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教育 >

學前教育論文15篇

學前教育論文1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論文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論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前教育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前教育論文15篇

學前教育論文1

一、影視作品中的音樂概念及特點

影視作品中的音樂,通常簡稱為電影音樂,其概念顧名思義,廣義的是指電影中所用的一切音樂和歌曲。但是我們在現實用法中,狹義指的是作曲家為電影專門創作的音樂和歌曲。影視作品中的音樂是影視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的一部分。影視音樂在不斷的發展運用中,逐漸形成了一種特有的音樂藝術,成為音樂藝術的一種新的體裁。影視作品中的音樂仍具有其本質構成要素,即旋律、和聲、節奏和色彩,但是因為其置於電影的大背景中,其所表現出來的特質是音樂的聽覺形象與語言、音響效果、視覺畫面相結合起來。音樂元素受到電影情節的藝術構思、藝術結構的影響,受到畫面視覺形象的制約。

電影音樂最突出的特點是其抒情性,但是因為其音樂本質決定了其敍事性較差,需要通過聽覺來感受、需要通過一定的時間過渡、過程展現、通過演奏和演唱呈現等。

其特點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與電影題材、情節、風格的緊密相關性。音樂構思由電影的題材內容、風格樣式、人物性格及導演的藝術總體構思來決定,音樂的聽覺形象與最終與畫面的視覺形象緊密融合。電影中的音樂,除神話、童話、科學幻想類影片等,一般都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很少有誇張和程式化的東西,這一點明顯區別於音樂會樂曲和舞台歌劇音樂。

二是音樂常常與對話、自然音響效果相結合。當影視由無聲電影進入到有聲電影以後,音樂即與電影中的對話、音響效果、畫面緊緊融合在一起。基於影視作品的美學功能和要求,影視作品中在表現抒情性、戲劇性氣氛的時候恰當地、有效地使用音樂。

二、在學前教育音樂課中發揮影視音樂欣賞在素質培養中的作用

影視音樂的一些作品中流淌着不同的音樂情感。通過欣賞一些多媒體影視音樂,並結合教材講解片中的劇情,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影視作品的主題和寓意。比如在欣賞了《祖國的花朵》、《媽媽再愛我一次》片中的主題歌曲時。讓我們又想起和重温了童年時在影院裏面的那份美好的時光和記憶。通過欣賞這類的影視歌曲,使學生切身地體會人們相互之間的親情,教育他們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教會他們懂得如何珍惜,這樣的教育方式和教學方法所達到的效果,是通過説教難以達到的。在進行人性教育方面,讓學生欣賞一些動畫片中的音樂,例如《小鯉魚歷險記》、《寶蓮燈》等影視音樂,通過欣賞和講解音樂的內容,教育他們應該保持併發揚敢與邪惡勢力作鬥爭,不畏艱險、不怕辛苦;通過欣賞《泰坦尼克號》的主題歌曲《我心永恆》,更好地教育學生,愛情不只是甜蜜,不是大難臨頭各自飛,而是無私地付出、是雙方心靈的交融。只有堅定世上存在純潔的愛情,才能真正地體會到愛情的滋味與可貴。總之,通過把影視音樂進行分類以及一些片段式的欣賞,並結合一定的劇中內容進行講解,會更有效地提高學生的人文情懷和人文精神,促進今後的幼教事業發展。

另外,可通過影視音樂欣賞課,讓學生對影視藝術的瞭解、喜愛,來激發他們對影視音樂的熱情和對音樂知識的渴望。在選修課中,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每個學生都看過電影,有的同學還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欣賞不同風格的電影作為自己的業餘愛好。在這樣一個個性充斥的課堂中,給予大家更加廣闊的開放空間去探尋影視音樂的'魅力是十分必要的。通過給學生們提出一些問題或者一些主題,讓學生們到課堂外去找尋答案:或者通過學生站在講台授課的方式,讓他們親自去體會把自己的所知與同學們分享的快樂。

三、在學前教育音樂課中發揮影視音樂對學生器樂演奏表演意識的提高

在器樂演奏中“演”的把握需要教師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分析、理解、詮釋不同歷史時期、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地域風格的音樂作品的過程,是激發學生表演意識、表演慾望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針對學生的學習特點,通過靈活的教學方式,教給學生如何合理地表現音樂作品、表現其音樂內涵,使自己的演奏以情感人,感染所有的聽眾。將影視音樂融入到器樂演奏實踐中去,是提升器樂教學效果的一種有效嘗試,在教學實踐中可以通過運用影視音樂來提升學生的表演意識。

首先,運用影視音樂的藝術性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影視音樂是聽覺的藝術、時間的藝術,通過優美的旋律、躍動的節奏、悦耳的音響,結合跳動的畫面,可以充分展開想象,去感受樂曲所描寫的景象,看到五彩的畫面,使影視音樂的藝術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器樂演奏中,部分學生雖然技術比較熟練,演奏時卻木訥、刻板,沒有生氣,這是缺乏想象的表現,此時教師可以運用影視音樂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點,提示學生抓住音樂情緒抽象的關鍵,通過想象將音樂形象生活化、具象化。演奏作品時,以形象思維為主,想象看到的情節畫面,或者聯想影視作品畫面,再現其中情節,把握角色所處的具體生活環境和時代背景,使演奏表現出較高的藝術性和強烈的時代感,促進了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的提升。

其次,運用影視音樂的文學性激發學生的情感。藝術教育的主要任務和目標之一就是陶冶人的情感,培養完美的人格。音樂教學大綱強調,“音樂教育應寓思想教育於音樂藝術之中”,要把美育滲透到音樂教育中去,這既是音樂教育的立足點,又是音樂教育的最終目的,所以説在器樂教學中,體現音樂作品的思想內涵、藝術性、時代感尤為重要。從音樂教育的功能看,音樂對於心靈的塑造、道德的教化具有獨特的功能,音樂具有一種潛在的力量,在震撼人的心靈和感染人的情緒上有一種難以形容的穿透力,直撞心靈。利用影視音樂“以情感人”、“寓教於樂”,既使學生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又完善其人格,因為影視音樂作品所表現主題思想是多方面的:有熱愛黨、熱愛祖國的,有對革命先輩的緬懷,有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有對人生的思索與追求,有對未來的嚮往與憧憬的,有對人類社會美好情感和行為的讚頌與謳歌的等等,這些有利於學生體驗作品的時代感,培養學生把握不同時代作品的能力,提高藝術審美能力,從而使學生有意識地表現音樂作品的情感情緒、藝術性與時代性。

四、結束語

在媒體高度發達的當今社會,影視音樂作為一種特殊的音樂形式得以廣泛傳播,它以獨有的特性及魅力極大地影響着人們特別是年青一代的生活。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我們要多運用影視音樂所獨有的的特點,有效提高音樂課程教學質量,提升學生整體素質。

學前教育論文2

1.學前教育進行美術手工教學的方法

學前教育的美術手工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考慮到教學實踐中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地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微調,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教育資源。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事物的能力,提升學生對美好事物的好奇心,樂於接受美的事物的薰陶和啟發。兒童有着天生的好奇心,在美術手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於這種好奇心進行正確的引導,指導學生學到科學的系統的美術知識。教師要為兒童營造一個寬鬆快樂的學習環境,給予學生充分、自由的創作空間,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創新,積極呵護學生的創作熱情,為學生將來的美術創作打好基礎。

2.學前教育美術手工教學工作的具體措施

美術手工教學想要保證高效的教學質量,達到鍛鍊兒童能力的目的,就要依靠正確的教學舉措。因此,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採取具體有效的教學措施,做好學前教育的美術手工教學工作。

第一,構造情景故事,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美術手工教學過程中,不能單單只是讓學生完成課本上的任務,還要通過一些生動的故事,來對課本上的知識以兒童能夠接受的形式進行傳授。這樣不僅只是傳授了課本的知識,更吸引了兒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將他們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起來,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例如,可以在畫動物的教學過程中,給他們講一些動物的寓言故事,《農夫與蛇》《東郭先生》和《狼》等。寓言故事是一種很能打動學生的方式,讓學生能夠生動的瞭解善惡美醜,懂得真善美的真諦。使得美術教學不僅停留在技法表面,而是有了比較內涵的東西。

第二,結合地域文化,借鑑當地民間藝術,把傳統民間藝術手法應用到學前教育的美術手工教學實踐中。例如,甘肅的布老虎、山西的皮影、粵西的木偶戲等,通過指導學生利用普通的手工材料,學習傳統工藝的製作、表演過程,選取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故事背景加以創作,還可以讓學生突破傳統段子,自己製作簡單的人物和場景,比如可以在皮影戲學習的時候,鼓勵學生創作一出表現當今兒童在課堂上的可愛表現的皮影戲,讓學生在即興表演之餘,收穫創造的樂趣。帶領學生進行木偶的製作過程中,除了對木偶的.製作過程的講解,也可以講解一下該地區的風土人情和流傳的神話故事,培養學生的文化底藴,讓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燦爛的文化和世界變遷的歷史。

第三,練習佈置畫展,增強學生的整體能力。舉辦畫展既能激發學生對美術作品的創作熱情,鍛鍊學生進行美術手工的動手能力,也能很好地考驗學生在進行團體活動中的應變能力。在佈置畫展的過程裏,學生可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極有可能就是學生成長路上必須經歷的考驗。所以,現在就要對學生的應變能力進行實踐鍛鍊,使得學生通過畫展,不僅鍛鍊了美術手工製作能力,還在團體活動中學到許多與同學合作的經驗,與他人交流溝通的經驗。美術手工教學作為學前教育的主要內容,不但鍛鍊了兒童的美術手工動手能力,還使得他們的各方面能力都得以加強。美術手工教學的實踐研究,關乎全社會的幼兒教育,對於我們進行素質教育改革,培養出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的學生有很大幫助,從而為我國當代的教育事業發展做出貢獻。

學前教育論文3

綠蔭冉冉的六月是生命綻放的時光,金陽普照的六月是我們辛勤耕耘收穫得一季。時光荏苒,歲月匆匆,不知不覺在沙河市第二幼兒園走過了一個冬春和初夏,還清晰記得當初帶着大包小包來到這裏,如今又要收拾行囊即將踏上離別的征程。在這四個月間有過歡聲有過笑語,有過無奈有過無所適從……不過收穫更多的是感動與幸福。

