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谷 >

校園範例 >歷史 >

經典歷史典故15篇

經典歷史典故15篇

經典歷史典故1

從前宰羊時放完血,屠夫會在羊的腿上割開一個小口,把嘴湊上去使勁往裏吹氣,直到羊全身都膨脹起來,用刀輕輕一拉,皮就會自己裂開。這叫吹豬或吹羊。如果誰要説可以把牛皮吹起來,那就是説大話了,因為牛皮很大,而且非常堅韌,根本吹不起來。所以"吹牛"就是説大話的代名詞!

經典歷史典故15篇
經典歷史典故2

語句出自《周易》第二卦:坤卦。全句為: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整句意思是説,積累善行善德的家族,這個家族的福報不會斷絕,家族的後代也會承受福報。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這個家族會經常發生災禍,甚至連累後代。

古大德教人改心,現在人叫調整心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當以善念,當每晚省身,害人傷人之心切不可有,助人諒人之心還須思之,道家説禍福無門,惟人自召。人還是廣積德,深積陰德為好,信仰“德”沒虧吃的,德的能量甚大,荀子説,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易經》道,“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正所謂“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 。《朱子治家格言》説“倫常乖舛,立見消亡。” 人還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不要做事就要利兒,老子説;“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正所謂吃大虧得大福,不吃虧不得福。佛家説,“諸惡莫做,眾善奉行” 。蜀先主給傻兒子阿斗留下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箴言,但阿斗不信不聽,最終亡國奴一個,迴歸道德信仰才能根治當下芸芸眾生之疾。

經典歷史典故3

出自《論語》“憲問”篇

原文: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註釋:原壤:魯國人,孔子的舊友。夷俟:夷,有解釋為蹲的,也有解釋為箕踞,雙腿分開而坐。俟,等待。夷俟是説他蹲着或坐着等在那裏,很沒有禮貌。孫弟:同遜悌。

譯文:原壤叉開雙腿坐着等待孔子。孔子罵他説:“年幼的時候,你不講孝悌,長大了又沒有什麼可説的成就,老而不死,真是害人蟲。”説着,用手杖敲他的小腿。

評析:據説原壤和孔子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老熟人,遺憾的是直到老了之後,原壤還是那麼為老不尊。因此孔子才將他從小到老的一生加以數落,並指出這樣為老不尊的老人簡直就是害人蟲。從這個故事中我們體會到,每個人的年齡雖然隨着日月的流逝會一天天增長,但是如果一個人不學習,不提高自己,那麼不管年齡多麼增長,他的素養也不會提高。因此我們應該以此警示自己:不要放鬆對學習和個人修養的追求,到老了還被別人看成是為老不尊的“賊”。人必自重,然後人重之。當然,也有人覺得孔子對這位原壤老人太過嚴厲了一點,如果他覺得那樣度過一生也很快樂,我們又何必去苛求他呢?現代社會講究尊重多元文化,講究尊重個性,所以許多時候,對別人還是應該寬容一些為好。

經典歷史典故4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有兩個學生,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上課時,他坐在那裏,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裏卻想着:“要是現在到野外射下一隻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因為他總是胡思亂想,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結果,兩個學生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經典歷史典故5

??O將軍,明朝末年人。??O將軍的故事是怎麼樣的呢,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紅樓夢》第七十八回中,賈政講述了“??O將軍”林四孃的故事。當年一位恆王出鎮青州,他“好武兼好色”,令一班美女習戰鬥攻拔之事,其中林四娘“姿色既冠,武藝更精”,恆王讓林四娘統轄諸位美女,稱為“??O將軍”。

當然了,這位恆王是一個真正的“鬚眉濁物”兼草包,竟被“流賊”殺死。文武官員紛紛要獻城,“不期忠義明閨閣”,林四娘帶領眾美女夜襲賊營,力戰不支,殉王報國……有人考證,曹雪芹並非杜撰,歷史上確有其人其事。林四娘是明末崇禎年間的秦淮歌妓,後成為衡王朱常庶的寵妃,平生只參加過一次戰鬥,在戰鬥中香消玉殞,被人們稱為“??O將軍”。

到了清代,蒲松齡還把林四娘寫進了《聊齋志異》。

此事的考證是否可靠不得而知,但是歷史上層出不窮的“??O將軍”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她們不愛紅裝愛武裝,不繫明珠系寶刀,豔李濃桃臨戰場,讓婀娜和嬌媚在刀光劍影裏亮麗着。她們上馬殺敵,就是將軍;下馬後嫻靜美好,是為“??O”,稱之為“??O將軍”,用《紅樓夢》中的説法,是“妙極神奇,更覺嫵媚風流”。

我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O將軍”是婦好,她是商王武丁的妻子。甲骨文中有關她的記載有二百多條,她曾率領一萬多人的軍隊去攻打前來侵略的鬼方,並大勝而歸,因功勛卓着而深得國民的愛戴。

後來,她的墓中出土了帶有“婦好”銘文的“鉞”,是婦好生前曾使用過的武器,重八點五公斤。另一件虎紋銅鉞重九公斤。婦好使用如此重的兵器,可見她武藝超羣,力大過人。

在歷史中,雖然這些巾幗英雄不讓鬚眉,屢立功勛,但正式被皇帝冊封,列入國家編制的女將軍只有一位,她就是明末的女帥秦良玉,她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封侯的女將軍。

