領巾放書包裏,這樣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了。

常言道,三歲定八十。大教育家孔子云:“少年居性,習慣之為常。”而培根在《論人生》中便明確指出:“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年就應通過教育,去建立一種良好的習慣。”可見,幼年養成習慣的好壞對人的一生有直接影響。

是的,多一個好習慣,心中就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人生中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和機遇;多一個好習慣,我們生命裏就多了一份享受美好生活的能力。作為老師,我們就要努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讓學生乘着良好習慣這艘帆船,乘風破浪,順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工作總結6

學校開展課題研究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校申報了《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性研究》的課題研究並紮實開展了實踐研究。力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重視實踐,通過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改進學校德育工作,淨化育人環境,提高學校德育水平,提高學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在一年多的課題研究工作中,我們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實驗成果,也積累了一定的實驗經驗,同時在實驗過程中進行不斷的反思,現就我校該課題的研究工作做中期階段總結:

一、在實施中修訂和發展課題計劃

課題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課題組首先做到不斷的實踐研究,其次不斷地聽取老師的意見,對計劃加以修訂和補充,使計劃更符合實際,更符合規律。學生的習慣養成不能單靠認識教育來完成,必須創設不同的訓練情境,在不斷的體驗和社會生活實踐中才能實現。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反覆訓練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貫的、穩定的行為。為了使學生在一段時期內重點養成一項良好習慣,我們要求年級組根據本年級學生情況,一學期解決一個重點問題,因此本學期每個年級組申報了一個子課題,課題組進行了論證,年級組具體實施。如:一年級的《培養國小低年級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二年級的《培養學生守時惜時習慣》、三年級的《培養學生的良好衞生習慣》、四年級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五年級的《國小生課堂自主學習習慣的培養》和六年級的《學生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教育》。

二、在實施中調研和加強課題指導

在《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性研究》課題研究的探索中,建立一支既勝任教學工作,又能不斷研究發展的創新型教師隊伍是關鍵,因此,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我們不斷加強對師資的培訓,以使課題的計劃不斷地變為課題的實踐並取得成效,以提高課題組教師的綜合素質。為了引導老師端正思想,幫助老師掌握方法,我們定期組織課題工作會議,20xx年10月18日下午課題組成員和全體班主任再次聚集在多功能廳舉行課題“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性研究”的研討活動。課題組長給大家作了《小課題大文章》的講座,從生動的事例入手,告訴大家科研並不神祕,它其實和我們每天的教學工作一樣是有章可循的,它需要我們制定切實可行的計劃,按部就班地實施,並輔以有效的反思與總結。又詳細地介紹了做子課題的步驟,告訴大家“教學即研究,教師即研究者,成果即成長”,希望每一個老師用一雙慧眼去發現問題,用獨特的視角去解決問題。

為了使課題研究不流於形式,我們課題組加強調研,以便解決實際問題。我們深入課堂,傾聽老師的意見,定時與老師一起研討,瞭解一線教育教學情況。例如:本學期我們迎來了一年級的新同學,一年級是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確保課題“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性研究”深入開展,本學期我們重點對一年級教育教學情況進行了整體調研。學校領導和語文教師們一起觀摩了一年級識字教學的兩堂課,並召開了一年級全體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會議。首先肯定了一年級老師在開學短短的時間中所取得的成績,並重點講了一年級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強調了安全習慣培養;針對兩堂課進行了點評,同時也指出教師對於學生的關注應做得更細緻些,教師在課堂中應加強巡視,給學生切實的指導,真正落實面向每一個,幫助每一個學生早日適應國小的新生活。會上每一位老師都針對開學以來所遇到的情況以及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困惑與學校領導進行了溝通和交流,學校認真聽取了一年級老師的發言,並表示願作一年級教育教學的堅強後盾,努力為一年級老師排憂解難,讓她們引導學生走好起步之路。最後向一年級教師提出了幾點希望:一是必須加強學習,邊實踐邊學習;二是必須在自身原有基礎上不斷提升,以適應一年級的教學;三是必須勇於實踐,真正實現面向每一個孩子,使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最大的發展;四是必須勤於反思,把一年級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寶貴經驗及時進行梳理和總結。並部署了召開一年級家長培訓會的有關事宜。本次調研充分體現了學校對一年級學生養成教育的重視,同時也使一年級任課老師更堅定了培養好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信心。