時間飛逝的同時,我也看到了自己也在這個飛逝的瞬間的成長。在幼兒園各位領導和老師的幫助下,我比較成功的將自己所學理論知識和技能運用到了實踐中,順利的完成了教育實習任務,並且學到了很多東西,並深刻了解了作為一名幼兒教師該面對的生活是怎樣的、該具備的心態是怎麼樣的、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我該怎樣要求自己及自己又該向怎樣的一個層次邁進,等等。我認為這次實習對我的職業生涯計劃來説是十分重要的,我的收穫很多。下面我將把自己在這一個多月的實習生活中,自己是怎樣做的及自己的收穫和感觸,如實的進行總結:

我的實習分為見習和實習兩個階段。三月份我被分配到大四班,這個班有四十個幼兒,男孩22個,女孩18個,有兩個老師交換上上午和下午班,有保育員單獨做保育工作。前兩週在楊老師的指導帶領下進行聽課,看課,這個階段我認真、仔細、勤學好問,隨時隨地做好觀察筆記,並主動接近幼兒、幼兒園的老師,從而兩週過後很順利的開始了自己的實習生活。

三月份的後兩週開始自己備課、寫教案、自己上課,上語言組的課。這個階段我虛心向指導老師楊老師還有一些有經驗的.老師學習,請教,所以進步很大。不但在教學上能勝任,而且在管理上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那就是“賞識教育”。

第二個月和第三個月的前三個星期來到中一班接替休產假的李老師,完全是自己帶孩子獨立上課,上數學組的課。雖然是來到了中班,有什麼不懂的地方我還是主動去請教大班的楊老師,她給予我很多細心的指導和貼心的幫助,讓我更有信心最好工作,自己帶班也很從容有序。

第三個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調到中三班代請假的劉老師的課,上數學組的課。而且這個星期也是“六一”節目排練的最後階段,我每天全天在崗配合另外一個老師做好她們班的節目排練工作。

四月份又來到了大一班接替有事請假的黨老師,上數學組的課。四月份可不是一個簡單接班上課的問題,大一班的兩個老師都請假了,就由我和肖肖我們兩個實習生帶班。園領導之前也是不放心把一個班交到兩個實習生的手裏,讓我替霍姨幹保育,讓霍姨上課,後來開會霍姨和園長説讓我上課吧,她和我一塊看孩子。剛剛接到這個任務之後頓時感覺肩上的責任好重,又要重新接觸一個班的孩子,還要按照計劃上好每天的課,園領導真是有些“厚愛”自己了。既然領導把這個任務交給了我們,我們一定付出多倍的努力完成任務。我們兩個人全天在崗,兩雙眼睛牢牢盯着四十個孩子的一舉一動。幼兒園教師資源緊缺,哪裏需要就要到那裏去,哪個崗位需要就頂到哪個崗位去,時刻牢記着自己的目標任務:頂崗實習支教!我們來實習的目的不也是此嗎!這是河北師範大學“2.5+0.5+1”的師範生培養模式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我們順利完成。

過去的是時間,付出的是辛苦,留下的是汗水,收穫的是感動與幸福。

在教學上要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根據幼兒的需要興趣安排教學內容,而不是根據教師的意願對幼兒進行滿堂灌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感受和學習效果而不是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要多和其他教師交流溝通,參加集體備課,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而不是盲目的自己幹自己的……

在管理上,首先要了解每一個幼兒,要因材施教,而不是一種管理方法適用於所有的孩子,要多運用賞識教育;對幼兒要一視同仁,不能偏袒也不能歧視厭惡誰,要愛所有的幼兒;要及時處理幼兒問題,根據不同的情況適當採取冷、温、熱處理,處理問題時要暗示自己不用情緒化;要把幼兒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一切活動都要以保證幼兒安全為前提;幼兒園一日生活中,處處是教育之地,時時是教育之時,人人是教育之人,要善於抓住每一個教育契機;幼兒教師要有如鷹般善於觀察與發現的眼睛……

在實習學校嚴格遵守本園的各項規章制度,不遲到,不早退,有事主動請假。和所有的正式老師一樣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項活動,配合領導老師們做好幼兒園的一切工作。幼兒園校歷上安排的“優質課比賽”、“師風師德演講比賽”、“全園家長會”、“幼兒春季運動會”、“六一文藝匯演”、“簡筆畫比賽”……這些活動我們和這裏的所有老師一樣都參加,比起有經驗的老師們,可能我們付出的辛苦努力要更多一些,正是這樣還給頒發了榮譽證書以資鼓勵。非常的感謝幼兒園為我們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機會!付出的是時間、是努力,收穫的是經驗與成長……

幼兒園這個學期是最忙的一個學期,整個三月份到四月初都在做一類園驗收的準備工作,我們老師們的工作重點是班級區域角的創設;五月份整個一個多月都在準備“六一”文藝匯演的工作,週六加班排練幼兒節目,每天下午下班後

排練老師的節目;六月初進行“端午節”主題活動的講課、聽評課;六月中旬還有一次家長開放日活動,希望園裏如期開展,我已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讓淚化作相思雨,讓愛轉為新動力!總結的過程淚水早已打濕了眼眶,但是我要笑着仰起頭,因為滿滿的全是幸福!

學前教育論文4

論文摘要:職業技能課程體系的構建是高職專業建設的核心環節。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考慮就業市場和人才培養的需要,考慮課程自身的實用價值與內涵發展的可能性,在此基礎上,構建由職業技能核心課程、職業技能選修課程、職業技能滲透課程和職業技能實踐課程四大模塊組成的課程體系,使職業技能訓練真正落到實處。

論文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

職業技能課程體系的構建是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的核心環節,是專業與就業之間“服務”與“導向”關係的具體體現。這裏談的職業技能是指從事某種職業所應掌握的技術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是人在職業活動範圍內需要掌握的技能。職業技能的養成與知識的掌握截然不同,知識的掌握可以通過講授或灌輸來實現,技能必須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或模擬條件下的實際操作中進行訓練和培養。熟練的技能必須在長期不斷的練習和實踐中才能獲得,高水平的技能更需要在有意識的實踐和培訓中,經過反覆訓練,才能鞏固和提高。從就業導向的角度看,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構建的過程也是反映本專業與社會需求之間互動關係的過程,集中體現着幼教行業的發展和勞動力市場需求的變化。因此,構建適應市場需求的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既是當務之急,也是當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

一、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的理念

市場需求是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依據

課程體系構建應堅持以市場需求狀況調查分析為主要依據:

(1)要考慮與區域行業發展需求的匹配度,與就業市場需求的適應度,與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要求的符合度,以此提高課程體系的針對性和科學性,切實做到以市場化促進課程體系建設的標準化,以信息化帶動課程體系建設的現代化。

(2)要進行規範化的人才素質需求分析,準確把握專業發展對高技能人才的短、中、長期需求態勢和現代幼教職業的發展趨勢,準確把握國內外同類院校相關專業技能課程體系發展的歷程、現狀及今後的發展態勢,認真分析校本專業建設的優勢與劣勢,市場需求不多、對就業作用不大的課程應堅決取消。

技能目標是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構建的着眼點

技能是通過練習而形成的合乎法則的活動方式,一般分為操作技能與心智技能兩種。高技能實際上是心智技能發展的高層次,是藉助一定的知識、技術原理在頭腦中以合理的程序進行的完善化與自動化的活動方式。以高技能人才培養目標為着眼點的課程體系的構建應體現如下特徵:

(1)高比例的職業技能課程必修課的開設及與之相適應的教學內容的選擇、教材的開發、教學活動的設計、設備與設施建設、鑑定與評估、教學手段運用等環節的配合;

(2)圍繞“技能證書”開設相應的課程,使職業技能課程的學習與相應專業領域職業資格證書的獲得有機結合起來;

(3)個性化專業技能選修課的開設。由於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面向一線的高技能人才,具有較為明顯的職業定向性和地域性,因此還要根據當地幼教的具體情況進行職業技能分析,開設特色專業技能課程,使培養的人才更具有個性。

實用價值是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構建的基本原則

高職職業技能課程體系需要體現務實性,應努力做到課程開發看實際,課程實施求實用,課程管理重實踐,課程評估講實效,強化課程開設的綜合性和應用性。課程體系應按以下原則構建:

(1)公共課以“必需、夠用”為度,主要發揮知識性、工具性兩個功能,淡化理論推導過程,注重培養學生對理論成果的應用能力,注重教學內容的精選和更新,如《計算機基礎》課程。

(2)專業課以“必知、必會’,為度,體現職業針對性。專業課的教學內容不屬於理論形態,而屬於實用技術,具有應用性和實施性,專門課要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組合課程內容或教學模塊,注意把握時代特徵,對內容相關聯而又有交叉的課程應進行適當綜合,如《幼兒語言教育》課程。

(3)實訓課以“先進、實用”為度,根據專業方向進行定向開發,如《少兒舞蹈編排》課程。

內涵發展是職業技能課程體系改革的根本動力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體系的`內容基本上沿襲高師課程體系的內容,其特點是專業實踐課課時安排較少,這種課程體系的弊端在於實踐課程附屬於理論課程;課程設置重複交叉,主要驗證理論知識點,學生對實踐環節普遍不重視;理論知識程度偏深、新知識缺乏,培養出來的學生技能特長不過硬。如幼兒園開設了電腦繪畫課,但一些幼教畢業生只會電腦打字、上網聊天,不會繪畫、動畫和課件製作;很多學生雖然學過英語,卻無法勝任幼兒英語口語教學。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體系改革必須突出內涵發展的理念:

(1)改革課程內容。學前教育對教師的職業技能和彈、説、舞、唱、畫等藝術教育能力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要強化基本職業能力訓練,以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為主,創造機會使學生接受基本能力訓練,使學生學到的知識、技能能夠真正滿足幼兒園工作的需要,提高學生對就業上崗和職業變化的適應力,保證畢業後能獨立開展工作。

(2)改革課程教學方法。要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切實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特別是解決工作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學前教育專業是一個綜合性、實用性很強的專業,對於幼兒教師來説,“如何教”比“教什麼”更重要,課程要讓學生懂得“怎麼做”,並且“能做”、“會做”。