秦良玉是一位苗族姑娘,她驍勇善戰,足智多謀,自幼從父習文練武,善騎射,通詩文,戰功卓着。她統帥的“白桿兵”更是威名遠揚,這也是她自己獨有的一支部隊。

崇禎二年十二月,清兵繞道喜峯口,直抵北京城下。崇禎皇帝匆忙下詔徵調天下兵馬勤王。秦良玉聞訊,火速“出家財濟餉”,率“白桿兵”兼程北上。當時各地趕來的十餘萬官軍互相觀望,畏縮不前。唯獨秦良玉率先奮勇出擊,收復永平、遵化等四城,解除了清兵對北京的威脅。

為此,崇禎皇帝召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女將軍秦良玉,封其為一品夫人,充總兵官,加封少保。崇禎感慨萬千,寫下四首詩賜給了秦良玉,誇讚她的功績。其中“世間多少奇男子,誰肯沙場萬里行”這一句是非常值得體味的。在國家危在旦夕的時候,崇禎皇帝對男人們也許是不抱什麼希望的,他們是靠不住的。明末的男人們也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這一點。

經典歷史典故6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釋義】完:完整;璧:寶玉。將寶玉完整地歸還給趙國。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主人。

【歷史典故】

戰國時期,趙惠王得到了一塊稀世珍寶——和氏璧,秦昭襄王聽説後,也想得到這塊寶玉,便派使者帶着書信來見趙惠文王,説:“秦王情願拿出十五座城池來換這塊和氏璧,不知趙王是否答應?”

趙惠文王拿不定主意:給吧,怕上當,不給吧,又怕得罪秦國。這時有個宦官對趙王説:“我向大王推薦一人,此人名叫藺相如,他見多識廣,足智多謀,我想讓他去秦國,肯定能將這件事處理妥當。”於是,趙惠文王就派藺相如為使者,出使秦國。

藺相如來到秦國後,就獻上和氏璧,哪知秦王看了讚歎不已,根本沒有歸還的意思。藺相如看了暗暗着急,這時,計上心來,他對秦王説:“大王,這塊璧上有一個小小的污點,讓我指給大王看吧!”秦王聽了信以為真,把和氏璧遞給了他。

藺相如拿着和氏璧,退到一根柱子旁,對秦王説:“看來大王並非誠心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那就莫怪人小無理了。大王要是逼我的話,我就連同這塊璧一同撞在這根柱子上!”秦王怕傷了璧,忙命人拿出地圖,將要交換的城池指給藺相如看。藺相如心知他只是做做樣子而已,於是對秦王説:“和氏璧不是一般的璧,趙王在送璧之前,齋戒了五天,大王也應齋戒五天,並在朝堂上舉行隆重的儀式,我才敢把璧獻上。”秦王無奈,只得答應了藺相如的要求,準備齋戒儀式。

藺相如晚上則偷偷地派人帶着和氏璧回到了趙國。到了第五天,藺相如不慌不忙地對秦王説:“秦國很少有講信義的君主,所以我怕受騙,就把璧送回去了。天下都知道秦國是強國,趙國是弱國,大王如果真想要那塊璧,就先把十五座城池割讓給趙國,趙國一定將璧呈上。”秦王很生氣,但藺相如説得句句在理,只能就此作罷。

【成長心語】

俗話説:“受人之託,忠人之事。”當我們的身上肩負着別人的託付時,心中便也有了相應的責任感,這是一種美德、一種信譽,也是一種道德規範和行為準則。藺相如憑藉自己的智慧與膽識,將趙王的託付順利完成,這就是一種擔當。在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只有像藺相如一樣勇於擔當責任,才能獲得朋友的信任,從而得到最大的回報。

經典歷史典故7

發生在西漢時期的同姓王聯合大叛亂"七國之亂"和西晉時晉朝皇室內宮爭權奪利的"八王之亂",給當時的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社會生活被搞得一團糟。後來人們便將這兩次叛亂聯繫起來,構成了"亂七八糟"這句成語。

經典歷史典故8

  那一場絲綢危機

公元522年,歐洲人突然得到一個絕望的消息:蘇州的絲綢來不了了。因為從公元519年開始,在位的梁武帝大手一揮,要北伐,要一統天下,國際貿易之類的小事,也就靠邊站了。於是,江南沿海原本用作外貿的大批民船,被樑朝政府大批徵為軍用。沿海民船一下子減少了4/5。船少,送出去的貨也少了,也只好對不起大洋彼岸的洋兄弟了。

可是,絲綢當時在歐洲是緊俏商品,沒有絲綢的後果很嚴重,大量的手工業倒閉,經濟大蕭條不説,還鬧出誤會來了:歐洲當時封閉,不曉得蘇州發生了什麼事,只曉得每年絲綢是從波斯倒手轉賣過去的,現在貨少,絲綢價格上漲,他們認為肯定是波斯人從中搞鬼。

偏偏此時東羅馬的皇帝就是在西方大名鼎鼎的查士丁尼。按照許多西方歷史學家的説法,他是和後來的拿破崙、希特勒齊名的好戰分子,沒事還要找事,何況現在有人動了他的絲綢。

既然認定了是波斯人搞鬼,他就不客氣了,先找波斯人談判。波斯人喊冤:蘇州不給絲綢,關我啥事!

查士丁尼認死理:那就是你的事,不給絲綢就是找打!誤會很嚴重,後果很慘烈,東羅馬與波斯,兩個當時西方最強大帝國,從公元540年起開戰,你死我活整整打了三年,雙方均損失慘重,兩國交界的中亞西亞地區,基本被打成焦土。

兩國打得正歡的時候,蘇州還比較太平。梁武帝終究只是個花架子,在長江邊境張牙舞爪地準備了幾年,所謂的“一統天下”卻還是乾打雷不下雨,幾十萬水師除了搞搞演習,基本上是光説不練。在光説不練的日子,蘇州當然很幸福,雖然出口搞不成了,可那時候樑朝南進,大量百姓移民嶺南,蘇州的紡織品也就一股腦的轉內銷了。紡織技術的南下,就是從這時候開始。

不過,歐洲人急得乾瞪眼:絲綢紡織是中國的傳統技術,樑朝法律規定,有擅自教外國人紡織技法者,一律要處死刑。不幹瞪眼,還能怎麼辦?