三、在實施中評價和拓寬研究途徑

課題研究必須來源於教育教學需求,《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性研究》這一課題的價值體現了服務於教學,最終還是服務於學生。基於此,我們的課題研究不能脱離教師、學生實際,因而對教師、學生的現狀和需求不能忽視。為激發教師和學生的參與熱情,教師層面實施課題研究過程性評價,定期開展論文、教育案例、經驗交流等評選活動,鼓勵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理論總結,讓教師把自己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見解充分顯現出來。圍繞本課題,由學校課題研究領導小組評價教師研究課題的方案設計,考察研究的過程是否落實,運用的方法是否適當有效,並對效果進行全面的分析。學生層面上,開展成龍評價,激勵學生爭取不斷進步。用“魚躍龍門”的評價方式,對學生行為習慣全方位多角度地進行評價。引導學生形象地把自己當作一條自己喜歡的正在聚力躍龍門準備成龍的小魚。龍有多種,人人都可成龍,讓孩子們在躍“龍門”的過程中體驗成功,感受成長的快樂。讓學生對照行為習慣要求進行自評、互評,制訂出近期個人目標和班級目標,並利用週會課根據近期個人目標和班級目標進行對照檢查,近期目標達到就定出下一個努力目標,沒有達到就查找原因繼續努力。通過學習和制定近期目標使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做到了具體化,增強了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四、在實施中豐富和充實研究內容

為了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的配合至關重要,家校之間的經常溝通是推動和促進學校工作的重要動力,為此學校採取了家長參與學校課題研究的措施。學校分年級舉辦家長培訓班。課題組成員和家長聚集在多功能廳舉行家長培訓和課題推進會。首先,校長向家長介紹了學校進行該課題研究的目的和具體的做法,希望得到家長的配合;教學校長從具體的事例入手,與家長重點交流如何配合老師對孩子進行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少隊輔導員以《良好品格,成就美好人生》為題,談家庭教育應注重孩子品德修養的話題;家長代表交流家庭教育經驗。通過家長培訓和課題推進會,為學校與家庭之間,建立起一條最直接、最真實、最及時、最全面的“綠色通道”,提高課題研究的實效性。家校配合,更有助於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為進一步加大課題實驗研究力度,我們組織教師開展豐富多彩的課題研究活動,我們課題組成員在各年級輪流開展研討活動,如四年級的《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和六年級的《學生文明禮貌習慣的養成教育》等,在一年多的課題研究過程中,舉辦了“我説我的教育故事”評比活動,開展了“案例撰寫比賽”“案例論壇”等一系列活動。

五、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素質

積極開展各項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提升素質,在體驗中感悟生活,在感悟中明確如何做到知行統一,學會做人、做事和學習,從而促進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我們的做法:一是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二是把班級還給學生,讓學生獨立組織開展班級活動;三是利用每週的文體活動課,讓小組輪流組織設計比賽項目。本學年,我們組織了“親近社會參觀外企開闊眼界”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和“校園快樂英語”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觀坐落在我市的寧夏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艾肯碳素(中國)有限公司和寧夏理工學院,活動圓滿成功,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這些活動學生特別感興趣,通過參觀,學生不僅增長了見識,同時也進一步學習了相關禮儀,進一步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在實施中的問題和思考

通過本課題實驗研究,我們欣喜地看到:課題組教師對《國小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性研究》研究方向正在進行深層次的思考,重視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正在深入人心。但縱觀我們在這一領域的探索,還不可避免地存在這樣或那樣問題,總的説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是缺乏持之以恆的精神。習慣培養是一個持之以恆的過程。如果不堅持,行為就難以變成自動化的習慣。有的老師學習任務一忙,就忽視對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很多家長對孩子進行訓練,往往根據自己的心情進行,心情好的時候,孩子做得不太好也可以放過去。

二是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還未能同步。行為習慣的養成是長期教育、引導和訓練的積累。沒有大量規範化日常行為要求和訓練,習慣的形成是困難的。這要求家庭在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環境的作用,既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物質和生活環境,同時也要為孩子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薰陶、體驗,不斷規範和調整自己的行為,從而讓孩子在成長中逐漸養成一些良好的習慣。而有的家長不能以身作則,導致孩子行為習慣差。我們為此舉辦了家長培訓班,但畢竟幾次培訓還無法改變家長的行為習慣。

七、本課題研究的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重點進行自主化班級管理模式的建立,解決家庭教育跟不上的問題。“自主化班級管理”是指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教育管理模式。在班級管理中,學生是主體,他們是班級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開展行為規範特色班創建活動,每個班級根據年級的不同,學生的特點,每學期申報特色班級創建,如誠信班、遵紀班、團結友愛班等,每學期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強化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習慣。通過研究自主化班級管理模式,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參與班級管理,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在自我管理、自我評價中進行自我教育,從而促進知行的統一,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1on7r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