二、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的內容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可分為職業技能核心課程、職業技能選修課程、職業技能滲透課程和職業技能實踐課程四個主要模塊,每個模塊由若十門支撐課程構成,具體可見表1

職業技能核心課程模塊的構建

職業技能核心課程模塊的構建目的在於促成學生的職業技能向專業化方向發展.通過專門化、系統化的學習,促進職業核心技能的形成和鞏固職業技能核心課程模塊由四個主要模版構成:教學技能模版、音樂技能模版、舞蹈技能模版、美術技能模版,其中各科教學法,彈、唱、跳、寫、畫等課程為各模版的主要支撐課程職業技能核心課程要以現代教育技術為輔助.圍繞幼兒教師實踐教學活動進行設計.要強調課程的綜合化所謂“課程綜合化”就是將兩門或兩門以上的課程,經過一定的調整、刪改、補充,有機地重組為一門課程,構建新的課程體系如將思想品德、動植物、天文地理、自然等多領域的知識綜合為《幼兒科學與社會教學法》課程.通過職業技能核心課程的教學.使學生“能用”、“會用”、“活用”。

職業技能選修課程模塊的構建

職業技能選修課程模塊是優化學生知識結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的有機組合.可有效強化學生的職業技能.豐富學生的個性和特長.拓展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知識面.開拓學生的學習視野及進一步發展的渠道就業導向下的職業技能選修課程模塊的設置要着眼於擴大學生的職業視野.增強學生的職業素質:着眼於學生自我學習的知識結構,體現個性化教育的特色職業技能選修課程應是最靈活、最具個性的特色課程.職業技能選修課程的改革應增加專業對教學內容調整的靈活性.使課程的更新加快.從而有效加強課程的針對性.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要求.使學生學有所用,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果不斷提高.使學生掌握的職業技能特色更加鮮明。

職業技能滲透課程模塊的構建

職業技能滲透課程模塊的構建就是加強理論教材與職業技能的聯繫.通過各門理論學科給學生提供綜合技術基礎知識.給學生以職業預備教育和職業定向指導.使學生了解和掌握現代生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以適應經濟發展和就業市場的需要、學前教育專業的基礎課、理論課課時較多,專業基礎課、理論課均需安排一定數量的課內實踐環節。通過加強基礎課、理論課的實踐教學.滲透職業技能訓練項目如學前兒童教育學課程的實踐環節可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授課技能訓練:幼兒園班級管理課程的實踐環節可開展主題活動技能訓練:幼兒營養學課程的實踐環節可進行幼兒配餐技能訓練等等有條件的學校可讓學生邊實驗邊聽課,專業基礎課、理論課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應接近1:1.這樣能更好地滿足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要求.職業技能滲透的效果更好。

職業技能實踐課程模塊的構建

職業技能實踐課程模塊通過教學見習、課堂教學觀摩與實訓、畢業實習、畢業綜合實踐報告、禮會調查等環節實施。教育見習課程從一年級就開始安排.每學期一週,主要是到見習基地幼兒園見習。職業技能實踐課程模塊可分以下幾個階段完成:在新生人校後不久.安排學生到幼兒園感受教學環境.一年級第二學期見習班主任工作二年級第二學期見習教學工作.三年級第二學期全學期安排頂崗實習.同時.在二年級第一學期和三年級第一學期均安排校內實訓,觀摩優秀課堂教學錄像。另外.每個假期安排調查,完成實踐報告。通過這些實踐活動.使學生的身心與幼教事業保持“零距離”接觸.使每個學生都能認真投入到職業角色或準職業角色的歷練中職業技能實踐課程模塊改革的趨勢是逐步增加實踐課時量.形成以後期實習和頂崗為主.集中與分散並行的模式當然.各種實踐環節應依據學科的序列與專業其他課程的有機結合.科學安排並貫穿始終。

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的構建

必須體現高職“全程實踐”和“全方位實踐”的理念從這個意義上説,高職學前教育專業所有的職業技能訓練環節必須作為一個整體系統定位、統籌安排不能到學生畢業前的實習階段才開始職業技能訓練.真正的職業技能培養應當是一個從學生人學到畢業的完整過程實踐證明.高職學前教育專業職業技能課程體系只有以就業為導向.以社會需要為基本依據.使工作崗位所需的職業技能得到有效落實.才能更具有針對性和適應性.才能更具有生命力。

學前教育論文5

摘要:在中職學校的發展前景中,學前教育專業對人才的需求和培養是多方面的。而學前教育的美術專業對孩子的成長又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在豐富多彩的美術教學實踐中,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同時在一定能程度上,能夠鍛鍊和提升他們的觀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創新能力,開發孩子的潛能等。但是,就現階段的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效果來看,成績並不理想,在實際的教學開展過程中,美術課程的開展仍存在很多問題,在學生的社會實踐中,仍舊不能滿足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要。因此,本文就針對當前中職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課程的現狀進行分析,並在此基礎之上提出相關的提高美術教學的創新性措施,同時為美術教學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中職學校;學前教育;美術教學

隨着中職院校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學前教育專業也在逐漸進步改革。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改革中,對美術的教學過程也越來越關注。中職院校作為培養專業和實踐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在社會發展和教育現狀的要求下,對美術教學在學前教育中的地位提起高度重視,並以此提升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達到培養人才的目標,更好地引導學生的進步,滿足多元社會發展背景下對人才的需求。

一、現階段,美術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教學中的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教師教學理念相對落後多數教師的教學觀念相對落後,導致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採取的教學方式相對陳舊。教師還停留在理論教學的節點上,更加關注對學生美術學習過程中美術技能和美術理論的講解,學生死記硬背,實踐能力得不到相關訓練和提升。還有一些教師完全忽視了教學現狀,沒有考慮當前幼兒教學的實際情況,教學盲目,沒有針對性,這些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師的教學觀念相對落後。

(二)美術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的脱節教材的專業化程度在教師的授課方式下,無疑提高了學生的理解程度,學生在潛意識裏對美術課程的嚮往被打破,無法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對美術知識的學習積極性,拖延美術課堂教學進度。中職院校的培養目標與其他高校不同,更加關注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在教學過程中的理論知識要注意與實踐的結合,才能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而實際教學實踐中,教師對美術理論的講解要遠遠高於對美術實踐的重視,導致學生專業素養與社會實際教學需求的嚴重脱節,學生實踐能力差,能力得不到社會認可,不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二、提高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的創新措施

(一)教師轉變教學觀念教師必須意識到,在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過程中,開展美術教學不是培養專業的美術人才,而是鍛鍊和提升該專業學生的美術意識、美術技能,將重點放在提升學生美術素養和教學能力上。顯而易見,教師往往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忽略了這一點,導致過於關注學生的美術技能和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美術審美意識和美術素養的提高。因此對於教育工作者來説,適時轉變教學觀念,順應教育發展潮流是第一步。例如,教師根據美術教材的內容,進行適當的相關知識延伸。古今中外美術發展簡史、相關美術名家的簡介以及相關作品的鑑評賞析。在激發學生美術興趣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術體驗。同時教師要注意教學方式的改變,摒棄傳統教學方式的不足,將關注點放在理論教學與專業教學實際需求的連接上,同時注重師生間的互動,逐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注重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的結合美術教材是美術課程開展的依據,同樣地在幼兒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中,教材依然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依據。但是針對當前美術教學中教材理論的專業程度與學生實際情況的脱節而言,學校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積極研發和選擇貼近幼兒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材。所以,在教材的選擇上,要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社會對人才要求的實際角度出發,為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提供合適的教材。例如,教材的編撰者要注重美術學習內容與實際生活之間的相關聯繫,並將重點放在對美術教學的實際應用中,提升學生的美術相關基礎能力。要求中職院校也要結合學前教育專業的實際情況,針對區域性的幼兒教學實際,進行實地考察和調研,最大程度上滿足教學的實際需求,積極創新,在美術教材的改革實驗中,編寫出一套具有極強的本區域本校的特色教材,讓教材內容更具實踐性。

(三)觸動學生的美術學習點,提高美工技巧能力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是教師要重點關注的教學因素,這對順利開展課堂教學至關重要。教師只有在滿足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才會引領學生自主進入到教學活動中,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對教師來説,注意教學方法的創新,例如,教師可以藉助多媒體教學在課堂上展示一些相關的美術鑑賞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在課外教學的活動實踐中,引導學生用畫筆記錄大自然的美好等。教師還要注意對學生美工技巧的傳授,觸動學生的美術學習興奮點,提升學生對美術學習在實際應用中的能力。例如,利用廢舊物品進行創造性的手工創作,如樹葉、塑料袋、廢棄紙箱等。在發散學生思維的同時,提高學生對美術實踐的相關技巧能力。

三、結束語

教師要意識到在學前教育的美術教學中,針對學生美術意識和美術素養的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要注意教學觀念的轉變,注重師生互動;注重教學內容與實際需求相結合;重視美工技巧的傳授,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學校和教師要在不斷的探索中,尋求一條符合實際的發展道路。

參考文獻:

[1]伍豔葵.中職學校幼兒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研究[J].西部皮革,20xx,41(14):128.

[2]楊美霞.中職學校幼兒學前教育專業美術教學探討[J].才智,20xx(10):17.