公元545年,有兩個特殊的人造訪了蘇州——兩個印度和尚。

他們的姓名在史書上五花八門,只知是當時著名的大師。正好彼時在位的梁武帝也信佛,自然熱情招待,可兩人一不要錢,二不要官,就提了一個要求:您讓我們去蘇州轉轉吧。

僧人嘛,自然是弘揚佛法。去蘇州當然好,梁武帝大筆一揮,準了。

可這兩個人到了蘇州,沒事總喜歡遛彎,尤其喜歡往絲綢作坊跑。碰到紡織工匠,就東家長西家短的拉家常。就這麼在蘇州遛了幾年彎。等到走的時候,兩人一人拿了好幾根竹竿,扛着和人們告別,説是回家給鄉親們瞧個新鮮。其實,竹竿裏夾帶着養蠶紡絲的祕密。

這只是一件雞毛蒜皮的小事,兩個外國人,在蘇州傳了幾年教,接着回家當“海歸”了,沒什麼新鮮的,可實際上不然。他倆到了印度,卻並沒有回家,而是轉船繼續向西。直到公元552年,他們歷經長途跋涉,來到了東羅馬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謎底才終於揭開:兩個印度高僧,真實的身份是間諜,來蘇州的目的,就是學習紡織技術。

原來,打仗打得吐血的東羅馬皇帝查士丁尼在吐完血後,總算立下了自力更生的志向。買不來絲綢,我自己造!不會造?可以學!中國太遠沒法去?沒關係,敢去中國的,重金封賞。然後,就有了之前的一幕:蘇州迎來了兩個勇敢的印度人。

在西方的史學界,這兩個印度人的蘇州之旅,素來被看成一件大事。後來的法國啟蒙主義思想家伏爾泰把兩位印度人造訪蘇州,與之後的造紙術、印刷術和火藥的西傳,並稱為“西方文明崛起的三件大事”。在當時看,意義同樣非凡:學會了養蠶紡織的歐洲人,開始有了自己的紡織工業,今天的敍利亞、黎巴嫩地區,乃至意大利的佛羅倫薩,都是當時歐洲著名的紡織中心。

絲綢之路開通數百年來,中國對於絲綢貿易的壟斷從此被打破,自力更生的查士丁尼也因此成為和後來查理大帝齊名的歐洲“聖君”。

十多年後,當年搞“軍演”的粱朝已經亡國,取而代之的陳朝皇帝詢問蘇州的税收情況,地方官苦着臉做無奈狀:這兩年不知道怎的,賣到海外去的絲綢價格大跌。

  倖存的猶太人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批猶太人被希特勒的納粹集中營囚禁起來,然後被殺害。據不完全統計,在這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全世界約1/3的猶太人被殺害。

但是,哈佛大學研究猶太人發展史的專家發現,在這場大屠殺中,有一個奇異的猶太人羣體得以倖存。研究者們把這些倖存者與戰前就移居美國的猶太人相比較,發現他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很低。而那些具有較高教育程度的人幾乎無一倖免。

讓人驚訝的是,這些被納粹視為將來肯定無所作為的普通人,日後的成就卻比生活在美國的那些沒有經歷人生磨難的猶太人大得多,收入也比他們高得多。在以色列,這些從納粹集中營回來的人,很快成為國家復興的中堅力量以及各個行業的領軍人物。

這些沒有接受過什麼高等教育的猶太人,經歷磨難後為什麼有了爆發的力量?他們成功的祕密是什麼?

後來,研究者們發現,這些人在納粹集中營的時候,並不像那些精英們那樣一成不變,擺出與納粹勢不兩立的架勢。他們的頭腦十分靈活,能夠針對環境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生存方式。他們都堅守着這樣的人生理念:只要朝着積極的方向改變,便無須羞恥。為了活下來,他們選擇了隱忍,並在改變中一步步接近自己的目標。

哈佛大學的研究者把這個例子作為一個重要的信條傳遞給學生,希望他們走上創業之路時,不要學習納粹集中營裏那些故步自封的猶太人,而要學習這些倖存者。

事實上,我們很多人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明明已經接收到了新信息,卻對既定計劃不思改變,拉不下臉來承認錯誤,更不肯重新考慮修正原來的策略或方法,致使錯誤程度不斷加深,以致造成更大的失敗。

任何一個聰明的人都知道,最好的計劃往往是在信息並不齊全的狀態下制定的,任何成功之路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所謂曲徑通幽、柳暗花明説的就是這個道理。

  一個戰勝皇帝的德國老人

1888年,德國正式進入普魯士大帝威廉二世的統治時代。經過十幾年改革的德國,經濟騰飛,軍事迅猛膨脹,已經成為新的歐洲強國。年輕氣盛的威廉二世更是霸道得不可一世。

在戰場上威風凜凜的威廉二世有個好習慣,就是閒暇時間喜歡獨自坐在書房裏博覽羣書。為了方便,他在柏林波茨坦皇城旁邊建造了一所豪華的書房。

幾天後,正在書房讀書的威廉二世,突然聽到嘎吱嘎吱的響聲,他讀書的興致完全被打攪了,他打開窗户一看,對面是一座用風車作動力的磨坊,在風力的作用下,磨坊外的風車嘎嘎吱吱地旋轉。