學前教育論文6

對質量的追求,是學前教育工作者必須不斷付出努力的工作,而什麼樣的學前教育才能促進幼兒健康成長,是我們亟待研究的問題。下面是學前教育評價論文,為大家提供參考。

摘要 科學家認為:人類的大腦的基本構架,在6歲就基本完成,所以學前教育尤為重要,開發幼兒智力,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發展幼兒認識事物能力還有幼兒的自制能力,意志能力,身心健康等等。常言道:“三歲定終身”,在幼兒時期是施以教育的至關重要的時期,早期教育決定幼兒的未來,所以,學前教育對兒童發展起着重大的決定性作用。

關鍵詞 教育 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

何謂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就是由家長及幼師利用各種方法、實物為開發學前兒童的智力,使他們更加聰明,有系統、有計劃而且科學地對他們的大腦進行各種刺激,使大腦各部位的功能逐漸完善而進行的教育。

一、學前教育的意義

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學前階段是兒童神經系統迅速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教育對兒童發展起着重大的決定性作用,也是其發展智力,潛力的必要條件. 學前教育是對學前兒童進行教育的過程,實施適應兒童發展的,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可有效地促進兒童發展,促成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的協調與聯結,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互動關係.幼兒如果能在學前教育中得到很好的發展,那也就為他日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是一個複雜,動態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過程.我認為學前教育在兒童發展過程中起誘導作用,是兒童發展的必要條件,對兒童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二、學前教育的目的

學前教育的目的是讓孩童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學習對和錯,形成初步的判斷對與錯的能力:對外部世界和對所處環境進行初步認知和探索(學習探索,試驗和觀察):學會簡單與社會交往(學習聆聽,分享和合作):形成健康情緒,讓他們經常進行正面的情緒體驗(建立自信,學習與同伴和家人溝通):獲得健康的體魄(通過活動鍛鍊身體)。

三、學前教育的價值

兒童社會性、人格的健康發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適宜的教育環境。學前期適宜的社會性教育能夠有力地促進兒童社會交往能力、愛心、責任感等社會性、人格品質的發展,接受了適宜社會性教育的兒童以上各方面發展水平都要顯著高於沒有接受過這一教育方案的兒童。而不良的學前教育則容易使兒童形成消極的社會性及人格品質。諸多事實和研究均反映,學前期是兒童形成各種行為、習慣和性格的重要時期,而該時期所受到的環境和教育影響則是其行為、性格形成的基礎。所以,學前教育對兒童的發展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四、學前教育的任務

根據統一的教育目的,結合學前兒童身心發展水平而提出的具體目標和要求, 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具體內容如下:1.讓兒童獨立地、主動地成長;2.發展自我控制,自我訓練及自我指導的能力,而不是隻受成人的控制;3.學習從自我中心的情感,到能夠給予、分享及接納情感,在新的環境中感到安全和被撫愛;4.學習與別人交往的技能,並獲得快樂的、積極的體驗;5.使男女兒童同等地發展個性與才能;6.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能注意到健康、衞生和營養;7.發展與練習大肌肉動作與小肌肉動作;8.初步認識及支配周圍環境,鼓勵兒童的好奇心,思考和推理能力的發展,鼓勵兒童積累和和運用知識;9.發展語言,學習新的詞彙,並理解別人的語言;10.發展對周圍環境的積極情感,發展積極的自我意識和自信心。

五、學前教育的原則

1.從胎教開始適應各年齡發展和個體發展的教育;2.促進學前兒童體、智、德、美的良好發展與個性的健康發展;3.成人對學前兒童的照管與教育相結合;4.以興趣誘發,在遊戲中成長;5.創設適宜的環境,發揮其教育的功能。

六、學前教育的教育方式

(一)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

英國作家薩克雷説過,“播種行為,收穫習慣,播種習慣,收穫性格,播種性格,收穫命運。”道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我國思想家陶行知曾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習慣性格態度多半可以在六歲以前培養成功”。揭示了培養良好行為習慣應及早抓起的.必要性。幼兒期是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家庭教育和學前教育階段是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養成比知識的獲得更重要

(二)多讓孩子接觸大自然,是必要的

鄉村都市有土、洋之分,雖然都是在同一片天空底下,然而無論景觀、房舍、建築,都有差別。久居都市的孩子,每天所風的無非是幾幢大的房屋、川流不息的車輛,想要玩玩“官兵捉強盜”的遊戲,恐怕都找不到足夠的空間,父母應多帶孩子們到鄉村、田園玩玩。若做不到,則家中若有院子或空間,可放些砂石、野草,雖無大自然之寶,但也聊勝於無,依然可以讓孩子玩得不亦樂乎。不要怕孩子弄髒衣服、身體,弄髒了還可以洗,最重要的,從中玩出野性,常能影響未來的雄心壯志及達觀進取的精神,這些不是一些斯斯文文的積木可以培養出來的。

(三)多給予孩子鼓勵

對孩子的評價要以肯定性評價為主。一個良好的自我係統的形成,有賴於主我與客我的積極互動。幼兒很希望從教師、父母、同伴那裏得到自我認識。孩子還是特別在乎別人怎麼看自己,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並從中獲得關於自己的印象,如果他面對老師的漠視,他還敢向老師表現自己嗎?我們知道,幼兒如果得到肯定的、積極的情感體驗,就會利於幼兒積極的自我概念的形成,從而形成自信、自尊的人格特徵,反之就形成消極的自我概念。

(四)讓幼兒體驗合作的樂趣

幼兒對遊戲很感興趣,因此,引導幼兒在遊戲中體會合作的益處,促進幼兒積極與他人合作,逐漸具有合作的意識。如遊戲“照鏡子”一課,兩人為一組,其中一個幼兒拿鏡子,一個幼兒對着鏡子往額頭貼紅點,看哪一組貼得又好又快。遊戲結束後,教師可引導幼兒進行反思,讓他們想一想自己是怎麼做的、應該怎樣改進等。在這裏,教師應注重讓幼兒用自己的眼光看問題,用自己的頭腦去判斷,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相互交流、彼此爭論,達到互教互學、共同提高的目的。

總之,學前教育不單單是照本宣科的進行文化課本傳授,更重要的是實踐能力和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希望家長及幼師們能緊抓孩子的黃金時期,讓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適應社會的能力,讓幼兒身心都得到全面的發展。讓孩子的無限潛能通過學前教育激發出來,為今後的成才之路坐下良好的鋪墊。

參考文獻:

[1]國務院關於當前發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EB/OL].

[2]孫碧華.信息技術對幼兒園禮儀課程的影響[J].1(4):39-42.

[3]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xx(22):106-107.

學前教育論文7

學前教育論文答辯問題

(1)辨別論文真偽,檢查是否為答辯人獨立撰寫的問題;

(2)測試答辯人掌握知識深度和廣度的問題;

(3)論文中沒有敍述清楚,但對於本課題來講尤為重要的問題;

(4)關於論文中出現的錯誤觀點的問題;

(5)課題有關背景和發展現狀的問題;

(6)課題的前景和發展問題;

(7)有關論文中獨特的創造性觀點的問題;

(8)與課題相關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的問題;

(9)與課題相關的擴展性問題。

(10)自己為什麼選擇這個課題?

(11)研究這個課題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12)全文的基本框架、基本結構是如何安排的?

(13)全文的.各部分之間邏輯關係如何?

(14)在研究本課題的過程中,發現了那些不同見解?對這些不同的意見,自己是怎樣逐步認識的?又是如何處理的?

(15)論文雖未論及,但與其較密切相關的問題還有哪些?

(16)還有哪些問題自己還沒有搞清楚,在論文中論述得不夠透徹?

(17)寫作論文時立論的主要依據是什麼?

學前教育論文8

美育教學環境具有陶冶性、自由性、趣味性的特點,有助於幼兒的身心健康,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獨立性等品質。學前專業開設美術課程必須瞭解其深刻的意義,並將現行的美術課程進行多元化、創造性的改革。本文作者嘗試運用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使美術教現在形式上將注重繪畫形式改為加強繪畫的創造性的培養,併合理調整課程內容,使教學更能為學生就業服務。

一、學前美術課程的教育意義

當前學前美育教學是學前教育專業結合教育發展倡導的全面的素質教育開設的美術課程,在學前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旨在利用藝術魅力感染幼兒的心靈,以豐富的創作手法激勵幼兒的創造力,以創造性的環境藝術薰陶幼兒的情感。

良好的美術環境可以幫助幼兒形成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徵,如興趣、愛好、能力、氣質和性格。因而美術教育活動能促進幼兒愉快的學習體驗,有助於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其形成活潑開朗的性格、積極向上的進取心和穩定的情緒;有利於幼兒通過想象,激發發散思維能力,產生靈感。同時美術教育又具備陶冶性、自由性、趣味性特點,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好奇心、求知慾、獨立性等品質。

由此可見,美育教學對於學前教育教師在美育能力上要求十分嚴格,能力需求多樣化,這些指導我們在培養學前專業教師的美術課程上必須求變,需要學習更多的更為切實的美術技能。開設學前專業美術課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拓展美術的內容能使學習者具備良好的審美能力;通過學習繪畫技法的多種多樣形式,能使動手能力加強,且有助於培養豐富的想象力、獨特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

美育是對思維開發的主要手段,可以相應結合學前專業特點制定教學計劃。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和造型手段,全面塑造出具有一定空間和審美價值的視覺形象藝術,對人們的精神生活、物質生活都有着積極的作用,具有教育功能、認識功能、創造性的培養及審美功能。美術教學不能停留在以前的傳統的繪畫教學和思維中。在開發不同的繪畫材料的學習中也應掌握不同的技法的教學要領,培養能做、能教、能創作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學前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學前教育工作者會畫會教學,會創編為核心內容,更需要讓孩子的思維更加開闊,創造力更為突出,在自由的藍天下繪製絢麗的圖畫。繪畫是促進幼兒想象和創造力發展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是幼兒藉助繪畫活動表現自己對生活、事物的態度,以及內心情感的一種表達手段。

二、豐富學前美術的藝術再現形式

對美術教學的力度美術教育在新觀念、新意識的指導下,出現了多元化的具體綜合性的理論活動,與傳統的美術課程相比,其目標從技能型轉向審美型、操作技能型,其教育內容從單一觀察事物、表現事物為主轉向關注創造表現形態和培養良好的審美情趣,其教育活動形式也由單一性轉向多樣化。

教師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應明確兩條思路:一是從美術技能和製作技法相結合出發,二是從創造能力培養特點出發,講授繪畫技法按工具材料的特性安排課程,掌握應具備的基本的美術方面技能,側重對美術技巧的分析和掌握。教學設計針對學前專業一定區別普通美術專業的特點,應有針對性,以內容實用性、方法靈活性、取材廣泛性為主。教學法的學習不僅限於單一的教學法課程完成,而且在不同的美術技能教學中貫穿進去,可有針對性地對於不同種類不同性質的技巧教學進行演示性教學,以使學生更為直觀有效地學習。