威廉二世氣憤地對手下的官兵説:“去告訴磨坊主讓他搬到別的地方去。”官兵得令後,馬上找到磨坊主,氣焰囂張地説:“皇帝命令你兩天內搬離波茨坦,否則後果自負。”

磨坊主是位60多歲的德國老人,聽到官兵的叫囂後,沒有反駁,還是安靜地幹着手頭上的活。兩天後,官兵吃驚地看到,磨坊的風車還在旋轉。

官兵們勃然大怒,要對老人無禮,老人理直氣壯地説:“我家祖祖輩輩都在這裏養家餬口,為什麼新國王來了,我就要搬走?要嫌棄這裏喧鬧,那他搬走好了。”

什麼,你竟敢讓皇帝搬走?簡直是膽大妄為,官兵們欲大發。沒想到老人完全不懼怕官兵,底氣十足地説:“俾斯麥首相十幾年前就頒佈了法典,保障居民的權益,你們不能欺人太甚。”

説完,老人坐在門口,以死抵抗官兵的入侵。霸道的官兵執意把老人抬走了。萬般無奈之下,老人一紙訴狀遞交到國家司法機構——法老院,把皇帝告上法庭,開啟了平民百姓狀告當朝皇帝的先河。

法老院衝破重重阻力還是受理了此案,開庭那天,執法官問老人:“究竟是先有磨坊還是先有書房?”老人答,先有磨坊。執法官斬釘截鐵地説:“到此事情就簡單了,按照先入為主的慣例,要搬只能搬書房。”

老人聽到判決結果老淚縱橫,他成為德國曆史上第一個靠法理戰勝皇帝的平民百姓。

威廉二世知道結果後,極為震怒,欲給執法官施壓。首相俾斯麥趕緊進言:“大帝,我們要想讓德意志帝國更加強大,就必須遵循法理原則,否則十幾年的改革成果將前功盡棄。”

經過三思後,威廉二世最後服從了執法官的判決,將書房搬到了別處。在威廉二世統治時代,德意志也正是靠着法理的引擎,極度膨脹,迅速崛起為歐洲新的霸權國。

後來,老人的磨坊得以保存到今天,成為波茨坦著名的旅遊景點,磨坊裏豎立着一個慈祥而倔犟老人的雕塑,上面刻着:一個戰勝皇帝的德國老人。

一個小小的磨坊敢於和威嚴的皇宮相對而生,這或許就是德國崛起的一個縮影。

經典歷史典故9

南朝劉宋時到中國來的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羅,他就是靠“換腦袋”來學中國話的,一夜之間就學會了。對,不出你所料,這又是一個渾身散發傳奇色彩的和尚,畢竟,但凡高僧,他怎麼可能只會唸經嘛!

求那跋陀羅,中天竺人,婆羅門種姓,家裏不信佛法,信奉外道。他小時候受到了完備的教育,通達五明,天文歷算、醫方咒術,凡是婆羅門該學的,他都學得很精通。後來看到了佛教小乘論典《阿毗曇心論》,頓時對佛法心有嚮往,就想出家。但他家裏堅決不同意,於是他只能遠遁他鄉,出家後,刻苦學修,博通小乘三藏。之後,他又棄捨小乘,改學大乘。

求那跋陀羅去投大乘師父的時候,師父為了試試他和大乘的緣分,就讓他在諸多經匣之中隨意抓取,類似小孩抓週的遊戲。求那跋陀羅抓了兩部經,打開一看,一部是《大品般若經》,一部是《華嚴經》。師父很高興,覺得他和大乘特有緣分。後來他又寫信給家裏,勸服了父親,於是全家改信佛教。

學成後,求那跋陀羅就開始雲遊,有次在海上遇到風停水竭之難,他發動全船人同念觀音,很快化險為夷。他的神異也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劉宋元嘉十二年,公元435年,求那跋陀羅從廣州登陸,來到了中國。宋太祖把他迎請到京城建康(南京)供養,一時貴胄盈門,風光無限。在當時中國義學僧們的協助下,他譯出了《楞伽經》、《勝?經》,從學者有七百之眾。丞相南譙王劉義宣也對求那跋陀羅執弟子禮,出鎮荊州的時候就把求那跋陀羅帶到了荊州,住在辛寺。很多高僧都曾住在這裏,包括我們以前談過的法顯。求那跋陀羅在這裏繼續譯經,譯出了《央掘魔羅經》等等。

求那跋陀羅直到那時為止也不怎麼通達漢語,他譯經是靠傳譯,然後通過往還問答、反覆核對再定稿。但是劉義宣對僅僅閲讀翻譯過來的經典已經感到不滿足了,所以他就請求那跋陀羅講解《華嚴經》。請法者位高權重,這當然是一個硬性任務,不可能推諉。但求那跋陀羅並不怎麼會講漢語,單靠傳譯,他又覺得不能完全表達,情急之下,他就還是那招:求觀音。

有用嗎?有用。

求那跋陀羅日日夜夜地求觀音菩薩加持,有一夜忽然夢見一位穿白衣、持寶劍、提着一個人頭的人問他:“你在發什麼愁?”求那跋陀羅就對白衣人説了苦惱。那人説,沒事兒。當即提起寶劍把求那跋陀羅的腦袋砍了,再把自己提着的那個人頭給按在他脖子上,説你轉頭試試痛不痛。求那跋陀羅試了試,不痛。第二天,他忽然就會説中國話了,而且説得特別好。從那以後,他就正式開始講經説法。

元嘉末年,南譙王劉義宣老做怪夢,求那跋陀羅預言説,京城要出禍亂了。果然,不久文帝被太子劉劭所殺,劉劭又被兄弟劉駿所殺,劉駿即帝位,就是宋孝武帝。後來,劉義宣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忽然就要起兵造反。求那跋陀羅知道事必不成,但苦勸無果,還被劉義宣逼着跟造反的一起走。結果梁山大敗,劉義宣自刎身亡。

當大敗之時,求那跋陀羅所在的戰船離岸很遠,他又不會水,根本逃不走。萬般無奈,老辦法:求觀音。求那跋陀羅一邊稱念觀音菩薩名號,一邊抓起根竹竿就往江裏跳。跳到水裏,忽然有個小孩兒從後面出現,抓着他就走。求那跋陀羅還很奇怪,説你這個娃娃如何能救我啊!但恍惚之間,就忽然走到岸上去了。求那跋陀羅想脱下衣服贈與那孩子,那孩子卻早已不見蹤影。

劉義宣戰敗了,但孝武帝對求那跋陀羅仍然很傾慕,客客氣氣地讓人把他送到京城。後來求那跋陀羅和劉義宣之間十年的往來書信被發現,無一字涉及軍事,證明他確實沒有參與叛亂,於是更加受到孝武帝的禮遇。有一次孝武帝跟他開玩笑説:“你還想不想丞相(劉義宣)呀?”求那跋陀羅當即回答:“我受他供養十年,怎麼能忘記他的恩德?希望陛下允許我為他燒香三年。”孝武帝很感動,當即恩准。求那跋陀羅這個回答,可見他是相當有政治智慧。如果他一口咬定不想了,那麼孝武帝必將介意他是無情無義的牆頭草。如果他張口結舌不知怎麼答,孝武帝又會懷疑他顧戀舊主,並不誠心歸順。倒不如坦坦蕩蕩答這一番話,既顯得有情有義,又顯得心懷磊落,孝武帝反而深受感動。實際像這樣需要急智的場合求那跋陀羅不止遇到一次,但每一次他都能和君主對答如流。

但皇帝總是不太好伺候的。大明六年,劉宋出現了大旱,祭祀山川好幾個月,一點用也沒有。於是孝武帝給求那跋陀羅下了個不講理的死命令:去求雨!要是求不下來,你就別回來見我了。求那跋陀羅也很硬氣:好,求不下來我就不回來。當然,三下五除二他就把這雨給求下來了。

求那跋陀羅的神異多了去了,比如他還會驅鬼,這對他來説不過雕蟲小技。他大部分的人生都在陪伴劉宋的統治者們,為他們預言,為他們占卜,為他們擺平自然災害,安慰帝王們的心情,活得就像一箇中國人傳統印象中的“高僧”一樣。但這些神異卻多少有些掩蓋了求那跋陀羅在中國佛教史上真正最有意義的身份:譯經師。也許只有當翻開《楞伽經》、《勝?經》的時候,人們才會想起他是多麼好的一位學問僧。

泰始四年,公元468年,求那跋陀羅感到自己不行了,於是他便向王公大臣們告別。臨終的那一天,求那跋陀羅久久地望着天空,他看到了天上繽紛而落的花朵和諸佛的慈顏。安然而逝的求那跋陀羅譯師,終年七十五歲。

經典歷史典故10

【鄭人買履的典故出處】(戰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説左上》。

【鄭人買履的典故釋義】履:鞋子。鄭國人買鞋子只相信自己測量的尺寸,而不自己試穿大小。諷刺不懂變通、不尊重客觀條件的人。

【鄭人買履的歷史典故】

古時候,鄭國有一個人想買一雙鞋子,他先在家裏量好了自己腳的尺寸,用一根繩子記錄下來,他隨手將繩子放在座位上,就出門了。

他來到集市上賣鞋的店鋪裏,左挑右選,終於看好了一雙鞋,正準備買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量尺寸的繩子放在家裏忘帶了,就説忘了帶尺寸,要回家拿來尺寸再買,説完就走了。

他匆匆忙忙地趕回家,拿了放在座位上的繩子後,又匆匆忙忙地趕回集市。來回花了將近兩個小時的時間,等他返回集市的時候,太陽都要下山了,大多數店鋪已經關門了。他來到賣鞋子的店鋪前,看到已經關門了,再看看自己腳上鞋子的大洞,十分沮喪。

旁人問他:“你給自己買鞋,為什麼不直接試試大小,非要按量好的尺寸買鞋呢?”他説:“我寧可相信我量的尺寸合適,腳卻不一定準確。”

【成長心語】

《易經》中説:“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人要有一定的靈活性,突破定式思維,才能讓一切變得更容易、簡單。無論是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和困難,還是提升自我,善於用變通的思維和方法是有助於一個人取得成功的。變通決定出路,學會變通,就能在種種困境、麻煩面前遊刃有餘。不變通,就無法創造更高的價值;不變通,就只能守在原地,永遠無法突破。從那個已經約定俗成的“框架”中跳出來,別讓那個已經量好的“尺碼”,成為前進路上的絆腳石。

經典歷史典故11

【出處】(春秋)左丘明《左傳》和(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鄭玄傳》。

【釋義】同室:自己人;操:拿起;戈:古代的兵器。自家人動刀槍。比喻兄弟自相殘殺。泛指內部鬥爭。

【歷史典故】

春秋時期,鄭國大夫徐吾犯的妹妹徐吾氏長得特別漂亮,人見人愛。下大夫公孫楚和上大夫公孫黑見過她之後,都想娶她為妻。下大夫公孫楚送了聘禮,訂為未婚妻;上大夫公孫黑傾慕徐吾氏的容貌,也送來禮物,強作婚約。公孫楚與公孫黑都是貴族,而且是堂兄弟,徐吾犯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是好,只得去請教執政子產。子產聽了徐吾犯的講述後説:“因為國家政治不清明,所以才會出現兩個大夫爭奪妻室的事情,這不是你的過錯,還是讓你的妹妹自己做決定吧。”