美術教育是一種創造性藝術,也是一種實踐性藝術,更應該鼓勵高職學前專業的學生進行有意識的美術創作活動,這有利於激發他們的聯想力和想象力,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探索精神。對繪畫教學內容加強,側重於製作類的美術形式,充分體現藝術的多樣性,加強開展裝飾繪畫的教學如油畫棒技法、水彩筆技法,版畫類(吹塑紙版畫、紙版畫、刻板畫等)、壁畫類(重彩畫、瀝粉畫等)、粘貼畫類(植物粘貼畫、不同材料的粘貼畫等)利用可尋得材料繪製具有不同肌理特點的作品。繪畫的材質選取體現了多種的特點,如在紙張的選擇中以往的教學主要是用素描紙、水粉紙、卡紙等常用的繪畫用紙。而現在根據不同的繪畫材料,牛皮紙、砂紙、包裝紙、報紙、布料甚至樹葉、石頭等都可作為繪畫的材質進行創作,形式更為多樣,挖掘繪畫媒介的表現空間,強調視覺的直觀性,使畫面本身的形式和材料構成新的視覺美感,從而反映作品的情緒與內涵。並嘗試利用簡便的工具和材料拓印肌理,製作拼貼畫,巧用肌理豐富繪畫表現。呈現出的不同肌理,以及規則和變化,豐富視覺和觸覺的感受,併產生有趣的巧用肌理想像,使作品產生獨特的效果。將生活的元素帶入到創作中去,利用生活中豐富多彩的視覺現象,認識生活與藝術表現的密切關係。

將兒童文學與繪畫相結合進行創編學習,把繪畫課程與兒童文學課程進行融合,對學生進行圖畫文學創編訓練,目的是讓學生了解兒童文學和繪畫的各自特性與功能,將掌握繪畫技能與培養文學素養結合起來,從不同的兒童文學作品中尋找創作靈感進行圖畫創編。我們在創編教學中所採取的方法為:從選擇題材,確定媒材與技法、藝術風格入手,由簡入繁,由點入面,循序漸進。對兒童文學作品的選擇由兒歌到兒童故事,由單幅的創編作品到連環畫的.創編,再到兒童文學的創作和繪畫創作相結合漸進,在培養學生兒童文學素養和加強其繪畫技能的基礎上,創編出完整的圖畫書。

改革線描的教學,融入對於平面構成和色彩構成相結合的教學,力圖培養學生藝術思維方法,豐富學生的藝術表現手段,使其掌握形式美的構成原則,提高形象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和藝術思維能力。學習平面構成設計的基本技能,結合學前美術的特點及線描教學,學會用點、線、形來裝飾形象,體會到線描的快樂。對不同年齡層次的學生應結合其心理特點與認知水平進行鍼對教學。用線條表現出物象,體現出寫實美,並能通過線的巧妙運用來表達自己的感情,提高對作品的審美能力。

根據這些,學前美術課程必須嘗試多樣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在形式上將注重繪畫形式改為加強繪畫的創造性的培養,課程的開設加強創造力的培養,體現課程素描和平面構成相結合、色彩訓練和色彩構成相結合、創作和教學場景相結合,充分做到課程設置的合理性,依據行業的調研調整課程內容,使教學更能為就業服務。

三、藝術創造性的培養

相關資料顯示,幼兒對美術中線條、色彩、構圖等有一種天生的敏感性,往往無需成人授意,憑着知覺就能準確地感受到不同色彩的冷暖、線條的曲直等,體會不同風格的美術作品所傳達的不同感覺。由此,應因勢利導地將幼兒引向創造性表現。創造性表現可以藉助其他藝術進行,如選擇與主題有關的文學故事,用美術的方式表現心情、感覺、動作等,發展成綜合藝術活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強調培養學生創造力並不否定基本功的訓練,而是提倡將創造性思維融入到基本功的訓練當中去利用多樣的繪畫形式和材料目的就是使學前兒童熱愛創造活動,有創造力。通過開展美術教學活動對學生開發幼兒的求知慾,培養其樂觀、熱情、自信具有很大的幫助,也可建立起學前教育教師的職業態度、教育觀點、教育能力等許多方面。教育的任務是毫無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創造才能和創造潛力都能夠結出豐碩的果實,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當前世界教育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素質教育的重點。

學前教育論文9

一、注重培養幼兒主體性、創造力

幼兒階段是人一生髮展的基礎階段,是培養一個人各方面素質的起點,是激發興趣、塑造個性的最佳時期。教育從某種程度上講是人類擺脱愚昧枷鎖,擺脱心理束縛,走向自由的階梯。在教育和學習的過程中,掌握知識、克服恐懼、征服自然,但這種學習應是自發的,而非強制灌輸。因此在學前教育階段應給予幼兒自由發展的空間和選擇的機會,使他們能夠按照天性自然和快樂地成長為有主體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個體。

(一)幼兒主體性的培養

由於個體存在差異,人理解事物、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都會有所不同,為了讓幼兒的主體性得到發揮,我們提倡尊重個性,讓個性得到自由發展。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也要進行恰當引導,對於幼兒的頑劣與破壞的本能應加以制止,為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培養幼兒主體性方面,首先應充分尊重幼兒個體,不因為幼兒年齡小而強迫或被動讓幼兒做事,應通過健康快樂的方式積極地引導幼兒成長。比如,英國幼兒園就重視用遊戲的教育方式,在愉快的遊戲過程中讓幼兒的主體性得到了發展。這一教育方式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英國幼兒教師所有的教學方法都充分體現了尊重兒童的“主體性”這一教育方式,我國的幼兒教育也應該朝着這個方向努力,我國的幼兒教育也應廣泛吸取英國的先進經驗,在與幼兒互動的過程中,及時給予恰當的支持與引導,使幼兒能在積極主動、愉快的狀態下學習,充分發揮幼兒主體的能動性,而不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的指令進行活動,從而引導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二)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在幼兒創造力的培養方面,幼兒教師應積極鼓勵幼兒獨立自主地完成某件事情。為培養孩子的獨立和探索精神,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美國幼教工作者將幼兒園佈置成不同活動區域,讓孩子們自己選擇活動區域,讓幼兒能動地完成某件事情。比如讓幼兒自己取、放物品和玩具,以及在活動結束後收拾場所等。除此之外還要培養孩子對環境的信任感,這時教師會將玩具等物品分類擺放,有條有理,幼兒不會因為找不到東西而感覺茫然或不安。為了讓孩子感受到重視,教師將孩子做的各種剪紙、圖畫、功課等,貼在幼兒一眼就能看到的地方。以上的這些教育方式都是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探索以及創造的能力。而我們國家對孩子傳統的教育方式中,家長和教師在培養孩子創造力方面比較欠缺,因此我們有必要學習美國的幼教培養模式,讓孩子從小能夠獨立生活,並時刻有主人翁的感覺,這有利於培養孩子大膽創新的能力。

二、發展形式多樣的學前教育機構和開設多樣化學前教育課程

各國都在積極運用適當的策略,興辦各種各樣的學前教育機構。在英國,主要有幼兒學校、幼兒班、日託中心、遊戲小組、幼兒保育學校等;在澳大利亞,主要有學前教育中心、兒童保育中心、家庭日託、遊戲小組等;在美國,主要有日託中心、保育學校和幼兒園;在北歐五國主要有託兒所、幼兒園、綜合幼兒園、保育中心、日託中心、學前學校等;在南非,主要有保育中心、遊戲小組、國小預備學校、母親日託等。從以上各國的學前機構可以看出各種形式的學前教育機構的存在滿足了各年齡段的學前兒童的教育需求,從而也推動了各國學前教育的發展。在我國學前教育機構主要有託管機構和幼兒園,其他形式的學前教育機構並不多。因而很有必要發展形式多樣的學前教育機構來滿足社會各種層次的需要。在學前教育課程方面,國外一些國家學前教育課程的形式比較多樣化,比如芬蘭為兒童開設了“學前教育核心課程”,瑞典開設了“學前學校國家課程”,挪威規定了學前教育七個綜合性學習領域。在我國幼兒園學習的課程形式並沒有太多學習課程。因此我國在學前教育階段很有必要開設形式多樣的課程滿足幼兒學習的需要。比如可以開設一些將幼兒的學校生活、自然生活、社會生活三者有機聯繫在一起的課程,開設一些培養幼兒主體性、創造性的課程等。

學前教育論文10

一、吸納幼兒園教材中的歌曲和兒歌

幼兒園一般依據幼兒的年齡分為小班、中班、大班,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幼兒具有不同的特性,這樣便於進行不同階段的教學,幼兒園教材也就選取了適用於不同年齡段的歌曲和兒歌。可以從小班、中班、大班教材中分別抽取其中有代表性的歌曲或兒歌,讓學前教育學生根據歌曲、兒歌做創編律動和歌表演動作的練習,如小班歌曲《彩色的世界真奇妙》、兒歌《吃水果》;中班歌曲《嚕啦啦》、兒歌《花兒賣香水》;大班歌曲《小天使之歌》、兒歌《繡花鞋》,這樣就能豐富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幼兒舞蹈的教學內容。目前,各省市及各幼兒園的教材並不統一,在歌曲或兒歌的選擇上,應該以學生實習基地幼兒園的教材為主要選取對象,這樣能有效實現學與用的對接。

二、選用經典兒歌

經典兒歌具有其自身的魅力,經久不衰,能影響幾代人,很容易在不同年齡段的人羣中形成共鳴,如《搖籃曲》、《娃哈哈》、《小燕子》等等。因此,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可以選擇這些經典的兒歌作為舞蹈教學的曲目,對學生進行律動和歌表演的創編和表演練習,拉近與幼兒歌曲或兒歌愛好之間的距離,讓學生通過在校學習就能為後續工作打下基礎。在教學中,這類歌曲的律動和舞蹈創編及歌表演,可以完全放手讓學生自己去進行,因為學生在小時候也曾接觸、演唱過這些歌曲,具有良好的認知,豐富的情感基礎。既能發揮學生根據個人理解後進行創造性展現,也能為幼兒園教學活動做好鋪墊,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三、借鑑舞蹈考級教材中幼兒部分內容