徐吾犯讓二人分別來求親。公孫黑穿着華麗的服裝,將聘禮置於堂上;公孫楚穿着軍服,在院中射箭,接着跳到車上離去,他沒有再送禮,因為之前他已給過聘禮,認為不需要另送。徐吾氏在屋內認真地觀看了兩位大夫的行動,選擇了自己的情人。她認為公孫黑確實漂亮,但不能做自己的丈夫,而公孫楚表現出了男子漢氣概,決定嫁給他。她的哥哥尊重她的意見,徐吾氏遂同公孫楚結為伉儷。

但這件事情到此並未結束,失敗的公孫黑很不甘心,一氣之下,全副武裝闖入公孫楚的家中,聲稱要殺死自己的堂哥,以奪取徐吾氏。公孫楚聽了他的話也不甘示弱,執起武器與公孫黑打鬥起來,結果在打鬥中,公孫黑不幸被擊傷。

【成長心語】

如公孫黑與公孫楚這般同室操戈的事件,在歷史上不勝枚舉,或為名利,或為美女,或為權勢……無論是為了什麼,這樣的事情不斷髮生,直到今天,它還在上演。其實,家不但是可以躲避風雨的港灣,還是你茁壯成長的土壤。兄弟姐妹間雖然免不了爭吵,但畢竟是孩童往事,最終不會妨礙血濃於水的親情發展。放眼今天社會,有許多家族企業皆由兄弟姐妹攜手合作,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聯手經營、相互激勵、共渡難關,最終成就一方大業而受人敬慕。所以,兄弟之間一定要互相幫助和扶持,只有團結起來,才能成長、進步,成就事業。

經典歷史典故12

【出處】《論語·述而》。

【釋義】三:虛數,泛指幾個人。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為我的老師。指應該不恥下問,虛心向別人學習。

【歷史典故】

孔子非常重視學習的作用。他自稱不是天才,而是通過勤奮學習才成為有學識的人的。所以,他終生都在努力學習。只恐自己學得不夠,趕不上別人,因此廢寢忘食,樂此不疲,做到了活到老,學到老。孔子進了魯國開國祖先周公的宗廟,事事都向人請教,於是有人譏笑他不懂得“禮”。他説,不懂就問,這正是“禮”所要求人做到的。孔子提倡不恥下問地學習知識,也重視學習別人品德上的長處。他説,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又説:只要有兩三個人在一塊兒行走,其中就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優點和長處來學習;也從他們的缺點中得到借鑑,來改正自己身上同樣的毛病。後遂以此語指只要善於向別人學習,那麼到處都可以找到值得師法和學習的人。

【成長心語】

人們常犯的一個通病,就是往往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多,看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少;或者只看自己的優點和他人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他人的優點;愛拿自己的長處與他人的短處比。其實,身邊的每一位朋友甚至路人,他們其實都可以成為我們人生中的老師,因為每個人身上都有各自不同的長處,我們要善於取長補短。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處事、思維的角度,甚至一個細微的動作或表情,學到人生中細微的知識,這些是書本中學不到的“真金”。

經典歷史典故13

商紂王是一個有名的暴君,他胡作非為,不理朝政,沉湎於酒色。有一個忠臣叫比干,看到這種情況十分着急,一連幾天勸諫紂王,紂王十分不滿,他憤怒地嚷道:“我聽説聖人的心有七竅,我要把他的心取出來看個究竟!”紂王果真殺了比干,並挖出了他的心。孔子説起這件事,感歎道:“紂王心竅不通,如果通了一竅,那麼比干就不會被殺害了!”

經典歷史典故14

公孫臏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年輕時曾和龐涓一起從師學習兵法。後來,龐涓當上了魏國的,忌妒孫臏的才能,就把孫臏騙到魏國,割掉孫臏的膝蓋骨,使之成了殘廢。孫臏在齊國使臣的幫助下,逃往齊國,當上了齊威王的軍師。圍魏救趙就是孫臏指揮齊軍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援救趙國的著名戰役。

圍魏救趙的歷史典故

公元前354年,魏國軍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餘,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哪裏?

起初,田忌準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議説,公元前354年魏國精鋭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猛插進去,佔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向魏國的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進軍,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于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

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的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三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經典歷史典故15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出處】《新唐書·魏徵傳》。

【釋義】指要同時聽取各方面的意見,才能正確認識事物;只相信單方面的話,必然會犯片面性的錯誤。

【歷史典故】

魏徵是唐初著名的政治家,敢於直言不諱地向唐太宗提意見,而且多被採納。有一次,唐太宗同魏徵一起討論治國之道。唐太宗問魏徵:“君主怎樣做才能賢明?怎樣叫闇昧?”魏徵答道:“賢明的君主之所以賢明,是因為能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而有些皇帝之所以闇昧,是因為只片面地聽信少數人的話。從前帝堯明晰地向民眾瞭解情況,所以三苗作惡之事及時掌握。帝舜耳聽四面,眼觀八方,故共、鯀、?都不能矇蔽他。秦二世偏信趙高,在望夷宮被趙高所殺;梁武帝偏信朱異,在台城被軟禁餓死;隋煬帝偏信虞世基,死於揚州的彭城閣兵變,所以仁君廣泛聽取意見,則貴族大臣不敢矇蔽,下情得以上達。”唐太宗聽了,十分贊成。

【成長心語】

唐太宗因為善於納諫,因而成了一代明主。我們在做事情的時候,也應該認真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全面瞭解情況,才能明辨是非;如果只聽一方面的意見,就會作出錯誤的判斷。一個兼容幷包的人,無論是什麼人的批評或者建議,他(她)都能洗耳恭聽。正如明朝陳繼儒所説:“能受善言,如市人求利,寸積銖累,自成富翁。”一個人不怕犯了錯誤,就怕不肯虛心接受人家的勸告、意見和建議。當局者迷,需要旁觀者來諄諄告誡,方可脱胎換骨、初露鋒芒。

胡服騎射

【出處】《戰國策·趙策二》。

【釋義】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方的少數民族。指學習胡人的短打扮服飾,同時也學習他們的騎馬、射箭等武藝。這個典故告訴人們不要故步自封,應學習別人的長處,勇於改革。

【歷史典故】

趙武靈王是戰國時趙國的國君,他是一位很有遠見的國君,面對周邊的諸侯國日益強大,便考慮着趙國的發展前途。國家要強盛,就必須改革一番。

趙武靈王看到胡人在軍事服飾方面有一些特別的長處:穿窄袖短襖,生活起居和狩獵作戰都比較方便;作戰時用騎兵、弓箭,與中原的兵車、長矛相比,具有更大的靈活機動性。於是,為了富國強兵,趙武靈王提出“着胡服”、“習騎射”的主張,決心取胡人之長補中原之短。

可是“胡服騎射”的命令還沒有下達,就遭到許多皇親國戚的反對。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為由,拒絕接受變法。趙武靈王駁斥他們説:“德才皆備的人做事都是根據實際情況而採取對策的,怎樣有利於國家的昌盛就怎樣去做。只要對富國強兵有利,何必拘泥於古人的舊法。”趙武靈王抱着以胡制胡,將西北少數民族納入趙國版圖的決心,衝破守舊勢力的阻攔,毅然頒佈了“胡服騎射”的政令。趙武靈王號令全國着胡服,習騎射,並帶頭穿着胡服去會見羣臣。胡服在趙國軍隊中裝備齊全後,趙武靈王就開始訓練將士,讓他們學着胡人的樣子,騎馬射箭,轉戰疆場,並結合圍獵活動進行實戰演習。

在趙武靈王的親自教習下,國民的生產能力和軍事能力大大提高,接連打敗了臨近的中山、東胡等國,向北開闢了上千裏的疆域,趙國日益壯大起來。

【成長心語】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是我國古代軍事史上的一次大變革,被歷代史學家傳為佳話。其實,人的一生中,不論在任何領域,都會遇到各個領域的強者,面對這些強者,最重要的是“把起點放低”,取長補短,在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有人覺得努力學習很苦,但當你看到自己的進步,理想逐漸實現的時候,即使再辛苦,心裏面也會長存一分甘美,終生回味。

平易近人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魯周公世家》。

【釋義】平易:原指道路平坦,比喻態度和藹可親。指態度謙和藹,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淺顯,容易理解。

【歷史典故】

周公,名姬旦,是西周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因其封地在宗周而得名。周公曾輔佐周武王滅商,武王去世後,成王即位,周公仍然在朝攝政輔佐成王,而讓自己的兒子伯禽代替自己到封地魯國去。

伯禽受封到魯國,三年後才入朝向周公彙報政務,周公問:“為什麼來得這麼晚?”伯禽説:“我變革禮俗,費力不小。比如服喪,必得服滿三年方得去除。”而受封到齊地的太公望(即姜子牙),卻在五個月後便向周公彙報了施政的情況,周公問:“為什麼來得這麼快?”太公説:“我大大簡化了君臣禮儀,一切依從通俗簡易。”周公聽完,感慨地説:“魯國將來必定會北面臣服於齊國,政令如果不簡易平和,人民就不願意接近;政令平易,貼近民眾的生活,人民才能歸附。”

【成長心語】

謙和,是一種人格之美,永遠散發着馥郁之香。為人謙和,人必親之;盛氣凌人,大擺架子,人必遠之。這就是姜子牙斷言魯國將來必將臣服於齊國的原因。其實不僅在治理國家方面,在為人處世方面也是同樣的道理,傲慢只會將自己孤立起來。反之,尊重別人,謙遜温和,人們自然喜歡親近你。

夜郎自大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西南夷列傳》。

【釋義】夜郎:漢朝時期西南地區的一個小國。比喻妄自尊大。

【歷史典故】

西漢時期,西南方有個名叫夜郎的小國,它國土很小,百姓也少,物產更是少得可憐。但是與鄰近地區的國家相比,夜郎這個國家是最大的。所以,從沒離開過自己國家的夜郎國王就以為自己統治的國家是全天下最大的國家。

一天,夜郎國王與部下巡視國境的時候,他指着前方問:“這裏哪個國家最大呀?”部下們為了迎合國王的心意,説:“當然是夜郎國最大了!”過了一會兒,他又抬起頭來,望着前方的高山問:“天底下還有比這座山更高的山嗎?”部下們回答説:“當然沒有了。”接着,他們來到河邊,國王問:“我認為這是世界上最長的河了。”部下們異口同聲地説:“一點都沒錯。”從此以後,無知的國王就更相信夜郎是天底下最大的國家。

有一次,漢朝派使者來到夜郎,途中先經過夜郎的鄰國滇國,滇王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比起來哪個大?”使者嚇了一跳,他沒想到這樣一個小家,竟然自以為能與漢朝相比。使者到了夜郎國,驕傲、無知的國王竟然也不知天高地厚地問使者:“漢朝和我的國家哪個大?”使者心想,夜郎的地盤還不及漢朝的一個郡大,怎麼會提出這樣的問題呢?於是,使者向夜郎國王介紹了漢朝的情況,但夜郎國的人卻説什麼都不相信。