《中國舞等級考試》教材包括中國古典舞、民族舞的一些基本舞姿、動作和舞步,並根據不同年齡的生理和心理特徵劃分為13個等級。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可以選擇幼兒年齡階段的舞蹈進行訓練,因為教材配有中國風格及與幼兒年齡特點相適應的伴奏樂曲,節奏鮮明、旋律性強,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同時,因教材集舞蹈的訓練性、娛樂性和知識性為一體,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興趣,保證訓練的科學性、系統性、全面性及中國特色性,促進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及幼兒身心的健康發展。

《中國民族民間舞等級考試》教材彙集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區的民間舞蹈風格,並融合了民族音樂、傳説、服飾等多種文化,使舞蹈具有更為豐富的藝術形象和內涵,往往能引人入勝。因此,吸收民族民間舞蹈中適合幼兒的內容,能激發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誘發她們的表現慾望,能結合自身情況來進行舞蹈創編和表現,提升學生舞蹈表演的功底。另外,學生在不斷創新過程中,能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結合幼兒園的條件、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創編,實現科學性與系統性、民族性與通俗性、普及性與趣味性、自娛性與訓練性地有效結合。

四、增加幼兒舞蹈基訓內容

幼兒在幼兒園學習舞蹈,主要是培養其學習舞蹈的興趣,鍛鍊身體並提高藝術素養,突出的是舞蹈基礎訓練,因此,在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課程中,應該強化幼兒基礎舞蹈的訓練,為幼兒後續舞蹈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學前教育專業的舞蹈教學中,最多采用的是芭蕾舞和中國古典舞相糅合的方式,對基本體態,身體開度、軟度、力度,以及身體協調性、動作韻律感、舞蹈動作運動規律進行訓練。但是,這些訓練對於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説,只能是跳進式學習,而且一些訓練與幼兒存在很大差異,比如上把壓腿一樣,這樣的教育不能有效促進學生在幼兒園的舞蹈教育活動。為了學校舞蹈教育與幼兒舞蹈教學有效結合,必須加大幼兒舞蹈基本訓練內容,並且讓學生學會把自己練習的基礎訓練內容轉化為能指導幼兒舞蹈基礎訓練的內容。

五、吸收全國優秀幼兒歌舞劇目

在充分利用現有幼兒舞蹈教育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還應該主動從各種賽事中選擇一些優秀的幼兒舞蹈節目作為教學資源進行教學。國內開展的“小荷風采”全國舞蹈比賽、CCTV舞蹈大賽少兒組、省級少兒舞蹈比賽,都會有很多單位參加,而且會湧現出很多優秀參賽作品。還有電視台的六一節晚會、春節晚會也有值得吸收的優秀幼兒歌舞類節目,如作品《小螞蟻》、《小臉譜》、《向前衝》、《我可喜歡你》、《我最棒》等等。這些作品不僅具有創新性,而且還有時代性,與現實生活、現實環境、現實熱點問題與現象等內容有效連接起來,具有很強的實用性。針對這類幼兒歌舞,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要引導學生去鑑賞,即作品的創作背景、創作意圖、表達思想和情感,通過哪些動作的創新來表現哪些意境和內涵,整個歌舞創編的整體性、協調性、流暢性及合理性等等;其次是模仿優秀作品進行學生親自表演,讓學生從表演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優秀作品在幼兒舞蹈方面表現的內涵、手法和方式,增強學生幼兒舞蹈表現能力;最後是結合優秀作品,依據學校或實習幼兒園實際,如何進行舞蹈創編。這樣能使教學內容更具有針對性,並有效增強舞蹈課程教育教學中的實用性,滿足幼兒園教育教學的需要。

學前教育論文11

摘要::遊戲是幼兒時期的主導活動,對於全方位提高幼兒的各項能力發揮着重要作用。本文的立足點在於對高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遊戲技能的培養,分析構建“遊戲工作坊”的可能性與意義,對於提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遊戲能力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前教育;遊戲工作坊;遊戲技能

對於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來説,《幼兒遊戲理論與實踐》是一門很重要的課程。它既要求學生掌握學前教育專業的基本理論,又要求他們能夠進行具體的遊戲設計與指導,但是由於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模式的“死板”和教學資源的不足,這門課程“理實一體”的本質特性並沒有完全被挖掘出來。依據現代職業教育理念的要求,如何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已成為高職教育工作者積極思考與實踐探索的核心。筆者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結合學前專業學生現狀,以“遊戲工作坊”模式積極探索新的教學途徑,對於促進學生的實踐技能、創新能力、動手能力及專業素質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一、什麼是遊戲工作坊

“遊戲工作坊”與“工作坊”在概念上具有相同的本質。“遊戲工作坊”模式是將班級學生成按照固定的人數分組,選取一名學生為遊戲坊主,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活動、討論、表演等方式一起學習幼兒遊戲領域的專業問題。“遊戲工作坊”研究的核心內容為學前幼兒遊戲,採取線上和線下要結合的方式進行,逐步呈現依託網絡平台的趨勢。“遊戲工作坊”的主要成員分為三類:遊戲坊主、遊戲參與者與促進者。遊戲坊主是整個工作坊的核心,其主要任務是負責帶領工作坊的其他成員一起進行工作坊內遊戲活動開展;參與者是參與遊戲工作坊的學生,他們依據工作坊的不同遊戲主題按要求完成各項學習任務;促進者協助坊主帶領參與者開展活動、建立信任關係,要隨時關注細節或處理一些突發狀況,一般在整個工作坊中起着協調控制的作用。工作坊主題即指每個遊戲專題教學的內容及學生根據專題所自定的工作坊任務,活動是指各項遊戲活動的課外“作品”準備、課內“作品”展示及工作坊課後延伸。遊戲坊主由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擔任,參與者是各工作坊學生坊員及其他各坊成員,任課教師則是工作坊的促進者。

二、實施“遊戲工作坊”的可能性分析

遊戲課程本來就是一門理論與實踐緊密相聯的課程,如果只是單純的理論講授,學生得不到訓練的機會,如果讓學生一個一個去組織遊戲,又不現實,所以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研究,有效的利用工作坊模式的優勢,補充課堂教學的不足,努力構建適用於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團體氛圍的感染下,以遊戲為主要內容,規範行為、達到目標,通過觀察、學習、體驗、探討,優化學習環境,改善學習效果。同時也延伸課堂的時間與空間,連接課堂與生活。在《幼兒遊戲理論與實踐》課程中,用工作坊模式將大班人羣分解成小團體,化整為零,突出學生個體,為儘可能多的學生提供參與教學的機會,且形成了遵守教學要求的實體。工作坊主題選擇與解決以幼兒遊戲的專題為主,滿足學生需要。“遊戲工作坊”的主題指引遊戲活動的設計與指導,學生在課外準備遊戲,在課堂上驗收遊戲。

三、“遊戲工作坊”實施過程

(一)確定遊戲工作坊主題

任課教師根據教學進度和需求,在網絡教學平台上提出遊戲工作坊主題的範圍,將這些主題上傳至平台,各工作坊在坊主的帶領下,選擇相關主題以進行學習,完成任務。例如,針對智力遊戲內容分類,在平台上發佈同一知識層次的四個子主題,各工作坊根據學習興趣和知識準備,選擇一項任務重點完成。

(二)工作坊學習

各工作坊的參與者協同確定子主題,查閲智力遊戲設計與指導的學習資料,作為參與者的學生則根據自己的實際學習和經驗承擔遊戲展示。準備遊戲方案,並將遊戲設計方案提交到工作坊中,坊主組織大家對遊戲設計方案進行討論。坊內成員對活動設計提出不同的意見。學生根據意義修改設計方案,完成“作品”準備。

(三)課堂展示

各工作坊在課堂上彙報學習成果,開展遊戲活動,教師根據各工作坊開展遊戲的與況對其再進行具體指導,指出優點和不足。學生對自己修改方案設計和實施遊戲的過程進行反思總結,歸納進行智力遊戲設計與指導時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何組織才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增加幼兒對於遊戲目標的理解和掌握。

(四)總結提高

課後再錄製遊戲視頻,將遊戲視頻上傳至學習平台。其他學生也根據自己的觀察,整理反思,並將各自己的方案提交給教師。坊主綜合自己和坊員們的反思,對主題學習做一個總的概括,詳細闡明應如何更好的設計與指導幼兒智力遊戲,並將整理概括的總結髮布到學習平台。其他成員可以查看發佈的總結,師生隨時互動,完成學習作務。圖1:“遊戲工作坊”實施過程。

四、“遊戲工作坊”的實施效果

結合對於所帶班級五個工作坊的跟蹤研究,觀察記錄他們在參與式互動、小組合作學習和交流彙報等方面的表現,以實施“遊戲工作坊”教學前後學生對於《幼兒遊戲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的變化進行測試,總結出“遊戲工作坊”的實施效果如下:

(一)“遊戲工作坊”

為學生提供了更多自由選擇的空間。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多采取教師示範講解———學生模仿學習的模式,侷限了學生選擇的空間和可能性。遊戲工作坊將教學任務分解,由學生帶領學生利用網絡或其他資源在課外完成部分學習和準備,課內交流探討,相互學習,及大地讓學生有更多自由選擇的空間,教師轉變為材料的提供者和指導者。在進行工作坊學習遊戲的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不用普通的課堂標準來約束學生、限制學生,學生以工作坊為團體進行課堂活動,在模擬展示的過程中可以相互點評討論,對於隨時發現的問題,可以直接上網搜索解決,最後能夠高質量地完成幼兒遊戲的設計與指導。這種模式才能讓學生真正體驗遊戲的樂趣,並有機會嘗試個性化的遊戲形式。

(二)“遊戲工作坊”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遊戲工作坊”的學習活動貫穿於《幼兒遊戲理論與實踐》課程教學的始終,從課前的準備,到課堂上的彙報展示,以及課後的總結提高,每個環節都需要學生通過自己的學習完成任務,尤其是對於遊戲活動的具體設計與指導部分,根據主題為每個參與者都提供至少15分鐘展示機會,詳細講解遊戲目標、內容、規則、玩法,並帶領其他成員一起進行遊戲。

(三)“遊戲工作坊”豐富了遊戲的內容

在“遊戲工作坊”的實踐中,擴展遊戲材料的類型,積極鼓勵學生對於可再利用的物品的重構價值,將生活中的各種廢舊材料都作為可以利用的遊戲材料。各工作坊完成遊戲需要的材料均是自己製作的,根據不同的分工安排,有指定的參與者完成遊戲教具製作,並通過遊戲來宣傳廢舊物品的藝術價值,引導學生練習廢舊物品的改造,在遊戲過程中不斷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這也是遊戲給學生帶來的最大收穫。

五、結語

在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中,教師應充分把握遊戲的本質,讓學生的遊戲技能在“真正”的遊戲過程中得到提高,應用“遊戲工作坊”對學生進行遊戲技能培養,明確了遊戲的重要作用,有意識地將遊戲與幼兒的技能的培養結合在一起,從而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社會交往能力,促進幼兒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碩士論文:楊娟,大班幼兒戲劇工作坊行動研究[D].南京師範大學,20xx.