【成長心語】

很多人都以為自己是人才,至少是某一方面的人才,所以,別人的成績我們一般是看不到的,而自己的成績總會在心裏放大,對回報的期望自然就會越來越高,也就會越來越覺得自己的貢獻沒有被人發現,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正如夜郎國在夜郎國王的心目中是天下第一一樣,人們的自大總是存在。誠然,一個人的身上可以有傲氣與傲骨,但絕不能傲慢和驕傲。先認清自己的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再去審視周圍的世界。別再一味地抱怨自己得不到應得的,也別再歎息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最好的發揮,那都源於你對自己認識不清。

腳踏實地

【出處】(宋代)邵伯温《聞見前錄》第十八卷。

【釋義】雙腳在地面上踏穩,踏踏實實地做事。比喻做事踏實、認真,作風質樸,不虛浮,不投機取巧。

【歷史典故】

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歷史學家司馬光自幼便聰明機警,且膽識過人,深得周圍人喜愛。有一次,司馬光與幾位小夥伴在一起玩耍,其中一個小夥伴失足掉進了缸中。其他的幾個小夥伴都傻眼了,不知該如何是好,你看我,我看你,都嚇得哭了。唯獨司馬光臨危不亂,操起旁邊的石頭,便向缸砸去,一下就把缸打破了,水“譁”的一聲流了出來,那個小夥伴因此而得救了。

勤學苦讀的司馬光不到20歲便考中了進士。宋仁宗在位時,他已被提升為天章閣待制兼知諫院。宋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司馬光開始着手編年體史書——《通志》。他花了19年的時間,才完成這部鉅著。書成之後,宋神宗非常高興,將書賜名為《資治通鑑》。司馬光治學嚴謹,一絲不苟,在寫作《資治通鑑》的19年中他始終保持了自己的這一治學風格。對於這一點,不僅司馬光的朋友欽佩不已,就連他的政敵王安石也深為歎服。

邵雍是與司馬光同時代的一位學者。這位老先生淡泊名利,一生不肯入朝為官,曾多次拒絕朝廷的任命。他以畢生的精力研究《周易》,並寫有很多的著作,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便是《皇級經世》。邵雍與司馬光交往甚密,他們時常在一起品評朝政、切磋學問。在洛?時,司馬光、邵雍、文彥博、呂公著等人經常聚首,大家知道邵雍非常善於觀察,特別對面相學有相當的研究,便紛紛向他請教,請他説一説自己的為人。邵雍對文彥博説:“你面相好,是一個為人厚道,但又有些脾氣的人。”司馬光聽了興趣也來了,便問道:“先生,我是一個怎樣的人?”邵雍不假思索地説:“你是個腳踏實地的人啊!”司馬光聽了,不禁感歎:“知我者,唯邵雍也!”

【成長心語】

社會在不斷地發生變化,人們的期望也在變:人們可以不用再為了從一地到另一地要花費太多的時間而煩惱,因為有飛機可以在短短的幾個小時之內實現;人們可以不用再為了找不到書而焦慮,因為有了電腦所有的書都可搜索到……但這個世界的規律卻沒變,吃東西時,還是得一口一口吃;學習時,還是得一點一點地去看;工作時,還是得一步一步地去做……“一口吃不成一個大胖子”,所以,還是腳踏實地地做事為好,這才是明智的選擇。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處】《史記·李將軍列傳》。

【釋義】蹊:小路。原意是桃樹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實,人們在它下面走來走去,走出了一條小路。比喻為人真誠,嚴於律己,就能感動別人。

【歷史典故】

李廣,是西漢時期的著名將領,為漢王朝立下了不可磨滅的戰功。他一生跟匈奴打過七十多次仗,戰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愛戴。

李廣雖然身居高位,戰功顯赫,卻從來不居功自傲。他不僅待人和氣,還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給他的賞賜,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賞賜統統分給官兵們;行軍打仗時,遇到糧食或水供應不上的情況,他自己也同士兵們一樣忍飢挨餓;打起仗來,他身先士卒,英勇頑強,只要他一聲令下,大家個個奮勇殺敵,不怕犧牲。士兵因此都非常愛戴他,願意在他的部下,聽他的指揮。

李廣能征善戰,衝鋒陷陣,素有“飛將軍”的美稱。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北方防守,抵抗匈奴的侵略。李廣行動快,箭法精,忽來忽走,敵人摸不準他的路子。因此,匈奴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飛將軍”。李廣做北平太守時,匈奴人害怕李廣,不敢進犯。

後來,當李廣將軍去世的噩耗傳到軍營時,全軍將士無不痛哭流涕,連許多與大將軍平時並不熟悉的百姓也紛紛悼念他。在人們心目中,李廣將軍就是他們崇拜的大英雄。

漢朝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在為李廣立傳時稱讚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説,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實,雖然它們不會説話,但仍然會吸引人們到樹下賞花嘗果,以至樹下都走出一條小路,李廣將軍就是以他的真誠和高尚的品質贏得了人們的崇敬。

【成長心語】

李廣的一生可謂是奉獻的一生,他雖有卓越的軍事才能,但不善言談,只是默默地習兵練武守邊防,他用真誠、高尚、嚴於律己的品德贏得了世人的尊重和敬仰。我們在感慨的同時,也要從中領悟做人的道理。做人最大的難題是管好自己,但是李廣做到了,自律精神的光輝感染了他周圍的人。自律是成功者的共同特徵,如果我們能夠像李廣一樣做到嚴於律己,那麼我們每個人也都能夠獲得成功。

標籤: 歷史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xuewengu.com/flxy/lishi/5vwdpy.html