[2]李小琴.高職工作坊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職教通訊,20xx(9).

[3]劉海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踐研究[J].心理學探新,20xx(1).

[4]趙欣.淺談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遊戲技能的培養[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xx(11):142.

[5]王雪華.工作坊模式在高校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論壇,20xx(8).

學前教育論文12

[摘 要] 近年來,學前教育發展迅速,辦學體制逐步改革完善。但是目前學前教育現狀存在較多的問題,本文對學前教育的辦學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看法,分析了存在的辦園不規範、幼師隊伍較弱、教學內容針對性不明確等問題。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倡導全社會高度重視學前教育,尋求政府的大力支持與社會的最佳配合,達到學前教育的規範和有序。

1、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

當前學前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比較突出的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學前教育發展不均衡。從數量上看,儘管幼兒園總量大幅提升,但還不能滿足羣眾的實際需求,其中公辦園數量偏少,尚不足幼兒園總數的五分之一。從辦園佈局上看,公辦園和部分優質民辦園主要集中在市區、城鎮等地,農村幼兒園數量較少。從收費上看,公辦幼兒園保教費都在每生每學期3000元以下,民辦園保教費則跨度較大,每生每學期從幾百元到7000元不等,入公辦園難、入部分民辦園貴的問題依然突出。

1.2教育經費投入落實不到位。《幼兒園管理條例》規定,“縣(區)人民政府年度財政性教育經費按不低於5%比例安排學前教育經費”,而從調查檢查的情況來看,全市學前教育經費投入比例僅3.21%。

1.3師資隊伍建設有待加強。公辦教師資源不足,在編在崗的幼兒教師工資待遇與中國小公辦教師差別大,幼兒教師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大,部分幼兒園教師年齡老化,綜合素質不高,這些均直接影響了幼兒園保教質量的提高。

1.4小區配套幼兒園管理不規範。小區配套建設幼兒園的規劃統籌力度不夠,存在重複建設、布點不科學的現象。有的開發商不按標準建設幼兒園,或將其改作他用;有的小區配套幼兒園被開發商或物業以高價租賃給民辦學前教育集團,成為小區配套幼兒園收費過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1.5違規辦園的行為仍然存在。少數幼兒園為了搶奪生源,不嚴格按教育方針政策和國家標準辦學,國小化現象時有發生。有的幼兒園為了節約辦學成本,不按要求編班,班額較大,或未按規定配齊保教人員。

此外,無證辦園的現象比較嚴重,存在園舍安全、校車安全、消防安全、食品衞生安全等方面的問題,但是由於社會存在需求、在園幼兒難以分流等客觀情況,增加了取締非法辦園工作的難度。

2、關於搞好學前教育工作的幾點建議

2.1要整合資源,促進學前教育均衡發展。進一步完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切實將學前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中統籌考慮,根據實際情況科學規劃幼兒園佈局,使學前教育資源在總量大幅增加的基礎上配置得更加合理。繼續大力發展公辦園,發揮其主導作用,鼓勵優質公辦園聯合舉辦分園或合作辦園,擴大優質學前教育資源的惠及面。將小區配套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資源整合的載體,不論是新建小區還是已建成的小區幼兒園,都應理清其所有權歸屬,統籌安排,通過各種途徑,讓其辦成公辦園或者通過零租金方式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推動幼兒“就近入園”。着力打造示範園,對一些辦園行為規範、水平較高、社會效益較好的幼兒園進行精細化管理,發揮其示範引領作用。同時,因地制宜發展農村幼兒園,加快農村幼兒園標準化建設,改善保教條件,運用多媒體教學,逐步完善市、縣(市)、鄉、村學前教育網絡。

2.2要加大投入,促進學前教育持續發展。進一步將《條例》中關於學前教育經費投入的規定落實到位,保障經費的穩定投入和逐年增長,為教職工工資足額發放及幼兒園發展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對於符合規定的民辦園,進一步加強資金扶持,加快普惠園的建設速度,適當擴大“以獎代補”範圍,將《條例》中關於相關費用減免等規定落實到位。多渠道籌措資金,鼓勵社會資本發展多種類、多形式的幼兒園,滿足社會對學前教育的多層次需求。

2.3要加強培訓,促進學前教育優質發展。進一步加大幼兒教師招聘力度,按規定配備公辦園教職工數,實現公辦幼兒教師補充工作常態化,逐步充實幼兒教師隊伍。加強幼兒園園長及教師的培訓力度,深化幼師師德建設,加強保育、保健人員崗位培訓,完善考核機制,着力提高其管理水平和保教質量。通過高水平園結對、座談交流和觀摩學習等形式,將優質園的辦學理念、辦學規範、辦學內涵引入相對落後的幼兒園,深化優質園輻射帶動作用。

2.4要強化管理,促進學前教育規範發展。不斷加強對學前教育工作的依法管理,進一步規範各類幼兒園的辦學行為。對民辦幼兒園進行全面的摸底調研,在此基礎上,切實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整頓、完善和提高,規範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對違章違規的幼兒園依法查處。嚴格審批制度,加強對學前教育單位收費的監管,對全市幼兒園收費問題進行調研,健全幼兒園成本核算機制,加大幼兒園收費備案審查力度,確保學前教育收費的.規範化、制度化。加強對幼兒園安全保衞工作的監督管理,整治、淨化周邊環境,為幼兒的人身安全和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2.5關於幼兒教師工作細則。冬季保育的重點:中大班要在此季節教育幼兒學會自己拉褲子、掖衣服;託小班教師要特別關注和幫助幼兒整理好衣褲,保證幼兒不露肚皮受涼;要注意運動前和運動中幼兒的穿衣量以及何時增減衣服;冬季幼兒的衣物特別多,要重視幼兒衣物的管理;特別是要保證幼兒一定的户外活動時間。幼兒外出活動時,保育員或教師將教室門窗打開換氣;冬季飯菜易涼,要有措施保證幼兒始終能吃上熱飯熱菜。夏季保育的重點:要控制和管理空調使用的温度,保證幼兒户外活動時間;要控制飯菜、開水進班時的温度,防止燙傷幼兒;廚房及教室等的紗門紗窗要在春季就安排相關人員來檢查和更換:每週末請防疫站專業人員對各班的廁所及園內易滋生蚊蟲的地方進行滅蚊處理。綜上所述,我們必須認識到學前教育重要性,讓我們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的人。

參考文獻:

[1]馬興華.學前教育發展中政府職能分析[D].華東理工大學,2012.

[2]周睿.縣域學前教育發展支持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

[3]滕瓔.公共管理視野下浙江省農村學前教育發展模式研究[D].浙江師範大學,2011.

學前教育論文13

摘要:我國教育系統是由多個部分組成,其中學前教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隨着教育的發展,學前教育逐漸被社會關注和重視,但是隨着近年來課程改革教育的不斷深入,學前教學課程目標實施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的問題,造成學前教育課程目標的順利實施。就學前教育課程實施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的分析,並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方法,促進學前教育課程目標的實施。

關鍵詞:學前教育;課程目標;問題;方案

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課程目標是教育發展的重要指向,同時也是對教學工作的定位和實施。目前學前教育的基本研究方向就是課程目標的實施。現階段我國學前教育在課程目標的實施過程中,存在目標理解不清晰、貫徹力度不夠、對目標實施過程不關注、缺乏學前教育隱性課程等問題。因此,探討學前教育課程目標的實施中存在的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是促進學前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學前教育課程目標實施中的問題

1.教育目標理解不清楚,貫徹力度不夠

兒童教育的起始階段就是學前教育,學前教育具有啟蒙教育的特點、導向性、基礎性等。兒童在學前教育中主要是培養其基本的生活能力、適應學校環境能力,養成潛在的學習意識。在學前教育中注重的是對兒童智力的.開發和對學習興趣的培養,是兒童學習的重要階段。但是在實際學前教育發展的過程中,學校教師對學前教育的發展目標理解得不夠清楚,對兒童的培養目標理解得也不夠到位,在進行課程內容實施和選擇過程中,沒有根據兒童的成長特點和身心特點對內容進行準確把握,即使選擇了適合的課程內容和課程目標,對其貫徹的力度也不夠,並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對學前教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開展起到了阻礙的作用。

2.混式教育目標的實施過程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和深入,相比較傳統的學前教育比較注重學生的成績而言,新課程目標下的學前教育發展更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成績作為學生考核的一種標準,但絕對不是唯一標準,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學習能力也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關注和培養的重點。但是在現階段學前教育中,仍然存在只注重學習結果,不注重學習過程的現象,這樣不僅影響了學生健康成長,還嚴重影響了學生全面綜合發展。教師更應在引導兒童完成課程內容的過程中培養兒童獨立思考問題,深入探究問題的能力,努力培養兒童的創造力和思維能力。

3.缺乏對學前教育隱性課程目標的關注

現階段我國學前教育的教學內容多為教育部門要求課程,但是相關的適應兒童身心發展的課程並不健全,這樣不僅影響了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還阻礙了兒童全面綜合的發展,學校缺乏學前教育隱性課程的關注是不利於兒童綜合素質的培養的。

二、學前教育課程目標實施策略研究

1.明確學前教育課程目標,加大實際貫徹力度

為使學前教育能健康的發展,明確學前教育課程目標,並加大實際的貫徹力度是其重要的基本保障。作為學校學前教育的教育者,教師和學校都應該對學前教育課程的目標有清晰的瞭解,並能用實際行動實施課程教學目標。在經過詳細閲讀學習國家教育部頒發的新課程目標實施標準後,應響應國家的號召,針對兒童的成長特點制定相適應的兒童發展目標,以這個發展目標作為兒童系統發展的指導性方向,最大限度地促進兒童身心、道德、智力等健康全面的發展,實現課程目標,達到預期效果。

2.關注學前教育目標實施過程

在學前教育目標實施的過程中,由於教學活動對課程目標的實施過程關注的較少,造成課程目標的流失,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中,要加大學前教育目標實施過程的關注度,將教育目標的實施過程和結果共同作為考核的內容,量考核的標準多元化,建立起多元化的考核標準,使成績評價體系更科學化、公平化,對兒童的成績和能力有一個客觀、正確、全面的評價。教師在實際的學前教學活動中,要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的培養,在提高教學效果和課程目標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學習態度。

3.發揮隱性目標作用

隱性課程對兒童的成長髮展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學校對學前教育體系的課程設置應將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相結合,全面促進兒童健康發展。對於顯性課程來説,教師要做好對顯性課程的發展,而對隱性課程來説要做好對隱性課程的發掘,促進兒童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和發展。學前教育是兒童學習發展的基礎階段,也是啟蒙階段,對兒童長遠的學習和發展有重要的意義。針對現階段學前教育課程目標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學校應結合實際情況,明確課程教學目標、加大實施力度、提高目標實施過程關注、發揮隱性課程作用等老促進學前教育課程目標的實施,保障學前教育的課程實施能達到預期效果,推動學前教育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向海英.學前教育課程創新研究[D].山東師範大學,20xx.

[2]張娜.學前教育課程模式設計研究[D].華中師範大學,20xx.

[3]牛志梅.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研究[D].河北科技師範學院,20xx.

[4]杜小紅.學前教育課程目標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時代教育,20xx(2):246.

[5]馬富成.學前教育課程目標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內蒙古師範大學,20xx.

學前教育論文14

一、聲樂技巧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彈唱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學前教育專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力求做到重難點突出,而彈唱能力的培養便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之前,應該精心設計課堂的每一個環節,通過科學、有效的手段,讓學生掌握成熟的聲樂技巧,從而提高學生歌曲彈唱能力。在實際的聲樂教學中,由於學生聲樂技巧的侷限,但教師聲樂教學轉向兒歌版塊時,學生便對演唱感到力不從心。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忽略喉頭、聲音位置及呼吸的穩定性,造成白聲演唱。因此,學生認識上的不足,成熟的聲樂技巧的缺乏,造成演唱與標準存在較大偏差。此外,有的學生甚至錯誤地認為兒歌的標準唱法應該是白聲演唱。對此,教師應該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糾正學生錯誤認識,通過示範引導學生保證兒歌演唱的音色效果,並緩和氣息,保證聲音處於高位置,力求準確發音,這樣才是歌唱的理想狀態,可以保證彈唱質量。由此可見,聲樂技巧在學生彈唱能力的培養中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要促進聲樂技巧有效地傳授給學生,可以從以下方面實現。

二、聲樂技巧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彈唱能力培養的具體應用

(一)抓住作品的精髓

演唱兒童歌曲,不僅意味着將歌曲填詞、旋律帶傳達出去,更意味着演唱者對作品作者情感體驗的一種生動演繹,而這種情感體驗在某種程度上説就是作品的精髓與靈活,抓住了這一點,歌曲演唱才具有着真正的意義。演唱者要確保自己的音色處於最佳狀態,發音準確、清晰,有效將自己的情感體驗傳達給聽眾,引起觀眾對自己情感體驗的共鳴。因此,演唱者在彈唱歌曲時,應該深入分析作品的背景、風格及語言層面背後承載的沉甸甸的感情,然後在歌曲演唱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情緒。根據作品作者表達音樂形象的不同,相應轉換演唱音色與情緒,保證歌曲表達的準確、形象和生動。總之,演唱者在演奏歌曲時,首先要保證正確唱法,再結合對作品感情的體驗,不斷進行變換,以保證作品的精髓能準確、全面地傳達給聽眾。

(二)以唱為主,彈為輔

在進行兒歌演奏時,應該在着力演唱的基礎上,輔以彈奏,做到演唱與彈奏的有效結合,從整體上提高表現的韻味。因此,學前教育應該有效協調學生的聲音技巧與彈唱能力。首先,確保學生唱姿的正確。學生在演唱兒童歌曲時,應該坐着唱,有效結合單獨演唱和單獨彈奏,保證二者之間的協調、平衡。其次,要正確區分“主”與“輔”。彈唱絕不是一個獨立的過程,其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如若“唱”是展示和表達的焦點、主體,那麼“彈”便是綠葉、是襯托與輔助。“唱”若失去了“彈”,難免會黯然失色、枯燥無味,而“彈”失去了“唱”就相當於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失去現實意義。因此,要保證演唱的統一性、整體性,應該有效實現“唱”與“彈”的結合,以唱為主,彈為輔。這樣才能切實提高演唱的質量與水平。

(三)掌握聲音教學技巧

傳統教學模式比較僵化、單一,教師過於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層面的灌輸,忽略了學生實際演唱能力的培養,造成學生真正面對舞台上感覺力不從心,表現力不足。因此,教師應該突破傳統教學模式侷限,實現教學模式創新。在開展音樂教學時,教師應該準確、全面地掌握音樂教學的情感性、教育性、實踐性與科學性等特性,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教學,確保每個學生通過學習都有所進步和提高。教師應該確立正確的教育理念與思想,在強化學生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髮散思維,開闊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演奏能力,保證學生在理論、實踐及表現力等方面得到協調發展。此外,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在深入瞭解本班學情的基礎上,借鑑先進、成熟的教學經驗,根據新時代提出的新要求,不斷進行教學經驗總結,實現教學方法的與時俱進。

三、結束語

歌曲彈唱集藝術與技術於一身,教師在進行學生的演唱訓練中,應該確保學生正確掌握歌唱發音,保證發音的清晰,掌握基本的彈唱方法與技巧。此外,引導學生深入全面分析、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把握深層含義,準確地融進情緒和進行情緒變換,突出作品的藝術風格,確保作品形象和感情形象生動地演繹出來,引起聽眾的共鳴,這是彈唱訓練的最終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確保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更應該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高他們的舞台表現力。因此,應該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在實際教學中,做到以唱為主,彈為輔,將作品精髓完美地傳達給聽眾。

學前教育論文15

一、學前教育超前化的弊端

作為教師都知道。因為孩子的家庭因素成長環境不一致,導致孩子身心發展不統一,這就要求教師要發現孩子的個性差異,同時也要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我們不能制定統一的標準。要因材施教引導他們全面發展。作為教師對教育超前化,對孩子的身心發展有很大的影響。孩子升學後有自我滿足感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你想,在幼兒的學前階段就機械式學習知識,升到一年級後對老師所説的化不以為然,會出現教師和學生各行其是的現象,他們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那麼孩子要如何面對更深的知識?沒有好的學習習慣,沒有學習興趣。父母忙於工作,爺爺奶奶只負責孩子的温飽,不關心他們在想什麼。我們都看到事物的表面,不知道督促孩子在課外進行學習。急於求成的給孩子灌輸知識,會導致孩子身心發展受阻,孩子付出很多努力犧牲了很多方面的發展。由於急於求成的心理和所運用的方法不當,長此以往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要正確認識兒童觀、教育觀

教師要培養學生的獨立性,讓學生在教師的教育下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一位著名的學者説過“人心不是空白的,經驗都是積累出來的”這就充分説明了孩子未來有什麼發展是由我們的教育方式決定的。教師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孩子在幼年時需要運用寓教於樂的教育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鼓勵學生多表達多傾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教書要組織一定課堂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互相合作,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要進行因材施教,教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產生的問題,發現他們的優點。對學生進行表揚,增強學生自信心。讓學生在活動中瞭解社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要重視課堂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知識積累經驗,積極引導學生。為學生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只是採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機械性得讓學生進行記憶。沒有采用創新式的教學模式。教師的教育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兒童的積極性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到教育既不超前又不滯後。真正做好教育工作,讓學生在教育超前的形式下不要產生滿足心理。只要這樣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那麼在教學中改變這種傳統觀念,我們要從以下方面做起:

1、作為國小教師要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對學前兒童進行教育宣傳。以孩子為教學主體成為教育的'主導者。

2、家長要和教師保持溝通,明確學校的教學目標。讓學生在學習時不會產生超前的感覺。

3、社會各相關部門可以通過電視,網絡等方式進行宣傳,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避免超前教育對學生的危害。

三、“教育超前化”的危害

1、“超前化”教育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的創造能力被侷限。讓兒童在教師的幫助下發揮自己的特長,在“超前化”教育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特點。結果沒有取得理想效果。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導致學生對學習沒有積極性。“超前化”只追求表面效果,忽略了學生的自然成長規律。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大量知識,由此演變出了新的教學方法教學+實踐的手段。幼兒園應該為兒童提供健康的生活環境,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讓幼兒的童年在歡樂中度過。學校應注重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對國小生的教育要從啟蒙是開始,可是對學生的教育教師一直採用死板的方法進行教學。這種傳統的方法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超前化”所取得的成果不是很明顯,而且對資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費。很多家長覺得對孩子教育越早越好,但是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實驗表明:兩個雙胞胎,在出生的一年後開始練習爬樓梯,另一個孩子在出生兩年後開始練習爬樓梯。“超前化”的教育會隨着學生的成長逐漸顯示出優勢。為了追求這種優勢,家長們煞費苦心,花費了大量的金錢。為了使孩子的學習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給孩子報一些輔導班,購買了複習資料,對孩子的特長更是尤為關注,花費了大量花錢。學校實行“超前化”教育只考慮當前的優勢,學生進入大學後更重要的是發揮創造能力。這就是“超前教育”往往忽略這一特點,導致教育發展相對滯後。

四、結束語

“超前化”教育是導致滯後的原因,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學校需要改變這種傳統教學模式,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出新的教學方法,正確對待學前教育。堅決抵制國小教育超前化現象的發生。

標籤: 學前教育 論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jiaoyu/klpwl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